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严歌苓其人其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论严歌苓小说创作
柳珊
严歌苓小说的成功,绝大部分要归因于她所创造的阐释者。她的小说“总是弥漫着阐释者的魅力”[1]。这种魅力源自何处?很有可能,我们把握、分析这种魅力的过程将会劳而无获,面纱揭开了一层又一层,不是越揭越少,而是越揭越多,面纱后面始终是面纱,阐释者的真实面目并没有清楚地显露出来。但是可以自信并自慰的是:在每一张面纱揭开后,我们看到的将是阐释者更加丰富迷人的身影,领略到更为美妙的艺术风致。
阐释者自身价值观念的不确定性
在严歌苓的小说文本中,所有的事件和活动,包括人物的心理活动,都是由阐释者讲述的,而不是由事实客观来显示。文本正是在阐释者的思想、感情、欲望的操纵下运作并发生。然而,我们不难发现,这个阐释者总是在是与非、善与恶、光荣与耻辱、情感与理智之间踌躇不决、摇摆不定。因而,由他操纵的人物自然也具有两面性。对于那些通常为人们所讴歌赞美的人物,阐释者在讴歌赞美的同时,又本能地展示了他们的残酷性和不完美性,如雌性的草地中的沈红霞,她是一个可敬而又可怕甚至可憎的人;扶桑中的扶桑则是一个可亲而不可赞的人。至于那些凶恶卑劣的人,阐释者又不忘凸显他们善良勇敢的特征,如残忍好斗的阿丁与公正侠义的大勇同为一人,这些优点和缺点共存的人是那么真实地走进了我们的视线和心灵。
不应否认,严歌苓早年写作绿血和一个女兵的悄悄话时,受新时期以来文学创作信念的鼓励和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她的阐释者也自信得意,雄心勃勃,象一个急于报告、传播新生活气象和真理的布道者。1988年底,雌性的草地发表后,严歌苓将她的阐释者送入了另一个世界。在那里,阐释者一会儿显得幼稚,一会儿显得成熟,一会儿热烈奔放,一会儿冷静沉思。正是在种种变化多端、色彩斑斓的姿态中,阐释者展示出她的丰盈与美丽。
雌性的草地与以往的知青小说有所不同“并无十分明显的政治反思和批判的倾向,也没有那种最能引发人们同情的,为知青说话的功利性极强的激情”[2]。小说讲述的是一群女知青,她们被理想燃烧着,象男人一样吃马料睡破帐篷,成天厮混在马群里,在草地上流浪般放牧。这里,在理想之光中诞生,并时刻被理想之光笼罩着、被集体供奉着的是荣誉、意志与纯洁的信仰。一切卑污、丑恶、阴谋与淫荡都不得不退避三舍或自然改形。但是,人性在一片灿烂的光辉里呻吟着。姑娘们不能为穿着打扮、零食卫生费心思,而是浑身散发着马粪、羊膻的气息;她们靠摔跤、打架来消遣排闷。老杜在疼痛的骑姿中获取变态的性满足;柯丹则偷偷摸摸地喂养自己的私生子,导致他性格怪异并失踪流浪。到最后,轰轰烈烈、万人瞩目的女子牧马班无声无息地湮灭了。沈红霞为之献出了一切。小说在阐释者“我”对她的想象性叙述中结束:
我目送她赶着浩浩无垠的马越过我,继续走着她那类似圣者远征的漫漫长途。她瘦削赤裸的身体上,那个红色布包十分触目,这使她形象苍凉中包含一点儿残酷远去的她带有一种历史的陈旧色彩。
这个结尾最能反映阐释者在价值观念上的不确定性,理想的载体从阐释者“我”身边越过,留下的只是困惑。
1989年底,严歌苓带着雌性草地的浓郁芬芳,飞越大洋,成了另一个文化的闯入者。作为一位生性敏感的小说家,她对新老移民的尴尬境域有深刻的感受。“生命的尊严与生活的压力哪一个更重要”是她写作女房东、少女小渔、栗色头发等作品时的主要冲突。
