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宋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静辉从楚州到汴都的这半个月当中,大宋北伐军队在辽国南部横冲直撞,中路军杨崇岳只用了不到十天的时间便让析津府屈服在他的炮口之下。析津府守将萧兀纳在析津府城头和他的将领们被火炮击中连尸体都找不到。围困了几日后城中群龙无首,在宋军的强势威逼之下献城投降。
析津府没有遭到太大的破坏便落到了大宋的手中,这个消息彻底震动了辽国统治高层。这对大宋来说更是一剂强心针。析津府的完好程度对大宋日后能够守住燕云来说意义重大,有了这座契丹人经营了百年之久的坚城,到时候大宋完全可以依托这座坚城建立一系列卫星城寨来协助防守,从而依托长城建立一道铜墙铁壁来防范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析津府的胜利标志着长城以南完全成为大宋的国土,至此大宋熙宁北伐的全部战略目标皆都实现,筹谋了数年之久的燕云计划在大宋的自身积累实力和一系列外在因素共同的作用下,终于瓜熟蒂落,而大宋也随着这次北伐的胜利,自信心大大加强。
不仅如此,无心的特种部队在得到加强之后,便在辽国中京道腹地横行无忌,差点儿让吕大防的跨海登陆作战部队全部变成骑兵。由于无心的战果丰厚,使得跨海登陆作战部队不得不变成了特种部队的运输队伍,停泊在来州港口的船队每天都要往返于大宋和来州之间,以便运送战利品。
王顺所率的西路军在支援杨崇岳攻打析津府之后,其余各部不过才五万人而已,但是就凭着这五万人横扫辽国西京道。他们跨过了长城进入了真正的草原,不过在一年半以前为了报复阻卜人,他们已经将辽国西京道上最为强大的白达旦部完全击溃,加上后续不断的骚扰,致使其残部不得不向东部迁移。
这一次王顺率部放弃了析津府的战功北上,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彻底将白达旦部消失。王静辉曾经在给王顺的信中隐约暗示了阻卜人对大宋日后的威胁。现在辽国已经江河日下根本无法对大宋造成任何威胁了,打击阻卜人在王静辉眼中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个时候的阻卜人居然能够对辽国产生巨大的冲击,这不能不让王静辉对生活在后世内外蒙古地区的阻卜人上心。
作为南阻卜部的白达旦部已经被定西军打击过后,逐渐走向了分裂衰退的境地,但是王顺不认为穷追猛打是多余的,相反他比大宋任何人都对游牧民族的威胁更加上心。他的河套平原可是紧紧贴着阻卜部活动的范围,如果阻卜部对大宋构成威胁,那第一个受到冲击的将会是他。
虽然南阻卜部的白达旦部已经遭到了巨大的打击,实力已经不足为虑,但是一旦北阻卜部的磨古斯再次强大起来的话,那样南阻卜部的白达旦部说不定也会跟着有咸鱼翻身的可能性,这是王顺所绝对不允许的。所以这次北上进入西京道的北部就是为了完成彻底瓦解白达旦部的任务,让南阻卜部彻底消失,为日后应付北阻卜部没有后顾之忧而做充足的准备。
对于大宋人来说定西军进入西京道北部是在战略上为日后争取优势,而对于实际承受其压力的白达旦部和西京道其他部落而言,王顺和他的军队是彻头彻尾的灾难。只要在他们视野范围内的一切部落都是他们所要攻击的目标,人口、牲畜全部都是他们的战利品。
因为白达旦部实力在这近两年的时间内没有多大的起色,他们的兄弟北阻卜部在同样受到定西军的打击报复之后,对西京道已经持彻底放弃的态度,这其中也包括了白达旦部。所以靠自身恢复实力是非常缓慢的,这两年来连上次战争的创伤都没有愈合,再次碰到定西军这群堪比蝗虫的煞星,他们面前只有投降一途可走。
王顺在杨崇岳攻克析津府的时间里如同旋风一般从西京道北部席卷而过,只有少量不成气侯的小部落漏过了他们的搜索。至此辽国西京道北部也成为一个巨大的“无人区”。王顺从他的“战利品”中挑选出一半精壮男丁,还有大量的牛羊马匹牲畜交给从河东路出发的那两万宋军,让他们把这些战利品护送回汴都开封,交给枢密院来处理。剩下的三万定西军又分出一万带着剩下的“战利品”返回河套平原,而王顺则带着剩下的两万定西军向东南前进。
在王顺眼中如果按照王静辉事先的打算,这场北伐战争到现在应该可以算是结束了。不过在没有接到朝廷枢密院的正式批文的情况下,这场战争就还没有结束。在他眼前要么直接向东,像东路军跨海登陆作战部队那样进入辽国中京道横行肆虐一番;要么向析津府进发会合杨崇岳。自从进入西京道北部草原后,他就和中路军失去了固定的联系,他现在还不知道杨崇岳已经拿下了析津府。不过按照中路军的实力,拿下析津府已经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他只需要赶过去会合,也可以堵住朝廷中某些人的嘴巴。
最终王顺还是率领部队放弃了挺进辽国中京道大闹一场的诱人想法,快马加鞭地向析津府赶去。他的部队没有多少补给了,在这茫茫大草原上,如果不是情报局提供帮助,又给地图又提供向导的,他们不要说去追杀南阻卜部残余部落,搞不好在这里迷路稀里糊涂做了枉死鬼也说不定。向东路军那样大闹中京道确实很诱人,但是他的补给可不允许他这么做,最现实的选择便是向杨崇岳那里靠拢,既能够得到充足的补给,又可以给朝中守旧力量一个交代,免得给人落下飞扬跋扈的印象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杨崇岳在攻克析津府后,便立刻沿长城一线收拾辽军残余,这里已经没有什么严格意义上的辽军主力了,多是一些几十人左右的契丹残兵四处奔逃。在利用优势兵力控制了长城一线之后,杨崇岳也没有继续向北进发,只是稳守长城,除了加固一些险要地点的城寨防务之外,同时也是在等待朝廷的下一步命令——到底是否有必要向北继续讨伐辽国!
