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大雪满弓刀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公元681年,按中国传统的记年习惯,这一年是唐高宗开耀元年(又称永隆二年,高宗在位32年,共改了12个年号)。
在这一年,唐兴已整整63年了。63年里,唐王朝诞生了一位中国史书上无与伦比、震烁古今的贤明帝王——唐太宗李世民,他所开创的贞观盛世使中原王朝又一次在经济,政治以及军事上达到了强盛,并且在他的后人继承与发展下成为中华民族史上第二个全盛时期——开元盛世。
这一年,中原王朝对自南北朝时期逐渐强大,并且势力直追汉时匈奴的以狼为图腾的突厥人已持续打击了60年,东西突厥的势力已被唐王朝牢牢控制。一代代名将如李靖、徐世绩(及李世绩,后避太宗讳改名为李绩,是与络宾王造反的徐敬业的祖父)、薛仁贵等人在与边疆异族的不断战争中建功立业、扬名青史;这一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无字碑让后人评价功过的一代女皇武则天已牢牢控制了唐王朝的政权;这一年,国力昌盛、锐意进取的大唐士人心中仍然追慕的是扬威塞外,建功封侯的强汉遗风。
也同是这一年,臣服唐王朝已久的突厥人突然反叛。当时的名将裴行俭受命平叛。在送别的百官中有一位被时人称之为“四杰”的诗人杨炯——也许是被烈烈的征旗以及出征的鼙鼓所感染,更也许是“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诗人其时心中激荡起了投笔从戎、平定边患、为国立功的无限壮志与豪情,于是挥毫写下了著名的诗篇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其中“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讲的是一个人与一个典故。人说的是汉代名将班超,典故则是指史上大名鼎鼎的“投笔从戎”而若干年后的另一位诗人祖咏的另外一首诗则更说的明朗:“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望蓟门)
中国历史上有著名的三班,关于指的是谁则有两种说法,一是指班彪、班固与班昭;二是指班固、班昭与班超。第一种说法是一父一子一女,第二种说法则是三兄妹。联系到中国史上的“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与“三苏”(苏轼、苏辙、苏洵),则似乎应该以第一种说法为准,因为“三曹”与“三苏”都是指的其文学上的成就。而班超比起写了汉书的班固与写了女诫并续写了汉书,且当过宫中皇妃有老师而被尊为曹大姑(音应为家)的班昭(班昭嫁曹氏)来说,文学上自然没有什么造诣。
但班超却绝对不应该为此而就被人忽略。
在中国汉代版图上,东起玉门关、阳关,西至葱岭,中以天山分为南北二道,面积包括了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甚至更大的广袤地区被称为西域。(玉门关与阳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个一带,葱岭则是今天的帕米尔高原,传说当年周穆王到瑶池拜诣西王母,路经帕米尔高原,见此处苍山翠树,因此得名。而天山自古以来就是这片区域的象征。)在这片土地上,自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汉兴后,汉武帝派张骞始通西域,汉政权大约在公元前60年前后,在这里设立了管理西域地区的军政合一的西域都护府,首任长官是郑吉。
这其中有必要解释一下的是,在都护府设立之前,汉政权仅对天山以南的西域诸国进行管理,郑吉为护鄯善(及楼兰)以西使者。通过不断的战争,郑吉击破车师,迫使匈奴在西域的最高统治者日逐王降汉,汉政府控制了西域的南北二境。汉宣帝命郑吉兼护西域南北二道,因此称之为都护。从此,西域地区的三十六国接受了汉朝中央政府的管辖,他们从国王至文武官员,全部受到汉朝中央政权的策封并扮发印绶;且为了表示自己对中央政府的忠诚,纷纷派遣自己的儿子到朝庭中充当人质。而汉王朝则通过对西域的控制,使汉朝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通过西域各国向西方更远的地区传播,由此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汉人被世界各地人民所熟知,西方人对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文明的向往由此而开始。汉民族扬名世界也由此发端。
