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暗影三十八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人,还有几条呜咽的土狗,已经深觉孤寂。而现在,寇云已经不在,土狗们也踪迹全无,这片寇家村,只有我一个活人。
环绕着碧玉般的小湖,这山中小村,在我的心里,已经成了一座坟墓。
我想立一座空冢,竖一块墓碑,动手不久就停下了。一来除了寇云寇风,我并不知其它人的姓名;二来,心底里还总有一线希望。
站在湖边,凝望着自己的倒影。胡子拉茬,t恤被汗紧紧粘在身上,脸上手上都是灰黑色的污痕,极是狼狈。
待要回寇云的木屋取水洗脸,转念一想,脱了鞋子,和衣扑通一声,跳进冰凉的湖水里。
清冷的液体包裹住全身,毛孔瞬间张开,心头的沉重,在这一瞬间刺激之下,也好受了一些。
不过身上还有许多地方的淤伤没有恢复,跋涉了大半天后又被湖水一激,顿时酸痛起来。此时此境,让我生出了些许错觉,仿似回到了那生死一线的片刻时光。
全身的骨架都似散掉,酸痛肿胀,也不知有没有骨折,脑袋也昏昏沉沉。幸好海水从打开的车窗直冲进来,淹进我的耳眼口鼻,痛苦之余,也让我神智一清。
悍马车好似被火车撞到,被巨浪洪流倒冲而回,横着竖着翻了不知几个滚,狠狠和几棵树作了亲密接触,等渐渐缓和下来,海水已经几乎把整个车身灌满。
我就像被个巨人捏在手中猛甩了几十下,清醒的神智是痛苦的根源,直感觉胃液都冲到了脑袋里翻腾。身体的自然保护机制本该让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晕死过去,可是我深知这一晕绝对没有再醒过来的机会,虽然已经不知道那个保持着一线清明的东西是不是还安在脖子上,却硬是强撑着不让自己迷糊过去。
车身震动渐歇时,我憋着的一口气只剩了小半口,强行睁开的眼睛在海水的刺激下像被灌了辣椒水,不由我控制地眯成了一条线。模模糊糊地看到一些车里的情况,发现旁边应该和我一样七荤八素,还相互撞了许多次的夏侯婴,竟然在试图打开她那边的车门,不由佩服她的硬气。不过好像她那边的车门被撞瘪,一时之间无法打开。
(5)
我忙试这边的车门,幸好几下就推开,说起来这车到现在还只是轻微变形,真是坚固。半爬半游地挤出车的时候,我没忘拉了夏侯婴一把。
浮到海面上吸入第一口空气的时候,那感觉宛如重生。最凶猛的浪头已经过去,此时翌岛已经被全部淹没,我和夏侯婴游到一棵被连根拔起的大树旁,挣扎着爬了上去,死狗一般趴着喘气。
才歇了几口气,就听见有人叫救命,向那边看去,居然是林文。先前从悍马车里逃出来的时候,眼睛都挣不开,根本顾不上看看前面驾驶座上他的死活,这老小子的命还真大。
不过他能浮上海面已经是极限,左小臂和肋骨似乎都有骨折,看见我们就在不远处,也难以游得过来。
我游过去把他带过来,不料他却用手指着一个方向,要我游去看看。
“那边有船。”他说。
“船?”我张望了一番。没看到呀?
林文脸上不知是海水还是疼得冒出的汗珠,一时再说不出话来,只是抬了抬下马,示意我游过去看。
想想此时他怎都不至于要害我,那地方也不远,只好打起精神,挤出气力,游了过去。
直游到进前,我才发现,还真的有船。
这是是一艘摩托艇,只不过底朝天翻在海里,天光渐暗,我刚才要能看见才见鬼了。这船原本停在海水湖的港口里,海啸来时挣脱了缆绳,被浪打到了这里。
我一个人实在是没把它翻过来的力气,试了几把没成功,只好拖着船游回树干处。
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在仍暗流涌动的海里把这艘小艇拖着游这么一百多米很费力,更不用说我现在是什么状态了。如果现在被救起,我肯定立刻瘫倒,可身处绝境,早已经豁出命去,把每一分每一毫的潜力都榨了出来。
夏侯婴已经稍稍恢复了一些,两人合力,折腾了十几分钟,最后我爬到船底上面,在夏侯婴的帮助下,终于把船踩翻,变成了正面向上。我翻进水里的一刻,连林文都忍不住欢呼起来。
把船里的海水弄出七七八八,工具是——手。五只手,因为林文断了一只。
坐在船里,这环境可比刚才的大树好多了,一时间没有性命之忧。成功把船发动起来,不过原本船上应该有的几桶备用燃油早沉到了海里,剩下的油也不知还能跑多少海里。