扶桑将东西方文明的这种冲突、对抗揭示得最为深刻鲜明。扶桑身上凝聚了中国传统妇女的一切特征:吃苦耐劳、温顺驯良乃至麻木愚昧。白人男孩克里斯的文化符号是未定型、不成熟的“他者”他们的爱情是灵魂深处的剧烈震颤,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吸引与迷恋。克里斯竭力要把扶桑和她所属的群体分开,将她拯救出来。然而,扶桑不单纯是一个个体,她和她所属的群体是同一的。离开了群体的丑恶与卑贱,她的魅力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在堕落污秽的妓院里,她使克里斯怦然心动,但是躺在救济院洁白的房间,却令他感到陌生拘谨。扶桑明白:她是不能被救赎的。她惟有在不停地被买卖、被凌辱鄙弃中才能获得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在苦难和屈辱中才能体验到生命内在的尊严与幸福。爱情惟有在对视与冲撞中才会迸出耀眼的火花。也正是这欲罢不能、欲离还合,夹杂着种族、肤色、年龄、身份、文化种种矛盾的爱情赋予了扶桑神秘诱人的色彩。
这正是严歌苓小说的独特之处。统一的真理并非不存在――沈红霞坚持不懈地追求理想,扶桑与克里斯忠贞不渝地对待爱情“我”无限渴望正常――但是这些并没有在阐释者的意识中占据统治支配地位,也没有受到刻意的嘲讽与贬低,它和其他思想观念一样,各守其位,活泼有力地较量着。它们的冲突从头至尾都没有得到实际的解决,因而它们都没有失去自身的直接价值而降低为单纯的心理感受。可以说,价值取向上的不确定性赋予了阐释者一颗迷乱的心,迷乱成为严歌苓小说文本中阐释者的主要美学特征,也是他独具魅力、与众不同的原... -->>
——论严歌苓小说创作
柳珊
严歌苓小说的成功,绝大部分要归因于她所创造的阐释者。她的小说“总是弥漫着阐释者的魅力”[1]。这种魅力源自何处?很有可能,我们把握、分析这种魅力的过程将会劳而无获,面纱揭开了一层又一层,不是越揭越少,而是越揭越多,面纱后面始终是面纱,阐释者的真实面目并没有清楚地显露出来。但是可以自信并自慰的是:在每一张面纱揭开后,我们看到的将是阐释者更加丰富迷人的身影,领略到更为美妙的艺术风致。
阐释者自身价值观念的不确定性
在严歌苓的小说文本中,所有的事件和活动,包括人物的心理活动,都是由阐释者讲述的,而不是由事实客观来显示。文本正是在阐释者的思想、感情、欲望的操纵下运作并发生。然而,我们不难发现,这个阐释者总是在是与非、善与恶、光荣与耻辱、情感与理智之间踌躇不决、摇摆不定。因而,由他操纵的人物自然也具有两面性。对于那些通常为人们所讴歌赞美的人物,阐释者在讴歌赞美的同时,又本能地展示了他们的残酷性和不完美性,如雌性的草地中的沈红霞,她是一个可敬而又可怕甚至可憎的人;扶桑中的扶桑则是一个可亲而不可赞的人。至于那些凶恶卑劣的人,阐释者又不忘凸显他们善良勇敢的特征,如残忍好斗的阿丁与公正侠义的大勇同为一人,这些优点和缺点共存的人是那么真实地走进了我们的视线和心灵。
不应否认,严歌苓早年写作绿血和一个女兵的悄悄话时,受新时期以来文学创作信念的鼓励和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她的阐释者也自信得意,雄心勃勃,象一个急于报告、传播新生活气象和真理的布道者。1988年底,雌性的草地发表后,严歌苓将她的阐释者送入了另一个世界。在那里,阐释者一会儿显得幼稚,一会儿显得成熟,一会儿热烈奔放,一会儿冷静沉思。正是在种种变化多端、色彩斑斓的姿态中,阐释者展示出她的丰盈与美丽。
