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帝国下 (1/2)
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大宋帝国征服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十八章 帝国(下)
大宋洪武五十五年六月十九。丙寅。西元1180年2月20日
“大宋需要一场战争!”
战术学教授辛弃疾在沙盘教室中,对着洪武五十三极丁班的三十名学生,大声疾呼。四十岁的辛弃疾,身长玉立,相貌俊雅。不但文才卓异,是有名的词家,同时也是大宋军中战略战术两方面的专家,离两枚金星的杂号将军一衔只有一步之遥。
但就是这位看上去儒雅风流的儒将,此时却如同一个战争贩子,呼唤战争,毫无顾忌的向学生们兜售自己的观点:“大宋需要一场战争。无论从国中的局势,还是从军队的战力来说,都是到了必须一战的时候!”
“若论人,四亿人口已经接近了大宋粮食出产的极限。若论兵,多年不战的军队,只会一步步的烂下去。大宋需要一个对手,一个拥有土地和军队的对手,不是跟猴子没有两样的土著,而是一个有着丰富资源,真正可堪一战的对手。让人口的压力得以缓解,让军队的战力重新振作!”
“无论大洋洲、昆仑州和蓬莱洲。都没有这样的对手,也没有合适的土地。
大洋洲多是荒漠,少有上好的土地,同时连大一点的部落都没有,只配充作流放地。
昆仑洲的食人番虽然在市井小报中传得神乎其神,但真要到了饿极的地步,无论是谁,人肉照样能吃。被西洋商业协会的奴贩们屠了不知多少。而且昆仑洲酷热多病,蛇虫众多,同时还是四季不分。这一点跟天竺一样,也不是适合大宋的开拓。
而蓬莱洲,虽然在估算中,面积甚至远超大宋现有疆域,但到现在为止,连蓬莱山脉都没有一支探险队能翻过去,就不必提开疆拓土了!除了不怕冷的金客,应该不会有人对那里感兴趣。”
自从二十二年前,薛定锷发现蓬莱洲,引发了世间的热潮。自此之后,十余年间,一支支的探险队穿越浩瀚的大东洋远征蓬莱。其中有的成功,也有的失败了。其中最成功的一支探险队,自抵达蓬莱洲后,沿着西海岸,从北纬五十度一直向南航行到南纬五十度。在两万多里的航程中,几十次登岸,但每一次。都被已命名为蓬莱山脉的绵延山峦所阻挡。
在地理学会的推断中,蓬莱山脉的长度能从北极圈一直延伸到南极圈。要想征服蓬莱洲的土地和生民,就必须先翻越蓬莱山脉。大宋要得是土地,要得是资源,但在蓬莱洲已经探明的地域中,两样都没有多少,如今也根本安置不了多少移民。
所以对蓬莱洲的探险从十年前起,便淡了下去,若不是天子坚持,地理学会肯定不会一次又一次进行徒然的远征。只有在最近一次探险中,探险队并不是借助大东洋上位于赤道一带的一座座海岛,横越万里,而是沿着辽北海岸北上,采用所谓的大圆航法,直航蓬莱洲。他们最后并没有确定是不是抵达蓬莱,而是出人意料的,在极北之地,发现了大批金矿。
“地理学会将地球分为寒、温、热三带。如果算上南北,那就五条气候带。我大宋中州,便位于北温带上。四季鲜明,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而天下间,能够备齐这几项的,除了大宋中州,就只有泰西一地!”
“泰西地理优越,除了离大宋稍远一点,就没有别的缺点。不过在我大宋的船队面前,再远的距离都不足为虑。另外,泰西有着数以十万计的军队,征服泰西,那样的功劳决不输于平金破夏之功!”
“想一想罢,为什么天竺的那一班诸侯,不过在御林军中做了样子,就能得获分封,还不是因为他们的父祖一辈吗?难道你们打算按部就班的在军中熬到将军,得到分封的资格?”辛弃疾锐利的视线扫视过教室中的学生们“不知道你们中间有几人能成功!”
