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聃聃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事,讲讲聊斋故事,日子倒还对付着过。
“三嫂,天相睡着了。”若井小心翼翼地说。
“你把他抱到楼上,放到我床上去吧!”
若井很乖地进了屋,抱着孩子上楼去了。
二哥二嫂刚刚从街上回来,网兜里装了几句带壳的茭白,二哥低声念叨着什么进屋去了,二嫂拖了张小椅子在吉人旁边坐下,开始剥茭白壳,新鲜的茭白传来阵阵生命的清香。
“爷爷在‘站板凳’呢。”二嫂幽幽的,不动声色地说。你弄不清她到底是说给自己听,还是说给别的什么人听。
“什么?”但是吉人已经听见了,二嫂说的爷爷显然是指公公,吉人的两位妯娌都是跟着孩子们称呼的,吉人和婆婆有时也跟着她们这么称呼。
“在哪儿?”吉人急急地问。
“十字马路,供销社门口。”二嫂波澜不惊地答。
孙吉人来不及揩揩湿淋淋的手,就急急地向外跑。拐了两个弯,她就望见十字马路了。供销社今天不开门,紧闭的店门板上,新刷了一条吉人不看也知道个八九不离十的大幅标语。公公的名字颠倒着,大红叉叉墨迹淋漓,像正在流淌的鲜血。
公公站在一条窄窄的长凳上,他双手低垂,下颏抵胸,脸相痛苦。尽管离得不是很近,但是吉人感觉到了,公公在簌簌发抖,她的感觉从来很准,她甚至还感觉到,公公的发抖不是因为害怕,不是因为寒冷,却是因为羞愧,是体面人遭到不体面待遇的致命的羞愧。吉人还发现,每一个熟人的经过,或一个熟人的咳嗽,都会让公公战栗不止,有一次他差点从凳子上栽了下来。孙吉人赶紧逃离了现场,她不愿让公公发现她,不愿他再经受刺激与伤害。
在回家的路上,孙吉人遇到了一支小小的游行队伍,这帮人押着一个留仁丹胡子的中年人,中年人头戴一顶摇摇欲坠的纸糊高帽,他边喊边敲着一面大铜锣,敲得轻松愉快,喊得诙谐幽默还挺有节奏感。孙吉人忽然很羡慕他,公公为什么不能像他?如果像了他,活得也许就轻松多了。
天渐渐黑了,秋风从后门口进来,吹得人好凄凉。饭菜凉了又热,热了又凉,公公还没有回来。一家人就先吃了饭,陆续上楼去了,只有婆婆和吉人在灶间等着。
二哥转来转去,不住地动着嘴皮念着什么,后来他在婆婆面前停住,喃喃自语着:“讨把虱子放头上抓抓,抬个棺材放家里哭哭;惹火烧身,惹火烧身哪”婆婆忙问到底怎么回事,二哥又不做声了。倒是二嫂不动声色地说:“那些人把爷爷叫了去,说爷爷窝藏了反动资产阶级孝子贤孙王若井,叫王若井立即滚蛋,还让爷爷写份交代材料。爷爷若认个罪什么的可能会好些,可他偏偏不认,还说什么叫窝藏?来个客人叫窝藏吗?头头认为爷爷年纪大了老糊涂,也没多为难他,只让他把王若井逐出家门就算数。公公反倒问他:你叫他到哪儿去?到哪儿去?人家有地方去也不上我家来了!——这不,造反派就让他站板凳了嘛!”
天很晚了,公公才蹒跚回家,他的步履有点踉跄,走得却比平日还急。进了后门,也顾不上说话,就急急地往楼上走,吉人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就跟着上楼,只听得公公喊:“若井,井儿!”
趴在小床上的两个脑袋都抬了起来,一个是美丽娴婉的子乐,一个是温文尔雅的若井。吉人才明白过来,公公在找若井,他怕若井给轰出去。而若井正在给子乐讲课。学校停课闹革命,若井说子乐的学业可不能荒废,他要把子乐的高中课程补习完毕。
公公终于安静了下来,他的脸上泛起了疲惫、虚弱却又安慰的苦笑。
这一天,墨黑墨黑的余子殿拉了辆墨黑墨黑的手拉车回家,他将手拉车很响地一扔,高喊着:“我也参加战斗队了!我也是造反派了!”子殿的左臂上,套着个格外醒目的红袖套。然后子殿就上东楼,对正在给天相喂奶的吉人说:“给我看着点门。”听到楼梯上的脚步声,吉人赶忙拔出天相嘴里的奶头,放下衣襟。尽管她平日里喂奶很小心,尽量把衣襟拖下来,盖住自己雪白的乳房,可有一回,她却发现阴影里有双眼睛,正贪婪地窥视着她的胸脯。
子殿不知从哪儿弄来把手枪,还有几发子弹,他躲在角落里,把子弹一颗颗装上,又一颗颗退下。看着子殿得意洋洋的样子,吉人忧心忡忡,她担心手枪走火伤人,担心藏枪被人发现,担心子殿变坏;不知怎的,她隐隐感到有一股邪气在子殿身上滋长
“子殿,不要玩这个,要犯法的”吉人看看子殿贪婪的模样,终于说了。
“嘿!犯法?我的孙吉人,中国早就没有法了,你也太天真太可爱了。”
好像吞了块半生不熟的东西,吉人觉得自己被噎着了。
公公用一块软软的旧布,细细地揩他的金壳怀表,他将那个没了链的怀表打开,合上;合上,又打开,吉人看见那个发黄的表面蒙上一层忧伤,而显得苍老的秒针却还忠心耿耿地走着。
子殿问了声“几点了”就匆匆向外走去。子殿近来忙得很,几乎每晚都出去,公公望着他消失在黑暗里的背影,深深地叹了口气。
公公在供销社门口的长凳上站了四五天,接下去就没有人管他了,他就下了凳子,仍旧站他的柜台。回家后只是一个劲地叹气,吉人几次想逗他他开心,请他作谜语,讲聊斋,可他再也没有那份心思了。
婆婆整天抱怨腰酸背胀小便勤。她对吉人唠叨说:从前她每个月都要吃一次鸡汁——婆婆特别声明她只喝鸡汤,鸡肉反正让全家人吃的;可如今倒好,都半年了,只见大嫂和二嫂的鸡们满地拉屎,她的鸡汁罐连油星星都不见一个。
婆婆很懂养生之道,她有许多科学和不科学的讲究,比如倒了马桶,要将洗净的马桶放在大太阳底下里里外外晒得发白,否则马桶里的细菌会祸害人;比如手疼脚疼要吃猪蹄,而且必须对应好左脚右脚前蹄后蹄,错了一点都不行。
吉人心焦得很,婆家如此困难,她却束手无策一筹莫展,只有一封一封地写信向夫婿求救。好不容易收到子宇的一封回信,却说因为武斗,学校已三个月没发工资了。
吉人急急地跑到楼上,在那只婆婆腾给她的旧皮箱里翻来翻去,翻出两身她认为最好的衣服,用一块包袱卷了,又匆匆地跑到街上,她跑遍了白沙镇仅有的三间旧衣行,把结婚时的两套衣服卖了二十元钱。
那天晚上,当熬过鸡汁的鸡块从热得简直拿不住手的鸡汁罐里倒了出来的时候,子殿、子乐和若井几乎同时高喊:
“三嫂万岁!吉人万岁!”
