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残不废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铁锅、竹、木、柴炭、三鸟和稻谷往外运。外地商人纷纷进入罗定设店收购,开展营商业务,各种商会纷纷建立,商贸十分活跃,罗定的街道和店铺因此而迅速增加,墟场一片繁荣,航运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可以说那时的泷江水路运输发展到了巅峰。泷江(南江)由此而名扬于广东及中原地带,以至于在民国初期,一群热血青年曾利用泷江的名气创办了泷江学报,该报曾经是广东"五四"运动的先锋刊物。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泷江孕育出了蔡廷锴将军,他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十八岁从军,曾参加同盟会,随孙中山先生南征北战,骁勇善战,屡立战功,由普通一兵升为军长。一九三二年日军发动淞沪战役,蔡廷锴将军率领十九路军将士奋起抵抗,迫使日军三易其帅,并重创日军,大大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淞沪一战,威震中外,是中国近代抗击侵略者的出色战例,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说到蔡廷锴将军投军的历史,家乡人人人知晓那一段故事,他投了四次军后才如愿以偿,因为他父亲竭力反对他当兵,在他16岁时,他瞒着家人往罗镜圩招兵处投了军,他父亲知道后,痛哭欲绝,派人在半途南江口把廷锴从兵站拉了回来,这就是蔡将军记忆犹新的第一次投军的历史。
道咸年间开始,资本主义入侵,清政府积弱无能,诱发太平天国与天地会起义,再往后,清朝灭亡,民国军阀割据,外敌入侵,内战不断,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灾难深重的中国社会形态严重扭曲变形,经济处于瘫痪状态,广东如此,罗定亦不例外。虽然旧中国经济积重难返,难以恢复到乾嘉盛世的社会形态,但泷江的水一样浩荡,一样汹涌澎湃。
可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短短几十年泷江的水流量却大幅度减少,河滩或开垦成了菜地,或杂草丛生,这些杂草居然能寿终正寝一年四季而未被水淹过,泷江不再浩荡,不再汹涌澎湃,不再有雄浑的涛声,在二十一世纪之交泷江变成了一条用于沿岸排放生活污水的混浊的细流。站在罗定三桥再往下的河段,经拦河大坝囤积起来的死水静静的浸着沼泽水草,你会以为它是一张荒废了的水塘,你万般不敢相信这就是泷江。
或许在明清时代从冶铁开始就潜伏了隐患。泷江上游大量建造炼铁炉,大量开采铁矿,造成水土流失。炼铁也需要大量的木炭,五百年的乱砍滥伐造成源头森林面积的大幅减少,蓄水量严重倒退,最终的结局是泉水不再冒,小溪干涸。
建国之初也没有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或者说根本没有保护森林的意识,毛泽东时期的那场不可思议的大跃进运动更是变本加厉的破坏了森林、破坏了植被。大跃进,大炼钢铁、大挖水利、开荒造田、搞集体食堂,三个月吃空了粮食,加上自然灾害,不知饿死了多少人。在大跃进中,高指标、瞎指挥、虚报风、浮夸风、“共产风”盛行,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提出“高产卫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亩产二十万斤的稻谷令人咋舌;同时在国家的号召下全国各农村纷纷建起了不象样的土炼炉,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运动”这除了浪费掉大量的人力物力外,还砍伐了大量的树木,同时还在山头上开荒造地,后果是溪水变小变黄。