到底有没有必要继续讨伐辽国,这是摆在大宋君臣面前又一个重要的命题,其重要性不亚于数月前决定何时出兵辽国一样。当王静辉回到汴都开封后,满大街都是贩卖报纸的报童。他现在才刚刚回到开封,并不着急入宫面圣,况且皇帝赵顼在得知他北上汴都之后,除了路上收到过催促他快些北上的信件之外,也就没有什么了。
打开报纸可以让王静辉以最短的时间来了解大宋的局势,当看到所有的报纸上都是统一口径的报道宋军一个又一个大捷消息的时候,王静辉的嘴角微微翘起。在这些报道中,他也看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里面有自己的学生,也有自己非常看好的将领。从各种消息上来看他们都很顺利,都在这次北伐当中取得了很多战功,这也足够让他骄傲的了。也许在这个时代有人曾经认为即便是收复燕云的荣耀也未必能够赶上三榜进士、垂拱殿带花、头名状元的风光,但是他却不会天真地认为一个状元就能够顶得上整个燕云!
静辉从楚州到汴都的这半个月当中,大宋北伐军队在辽国南部横冲直撞,中路军杨崇岳只用了不到十天的时间便让析津府屈服在他的炮口之下。析津府守将萧兀纳在析津府城头和他的将领们被火炮击中连尸体都找不到。围困了几日后城中群龙无首,在宋军的强势威逼之下献城投降。
析津府没有遭到太大的破坏便落到了大宋的手中,这个消息彻底震动了辽国统治高层。这对大宋来说更是一剂强心针。析津府的完好程度对大宋日后能够守住燕云来说意义重大,有了这座契丹人经营了百年之久的坚城,到时候大宋完全可以依托这座坚城建立一系列卫星城寨来协助防守,从而依托长城建立一道铜墙铁壁来防范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析津府的胜利标志着长城以南完全成为大宋的国土,至此大宋熙宁北伐的全部战略目标皆都实现,筹谋了数年之久的燕云计划在大宋的自身积累实力和一系列外在因素共同的作用下,终于瓜熟蒂落,而大宋也随着这次北伐的胜利,自信心大大加强。
不仅如此,无心的特种部队在得到加强之后,便在辽国中京道腹地横行无忌,差点儿让吕大防的跨海登陆作战部队全部变成骑兵。由于无心的战果丰厚,使得跨海登陆作战部队不得不变成了特种部队的运输队伍,停泊在来州港口的船队每天都要往返于大宋和来州之间,以便运送战利品。
王顺所率的西路军在支援杨崇岳攻打析津府之后,其余各部不过才五万人而已,但是就凭着这五万人横扫辽国西京道。他们跨过了长城进入了真正的草原,不过在一年半以前为了报复阻卜人,他们已经将辽国西京道上最为强大的白达旦部完全击溃,加上后续不断的骚扰,致使其残部不得不向东部迁移。
这一次王顺率部放弃了析津府的战功北上,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彻底将白达旦部消失。王静辉曾经在给王顺的信中隐约暗示了阻卜人对大宋日后的威胁。现在辽国已经江河日下根本无法对大宋造成任何威胁了,打击阻卜人在王静辉眼中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个时候的阻卜人居然能够对辽国产生巨大的冲击,这不能不让王静辉对生活在后世内外蒙古地区的阻卜人上心。
作为南阻卜部的白达旦部已经被定西军打击过后,逐渐走向了分裂衰退的境地,但是王顺不认为穷追猛打是多余的,相反他比大宋任何人都对游牧民族的威胁更加上心。他的河套平原可是紧紧贴着阻卜部活动的范围,如果阻卜部对大宋构成威胁,那第一个受到冲击的将会是他。
虽然南阻卜部的白达旦部已经遭到了巨大的打击,实力已经不足为虑,但是一旦北阻卜部的磨古斯再次强大起来的话,那样南阻卜部的白达旦部说不定也会跟着有咸鱼翻身的可能性,这是王顺所绝对不允许的。所以这次北上进入西京道的北部就是为了完成彻底瓦解白达旦部的任务,让南阻卜部彻底消失,为日后应付北阻卜部没有后顾之忧而做充足的准备。