我硬生生摁下开船搜救其它生还者的冲动。我不愿意去推算那幢圆型建筑里的人在经历了地震和海啸之后还有多少生还的可能性,况且海啸的大浪一冲,现在都不知道已经被带了多远,要把附近一百公里的海面都搜索一遍,恐怕还未竟全功油就先没了。要知道这船上,可不止我一条命。
再说现在月亮已经升起,很快夜色就要彻底降临,看都看不远,谈何搜救呢。
“等海水退下去,还是怎样?”我问两个人。
林文摇了摇头说:“刚才地震的时候,四处都是地裂。这样子的震,这小岛多半是要沉了,怎么等?翌岛西南两三百公里左右,有几个有淡水的岛,虽然无人居住,但却是有航线经过的地方。问题是我现在分不清东南西北。”
夏侯婴抬头望了望,说:“先把船熄火,别浪费油。等天再暗一些,我看看星星。”
等到星光渐渐亮起,夏侯婴又详细问了林文那几个岛更具体的方位,对照着星图,用手指了一个方向:“往那里。”
摩托艇的马达重新运转起来,为了省油,以中低速往夏侯婴指的方向前进。只是我们都知道,要凭这点油开到目的地是奢望,没油的时候,就只有靠先前从树上折下的一些树枝当桨划了。
艇头的大灯隔一小段时间就亮起来向前照射,一是看看前方情况,再就是周围如果有生还者的话,希望能顺着灯光找过来。
累自然是不用提,原本丰盛的晚餐现在也不知泡在哪儿的海水里,饥肠辘辘。饿,很快还会觉得渴。我们几个谁都没有抱怨,这种事情,越抱怨就会越觉得饿、渴。
身体上虽然疲惫,可是甫遭巨难,身逢绝境,谁的精神都是绷得紧紧的,无心睡眠,总得找些话题,好把注意力从饥渴上转移出去,放松一下。
“刚才地震前我听见地下有很大的声响,这翌岛附近是不是有海底火山啊?”我问林文。
“没有海底火山,不过这里附近都算是地壳板块交接带,轻微的地震以前也有,可是这一次”林文仰起头看着那轮明月,嘿然苦笑。
“怎么林博士你不认为是地震?”夏侯婴问。
“恐怕不是自然形成的地震。你们也都经历了,那震起来实在是惊心动魄,震级绝对超过唐山大地震,像这样等级的地震,通常在震前都会有预兆,比如地光、地声等等。特别是动物一般会在大地震前一小时甚至更早就有预感。可你们回想一下,甚至在前两次地面轻微晃动时,岛上的动物昆虫都没有大反应,直到那声巨响才乱起来。这样看来,地震是突然爆发的,而不是通常因为地下的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突破上限才爆发的地震。”
“的确是这样。”我回忆了一下,点头同意。
“那声巨响,挺像是在地下爆了颗炸弹呢。”夏侯婴说。
“那可不是普通的炸弹啊,人类威力最强的核弹,都比不了呢。”
“核弹?”听林文这么说我当然明白了他指的是什么:“你不会想说第一次从月球上转移的矿石,是传到了地下吧?”
“我就是这个意思。”林文沉默了一会儿,对我微微点了点头,说:“戴先生,没想到你原来知道这究竟是什么矿石。”
骤逢大难,我心神浮动,浑然没想到林文并没有向戴行介绍过矿石的具体用途,听林文说到核弹,立刻就把氦-3这个热核反应的原料想了起来。这一下就露了破绽。
“你们以这么大的代价请我们来,总是要回报的。我的确是有些消息来源,不过,如果不出这档子事,你们早晚也会如实对我们宣布的吧。”我硬着头皮这么说着。
“是啊,本来既然已经成功取来了矿石,则今后新能源源源不绝,没必要也不可能再隐瞒,晚宴时估计老板就会对你们说明情况。只是现在,嘿嘿,那么多年精心筹划,终究是空梦一场。”林文说到后来,不禁有些黯然。
“你们是说,第一块矿石没有传到预定位置,反而误传到地底,引发核爆?”夏侯婴不太明白我们在说什么,问道。
“是的,那么多人传送一件东西,勉强锁定,但彼此的协同性上肯定出了问题,以至对最终的落点产生了一些干扰,结果垂直误差了至少几万米,扔进了地幔的岩浆里。”
(6)
我心里奇怪,既然已经挑明自己知道此事,也就不遮遮掩掩,直接把自己的疑问说了出来:“林博士,我知道这是氦-3矿石,我对核物理不是很了解,但印象中氦-3是很稳定的。而且虽然说氦-3大大降低了核反应的启动温度,不用上亿度那么夸张,但是地幔里的岩浆不是才几千度吗,怎么可能让矿石发生爆炸?”
“几千度当然不可能让氦-3矿爆炸,而且地质学上目前公认的地幔温度,也就是几千度。现在爆炸发生了,那只有说明,地幔、至少是某些地方的地幔并不仅有几千度,现在地质学的普遍看法需要修正。”
“啊?”怎都觉得,这样就推翻所有地质学家公认的东西,未免失之轻率。
“怎么,听起来你觉得我这个结论下得有些草率?呵呵,从事实反推,得出这样的结论再正常不过。实际上,关于地底的情况,再优秀的地质学家也只了解了个皮毛。你知道地幔究竟是什么东西吗?”
