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口号万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匆匆”呢?这里已经体现出作者的时间观,在朱自清看来,时间是“匆匆”的,是快的,是急的。这个题目就给人一种速度感,还有一种过程感。你似乎能够看见时间以一种动态的面貌呈现在你的面前。
第一段“燕子去了”第一句是个排比句,选择了三个似同实异的生命现象。描述的是一种循环的生命现象,令人感到亲切、慰藉。然后第二句马上提出一个对比,那些东西都可以重复,但只有时间不重复“一去不复返”这个第二句用了一个第二人称“你”这是直接与读者对话,给人的感觉十分亲切。最后是几个猜测式的追问。设想那时间可以被“偷”可以“藏”可以“逃走”都增添了时间的形象感。我们看这开头的第一段,用一个排比,一个对比,加上一串追问,造成一种忧伤的节奏,但是这忧伤中又含着优美,因为它是思考中的忧伤,是寻觅中的忧伤。在清浅优美的文字中,朱自清举重若轻地提出了一个重大的问题,表现出一种终极关怀。
第二段“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这第一句中用了一个“他们”这个“他们”是指谁呢?是父母?是领导?是老天爷?是上帝?我们中学里的语文考试常常采用标准答案的方式,什么东西都弄成标准答案。其实,世界上很多东西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什么都有标准答案,还要老师干什么?什么都弄成标准答案,说明我们很多老师的无能,也说明他们的蛮不讲理。这里的“他们”就是不确定的。正因为不确定,表现出朱自清对时间的“无把握感”其实我们全人类对时间都是无把握感的。谁知道时间是怎么来的?是本来就有的,还是我们自己造的,是上帝设计的,还是我们的错觉?正因为不确定,生活才有了意义。假如什么都确定了,什么都知道了,人类也就没有生存的意义了。但我们还是有一些东西是知道的。知道什么呢?朱自清知道“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八千多是多少?看上去很多,其实也就是二十多年。同学们,从你的手中,已经有多少日子溜去了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算你能活一百岁,也不过就是三万多天。也不过就是一千多个月。你一生中,也就能看到几百次“十五的月亮”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匆匆这篇文章写于1922年,当时朱自清24岁,也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岁数,但他已经意识到“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节奏更快的时代,我们有朱自清那样敏锐的时间感吗?
“八千多日子”溜去了,应该是有觉察的。但是为什么没有觉察呢?朱自清下面用了一个比喻。“像针尖上”这个比喻非常准确、形象。无声,无影,看不见,听不到。所以“头涔涔而泪潸潸了”“涔涔”是形容出汗“潸潸”是形容流泪。出汗说明恐惧,流泪说明悲伤。所以这一段,写出了对于时间渐渐离去的悲恐之情。
第三段“去的尽管去了”第一句中,出现了“匆匆”二字。这是明确地点题了。说明题目的“匆匆”就是写时间的,就是写这去去来来的时间的。下面,以日子和“我”的关系,进一步把匆匆的日子形象化。我们都知道时间的可贵,但是怎样写出这个可贵,是非常不容易的。朱自清在这里,采用了以有形写无形的技巧。他笔下的日子,仿佛是可以看到的,仿佛是触手可摸的。他用了一串排比句。在修辞手法上,用了拟人。把时间流逝的状态写到了入木三分的地步,写得让人身临其境、如在目前。真的能够令人产生恐慌,从而写出了“匆匆”的力量,写出时间之流的不可抗拒。
第四段“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承接上文“时间之流不可抗拒”的意思,进一步来写人与时间的关系。时间既然这么无情,这么冷漠,这么不可抗拒,那么我们怎么办呢?这里,朱自清写出了人与永恒的矛盾。在永恒面前,显出了人的渺小。“徘徊”二字值得注意。它写出人的无可奈何,人的永恒的困惑。一般的人想到这里,也就会止步了。因为反正干什么都是渺小的,都是没有意义的,都会在宇宙中被时间淹没得一丝不剩的。但是,朱自清没有止步于此。他最后一句说:“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一句话,由自愧转向了自励,自我激励。前面写出了时间流逝的不可抗拒,但是这里偏偏要抗拒。这才是生命的意义。人类文明,都是在与自然的抗争中产生的。人与自然抗争,与时间抗争,不是为了要战胜自然,战胜时间,而是因为抗争本身就是生命的意义。如果一味地顺从自然,那我们就不应该生存,我们生下来就死去算了。这一段,是全文的思想核心。
