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大唐舂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五十章如山之重
如果只是简单的读书人,不管是晋原县县学的学子,还是长安国子学的学子,李曦都是没有机会也没有兴趣去接触一些时务事项的。
但是,别看他穿越过来才只不过半年时间,但是他既曾出任晋原县主簿,主持过救灾事宜,又自己开了酒庄子,有那么一段时间,更是几乎是每天都要跟粮食打交道,所以对于这个关乎国计民生的问题,自然算不得外行。
自春天开始,剑南道大雨不止,来到长安之后又知道,不止剑南道,包括长安所在的京畿道,乃至于往东洛阳所在的都畿道,乃至于河东道、河南道等地,今年也是雨水纷纷不止,似乎开元二十一年注定了是一个大水淋漓的年份,整个国家到处都在闹涝灾。
到处都是下大雨,自然就影响了粮食的收成,不过一来朝廷救助及时,二来此时的大唐绝对堪称富庶,各地粮储基数都不低,所以这场蔓延全国而且时间极长的大水灾,还并没有造成什么太过恶劣的影响,要说最大的影响,大概就是粮价的节节攀高了。
李曦素来是个甩手掌柜,即便是在晋原时,他也只是负责一些大政策的决策,家中日常生活开支等事,先有武兰,后有阿锦负责,家中就那些固定的丁口,即便要有所储粮,上下也不过就是几万,最多十几万钱的事情,眼下一日比一日财大气粗的李曦自是懒得过问。
只不过因为牵涉到废粮地种菜之事,需要向种菜的百姓和县府补足大量的米粮,而且家中所开设的酒庄子每日消耗的米粮也是一个很大的数目,柳荣和三叔他们几乎每隔些日子就会有一份汇报,其中粮食价格就是极其重要的一项,所以在来长安之前,李曦对于剑南道的粮价一直都还是保持关注的。
一直到他动身离开晋原到长安来之前,即便遭了灾,却因为府县两级平抑得力,因此晋原的粮价一直都是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波动,一斗米至高也不过就是十六个钱,低的时候更是只如往常一般在十二个钱或十三个钱之间浮动。
但是在李林甫走后,李曦把府中管理这些日常事务的庚新找来一问才知道,长安的情况却远非如此。
据庚新说,在正常年份,长安的米价大概维持在三十到四十个钱一斗的价格上,但是今年关中久雨,米价腾贵难下,现在长安城中的米价已经攀升到五十到五十五个钱才能买到一斗米的地步。
听到这个结果,李曦的眉头就紧紧地皱了起来:长安乃是天下之都,米价高昂一些自然也属正常,但是贵到这个程度,可就有些异常了。
长安城中固然多得是有权有钱的人家,可以说,粮价是三十个钱一斗还是六十个钱一斗,对他们来说都无甚要紧,因为他们即便不是吃国家粮饷的,也都不缺那几个买米的钱,但是要知道,即便是长安城里,也是以普通人居多的。
正常人忙碌一天,所得不过三四十个大钱而已,至于那些做小商小贩的,收入会略高,却也至多不过几百个钱,正常之家,就以五口计算,三四天怕就要吃掉至少一斗米,也就是说,对于一个五口之家来说,一天收入几十个钱,光是粮食,就得花去十五个钱左右,这可是一份绝大的开支了。
怪不得有人说,长安居,大不易,看来不光是房子价格高,这米价也是贵的离谱。
想到李林甫临走之时满含深意的提到粮食问题,又从庚新嘴里粗略的得到了一些关于长安米价的消息,李曦心里便隐隐约约的有些了解了。
大概是李林甫不知从哪里了解到,玄宗皇帝对于长安的粮价居高不下早就有所不满,再加上他又知道自己在晋原时颇有经济之名,所以就想到了让自己去梳理粮价?
一念思及此处,李曦再也无法安坐。
要知道,历朝历代,平抑物价疏导市场都是一门了不起的大学问,当然,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首都因为地位特殊,历来物价更是习惯性的居高不下,又是难中之难。更何况李林甫想要举荐自己去处理的,还是最最复杂难缠的粮食价格问题?
