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我在古代考科举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原来还以为不过是买几块雕版的事, 等方长庚亲自去了本县最大的李氏书坊走访,才知道自己真的想多了。
本朝鼓励教化,社会环境也比较宽松, 为了鼓励文化发展, 昭武帝取消了书籍税, 也没有现代出版的逐级审查制度, 只要财力所及,就能刻书。而且做书坊主的大多是达官显贵或是读书人, 算一个体面的行当。
但相对应的, 目前出版市场竞争激烈, 尤其是他们这一带, 不像江南那边文风鼎盛, 文人墨客诸多, 每每有文人撰稿都要抢,可以说是僧多粥少。
而且办书坊没那么简单, 不仅要招技艺精湛的刻工,买大量刊刻材料,还要联系有影响的文人撰稿,比如想孟陬这样的, 将来出版才有较大的市场, 甚至还要请“编辑”为发行的书做点评等等,这一套下来, 别说方长庚去京城之前恐怕都还不能盈利, 就是可以, 他现在也没那个本钱。
从李氏书坊的掌柜那里打听了这些,方长庚就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转身在书坊里翻阅那些刊刻出来的书。
这个书坊规模很大,刊刻的书籍分门别类摆放在不同的书架,戏曲、小说、诗集以及琴谱一应俱全,装帧十分精美,刻印得也很清晰,还有些书空白处作了注释或是个人见解,用词幽默,就跟看弹幕似的,真是越了解,越觉得古人还挺有意思的。
掌柜的就姓李,见方长庚看得饶有兴致,也知道他是前年乡试的亚元,于是玩笑似的问道:“方孝廉可有意出书?我们书坊一定重金收购。”
方长庚哈哈一笑:“写话本我可不擅长,戏曲之类更只谈得上稍有涉猎,不敢献丑。”
李掌柜眉眼都笑弯了,指指东面的一个书架:“小店里不只收话本戏曲,还有举业用书,对孝廉来说可就信手拈来了。”
举业用书?不就是科举辅导书么!这倒是此行的意外之喜了。
方长庚走过去翻了几本,大多是为四书做的集注或是关于撰写时文技巧的谈文录之类的,倒也不是很难,但出书之人都是当下受追捧的大家,他这样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举人,出这种书恐怕还要被人闲话。
原本想拒绝的,结果李掌柜又来了一句:“只要写成,小店就出八十两,若引得人争相来买,自然还会再涨的。”
方长庚顿时把话咽了下去,如果让他从头到尾编写一本辅导书只得八十两他是不干的,但他这些年跟着徐修学习作了厚厚一叠笔记,取其中一部分稍加整理卖给书坊,也不算亏,毕竟现今正是需要钱的时候。
不过做生意总是要讨价还价的,若是他这笔记没人买倒没什么,要是真火了,那他可就亏死了,所以还不能就这么让书坊买断。
一瞬间心里想了很多,但方长庚并没说出口,谁知道这东西自己什么时候能弄完呢,还是等书成了再来跟人家详细商议。
“那我就大胆一试,等书成后拿来给掌柜看过。”
李掌柜自然立即说好,还要送方长庚出去,弄得方长庚觉得这么空手就走怪不好意思,就挑了几本举业用书和琴谱,打算给家里的孩子们。
回到家,方长庚才注意到家里突然多了几个陌生人,有男有女,看见他就齐齐整整地站成一排,然后齐齐整整地喊道:“少爷回来了!”
方长庚嘴角抽了抽,问道:“这是怎么回事?”这人都打哪儿来的?!
其中一个微胖的中年女人站出来,欢欢喜喜地说:“少爷,我是来给您洗衣做饭的,就住在不远的巷子,不占地儿!”
家里统共就他和袁丰两人,小李氏和方大山自从他去县衙后多数都住在酒楼的后院,只有他休沐时才过来,要个婆子干什么?
旁边的中年男人貌似是她丈夫,嘿嘿一笑:“少爷,我做过大户人家的护院,还会赶马车。”
他又没仇人,雇个打手唬人么?再说了,家里哪里养得起马?
他瞪了瞪眼,又听队伍里一个老实巴交的老头道:“我……少爷如今举了孝廉,总不能少了门房……”
就算有那么点道理,可你身边那个才七八岁的小女孩儿又是要干嘛?
