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文治下 (1/2)
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大宋帝国征服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宋宣和五年八月十三,癸巳。西元1123年9月
台南府。
旧日草木丛生的原野,已被一望无垠的良田所代替。经过六七年的开,台南平原的粮食出产已经逐渐赶上了北方基隆和台中。在这片方圆近一百五十里的土地上,生活着近三十万东海军民,人烟辐辏,交通便利,商旅不绝于途。就算放到大宋两浙、江东,也算是望州了。
由于人口日繁,台南府最近又把位于州府东南角的几个乡合并为一县,由赵瑜亲自起名为屏东。
屏东县,在山与海之间,有一片刚刚开辟不到一年的田地。田野中能看到一束束尚不算饱满的稻穗。无数稻穗组成了万亩良田,微风拂过,千重稻浪,十里禾香,一派丰年在望的景象。
万亩稻田被纵横交错的田垄分割,田垄有宽有窄。在宽阔的田垄之上,无一例外的都竖着一座座两尺左右的石碑。石碑正反刻着田垄两边田主的姓名,都描了红漆,是为标定各家田地范围的界碑。
离这片田地大约三里多地,在略微高出地面不到一丈的土坡上,有着一座村寨。村寨不大,占地不过十余亩的样子。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高高的寨墙,厚重的寨门,宽阔得可充作晒谷场的寨前广场,以及向外突出的五棱寨墙边角,无一不表明这是仍标准的东海村寨。
村寨之中,两条十字道路横贯东西、南北,蒙学和村社这两个最重要的建筑位于村寨中央偏北,而村里的三十余户人家便错落有致的分据在道路两旁。这些民宅都是一个式样,前后两进,东西分厢。外院宽大,地面都铺着砖,是个现成的演武场。
在村东北角,同样有座两进的院子,用片石垒起了半人多高的院墙,大门外的右侧,是一座由破掉地水缸反扣过来做成的小小的土地神龛;而左侧的院墙上,则挂在一块方方正正地木牌。木牌之上,写着几个人名,其中最右侧的一个是户主——张大牛。
征倭一战,张大牛虽然只是副营中的一名队副,但靠着因为随队巡查时地几次斩获而得到的集体三等功,加上所有出征人员都有的五等功,他得到军功赏赐是普通副营士兵的三倍。
而位于台南地这片田地和宅子。就是靠张大牛地军功封赏而得到地。当日从东回来后。依照战功。除了两名倭女和一百二十贯钱钞。他在台南还分到了一顷半地荒地和一座宅院。由于与旧田隔了太远。又不可能租佃出去。张大牛考虑几日。便把原来在基隆府分到地三顷熟田和宅子卖了出去。换来了台南地十二顷未开垦地荒地。这些荒地本是与张大牛一起出征地袍泽得到地封赏。正好与他地赏赐连在一起。合起来足足有七百亩之多。
张大牛不得不庆幸他当年地决定。若不是六七年东海建国前就入了台湾。哪会有现在地风光。整整七百亩地上等田土。放到老家乡里。也算得上是一等一地大户了。
现今。那些刚刚来投奔东海地移民。再也不可能如当年那般有着一人两头牛、三年免赋、四十亩地地好事。人人只有十五亩口份田。虽然三年免赋依旧。但耕牛却不会再。但就算这样。大宋百姓仍对东海趋之若骛。比起大宋贪官污吏和永远也缴不完地税赋。东海国犹如天堂一般。
有田有宅。衣食无忧。而且上岛后地这几年。他又添了一儿两女。子女双全。张大牛其实已别无所求。只想平平静静地享受下半辈子地清福。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近日。便有一桩困扰他全家上下地大事。
一只黄狗伏在墙角。伸着舌头。呼哧带喘。避着正午地阳光。正屋地供桌上。张家地列祖地灵牌前。架着张大牛因战功而得赐地钢刀。两名倭女正低着头。小心翼翼地擦拭着供桌。
内进地西厢房中。张大牛一家正围坐在一起。张大牛夫妇二人。和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都聚在了这间屋中。
