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明朝的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221

    当初李如松布阵之时取兵法围师必缺之意空出了东边。但是很多人可能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何是东面

    而当日军蜂拥逃出东城城门的时候我相信他们已经找到了答案。

    东城城门外是一条大河波浪宽。

    谁要选这里当攻击阵地只怕真是脑袋进了水。

    于是日军麻烦了要绕着城墙跑只怕是没个头要回头跑进城估计明军不让前无去路后有追兵百般无奈之下只剩下一个选择跳河。

    我记得那一天是正月初九北风那个吹

    朝鲜的天气大概和东北差不多一般说来这个时候是很冷的估计起码是零下几度然而日军依然勇敢地跳了进去。

    虽然气温到了零下但我可以肯定当时的江面还没有冻住因为在朝鲜史料中有这样一句话:溺死者约有万余。

    先被烤得要死不活然后又跳进冰水冷冻。古语有云:冰火两重天想来不禁胆寒。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不死的只有人了很明显日军缺乏这种特种人才。

    逃出去的基本上都死了不淹死也得冻死而呆在城内的小西行长更不好过他很清楚自己已经完蛋了现在他要考虑的不是封赏不是守城而是怎么活下去。

    在生死的最后关头日军爆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在小西行长的指挥下明军的数次进攻被打退看那势头不拼个鱼死网破同归于尽决不算完。

    虽然明军占据优势且人多势众但毕竟打了一天一夜就算不领加班费喘口气总还是要的何况胜局已定赏钱还没领在这节骨眼上被打死也实在有点亏。

    日军虽然人少却敢于拚命生死关头什么都豁得出去。用今天的话说这叫双方心理状态不同所谓穷寇莫追就是这个道理。

    于是一个奇怪的情景出现了在经历了一天一夜的激战后城内再次出现了短暂的平静。

    接下来一件十分神秘的事情生了。

    之所以说神秘是因为直到今天这件事情也没全搞清楚。

    关于这件事在史料中大致有如下四个历史版本。

    1222

    按照明军监军及部将战后给皇帝的总结报告事情的展是这样的:日军残部由于抵挡不住明军的攻击全军主动撤退李如松将军神机妙算料贼计已穷必遁设下埋伏并派兵追击大败日军。

    第二版本是朝鲜大臣柳成龙给国王的报告说法也差不多李如松料敌如神在日军逃遁之后动攻击大败日军。

    第三版本是朝鲜国王给大明神宗皇帝的报告他算是明神宗属臣这份东西可作为上下级的规范文本说到自己的看法都是臣窃念说到明朝都是天兵天朝大明皇帝英明神武大明总兵神兵天降从头拍到尾。

    而开战后明军是天地为之摆裂山渊为之反覆34;;自己朝军是小邦袖手骇缩莫敢助力34;;日军则是螳臂据辙无敢抵敌。照他的意思日军是碍于明军的神威一触即溃了。

    而讲得最详细也最实在的是第四个版本。

    根据朝鲜李朝实录记载事情是这样的:

    在战斗陷入僵局后李如松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派出了使者去找小西行长谈判。

    对于这个决定很多人并不理解人都围住了还要谈什么判

    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很明智的决定因为此时日军主力已被歼灭平壤也已攻克战略目的已经完全达到目前最需要的是争取时间修整以防敌军反扑而城里面放着这么一群亡命之徒硬攻不但耗费精力伤亡也会很大时间一长还可能生变所以还是谈判最划算。

    李如松的谈判条件是这样的:

    以我兵力足以一举歼灭然不忍杀人命姑为退却放你生路。

    这意思是我可以灭了你但无奈心太软其实是太费力就放你们走了吧。

    小西行长是这样回复的:

    俺等情愿退军请无拦截后面。

    他的意思是我认输了麻烦逃走的时候高抬贵手别黑我。

    如此看来也算是皆大欢喜双方达成协议明军撤去包围日军在万分警戒之下手持武器逐步退却撤出了平壤城。

    局势展到此看似平淡无奇但怪也就怪在这里既然事情圆满解决为什么在官方报告中却都没有提到这件事呢

    这大致有两个原因其一跟敌人谈判把敌人放走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有什么样的结果似乎都是不大好宣扬的。

    而第二个原因应该算是人品问题。

    1223

    如果小西行长了解李如松或者听说过半年前宁夏叛乱的经过相信即便打死他也绝不会和李如松谈判。

    因为根据李如松的性格以及宁夏叛军领哱拜的最终结局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李如松至少在这方面是个不守信用的人。

