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说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曹操是一定要统一天下的,这是曹操的宏图大略,也是魏国所代表的天下大趋势。刘备则一心恢复汉室,但他力量不够,联合孙权则可能成其大业,孤军作战,则全然没有希望。惟有孙吴,既没有曹操那样的能量和战略,又没有刘备那样的志向与安排。所以寄情于刘备一方的读者,读三国演义,读来读去,就说这孙权是一根搅屎棍子,正是这根棍子,把刘备与诸葛亮的战略搞得七零八乱。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讲,不是曹魏打败了蜀汉,而是孙权打败了蜀汉。毕竟袭取荆州的是他,火烧连营的是他,使蜀汉元气大伤终于无法恢复的也是他。
站在孙权的角度看,先安东吴、后安天下,无疑也是他惟一可以选择的道路。以东吴的实力、影响、形势和与曹、刘的对比而言,不走这条路又能怎么样呢?
孙权不是一味保守的人,他的先安东吴,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如果是消极的,怎么会去全力夺取荆州呢?又怎么能极力与曹操对抗甚至主动发起过与曹操的大战呢?
但先安东吴后安天下,却又是一条坚定不移的方略。这方略要不左不右相对稳定才行。左了,置江东利害于不顾,就有可能成为西北的马超;右了,只图一时安乐而无所作为,又有可能成为荆州的刘表。孙权不是马超,也不是刘表,而是与曹、刘鼎足而立的一方之主,实在与他的这个战略有莫大关系。
3刘备的战略定位解析
战略定位,表现得最突出、最鲜明、最生死攸关的则是蜀汉一方。
刘备自是人中之杰,又有皇叔的身份,但他在得到诸葛亮的帮助之前,虽然有关羽、张飞、赵云、简雍、孙乾这样的文武臂膀,却是屡战屡败,不但屡战屡败,而是败得很惨,好几次弄得孤身一人逃亡,连夫人、儿子都顾不上了。
不但败得很惨,而且败得很“辱”以刘备的性情,他是最瞧不起吕布的,但因为与袁术作战,势单力孤,战不能胜,败不能降,处在二难境界,好不凄惨;多亏吕布用辕门射戟的方法,帮了他一次大忙。刘备看不起吕布,他本人虽不曾多说,但看张飞的表现,就知道这吕布在刘氏集团眼中,不过是个“三姓家奴”纯纯粹粹一个小人。可怜可叹的是,到了紧急关头,竟然要这小人相助,其中的苦处,大约只有刘备本人才有最深的体会。
刘备看不起吕布,也不见得看得起袁绍、刘表。但因为连战连败,屡败屡战,没有办法,只能投了袁绍,又投刘表。投袁绍,如同卵在石上,整日里小心翼翼,还怕惹出事情。这一时期的刘皇叔,可说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动辄得咎,处处碰壁。造成这种境况的原因固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一个明确有效可操可用的战略定位。而这个战略定位,终于在他见到诸葛亮时,由孔明先生用最清晰最有力最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出来。这就是名垂千古的隆中对。
曹操是一定要统一天下的,这是曹操的宏图大略,也是魏国所代表的天下大趋势。刘备则一心恢复汉室,但他力量不够,联合孙权则可能成其大业,孤军作战,则全然没有希望。惟有孙吴,既没有曹操那样的能量和战略,又没有刘备那样的志向与安排。所以寄情于刘备一方的读者,读三国演义,读来读去,就说这孙权是一根搅屎棍子,正是这根棍子,把刘备与诸葛亮的战略搞得七零八乱。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讲,不是曹魏打败了蜀汉,而是孙权打败了蜀汉。毕竟袭取荆州的是他,火烧连营的是他,使蜀汉元气大伤终于无法恢复的也是他。
站在孙权的角度看,先安东吴、后安天下,无疑也是他惟一可以选择的道路。以东吴的实力、影响、形势和与曹、刘的对比而言,不走这条路又能怎么样呢?
孙权不是一味保守的人,他的先安东吴,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如果是消极的,怎么会去全力夺取荆州呢?又怎么能极力与曹操对抗甚至主动发起过与曹操的大战呢?
但先安东吴后安天下,却又是一条坚定不移的方略。这方略要不左不右相对稳定才行。左了,置江东利害于不顾,就有可能成为西北的马超;右了,只图一时安乐而无所作为,又有可能成为荆州的刘表。孙权不是马超,也不是刘表,而是与曹、刘鼎足而立的一方之主,实在与他的这个战略有莫大关系。
3刘备的战略定位解析
战略定位,表现得最突出、最鲜明、最生死攸关的则是蜀汉一方。
刘备自是人中之杰,又有皇叔的身份,但他在得到诸葛亮的帮助之前,虽然有关羽、张飞、赵云、简雍、孙乾这样的文武臂膀,却是屡战屡败,不但屡战屡败,而是败得很惨,好几次弄得孤身一人逃亡,连夫人、儿子都顾不上了。
不但败得很惨,而且败得很“辱”以刘备的性情,他是最瞧不起吕布的,但因为与袁术作战,势单力孤,战不能胜,败不能降,处在二难境界,好不凄惨;多亏吕布用辕门射戟的方法,帮了他一次大忙。刘备看不起吕布,他本人虽不曾多说,但看张飞的表现,就知道这吕布在刘氏集团眼中,不过是个“三姓家奴”纯纯粹粹一个小人。可怜可叹的是,到了紧急关头,竟然要这小人相助,其中的苦处,大约只有刘备本人才有最深的体会。
刘备看不起吕布,也不见得看得起袁绍、刘表。但因为连战连败,屡败屡战,没有办法,只能投了袁绍,又投刘表。投袁绍,如同卵在石上,整日里小心翼翼,还怕惹出事情。这一时期的刘皇叔,可说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动辄得咎,处处碰壁。造成这种境况的原因固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一个明确有效可操可用的战略定位。而这个战略定位,终于在他见到诸葛亮时,由孔明先生用最清晰最有力最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出来。这就是名垂千古的隆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