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珍馐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亦珍次日又早早起了,熬了酸梅汤,吃罢早饭,辞别母亲,与汤伯一道出门。
想不到一出门,就碰见隔壁杨老爷家的宝哥儿。
宝哥儿是特特等在弄堂里的,只盼着能正好碰见亦珍。这下看见余家的门吱呀一声左右开了,老仆人推着独轮车从里头出来,亦珍俏生生地跟在后边,忙凑上来,叫了一声:“珍姐儿。”
亦珍出于礼貌,轻轻颌,“宝哥儿。”
宝哥儿如同得了鼓励一般,亦步亦趋地追着亦珍,从袖笼里摸出一个比巴掌略大些的荷叶包来,没头没脑地往她手里一塞,“送给你!”
随后不等亦珍反应,就头也不回地,像一颗松青色的圆球跑远了。小厮无奈地捧了书囊,嘴里嘟囔着“少爷,等等我啊”,赶了上去。
亦珍诧异地看着杨登科塞到她手里的荷叶包。荷叶青翠碧绿,包得齐齐整整,用稻秸秆扎了个十字花,摸着里头还是温热温热的。
汤伯识货,忍不住望了杨登科跑得远远的背影,“这是庆云桥前头,叶家铺子出的软糕,每日只做六笼,去得稍微晚些都吃不到。”
亦珍终是不舍得浪费,左右望望,见无人注意她,这才轻轻解开稻秸,揭开油润碧绿的荷叶,露出里头一角细腻的软糕来。软糕上头以野草果的浆汁,点了一片红色胭脂印记,鲜艳欲滴,衬得半透明的软糕无匹诱人。
亦珍小小咬了一口,软糕温热依稀,却并不粘牙,绵密细滑清甜,极有嚼劲,里头的豆沙馅儿细致香甜,好吃得让人几乎连舌头都要咽下去。
汤伯眼角余光觑见自家小姐脸上一副享受表情,不由得微笑起来。
到底还是个孩子,一款美味便足以叫她露出笑容来。
等来到闲云亭前,汤伯将茶摊支起来,趁太阳还未升高,生意还不旺的辰光,亦珍小小声同汤伯商量。
“……五月十五,母亲允了我去西林寺上香。我琢磨着,那一日西林寺前头必定十分热闹,若将茶摊摆过去,想必生意一定好。”她昨夜睡下去,很是想了一会儿。如今母亲延医问药,家中嚼用开销,处处都要银子。她细细算了一算,刨去成本人工,茶摊一日的收入,最多也不过是一贯半贯之数。可是母亲如今每日吃的药都不只这个数。天长日久,家里再有积蓄,也要坐吃山空。
“小姐的意思是……”汤伯看着自家小姐。当初匆忙南下投亲的时候,小姐还只得三岁,由他家那口子裹在背囊里,背在身后,一双大眼澄澈不解世间疾苦。他家那口子说,只消看见小姐露出笑容来,一天的疲惫也都烟消云散。旧日仿佛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小姐都已是亭亭玉立的年纪,懂得操持家计了。
“到那一天,恐怕要麻烦汤伯辛苦些,卖完了上午的酸梅汤,我中午另熬一锅酸梅汤,下晌再往西林寺跑一趟。”
“小姐都不觉得辛苦,老奴又如何会觉得辛苦。”汤伯觉得亦珍的主意十分可行。夫人性情温厚,为人谨小慎微,一向觉得银钱只消够一家人开销即可,不必太过张扬,引人注意。
然则如今家中颇有入不敷出之势,要是再这样下去,早早晚晚,家里就要靠典当东西过日子了。
小姐虽然养在闺阁,却并不是个不懂人情世故的。
汤伯心间感慨万千。
近午时候,在东海翁张老大人家习字的弟子散了课,三三两两从景家堰底,徐徐行来。
方稚桐来到闲云亭跟前,一收折扇,对同行的霍公子、查公子道:“今日由小弟请两位兄台在亭子里小坐,吃一碗酸梅汤,歇歇脚,消消汗。”
“那为兄就不同贤弟客气了。”查公子笑哈哈地收了伞,一撩道袍,拾阶而上,进了凉亭。
霍公子也收了绿油纸伞,一揖手,“为兄也不客气了。”
三人先后进亭,选罢位子坐定,方稚桐差书僮奉墨去买酸梅汤同茶果来。
奉墨衔命而去,方稚桐便靠在凉亭的阑干上,面朝着亭外的城河。
查公子一边厢拼命挥扇,一边厢敞了喉咙道:“谢贤弟今日怎地下了学便早早走了,不等我们一等?”
