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大唐之翼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序言

    君子爱水,智者喜山。喜山者许是喜其雄伟和曲径通幽;爱水者当是爱其柔及含蓄的内涵。于山,雾都山城那裸露的岩石缺少风情;长白皑皑的雪山多了一份冷清;泰山毓秀,因可望海上日出而酝酿了山水相依;当然还有华山的险,黄山的秀,庐山的美,珠穆朗玛的高度和昆仑的巍峨等等不一而足的大山名川,可能因自己过客的心里,所有的这一切,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情怀。若说有缘,常调侃自己不过是五百年前的那次回眸,终归无缘。

    于水则有着不离不弃的情结。

    最早认识水,是村头的月牙泉,我们那里的人自封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涓涓细流,清澈见底,一年四季,不涸不竭,养育了一方水土。其次是村子几里外的那条小河,钓鱼摸虾,嬉戏玩耍,那是童年欢笑的记忆;去过济南的大明湖,文人骚客,留墨余香,泉水的涌动,给平静的湖面增加了韵动的节奏。

    再就是海了。最早认识的海,文字早于景色。多数是从唐诗宋词里的句子而望文生义。

    “欲穷千里目”的海,述海以阔;

    “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海,述海以淼;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海,是张九龄的望月怀远里的绝句,流芳千古,述海以情;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海,是被闻一多先生赞为“以孤篇盖全唐”的名曲春江花月夜里的诗句,是张若虚老先生的千古绝唱,述海以景。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思想在这些诗句里徘徊,海,便深藏在记忆中了。

    后来读到一代枭雄曹孟德的那首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想到当时的政治背景,如没有此等胸怀,何能容天下之士?又何能鼎分天下,后归于晋一统?海以男人宽广的胸襟在脑海里定格。

    安徒生的海的女儿,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当所有的等待化为凡尘浅沫,海的女儿也一起羽化,连背影都没有留下。不由得想起中国神话里那个叫“精卫”的女子,其填海之举也是愚公移山之不及。这样的故事和传说,总有一声声的叹息,伴着明月,穿越世纪之风,潮起潮落。让我也深深的记住了,海,还有着一颗精灵的魂魄。

    现代诗人海子的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一个时代诗歌的代表,但两个月后凋零的生命之花是否能在珊瑚礁上再次怒放?读到这首诗歌的时候,诗人已经去世很久,总不能相信如此的鲜活的灵魂竟不能承受生命如此之轻,诗人的不羁灵魂是否在海咆哮的背景里得到了永恒?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明着写人与自然的搏斗,但当故事的最后以静默的底片方式展示:一位老人,一副巨鱼的骨架,衬托着一个高深莫测的海洋,如同一副不成比例的画面,以致无语。

    还有我们的一代伟人,选择以海作为最后灵魂的归宿。是念念不忘?是担心?还是期待?抑或只是为了灵魂永恒的安静?我不想知道答案,我宁愿相信是所有。

    庄子秋水篇:有一句“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纳之。”想一想,又该是一种多么无遮无拦的宽广胸怀。

    其实,谈到海,还想起林海,在风的舞动下,那起伏的兰绿有一种海的颜色,也有一种海浪的韵动。想起那沙海,那沙漠里的移动的沙堡,如海浪,放慢了节奏;那裸露的岩石,在大漠的风云中如同一片片的礁林,经受着时光之失的侵蚀,是另一种浩瀚的美。