“不过军中赏赐,以战功最丰。如果你们在征服泰西的过程中立了战功,又岂是御林军那般绣花枕头可比”
辛弃疾在台上慷慨陈词,不过在下面的学生中,一个身体有些臃肿的小胖子却在表示自己的不屑:“陈词滥调!给甲班、乙班、辛班上课时,也都是说这些,就不能换些新花样。”
熊伯达用笔杆搔了搔头发,道:“辉哥,辛教授说得好像没什么错罢!”
“哪里没错?!到处都是错!”被叫做辉哥的小胖子偷眼看了一眼讲台上,压低了声音道“官家把御林骑士封到天竺是为了什么?!那根本就是推恩令啊!”“唐胖子,真当俺没读过书?推恩令是给拿出朝中的地给诸侯的子孙分的?!就算是扯淡也别太离谱啊!说出去,还不给人笑我们军学的学生是不读书的睁眼瞎!”
王大海在旁插了一句。三人坐在一条桌前。都压低了声音说话。
汉代为了削弱藩国,使用强硬手段进行削藩,引起了七王之乱。而武帝时,则用颁布推恩令,让诸侯可以将藩国国土分给所有的儿子,而不是只让嫡长子继承。两种削藩之策,就如北风和太阳的区别,最后,还是推恩令起到了削除藩国势力的作用。
唐辉争辩道“王大哥,俺还真不是扯淡。这是俺从俺的二哥听来的,而俺二哥又是从李都尉那里听来。李都尉近年来常常入宫,都是亲耳从官家和太孙闲谈时说的,也没有避讳。”
“这几年,国中乱局渐显,而海外诸藩国力却是日益增长。这对朝廷来说并不是好事,但又不能真的颁下推恩令。粮食、物产有多少要从藩国运来,若是诸多藩国都被公子公孙们瓜分,惹起了藩国国中生乱,粮食补给从哪里来,国内工场生产也要乱了。
那怎么办?!所以官家将那些个绣花枕头丢到了天竺去。为了让他们在天竺站稳脚跟,各家诸侯哪能出力。这肯定要分去诸侯国中很大一部分的人力和财力,以及军备。但诸侯国内仍能保持稳定。生产决不会降低”
熊伯达醒悟过来:“也就是说,这明面上是恩德,实际上却是削弱藩国的策略?”
唐辉摇摇头,又点点头:“不仅如此,一旦在天竺有了诸侯国。在天竺西海岸的几个补给港就能升级成驻守总督的商港。也就是说,当大宋向西拓土时,就有了更为接近的稳固基地!而不需通过海门港为主。这样形成的优势,就不必我多说了罢!?”
“如此阴谋,应该隐于宫内,怎么会流传出来?!”王大海半信半疑。
“这是阳谋,不是阴谋!传出去也无妨!”唐辉冷笑道。“你当那些诸侯不知道吗?但又能怎么样?怎么说也是给家族中开枝散叶了。消耗掉人力财力,也不过是一时的削弱,比起真正的推恩令,强上不啻百倍。”
唐辉说的时候,声音大了一点。被辛弃疾一眼盯上“唐辉!”
唐辉应声跳起:“在!”
辛弃疾瞪了唐辉片刻,道:“你来说一说耶稣撒冷的战略意义!”
唐辉眨了眨眼睛,随即脱口而出:“耶稣撒冷是回教与十字教的圣城,虽不算险要,但在教民心中,如同都城一般。兵法有云,攻敌必救。在我方选定的战场上决战,总是占到更大的优势。只要在耶稣撒冷城下摆下进攻的态势,就能安坐着等十字军逐渐聚集于城中。而将十字教一举击破。当攻打泰西诸国之时,当地诸国便会群龙无首,又或无可用之兵,自能势如破竹,一战而定。”... -->>
第二十八章 帝国(下)
大宋洪武五十五年六月十九。丙寅。西元1180年2月20日
“大宋需要一场战争!”