“地幔应该是由岩浆组成的吧。”我搜索着脑子里这主面的常识回答。
“那又是怎么知道那儿都是岩浆的呢?”林文反问我。
“应该是有探测过吧。”
“探测?我告诉你吧,人类现在造得出的再好的探测仪器,都穿不透地壳,更不用说什么地幔地核了,什么充满了岩浆的地幔,还有大多数成份为铁的地核,这些全都是推测。要想证明,只有打个洞钻下去看个究竟。”
“只是推测?”这让我有些意外。我记得小学时就看过地壳、地幔和地核的透视图了,成份厚度什么都说得一板一眼,没想到这都只是推测啊。
“当然。我说打洞那真的打洞,像现在日本人就在海底打洞,因为那儿的地壳比较薄,不过目前他们离成功还远着呢。史上最庞大的钻地工程是1970年苏联人干的,他们在俄罗斯的科拉半岛选了个点,希望能钻到15公里的深度。19年后他们终于放弃时,钻到了一万二千多米的深,还没有深入到地壳的三分之一,但地壳只代表地球大约0。3%的体积。”林文竟说起了一段科学掌故,不知他想说明什么。
“可就算是这次钻深的深度有限,所发现的东西嘿嘿,在他们钻到那么深之前,一些研究地震波的科学家很有把握地预言,他们会在4700米深处碰到沉积岩,接着往下是2300米厚的花岗岩,再往下是玄武岩。结果,沉积岩要比预期的厚50%,玄武岩层根本没有发现,而且,地下世界要比预期暖和得多,1万米深处的温度高达180摄氏度,差不多是预期的两倍,最令人吃惊的是深处的岩石浸透了水——这一直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这就是推测和事实之间的差距。所以呢,原本推测地幔几千度,地心上万度,现在看来肯定有问题。”
这林文果然见闻广博,说到一次探地试验,具体的数据都随口就来。
“没有几万度甚至更高的高温,那块原矿绝不可能出问题,当然还有地球内部的高压也在起作用,甚至可能有一些我们并不理解的情况发生。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由于原矿没有提纯,所以并没有充分聚变,否则这岛怕得被炸到天上,哪里还有我们的活路,整个地球的生态,都可能受到影响呢。”
“这么说来,那还是万幸了。”夏侯婴说。
万幸吗?我望着天上一闪一闪的星星,想起了寇云一闪一闪的眼睛。
“林博士,你研究的范围,还真是广泛啊。”我叹了口气,让自己不再去想寇云。
“只是在研究超距位移这种超能力的时候,多看了一些书而已。那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找不到突破的方向,杂七杂八看了不少东西,这对我最后突破传统思维,创造出超距位移的基本理论很有帮助的。”
“哦,对了,我到现在还是不明白,怎么可能从月球上把矿石拿下来,你的理论,究竟是什么呢?”被他这么一说,我立刻想起了这个困扰我许久的重要问题。
林文微微一笑。也许是因为此刻同舟共济,患难中彼此的心防都渐弱了许多,他从最初和陈远责的实验开始说起,到后来与郑余的接触,共建翌岛,将这么多年的经历,娓娓道出。
到和陈远责分手的事情,我大多都已经知道,像思感锁定等对位移的最基础分析,我和寇云更早已经探讨过许多次。但是听的时候,还是时不时作出一副击节赞叹的模样,满足一把老人的虚荣心。
在和陈远责的试验中,林文对挖掘自己能力的底细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到陈远责放弃的时候,林文决心自己继续试验。
要解开超距位移之谜,可能涉及的知识从基因、脑科学、量子物理、空间时间理论到心理学,遍及诸多前沿领域。那几年里林文不但恶补了这些方面的知识,关注国际学术期刊上的相关论文,还搜集了许多和特异功能相关的旁门左道书,走访了大量的“大师”级人物。可惜那些大师多半是骗子,极少数有料的,却和从前的他一样,只满足于使用自己的能力,无心探究。
这种瞬间转移物体的本事,和现今科学体系内的大量理论相背离,所以要想用现今的科学理论推断超距位移的产生原因,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像一个人纠住自己的头发,是不可能把自己拉起来一样。所以在科学知识越来越渊博的同时,林文反倒越来越困惑,他只能四处旅行,寻找异人,也寻找灵感。
突破就是在一次旅行中获得的。那是在火车上,林文范了烟瘾,一手拿出香烟,懒得从随身的小包里翻找打火机,意念一动,打火机就到了掌心。
这打火机他已经用了好些年,每天都要用到多次,熟到不能再熟,早已做到了思感上的自然锁定。这一念之间,几乎不费任何力气就手到拿来。
把火机点了几次,都没有着,林文突地想起一事,大惊失色,忙拉开小包翻找,果然给他找出了一个崭新的打火机。
原来这老火机已经没了火油,家中的备用火油也用光,所以此次出门,林文在小店里买了个新的便宜火机,老火机扔在了家里。
用意念去取老火机,实际上是个习惯动作,此时林文已经坐了一整晚的火车,离上海有数百公里远,怎么会意念一动,火机就到了手上,而且完全没有费力的感觉?
自此之后,林文又做了多个试验,终于确定,超距位移其实并不受距离的限制,取一件一百公里外的东西,并不会比取一件一米外的东西更耗费精力。
(7)
之所以此前会有距离越远越难以位移成功的情况,全是自信心不够的缘故。在一般的常识中,把一件东西从较远的地方挪过来要比较近的地方费力,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每个能力者在潜意识里都是这么认为的。这样的话,距离越远,自信越是不足,而这个能力,却是与人的精神状态精神力息息相关,自信一不足,失败率就节节上升,就算憋得满头大汗也无济于事。
一般能力者都会想去试一试,自己距离的极限在哪里。把物品放在极远处,自己走的每一步,都削弱一分自信力,精神摇摆不定,很容易就“试”出了自己的极限距离。这个极限距离一出来,就相当于给自己套上了紧箍咒,自我催眠了,以后再也别想超出这个距离。
听到林文说到得出超距位移不受距离限制这个结论的时候,我直感觉匪夷所思,他的这个推测,比先前一举推翻地质学家对地底温度的公认更大胆十倍,不由插嘴问道:“林博士,你的这个结论,打破了包括科学家在内所有人类对空间的认知。一个物体可以无视空间的间隔瞬间位移到另一处,比方对氦-3矿来说,地月之间的三十八万公里算什么呢,什么都不是吗?这真是让人难以相信。是不是说人的精神力量制造了虫洞,从而让空间折叠起来,让物体穿越了空间呢?”
“你说的是虫洞理论吧,从这种理论上说,制造出折叠空间的虫洞,虽然可以一瞬间跨越极远的距离,但一来制造虫洞需要极巨大的能量,到底要多大的能量,由于人类并没有条件试验,无从得知,要说以人的精神力就能制造虫洞,显然是神话,而且位移前后也并没有虫洞理论中,虫洞产生时的种种迹象;二来巨大的能量把空间折叠起来,产生虫洞,可是折叠的空间越多,显然需要的能量也越大,并不是说远近都一样的。”
“那你怎么解释这物体是怎么越过空间的呢?”
