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危险的移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碰死在了k省西部一座两千多年前就矗立在那里的无字石碑上,真正是“肝脑涂地”
(3)
但是就像所有事情最终都将过去一样,这件事也过去了。
苏北接到西北文学现任主编费黧的电话,说胡杨到法国访问要在北京停留三个小时,这才赶到机场。
身材瘦小的胡杨有些惊愕,笑着说:“你咋能在这么大的一个地方找到我?”
在这以前,很少对外公布写作信息的胡杨对苏北说过,他最近将完成一部名为最后一片戈壁的长篇小说。苏北恳求胡杨把这部作品交东方文化出版中心出版。胡杨说:“等写完再说。”苏北知道,胡杨写不完最后一片戈壁是断然不会安排出访的。
胡杨带着歉意对苏北解释说:“远东文艺出版社去年为了出版国色招了不少麻烦,我欠着他们的人情,这部作品,我说什么也得给他们”
苏北不听他的解释,坚持说:“不。这部作品一定给东方文化出版中心出版。”这话已经很不讲究,很不客气了。胡杨只是为难地叹口气,并没有责怪苏北。
苏北和胡杨交往了二十多年,他们是k省新时期以来最初的一批小说作者。他们的交往除了文学层面的东西之外,还有友谊因素———远在胡杨没有特别出名的时候,苏北就组织过很多次胡杨作品研讨会,对此,胡杨一直心存感激。
苏北编辑、出版过胡杨的作品集,但是从来没向他约过长篇小说。苏北知道,长篇小说对一个作家来说往往具有特殊意义,获得全国性影响是他们首先考虑的问题,他们不愿把这样的作品交给省级出版社出版。苏北离开k省的时候就曾经向胡杨约定,一定要支援他一部长篇小说,尽管东方文化出版中心不是一家完全意义上的出版机构。当时胡杨是点了头的。
“胡杨,这本书对于东方文化出版中心非常重要,你必须帮我。”
“但是苏北,我已经把稿件交给王岚了。”
“我只要你的授权,”苏北一步不让“其他问题由我来解决。我会用我的方式弥补你所说的欠着王岚和钱宽的情分。现在你一定给我一个授权。”
胡杨犹豫了:“这样行不行?等我几天,我从法国回来以后再说这件事行吗?反正远东文艺出版社还在看稿子,也还没有签合同,时间还是有的”
苏北不好再说什么,笑笑,说:“那也行我等你。”
前景很好当金超在编辑室以胡杨老乡的身份断言胡杨不会再写出高质量作品的时候,苏北坐在办公桌前,构筑着把最后一片戈壁争夺过来的细节。随后,他就在北京出版界跑动起来,包括面见远东文艺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钱宽和国色的责任编辑王岚。
和王岚见面是在亚运村附近一家新开张的咖啡馆。
王岚是一个漂亮的年轻姑娘,远东文艺出版社的骨干编辑,有相当强的组稿能力,在当代作家中很有影响。为了胡杨去年那本书,钱宽顶着很大的压力,拼命保她,虽然给了一个开除留用的处分,最终还是让她继续做编辑工作,上面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王岚穿一件质地很好的黑色皮夹克,脖子上拢着带碎花的纱巾,蓝色牛仔裤使她的双腿显得修长而健美。她的目光清澄透亮,看人的时候显出好奇的样子。
两个人在考究的小木桌旁边坐下来的时候,穿蓝地白花蜡染服装,头上扎着漂亮的红色头饰的服务生小姐端来散发着浓郁芳香的咖啡。
“路上,我一直在想,”王岚用动听的嗓音说“这个苏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胡杨如此看重———他以前从来没敢这样和我说过话。你知道吗?他从巴黎打电话给我,而且是北京时间午夜两点,他就没有算一算巴黎和北京的时差。你猜他在电话里怎么说?他‘命令’我和你见一次面。”
苏北笑了,说:“能够被胡杨命令的人一定是他最信赖的人。”
王岚银铃一般笑起来,为苏北这句没有痕迹的恭维而高兴。“谢天谢地,”王岚说“谁要是被他信赖,离倒霉就不远了。我曾经劝过他,我说你把社会责任感之类的东西扔远一点儿,我说你仅仅是一个作家,你什么也改变不了”
“这不是胡杨的错。”
“我知道。可你也得有个轻重呀,干吗非往枪口上撞?你知道吗?他老父亲都急出病来了。老家的人都说胡杨被抓起来了,说是要枪毙呢!还有的说胡杨现在被公安局吊在监狱大礼堂柱子上了,一天只给两口饭吃”王岚无可抑止地笑了起来,她想起胡杨绘声绘色说这些事时的情形。
苏北说:“我在k省洛泉地区插队的时候,住土窑洞的老乡跟我感叹:听说刘少奇窑里放两个装糖的罐罐哩,想吃白糖有白糖,想吃红糖有红糖,咋还不满足?为啥还要反对毛主席嘛?!”