    几乎就在小西行长带领日军退出平壤的同一时刻李如松叫来了查大受交给他一个任务:领兵三千赶赴江东小路埋伏。

    困兽是不好斗的但只要把它放出来就好斗了。

    于是当小西行长带队远离平壤终于放松所有警惕放心大胆逃命的时候查大受出现了。

    据史料分析此时日军的兵力大致在五千人左右如果敢拼命查大受手下这三千人应该还不够打但经过李司令员这么一忽悠日军已经满心都是对和平的祈望斗志全无一见明军不用人家动手撒腿就跑。

    查大受随即命令追击大败日军击毙日军三百余名但毕竟部队作战时间过长十分疲劳日军又跑得贼快奔命明军追赶不及不及穷追只能到此为止了。

    平壤战役就此结束明军大胜日军大败。

    此战明军阵亡七百九十六人伤一千四百九十二人

    而日军的伤亡数字就有点意思了据记载此战中明军斩获日军一千六百四十七人看起来似乎并不多。

    应该说这是个很准确的数字但它并不是日军的伤亡人数而是日军的人头数。

    由于战前李如松命令不许抢人头所以对于这一宝贵资源明军并没有过于关注也没有妥善保存加上后来火攻水淹不是烧成黑炭就是冻成冰要提取人头实在有点困难。于是挑来拣去只捞出一千来个已经很不容易了。

    至于日军的实际伤亡数朝鲜和明朝史料云深无迹都没有明确记载只有几句34;万余34;千余之类不靠谱的话这就是管杀不管埋导致的恶劣后果。

    说到底还是鬼子们最实在既然没人帮着数就自己数。在日本战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万历二十一年1593三月二十日日军在汉城集结残兵统计结果摘录如下:第一军小西行长部原有人数187oo人现存652o人。

    1224

    虽然入朝的日军数量共计十余万但很多都是来自于各地的军阀并不是丰臣秀吉的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杂牌军。而他真正信任的人只有第一军小西行长和第二军加藤清正也就是所谓的嫡系。

    因此这两军才是丰臣秀吉的精锐和主力部队其中尤以第一军战斗力为最强之前攻击朝鲜义军时表现十分出色打起来毫不费力。

    但在朝鲜之战时该军几乎被全歼具体数字大家做个减法就知道了基本上算是被打残废了。

    这还只是第一军的损失人数第二军共损失八千人其中相当部分战死于平壤。

    以上合计起来朝鲜之战日军的损失至少在两万人以上。

    当然那五千朝鲜军不在统计内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应该还活着因为李如松虽然不大守信用但还不怎么杀俘虏。

    孤军之迷

    攻陷平壤后李如松没有丝毫迟疑立即派遣军队继续出击。

    由于明军总共不过四五万人很多部将都担心兵力不足然而之后的情景却告诉了他们什么叫做闻风丧胆。

    小西行长被击溃之后各地日军纷纷得到消息并采取了整齐划一的行动逃跑。

    仅仅三天之内黄州平山中和等地的日军就不战自溃连明军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就跑得一干二净。军事重镇开城就此暴露在了明军的面前。

    驻扎在开城的是日军第三军和第六军指挥官是黑田长政。

    而攻击开城的是李如松的弟弟李如柏他统帅八千骑兵一路杀过来声势震天黑田长政还是很有点骨气的开始表示一定要抵抗到底但随着逃到开城的日军越来越多明军越吹越神这位仁兄也坐不住了还没等真人现身正月十八日在城里放了把火一溜烟就跑了。

    李如柏本想好好打一仗没想到是这么个结果积极性受到了打击。便不依不饶追着黑田长政不放死赶活赶还是赶上了一通乱打黑田长政毫无招架之力带头逃跑。日军后卫被重创死亡达五六百人明军仅阵亡六人。

    自正月初九至正月二十仅用十二天平壤至开城朝鲜二十二府全部收复日军全线崩溃退往南方。

    但李如松没有满足因为在他的面前还有一个最后的目标王京。

    1225

    王京就是今天的汉城。日军全线败退后大部撤到了这里至正月二十日聚集于此地的日军已达五万而且看起来也不大想走。在这里李如松即将迎来他人生中的最大考验。

    虽然李如松一生打过无数恶仗硬仗但这一次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孙子先生告诉我们: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此外他还告诉我们: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综合起来是这么个意思打仗的时候最次的打算是攻城而攻击时如果人数十倍于敌人就围他五倍就攻他。