星光下,林文微笑。这是一种满意而微有些自得的笑。
“它们并没有越过空间。”
我和夏侯婴面面相觑,完全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空间是组成这个世界的基础,另一个基础是时间。原本我们对空间的概念,是房子概念,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房子里,房子里的一切彼此之间都有距离,有的距离远,有的近。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所需的时间,取决于之间的距离和速度。可是现在出现了能从一个点直接到另一个点的情况,这就说明,我们原先对空间的认知有误。”
“难道说,你要推翻我们对于空间的认识?”我的眼睛直了。
“当然,旧的概念不能解释已经发生的事实,那么只能创造一个新的概念。我的理论就是没有房子。”
“没有房子,林博士你是说没有空间?”夏侯婴皱眉问。
“不是没有空间,而是没有房子,空间并不是我们原先以为的,一个无限大的容器概念。没有房子,也没有距离。”
“我可完全给你搞糊涂了。”我嘟囔着。
“我认为,空间并不是一个可以容纳物体的场所,而是物体的属性。一个物体,比方说一个桃子,它有很多属性,重量、形状、表面积、颜色、密度、口感等等,其实它还有一个属性,就是空间。”
林文的话就像颗炸弹,把我直接炸晕呼了。
“空间不是独立于具体物体之外的,而是和构成这个世界亿万物体紧密相联,因为它就是物体的一个属性。这种属性有点像力场,椅子有椅子的空间力场,桌子有桌子的空间力场,亿万物体的空间力场相接相融,却让我们错误地以为空间是独立于物体存在的,也有了‘距离’这个概念。平时我们走路,搬动物品,归根结底,是使用力量使我们自身或者物体的空间属性改变,但是这种属性改变是间接式的,并不是直接对空间属性起作用。就好比解开一个绳结有多种方式,我们平时所看见的物体普通移动,就好比是慢慢理清绳结的头绪一点点解开;而超距位移,就好比是用剪刀在绳结处剪一下,绳子断开,绳结自解。”
“这么说,超距位移就是用精神力直接改变物体的空间属性,属性一变,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自然就改变了?”我慢慢地理解了林文的意思,但理解归理解,那种极端不可思异的情绪还是没有褪去。
“没错,直接改变空间属性,这样就无所谓距离,地月之间的三十八万公里,也不再是问题。就像用笔写下‘100’和写下‘1010’是一样的方便,可这两个数字的大小相差一亿倍。为什么能把氦-3矿从月球上拿下来,只有推翻对空间的传统认知,用这个理论才能够解释。而明白了这一点后,也会有足够的信心去施展能力,相隔千山万水,也只是等闲事。”
“那么精神力是怎么改变空间属性的呢?”夏侯婴问。
(8)
林文双手一摊:“当代的科学连精神力是什么东西都没有搞清楚,怎么可能弄清楚精神力是怎么改变空间属性的呢。我的理论,其实是基于事实提出了一个猜想,一种假设,我相信自己的假设,但无法证明。就像费马大定理,自从17世纪费马提出之后,经过了三个多世纪无数数学天才的奋斗,才刚刚被证明。我想要证明我的猜想,恐怕需要更长的时间。不过一旦破译了空间属性的奥秘,恐怕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都会改变,动力再强劲的汽车飞机太空飞船,到时都会被逃汰。”
林文的新空间理论给我的震撼是颠覆性的,在从湖南回上海的火车上,我还时时想着他这个看似简单,却越想越复杂的大猜想。
照这个林氏大猜想,我眼前的车厢空间,其实是由车厢本身、车厢里的每个人每件行李、以及组成空气无数微粒各自的空间力场组成的,空间是属性,而不是什么具体的东西那么时间会不会也是物体的属性呢?
被救上岸不久,林文就神秘失踪,想必是被郑余暗中接走了,关于郑余的事,他谈得比较少,不过夏侯婴倒是了解一些。
林文是怎么被郑余招拢过去,他不说,自然没人知道,但郑余这么努力地进行新能源开发,实际上是为了争夺下一任郑海之位。
这一任郑海只比龙少生了一个儿子,在郑余之上有六个哥哥,之下还有个弟弟,他并不是最受老头子喜爱和重视的儿子。眼见郑海年纪越来越大,就象从前皇家争太子之位一样,郑家也充满了明争暗斗,如果能够把新能源掌握到手里,不仅实力会暴增,在老头子的眼中,份量也会大不一样。
只是郑海的财富虽可敌国,但未死之前,分给八个儿子的财富却有限。这有限的财富对普通人来说是天文数字,但是要进行新能源开发,建造翌岛基地,造探月器发射上天,研究热核反应和实际利用,花出去的钱让郑余也深感窘迫。这才迫不得以有新希望号全球巡游集资之举,偏生被我破坏,而翌岛的实验,也在成功之后遭遇大爆炸而灰飞烟灭,看来他的郑海梦,也只有到此为止了。