二嫂幽幽地踱了过来,看了一眼热气腾腾的鸡块,吉人忙说:“二嫂,你也来一块。”二嫂哼了一声,又幽幽地走了。
吉人明媚的心忽然暗淡了。
有一天不是下班的时间,子殿却回家来了。那一天家里特别清净,东楼只有吉人娘儿俩。
子殿在自己的屋里鬼鬼祟祟地不知搞些什么,一会儿,他来到东楼,极敏捷地打开了吉人的旧皮箱,将一个什么东西塞在箱底。
“你干会什么?”吉人警惕地站了起来。
“外头要查缴武器了。”
“你把手枪放我箱里?”
“他们不会查你的东西。”
“不行,你拿回去。”吉人跑到箱子旁边,掀起了箱盖。
“我就是要放你箱里。”子殿嬉皮笑脸地伸手放下了箱盖。
“我把它扔到窗外去!”吉人狠狠地欣起了箱盖,掏出了手枪,就要往东窗跑去,子殿一个箭步追了上来,一把抱住了她,他那整天跟手拉车打交道的双臂像铁钳般钳得她动弹不得,他那荒芜饥渴的身子,紧紧地向她肥沃的胸脯挤去
门口有一个脑袋探了一下。吉人的脸正对着门口,她看得清清楚楚,是二嫂,她求救般地喊了一声:“二嫂!”可是二嫂已经退回去了。
这一声“二嫂”使子殿松了手。这时候,吉人才觉得自己的脸烧得通红,心跳得要蹦了出来。她很想骂子殿一声“畜生”然后再给他一记重重的耳光。然而她没有这样做,长这么大,她没有骂过人,更没有打过人;她只是在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己平日的举止有失检点,使得子殿产生了荒唐的误会?
做饭的时候总是家里最热闹的时刻,这边灶洞掏灰,那边镬里淘米,而另一个锅灶的风箱已在呱哒呱哒响,再加上女人们的唠叨,恰似一组热烈的民以食为天交响乐。
大嫂二嫂今天的情绪格外好,她们又是说又是笑,仿佛从来就亲密无间情同姐妹。吉人从楼上下来,原来都要喊她们一声的,可她们今天的眼珠子都转到眼角去了,留给她的只有满眼眶的白眼仁,吉人心里怏怏地,也就省去了招呼。
“今天的鱼儿好腥,准是遭猫儿拖过了。”二嫂拿起一条梅鱼,放到鼻子边一吸一吸地嗅着,脸上竟然生动起来。
“妈妈的!怪不得我们是冷狗屎,她倒成了香馒头,原来有这么一腿呀!”大嫂大大咧咧地嚷着,浑身肥肉不住地抖动。
“小五子,把火弄旺点!照你这么烧,腥鱼烧成臭鱼了!”二嫂对自己的儿子说。
“这余家没一个好东西!”大嫂说着说着又光火了,她随手抄起一根棒槌,扔向后门觅食的鸡群,弄得好一阵鸡飞狗跳。
婆婆百思不得其解地看着老大老二两个媳妇,后来,又把询问的目光对准吉人。吉人羞愧难当,懊恼欲死。她恨透了子殿,她想把一切都兜底说个明白,可又担心越描越黑,最要命的还是那支枪,那支该死的枪她狂乱地东张西望,恨不得抓起锅碗瓢盆乱摔一气,她一下子理解了大嫂摔东西的情绪。可是她到底不是大嫂,她及时地克制住了自己。
她平静下来了,现在她一门心思等着,只等公路通了车,她即刻卷了包袱抱上儿子,离开这个是非这地回郑家湾娘家去;或者干脆到大岙镇夫婿学校里去,扑进芋艿头的怀抱,痛痛快快地哭一场。
那一天子殿回到家里,对吉人道:你不是要走吗?路通了。
自那次事后,吉人就没有理过子殿,任凭子殿怎样赔礼、道歉,骂自己不是人,打自己嘴巴,吉人就是不用正眼瞧他。公公婆婆也不是瞎子,看子殿受了冷落,婆婆心里就有气,也不管吉人听不听得见,就对公公说:
“你看看这个人,叫你们惯坏了是不是?什么文武双全,什么才貌双全,娇宠得就这么对待小叔啊!”
公公说:“准是子殿这东西,做下什么对不住她的事。”
婆婆说:“做下什么?子殿会做下什么?就算他做错了什么,有我们在,她不好告诉我们吗?整天里板着脸给谁看?”
吉人心里很难过,很委屈,只是不分辨;反正路通了,明天一走就清净了。
她对若井和子乐说:“替我看着天相,我买车票去。”
子殿接口说:“不要买车票。这路是这么走的:先坐手拉车,走三十里,到黄滩;从黄滩坐小火轮,走四十里,到水淀;再从水淀坐手扶拖拉机,走六十里,到陡角桥;再从陡角桥”
“得了得了,”公公打断了子殿“她一个少妇人家,又带了个那么小的孩子,车站码头码头车站的,怎么走?有个闪失,怎么向亲家和子宇交代?”