罗定人民一向能吃苦耐劳,纯朴,听话,在响应国家的号召上总是不遗余力的勇创佳绩。1964年“农业学大寨”后,罗定人民先是把砍光了树木用于大炼钢铁的那些山头铲开防火路,然后放火烧山,并在生产队长的带领下社员们带上锄头和铁笔,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开山凿坡,修造梯田。没有水,不要紧,有的是勤劳的双手和气力,不惜在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外的山溪小河拦上河坝,再沿山开挖水渠,战天斗地,誓要把水引上山头。干劲是足的,几年下来罗定人民的开荒精神、水利建设获得了省政府的正面歌颂,于1970年,广东电视台专门为罗定摄制了电视纪录片罗定山河起宏图,这也是广东电视台建台后的第一部在全省发行的电视纪录片,罗定人因此而引以为荣。随后,讲述罗定水利建设的罗定山河换新装编上了七十年代的小学课本,罗定人的精神更加亢奋起来,更积极的开荒造田,大挖水利,誓要“河水哗啦上山头”如此过滥的开荒没有人去计算它的负面影响,植被几乎被破坏殆尽,罗定真正成了穷山恶水之地,加剧了罗定十年九旱的恶性循环,真的令人心痛。
破坏了生态平衡,罗定人只能走华山一条路,要抗旱要灌溉甚至要生活用水就只能靠水库靠水利。罗定人誓要重新安排自己家乡的山河面貌,于1975年10月,开始兴建规模宏大的金银河水利枢纽工程,各公社摊派人数与任务,各大队抽调强壮劳力,以生产队记工分的报酬方式,利用铲锄、扁担和板车等落后工具,靠人海战术照样浩浩荡荡的把水库和水利建造起来。本来,金银河水库本身是没有多少水源的,主要是动员全县人民搞“引泗”和“引太”水利工程“引泗”就是开挖水利引泗纶河的水蓄入金银河水库“引太”则是指引太平河、罗镜河的水蓄入金银河水库。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引太”流经罗平时设计了一条渡槽,名曰“长岗坡渡槽”全长5200米,据说渡槽的长度在当时是全国之最,工程的浩大堪称罗定的“红旗渠”它无可非议的就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壮丽成果。两渠于1981年1月竣工并通水后,可怜我们的泷江,我们的母亲河,本来水流量已日渐减少,顷刻之间就象失了血的巨龙瘫睡在罗定至南江口的大地上。
泷江已失去了江的气势,变成了溪流,再也没有船的鸣笛声从江面传来了,连站在江边也听不见了涛声,泷江从此沉寂。我痛心之余又百般无奈,惟有撰写此文聊以安慰。
泷江,你就放心的沉睡吧!你不用担心你滋养生息成长起来的罗定子民的交通运输问题,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陆路交通已获得了飞速发展,陆路运输更方便、更快捷、更灵活了,全国的内河运输都进入了萧条期,不单只是你。
泷江,你就坦然的面对现实吧!或许这是天意,也有自然的因素,也全怨不了罗定子民,二十一世纪黄河也断流过几次,你可以五十步笑百步,中庸的安慰自己。
泷江,你就宽容的看待你滋养生息的子民所走过的历史吧!成败得失对错,他们会跌跌碰碰的走过一段历史后再回过头来总结,破坏与建设总是相辅相成的,好与坏、对与错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可以互相转化。近二十年,我们国家已非常重视绿化,重视生态平衡,很多山地都已退耕还林,泷江各支流所延伸的罗定大地又开始绿树成荫。假以时日,或许千年以后,你说不准又可以大浪淘沙,汹涌澎湃,以雄浑壮阔的气势展示于罗定人民面前了。
值得欣慰的是,原是水土流失严重的芒山丘陵,现在已全成为金银河水库的库区。经过二十年的绿化、美化,现在的金银河水库已变成了美丽的金银湖,她水面3800亩,四周山峦起伏,果树叠翠,湖水清绿,如群山拱托的天地。加上水面中有12个大小绿树成荫的岛屿,恰似银河星斗。那凌空飞架的长岗坡渡槽,宛如天上银河,气势雄伟。在湖之西面的云桂山的山顶上还建造了电视塔和观景台。目前,金银湖山水风光旅游渡假中心正在兴建,金银湖将发展为观光、娱乐、渡假多功能的风景区。
泷江,在你失落的今天也可以宽慰了,因为金银湖流淌着的是你的水,她集灌溉、发电、饮用、旅游于一身,也象你一样滋养着一方人民,使他们生息繁衍,造福子孙后代。
泷江,你就清闲的退养吧!祝您二十一世纪百年安康!