战术学教授辛弃疾在沙盘教室中,对着洪武五十三极丁班的三十名学生,大声疾呼。四十岁的辛弃疾,身长玉立,相貌俊雅。不但文才卓异,是有名的词家,同时也是大宋军中战略战术两方面的专家,离两枚金星的杂号将军一衔只有一步之遥。
但就是这位看上去儒雅风流的儒将,此时却如同一个战争贩子,呼唤战争,毫无顾忌的向学生们兜售自己的观点:“大宋需要一场战争。无论从国中的局势,还是从军队的战力来说,都是到了必须一战的时候!”
“若论人,四亿人口已经接近了大宋粮食出产的极限。若论兵,多年不战的军队,只会一步步的烂下去。大宋需要一个对手,一个拥有土地和军队的对手,不是跟猴子没有两样的土著,而是一个有着丰富资源,真正可堪一战的对手。让人口的压力得以缓解,让军队的战力重新振作!”
“无论大洋洲、昆仑州和蓬莱洲。都没有这样的对手,也没有合适的土地。
大洋洲多是荒漠,少有上好的土地,同时连大一点的部落都没有,只配充作流放地。
昆仑洲的食人番虽然在市井小报中传得神乎其神,但真要到了饿极的地步,无论是谁,人肉照样能吃。被西洋商业协会的奴贩们屠了不知多少。而且昆仑洲酷热多病,蛇虫众多,同时还是四季不分。这一点跟天竺一样,也不是适合大宋的开拓。
而蓬莱洲,虽然在估算中,面积甚至远超大宋现有疆域,但到现在为止,连蓬莱山脉都没有一支探险队能翻过去,就不必提开疆拓土了!除了不怕冷的金客,应该不会有人对那里感兴趣。”
自从二十二年前,薛定锷发现蓬莱洲,引发了世间的热潮。自此之后,十余年间,一支支的探险队穿越浩瀚的大东洋远征蓬莱。其中有的成功,也有的失败了。其中最成功的一支探险队,自抵达蓬莱洲后,沿着西海岸,从北纬五十度一直向南航行到南纬五十度。在两万多里的航程中,几十次登岸,但每一次。都被已命名为蓬莱山脉的绵延山峦所阻挡。
在地理学会的推断中,蓬莱山脉的长度能从北极圈一直延伸到南极圈。要想征服蓬莱洲的土地和生民,就必须先翻越蓬莱山脉。大宋要得是土地,要得是资源,但在蓬莱洲已经探明的地域中,两样都没有多少,如今也根本安置不了多少移民。
所以对蓬莱洲的探险从十年前起,便淡了下去,若不是天子坚持,地理学会肯定不会一次又一次进行徒然的远征。只有在最近一次探险中,探险队并不是借助大东洋上位于赤道一带的一座座海岛,横越万里,而是沿着辽北海岸北上,采用所谓的大圆航法,直航蓬莱洲。他们最后并没有确定是不是抵达蓬莱,而是出人意料的,在极北之地,发现了大批金矿。
“地理学会将地球分为寒、温、热三带。如果算上南北,那就五条气候带。我大宋中州,便位于北温带上。四季鲜明,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而天下间,能够备齐这几项的,除了大宋中州,就只有泰西一地!”
“泰西地理优越,除了离大宋稍远一点,就没有别的缺点。不过在我大宋的船队面前,再远的距离都不足为虑。另外,泰西有着数以十万计的军队,征服泰西,那样的功劳决不输于平金破夏之功!”
“想一想罢,为什么天竺的那一班诸侯,不过在御林军中做了样子,就能得获分封,还不是因为他们的父祖一辈吗?难道你们打算按部就班的在军中熬到将军,得到分封的资格?”辛弃疾锐利的视线扫视过教室中的学生们“不知道你们中间有几人能成功!”