这也算是路通了?吉人非常生气,她觉得子殿是在戏弄她,欺骗她。她再也不相信子殿了,她喊了若井和子乐来,请他俩出去打听一下这路到底怎么走。一顿饭的工夫,他们回来了,说的结果倒是和子殿差不离的。
吉人随随便便地把衣服尿布往包袱里塞,往挎包里塞,包袱挂在左臂弯,挎包背在右肩头,然后双手抱着天相在屋里走来走去。她在模拟自己一个人上车站奔码头,辗转三百里是否胜任。
公公说,兵荒马乱的,你还是别走了吧。
吉人苦笑着,她伤感地看着公公,公公消瘦多了,背也明显佝了。她歉疚地摇摇头,因为她走的决心已经下定了。
仅仅隔一个晚上,一个运动仿佛从天而降:上山下乡,支边支农。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锣鼓喧天,红旗飘扬,宣传鼓动的大大小小标语贴满大街小巷。
中国一下子涌现了那么多知识分子,光是余家就有半打:高中毕业的余子殿,初中毕业的大侄儿,小学毕业的二侄儿和大侄女,还有三侄儿三侄女,他们虽然小学没毕业就輟学了,但也有幸被荣升到知识分子的队伍中去。只有两个人不算,一个是在校学生余子乐,一个是结了婚生了孩子的孙吉人。
还有一个并不是余家却算余家账的知识青年,那便是王若井。王若井的目标比谁都大,上海那边已拍来电报,勒令他即刻回去,说是要将他遣送到新疆。若井不知道该怎么办,只是失魂落魄暗暗垂泪。
每天都有人轮流着到家里做强迫性的动员,敲锣打鼓喇叭口号震得人脑袋嗡嗡作响。弄得子殿火起,说:
“到大兴安岭去?到内蒙古去?到山西宁夏甘肃新疆去?你们吃奶的时候我就去过了,还用你们来动员我?”就为这,公公又被弄去站了两天板凳。
吉人更是思娘家心切,她非走不可了。
天相手扶着床沿,乐呵呵地走过来。见了爷爷,就举起一只手,口齿不清地说:“再见!再见!”
爷爷抱起了他,觉得体力不支,就把他放下,摸着他那圆溜溜的、虎虎生气的脑袋,叹息道:
“老人家一天天衰下去,小娃儿一天天壮起来!”
二哥子堂转了过来,口中念念有词:“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几点啦?”
尽管二哥的念叨有时候是毫无意识的,但对于他此时此刻说这种话,吉人还是觉得不是滋味。
公公摸出了怀表,看了看,报出了时间。忽然,有什么刺了一下吉人的眼睛,她发现,公公那个怀表,已经不是原来那个样子了。
她向公公伸出手去,说:“让我看看。”公公说:“不看也罢。”吉人的手掌固执地摊着,公公无奈,只好将表递了过来。
表还是原来那只表,只是不管是表盖,还是壳底,都已经被挖出一块,挖得满目疮痍,而取而代之修修补补的,却是两块铁皮。吉人明白了,那一点点金子,已被公公抠出来换吃的了,之所以没有把整块表卖掉,是因为这表是公公的心肝宝贝,再说,余家三十多口,也就指望它计时呀。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吉人算是真懂了这两句诗的含义。望着身心都伤痕累累的公公,吉人的心隐隐地作痛,惶惶地不知说什么才好。
“吉人,婆婆有件事要和你商量。”刚刚上楼的婆婆郑重其事地说。
“你说吧。”
“你明天回娘家,带上子殿和若井,让他们在你娘家躲阵子。”
吉人深感意外:“那公公”
“大不了再站几天板凳,再挨几下拳头和皮带。”婆婆说。
“子殿是铁了心不去支边的;若井呢,如果保不住他,我就对不起王先生。”公公说。
“长嫂如母。”婆婆的话里带着一种教训,一种威严“你虽然不是长嫂,但毕竟是子殿的嫂子;小叔子有过不去坎儿,你就眼睁睁地看着不拉一把?”
“吉人,就算我们求你了。”公公咳了,咳得让她心酸。
“好吧!”她艰难地点下了头。“我们走后,你们好生保重,爸近来这般咳,该找大夫好好看看才是。”说着,自觉这些话苍白得很。他们走后,那些人还不知要怎么样的整公公呢,哪会同意公公去看病?
第二天凌晨,三星高照,寒气逼人。天还完全黑着,吉人、若井、天相坐在铺了一层塑料布的煤车里,由子殿拉着,一路小跑出了白沙镇。一路上舟车兼程,在第二天傍晚来到了郑家湾。孙吉人父母虽然惊诧,却很礼貌地接待了他们。
从此,子殿和若井就在郑家湾住了下来,闲着无事,他们钓钓鱼,摸摸螺蛳。奠耳河的清水鲫鱼和清水螺蛳,听说是皇帝都可以吃的了。
一个月以的后,吉人收到了公公那熟悉的楷书信函,信上极简单地说,支边青年一批一批都送走了,运动结束了。
子殿和若井告别了吉人一家,去往白沙镇。
又一年春暖花开的季节,吉人接到了子殿的信,说公公得了肺结核,已经退休养病了,很想念她们母子,请吉人务必带上天相走一趟。
这世界早就有了治疗肺结核特效药,结核菌并不能那么轻易地置人于死地。可是吉人有预感,这一次如果拒绝了白沙之行,她将再也见不到公公了。尽管那个家庭给了她许多痛苦和辛酸,她还是决定马上启程。好在公路已正式通车了,再也不用上下舟车辗转奔波了。
肺结核是消耗病,这个,吉人明白,可公公被消耗得如此形销骨立,这是吉人始料未及的。吉人到家的时候,他正穿着大棉袍,窝在前门的屋檐下晒太阳。
“你们,来啦!”见了他们娘儿俩,公公的眼睛里放出儿童般的光芒;这样的光芒让人想到回光返照。快乐就如一剂强心针,公公从那把破藤椅里站了起来,伸出瘦骨嶙峋的手,去摸天相圆溜溜的脑袋。
“又摸了又摸了!越老越不识相了!你的手都是痨病菌,痨病菌是最会传染的,比老虎还凶险!”婆婆尖叫起来。婆婆比公公仅小一岁,可是喊叫起来嗓门清脆底气十足。
吉人非常尴尬,正不知道怎么办,大嫂家的老六,二嫂家的老五,还有长高了许多的小核,推推搡搡地从公公面前跑过。
吉人于是把话叉开:
“怎么不见子乐和若井?”