另一个之前解不开的环节,寇风当时是怎么潜入太平洋翡翠号,又是怎么下船的,我心里也暗中有数。太平洋翡翠号的东家上海怡乐邮轮公司是有外资背景的,这公司做的是海上的生意,那么所谓的外资,会不会和郑海,甚至郑余有着直接的关系呢。如果这样的话,在自家船上安排一个人上船下船,又有谁查得出来。
从月球上取下氦-3的秘密,现在已经从我之口,入郭栋之耳,写成报告交了上去。只是翌岛陆沉,整个亚洲有此项能力的非人几乎尽没,就算政府知道了有这样一种方法可以获得新能源,怕也已经找不齐人手了。
这幕大剧以这种方式拉上帷幕,对任何一方,都是一场悲剧。
对我尤是。
人,还有几条呜咽的土狗,已经深觉孤寂。而现在,寇云已经不在,土狗们也踪迹全无,这片寇家村,只有我一个活人。
环绕着碧玉般的小湖,这山中小村,在我的心里,已经成了一座坟墓。
我想立一座空冢,竖一块墓碑,动手不久就停下了。一来除了寇云寇风,我并不知其它人的姓名;二来,心底里还总有一线希望。
站在湖边,凝望着自己的倒影。胡子拉茬,t恤被汗紧紧粘在身上,脸上手上都是灰黑色的污痕,极是狼狈。
待要回寇云的木屋取水洗脸,转念一想,脱了鞋子,和衣扑通一声,跳进冰凉的湖水里。
清冷的液体包裹住全身,毛孔瞬间张开,心头的沉重,在这一瞬间刺激之下,也好受了一些。
不过身上还有许多地方的淤伤没有恢复,跋涉了大半天后又被湖水一激,顿时酸痛起来。此时此境,让我生出了些许错觉,仿似回到了那生死一线的片刻时光。
全身的骨架都似散掉,酸痛肿胀,也不知有没有骨折,脑袋也昏昏沉沉。幸好海水从打开的车窗直冲进来,淹进我的耳眼口鼻,痛苦之余,也让我神智一清。
悍马车好似被火车撞到,被巨浪洪流倒冲而回,横着竖着翻了不知几个滚,狠狠和几棵树作了亲密接触,等渐渐缓和下来,海水已经几乎把整个车身灌满。
我就像被个巨人捏在手中猛甩了几十下,清醒的神智是痛苦的根源,直感觉胃液都冲到了脑袋里翻腾。身体的自然保护机制本该让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晕死过去,可是我深知这一晕绝对没有再醒过来的机会,虽然已经不知道那个保持着一线清明的东西是不是还安在脖子上,却硬是强撑着不让自己迷糊过去。
车身震动渐歇时,我憋着的一口气只剩了小半口,强行睁开的眼睛在海水的刺激下像被灌了辣椒水,不由我控制地眯成了一条线。模模糊糊地看到一些车里的情况,发现旁边应该和我一样七荤八素,还相互撞了许多次的夏侯婴,竟然在试图打开她那边的车门,不由佩服她的硬气。不过好像她那边的车门被撞瘪,一时之间无法打开。
(5)
我忙试这边的车门,幸好几下就推开,说起来这车到现在还只是轻微变形,真是坚固。半爬半游地挤出车的时候,我没忘拉了夏侯婴一把。
浮到海面上吸入第一口空气的时候,那感觉宛如重生。最凶猛的浪头已经过去,此时翌岛已经被全部淹没,我和夏侯婴游到一棵被连根拔起的大树旁,挣扎着爬了上去,死狗一般趴着喘气。
才歇了几口气,就听见有人叫救命,向那边看去,居然是林文。先前从悍马车里逃出来的时候,眼睛都挣不开,根本顾不上看看前面驾驶座上他的死活,这老小子的命还真大。
不过他能浮上海面已经是极限,左小臂和肋骨似乎都有骨折,看见我们就在不远处,也难以游得过来。
我游过去把他带过来,不料他却用手指着一个方向,要我游去看看。
“那边有船。”他说。
“船?”我张望了一番。没看到呀?
林文脸上不知是海水还是疼得冒出的汗珠,一时再说不出话来,只是抬了抬下马,示意我游过去看。
想想此时他怎都不至于要害我,那地方也不远,只好打起精神,挤出气力,游了过去。
直游到进前,我才发现,还真的有船。
这是是一艘摩托艇,只不过底朝天翻在海里,天光渐暗,我刚才要能看见才见鬼了。这船原本停在海水湖的港口里,海啸来时挣脱了缆绳,被浪打到了这里。
我一个人实在是没把它翻过来的力气,试了几把没成功,只好拖着船游回树干处。
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在仍暗流涌动的海里把这艘小艇拖着游这么一百多米很费力,更不用说我现在是什么状态了。如果现在被救起,我肯定立刻瘫倒,可身处绝境,早已经豁出命去,把每一分每一毫的潜力都榨了出来。
夏侯婴已经稍稍恢复了一些,两人合力,折腾了十几分钟,最后我爬到船底上面,在夏侯婴的帮助下,终于把船踩翻,变成了正面向上。我翻进水里的一刻,连林文都忍不住欢呼起来。
把船里的海水弄出七七八八,工具是——手。五只手,因为林文断了一只。