霍公子声音斯文,“查兄也晓得谢贤弟家中的情形,昨日同我们一道吃酸梅汤,略微耽搁了些时候,回去得晚了。据说他家老夫人因他迟了一刻回去,急得几乎厥过去。跟着他的小厮挨了一顿板子,眼下还躺在床上,下不了地呢。今朝他家老夫人便换了小厮伺候他,说是先生放了学,就得即刻家去,不可在路上耽搁。”
“真是可怜。”查公子咋舌,“那十五的月望诗会,他怕是去不成了罢?”
霍公子朝方稚桐扬一扬下巴,“这要看方贤弟的本事了。”
“方贤弟?”查公子转向方稚桐,“方贤弟?!”
方稚桐侧脸望着亭外波光粼粼的河水,其实倒有一半注意力,放在茶摊内的亦珍身上。
亦珍今日穿了一件竹青色地子的上襦,以月白色的丝线绣着一簇簇的丁香花,行动之间,如同一片翠绿竹海中,开满了芳馥的小花,令人颇觉清爽。见他们进了亭子,只拿一双清澈大眼扫过他们,遂转身忙自己的事去了。
方稚桐却仿似看得入了迷。伊梳着丱,通身并无多余饰物,站在太阳下头,面孔雪白,即使眉目不曾纤秀如画,也教他挪不开眼去。他脑海里总是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昨日她瞪圆眼睛,鼓着腮帮子的模样,如此鲜活,充满生机。
“方贤弟!”查公子以扇子轻敲方稚桐肩头。
他这才回过头来,“查兄。”
... -->>
亦珍次日又早早起了,熬了酸梅汤,吃罢早饭,辞别母亲,与汤伯一道出门。
想不到一出门,就碰见隔壁杨老爷家的宝哥儿。
宝哥儿是特特等在弄堂里的,只盼着能正好碰见亦珍。这下看见余家的门吱呀一声左右开了,老仆人推着独轮车从里头出来,亦珍俏生生地跟在后边,忙凑上来,叫了一声:“珍姐儿。”
亦珍出于礼貌,轻轻颌,“宝哥儿。”
宝哥儿如同得了鼓励一般,亦步亦趋地追着亦珍,从袖笼里摸出一个比巴掌略大些的荷叶包来,没头没脑地往她手里一塞,“送给你!”
随后不等亦珍反应,就头也不回地,像一颗松青色的圆球跑远了。小厮无奈地捧了书囊,嘴里嘟囔着“少爷,等等我啊”,赶了上去。
亦珍诧异地看着杨登科塞到她手里的荷叶包。荷叶青翠碧绿,包得齐齐整整,用稻秸秆扎了个十字花,摸着里头还是温热温热的。
汤伯识货,忍不住望了杨登科跑得远远的背影,“这是庆云桥前头,叶家铺子出的软糕,每日只做六笼,去得稍微晚些都吃不到。”
亦珍终是不舍得浪费,左右望望,见无人注意她,这才轻轻解开稻秸,揭开油润碧绿的荷叶,露出里头一角细腻的软糕来。软糕上头以野草果的浆汁,点了一片红色胭脂印记,鲜艳欲滴,衬得半透明的软糕无匹诱人。
亦珍小小咬了一口,软糕温热依稀,却并不粘牙,绵密细滑清甜,极有嚼劲,里头的豆沙馅儿细致香甜,好吃得让人几乎连舌头都要咽下去。
汤伯眼角余光觑见自家小姐脸上一副享受表情,不由得微笑起来。
到底还是个孩子,一款美味便足以叫她露出笑容来。
等来到闲云亭前,汤伯将茶摊支起来,趁太阳还未升高,生意还不旺的辰光,亦珍小小声同汤伯商量。
“……五月十五,母亲允了我去西林寺上香。我琢磨着,那一日西林寺前头必定十分热闹,若将茶摊摆过去,想必生意一定好。”她昨夜睡下去,很是想了一会儿。如今母亲延医问药,家中嚼用开销,处处都要银子。她细细算了一算,刨去成本人工,茶摊一日的收入,最多也不过是一贯半贯之数。可是母亲如今每日吃的药都不只这个数。天长日久,家里再有积蓄,也要坐吃山空。