“唉!”婆婆叹了口气“去年子殿若井躲到你家去了,他们就盯上了子乐。一天到晚到家里敲锣打鼓喊口号,喊得我太阳穴都要炸了。子乐倒刚强,说:去就去,哪儿的天下不活人!没几天,就随着那一批到大兴安岭去了。若井从你那边回来,认准了子乐是他害的,就说什么也不肯再在这儿蹲下去,听说他后来也去了黑龙江。”
“爷爷是老虎,快跑啊!”大嫂的老六,二嫂的老五,像两架战斗机,呼啸着从他们面前冲过。
大嫂手拿棒槌追打出来,追得浑身肥肉夸张地乱颤,她用香肠般的手指指着两个孩子道:
“没家教的东西!谁再喊爷爷是老虎我就捶死谁!什么传染不传染,那天底下第一个病人是谁传染的?走,一边一个站到爷爷身边,我倒要看看细菌是怎样从爷爷身上爬到你们身上的!”说完了就站在一边,用挑战的目光看着婆婆。
二嫂赶忙出来打圆场,对两个孩子说:“背诗!背诗!”
两个孩子不约而同的背了起来: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毋忘告乃翁
爷爷喘喘着,问大嫂家的老六:“家祭毋忘告乃翁什么意思?”
老六咬着手指头,咬了半天说不上来。大嫂早就不耐烦了,她在自己的门口嚷了起来:
“家里祭奠的时候不要忘记告诉你的老子啊——笨蛋!”
吉人诧异不已,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牛棚怎么住人?什么叫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公公戴着老花眼镜,他的手里拿着子欢丈夫——小核父亲寄来的信,滿脸的沧然。
大女儿吉凶未卜,那么小女儿呢?
“子乐怎么没有信?”公公咳咳着,又开始叨念。大姑子吉人没有见过面,吉人心里想着的老是小姑子那张绝顶美丽的、娴静优雅的脸,想着那十八岁娇嫩的柔弱的身子,是不是经得起大兴安岭的风雪?
那一天来了一封寄自黑龙江的信,公公急切地撕开了信封,那信是若井写的,他说他终于找到了子乐,可那是个什么样的子乐啊!公公和吉人的眼睛同时被那几行因为痛楚、恐惧而歪歪扭扭的字烫伤了:那一天,子乐和她的几个队友们上山砍树,他们的工作就是把深山老林里的大树放倒,然后把它们弄干净了拖下山来。子乐在雪地上走啊走,忽然有人拍了她一下肩膀,她回过头来,面对她的是一张毛茸茸的狼脸和一副白森森的厉齿。她本能地一闪,本想叼她喉管的老狼却叼住了她的左脸,子乐那花瓣般的脸蛋顿时被撕去了一半”
公公呻吟了一声,就从那张破藤椅上滑了下去。等吉人几个七手八脚地将他扶起来的时候,一股酽酽的鲜血,正顺着公公多皱的嘴角蜿蜒而下。
婆婆号啕大哭,一声肉肉,一声心肝,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吉人的心口一阵一阵地抽缩。她想如果她遇上这头老狼,她宁可叫老狼咬断喉管,也不要剩下那张可怕的破碎的脸。
公公这一躺倒,看样子是起不来了。
“爷爷要住院了。”婆婆宣布说“本当我去侍候的,这陈子因为子乐的事,我也头昏脑胀血压升高,刚才小便,马桶里热气腾腾,恐怕肾也有病,一个躺倒就够你们受的了,再躺倒一个可叫你们如何是好?子庵、子堂、子殿,爷爷住院后,你们每家轮流着陪呢?还是凑了钱雇个人去侍候?”
大家都不提出钱的事,看来只得轮流去医院侍候了。大哥期期艾艾地说:“我,我那位的脾气,大家都知道的,没准侍候不了爸,反叫爸生气,再说,她是一时一刻也不放心我出去的”
二哥念念有词道:“我那肚里又有啦,明天去流产”
子殿说:“先替我娶个老婆吧!那我就不管她是厉害还是不厉害的,是怀孕还是流产,非要她去侍候我老爸不可,她若是敢说半句不字,我卸下手拉车把敲断她的狗腿!”
吉人既不是余家的女儿,又不是余家的长媳,不好抢先表态的,直到此刻,她才静静地说:“我去吧!”
哪知婆婆说:“不成!你去,天相叫谁带?再说,你在那痨病窝里出出进进,带回家多少痨病菌?这样吧,你们四家,凑份子雇一个乡下人,我都打听好了,医院里就有这种专门侍候病人的乡下人”
没有人赞成,也没有人反对,这事就算定下来了。没过几天,就雇来一位姓田的农民,五十多岁,身体满好的,吉人他们都管他喊“田伯”
公公住院好几天,婆婆一脚都没踏进医院去,公公倒没提什么,吉人却沉不住气了。这阵子她在一个小学校里代課,一放学就赶紧往医院跑。她发现,公公非常渴望见到婆婆。
“奶奶,爷爷年轻时长得怎样?”这一天回到家,吉人就问婆婆。
“嗨!好看哩!蛮高蛮大的个头,腰板挺直,鼻梁又高,眼珠又黑,连皮肤都没得挑剔”不知是因为兴奋,还是身体不错,婆婆印堂闪闪发光。
“那脾性可好?”
“不赌不嫖,也管家,也疼儿女,这么一大家人,镬里烧的,身上穿的,都是他挣的;若说不好呢,就是有什么苦的,屈的,好闷在肚里,屈死也不做声。这不屈出病来了?哪像我,直直爽爽,什么都放不到隔夜去。”
“那你们从前是好的罗?”
“当然好的罗!——好汉只怕病来磨,做人只怕老来贫,哪里料到如今变成这个样子了!”