对于大宋人来说定西军进入西京道北部是在战略上为日后争取优势,而对于实际承受其压力的白达旦部和西京道其他部落而言,王顺和他的军队是彻头彻尾的灾难。只要在他们视野范围内的一切部落都是他们所要攻击的目标,人口、牲畜全部都是他们的战利品。
因为白达旦部实力在这近两年的时间内没有多大的起色,他们的兄弟北阻卜部在同样受到定西军的打击报复之后,对西京道已经持彻底放弃的态度,这其中也包括了白达旦部。所以靠自身恢复实力是非常缓慢的,这两年来连上次战争的创伤都没有愈合,再次碰到定西军这群堪比蝗虫的煞星,他们面前只有投降一途可走。
王顺在杨崇岳攻克析津府的时间里如同旋风一般从西京道北部席卷而过,只有少量不成气侯的小部落漏过了他们的搜索。至此辽国西京道北部也成为一个巨大的“无人区”。王顺从他的“战利品”中挑选出一半精壮男丁,还有大量的牛羊马匹牲畜交给从河东路出发的那两万宋军,让他们把这些战利品护送回汴都开封,交给枢密院来处理。剩下的三万定西军又分出一万带着剩下的“战利品”返回河套平原,而王顺则带着剩下的两万定西军向东南前进。
在王顺眼中如果按照王静辉事先的打算,这场北伐战争到现在应该可以算是结束了。不过在没有接到朝廷枢密院的正式批文的情况下,这场战争就还没有结束。在他眼前要么直接向东,像东路军跨海登陆作战部队那样进入辽国中京道横行肆虐一番;要么向析津府进发会合杨崇岳。自从进入西京道北部草原后,他就和中路军失去了固定的联系,他现在还不知道杨崇岳已经拿下了析津府。不过按照中路军的实力,拿下析津府已经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他只需要赶过去会合,也可以堵住朝廷中某些人的嘴巴。
最终王顺还是率领部队放弃了挺进辽国中京道大闹一场的诱人想法,快马加鞭地向析津府赶去。他的部队没有多少补给了,在这茫茫大草原上,如果不是情报局提供帮助,又给地图又提供向导的,他们不要说去追杀南阻卜部残余部落,搞不好在这里迷路稀里糊涂做了枉死鬼也说不定。向东路军那样大闹中京道确实很诱人,但是他的补给可不允许他这么做,最现实的选择便是向杨崇岳那里靠拢,既能够得到充足的补给,又可以给朝中守旧力量一个交代,免得给人落下飞扬跋扈的印象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杨崇岳在攻克析津府后,便立刻沿长城一线收拾辽军残余,这里已经没有什么严格意义上的辽军主力了,多是一些几十人左右的契丹残兵四处奔逃。在利用优势兵力控制了长城一线之后,杨崇岳也没有继续向北进发,只是稳守长城,除了加固一些险要地点的城寨防务之外,同时也是在等待朝廷的下一步命令——到底是否有必要向北继续讨伐辽国!
到底有没有必要继续讨伐辽国,这是摆在大宋君臣面前又一个重要的命题,其重要性不亚于数月前决定何时出兵辽国一样。当王静辉回到汴都开封后,满大街都是贩卖报纸的报童。他现在才刚刚回到开封,并不着急入宫面圣,况且皇帝赵顼在得知他北上汴都之后,除了路上收到过催促他快些北上的信件之外,也就没有什么了。
打开报纸可以让王静辉以最短的时间来了解大宋的局势,当看到所有的报纸上都是统一口径的报道宋军一个又一个大捷消息的时候,王静辉的嘴角微微翘起。在这些报道中,他也看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里面有自己的学生,也有自己非常看好的将领。从各种消息上来看他们都很顺利,都在这次北伐当中取得了很多战功,这也足够让他骄傲的了。也许在这个时代有人曾经认为即便是收复燕云的荣耀也未必能够赶上三榜进士、垂拱殿带花、头名状元的风光,但是他却不会天真地认为一个状元就能够顶得上整个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