张骞两通西域,积功被封为博望侯(意为广博瞻望),这大大激发了汉朝士人立功封侯,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在张骞身后的汉昭帝年间,又有傅介子奉命出使西域,他仅随从数员,在虎狼之穴中用计斩杀了不忠心于汉的楼兰王,史称傅介子“计斩楼兰”关于此事,李太白曾有诗云:“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傅介子也因此事被汉昭帝封为义阳侯。
强汉时代,张骞、傅介子所建立的丰功伟绩激励着强大民族的血性,所以,当匈奴郅支敢于不臣之时,会有陈汤挺身而出,用剑告诉他同时也是告诉世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而正是身后有了强大民族的这种血性为后盾,西域都护段宗会才能以孤军数百力破叛军数万。而西域则在随后的近一千多年时间里,一直成为维系中原王朝与世界文化交流的走廊,使中国不断地领先世界而又被世界所熟知。
班超正是被这种精神所感染的。
汉自王莽代汉时,实行了一系列不合时宜的政策,不仅使北方匈奴反叛,而且对西域诸国“贬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东汉王朝建立后,由于光武帝刘秀不愿劳中国而经营外事,所以拒绝了西域诸国重新归附汉朝的请求。说起刘秀政治上的主张,可以举个典故来说明一下。那就是“得陇望蜀”的原本出处指的是:既然得到了陇,就不要盯着蜀了。
但光武帝这种安民政策并没有给中原王朝的边疆带来和平,匈奴不断通过西域地区进犯汉朝边境,光武帝死后,他的儿子明帝于是改变了对外政策,开始派兵北伐匈奴,从此西域在脱离中原王朝六十五年后重新回归。但此时的西域并不如西汉时期那样稳定,匈奴仍然勾结大国车师协迫西域诸国向汉王朝的统治权威挑战,西域诸国降叛不定。而与此同时,一个为人抄书挣点小钱度日的年轻人,一日忽然掷笔于地说:“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 -->>
公元681年,按中国传统的记年习惯,这一年是唐高宗开耀元年(又称永隆二年,高宗在位32年,共改了12个年号)。
在这一年,唐兴已整整63年了。63年里,唐王朝诞生了一位中国史书上无与伦比、震烁古今的贤明帝王——唐太宗李世民,他所开创的贞观盛世使中原王朝又一次在经济,政治以及军事上达到了强盛,并且在他的后人继承与发展下成为中华民族史上第二个全盛时期——开元盛世。
这一年,中原王朝对自南北朝时期逐渐强大,并且势力直追汉时匈奴的以狼为图腾的突厥人已持续打击了60年,东西突厥的势力已被唐王朝牢牢控制。一代代名将如李靖、徐世绩(及李世绩,后避太宗讳改名为李绩,是与络宾王造反的徐敬业的祖父)、薛仁贵等人在与边疆异族的不断战争中建功立业、扬名青史;这一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无字碑让后人评价功过的一代女皇武则天已牢牢控制了唐王朝的政权;这一年,国力昌盛、锐意进取的大唐士人心中仍然追慕的是扬威塞外,建功封侯的强汉遗风。
也同是这一年,臣服唐王朝已久的突厥人突然反叛。当时的名将裴行俭受命平叛。在送别的百官中有一位被时人称之为“四杰”的诗人杨炯——也许是被烈烈的征旗以及出征的鼙鼓所感染,更也许是“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诗人其时心中激荡起了投笔从戎、平定边患、为国立功的无限壮志与豪情,于是挥毫写下了著名的诗篇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其中“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讲的是一个人与一个典故。人说的是汉代名将班超,典故则是指史上大名鼎鼎的“投笔从戎”而若干年后的另一位诗人祖咏的另外一首诗则更说的明朗:“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望蓟门)