王岚几乎笑出眼泪,摇着头说:“这是多么好的老百姓,为这他们的领导人应当对他们感恩不尽哪!”
苏北看着王岚,深深地为她不经意表现出的美所倾倒。
“我听胡杨说,为了那本书,你”王岚果断地一挥手,说:“不提它!现在说咱们的正事。胡杨说你非常需要最后一片戈壁?”
“是的,”苏北原想绕很大圈子说出的话,直言不讳说了出来。他介绍了一下东方文化出版中心的情况,他告诉她,他应当报答吴运韬
(4)
王岚微微笑了一下,没有对苏北的话做评价,只是说:“关于最后一片戈壁,情况是这样:我们社当然非常想得到它,但是我们也非常慎重,毕竟有了去年的事情,所以,稿子,领导班子的人都在看。据我所知,目前意见不一致,有的认为作品仍然偏于灰暗,出版以后恐怕会有麻烦,也有的认为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最终意见,恐怕还要等几天才能够拿出来。无论我们社里是什么意见,最终交给哪一家出版社,还要由胡杨来决定。现在我觉得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著名的出版社都在追踪这部作品,他们给出了很高的价码”
“胡杨不会因为这个东西影响他的决定。”
“但是,我知道他同时也很看重这些东西,现在作家也不清高了,我碰到过很多比商人还精于算计的作家。据我所知,胡杨对这些出版社的拒绝并不特别的坚决,我不知道是不是出版条件在影响他也许是我多虑了。”
“谢谢你提醒我,王岚。”苏北诚挚地说“如果远方文艺出版社决定接受出版,如果你认为继续做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对于你很重要,而我又恳求你们,胡杨也建议你们把这个获得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机会让给东方文化出版中心,你会做什么样选择?”
王岚沉吟了一会儿,说:“就我个人来说,我当然不希望放弃,说白了这里面的确有利益问题,但是,世界上又有比利益更重要的东西我想,如果胡杨有这个愿望,我会毫无怨言地照他说的去做,在我这里不应当是问题。现在的问题是你必须面对远东文艺出版社和其他那些著名的出版社。”
“这些工作都由我来做。”
王岚笑了:“你这个人不像表面上那样温良。”
苏北望着她,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
胡杨从法国回来的时候,实际上已经不再为把最后一片戈壁交给哪家出版社出版而为难了。苏北几乎拜会了所有追踪这部作品的人和单位,包括远东文艺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钱宽。
远东文艺出版社是一个庞大的平房院落。苏北在王岚的带领下走进钱宽的办公室之前,远远地看了一眼罩在雾岚中的颐和园,心里感叹时光流逝得太快了。他曾经参加为纪念毛主席横渡长江一周年举办的横渡昆明湖活动细想起来,那已经是快三十年前的事情了。三十年,倏忽之间,三十年就过去了。
钱宽一头白发,有一种儒雅的气质。胡杨曾经对人说:“钱宽是北京文化人里面的最后一个贵族。”钱宽很反感苏北从半路上杀出来,彬彬有礼中显示出冷淡。但是,在和苏北深谈以后,他倒比王岚先动摇了,对苏北说:“如果胡杨决定把这部作品给东方文化出版中心,我不坚持。”
实际上,在苏北和钱宽后来的交往中,最后一片戈壁已经不再是重要话题,他们聊了很多别的东西。钱宽很欣赏苏北开阔的眼界、深厚的学养和对工作锲而不舍的劲头,远东文艺出版社缺这样的编辑。钱宽对苏北感叹说:“你当初要是到我们这里来就好了,就没今天这样的事情了”
胡杨拜会了钱宽,怀着一种歉疚心理和这位心地善良的总编辑交换意见。钱宽总编辑只好说:“那行吧。”胡杨主动许诺下一部作品一定给远东文艺出版社。钱宽笑笑,说:“下次要是再有一个什么人出来,我看结果还会是这样。”