吉人已经下定了决心,她说:
“奶奶,爷爷想你,你也该去医院看看他。”
“那可使不得,”婆婆立即反对“那儿是痨病窝,我沾染上了,可没有公费医疗。”
“你们结发夫妻,从来又好,现在爷爷病成这样,你不去怎么说得过去?”
“你倒来教训我啦?”婆婆生气了。
“病房里的人都在问你呢!左邻右舍也在说你呢!”
“做人自做自,关他们屁事!”婆婆恼羞成怒了,忽然,她涕泪滂沱号啕大哭起来“我的子乐哟!我的宝贝心肝苦命囡哟——”
吉人不想劝她,也不想理她。婆婆哭了一阵,自己打住了,绞了把毛巾,擦了脸,盛了一大碗饭,呼噜呼噜一会儿就吃完了。
一连几天不见动静,一直到第五天。这是一个非常晴朗的天气,一大早,湛蓝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又红又圆的太阳信心十足地步步高升。吃了早饭,婆婆找出四根鸡肠小带,让吉人将她的袖管裤管紧紧扎牢,说不让痨病菌从这些地方爬进,还拿出个特大口罩,把自己罩得只剩一双眼睛,这般打扮,相映着她那矮小的身躯和粽子般的小脚,显得十分滑稽。
吉人领着婆婆进了病房。公公见到婆婆,先是一怔,大概没想到婆婆会来,而婆婆的装束又使他有几分难堪,随后他便露出微笑来。他抬起无力的手指了指床沿,示意婆婆坐下,吉人看见公公深凹的眼里有着渴望的光辉。可是婆婆没有理睬;公公复又指了床边的骨牌凳,婆婆仍然装没看见,她的双手互相抄着,两只小脚不安地换来换去。头微昂着,透着健康人对病人的那种不屑。
公公仰视着,和居高临下的婆婆说了会话。隔了个大口罩,婆婆的声音含糊不清。公公的眼神忧忧的,并不时转身面壁,一口口喘气。
从医院回来,拐了两个弯,本该向家里走去,婆婆却站住了,她指着不远处一坐小山,对吉人说:“你先回吧,我要到山包上晒太阳,把身上沾来的痨病菌统统晒死。”
直到太阳偏西了,婆婆才姗姗地回家,站在后门外,她解下了鸡肠小带,脱了外衣外裤,再脱了鞋袜,她把一应东西丢在弄堂地上,然后进门,然后烧水,然后用热水冲出一浴盆红红的高锰酸钾溶液来,然后关上房门,从头到脚洗了足足两个时辰。
街面上又闹了起来,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轰轰烈烈了一夜。
清晨,吉人来到医院。公公见了吉人,说:“街上乱,你不要跑来跑去的了;再说,真的把你给传染上了,我于心何忍?更何况你如今在教书,虽然是个‘代’的,恐怕比正式的还要辛苦一些。家中有什么事,田伯自然会告诉我的。”
公公的精神元气一点都没有了,讲了这么些话,也不知歇了多少次。他的颧骨高高的耸起,双颊深深塌陷,以前吉人只在书上看到,现在她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皮包骨”自从婆婆那次来过以后,公公的病情是急转直下了。
“子宇来了信,说等补发了工资,就回家看你。”对着公公,吉人总是强装欢颜道。
“难为他想着。其实天下那么乱,还是不回来的好。”
喘了会儿气,公公忧心忡忡地问:
“子欢和子乐还是没有信?”
“没有。”
沉默了片刻,公公又问:
“你代课去,谁带天相?”
“大嫂。”
“大嫂为人并不坏,就是性子太急大哥原本爱的是另一个,是太公公不好,偏让他娶这一个,这不,一害三个人还有,我欠她的两百大洋,这辈子是还不了罗。”
走廊里闹闹嚷嚷的一片,里边还夹着田伯的声音,人们在议论着昨夜的战争,说那土制的地雷如何厉害,一炸起来威力无边。一个沙哑的、却十分兴奋的声音非常刺耳:
“那条腿不知飞什么地方去了,那么多人找来找去找不到。刚才,几个农民给青菜施肥,看见好端端的几棵菜被谁砸倒了,正待骂人,却见碧绿的菜叶下边,躺着条血淋淋的腿,就赶忙捡起来,放水沟洗干净,送到医院来了”
“谁的腿?谁的腿?”大家争先恐后的问。
“听说是一个叫什么余子殿的,煤场里拉煤的。”
“轰”的一声,吉人的脑袋炸了个地雷。尽管她不喜欢这个小叔,尽管这个小叔有点无赖,有点流氓,还使她蒙受了不白之冤;可她还是不愿意把那条可怕的断腿和子殿联系起来。
她艰难地转过头去,看见大口大口的鲜血从公公的口里汹涌而出。
“医生!医生!”病房里一片恐慌的呼喊声。
“准备后事吧!医生说没几天了。”田伯放下那个送饭的铝盒,对婆婆说。
“子庵,你去定寿材寿衣;子堂,你去看坟地。”婆婆又一次表现出胸有成竹。她转身吩咐吉人道:“你去买几个鸡蛋”
“爷爷想吃鸡蛋?”