坐在船里,这环境可比刚才的大树好多了,一时间没有性命之忧。成功把船发动起来,不过原本船上应该有的几桶备用燃油早沉到了海里,剩下的油也不知还能跑多少海里。
我硬生生摁下开船搜救其它生还者的冲动。我不愿意去推算那幢圆型建筑里的人在经历了地震和海啸之后还有多少生还的可能性,况且海啸的大浪一冲,现在都不知道已经被带了多远,要把附近一百公里的海面都搜索一遍,恐怕还未竟全功油就先没了。要知道这船上,可不止我一条命。
再说现在月亮已经升起,很快夜色就要彻底降临,看都看不远,谈何搜救呢。
“等海水退下去,还是怎样?”我问两个人。
林文摇了摇头说:“刚才地震的时候,四处都是地裂。这样子的震,这小岛多半是要沉了,怎么等?翌岛西南两三百公里左右,有几个有淡水的岛,虽然无人居住,但却是有航线经过的地方。问题是我现在分不清东南西北。”
夏侯婴抬头望了望,说:“先把船熄火,别浪费油。等天再暗一些,我看看星星。”
等到星光渐渐亮起,夏侯婴又详细问了林文那几个岛更具体的方位,对照着星图,用手指了一个方向:“往那里。”
摩托艇的马达重新运转起来,为了省油,以中低速往夏侯婴指的方向前进。只是我们都知道,要凭这点油开到目的地是奢望,没油的时候,就只有靠先前从树上折下的一些树枝当桨划了。
艇头的大灯隔一小段时间就亮起来向前照射,一是看看前方情况,再就是周围如果有生还者的话,希望能顺着灯光找过来。
累自然是不用提,原本丰盛的晚餐现在也不知泡在哪儿的海水里,饥肠辘辘。饿,很快还会觉得渴。我们几个谁都没有抱怨,这种事情,越抱怨就会越觉得饿、渴。
身体上虽然疲惫,可是甫遭巨难,身逢绝境,谁的精神都是绷得紧紧的,无心睡眠,总得找些话题,好把注意力从饥渴上转移出去,放松一下。
“刚才地震前我听见地下有很大的声响,这翌岛附近是不是有海底火山啊?”我问林文。
“没有海底火山,不过这里附近都算是地壳板块交接带,轻微的地震以前也有,可是这一次”林文仰起头看着那轮明月,嘿然苦笑。
“怎么林博士你不认为是地震?”夏侯婴问。
“恐怕不是自然形成的地震。你们也都经历了,那震起来实在是惊心动魄,震级绝对超过唐山大地震,像这样等级的地震,通常在震前都会有预兆,比如地光、地声等等。特别是动物一般会在大地震前一小时甚至更早就有预感。可你们回想一下,甚至在前两次地面轻微晃动时,岛上的动物昆虫都没有大反应,直到那声巨响才乱起来。这样看来,地震是突然爆发的,而不是通常因为地下的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突破上限才爆发的地震。”
“的确是这样。”我回忆了一下,点头同意。
“那声巨响,挺像是在地下爆了颗炸弹呢。”夏侯婴说。
“那可不是普通的炸弹啊,人类威力最强的核弹,都比不了呢。”
“核弹?”听林文这么说我当然明白了他指的是什么:“你不会想说第一次从月球上转移的矿石,是传到了地下吧?”
“我就是这个意思。”林文沉默了一会儿,对我微微点了点头,说:“戴先生,没想到你原来知道这究竟是什么矿石。”
骤逢大难,我心神浮动,浑然没想到林文并没有向戴行介绍过矿石的具体用途,听林文说到核弹,立刻就把氦-3这个热核反应的原料想了起来。这一下就露了破绽。
“你们以这么大的代价请我们来,总是要回报的。我的确是有些消息来源,不过,如果不出这档子事,你们早晚也会如实对我们宣布的吧。”我硬着头皮这么说着。
“是啊,本来既然已经成功取来了矿石,则今后新能源源源不绝,没必要也不可能再隐瞒,晚宴时估计老板就会对你们说明情况。只是现在,嘿嘿,那么多年精心筹划,终究是空梦一场。”林文说到后来,不禁有些黯然。
“你们是说,第一块矿石没有传到预定位置,反而误传到地底,引发核爆?”夏侯婴不太明白我们在说什么,问道。
“是的,那么多人传送一件东西,勉强锁定,但彼此的协同性上肯定出了问题,以至对最终的落点产生了一些干扰,结果垂直误差了至少几万米,扔进了地幔的岩浆里。”
(6)
我心里奇怪,既然已经挑明自己知道此事,也就不遮遮掩掩,直接把自己的疑问说了出来:“林博士,我知道这是氦-3矿石,我对核物理不是很了解,但印象中氦-3是很稳定的。而且虽然说氦-3大大降低了核反应的启动温度,不用上亿度那么夸张,但是地幔里的岩浆不是才几千度吗,怎么可能让矿石发生爆炸?”
“几千度当然不可能让氦-3矿爆炸,而且地质学上目前公认的地幔温度,也就是几千度。现在爆炸发生了,那只有说明,地幔、至少是某些地方的地幔并不仅有几千度,现在地质学的普遍看法需要修正。”
“啊?”怎都觉得,这样就推翻所有地质学家公认的东西,未免失之轻率。
“怎么,听起来你觉得我这个结论下得有些草率?呵呵,从事实反推,得出这样的结论再正常不过。实际上,关于地底的情况,再优秀的地质学家也只了解了个皮毛。你知道地幔究竟是什么东西吗?”