“不不不不,绝对不会了。”
“苏北是好编辑,”钱宽送胡杨的时候说。“你应当把他推荐给我”
“苏北没对我说他要回北京,否则我一定会建议他投奔您的麾下。”
钱宽笑道:“这就叫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结果现在成了对手。”
“苏北人很好,”胡杨说“你们以后一定会成为朋友。”
“我知道。”
为了回避出版单位的追踪,胡杨特意住到东长安街北侧一座大楼后面不起眼的内部招待所。胡杨和漂亮的王岚开玩笑说:“你看,我还是没有补给你这个人情。”这是胡杨见过钱宽的第二天。
王岚笑着说:“你不妨把这看成是你和我的共同决定。”
胡杨指着苏北说:“这个人用什么办法迷惑了你?”
王岚寸步不让:“是迷惑了我吗?是迷惑了你的”
胡杨就笑,苏北也笑着,什么都不说。苏北很感激胡杨,感激钱宽,更感激王岚,这不是言语能够表达的。接下来,胡杨对苏北叮咛了很多出版环节上的事情,王岚则已经完全把这件事放到了一边,站在一旁饶有兴味地听着他们的谈话。
把最后一片戈壁转让给东方文化出版中心或者说苏北,对于王岚来说并不像苏北想象的那样困难。苏北在后来与王岚的接触中,才逐步了解到这个人的处事风格。
他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和王岚的交往会开拓一片视野,在那里看到与别处完全不同的风光。
碰死在了k省西部一座两千多年前就矗立在那里的无字石碑上,真正是“肝脑涂地”
(3)
但是就像所有事情最终都将过去一样,这件事也过去了。
苏北接到西北文学现任主编费黧的电话,说胡杨到法国访问要在北京停留三个小时,这才赶到机场。
身材瘦小的胡杨有些惊愕,笑着说:“你咋能在这么大的一个地方找到我?”
在这以前,很少对外公布写作信息的胡杨对苏北说过,他最近将完成一部名为最后一片戈壁的长篇小说。苏北恳求胡杨把这部作品交东方文化出版中心出版。胡杨说:“等写完再说。”苏北知道,胡杨写不完最后一片戈壁是断然不会安排出访的。
胡杨带着歉意对苏北解释说:“远东文艺出版社去年为了出版国色招了不少麻烦,我欠着他们的人情,这部作品,我说什么也得给他们”
苏北不听他的解释,坚持说:“不。这部作品一定给东方文化出版中心出版。”这话已经很不讲究,很不客气了。胡杨只是为难地叹口气,并没有责怪苏北。
苏北和胡杨交往了二十多年,他们是k省新时期以来最初的一批小说作者。他们的交往除了文学层面的东西之外,还有友谊因素———远在胡杨没有特别出名的时候,苏北就组织过很多次胡杨作品研讨会,对此,胡杨一直心存感激。
苏北编辑、出版过胡杨的作品集,但是从来没向他约过长篇小说。苏北知道,长篇小说对一个作家来说往往具有特殊意义,获得全国性影响是他们首先考虑的问题,他们不愿把这样的作品交给省级出版社出版。苏北离开k省的时候就曾经向胡杨约定,一定要支援他一部长篇小说,尽管东方文化出版中心不是一家完全意义上的出版机构。当时胡杨是点了头的。
“胡杨,这本书对于东方文化出版中心非常重要,你必须帮我。”
“但是苏北,我已经把稿件交给王岚了。”
“我只要你的授权,”苏北一步不让“其他问题由我来解决。我会用我的方式弥补你所说的欠着王岚和钱宽的情分。现在你一定给我一个授权。”
胡杨犹豫了:“这样行不行?等我几天,我从法国回来以后再说这件事行吗?反正远东文艺出版社还在看稿子,也还没有签合同,时间还是有的”
苏北不好再说什么,笑笑,说:“那也行我等你。”
前景很好当金超在编辑室以胡杨老乡的身份断言胡杨不会再写出高质量作品的时候,苏北坐在办公桌前,构筑着把最后一片戈壁争夺过来的细节。随后,他就在北京出版界跑动起来,包括面见远东文艺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钱宽和国色的责任编辑王岚。
和王岚见面是在亚运村附近一家新开张的咖啡馆。