“吃什么鸡蛋!——爷爷回光返照的时候,我们就鸡蛋煎好,要煎成个大大的厚厚的蛋饼,单等他一咽气,让田伯将蛋饼扣在爷爷的口鼻上,加上毛巾闷得紧紧的,那痨病菌光顾了吃香喷喷的煎蛋,就不能出来作崇了。”
大嫂陪着大哥一块儿去定寿材寿衣去了,——白沙镇规矩,为尚活着的人准备后事,上头冠以“寿”字。二哥莫名其妙地念叨着:“讲我好,夫妻双双到老;讲我不好,病得爬起趴倒。”独自出门去了。
二哥自是能干,大哥大嫂正为寿衣的布料和式样吵架呢,二哥非但已找好坟地,而且宣布把坟也做好了。第二天,婆婆带上吉人和香烛去祭寿坟,她们沿着一条砍柴人整出的羊肠小道,曲曲弯弯盘桓而上。那是个极简陋的坟坑,坐南朝北挖开,黄泥方框里,插上几块薄薄的水泥板,中间隔开,就算是二坑夫妻寿坟。坟地十分狭窄,前面仅容一双合并的脚,稍不小心,人就会从陡坎上摔下去。根据男左女右规矩,婆婆在两边的坟坑里点了香烛,默默祈祷一番之后,就站在一旁紧张地看着。
“吉人你明白吗,我和你爷爷现在就像这两支烛,哪一支蜡烛燃得快,哪一个人就死得早。”
吉人不应,只是默默地注视着坟坑。
不知是风向的关系,也不知是冥冥中真有什么,公公坟坑的蜡烛呼呼地燃烧,接着开始淌蜡泪,一下子将蜡烛泻了大半边,再一会儿,那蜡烛就燃尽了;而婆婆那边坟坑的蜡烛,正悠悠自得亮着,安安宁宁地亮着,仿佛这个世界无风无雨无波无浪
顶着牛毛般的夜雨,吉人匆匆地跑到医院。
该出院的都出院了,病房里只留下公公和那对新婚夫妇。苍白的日光灯光,照出了一片苍白的安宁。
公公睡得十分安详,呼吸清晰均匀,活像一个健康的人。吉人甚至怀疑公公已经好了,她轻手轻脚地走到床边,自以为没弄出一点声响,可是公公醒了。
“你来了。”同样安详的声音。静了一会儿,他接着说“这阵子,真是辛苦难为你了。”一只瘦骨嶙峋的手,颤颤索索地伸向床头柜。吉人说:“爷爷,要什么,我来拿。”可是公公已经摸着了那只怀表,歇了口气,他继续说“吉人,公公已经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这只破表,你不嫌脏,留着做个纪念吧!”
吉人鼻子一酸,泪水就扑簌扑簌地直掉。她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正犹豫着,田伯开腔了:“你拿着吧,他那魂,都系在这表上,睡都睡不好,来一个人,便睁开眼,只怕这表丢了;这样让他太费神了。”
于是吉人伸出双手,恭恭敬敬地接了怀表,放在外衣口袋里,想了想,又取了出来,放到内衣口袋里。公公看她藏表完毕,轻轻地吁了口气。
静了一会儿,他挥了挥那只皮包骨的手,说:
“回去吧,天相该找妈了。”
吉人看公公的模样,觉得今晚大概没有问题,就回家了。
第二天凌晨四点光景,吉人被猛烈的打门声惊醒,余家院子的人也都醒了,男人们大声喝问:“谁?谁?”
“你家老爸过世了!”是田伯的嗓门。
吉人披到肩上的衣服滑了下去。她没有去捡衣服,心里只是一个劲的喊:我送终没送着,送终没送着
婆婆说:“糟了,煎鸡蛋没有派上用场,那鼻孔,那嘴巴,都在往外放痨病菌。”
子庵、子堂、吉人穿好衣服先后来到医院的时候,天空已经露出淡泊的曙色。
太平间很窄,除了死人的那张床铺,并不打算给活人留下什么位置。于是他们全在门外的空地上站着,子庵咬着嘴唇,冷冷地盯着父亲身上那块凸起的蒙尸布,子堂口中又不知在念念有词些什么。婆婆掏出条大手帕,往脸上一蒙,突然有板有眼、抑扬顿挫地哭了起来:
“兄弟呀!我的结发兄弟呀!”
白沙人的兄弟有两种:正儿八经的称同胞兄弟,而丈夫就称结发兄弟了。
“结发兄弟呀,我的夫呀你!黄泉路你为何走得急,丢下我可怜实孤凄!”
吉人看一眼正在恸哭的婆婆,心里有一种酸酸的、涩涩的、很复杂的感觉。
“我爸咽气前讲了些什么?”子庵问田伯。
“没讲什么。”
“什么都没讲?”子堂追问道。
“讲了也等于没讲。”
“到底讲了什么嘛?”婆婆止住哭,也参加了刨根问底。
“一定要讲?”
“一定要讲。”
“好,那我告诉你们,就三个字,”田伯清了清嗓子,瞪着眼,直着喉咙,学着公公当时的模样,狠声狠气地说“他,妈,的!”
一辈子不曾骂人的公公,临终前总算骂了人。
太平间里外寂寥无声。
白沙镇风俗,一个人谢世了,家里要悬起照片,设上灵位,点起香烛,排列出点心瓜果,祭拜七七四十九天。再往后,年年清明,年年忌日,配偶和子孙都要对死者祭拜一番。
吉人死死地记住了陆游的那首示儿“家祭毋忘告乃翁”七个字,已经镌刻在她的脑子里。
可是婆婆坚决反对家祭。她说:“祭什么?搞得屋里阴切切的,别吓着了孩子!再说,也没那份闲钱!”
于是,余家出现了有史以来最统一的意见:不祭。
吉人想,不祭也罢,国家在发高烧,叔伯小姑们关的关,伤的伤,残的残,有什么值得告诉公公的?但等将来日子好了再祭吧。
一晃就快三十年。九十岁的婆婆依然健在,前不久,退休回家的大姑子欢还带着婆婆做了回体检,婆婆从头到脚里里外外竟奇迹般健康正常,只是本来就矮小的体型又缩了一个号码。大哥大嫂都已七十挂零,仍旧打打闹闹吵吵嚷嚷却也白头偕老;二哥对着一大帮的孙子孙女,常常念叨“读书好,赏你鸡头并鸡爪”;其实他一根鸡毛都没拿出来过,他只是永远念念有词罢了,然后他跟在二嫂背后,转到弄堂外最近买的二间新屋里去了。子宇早已调回白沙,继续当他的体育教师,但对高低杠上燕飞凤舞的女孩子失去了兴趣。他的身子依然圆滚滚的,他的脑袋依然毛茸茸的,可吉人却不再喊他“芋艿头;子殿那条断腿,装了条比真腿还漂亮的假腿,他迈着一真一假的两条腿,办起了一家公司,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在经营些什么,但腰缠万贯是毫无疑义的,前年还娶了个比他小二十岁的黄花闺女。子乐和若井已从大兴安岭回来,子乐那被老狼叼走半边的脸蛋,经过几次痛苦的整容,勉强还能看得过去,而作为丈夫的若井为这几乎花光了父亲落实政策后退回的全部款项。
1996年暑假前夕,白沙中学的总务主任拿了张什么表格,跨进了孙吉人的办公室,问:
“孙校长,这次特级教师旅游活动,你往南还是往北?”