、铁锅、竹、木、柴炭、三鸟和稻谷往外运。外地商人纷纷进入罗定设店收购,开展营商业务,各种商会纷纷建立,商贸十分活跃,罗定的街道和店铺因此而迅速增加,墟场一片繁荣,航运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可以说那时的泷江水路运输发展到了巅峰。泷江(南江)由此而名扬于广东及中原地带,以至于在民国初期,一群热血青年曾利用泷江的名气创办了泷江学报,该报曾经是广东"五四"运动的先锋刊物。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泷江孕育出了蔡廷锴将军,他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十八岁从军,曾参加同盟会,随孙中山先生南征北战,骁勇善战,屡立战功,由普通一兵升为军长。一九三二年日军发动淞沪战役,蔡廷锴将军率领十九路军将士奋起抵抗,迫使日军三易其帅,并重创日军,大大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淞沪一战,威震中外,是中国近代抗击侵略者的出色战例,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说到蔡廷锴将军投军的历史,家乡人人人知晓那一段故事,他投了四次军后才如愿以偿,因为他父亲竭力反对他当兵,在他16岁时,他瞒着家人往罗镜圩招兵处投了军,他父亲知道后,痛哭欲绝,派人在半途南江口把廷锴从兵站拉了回来,这就是蔡将军记忆犹新的第一次投军的历史。
道咸年间开始,资本主义入侵,清政府积弱无能,诱发太平天国与天地会起义,再往后,清朝灭亡,民国军阀割据,外敌入侵,内战不断,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灾难深重的中国社会形态严重扭曲变形,经济处于瘫痪状态,广东如此,罗定亦不例外。虽然旧中国经济积重难返,难以恢复到乾嘉盛世的社会形态,但泷江的水一样浩荡,一样汹涌澎湃。
可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短短几十年泷江的水流量却大幅度减少,河滩或开垦成了菜地,或杂草丛生,这些杂草居然能寿终正寝一年四季而未被水淹过,泷江不再浩荡,不再汹涌澎湃,不再有雄浑的涛声,在二十一世纪之交泷江变成了一条用于沿岸排放生活污水的混浊的细流。站在罗定三桥再往下的河段,经拦河大坝囤积起来的死水静静的浸着沼泽水草,你会以为它是一张荒废了的水塘,你万般不敢相信这就是泷江。
或许在明清时代从冶铁开始就潜伏了隐患。泷江上游大量建造炼铁炉,大量开采铁矿,造成水土流失。炼铁也需要大量的木炭,五百年的乱砍滥伐造成源头森林面积的大幅减少,蓄水量严重倒退,最终的结局是泉水不再冒,小溪干涸。
建国之初也没有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或者说根本没有保护森林的意识,毛泽东时期的那场不可思议的大跃进运动更是变本加厉的破坏了森林、破坏了植被。大跃进,大炼钢铁、大挖水利、开荒造田、搞集体食堂,三个月吃空了粮食,加上自然灾害,不知饿死了多少人。在大跃进中,高指标、瞎指挥、虚报风、浮夸风、“共产风”盛行,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提出“高产卫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亩产二十万斤的稻谷令人咋舌;同时在国家的号召下全国各农村纷纷建起了不象样的土炼炉,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运动”这除了浪费掉大量的人力物力外,还砍伐了大量的树木,同时还在山头上开荒造地,后果是溪水变小变黄。