“地幔应该是由岩浆组成的吧。”我搜索着脑子里这主面的常识回答。
“那又是怎么知道那儿都是岩浆的呢?”林文反问我。
“应该是有探测过吧。”
“探测?我告诉你吧,人类现在造得出的再好的探测仪器,都穿不透地壳,更不用说什么地幔地核了,什么充满了岩浆的地幔,还有大多数成份为铁的地核,这些全都是推测。要想证明,只有打个洞钻下去看个究竟。”
“只是推测?”这让我有些意外。我记得小学时就看过地壳、地幔和地核的透视图了,成份厚度什么都说得一板一眼,没想到这都只是推测啊。
“当然。我说打洞那真的打洞,像现在日本人就在海底打洞,因为那儿的地壳比较薄,不过目前他们离成功还远着呢。史上最庞大的钻地工程是1970年苏联人干的,他们在俄罗斯的科拉半岛选了个点,希望能钻到15公里的深度。19年后他们终于放弃时,钻到了一万二千多米的深,还没有深入到地壳的三分之一,但地壳只代表地球大约0。3%的体积。”林文竟说起了一段科学掌故,不知他想说明什么。
“可就算是这次钻深的深度有限,所发现的东西嘿嘿,在他们钻到那么深之前,一些研究地震波的科学家很有把握地预言,他们会在4700米深处碰到沉积岩,接着往下是2300米厚的花岗岩,再往下是玄武岩。结果,沉积岩要比预期的厚50%,玄武岩层根本没有发现,而且,地下世界要比预期暖和得多,1万米深处的温度高达180摄氏度,差不多是预期的两倍,最令人吃惊的是深处的岩石浸透了水——这一直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这就是推测和事实之间的差距。所以呢,原本推测地幔几千度,地心上万度,现在看来肯定有问题。”
这林文果然见闻广博,说到一次探地试验,具体的数据都随口就来。
“没有几万度甚至更高的高温,那块原矿绝不可能出问题,当然还有地球内部的高压也在起作用,甚至可能有一些我们并不理解的情况发生。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由于原矿没有提纯,所以并没有充分聚变,否则这岛怕得被炸到天上,哪里还有我们的活路,整个地球的生态,都可能受到影响呢。”
“这么说来,那还是万幸了。”夏侯婴说。
万幸吗?我望着天上一闪一闪的星星,想起了寇云一闪一闪的眼睛。
“林博士,你研究的范围,还真是广泛啊。”我叹了口气,让自己不再去想寇云。
“只是在研究超距位移这种超能力的时候,多看了一些书而已。那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找不到突破的方向,杂七杂八看了不少东西,这对我最后突破传统思维,创造出超距位移的基本理论很有帮助的。”
“哦,对了,我到现在还是不明白,怎么可能从月球上把矿石拿下来,你的理论,究竟是什么呢?”被他这么一说,我立刻想起了这个困扰我许久的重要问题。
林文微微一笑。也许是因为此刻同舟共济,患难中彼此的心防都渐弱了许多,他从最初和陈远责的实验开始说起,到后来与郑余的接触,共建翌岛,将这么多年的经历,娓娓道出。
到和陈远责分手的事情,我大多都已经知道,像思感锁定等对位移的最基础分析,我和寇云更早已经探讨过许多次。但是听的时候,还是时不时作出一副击节赞叹的模样,满足一把老人的虚荣心。
在和陈远责的试验中,林文对挖掘自己能力的底细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到陈远责放弃的时候,林文决心自己继续试验。
要解开超距位移之谜,可能涉及的知识从基因、脑科学、量子物理、空间时间理论到心理学,遍及诸多前沿领域。那几年里林文不但恶补了这些方面的知识,关注国际学术期刊上的相关论文,还搜集了许多和特异功能相关的旁门左道书,走访了大量的“大师”级人物。可惜那些大师多半是骗子,极少数有料的,却和从前的他一样,只满足于使用自己的能力,无心探究。
这种瞬间转移物体的本事,和现今科学体系内的大量理论相背离,所以要想用现今的科学理论推断超距位移的产生原因,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像一个人纠住自己的头发,是不可能把自己拉起来一样。所以在科学知识越来越渊博的同时,林文反倒越来越困惑,他只能四处旅行,寻找异人,也寻找灵感。
突破就是在一次旅行中获得的。那是在火车上,林文范了烟瘾,一手拿出香烟,懒得从随身的小包里翻找打火机,意念一动,打火机就到了掌心。
这打火机他已经用了好些年,每天都要用到多次,熟到不能再熟,早已做到了思感上的自然锁定。这一念之间,几乎不费任何力气就手到拿来。
把火机点了几次,都没有着,林文突地想起一事,大惊失色,忙拉开小包翻找,果然给他找出了一个崭新的打火机。
原来这老火机已经没了火油,家中的备用火油也用光,所以此次出门,林文在小店里买了个新的便宜火机,老火机扔在了家里。
用意念去取老火机,实际上是个习惯动作,此时林文已经坐了一整晚的火车,离上海有数百公里远,怎么会意念一动,火机就到了手上,而且完全没有费力的感觉?
自此之后,林文又做了多个试验,终于确定,超距位移其实并不受距离的限制,取一件一百公里外的东西,并不会比取一件一米外的东西更耗费精力。
(7)
之所以此前会有距离越远越难以位移成功的情况,全是自信心不够的缘故。在一般的常识中,把一件东西从较远的地方挪过来要比较近的地方费力,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每个能力者在潜意识里都是这么认为的。这样的话,距离越远,自信越是不足,而这个能力,却是与人的精神状态精神力息息相关,自信一不足,失败率就节节上升,就算憋得满头大汗也无济于事。
一般能力者都会想去试一试,自己距离的极限在哪里。把物品放在极远处,自己走的每一步,都削弱一分自信力,精神摇摆不定,很容易就“试”出了自己的极限距离。这个极限距离一出来,就相当于给自己套上了紧箍咒,自我催眠了,以后再也别想超出这个距离。
听到林文说到得出超距位移不受距离限制这个结论的时候,我直感觉匪夷所思,他的这个推测,比先前一举推翻地质学家对地底温度的公认更大胆十倍,不由插嘴问道:“林博士,你的这个结论,打破了包括科学家在内所有人类对空间的认知。一个物体可以无视空间的间隔瞬间位移到另一处,比方对氦-3矿来说,地月之间的三十八万公里算什么呢,什么都不是吗?这真是让人难以相信。是不是说人的精神力量制造了虫洞,从而让空间折叠起来,让物体穿越了空间呢?”
“你说的是虫洞理论吧,从这种理论上说,制造出折叠空间的虫洞,虽然可以一瞬间跨越极远的距离,但一来制造虫洞需要极巨大的能量,到底要多大的能量,由于人类并没有条件试验,无从得知,要说以人的精神力就能制造虫洞,显然是神话,而且位移前后也并没有虫洞理论中,虫洞产生时的种种迹象;二来巨大的能量把空间折叠起来,产生虫洞,可是折叠的空间越多,显然需要的能量也越大,并不是说远近都一样的。”
“那你怎么解释这物体是怎么越过空间的呢?”