张大牛穿了一身去了标志的军服,端坐在一张桧木座椅上,双腿微分,双手平平放在膝头。脸上的一圈如猬短须,让他威严自生,看起来颇有几分气势——不像个预备役的杂兵,倒像个校尉。自从去过东之后,他在家中都保持着军中的习惯,近一年的磨练,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他的身边,浑家王氏同样坐在一张桧木座椅上。满头金钗,遍体绫罗,也有了几分富态之相,若只论穿戴,比当年他家的佃主刘大官人的妻妾还要强上数分。王氏抱着才两岁的小儿子,两个四岁的双胞胎女儿则乖巧的搬了两张小兀子坐在她脚边。
在夫妇两人的右手边,次子兴哥也老老实实坐着。他已经十五,三年前蒙学毕业后,没有考上义学,便回家务农,现在已经跟张大牛的一个袍泽的女儿定了亲,年后便要迎娶过门。
整个房中,众人皆坐,惟有张大牛的长子大哥儿,或叫张希均——这是义学里的先生给取得大名——站在屋子中央。
张大牛看着他一直引以为傲的长子,心中苦恼万分。他的这个大儿子其实并不算如何聪明,当年是凭着一点运气才考上了义学,在学校中,成绩也只能排在中下,但毕竟是顺顺当当一个年级一个年级的升了上去,到了今年年底,就该毕业了。
张大牛已经打算着给长子攀一门好亲,有着义学毕业生的身份,就相当于贡生,在东海国中,不愁找不到好差事,更不愁找不到好人家。但十天前,从东海王宫中,出了一篇改制的谕旨,传遍了台湾各地,也打碎了张大牛的幻想。
从今以后,所有的义学学生都变成了小学学生,毕业后,只能算是秀才。要想如往日那般当上贡生,就得去上中学,至于进士,文进士得
,而武进士则是去上军学。<>
区区一个不能入贡的秀才,放在大宋,也没人瞧得起,对他们通常的称呼是穷措大,只有通过解试入了贡,才会被恭称作官人。长子的前途,也因此一下就变得黯淡无光。
“回家吗?”张大牛问着。
张希均摇了摇头,上了六年学,他已经看不起土里刨食的生活。若是能有奴工、佃农帮着处理农事,只需负手看着粮食进仓倒也罢了,可惜他们家田土虽多,但奴工还是买不起,而佃农东海国中还没有这个职业。
“想继续进学?”张大牛再问。
张希均点了点头。
“可是以你地成绩,中学是考不上的。”张大牛叹道。他看过儿子成绩单,满篇的六十、七十,不管怎么说,都算不上好成绩。
张希均抿嘴不言。虽然在谕旨中,今年的义学毕业生不但可以免试入技术学校和士官学校,考中学也会有加分,但从录取地比例上说,他这样的成绩仍然没有机会。
王氏也叹着气:“要是大哥儿你能考上中学就好了。就算最后考不进太学里做进士,毕业后也可以直接去衙门做吏员。只要你认认真真把份内事做好,日后也能当上官人,叫什么事什么官”
“事务官!”张兴哥提词道。
“对,就是事务官。若是当了事务官,再勤勤恳恳做事,最后说不定能升到升到”
“六部侍郎!”
“没错,就是侍郎!”王氏叫道。在这个新起的村子里,周围地邻居都是从军中退了下来的军士,由于东海军天南海北的征战,东海士兵们的眼界一向是放眼天下。平日男人们讨论得口沫横飞的就是如今的天下大局,而女人们聊起天来,也没多少家长里短让她们扯,许多时候同样离不开时事“说起侍郎,那可只比尚书差一点的大官,差不多能叫相公了。若是大哥儿你能做上侍郎,为娘的也能当个封君了啊”同样在十天前,赵瑜下令改易官制,将东海文官组织划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两个系统。在赵瑜设想中,日后国中政务官将皆由进士出身地官员担任,而事务官则是从吏员一步步晋升上来。政务官负责方略和监察,而事务官则处理庶务。如宰相、参政、御史以及地方上的知州、知县都属于政务官,而下面处理实际行政事务的幕佐僚属便属于事务官,其实就是仿自于后世,连称谓都没有改。
大宋官员由于多是进士出身,大多熟读经史,却不识政事,往往为胥吏所欺。而胥吏由于身份低微,又看不见前途,有许多役职还没有薪水,都变着法儿的上下其手,或从百姓身上盘剥,或从府库中窃盗,甚至还有刁难下级官员索取重贿的吏员。
在大宋,日常的各项政务处理都有时间限制,如断奏狱,‘每二十以上为大事,十以上为中事,不满十为小事。大事以十二日,中事九日,小事四日为限。’超限即罚。若是在任的官员不识趣,当事的胥吏便会故意拖延公事,让官员遭受重罚。
再比如每年十月底,各县都要上缴今年地收支账簿,若是耽搁了时日,当事官员也会遭到处罚。而州中的胥吏便瞅准时机趁机刁难,如若不给贿赂,便会把公文截下,让这个县的账簿不得上缴。所以这份钱不得给,百多年下来,都形成了惯例,已经成了光明正大的份子钱。