    谈到海,就不能不谈到海风,吹起海军衫,吹起海兵的飘带,总是渲染童年的梦想;还有海上的帆,在咸味的海风中,飘逸如自由的精灵。

    海于我,终归意味着博大,意味着浩淼,意味着无穷无尽和不眠不休的载体,意味着辗转悱恻和激情澎湃的魂灵。

    愿以此语作为海印象组篇青岛的海、大连的海绥中的海三篇的序言。

    (二)海印象之一 青岛的海

    青岛的海,是记忆里最早接触的,游离于文字之外的真实的海。

    那还是八九年上学的时候吧,在青岛火车站上火车,那时的火车站似乎正在进行改造,感觉里还是殖民的产物。火车站离栈桥不远,于是特意跑到海边转了一圈。

    现在回想起来,记忆中的栈桥是灰蒙蒙的感觉,似乎油漆剥落的现象很严重,有着明显岁月的沧桑。也许那个时候是改革开放的时间,人们的注意力在经济建设上面吧“生意”两个字就意味着赚钱,永不停息的奔波,突然释放的政治空间,人们一猛子都扎到商海里去了,甚至没有时间去挂念亲情,更不要说停下来看路边的风景。于文字里徜徉的太久,连海边的沙滩也成为了向往已久的梦想,那份迫切的心情现在想来,仿若昨日,然而,常在很多的文章里看过的海的印象,在我第一眼看到大海的时候,有一种高处坠落的真切感觉。

    映入眼帘的是垃圾和白色的泡沫,衣着暗淡的人们。那天的天气是阴的,海以灰色的调子,衬托着沧桑的栈桥,似乎无力的呻吟着。这情形,若是用实际的心情来描述,就像几年以后,我在南方的某个城市,看到一位身材及面容皆姣好的女子,当我准备再欣赏一眼的时候,她开始用最纯粹的国骂,教训她四五岁的儿子,当时的我也许年轻,记得是跑着离开的。

    青岛的海,传说中的西山之玉,在水一方的佳人。这魂绕梦牵的海,当我真正见到的时候,却是如此的一番情景。心里更多的也许不是失落,而是深深的痛惜。

    鲜美的生鳗鱼片入嘴,也觉得是腥味颇重,难以下咽。

    从此以后,无论上学还是工作,拒绝在青岛下车。

    尽管和大海的初次约会与想象中的大相径庭,但因本身就是山东人,关注家乡似乎不可避免。其实也早就从很多的侧面了解了这个都市的近来地发展。常想当初或许是因为火车站改扩建,才导致的环境和氛围如此的不和谐吧。

    工作了近二十年,也见过很多海,对于青岛的海虽然也期望有一天还她本来的面目,但不再是那种魂绕梦牵的感觉,只是一份牵挂,淡淡的,若说有,只能是一种圆梦的感觉吧。

    最近的工作调动,又来到了青岛。当我再次见到似曾相识的大海的时候,我还是惊诧于她的美丽了。

    在秋日的暖阳之下,姑且先将这里当成家,走在软绵绵的沙滩上,心里不再是那种急匆匆的观光情怀,和沙滩上的人们融为一体,人便有些慵懒了。海风徐徐吹来,若一种醉酒后的澄明,些许的惬意,放逐了心灵。海子的那首春暖花开,面朝大海在心里弥漫了开来。

    海浪缓缓而来,又缓缓而去,吻过沙滩的岸,泌出的气泡,散发着一种氤氲的气息。游人很多,或远眺。或伫立,或慢行,但大都默默,偶尔的低语,也只有彼此能听得见。远处几个戏浪的孩子,赤脚在沙滩上跑,那一声声童稚的欢笑渲染了这片碧海蓝天。

    夕阳西下,将海水染成一道辐射状的金光粼粼,金光的两侧,次第的古铜、砖红,浅金,靛蓝,青灰,乃至于灰蒙蒙的一片,缤纷的色调若火炬在海里熊熊燃烧。

    随着时光的流逝,天际的界限模糊了,远处的渔船也安静了,在摇篮里沉沉的睡去。在一片无边的寂静里,只有海浪轻吻过沙滩那哗哗的声音。

    雾升起来了,自天际缓缓而来,起初若轻纱,在跳越的浪花上轻盈的掠过,若一位芭蕾的女子,踮起脚尖,在涌动着的舞台上,韵动着一曲旖旎之舞。欣赏着这曼妙舞姿,不知不觉之间,自己也成为了那婀娜轻舞之人。