星光下,林文微笑。这是一种满意而微有些自得的笑。
“它们并没有越过空间。”
我和夏侯婴面面相觑,完全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空间是组成这个世界的基础,另一个基础是时间。原本我们对空间的概念,是房子概念,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房子里,房子里的一切彼此之间都有距离,有的距离远,有的近。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所需的时间,取决于之间的距离和速度。可是现在出现了能从一个点直接到另一个点的情况,这就说明,我们原先对空间的认知有误。”
“难道说,你要推翻我们对于空间的认识?”我的眼睛直了。
“当然,旧的概念不能解释已经发生的事实,那么只能创造一个新的概念。我的理论就是没有房子。”
“没有房子,林博士你是说没有空间?”夏侯婴皱眉问。
“不是没有空间,而是没有房子,空间并不是我们原先以为的,一个无限大的容器概念。没有房子,也没有距离。”
“我可完全给你搞糊涂了。”我嘟囔着。
“我认为,空间并不是一个可以容纳物体的场所,而是物体的属性。一个物体,比方说一个桃子,它有很多属性,重量、形状、表面积、颜色、密度、口感等等,其实它还有一个属性,就是空间。”
林文的话就像颗炸弹,把我直接炸晕呼了。
“空间不是独立于具体物体之外的,而是和构成这个世界亿万物体紧密相联,因为它就是物体的一个属性。这种属性有点像力场,椅子有椅子的空间力场,桌子有桌子的空间力场,亿万物体的空间力场相接相融,却让我们错误地以为空间是独立于物体存在的,也有了‘距离’这个概念。平时我们走路,搬动物品,归根结底,是使用力量使我们自身或者物体的空间属性改变,但是这种属性改变是间接式的,并不是直接对空间属性起作用。就好比解开一个绳结有多种方式,我们平时所看见的物体普通移动,就好比是慢慢理清绳结的头绪一点点解开;而超距位移,就好比是用剪刀在绳结处剪一下,绳子断开,绳结自解。”
“这么说,超距位移就是用精神力直接改变物体的空间属性,属性一变,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自然就改变了?”我慢慢地理解了林文的意思,但理解归理解,那种极端不可思异的情绪还是没有褪去。
“没错,直接改变空间属性,这样就无所谓距离,地月之间的三十八万公里,也不再是问题。就像用笔写下‘100’和写下‘1010’是一样的方便,可这两个数字的大小相差一亿倍。为什么能把氦-3矿从月球上拿下来,只有推翻对空间的传统认知,用这个理论才能够解释。而明白了这一点后,也会有足够的信心去施展能力,相隔千山万水,也只是等闲事。”
“那么精神力是怎么改变空间属性的呢?”夏侯婴问。
(8)
林文双手一摊:“当代的科学连精神力是什么东西都没有搞清楚,怎么可能弄清楚精神力是怎么改变空间属性的呢。我的理论,其实是基于事实提出了一个猜想,一种假设,我相信自己的假设,但无法证明。就像费马大定理,自从17世纪费马提出之后,经过了三个多世纪无数数学天才的奋斗,才刚刚被证明。我想要证明我的猜想,恐怕需要更长的时间。不过一旦破译了空间属性的奥秘,恐怕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都会改变,动力再强劲的汽车飞机太空飞船,到时都会被逃汰。”
林文的新空间理论给我的震撼是颠覆性的,在从湖南回上海的火车上,我还时时想着他这个看似简单,却越想越复杂的大猜想。
照这个林氏大猜想,我眼前的车厢空间,其实是由车厢本身、车厢里的每个人每件行李、以及组成空气无数微粒各自的空间力场组成的,空间是属性,而不是什么具体的东西那么时间会不会也是物体的属性呢?
被救上岸不久,林文就神秘失踪,想必是被郑余暗中接走了,关于郑余的事,他谈得比较少,不过夏侯婴倒是了解一些。
林文是怎么被郑余招拢过去,他不说,自然没人知道,但郑余这么努力地进行新能源开发,实际上是为了争夺下一任郑海之位。
这一任郑海只比龙少生了一个儿子,在郑余之上有六个哥哥,之下还有个弟弟,他并不是最受老头子喜爱和重视的儿子。眼见郑海年纪越来越大,就象从前皇家争太子之位一样,郑家也充满了明争暗斗,如果能够把新能源掌握到手里,不仅实力会暴增,在老头子的眼中,份量也会大不一样。
只是郑海的财富虽可敌国,但未死之前,分给八个儿子的财富却有限。这有限的财富对普通人来说是天文数字,但是要进行新能源开发,建造翌岛基地,造探月器发射上天,研究热核反应和实际利用,花出去的钱让郑余也深感窘迫。这才迫不得以有新希望号全球巡游集资之举,偏生被我破坏,而翌岛的实验,也在成功之后遭遇大爆炸而灰飞烟灭,看来他的郑海梦,也只有到此为止了。
另一个之前解不开的环节,寇风当时是怎么潜入太平洋翡翠号,又是怎么下船的,我心里也暗中有数。太平洋翡翠号的东家上海怡乐邮轮公司是有外资背景的,这公司做的是海上的生意,那么所谓的外资,会不会和郑海,甚至郑余有着直接的关系呢。如果这样的话,在自家船上安排一个人上船下船,又有谁查得出来。
从月球上取下氦-3的秘密,现在已经从我之口,入郭栋之耳,写成报告交了上去。只是翌岛陆沉,整个亚洲有此项能力的非人几乎尽没,就算政府知道了有这样一种方法可以获得新能源,怕也已经找不齐人手了。
这幕大剧以这种方式拉上帷幕,对任何一方,都是一场悲剧。
对我尤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