    城里有五万日军。

    李如松的手上也就五万人。

    在守城战中防守方是很占优势的平壤战役中李如松用四万打两万耍了无数花招费劲力气才最终得以攻克。

    五万人攻五万人任务是艰巨的困难是突出的胜利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当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王京之时一场意外却彻底搅乱了这个困局。

    万历二十一年1593正月二十六日李如松布了一道命令:

    总兵查大受副总兵祖承训游击李宁率三千精兵前往王京探路。

    仅仅半天之后他接到了明军送回的战报:

    我军于半路遇敌大受查大受纵兵急击斩获六百余级。

    自平壤之后日军毫无战力这种打落水狗的报告李如松已经习惯了。

    如果一个人长期听到同一类型的消息他就有可能根据这类信息做出自己的判断。

    所以一贯谨慎的李如松做出了一个决定亲自前往侦察。

    其实就李如松而言这个行动并不算大胆平壤激战时他就敢骑马四处逛现在自然更不在话下。

    但他绝不会想到一切都将因这个决定而改变。

    万历二十一年1593正月二十七日李如松率副将杨元李如柏张世爵统领两千骑兵向王京前进。

    部队的行进度很快没过多久便到达了马山馆这里距离王京只有九十里。

    李如松突然拉住了缰绳。

    长期的战场感觉告诉他前方可能不像自己想得那么简单。

    于是他想了一会下了一道命令:

    我带一千人先行副将杨元率军一千随后跟进。

    就是这道命令挽救了他的性命。

    1226

    分兵之后李如松继续出很快他就到达了另一个地方这里据王京仅四十里名叫碧蹄馆。

    在这里他终于看见了遍地的尸体和兵器很明显这里就是查大受所描述的战场而震耳的厮杀声告诉他这场战斗还没有结束。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带兵冲了进去。

    冲进去后才现事情坏了。

    一天前查大受得意样样地出了捷报事实上他也确实打了胜仗杀了人家几百口子还不肯罢休非要全歼不可结果追着追着追出问题来了。

    要知道这是在王京附近就算日军再怎么怕事好歹也是大本营有好几万人你带三千多人过来闹事还想赶尽杀绝实在是有点过分了。

    于是缓过劲来的日军开始稳住阵脚动反击据史料记载此时聚集在碧蹄馆的日军来源复杂除第一军外还有第四军第六军第八军若干基本上在附近的能来的全都跑来了悉众而来。

    由于之前日军表现过于疲软查大受根本没把他们放在眼里等到他砍过瘾追够本才惊奇地现自己已经被包围了。

    杀退一批又来一批到二十七日晨外围日军人数已达两万查大受这才明白大事不好左冲右冲无法突围派人求援也没指望于是心一横抱定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的精神带领士兵与日军殊死血战。

    就在这时李如松冲进来了。

    这也算是他乡遇故知了查大受却没有丝毫喜悦因为眼下这种环境在兵法中基本属于34;死地而他是李成梁的家丁看着李如松长大感情十分深厚如果因为自己的疏忽把李如松的命也搭了进来别说活着回去就算到了阎王那里也不好意思见李成梁。

    日军的反应也相当迅很快现冲进来的这支队伍人数并不多于是在短暂混乱后便开始堵塞缺口重组包围圈。

    看着漫山遍野的日军李如松明白自己这次是冲错了地方一般说来在目前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他有两个选择:

    其一是趁日军包围圈尚未围拢突围出去然后逃走。

    其二与查大受合兵寻找有利地形防守等待援军。

    包围圈的缺口越来越小四千人的生死只在李如松的一念之间。

    在片刻犹豫之后李如松做出了抉择第三种抉择。

    1227

    李如松手持长刀面对全军出了怒吼:

    全军攻击如敢畏缩不前者斩

    这种选择叫做死战不退。

    有一种人是无所畏惧的纵使寡不敌众纵使深陷重围。

    当然李如松之所以无所畏惧除了胆大外也还是有资本的。

    他的资本就是身边所带的一千人。

    列宁同志说过:宁可少些但要好些。这句话用在这一千人身上实在是名副其实因为这些人都是李如松直属的辽东铁骑部队。

    而辽东铁骑之所以战斗力强除了敢拼命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武器装备。

    在日本战国时期有一个特殊的兵种曾作为日本战争史上的模范被大力宣传它的日文汉字名叫做骑铁。

    所谓骑铁是骑马铁炮的简称具体说来就是骑兵装备火枪在马上射火器其主要使者者是日本东北部的诸侯伊达政宗由于兼具骑兵的突击性和火枪的攻击力被誉为日本战国时期最强的兵种。