而东海国中,也渐渐出现了这样的苗头,虽然因此赵瑜连兴大狱,斩了二十几个奸猾胥吏,并连同听之任之地官员在内,向南洋的荒岛流放了五十多户人家,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赵瑜有鉴于此,才起了改易官制地决心。一方面加大监察力度,对胥吏犯法课以重刑,另一方面则把胥吏都归入公人行列,给予不低的薪水,并设立按年资加薪地制度,同时打开了胥吏晋升之途,最高甚至可以升到六部侍郎之位,以让他们有个盼头。
“别做梦了!”张大牛却一口打断了浑家的白日梦“我们搬来时,县衙里给我们办手续地陈押司是吏,乡里的刘书办也是吏,就算催租子的也能算个小吏。你说他们中间有哪个能升到侍郎的?!进士只要考一次,但做吏的一辈子都在被考。官有多少?吏有多少?从吏升到官,不会比考进士容易,要升到侍郎更是做梦!更别说,大哥儿还考不上中学。”
双眼定定看着一脸不服气地儿子,张大牛最后说道:“还去上士官学校罢!海军太危险,去陆军的学校。正好我当初出征倭国时的指挥使徐大刀,现在就在陆军士官学校,你去后,说不定还能得到点照顾。”
他这些天一个劲的往乡里跑,仔仔细细地把今年义学毕业生的几条出路一五一十的打听清楚,权衡多时,还是觉得去士官学校最有前途“虽然大王把军制也改了,原来四级士官变成了四级副尉,铜日标志也没了,士官地军衔变成了用锡做的云朵。不过出来后好歹也能做个队正、排副什么的。日后表现好,往教导队走一遭,未必不能升到副尉、校尉。”
“当兵有什么好的!”王氏急急叫道“你出征的那几个月,不知我多有担心,每天念佛几千遍,生怕你有个好歹,现在还想把大哥儿往军队里推。照我说,还是去技术学校,去学造船。
不用去海外吃卖命饭,又能拿高工钱。听说马老尚书家里的船坊,一个最低一级船大工一年都有三百贯好拿。有这么好的营生,何必去做断头买卖?!”
“你懂什么!头长见识短!我东海立国以来,历次大战死过几人?!”张大牛立刻骂道“船大工又有什么好做的?什么东西一多,价钱就贱。丰年地时候,粮价总是最便宜的。别看现在那些船大工能拿
,等到三年之后... -->>
大宋宣和五年八月十三,癸巳。西元1123年9月
台南府。
旧日草木丛生的原野,已被一望无垠的良田所代替。经过六七年的开,台南平原的粮食出产已经逐渐赶上了北方基隆和台中。在这片方圆近一百五十里的土地上,生活着近三十万东海军民,人烟辐辏,交通便利,商旅不绝于途。就算放到大宋两浙、江东,也算是望州了。
由于人口日繁,台南府最近又把位于州府东南角的几个乡合并为一县,由赵瑜亲自起名为屏东。
屏东县,在山与海之间,有一片刚刚开辟不到一年的田地。田野中能看到一束束尚不算饱满的稻穗。无数稻穗组成了万亩良田,微风拂过,千重稻浪,十里禾香,一派丰年在望的景象。
万亩稻田被纵横交错的田垄分割,田垄有宽有窄。在宽阔的田垄之上,无一例外的都竖着一座座两尺左右的石碑。石碑正反刻着田垄两边田主的姓名,都描了红漆,是为标定各家田地范围的界碑。
离这片田地大约三里多地,在略微高出地面不到一丈的土坡上,有着一座村寨。村寨不大,占地不过十余亩的样子。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高高的寨墙,厚重的寨门,宽阔得可充作晒谷场的寨前广场,以及向外突出的五棱寨墙边角,无一不表明这是仍标准的东海村寨。
村寨之中,两条十字道路横贯东西、南北,蒙学和村社这两个最重要的建筑位于村寨中央偏北,而村里的三十余户人家便错落有致的分据在道路两旁。这些民宅都是一个式样,前后两进,东西分厢。外院宽大,地面都铺着砖,是个现成的演武场。
在村东北角,同样有座两进的院子,用片石垒起了半人多高的院墙,大门外的右侧,是一座由破掉地水缸反扣过来做成的小小的土地神龛;而左侧的院墙上,则挂在一块方方正正地木牌。木牌之上,写着几个人名,其中最右侧的一个是户主——张大牛。
征倭一战,张大牛虽然只是副营中的一名队副,但靠着因为随队巡查时地几次斩获而得到的集体三等功,加上所有出征人员都有的五等功,他得到军功赏赐是普通副营士兵的三倍。