王岚是一个漂亮的年轻姑娘,远东文艺出版社的骨干编辑,有相当强的组稿能力,在当代作家中很有影响。为了胡杨去年那本书,钱宽顶着很大的压力,拼命保她,虽然给了一个开除留用的处分,最终还是让她继续做编辑工作,上面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王岚穿一件质地很好的黑色皮夹克,脖子上拢着带碎花的纱巾,蓝色牛仔裤使她的双腿显得修长而健美。她的目光清澄透亮,看人的时候显出好奇的样子。
两个人在考究的小木桌旁边坐下来的时候,穿蓝地白花蜡染服装,头上扎着漂亮的红色头饰的服务生小姐端来散发着浓郁芳香的咖啡。
“路上,我一直在想,”王岚用动听的嗓音说“这个苏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胡杨如此看重———他以前从来没敢这样和我说过话。你知道吗?他从巴黎打电话给我,而且是北京时间午夜两点,他就没有算一算巴黎和北京的时差。你猜他在电话里怎么说?他‘命令’我和你见一次面。”
苏北笑了,说:“能够被胡杨命令的人一定是他最信赖的人。”
王岚银铃一般笑起来,为苏北这句没有痕迹的恭维而高兴。“谢天谢地,”王岚说“谁要是被他信赖,离倒霉就不远了。我曾经劝过他,我说你把社会责任感之类的东西扔远一点儿,我说你仅仅是一个作家,你什么也改变不了”
“这不是胡杨的错。”
“我知道。可你也得有个轻重呀,干吗非往枪口上撞?你知道吗?他老父亲都急出病来了。老家的人都说胡杨被抓起来了,说是要枪毙呢!还有的说胡杨现在被公安局吊在监狱大礼堂柱子上了,一天只给两口饭吃”王岚无可抑止地笑了起来,她想起胡杨绘声绘色说这些事时的情形。
苏北说:“我在k省洛泉地区插队的时候,住土窑洞的老乡跟我感叹:听说刘少奇窑里放两个装糖的罐罐哩,想吃白糖有白糖,想吃红糖有红糖,咋还不满足?为啥还要反对毛主席嘛?!”
王岚几乎笑出眼泪,摇着头说:“这是多么好的老百姓,为这他们的领导人应当对他们感恩不尽哪!”
苏北看着王岚,深深地为她不经意表现出的美所倾倒。
“我听胡杨说,为了那本书,你”王岚果断地一挥手,说:“不提它!现在说咱们的正事。胡杨说你非常需要最后一片戈壁?”
“是的,”苏北原想绕很大圈子说出的话,直言不讳说了出来。他介绍了一下东方文化出版中心的情况,他告诉她,他应当报答吴运韬
(4)
王岚微微笑了一下,没有对苏北的话做评价,只是说:“关于最后一片戈壁,情况是这样:我们社当然非常想得到它,但是我们也非常慎重,毕竟有了去年的事情,所以,稿子,领导班子的人都在看。据我所知,目前意见不一致,有的认为作品仍然偏于灰暗,出版以后恐怕会有麻烦,也有的认为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最终意见,恐怕还要等几天才能够拿出来。无论我们社里是什么意见,最终交给哪一家出版社,还要由胡杨来决定。现在我觉得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著名的出版社都在追踪这部作品,他们给出了很高的价码”
“胡杨不会因为这个东西影响他的决定。”
“但是,我知道他同时也很看重这些东西,现在作家也不清高了,我碰到过很多比商人还精于算计的作家。据我所知,胡杨对这些出版社的拒绝并不特别的坚决,我不知道是不是出版条件在影响他也许是我多虑了。”
“谢谢你提醒我,王岚。”苏北诚挚地说“如果远方文艺出版社决定接受出版,如果你认为继续做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对于你很重要,而我又恳求你们,胡杨也建议你们把这个获得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机会让给东方文化出版中心,你会做什么样选择?”