    当然这支队伍也有着致命的缺陷由于火枪不能连要一边骑马一边装弹技术含量也实在太高所以在打完一枪后要换兵器才能接着干。

    如果按照日本人的标准那么辽东铁骑应该也算是骑铁兵种只是他们的武器并非普通的火枪还有个专业称呼三眼神铳。

    三眼神铳全长约12o厘米共有三个枪管枪头突出全枪由纯铁打造射击时可以轮流射是辽东铁骑的标准装备。起冲锋时辽东铁骑即冲入战阵于战马上动齐射基本上三轮下来就能冲垮敌军。

    但问题似乎也未完全解决三枪打完后怎么办呢

    一般说来换兵器是免不了的了但中国人的智慧在此得到了完美的验证这把火铳之所以用纯铁打造枪管突出是因为打完后吹吹枪口的烟换个握法把它竖起来使那就是把十分标准的铁榔头。

    人骑着马冲进去先放三枪也不用装弹放完抡起来就打这么几路下来估计神仙也扛不住铁骑之名就此横扫天下。

    顺便说一句这种三眼铳今天还有就在军事博物馆里。每次当我看到那些铁榔头的时候都会不禁感叹:科学技术那真是第一战斗力。

    1228

    有这样的装备加上这一千多号人都是李如松的亲军打起仗来十分彪悍基本上属于亡命之徒。听到李如松的命令后二话不说操起火铳向日军动了猛攻。

    虽然李如松十分自信但有一点他并不知道这绝非遭遇战而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圈套。

    在平壤战败后日军对明军产生了极大的心理恐惧各地纷纷不战而逃且全无斗志为防止全军彻底崩溃挽回军心日军大本营经过详细策划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诱敌计划。

    具体说来是先派出小股部队诱使明军大部队追击并在王京附近的马山馆设下埋伏待其到来动总攻一举歼灭。

    据日本史料记载参与该计划的日军为第四军和第六军主力以及其余各军一部总兵力预计为一万五千人至两万人其中诱敌部队一千余人战场指挥官为小西行长黑田长政小早川隆景立花宗茂等人反正只要没被打残还能动弹的基本上都来了。

    行动如期展开在探听到查大受率军出的消息后诱敌的一千余名日军先行出前往马山馆大军分为两路偃旗息鼓悄悄的过去打枪的不要。

    日军的预期计划是一千人遭遇明军后且战且退将明军引到预定地点起总攻。

    但事情的展告诉他们理论和实际总是有差距的。

    由于之前日军逃得太快查大受一路都没捞到几个人已经憋了一肚子劲碰到这股日军后顿时精神焕下了重手穷追猛打转瞬间日军灰飞烟灭一千多人连个水漂都没打眨眼就没有了。

    这回日军指挥官们傻眼了原本打算且战且退现在成了有战无退更为严重的是查大受明显不过瘾又跟着追了过来越过了马山馆而此时日军的大部队还在碧蹄馆尚未到位。

    无可奈何之下日军指挥官们决定就在碧蹄馆设伏攻击明军。

    于是当查大受赶到之时他遇到的是两万余名全副武装等待已久的日军。

    已经退无可退了横下一条心的日军作战十分勇猛查大受率军冲击多次没能冲垮敌军反而逐渐陷入包围战斗进入僵持状态。

    事已至此所谓诱敌深入全歼明军之类的宏伟壮志那是谈不上了能把眼皮底下这三千多人吃掉已经算是老天保佑了。

    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打得正热闹的时候李如松来了。

    1229

    这下日军喜出望外了原本想打个埋伏挽回点面子结果竟然捞到这么条大鱼更让他们高兴的是这位明军最高指挥官竟然只带了这么点人。

    小西行长顿时兴奋起来他立即下令方圆四十里内的日军只要还能动弹立即赶来会战不得延误。

    与此同时他还命令所有日军军官必亲临前线指挥包括黑田长政立花宗茂等人在内总而言之是豁出去了。

    在小西行长的部署下日军动了自入朝以来最为猛烈的进攻并充分扬其敢死精神哪里的明军最显眼最突出就往哪里冲。

    不巧的是在战场上最引人注目的人正是李如松。

    这位仁兄实在过于强悍虽被日军重重包围却完全不当回事带着铁骑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这也似乎有点太欺负人了于是日军集中兵力对李如松实行合围。

