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重活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其实主要有四项措施,一是企业的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
从这四项措施来看,毫无疑问的,这是一种通过掠夺普通市民地财富来强化中央政府地行为,有点往专制靠拢,跟英国过去以往的高度民主化进城显得有点背道而驰。
由于有庞大地海外资金支持,她得意顺利收买保守党阁员,牢牢把持保守党党魁,并且反过来通过这些政策,更为严密的支配内阁阁员,从而再次通过政治手段,严格去执行那一系列新的金融政策,比如促使工会服从法律的约束,以及国有企业的民营化等等,其实都是在稳定政权的同时,去回报那些金融家。
在她执政后期,甚至连教育、卫生保健以及住宅都全部民营化,把“撒切尔革命”由财经和工业扩展到新的社会政策领域。可以说,她的这些政策,是穷了一代英国人,却让英国政府强大了起来,也让那些海外银行家赚的盆满钵满。她获得了政权的稳固、国家的强大以及英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代价却是让英国的经济损失大大增大,让众多银行家攫取了英国更多的利润。
也就是这样,尽管她执政期间,英国政府的财政得以缓和,国家实力得到增强,但却损害了大部分普通英国民众的利益,所以在后来的时候,几乎没有多少普通英国人喜欢这个戴卓尔夫人的,毕竟英国人是最精明的市民质疑,他们知道谁损害了自己的利益。
当然了,以唐欢后世的眼光来看,其实戴卓尔夫人这么做也是不得已,让老百姓暂时穷一些,总比政府破产来得好。这有点类似后世国内朱总理的一些改革,两者其实很多地方都有着惊人的类似,目的都是为了强国,但手段么,却就有那么点不尽人情了。只不过,英国的媒体高度自由,能够大幅度把戴卓尔夫人的施政措施的得失剖析出来,英国大部分民众的素质也高,能够明白这里面的道道,但中国大部分老百姓大都知道的很少,而且媒体也多控制在国家手中,所以对这些就有些懵懵懂懂,除了少数研究经济的知识分子外,很少懂得里面的内幕。
其实,英国戴卓尔夫人的改革,与中国邓公的改革,很多地方也是有相似之处的,其实都是让一部分先富起来的措施。
英国跟中国,在当时虽然情况不同,但面临的形势都是一样严峻,那就是国家财政严重亏损,社会动荡加剧,政权面临严峻考验。
对内。中国当时地民众普遍比较懵懂,很少懂得去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但经历过文革之后,内心普遍压抑着不满,蕴含着巨大、不可控的破坏力;而英国的民众普遍太精明,他们对一切似懂非懂,却又破坏力比较小,但更有夺权的主动意识。对外,中国周边形势开始发生转变,苏联靠不住了。跟中国的双边关系日益恶化,战争氛围增大,边境纷争显得一触即发;英国则要面临欧洲大陆。特别是联邦德国的经济竞争。以及提防美国金融资本的渗透掠夺。
为了应对各国不同的态势,两个优秀的领导人都施展了不同地策略。
邓公是通过发动对外战争,凝聚了人心。掌握了军队,巩固了自己的政权。然后又提出改革开放、给人们的思想开了一个渠道。同时又严格控制宣传媒体,统一喉舌,这样通过挖掘人们对财富地欲望,顺利地泄洪,把长久以来积累的对党对政权的不满发泄出去。如此一来,不但达到主权击中、国家稳定地目的,还顺便发展了经济,人民都是欢欣鼓舞;至于对外地外交上,邓公开始推翻原来一边倒的政策。抛弃了意识形态之争。转而进行了更具有理性化的外交政策,跟欧美等国不断靠近。反而跟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逐渐疏远,拉美帝国主义的大旗,对抗苏联老大哥的咄咄逼人,又因为获得了美国关于苏联的经济战争情报,痛下决心打击越南小弟,从而给苏联狠狠的打了一巴掌,让大家看明白了,苏联已经是日薄西山,不过是在装大尾巴狼,是纸老虎在吓唬人,根本没实力跟中国打一场高烈度战争,甚至珍宝岛那样的都干不起来了。
而戴卓尔夫人,则相对简单,对内她是通过私有化改革、大幅削减福利制度以及打击工会力量,来刺激英国经济的疲软,巩固英国政府地威信。对外,她是通过鼓吹对抗苏联,来获得美国地援助,靠抱紧美国大腿支持本国经济,靠拉拢那些国际银行家,来对抗欧洲大陆的经济竞争。比如广场协议,唐欢就怀疑可能英国也在里面主动插了一脚,不然为啥联邦德国也有一份打击?要知道联邦德国当时对美国出口造成地压力,可要远远小于日本的威胁。打击联邦德国,最大的得益者,就是英国。而这,也再次说明,为啥陈彼得在狙击香港的时候,英国政府居然很奇怪的不吭声,没有丝毫对策。
换句话说,戴卓尔夫人是一个实际主义者,她在当时一开始就是瞄准了香港的财富,想要捞一把就走,顺便让国内那些还抱着不切实际心思的阁员对香港死心,顺便打击一下这些人,巩固自己的政权。在唐欢前生记忆的时空里,戴卓尔夫人成功了,她利用当时香港的浮动利率,以及政治上的优越性,联合众多炒家,操纵了港元风波,从香港掠夺走了大量的财富。这个财富究竟多少呢?恐怕也不是唐欢前生记忆的那样语焉不详,只从唐欢那次获得的巨大财富就能看出,在这个冷战时期,在这个金融有着巨大漏洞,甚至是英国政府故意放开漏洞的时期,实在是太容易利用金融杠杆去掠夺财富了。这时候玩的都是大手笔,跟后来索罗斯那种对冲玩法,根本就不一个档次,或者说,相比后来索罗斯等人的玩法,现在的玩法是一种大漏洞、低水平,高回报的玩法。
想到这里,唐欢已经明白到,其实对于戴卓尔夫人来说,她恐怕目前最需要的,就是解决英国财政问题,进而巩固自己的政权以及英国政府的威信,简单点说其他都是虚的,她就是要一个字,钱!