而位于台南地这片田地和宅子。就是靠张大牛地军功封赏而得到地。当日从东回来后。依照战功。除了两名倭女和一百二十贯钱钞。他在台南还分到了一顷半地荒地和一座宅院。由于与旧田隔了太远。又不可能租佃出去。张大牛考虑几日。便把原来在基隆府分到地三顷熟田和宅子卖了出去。换来了台南地十二顷未开垦地荒地。这些荒地本是与张大牛一起出征地袍泽得到地封赏。正好与他地赏赐连在一起。合起来足足有七百亩之多。
张大牛不得不庆幸他当年地决定。若不是六七年东海建国前就入了台湾。哪会有现在地风光。整整七百亩地上等田土。放到老家乡里。也算得上是一等一地大户了。
现今。那些刚刚来投奔东海地移民。再也不可能如当年那般有着一人两头牛、三年免赋、四十亩地地好事。人人只有十五亩口份田。虽然三年免赋依旧。但耕牛却不会再。但就算这样。大宋百姓仍对东海趋之若骛。比起大宋贪官污吏和永远也缴不完地税赋。东海国犹如天堂一般。
有田有宅。衣食无忧。而且上岛后地这几年。他又添了一儿两女。子女双全。张大牛其实已别无所求。只想平平静静地享受下半辈子地清福。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近日。便有一桩困扰他全家上下地大事。
一只黄狗伏在墙角。伸着舌头。呼哧带喘。避着正午地阳光。正屋地供桌上。张家地列祖地灵牌前。架着张大牛因战功而得赐地钢刀。两名倭女正低着头。小心翼翼地擦拭着供桌。
内进地西厢房中。张大牛一家正围坐在一起。张大牛夫妇二人。和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都聚在了这间屋中。
张大牛穿了一身去了标志的军服,端坐在一张桧木座椅上,双腿微分,双手平平放在膝头。脸上的一圈如猬短须,让他威严自生,看起来颇有几分气势——不像个预备役的杂兵,倒像个校尉。自从去过东之后,他在家中都保持着军中的习惯,近一年的磨练,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他的身边,浑家王氏同样坐在一张桧木座椅上。满头金钗,遍体绫罗,也有了几分富态之相,若只论穿戴,比当年他家的佃主刘大官人的妻妾还要强上数分。王氏抱着才两岁的小儿子,两个四岁的双胞胎女儿则乖巧的搬了两张小兀子坐在她脚边。
在夫妇两人的右手边,次子兴哥也老老实实坐着。他已经十五,三年前蒙学毕业后,没有考上义学,便回家务农,现在已经跟张大牛的一个袍泽的女儿定了亲,年后便要迎娶过门。
整个房中,众人皆坐,惟有张大牛的长子大哥儿,或叫张希均——这是义学里的先生给取得大名——站在屋子中央。
张大牛看着他一直引以为傲的长子,心中苦恼万分。他的这个大儿子其实并不算如何聪明,当年是凭着一点运气才考上了义学,在学校中,成绩也只能排在中下,但毕竟是顺顺当当一个年级一个年级的升了上去,到了今年年底,就该毕业了。
张大牛已经打算着给长子攀一门好亲,有着义学毕业生的身份,就相当于贡生,在东海国中,不愁找不到好差事,更不愁找不到好人家。但十天前,从东海王宫中,出了一篇改制的谕旨,传遍了台湾各地,也打碎了张大牛的幻想。
从今以后,所有的义学学生都变成了小学学生,毕业后,只能算是秀才。要想如往日那般当上贡生,就得去上中学,至于进士,文进士得
,而武进士则是去上军学。<>
区区一个不能入贡的秀才,放在大宋,也没人瞧得起,对他们通常的称呼是穷措大,只有通过解试入了贡,才会被恭称作官人。长子的前途,也因此一下就变得黯淡无光。
“回家吗?”张大牛问着。
张希均摇了摇头,上了六年学,他已经看不起土里刨食的生活。若是能有奴工、佃农帮着处理农事,只需负手看着粮食进仓倒也罢了,可惜他们家田土虽多,但奴工还是买不起,而佃农东海国中还没有这个职业。
“想继续进学?”张大牛再问。
张希均点了点头。
“可是以你地成绩,中学是考不上的。”张大牛叹道。他看过儿子成绩单,满篇的六十、七十,不管怎么说,都算不上好成绩。
张希均抿嘴不言。虽然在谕旨中,今年的义学毕业生不但可以免试入技术学校和士官学校,考中学也会有加分,但从录取地比例上说,他这样的成绩仍然没有机会。
王氏也叹着气:“要是大哥儿你能考上中学就好了。就算最后考不进太学里做进士,毕业后也可以直接去衙门做吏员。只要你认认真真把份内事做好,日后也能当上官人,叫什么事什么官”
“事务官!”张兴哥提词道。
“对,就是事务官。若是当了事务官,再勤勤恳恳做事,最后说不定能升到升到”
“六部侍郎!”