罗定人民一向能吃苦耐劳,纯朴,听话,在响应国家的号召上总是不遗余力的勇创佳绩。1964年“农业学大寨”后,罗定人民先是把砍光了树木用于大炼钢铁的那些山头铲开防火路,然后放火烧山,并在生产队长的带领下社员们带上锄头和铁笔,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开山凿坡,修造梯田。没有水,不要紧,有的是勤劳的双手和气力,不惜在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外的山溪小河拦上河坝,再沿山开挖水渠,战天斗地,誓要把水引上山头。干劲是足的,几年下来罗定人民的开荒精神、水利建设获得了省政府的正面歌颂,于1970年,广东电视台专门为罗定摄制了电视纪录片罗定山河起宏图,这也是广东电视台建台后的第一部在全省发行的电视纪录片,罗定人因此而引以为荣。随后,讲述罗定水利建设的罗定山河换新装编上了七十年代的小学课本,罗定人的精神更加亢奋起来,更积极的开荒造田,大挖水利,誓要“河水哗啦上山头”如此过滥的开荒没有人去计算它的负面影响,植被几乎被破坏殆尽,罗定真正成了穷山恶水之地,加剧了罗定十年九旱的恶性循环,真的令人心痛。
破坏了生态平衡,罗定人只能走华山一条路,要抗旱要灌溉甚至要生活用水就只能靠水库靠水利。罗定人誓要重新安排自己家乡的山河面貌,于1975年10月,开始兴建规模宏大的金银河水利枢纽工程,各公社摊派人数与任务,各大队抽调强壮劳力,以生产队记工分的报酬方式,利用铲锄、扁担和板车等落后工具,靠人海战术照样浩浩荡荡的把水库和水利建造起来。本来,金银河水库本身是没有多少水源的,主要是动员全县人民搞“引泗”和“引太”水利工程“引泗”就是开挖水利引泗纶河的水蓄入金银河水库“引太”则是指引太平河、罗镜河的水蓄入金银河水库。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引太”流经罗平时设计了一条渡槽,名曰“长岗坡渡槽”全长5200米,据说渡槽的长度在当时是全国之最,工程的浩大堪称罗定的“红旗渠”它无可非议的就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壮丽成果。两渠于1981年1月竣工并通水后,可怜我们的泷江,我们的母亲河,本来水流量已日渐减少,顷刻之间就象失了血的巨龙瘫睡在罗定至南江口的大地上。
泷江已失去了江的气势,变成了溪流,再也没有船的鸣笛声从江面传来了,连站在江边也听不见了涛声,泷江从此沉寂。我痛心之余又百般无奈,惟有撰写此文聊以安慰。
泷江,你就放心的沉睡吧!你不用担心你滋养生息成长起来的罗定子民的交通运输问题,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陆路交通已获得了飞速发展,陆路运输更方便、更快捷、更灵活了,全国的内河运输都进入了萧条期,不单只是你。
泷江,你就坦然的面对现实吧!或许这是天意,也有自然的因素,也全怨不了罗定子民,二十一世纪黄河也断流过几次,你可以五十步笑百步,中庸的安慰自己。
泷江,你就宽容的看待你滋养生息的子民所走过的历史吧!成败得失对错,他们会跌跌碰碰的走过一段历史后再回过头来总结,破坏与建设总是相辅相成的,好与坏、对与错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可以互相转化。近二十年,我们国家已非常重视绿化,重视生态平衡,很多山地都已退耕还林,泷江各支流所延伸的罗定大地又开始绿树成荫。假以时日,或许千年以后,你说不准又可以大浪淘沙,汹涌澎湃,以雄浑壮阔的气势展示于罗定人民面前了。
值得欣慰的是,原是水土流失严重的芒山丘陵,现在已全成为金银河水库的库区。经过二十年的绿化、美化,现在的金银河水库已变成了美丽的金银湖,她水面3800亩,四周山峦起伏,果树叠翠,湖水清绿,如群山拱托的天地。加上水面中有12个大小绿树成荫的岛屿,恰似银河星斗。那凌空飞架的长岗坡渡槽,宛如天上银河,气势雄伟。在湖之西面的云桂山的山顶上还建造了电视塔和观景台。目前,金银湖山水风光旅游渡假中心正在兴建,金银湖将发展为观光、娱乐、渡假多功能的风景区。
泷江,在你失落的今天也可以宽慰了,因为金银湖流淌着的是你的水,她集灌溉、发电、饮用、旅游于一身,也象你一样滋养着一方人民,使他们生息繁衍,造福子孙后代。
泷江,你就清闲的退养吧!祝您二十一世纪百年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