而自己呢,则是在她本来要得到的财富里横插一杠子的虎口夺食,她应该是恨自己,不,是恨陈彼得才对。不过呢,老陈现在抱着美国大腿,她估计是拿老陈没法子了,所以她转而对自己这个资金的实际拥有者抛出橄榄枝,用意自然不言自明,就是让自己掏钱,大力投资英国,让原本该让他掠夺的资金,重新通过另外一种投资的形势回到英国。
“当然了,对于你的音乐才华,我本人一直是非常欣赏的。不过更让我欣赏你的是,你在商场上的果决与睿智。”
“哦?是么,呵呵,谢谢夸奖。”唐欢听了戴卓尔夫人的话,微微一笑,只是继续在那里拨弄手中的红茶。
看到他这个模样,戴卓尔夫人再次笑了笑,干脆来了个单刀直入:“迈克尔,其实我们对你的财政状况都很有所了解,你的实力,远远不是你在香港所表现的那样。这样一来,你不觉得以你现在的财富,只是投资一个小小的汽车公司,有点太大材小用了么?”
其实主要有四项措施,一是企业的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
从这四项措施来看,毫无疑问的,这是一种通过掠夺普通市民地财富来强化中央政府地行为,有点往专制靠拢,跟英国过去以往的高度民主化进城显得有点背道而驰。
由于有庞大地海外资金支持,她得意顺利收买保守党阁员,牢牢把持保守党党魁,并且反过来通过这些政策,更为严密的支配内阁阁员,从而再次通过政治手段,严格去执行那一系列新的金融政策,比如促使工会服从法律的约束,以及国有企业的民营化等等,其实都是在稳定政权的同时,去回报那些金融家。
在她执政后期,甚至连教育、卫生保健以及住宅都全部民营化,把“撒切尔革命”由财经和工业扩展到新的社会政策领域。可以说,她的这些政策,是穷了一代英国人,却让英国政府强大了起来,也让那些海外银行家赚的盆满钵满。她获得了政权的稳固、国家的强大以及英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代价却是让英国的经济损失大大增大,让众多银行家攫取了英国更多的利润。
也就是这样,尽管她执政期间,英国政府的财政得以缓和,国家实力得到增强,但却损害了大部分普通英国民众的利益,所以在后来的时候,几乎没有多少普通英国人喜欢这个戴卓尔夫人的,毕竟英国人是最精明的市民质疑,他们知道谁损害了自己的利益。
当然了,以唐欢后世的眼光来看,其实戴卓尔夫人这么做也是不得已,让老百姓暂时穷一些,总比政府破产来得好。这有点类似后世国内朱总理的一些改革,两者其实很多地方都有着惊人的类似,目的都是为了强国,但手段么,却就有那么点不尽人情了。只不过,英国的媒体高度自由,能够大幅度把戴卓尔夫人的施政措施的得失剖析出来,英国大部分民众的素质也高,能够明白这里面的道道,但中国大部分老百姓大都知道的很少,而且媒体也多控制在国家手中,所以对这些就有些懵懵懂懂,除了少数研究经济的知识分子外,很少懂得里面的内幕。
其实,英国戴卓尔夫人的改革,与中国邓公的改革,很多地方也是有相似之处的,其实都是让一部分先富起来的措施。
英国跟中国,在当时虽然情况不同,但面临的形势都是一样严峻,那就是国家财政严重亏损,社会动荡加剧,政权面临严峻考验。
对内。中国当时地民众普遍比较懵懂,很少懂得去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但经历过文革之后,内心普遍压抑着不满,蕴含着巨大、不可控的破坏力;而英国的民众普遍太精明,他们对一切似懂非懂,却又破坏力比较小,但更有夺权的主动意识。对外,中国周边形势开始发生转变,苏联靠不住了。跟中国的双边关系日益恶化,战争氛围增大,边境纷争显得一触即发;英国则要面临欧洲大陆。特别是联邦德国的经济竞争。以及提防美国金融资本的渗透掠夺。