“没错,就是侍郎!”王氏叫道。在这个新起的村子里,周围地邻居都是从军中退了下来的军士,由于东海军天南海北的征战,东海士兵们的眼界一向是放眼天下。平日男人们讨论得口沫横飞的就是如今的天下大局,而女人们聊起天来,也没多少家长里短让她们扯,许多时候同样离不开时事“说起侍郎,那可只比尚书差一点的大官,差不多能叫相公了。若是大哥儿你能做上侍郎,为娘的也能当个封君了啊”同样在十天前,赵瑜下令改易官制,将东海文官组织划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两个系统。在赵瑜设想中,日后国中政务官将皆由进士出身地官员担任,而事务官则是从吏员一步步晋升上来。政务官负责方略和监察,而事务官则处理庶务。如宰相、参政、御史以及地方上的知州、知县都属于政务官,而下面处理实际行政事务的幕佐僚属便属于事务官,其实就是仿自于后世,连称谓都没有改。
大宋官员由于多是进士出身,大多熟读经史,却不识政事,往往为胥吏所欺。而胥吏由于身份低微,又看不见前途,有许多役职还没有薪水,都变着法儿的上下其手,或从百姓身上盘剥,或从府库中窃盗,甚至还有刁难下级官员索取重贿的吏员。
在大宋,日常的各项政务处理都有时间限制,如断奏狱,‘每二十以上为大事,十以上为中事,不满十为小事。大事以十二日,中事九日,小事四日为限。’超限即罚。若是在任的官员不识趣,当事的胥吏便会故意拖延公事,让官员遭受重罚。
再比如每年十月底,各县都要上缴今年地收支账簿,若是耽搁了时日,当事官员也会遭到处罚。而州中的胥吏便瞅准时机趁机刁难,如若不给贿赂,便会把公文截下,让这个县的账簿不得上缴。所以这份钱不得给,百多年下来,都形成了惯例,已经成了光明正大的份子钱。
而东海国中,也渐渐出现了这样的苗头,虽然因此赵瑜连兴大狱,斩了二十几个奸猾胥吏,并连同听之任之地官员在内,向南洋的荒岛流放了五十多户人家,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赵瑜有鉴于此,才起了改易官制地决心。一方面加大监察力度,对胥吏犯法课以重刑,另一方面则把胥吏都归入公人行列,给予不低的薪水,并设立按年资加薪地制度,同时打开了胥吏晋升之途,最高甚至可以升到六部侍郎之位,以让他们有个盼头。
“别做梦了!”张大牛却一口打断了浑家的白日梦“我们搬来时,县衙里给我们办手续地陈押司是吏,乡里的刘书办也是吏,就算催租子的也能算个小吏。你说他们中间有哪个能升到侍郎的?!进士只要考一次,但做吏的一辈子都在被考。官有多少?吏有多少?从吏升到官,不会比考进士容易,要升到侍郎更是做梦!更别说,大哥儿还考不上中学。”
双眼定定看着一脸不服气地儿子,张大牛最后说道:“还去上士官学校罢!海军太危险,去陆军的学校。正好我当初出征倭国时的指挥使徐大刀,现在就在陆军士官学校,你去后,说不定还能得到点照顾。”
他这些天一个劲的往乡里跑,仔仔细细地把今年义学毕业生的几条出路一五一十的打听清楚,权衡多时,还是觉得去士官学校最有前途“虽然大王把军制也改了,原来四级士官变成了四级副尉,铜日标志也没了,士官地军衔变成了用锡做的云朵。不过出来后好歹也能做个队正、排副什么的。日后表现好,往教导队走一遭,未必不能升到副尉、校尉。”
“当兵有什么好的!”王氏急急叫道“你出征的那几个月,不知我多有担心,每天念佛几千遍,生怕你有个好歹,现在还想把大哥儿往军队里推。照我说,还是去技术学校,去学造船。
不用去海外吃卖命饭,又能拿高工钱。听说马老尚书家里的船坊,一个最低一级船大工一年都有三百贯好拿。有这么好的营生,何必去做断头买卖?!”
“你懂什么!头长见识短!我东海立国以来,历次大战死过几人?!”张大牛立刻骂道“船大工又有什么好做的?什么东西一多,价钱就贱。丰年地时候,粮价总是最便宜的。别看现在那些船大工能拿
,等到三年之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