    事后李如松在给皇帝的报告中曾用一个词形容过此时自己的环境围匝数重。

    虽然说起来危险万分但事实上当时他倒很有几分闲庭信步的风度据日本史料记载李如松带领骑兵左右来回几进几出铁骑所到之处日军无法抵挡只能保持一段距离跟着他。所谓的包围其实就是尾随。

    然而历史告诉我们一个人太过嚣张终究是要翻船的。

    正当李如松率军进进出出旁若无人之时一位神秘的日军将领出现了。

    这位日军将领出场就很不一般史料上说他是金甲倭将先不说是真金还是镀金穿不穿得动敢扛着这么一副招风的行头上战场一般都是有两下子的。

    而之所以说这是个神秘的人是因为他的身份一直未能确定。

    参加碧蹄馆之战的主力是日军第四军该军以日本九州部队为主九州是日本最穷困民风最野蛮的地区此地士兵大都作战顽强凶残成性是实实在在的亡命之徒。所以很多史料推测此人很有可能是隶属于第四军的将领。

    虽说哪里来的讲不清但敢拼命是肯定的这人一上来就抱定不要命的指导思想带兵向李如松猛冲博如松甚急突然冒出来这么一号人李如松毫无准备身边部队被逐渐冲散日军逐渐围拢形势十分危急。

    123o

    此时李如柏和李宁正在李如松的两翼现事情不妙便指挥部下拼死向李如松靠拢但日军十分顽强挡住了他们的进攻。

    紧急关头还是兄弟靠得住眼看李如松即将光荣殉职弟弟李如梅出手了。

    虽说在乱军之中但李如梅依然轻易地瞄准了这位金甲倭将所以说在战场上穿着不能太时髦手起一箭正中此人面目当即落马。

    主将落马后士兵们也一哄而散李如松终于转危为安但事实上真正的危机才刚刚开始。

    此刻双方已鏖战多时虽然明军勇猛战局却已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此时日军正6续由四面八方赶来接续愈添沿山遍野人数优势越来越大而明军势单力薄这么打下去全军覆没那是迟早的事。

    不过明军固然陷入苦战日军的情况却也差不多日军主将立花宗茂性格顽固在日本国内是出了名的硬骨头素以善战闻名这回也打得撑不住了竟然主动找到小早川隆景接替自己的位置退出了战场。

    仗打到这个份上胜败死活只差一口气。

    关键时刻杨元到了。

    杨总兵实在是个守纪律的人他遵照李如松的命令延迟出到地方一看打得正热闹二话不说带着一千人也冲了进去。

    早不来晚不来来得刚刚好。日军正打得叫苦不迭杨元的骑兵突然出现阵型被完全冲垮混乱之际也没细看对方的人数以为是明军大部队到了纷纷掉头逃窜。

    小西行长见大势已去也只能率军撤退。李如松惊魂未定装模作样地追了一阵也就收兵回去了毕竟手底下有多少人日军不知道他还是清楚的。

    碧蹄馆之战就此结束此战明军阵亡二百六十四人斩获日军级一百六十七人伤亡大抵相当。

    对于这场战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撒网捕鱼鱼网破了。

    应该说这并不是一场大的战役但在历史上此战争议却一直未断其中最激烈的是双方的伤亡问题。

    在日本的许多战史书籍中如日本外史日本战史碧蹄馆之战是日军的一场大胜个别特别敢吹的说此战日军歼灭明军两万余人要这么算李如松除了全军死光外还得再找一万五千个垫背的着实不易。

    1231

    虽然事情不容易办鬼子还是办了而且一直在办后来抗日战争里的台儿庄战役日军矶谷师团编制相当于一个军被打成了残废死伤一万多人几乎丧失战斗力日本战报却说就损失两千人脸不红心不跳由此可见其不认账和乱记账那是有悠久传统的。

    说到底碧蹄馆之战不过是一场微不足道的小规模战斗而已。

    但微不足道并不代表不重要。事实上这确实是一场改变了战争进程的战斗。

    通过此战死里逃生的李如松明白了两点:先敌人是很难打垮的。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