“不过军中赏赐,以战功最丰。如果你们在征服泰西的过程中立了战功,又岂是御林军那般绣花枕头可比”
辛弃疾在台上慷慨陈词,不过在下面的学生中,一个身体有些臃肿的小胖子却在表示自己的不屑:“陈词滥调!给甲班、乙班、辛班上课时,也都是说这些,就不能换些新花样。”
熊伯达用笔杆搔了搔头发,道:“辉哥,辛教授说得好像没什么错罢!”
“哪里没错?!到处都是错!”被叫做辉哥的小胖子偷眼看了一眼讲台上,压低了声音道“官家把御林骑士封到天竺是为了什么?!那根本就是推恩令啊!”“唐胖子,真当俺没读过书?推恩令是给拿出朝中的地给诸侯的子孙分的?!就算是扯淡也别太离谱啊!说出去,还不给人笑我们军学的学生是不读书的睁眼瞎!”
王大海在旁插了一句。三人坐在一条桌前。都压低了声音说话。
汉代为了削弱藩国,使用强硬手段进行削藩,引起了七王之乱。而武帝时,则用颁布推恩令,让诸侯可以将藩国国土分给所有的儿子,而不是只让嫡长子继承。两种削藩之策,就如北风和太阳的区别,最后,还是推恩令起到了削除藩国势力的作用。
唐辉争辩道“王大哥,俺还真不是扯淡。这是俺从俺的二哥听来的,而俺二哥又是从李都尉那里听来。李都尉近年来常常入宫,都是亲耳从官家和太孙闲谈时说的,也没有避讳。”
“这几年,国中乱局渐显,而海外诸藩国力却是日益增长。这对朝廷来说并不是好事,但又不能真的颁下推恩令。粮食、物产有多少要从藩国运来,若是诸多藩国都被公子公孙们瓜分,惹起了藩国国中生乱,粮食补给从哪里来,国内工场生产也要乱了。
那怎么办?!所以官家将那些个绣花枕头丢到了天竺去。为了让他们在天竺站稳脚跟,各家诸侯哪能出力。这肯定要分去诸侯国中很大一部分的人力和财力,以及军备。但诸侯国内仍能保持稳定。生产决不会降低”
熊伯达醒悟过来:“也就是说,这明面上是恩德,实际上却是削弱藩国的策略?”
唐辉摇摇头,又点点头:“不仅如此,一旦在天竺有了诸侯国。在天竺西海岸的几个补给港就能升级成驻守总督的商港。也就是说,当大宋向西拓土时,就有了更为接近的稳固基地!而不需通过海门港为主。这样形成的优势,就不必我多说了罢!?”
“如此阴谋,应该隐于宫内,怎么会流传出来?!”王大海半信半疑。
“这是阳谋,不是阴谋!传出去也无妨!”唐辉冷笑道。“你当那些诸侯不知道吗?但又能怎么样?怎么说也是给家族中开枝散叶了。消耗掉人力财力,也不过是一时的削弱,比起真正的推恩令,强上不啻百倍。”
唐辉说的时候,声音大了一点。被辛弃疾一眼盯上“唐辉!”
唐辉应声跳起:“在!”
辛弃疾瞪了唐辉片刻,道:“你来说一说耶稣撒冷的战略意义!”
唐辉眨了眨眼睛,随即脱口而出:“耶稣撒冷是回教与十字教的圣城,虽不算险要,但在教民心中,如同都城一般。兵法有云,攻敌必救。在我方选定的战场上决战,总是占到更大的优势。只要在耶稣撒冷城下摆下进攻的态势,就能安坐着等十字军逐渐聚集于城中。而将十字教一举击破。当攻打泰西诸国之时,当地诸国便会群龙无首,又或无可用之兵,自能势如破竹,一战而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