中国历史上有著名的三班,关于指的是谁则有两种说法,一是指班彪、班固与班昭;二是指班固、班昭与班超。第一种说法是一父一子一女,第二种说法则是三兄妹。联系到中国史上的“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与“三苏”(苏轼、苏辙、苏洵),则似乎应该以第一种说法为准,因为“三曹”与“三苏”都是指的其文学上的成就。而班超比起写了汉书的班固与写了女诫并续写了汉书,且当过宫中皇妃有老师而被尊为曹大姑(音应为家)的班昭(班昭嫁曹氏)来说,文学上自然没有什么造诣。
但班超却绝对不应该为此而就被人忽略。
在中国汉代版图上,东起玉门关、阳关,西至葱岭,中以天山分为南北二道,面积包括了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甚至更大的广袤地区被称为西域。(玉门关与阳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个一带,葱岭则是今天的帕米尔高原,传说当年周穆王到瑶池拜诣西王母,路经帕米尔高原,见此处苍山翠树,因此得名。而天山自古以来就是这片区域的象征。)在这片土地上,自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汉兴后,汉武帝派张骞始通西域,汉政权大约在公元前60年前后,在这里设立了管理西域地区的军政合一的西域都护府,首任长官是郑吉。
这其中有必要解释一下的是,在都护府设立之前,汉政权仅对天山以南的西域诸国进行管理,郑吉为护鄯善(及楼兰)以西使者。通过不断的战争,郑吉击破车师,迫使匈奴在西域的最高统治者日逐王降汉,汉政府控制了西域的南北二境。汉宣帝命郑吉兼护西域南北二道,因此称之为都护。从此,西域地区的三十六国接受了汉朝中央政府的管辖,他们从国王至文武官员,全部受到汉朝中央政权的策封并扮发印绶;且为了表示自己对中央政府的忠诚,纷纷派遣自己的儿子到朝庭中充当人质。而汉王朝则通过对西域的控制,使汉朝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通过西域各国向西方更远的地区传播,由此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汉人被世界各地人民所熟知,西方人对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文明的向往由此而开始。汉民族扬名世界也由此发端。
张骞两通西域,积功被封为博望侯(意为广博瞻望),这大大激发了汉朝士人立功封侯,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在张骞身后的汉昭帝年间,又有傅介子奉命出使西域,他仅随从数员,在虎狼之穴中用计斩杀了不忠心于汉的楼兰王,史称傅介子“计斩楼兰”关于此事,李太白曾有诗云:“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傅介子也因此事被汉昭帝封为义阳侯。
强汉时代,张骞、傅介子所建立的丰功伟绩激励着强大民族的血性,所以,当匈奴郅支敢于不臣之时,会有陈汤挺身而出,用剑告诉他同时也是告诉世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而正是身后有了强大民族的这种血性为后盾,西域都护段宗会才能以孤军数百力破叛军数万。而西域则在随后的近一千多年时间里,一直成为维系中原王朝与世界文化交流的走廊,使中国不断地领先世界而又被世界所熟知。
班超正是被这种精神所感染的。
汉自王莽代汉时,实行了一系列不合时宜的政策,不仅使北方匈奴反叛,而且对西域诸国“贬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东汉王朝建立后,由于光武帝刘秀不愿劳中国而经营外事,所以拒绝了西域诸国重新归附汉朝的请求。说起刘秀政治上的主张,可以举个典故来说明一下。那就是“得陇望蜀”的原本出处指的是:既然得到了陇,就不要盯着蜀了。
但光武帝这种安民政策并没有给中原王朝的边疆带来和平,匈奴不断通过西域地区进犯汉朝边境,光武帝死后,他的儿子明帝于是改变了对外政策,开始派兵北伐匈奴,从此西域在脱离中原王朝六十五年后重新回归。但此时的西域并不如西汉时期那样稳定,匈奴仍然勾结大国车师协迫西域诸国向汉王朝的统治权威挑战,西域诸国降叛不定。而与此同时,一个为人抄书挣点小钱度日的年轻人,一日忽然掷笔于地说:“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