    一种镂空的气息,拥抱着所有的触觉,醉了吧,在这如水的温柔里,在这缥缈的仙境里。

    身心完全在这美妙的享受里迷失了。回望的目光,穿越千层纱,城市的上空,霓虹灯闪烁的绯色,愈发的朦胧,我,终于又回到了童话世界里,沉浸在那个宝石的天空。

    由于居住的地方距离海边非常的近,茶余饭后,能有机会经常的到海边沙滩上走一走,呼吸着咸味的海风,感受天高水阔的另一种境界,吐纳一下在城市里积攒的灰尘和浊气,确是一种难得的享受,一份感恩的情怀在心底潜移默化了。

    就一条沿海的旅游路,将对面的这个大都市和海边的人们隔离的如同两个世界。清晨,驱车行驶在这蜿蜒的海岸线上,青岛的海愈发的美丽。

    绝对天然的海风,掠过舷窗,拂动长发,是一种沁人心脾的惬意,那味清凉,让日久行走红尘的心,霎那间得到了净化,旅途的劳累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青岛的气候宜人。沿海公路,多数在半山腰穿过。两侧的树木也长得郁郁葱葱,人工和天然溶为一体,是一种种恰到好处的层次感。临海的一侧,欧式风格的建筑,忽隐忽现;另一侧,凝固的现代建筑艺术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诠释。透过树梢和树与树之间的间隙,海,又是一番朦胧的境界;不时的经过一个弧线优美的浅湾,海,便豁然开朗了起来,即便坐在车里,那种寻径探幽、尔后别有洞天的猎奇心里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站在岸堤静穆的华表旁,徜徉在咸味的海风里,于极目远眺之处,白帆点点,海鸥翩翩,仿若站在时空的隧道里,背依海市蜃楼的城市背景,前面是深邃、湛蓝的一望无际,不可触及。

    起潮了,浪花是从遥远天际的法兰绒上开过,一束束洁白的浪花排成了排,次第的传来,向陆地呼喊着爱的赞歌。

    八大关的树依海,金沙滩的沙如翼,东海路的银杏经秋,第一浴场的秋泳情怀,青岛的海,以其无与伦比的的成熟韵味,将阔别二十年后的我,轻易的征服。

    心里将普希金的那首致大海偷偷的改了:

    我来了,自由的元素,青岛的海。

    (三)海印象之二大连的海

    也许跟地理位置有关。青岛的海是含蓄的,是丰富多彩的,是缥缈的人间仙境,是一位隐藏在水墨山水中的古装女子,留给你的是永远也猜不透的背影,有着犹抱琵琶半遮面、欲语还休的朦胧;又如留在青瓷上面的那抹淡淡的韵,仿若楼兰姑娘蒙着面纱,在雾中旖旎而行;还如细雨中江南的小巷里,擎一把竹油伞的采茶女飘逸的衣裙,留给我的是一种人在雾中、城市在海中的印象。

    那么,大连的海呢,直观里则是一位阳光的男孩,有时又像一位冷峻的东北汉子。爽朗的天空,蓝的遥远;起伏的海洋,蓝的辽阔。这是2002年的十月初,因为种种原因,自己单身一人从哈尔滨来到大连时的第一感受。当时的哈尔滨的天气已经很冷,天空不时的飘过阵阵大片大片的雪花,而这美丽的海滨城市,仿佛让我一脚踏入了江南。后来听当地的人将,在秋天的大多数的日子里,气候一直是这样的,除了风有时候大点,其余的时候,气温不冷不热,天高气爽。所以,在大连的每条街上行走,很少有那种城市里普遍的压抑感觉。

    在大连总共待了两年多的时间,现在想来,大连的海,是变换着的。

    温和的时候,海风习习,涌动的海面,是蓝绸之舞,海水遇到海面下的暗礁,溅起的朵朵浪花,是蓝色绸缎上盛开百合,海鸥点点,给了这舞以生命的气息。远远望去,海天一色,海面和天空相互辉映,那种极致的蓝,蓝的清澈,蓝的晶莹,蓝的透明。