雌性的草地与以往的知青小说有所不同“并无十分明显的政治反思和批判的倾向,也没有那种最能引发人们同情的,为知青说话的功利性极强的激情”[2]。小说讲述的是一群女知青,她们被理想燃烧着,象男人一样吃马料睡破帐篷,成天厮混在马群里,在草地上流浪般放牧。这里,在理想之光中诞生,并时刻被理想之光笼罩着、被集体供奉着的是荣誉、意志与纯洁的信仰。一切卑污、丑恶、阴谋与淫荡都不得不退避三舍或自然改形。但是,人性在一片灿烂的光辉里呻吟着。姑娘们不能为穿着打扮、零食卫生费心思,而是浑身散发着马粪、羊膻的气息;她们靠摔跤、打架来消遣排闷。老杜在疼痛的骑姿中获取变态的性满足;柯丹则偷偷摸摸地喂养自己的私生子,导致他性格怪异并失踪流浪。到最后,轰轰烈烈、万人瞩目的女子牧马班无声无息地湮灭了。沈红霞为之献出了一切。小说在阐释者“我”对她的想象性叙述中结束:
我目送她赶着浩浩无垠的马越过我,继续走着她那类似圣者远征的漫漫长途。她瘦削赤裸的身体上,那个红色布包十分触目,这使她形象苍凉中包含一点儿残酷远去的她带有一种历史的陈旧色彩。
这个结尾最能反映阐释者在价值观念上的不确定性,理想的载体从阐释者“我”身边越过,留下的只是困惑。
1989年底,严歌苓带着雌性草地的浓郁芬芳,飞越大洋,成了另一个文化的闯入者。作为一位生性敏感的小说家,她对新老移民的尴尬境域有深刻的感受。“生命的尊严与生活的压力哪一个更重要”是她写作女房东、少女小渔、栗色头发等作品时的主要冲突。
扶桑将东西方文明的这种冲突、对抗揭示得最为深刻鲜明。扶桑身上凝聚了中国传统妇女的一切特征:吃苦耐劳、温顺驯良乃至麻木愚昧。白人男孩克里斯的文化符号是未定型、不成熟的“他者”他们的爱情是灵魂深处的剧烈震颤,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吸引与迷恋。克里斯竭力要把扶桑和她所属的群体分开,将她拯救出来。然而,扶桑不单纯是一个个体,她和她所属的群体是同一的。离开了群体的丑恶与卑贱,她的魅力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在堕落污秽的妓院里,她使克里斯怦然心动,但是躺在救济院洁白的房间,却令他感到陌生拘谨。扶桑明白:她是不能被救赎的。她惟有在不停地被买卖、被凌辱鄙弃中才能获得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在苦难和屈辱中才能体验到生命内在的尊严与幸福。爱情惟有在对视与冲撞中才会迸出耀眼的火花。也正是这欲罢不能、欲离还合,夹杂着种族、肤色、年龄、身份、文化种种矛盾的爱情赋予了扶桑神秘诱人的色彩。
这正是严歌苓小说的独特之处。统一的真理并非不存在――沈红霞坚持不懈地追求理想,扶桑与克里斯忠贞不渝地对待爱情“我”无限渴望正常――但是这些并没有在阐释者的意识中占据统治支配地位,也没有受到刻意的嘲讽与贬低,它和其他思想观念一样,各守其位,活泼有力地较量着。它们的冲突从头至尾都没有得到实际的解决,因而它们都没有失去自身的直接价值而降低为单纯的心理感受。可以说,价值取向上的不确定性赋予了阐释者一颗迷乱的心,迷乱成为严歌苓小说文本中阐释者的主要美学特征,也是他独具魅力、与众不同的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