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拜年
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从零诗社之紫扁豆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正月,元宵节之前都是年,每一天皆为走亲戚、拜年的好日子。初一,回了老家,给族亲拜年、为故人上坟;初二,陪妻子回娘家,给岳父、岳母拜年;初三,岳母的几个外甥来给她拜年,岳母和她的几个姐妹住的相距一百多公里,路途远往来不方便,妻和她的姨表兄弟们难得一聚,此种场合两三年不见得有一次,我自不能缺了席;初四,大舅哥(妻的堂兄)组织了一场“姑爷会”堂姐妹加连襟十几人,摆了两大桌,我趣称之为“姑爷团拜会”;初六,远在塘沽的舅舅携表弟、表妹全家来给母亲拜年,我全程陪侍;初七,伯父、叔父邀父亲同往给姑妈拜年,因我与姑妈住一个小区,也就一同了细细数来一个春节假期没干别的,除了走亲戚就是伺候亲戚。
初一回老家,惯例小辈儿要给长辈拜年,不光同姓同族,还包括老邻旧居、世交故友都要挨家挨户的串一下,尽说些不痛不痒的问候语或吉祥话,三言两语转身就走,根本来不及叙旧,就像是在戏台上跑龙套一样。围着村子一转就是一上午,搞得腿脚疲累、口干舌燥,心里烦透了这种“跑龙套”式的拜年,可嘴上却不敢有半点牢骚。
还有一种另类的拜年,那就是上坟,这可是世代传承的老风俗了,活着的人过年了,有吃、有喝、也有穿、好日子莫忘了祖宗,大概其是这个意思吧。清早起来不吃饭,家族里所有的男人都集合起来,先上老祖坟,然后各自分开,各上各家的,仪式无非那些老套路,烧纸钱、放鞭炮、跪拜磕头。说实话,我是很讨厌这项活动的,记得我好像从七八岁就开始参与其中了,起初几年觉得好玩、新鲜,又有鞭炮可放,乐此不疲。再大些就觉得人们煞是滑稽,大清早天寒地冻、饥肠辘辘在旷野里奔走辛苦不说,烧一些纸所谓寄钱,放一些鞭炮可谓恭敬,冲着一堆堆黄土叩头还异常的虔诚,岂不可笑?唯一的一点现实意义,就是同宗同族的人们一年到头了聚聚首、叙叙旧不要生分了。
有时静下心来细想想,若不是赶上年,又有多少机会能探望一下那些看着我从小一点点长大的叔伯、婶娘、爷爷、奶奶呢?即便简短一些,即便形式一些,即便虚伪一些,毕竟有份亲情于其中。虽然上坟的鞭炮容易伤人、烧纸的焰火也呛人,但它的本意是拜年,尤其在这大好的日子里提醒一下自己莫忘了祖宗、莫忘了根本,那份虔诚其实也不全为了鬼神!
我从十来岁参与其中,如今十多岁的儿子也随我参与其中,此中道理得慢慢体会,年或许就是这样,烦,并传承着。
初几儿这些天,是娘家兄弟、子侄给姑奶奶儿拜年的日子,几乎家家都要招待舅爷或娘家侄儿,是媳妇、母亲们最高兴的日子。事有巧合,我母亲和岳母有着相似的少年境遇,都是从小母女隔绝,骨肉分离,亲情阻断,又各有一位弟弟在刚成年后去世所以每年鲜有娘家人来拜年,这几天对于她俩来说都是一道坎儿。好在后来她们都与母亲、兄弟姐妹取得了联系,但路途遥远,往来不便,亲情好像也疏远了很多。
亲情不可阻断,所以隔个三年两载总会小聚一下。此次妻的表兄弟们一同前来拜年,可把岳母乐坏了,忙里忙外准备了丰盛的宴席,我注意到了,当她看见外甥们的时候,眼圈是湿红的,正如母亲紧握住舅舅手时的样子。
人人、家家都有不如意,都有不堪回首的过往,年是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有着欢乐的氛围,同时也很容易让人想起一些苦楚,年或许就是这样,痛,并快乐着。
虽说家里来了客要招待、要破费,但没有一家不乐意的。“过年吗,就得有个过年的样儿!”这是我叔在姑妈家说的话“这日子要是连个串门的亲戚都没有,亲情就没了,那还叫个人家吗?”真是这个理儿,再丰盛的宴席也换不来一桌浓浓的亲情啊。
一连几天奔波、赴宴,就像是明星赶场,档期排的满满,角色也不断变换,一会儿子侄,一会儿女婿,一会儿姑爷,一会儿外甥,一会儿兄弟吃的什么菜、喝的什么酒早已忘了味道,唯觉得重重亲情包围着我,温暖而温馨。是啊,或许年就是这样,累,并幸福着!