    而当每年的春、冬风起,那肆虐的海风,似乎比沙漠的尘暴还要狂野,一切的生灵,在风里都是渺小的。你看吧,整个大海沸腾了,回旋着;拉动波谷,露出黑色的礁石,然后迅速的抹平;远处卷起的海浪,如同闪动着寒光的弧形巨刃,一如传说中的日月弯刀,一波波的向着陆地水平的劈了过来;即便是经过了无数礁石的阻挡,跌跌撞撞的来到海边,也不肯罢休。这个时候,大连的海是个咆哮的巨人,海鸟似乎也躲避了,连陆地也在她的脚下颤动。

    只有风停了,大连的海才慢慢的恢复一种相对的平静,拥抱着礁石,涌动着昔日的情怀。那些被它的肆虐所扬起的海藻和浮游生物开始沉淀,精疲力竭的她也开始短暂的休憩,略有的忏悔在海面上呈现出一种深邃的、琢磨不透的蓝,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

    大连的海,是有性格的海,如同有着性格的大连人。

    作为京津的门户,大连有着很好城市环境,记得自己当时在开发区,道路清洁的连一片纸屑也不忍心随手扔掉。还记得大连人是自己去过的城市中乘公共汽车最遵守秩序的人。自己往返连、津之间,乘船和火车各居其一,很难忘的却是有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海上看日出。

    内心里曾经做过比较:巴金的海上日出是曾经学过的课文,那是巨匠的经典之作;徐志摩的泰山日出也是名人墨宝。自己也爬泰山看过日出,感悟人在峰顶,山下是海,遥远的天际,一轮红日喷薄而出远观景象。一人一山一海与日出,一动一静,衬托着人在天地间的渺小、宇宙的伟大、生命的轮回及无常,是一幅绝对隽永的、具有哲理性的画面,也是一个人站在遥远的对岸,观望自己往世和来生的镜子。

    而在海上看日出,也许对以为渔民或者一位水手而言是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对于我这样的旱鸭子来说,却是奢侈的了。当那一轮硕大的红日慢慢的从海面下爬上来,看吧,海水都沸腾了,烈焰,从天地的边缘,瞬间就燃烧到了自己的脚下,连轮船都被这绚丽的晨曦染成金色,那种磅礴的气势,那种腾空而起、疯狂燃烧的激情,似乎煽动着自己的心,煽动着自己的身体,和这海,和这朝阳,共同膨胀、碰撞,发出熊熊的火焰,照亮天际,照亮宇宙,纵然化为灰烬,也在所不惜!

    那一刻,灵魂瞬间羽化,从此,知道了什么叫做激情,也知道了什么叫做煮海。

    大连以金门作为其和内陆的连接点。给我的整体感觉是个丘陵地貌,也许这样定位不是很准确,可能和礁或者岛有关系吧。从海边的沙滩上我也能感受到这样的印象。

    即便是最好的金石滩,海边的沙滩也是一颗一颗的沙粒,少了那种细腻和温柔,多了一种有棱有角的质感。看名字就知道,不是“沙”而是“石”至于金沙滩,则是人工的痕迹了,旅顺口,棒槌岛也是如此。不过这样的沙滩,穿着休闲的鞋子在上面走,感觉也是很好的,是另一种脚踏在大地上的真实感受。

    大连的海滩,从海水一直到岸上,沙粒也是由小到大,到小砂石,到鹅卵石,到片石,到礁,到巨石,还有的干脆就缺少了过渡,巨大的岩石突兀出海面几米,十几米,挡住海水,组成了岩的堤岸。但这样的地方,站得高,看得远,依然是观海的好处去。

    忘记某个地方了,某年的夏天,在海边高出海面几米的的岩堤上,一溜的草棚,里面几张简单的桌椅,来点烧烤、海鲜之类,然后来点啤酒,外面艳阳高照,坐在草棚内的自己,任海风徐徐的拂过,眺望着更远的海景,一种回归自然的心情油然而生,心里感叹着,幸福生活也许不过如此。