最后的第五段,只有一句“你聪明的,告诉我”这一句基本上是重复第一段里的第二句,只更换了一个字“你”的位置。上文虽然强调了抗争,但抗争并不能消除对时间的困惑。所以这最后一段又回到对时间的质疑,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味道,全文以发问开始,又以发问结束,格外发人幽思。
回看全文,朱自清以小写大,以“小我”的感受,写出了“大我”的问题。表现了一种“五四”情怀。在“五四”时代,时间问题得到了比较普遍的重视。匆匆就是其中的一篇杰作。这样的散文是超越时代的,也是超越国界的,今天读来依然令人震撼。可以说,这是一篇五四时代的春江花月夜。
匆匆在艺术手法上也非常有特色。清新,亲切,流畅的口语与书面语巧妙结合,形象化的表现手段,体现出白话文的极大魅力。文章中有典型的白话文的标志:“的”“了”“啊”“呢”但也有“涔涔”“潸潸”“确乎”“凝然”这样的文言词汇。白话文的魅力不是完全排斥文言文,而是吸收文言文中有用的精华,这样才会更上一层楼。朱自清创造了一种十分标准的散文语言,我们今天仍然把这样的语言作为写作的规范。
匆匆还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段。如排比,设问,比喻,拟人,这些修辞手段运用得非常自然,产生了一定的情意化、风趣化的效果。比如第三段,把时间写得好像有几分淘气的样子。
这篇文章的优美之处还在于,结构和谐、感情自然而深婉、语言标准、富有音乐性和诗之美。比如第一段,抑扬顿挫“去了”“枯了”“谢了”音调是仄,平,仄。“再来”、“再青”、“再开”都是平“不复返”则是仄,读起来有诗歌的感觉。这是整齐与流动的完美结合。多读这样的散文,能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使人永葆青春,望大家多读这样的好文章。
好,匆匆这篇文章,今天就匆匆讲到这里。和大家一起度过了一段匆匆的时光,祝同学们在你们美好的一生中,对得起每一个“匆匆”
(网络教学讲稿,有光盘发行)
“匆匆”呢?这里已经体现出作者的时间观,在朱自清看来,时间是“匆匆”的,是快的,是急的。这个题目就给人一种速度感,还有一种过程感。你似乎能够看见时间以一种动态的面貌呈现在你的面前。
第一段“燕子去了”第一句是个排比句,选择了三个似同实异的生命现象。描述的是一种循环的生命现象,令人感到亲切、慰藉。然后第二句马上提出一个对比,那些东西都可以重复,但只有时间不重复“一去不复返”这个第二句用了一个第二人称“你”这是直接与读者对话,给人的感觉十分亲切。最后是几个猜测式的追问。设想那时间可以被“偷”可以“藏”可以“逃走”都增添了时间的形象感。我们看这开头的第一段,用一个排比,一个对比,加上一串追问,造成一种忧伤的节奏,但是这忧伤中又含着优美,因为它是思考中的忧伤,是寻觅中的忧伤。在清浅优美的文字中,朱自清举重若轻地提出了一个重大的问题,表现出一种终极关怀。
第二段“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这第一句中用了一个“他们”这个“他们”是指谁呢?是父母?是领导?是老天爷?是上帝?我们中学里的语文考试常常采用标准答案的方式,什么东西都弄成标准答案。其实,世界上很多东西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什么都有标准答案,还要老师干什么?什么都弄成标准答案,说明我们很多老师的无能,也说明他们的蛮不讲理。这里的“他们”就是不确定的。正因为不确定,表现出朱自清对时间的“无把握感”其实我们全人类对时间都是无把握感的。谁知道时间是怎么来的?是本来就有的,还是我们自己造的,是上帝设计的,还是我们的错觉?正因为不确定,生活才有了意义。假如什么都确定了,什么都知道了,人类也就没有生存的意义了。但我们还是有一些东西是知道的。知道什么呢?朱自清知道“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八千多是多少?看上去很多,其实也就是二十多年。同学们,从你的手中,已经有多少日子溜去了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算你能活一百岁,也不过就是三万多天。也不过就是一千多个月。你一生中,也就能看到几百次“十五的月亮”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匆匆这篇文章写于1922年,当时朱自清24岁,也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岁数,但他已经意识到“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节奏更快的时代,我们有朱自清那样敏锐的时间感吗?