看日头知道这会子苏晋应该下职了,李曦便叫人备了马车,直奔苏府。
苏晋刚刚从吏部下了职到家,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听见李曦来了,便命人把他引进来,自去换了家居常服,这才过来陪李曦说话。
李曦所来只是为了粮食的事情,所以便开门见山。
听到李曦问粮价,苏晋立时的就是眼睛一眯,似乎是隐隐约约猜到了什么,不过... -->>
第五十章如山之重
如果只是简单的读书人,不管是晋原县县学的学子,还是长安国子学的学子,李曦都是没有机会也没有兴趣去接触一些时务事项的。
但是,别看他穿越过来才只不过半年时间,但是他既曾出任晋原县主簿,主持过救灾事宜,又自己开了酒庄子,有那么一段时间,更是几乎是每天都要跟粮食打交道,所以对于这个关乎国计民生的问题,自然算不得外行。
自春天开始,剑南道大雨不止,来到长安之后又知道,不止剑南道,包括长安所在的京畿道,乃至于往东洛阳所在的都畿道,乃至于河东道、河南道等地,今年也是雨水纷纷不止,似乎开元二十一年注定了是一个大水淋漓的年份,整个国家到处都在闹涝灾。
到处都是下大雨,自然就影响了粮食的收成,不过一来朝廷救助及时,二来此时的大唐绝对堪称富庶,各地粮储基数都不低,所以这场蔓延全国而且时间极长的大水灾,还并没有造成什么太过恶劣的影响,要说最大的影响,大概就是粮价的节节攀高了。
李曦素来是个甩手掌柜,即便是在晋原时,他也只是负责一些大政策的决策,家中日常生活开支等事,先有武兰,后有阿锦负责,家中就那些固定的丁口,即便要有所储粮,上下也不过就是几万,最多十几万钱的事情,眼下一日比一日财大气粗的李曦自是懒得过问。
只不过因为牵涉到废粮地种菜之事,需要向种菜的百姓和县府补足大量的米粮,而且家中所开设的酒庄子每日消耗的米粮也是一个很大的数目,柳荣和三叔他们几乎每隔些日子就会有一份汇报,其中粮食价格就是极其重要的一项,所以在来长安之前,李曦对于剑南道的粮价一直都还是保持关注的。
一直到他动身离开晋原到长安来之前,即便遭了灾,却因为府县两级平抑得力,因此晋原的粮价一直都是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波动,一斗米至高也不过就是十六个钱,低的时候更是只如往常一般在十二个钱或十三个钱之间浮动。
但是在李林甫走后,李曦把府中管理这些日常事务的庚新找来一问才知道,长安的情况却远非如此。
据庚新说,在正常年份,长安的米价大概维持在三十到四十个钱一斗的价格上,但是今年关中久雨,米价腾贵难下,现在长安城中的米价已经攀升到五十到五十五个钱才能买到一斗米的地步。
听到这个结果,李曦的眉头就紧紧地皱了起来:长安乃是天下之都,米价高昂一些自然也属正常,但是贵到这个程度,可就有些异常了。
长安城中固然多得是有权有钱的人家,可以说,粮价是三十个钱一斗还是六十个钱一斗,对他们来说都无甚要紧,因为他们即便不是吃国家粮饷的,也都不缺那几个买米的钱,但是要知道,即便是长安城里,也是以普通人居多的。
正常人忙碌一天,所得不过三四十个大钱而已,至于那些做小商小贩的,收入会略高,却也至多不过几百个钱,正常之家,就以五口计算,三四天怕就要吃掉至少一斗米,也就是说,对于一个五口之家来说,一天收入几十个钱,光是粮食,就得花去十五个钱左右,这可是一份绝大的开支了。
怪不得有人说,长安居,大不易,看来不光是房子价格高,这米价也是贵的离谱。
想到李林甫临走之时满含深意的提到粮食问题,又从庚新嘴里粗略的得到了一些关于长安米价的消息,李曦心里便隐隐约约的有些了解了。
大概是李林甫不知从哪里了解到,玄宗皇帝对于长安的粮价居高不下早就有所不满,再加上他又知道自己在晋原时颇有经济之名,所以就想到了让自己去梳理粮价?
一念思及此处,李曦再也无法安坐。
要知道,历朝历代,平抑物价疏导市场都是一门了不起的大学问,当然,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首都因为地位特殊,历来物价更是习惯性的居高不下,又是难中之难。更何况李林甫想要举荐自己去处理的,还是最最复杂难缠的粮食价格问题?
看日头知道这会子苏晋应该下职了,李曦便叫人备了马车,直奔苏府。
苏晋刚刚从吏部下了职到家,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听见李曦来了,便命人把他引进来,自去换了家居常服,这才过来陪李曦说话。
李曦所来只是为了粮食的事情,所以便开门见山。
听到李曦问粮价,苏晋立时的就是眼睛一眯,似乎是隐隐约约猜到了什么,不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