老头察觉到方长庚的疑惑,忙拢了拢小女孩儿:“这是我孙女儿,我儿子儿媳在外头做生意丢了性命,只留下这一个孩子,小老头只好带着她来投奔少爷……”
对上小女娃又瘦又黄的脸上那双怯怯的眼睛,方长庚觉得脑壳疼,想立刻把袁丰揪出来问个究竟。
&... -->>
原来还以为不过是买几块雕版的事, 等方长庚亲自去了本县最大的李氏书坊走访,才知道自己真的想多了。
本朝鼓励教化,社会环境也比较宽松, 为了鼓励文化发展, 昭武帝取消了书籍税, 也没有现代出版的逐级审查制度, 只要财力所及,就能刻书。而且做书坊主的大多是达官显贵或是读书人, 算一个体面的行当。
但相对应的, 目前出版市场竞争激烈, 尤其是他们这一带, 不像江南那边文风鼎盛, 文人墨客诸多, 每每有文人撰稿都要抢,可以说是僧多粥少。
而且办书坊没那么简单, 不仅要招技艺精湛的刻工,买大量刊刻材料,还要联系有影响的文人撰稿,比如想孟陬这样的, 将来出版才有较大的市场, 甚至还要请“编辑”为发行的书做点评等等,这一套下来, 别说方长庚去京城之前恐怕都还不能盈利, 就是可以, 他现在也没那个本钱。
从李氏书坊的掌柜那里打听了这些,方长庚就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转身在书坊里翻阅那些刊刻出来的书。
这个书坊规模很大,刊刻的书籍分门别类摆放在不同的书架,戏曲、小说、诗集以及琴谱一应俱全,装帧十分精美,刻印得也很清晰,还有些书空白处作了注释或是个人见解,用词幽默,就跟看弹幕似的,真是越了解,越觉得古人还挺有意思的。
掌柜的就姓李,见方长庚看得饶有兴致,也知道他是前年乡试的亚元,于是玩笑似的问道:“方孝廉可有意出书?我们书坊一定重金收购。”
方长庚哈哈一笑:“写话本我可不擅长,戏曲之类更只谈得上稍有涉猎,不敢献丑。”
李掌柜眉眼都笑弯了,指指东面的一个书架:“小店里不只收话本戏曲,还有举业用书,对孝廉来说可就信手拈来了。”
举业用书?不就是科举辅导书么!这倒是此行的意外之喜了。
方长庚走过去翻了几本,大多是为四书做的集注或是关于撰写时文技巧的谈文录之类的,倒也不是很难,但出书之人都是当下受追捧的大家,他这样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举人,出这种书恐怕还要被人闲话。
原本想拒绝的,结果李掌柜又来了一句:“只要写成,小店就出八十两,若引得人争相来买,自然还会再涨的。”
方长庚顿时把话咽了下去,如果让他从头到尾编写一本辅导书只得八十两他是不干的,但他这些年跟着徐修学习作了厚厚一叠笔记,取其中一部分稍加整理卖给书坊,也不算亏,毕竟现今正是需要钱的时候。
不过做生意总是要讨价还价的,若是他这笔记没人买倒没什么,要是真火了,那他可就亏死了,所以还不能就这么让书坊买断。
一瞬间心里想了很多,但方长庚并没说出口,谁知道这东西自己什么时候能弄完呢,还是等书成了再来跟人家详细商议。
“那我就大胆一试,等书成后拿来给掌柜看过。”
李掌柜自然立即说好,还要送方长庚出去,弄得方长庚觉得这么空手就走怪不好意思,就挑了几本举业用书和琴谱,打算给家里的孩子们。
回到家,方长庚才注意到家里突然多了几个陌生人,有男有女,看见他就齐齐整整地站成一排,然后齐齐整整地喊道:“少爷回来了!”
方长庚嘴角抽了抽,问道:“这是怎么回事?”这人都打哪儿来的?!
其中一个微胖的中年女人站出来,欢欢喜喜地说:“少爷,我是来给您洗衣做饭的,就住在不远的巷子,不占地儿!”
家里统共就他和袁丰两人,小李氏和方大山自从他去县衙后多数都住在酒楼的后院,只有他休沐时才过来,要个婆子干什么?
旁边的中年男人貌似是她丈夫,嘿嘿一笑:“少爷,我做过大户人家的护院,还会赶马车。”
他又没仇人,雇个打手唬人么?再说了,家里哪里养得起马?
他瞪了瞪眼,又听队伍里一个老实巴交的老头道:“我……少爷如今举了孝廉,总不能少了门房……”
就算有那么点道理,可你身边那个才七八岁的小女孩儿又是要干嘛?
老头察觉到方长庚的疑惑,忙拢了拢小女孩儿:“这是我孙女儿,我儿子儿媳在外头做生意丢了性命,只留下这一个孩子,小老头只好带着她来投奔少爷……”
对上小女娃又瘦又黄的脸上那双怯怯的眼睛,方长庚觉得脑壳疼,想立刻把袁丰揪出来问个究竟。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