    更有甚者,在近海的巨石上安置了几把遮阳伞,一把海竿,一把手竿,交一点点钱,你就可以租来,过一过当年姜太公垂钓的瘾。记忆里有位小伙子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席地而坐,手扶着膝,一边吹着啤酒,一边若有所思的望着远方,鱼铃的响动似乎也没有引起他的注意,追逐海鸥的视线让他的表情很肃静。

    多少年过去了,那份远离红尘喧嚣、返璞归真的神态,一直在心里沉淀。

    因地理特征所决定,大连的海鲜和海产也很出名,岩礁和海底海藻区决定了其本身就是“辽参”的产地之一。海参夏眠冬长,营养丰富,但其人工养殖以前的捕捞也有很多的不幸。曾经接触过一位深海捕捞的长者,听他介绍了一些事情,这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很早就有,随着科技的发展,下潜深度也越来越深,但他们说,原来那些的人并不是那么幸运,有的多数得了一种叫减压病的怪病,不可医治。后来知道是上浮的速度过快所导致的负压病,然后代代相传,即使这样,也有很多人走上了这条路,同样也有很多人得了这种病,这位长者就是如此,属于轻的,终生不能劳动。其实自己在听这个故事之前,就从二战史上知道了这种职业病,但听老人讲完,还是不禁唏嘘起来。从那以后,自己每次吃海参的时候,在品尝美味的同时,总有一种余味在心里。

    今夜,写这篇文章的同时,不知怎的,我心里有着同样的感受。

    今夜,我徜徉在大连的海的记忆里。

    今夜,没有如椽巨笔,我用自己的心写着大连的海。

    (四)海印象之三 绥中的海(上)

    哗哗哗

    这似曾相识的声音,在睡梦里都会响起;或者闲暇独坐的时候;抑或午夜蓦然的惊醒,这旋律还有着从耳边飘过的痕迹。

    我知道是自己在不经意的时候,触动了心底的那根弦,弹拨起悠长的笛声,记忆,在岁月的沉淀里,渗透了出来,丝丝缕缕,不可掩饰。

    突然感悟,海和岁月一样,掩埋了多少情怀,你我终将老去,生命的归宿不过是一抔黄土,即便那抔黄土,在时空的隧道里将逐渐失却淡淡的颜色,化为尘埃,连佛家所言的皮相也将不存。怕只怕连尘埃也不得安宁,经岁月的雨水冲蚀,终归大江东去

    恨地无环若何?

    吹破长天又若何?

    一代天骄今将安在?

    终究不过是沧海桑田,过眼云烟

    期期艾艾之后,不再审视秦砖汉瓦飞行的弧线。淡然一笑,无语默然。独坐听海。

    纠缠在心里的也许不是这声音,而是籍这开启记忆之门的钥匙,追溯似水流年,在一份流动的时光里,凝望曾经青春飞扬的影子,拾取海边的一朵朵浪花。一任思绪在凡尘浅沫里挣扎,握不住光与影的交织,如指间沙,倏忽而逝。

    最美丽的海螺是在最深的海里吗?

    那么,最美好的印象在何方?

    是不是在最深的记忆里?

    如同当年那些与海相伴的日子,那些不离不弃的底片在脑海里层层叠叠?

    每当这个时候,不由得我不想你,绥中的海。

    说起绥中,估计没有几个人知道,但提起山海关、秦皇岛、南戴河、北戴河,估计听说过或者去旅游过的人很多。绥中,只不过是山海关北去的第一个小县城,和兴城一样,有着最天然的海滩,浴场和渔村。

    我所住的地方其实还要小,在地图上你找不到他,若记得不错,应当是绥中县前所镇一个叫小赵屯的渔村。当时是参加一个电厂的建设,该电厂建完后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火力发电站。九二年到九五年,在这里生活了四年多,绥中的海默默的伴着那段参加工作不久的岁月,无怨无悔。在心里,自己甚至已经把它当成了第二故乡。

    从那个时候到现在的日子里,绥中的海,如同树木的年轮,是心中永远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