“小姐的意思是……”汤伯看着自家小姐。当初匆忙南下投亲的时候,小姐还只得三岁,由他家那口子裹在背囊里,背在身后,一双大眼澄澈不解世间疾苦。他家那口子说,只消看见小姐露出笑容来,一天的疲惫也都烟消云散。旧日仿佛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小姐都已是亭亭玉立的年纪,懂得操持家计了。
“到那一天,恐怕要麻烦汤伯辛苦些,卖完了上午的酸梅汤,我中午另熬一锅酸梅汤,下晌再往西林寺跑一趟。”
“小姐都不觉得辛苦,老奴又如何会觉得辛苦。”汤伯觉得亦珍的主意十分可行。夫人性情温厚,为人谨小慎微,一向觉得银钱只消够一家人开销即可,不必太过张扬,引人注意。
然则如今家中颇有入不敷出之势,要是再这样下去,早早晚晚,家里就要靠典当东西过日子了。
小姐虽然养在闺阁,却并不是个不懂人情世故的。
汤伯心间感慨万千。
近午时候,在东海翁张老大人家习字的弟子散了课,三三两两从景家堰底,徐徐行来。
方稚桐来到闲云亭跟前,一收折扇,对同行的霍公子、查公子道:“今日由小弟请两位兄台在亭子里小坐,吃一碗酸梅汤,歇歇脚,消消汗。”
“那为兄就不同贤弟客气了。”查公子笑哈哈地收了伞,一撩道袍,拾阶而上,进了凉亭。
霍公子也收了绿油纸伞,一揖手,“为兄也不客气了。”
三人先后进亭,选罢位子坐定,方稚桐差书僮奉墨去买酸梅汤同茶果来。
奉墨衔命而去,方稚桐便靠在凉亭的阑干上,面朝着亭外的城河。
查公子一边厢拼命挥扇,一边厢敞了喉咙道:“谢贤弟今日怎地下了学便早早走了,不等我们一等?”
霍公子声音斯文,“查兄也晓得谢贤弟家中的情形,昨日同我们一道吃酸梅汤,略微耽搁了些时候,回去得晚了。据说他家老夫人因他迟了一刻回去,急得几乎厥过去。跟着他的小厮挨了一顿板子,眼下还躺在床上,下不了地呢。今朝他家老夫人便换了小厮伺候他,说是先生放了学,就得即刻家去,不可在路上耽搁。”
“真是可怜。”查公子咋舌,“那十五的月望诗会,他怕是去不成了罢?”
霍公子朝方稚桐扬一扬下巴,“这要看方贤弟的本事了。”
“方贤弟?”查公子转向方稚桐,“方贤弟?!”
方稚桐侧脸望着亭外波光粼粼的河水,其实倒有一半注意力,放在茶摊内的亦珍身上。
亦珍今日穿了一件竹青色地子的上襦,以月白色的丝线绣着一簇簇的丁香花,行动之间,如同一片翠绿竹海中,开满了芳馥的小花,令人颇觉清爽。见他们进了亭子,只拿一双清澈大眼扫过他们,遂转身忙自己的事去了。
方稚桐却仿似看得入了迷。伊梳着丱,通身并无多余饰物,站在太阳下头,面孔雪白,即使眉目不曾纤秀如画,也教他挪不开眼去。他脑海里总是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昨日她瞪圆眼睛,鼓着腮帮子的模样,如此鲜活,充满生机。
“方贤弟!”查公子以扇子轻敲方稚桐肩头。
他这才回过头来,“查兄。”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