孙吉人从遥远的回忆中清醒过来,回答道:
“我哪儿也不去。——这个暑假我家里有重要的事要办。”
事,讲讲聊斋故事,日子倒还对付着过。
“三嫂,天相睡着了。”若井小心翼翼地说。
“你把他抱到楼上,放到我床上去吧!”
若井很乖地进了屋,抱着孩子上楼去了。
二哥二嫂刚刚从街上回来,网兜里装了几句带壳的茭白,二哥低声念叨着什么进屋去了,二嫂拖了张小椅子在吉人旁边坐下,开始剥茭白壳,新鲜的茭白传来阵阵生命的清香。
“爷爷在‘站板凳’呢。”二嫂幽幽的,不动声色地说。你弄不清她到底是说给自己听,还是说给别的什么人听。
“什么?”但是吉人已经听见了,二嫂说的爷爷显然是指公公,吉人的两位妯娌都是跟着孩子们称呼的,吉人和婆婆有时也跟着她们这么称呼。
“在哪儿?”吉人急急地问。
“十字马路,供销社门口。”二嫂波澜不惊地答。
孙吉人来不及揩揩湿淋淋的手,就急急地向外跑。拐了两个弯,她就望见十字马路了。供销社今天不开门,紧闭的店门板上,新刷了一条吉人不看也知道个八九不离十的大幅标语。公公的名字颠倒着,大红叉叉墨迹淋漓,像正在流淌的鲜血。
公公站在一条窄窄的长凳上,他双手低垂,下颏抵胸,脸相痛苦。尽管离得不是很近,但是吉人感觉到了,公公在簌簌发抖,她的感觉从来很准,她甚至还感觉到,公公的发抖不是因为害怕,不是因为寒冷,却是因为羞愧,是体面人遭到不体面待遇的致命的羞愧。吉人还发现,每一个熟人的经过,或一个熟人的咳嗽,都会让公公战栗不止,有一次他差点从凳子上栽了下来。孙吉人赶紧逃离了现场,她不愿让公公发现她,不愿他再经受刺激与伤害。
在回家的路上,孙吉人遇到了一支小小的游行队伍,这帮人押着一个留仁丹胡子的中年人,中年人头戴一顶摇摇欲坠的纸糊高帽,他边喊边敲着一面大铜锣,敲得轻松愉快,喊得诙谐幽默还挺有节奏感。孙吉人忽然很羡慕他,公公为什么不能像他?如果像了他,活得也许就轻松多了。
天渐渐黑了,秋风从后门口进来,吹得人好凄凉。饭菜凉了又热,热了又凉,公公还没有回来。一家人就先吃了饭,陆续上楼去了,只有婆婆和吉人在灶间等着。
二哥转来转去,不住地动着嘴皮念着什么,后来他在婆婆面前停住,喃喃自语着:“讨把虱子放头上抓抓,抬个棺材放家里哭哭;惹火烧身,惹火烧身哪”婆婆忙问到底怎么回事,二哥又不做声了。倒是二嫂不动声色地说:“那些人把爷爷叫了去,说爷爷窝藏了反动资产阶级孝子贤孙王若井,叫王若井立即滚蛋,还让爷爷写份交代材料。爷爷若认个罪什么的可能会好些,可他偏偏不认,还说什么叫窝藏?来个客人叫窝藏吗?头头认为爷爷年纪大了老糊涂,也没多为难他,只让他把王若井逐出家门就算数。公公反倒问他:你叫他到哪儿去?到哪儿去?人家有地方去也不上我家来了!——这不,造反派就让他站板凳了嘛!”
天很晚了,公公才蹒跚回家,他的步履有点踉跄,走得却比平日还急。进了后门,也顾不上说话,就急急地往楼上走,吉人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就跟着上楼,只听得公公喊:“若井,井儿!”
趴在小床上的两个脑袋都抬了起来,一个是美丽娴婉的子乐,一个是温文尔雅的若井。吉人才明白过来,公公在找若井,他怕若井给轰出去。而若井正在给子乐讲课。学校停课闹革命,若井说子乐的学业可不能荒废,他要把子乐的高中课程补习完毕。
公公终于安静了下来,他的脸上泛起了疲惫、虚弱却又安慰的苦笑。
这一天,墨黑墨黑的余子殿拉了辆墨黑墨黑的手拉车回家,他将手拉车很响地一扔,高喊着:“我也参加战斗队了!我也是造反派了!”子殿的左臂上,套着个格外醒目的红袖套。然后子殿就上东楼,对正在给天相喂奶的吉人说:“给我看着点门。”听到楼梯上的脚步声,吉人赶忙拔出天相嘴里的奶头,放下衣襟。尽管她平日里喂奶很小心,尽量把衣襟拖下来,盖住自己雪白的乳房,可有一回,她却发现阴影里有双眼睛,正贪婪地窥视着她的胸脯。
子殿不知从哪儿弄来把手枪,还有几发子弹,他躲在角落里,把子弹一颗颗装上,又一颗颗退下。看着子殿得意洋洋的样子,吉人忧心忡忡,她担心手枪走火伤人,担心藏枪被人发现,担心子殿变坏;不知怎的,她隐隐感到有一股邪气在子殿身上滋长
“子殿,不要玩这个,要犯法的”吉人看看子殿贪婪的模样,终于说了。
“嘿!犯法?我的孙吉人,中国早就没有法了,你也太天真太可爱了。”
好像吞了块半生不熟的东西,吉人觉得自己被噎着了。
公公用一块软软的旧布,细细地揩他的金壳怀表,他将那个没了链的怀表打开,合上;合上,又打开,吉人看见那个发黄的表面蒙上一层忧伤,而显得苍老的秒针却还忠心耿耿地走着。
子殿问了声“几点了”就匆匆向外走去。子殿近来忙得很,几乎每晚都出去,公公望着他消失在黑暗里的背影,深深地叹了口气。
公公在供销社门口的长凳上站了四五天,接下去就没有人管他了,他就下了凳子,仍旧站他的柜台。回家后只是一个劲地叹气,吉人几次想逗他他开心,请他作谜语,讲聊斋,可他再也没有那份心思了。
婆婆整天抱怨腰酸背胀小便勤。她对吉人唠叨说:从前她每个月都要吃一次鸡汁——婆婆特别声明她只喝鸡汤,鸡肉反正让全家人吃的;可如今倒好,都半年了,只见大嫂和二嫂的鸡们满地拉屎,她的鸡汁罐连油星星都不见一个。
婆婆很懂养生之道,她有许多科学和不科学的讲究,比如倒了马桶,要将洗净的马桶放在大太阳底下里里外外晒得发白,否则马桶里的细菌会祸害人;比如手疼脚疼要吃猪蹄,而且必须对应好左脚右脚前蹄后蹄,错了一点都不行。
吉人心焦得很,婆家如此困难,她却束手无策一筹莫展,只有一封一封地写信向夫婿求救。好不容易收到子宇的一封回信,却说因为武斗,学校已三个月没发工资了。
吉人急急地跑到楼上,在那只婆婆腾给她的旧皮箱里翻来翻去,翻出两身她认为最好的衣服,用一块包袱卷了,又匆匆地跑到街上,她跑遍了白沙镇仅有的三间旧衣行,把结婚时的两套衣服卖了二十元钱。
那天晚上,当熬过鸡汁的鸡块从热得简直拿不住手的鸡汁罐里倒了出来的时候,子殿、子乐和若井几乎同时高喊:
“三嫂万岁!吉人万岁!”