王岚沉吟了一会儿,说:“就我个人来说,我当然不希望放弃,说白了这里面的确有利益问题,但是,世界上又有比利益更重要的东西我想,如果胡杨有这个愿望,我会毫无怨言地照他说的去做,在我这里不应当是问题。现在的问题是你必须面对远东文艺出版社和其他那些著名的出版社。”
“这些工作都由我来做。”
王岚笑了:“你这个人不像表面上那样温良。”
苏北望着她,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
胡杨从法国回来的时候,实际上已经不再为把最后一片戈壁交给哪家出版社出版而为难了。苏北几乎拜会了所有追踪这部作品的人和单位,包括远东文艺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钱宽。
远东文艺出版社是一个庞大的平房院落。苏北在王岚的带领下走进钱宽的办公室之前,远远地看了一眼罩在雾岚中的颐和园,心里感叹时光流逝得太快了。他曾经参加为纪念毛主席横渡长江一周年举办的横渡昆明湖活动细想起来,那已经是快三十年前的事情了。三十年,倏忽之间,三十年就过去了。
钱宽一头白发,有一种儒雅的气质。胡杨曾经对人说:“钱宽是北京文化人里面的最后一个贵族。”钱宽很反感苏北从半路上杀出来,彬彬有礼中显示出冷淡。但是,在和苏北深谈以后,他倒比王岚先动摇了,对苏北说:“如果胡杨决定把这部作品给东方文化出版中心,我不坚持。”
实际上,在苏北和钱宽后来的交往中,最后一片戈壁已经不再是重要话题,他们聊了很多别的东西。钱宽很欣赏苏北开阔的眼界、深厚的学养和对工作锲而不舍的劲头,远东文艺出版社缺这样的编辑。钱宽对苏北感叹说:“你当初要是到我们这里来就好了,就没今天这样的事情了”
胡杨拜会了钱宽,怀着一种歉疚心理和这位心地善良的总编辑交换意见。钱宽总编辑只好说:“那行吧。”胡杨主动许诺下一部作品一定给远东文艺出版社。钱宽笑笑,说:“下次要是再有一个什么人出来,我看结果还会是这样。”
“不不不不,绝对不会了。”
“苏北是好编辑,”钱宽送胡杨的时候说。“你应当把他推荐给我”
“苏北没对我说他要回北京,否则我一定会建议他投奔您的麾下。”
钱宽笑道:“这就叫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结果现在成了对手。”
“苏北人很好,”胡杨说“你们以后一定会成为朋友。”
“我知道。”
为了回避出版单位的追踪,胡杨特意住到东长安街北侧一座大楼后面不起眼的内部招待所。胡杨和漂亮的王岚开玩笑说:“你看,我还是没有补给你这个人情。”这是胡杨见过钱宽的第二天。
王岚笑着说:“你不妨把这看成是你和我的共同决定。”
胡杨指着苏北说:“这个人用什么办法迷惑了你?”
王岚寸步不让:“是迷惑了我吗?是迷惑了你的”
胡杨就笑,苏北也笑着,什么都不说。苏北很感激胡杨,感激钱宽,更感激王岚,这不是言语能够表达的。接下来,胡杨对苏北叮咛了很多出版环节上的事情,王岚则已经完全把这件事放到了一边,站在一旁饶有兴味地听着他们的谈话。
把最后一片戈壁转让给东方文化出版中心或者说苏北,对于王岚来说并不像苏北想象的那样困难。苏北在后来与王岚的接触中,才逐步了解到这个人的处事风格。
他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和王岚的交往会开拓一片视野,在那里看到与别处完全不同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