正月,元宵节之前都是年,每一天皆为走亲戚、拜年的好日子。初一,回了老家,给族亲拜年、为故人上坟;初二,陪妻子回娘家,给岳父、岳母拜年;初三,岳母的几个外甥来给她拜年,岳母和她的几个姐妹住的相距一百多公里,路途远往来不方便,妻和她的姨表兄弟们难得一聚,此种场合两三年不见得有一次,我自不能缺了席;初四,大舅哥(妻的堂兄)组织了一场“姑爷会”堂姐妹加连襟十几人,摆了两大桌,我趣称之为“姑爷团拜会”;初六,远在塘沽的舅舅携表弟、表妹全家来给母亲拜年,我全程陪侍;初七,伯父、叔父邀父亲同往给姑妈拜年,因我与姑妈住一个小区,也就一同了细细数来一个春节假期没干别的,除了走亲戚就是伺候亲戚。
初一回老家,惯例小辈儿要给长辈拜年,不光同姓同族,还包括老邻旧居、世交故友都要挨家挨户的串一下,尽说些不痛不痒的问候语或吉祥话,三言两语转身就走,根本来不及叙旧,就像是在戏台上跑龙套一样。围着村子一转就是一上午,搞得腿脚疲累、口干舌燥,心里烦透了这种“跑龙套”式的拜年,可嘴上却不敢有半点牢骚。
还有一种另类的拜年,那就是上坟,这可是世代传承的老风俗了,活着的人过年了,有吃、有喝、也有穿、好日子莫忘了祖宗,大概其是这个意思吧。清早起来不吃饭,家族里所有的男人都集合起来,先上老祖坟,然后各自分开,各上各家的,仪式无非那些老套路,烧纸钱、放鞭炮、跪拜磕头。说实话,我是很讨厌这项活动的,记得我好像从七八岁就开始参与其中了,起初几年觉得好玩、新鲜,又有鞭炮可放,乐此不疲。再大些就觉得人们煞是滑稽,大清早天寒地冻、饥肠辘辘在旷野里奔走辛苦不说,烧一些纸所谓寄钱,放一些鞭炮可谓恭敬,冲着一堆堆黄土叩头还异常的虔诚,岂不可笑?唯一的一点现实意义,就是同宗同族的人们一年到头了聚聚首、叙叙旧不要生分了。
有时静下心来细想想,若不是赶上年,又有多少机会能探望一下那些看着我从小一点点长大的叔伯、婶娘、爷爷、奶奶呢?即便简短一些,即便形式一些,即便虚伪一些,毕竟有份亲情于其中。虽然上坟的鞭炮容易伤人、烧纸的焰火也呛人,但它的本意是拜年,尤其在这大好的日子里提醒一下自己莫忘了祖宗、莫忘了根本,那份虔诚其实也不全为了鬼神!
我从十来岁参与其中,如今十多岁的儿子也随我参与其中,此中道理得慢慢体会,年或许就是这样,烦,并传承着。
初几儿这些天,是娘家兄弟、子侄给姑奶奶儿拜年的日子,几乎家家都要招待舅爷或娘家侄儿,是媳妇、母亲们最高兴的日子。事有巧合,我母亲和岳母有着相似的少年境遇,都是从小母女隔绝,骨肉分离,亲情阻断,又各有一位弟弟在刚成年后去世所以每年鲜有娘家人来拜年,这几天对于她俩来说都是一道坎儿。好在后来她们都与母亲、兄弟姐妹取得了联系,但路途遥远,往来不便,亲情好像也疏远了很多。
亲情不可阻断,所以隔个三年两载总会小聚一下。此次妻的表兄弟们一同前来拜年,可把岳母乐坏了,忙里忙外准备了丰盛的宴席,我注意到了,当她看见外甥们的时候,眼圈是湿红的,正如母亲紧握住舅舅手时的样子。
人人、家家都有不如意,都有不堪回首的过往,年是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有着欢乐的氛围,同时也很容易让人想起一些苦楚,年或许就是这样,痛,并快乐着。
虽说家里来了客要招待、要破费,但没有一家不乐意的。“过年吗,就得有个过年的样儿!”这是我叔在姑妈家说的话“这日子要是连个串门的亲戚都没有,亲情就没了,那还叫个人家吗?”真是这个理儿,再丰盛的宴席也换不来一桌浓浓的亲情啊。
一连几天奔波、赴宴,就像是明星赶场,档期排的满满,角色也不断变换,一会儿子侄,一会儿女婿,一会儿姑爷,一会儿外甥,一会儿兄弟吃的什么菜、喝的什么酒早已忘了味道,唯觉得重重亲情包围着我,温暖而温馨。是啊,或许年就是这样,累,并幸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