为了应对各国不同的态势,两个优秀的领导人都施展了不同地策略。
邓公是通过发动对外战争,凝聚了人心。掌握了军队,巩固了自己的政权。然后又提出改革开放、给人们的思想开了一个渠道。同时又严格控制宣传媒体,统一喉舌,这样通过挖掘人们对财富地欲望,顺利地泄洪,把长久以来积累的对党对政权的不满发泄出去。如此一来,不但达到主权击中、国家稳定地目的,还顺便发展了经济,人民都是欢欣鼓舞;至于对外地外交上,邓公开始推翻原来一边倒的政策。抛弃了意识形态之争。转而进行了更具有理性化的外交政策,跟欧美等国不断靠近。反而跟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逐渐疏远,拉美帝国主义的大旗,对抗苏联老大哥的咄咄逼人,又因为获得了美国关于苏联的经济战争情报,痛下决心打击越南小弟,从而给苏联狠狠的打了一巴掌,让大家看明白了,苏联已经是日薄西山,不过是在装大尾巴狼,是纸老虎在吓唬人,根本没实力跟中国打一场高烈度战争,甚至珍宝岛那样的都干不起来了。
而戴卓尔夫人,则相对简单,对内她是通过私有化改革、大幅削减福利制度以及打击工会力量,来刺激英国经济的疲软,巩固英国政府地威信。对外,她是通过鼓吹对抗苏联,来获得美国地援助,靠抱紧美国大腿支持本国经济,靠拉拢那些国际银行家,来对抗欧洲大陆的经济竞争。比如广场协议,唐欢就怀疑可能英国也在里面主动插了一脚,不然为啥联邦德国也有一份打击?要知道联邦德国当时对美国出口造成地压力,可要远远小于日本的威胁。打击联邦德国,最大的得益者,就是英国。而这,也再次说明,为啥陈彼得在狙击香港的时候,英国政府居然很奇怪的不吭声,没有丝毫对策。
换句话说,戴卓尔夫人是一个实际主义者,她在当时一开始就是瞄准了香港的财富,想要捞一把就走,顺便让国内那些还抱着不切实际心思的阁员对香港死心,顺便打击一下这些人,巩固自己的政权。在唐欢前生记忆的时空里,戴卓尔夫人成功了,她利用当时香港的浮动利率,以及政治上的优越性,联合众多炒家,操纵了港元风波,从香港掠夺走了大量的财富。这个财富究竟多少呢?恐怕也不是唐欢前生记忆的那样语焉不详,只从唐欢那次获得的巨大财富就能看出,在这个冷战时期,在这个金融有着巨大漏洞,甚至是英国政府故意放开漏洞的时期,实在是太容易利用金融杠杆去掠夺财富了。这时候玩的都是大手笔,跟后来索罗斯那种对冲玩法,根本就不一个档次,或者说,相比后来索罗斯等人的玩法,现在的玩法是一种大漏洞、低水平,高回报的玩法。
想到这里,唐欢已经明白到,其实对于戴卓尔夫人来说,她恐怕目前最需要的,就是解决英国财政问题,进而巩固自己的政权以及英国政府的威信,简单点说其他都是虚的,她就是要一个字,钱!
而自己呢,则是在她本来要得到的财富里横插一杠子的虎口夺食,她应该是恨自己,不,是恨陈彼得才对。不过呢,老陈现在抱着美国大腿,她估计是拿老陈没法子了,所以她转而对自己这个资金的实际拥有者抛出橄榄枝,用意自然不言自明,就是让自己掏钱,大力投资英国,让原本该让他掠夺的资金,重新通过另外一种投资的形势回到英国。
“当然了,对于你的音乐才华,我本人一直是非常欣赏的。不过更让我欣赏你的是,你在商场上的果决与睿智。”
“哦?是么,呵呵,谢谢夸奖。”唐欢听了戴卓尔夫人的话,微微一笑,只是继续在那里拨弄手中的红茶。
看到他这个模样,戴卓尔夫人再次笑了笑,干脆来了个单刀直入:“迈克尔,其实我们对你的财政状况都很有所了解,你的实力,远远不是你在香港所表现的那样。这样一来,你不觉得以你现在的财富,只是投资一个小小的汽车公司,有点太大材小用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