“八千多日子”溜去了,应该是有觉察的。但是为什么没有觉察呢?朱自清下面用了一个比喻。“像针尖上”这个比喻非常准确、形象。无声,无影,看不见,听不到。所以“头涔涔而泪潸潸了”“涔涔”是形容出汗“潸潸”是形容流泪。出汗说明恐惧,流泪说明悲伤。所以这一段,写出了对于时间渐渐离去的悲恐之情。
第三段“去的尽管去了”第一句中,出现了“匆匆”二字。这是明确地点题了。说明题目的“匆匆”就是写时间的,就是写这去去来来的时间的。下面,以日子和“我”的关系,进一步把匆匆的日子形象化。我们都知道时间的可贵,但是怎样写出这个可贵,是非常不容易的。朱自清在这里,采用了以有形写无形的技巧。他笔下的日子,仿佛是可以看到的,仿佛是触手可摸的。他用了一串排比句。在修辞手法上,用了拟人。把时间流逝的状态写到了入木三分的地步,写得让人身临其境、如在目前。真的能够令人产生恐慌,从而写出了“匆匆”的力量,写出时间之流的不可抗拒。
第四段“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承接上文“时间之流不可抗拒”的意思,进一步来写人与时间的关系。时间既然这么无情,这么冷漠,这么不可抗拒,那么我们怎么办呢?这里,朱自清写出了人与永恒的矛盾。在永恒面前,显出了人的渺小。“徘徊”二字值得注意。它写出人的无可奈何,人的永恒的困惑。一般的人想到这里,也就会止步了。因为反正干什么都是渺小的,都是没有意义的,都会在宇宙中被时间淹没得一丝不剩的。但是,朱自清没有止步于此。他最后一句说:“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一句话,由自愧转向了自励,自我激励。前面写出了时间流逝的不可抗拒,但是这里偏偏要抗拒。这才是生命的意义。人类文明,都是在与自然的抗争中产生的。人与自然抗争,与时间抗争,不是为了要战胜自然,战胜时间,而是因为抗争本身就是生命的意义。如果一味地顺从自然,那我们就不应该生存,我们生下来就死去算了。这一段,是全文的思想核心。
最后的第五段,只有一句“你聪明的,告诉我”这一句基本上是重复第一段里的第二句,只更换了一个字“你”的位置。上文虽然强调了抗争,但抗争并不能消除对时间的困惑。所以这最后一段又回到对时间的质疑,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味道,全文以发问开始,又以发问结束,格外发人幽思。
回看全文,朱自清以小写大,以“小我”的感受,写出了“大我”的问题。表现了一种“五四”情怀。在“五四”时代,时间问题得到了比较普遍的重视。匆匆就是其中的一篇杰作。这样的散文是超越时代的,也是超越国界的,今天读来依然令人震撼。可以说,这是一篇五四时代的春江花月夜。
匆匆在艺术手法上也非常有特色。清新,亲切,流畅的口语与书面语巧妙结合,形象化的表现手段,体现出白话文的极大魅力。文章中有典型的白话文的标志:“的”“了”“啊”“呢”但也有“涔涔”“潸潸”“确乎”“凝然”这样的文言词汇。白话文的魅力不是完全排斥文言文,而是吸收文言文中有用的精华,这样才会更上一层楼。朱自清创造了一种十分标准的散文语言,我们今天仍然把这样的语言作为写作的规范。
匆匆还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段。如排比,设问,比喻,拟人,这些修辞手段运用得非常自然,产生了一定的情意化、风趣化的效果。比如第三段,把时间写得好像有几分淘气的样子。
这篇文章的优美之处还在于,结构和谐、感情自然而深婉、语言标准、富有音乐性和诗之美。比如第一段,抑扬顿挫“去了”“枯了”“谢了”音调是仄,平,仄。“再来”、“再青”、“再开”都是平“不复返”则是仄,读起来有诗歌的感觉。这是整齐与流动的完美结合。多读这样的散文,能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使人永葆青春,望大家多读这样的好文章。
好,匆匆这篇文章,今天就匆匆讲到这里。和大家一起度过了一段匆匆的时光,祝同学们在你们美好的一生中,对得起每一个“匆匆”
(网络教学讲稿,有光盘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