二嫂幽幽地踱了过来,看了一眼热气腾腾的鸡块,吉人忙说:“二嫂,你也来一块。”二嫂哼了一声,又幽幽地走了。
吉人明媚的心忽然暗淡了。
有一天不是下班的时间,子殿却回家来了。那一天家里特别清净,东楼只有吉人娘儿俩。
子殿在自己的屋里鬼鬼祟祟地不知搞些什么,一会儿,他来到东楼,极敏捷地打开了吉人的旧皮箱,将一个什么东西塞在箱底。
“你干会什么?”吉人警惕地站了起来。
“外头要查缴武器了。”
“你把手枪放我箱里?”
“他们不会查你的东西。”
“不行,你拿回去。”吉人跑到箱子旁边,掀起了箱盖。
“我就是要放你箱里。”子殿嬉皮笑脸地伸手放下了箱盖。
“我把它扔到窗外去!”吉人狠狠地欣起了箱盖,掏出了手枪,就要往东窗跑去,子殿一个箭步追了上来,一把抱住了她,他那整天跟手拉车打交道的双臂像铁钳般钳得她动弹不得,他那荒芜饥渴的身子,紧紧地向她肥沃的胸脯挤去
门口有一个脑袋探了一下。吉人的脸正对着门口,她看得清清楚楚,是二嫂,她求救般地喊了一声:“二嫂!”可是二嫂已经退回去了。
这一声“二嫂”使子殿松了手。这时候,吉人才觉得自己的脸烧得通红,心跳得要蹦了出来。她很想骂子殿一声“畜生”然后再给他一记重重的耳光。然而她没有这样做,长这么大,她没有骂过人,更没有打过人;她只是在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己平日的举止有失检点,使得子殿产生了荒唐的误会?
做饭的时候总是家里最热闹的时刻,这边灶洞掏灰,那边镬里淘米,而另一个锅灶的风箱已在呱哒呱哒响,再加上女人们的唠叨,恰似一组热烈的民以食为天交响乐。
大嫂二嫂今天的情绪格外好,她们又是说又是笑,仿佛从来就亲密无间情同姐妹。吉人从楼上下来,原来都要喊她们一声的,可她们今天的眼珠子都转到眼角去了,留给她的只有满眼眶的白眼仁,吉人心里怏怏地,也就省去了招呼。
“今天的鱼儿好腥,准是遭猫儿拖过了。”二嫂拿起一条梅鱼,放到鼻子边一吸一吸地嗅着,脸上竟然生动起来。
“妈妈的!怪不得我们是冷狗屎,她倒成了香馒头,原来有这么一腿呀!”大嫂大大咧咧地嚷着,浑身肥肉不住地抖动。
“小五子,把火弄旺点!照你这么烧,腥鱼烧成臭鱼了!”二嫂对自己的儿子说。
“这余家没一个好东西!”大嫂说着说着又光火了,她随手抄起一根棒槌,扔向后门觅食的鸡群,弄得好一阵鸡飞狗跳。
婆婆百思不得其解地看着老大老二两个媳妇,后来,又把询问的目光对准吉人。吉人羞愧难当,懊恼欲死。她恨透了子殿,她想把一切都兜底说个明白,可又担心越描越黑,最要命的还是那支枪,那支该死的枪她狂乱地东张西望,恨不得抓起锅碗瓢盆乱摔一气,她一下子理解了大嫂摔东西的情绪。可是她到底不是大嫂,她及时地克制住了自己。
她平静下来了,现在她一门心思等着,只等公路通了车,她即刻卷了包袱抱上儿子,离开这个是非这地回郑家湾娘家去;或者干脆到大岙镇夫婿学校里去,扑进芋艿头的怀抱,痛痛快快地哭一场。
那一天子殿回到家里,对吉人道:你不是要走吗?路通了。
自那次事后,吉人就没有理过子殿,任凭子殿怎样赔礼、道歉,骂自己不是人,打自己嘴巴,吉人就是不用正眼瞧他。公公婆婆也不是瞎子,看子殿受了冷落,婆婆心里就有气,也不管吉人听不听得见,就对公公说:
“你看看这个人,叫你们惯坏了是不是?什么文武双全,什么才貌双全,娇宠得就这么对待小叔啊!”
公公说:“准是子殿这东西,做下什么对不住她的事。”
婆婆说:“做下什么?子殿会做下什么?就算他做错了什么,有我们在,她不好告诉我们吗?整天里板着脸给谁看?”
吉人心里很难过,很委屈,只是不分辨;反正路通了,明天一走就清净了。
她对若井和子乐说:“替我看着天相,我买车票去。”
子殿接口说:“不要买车票。这路是这么走的:先坐手拉车,走三十里,到黄滩;从黄滩坐小火轮,走四十里,到水淀;再从水淀坐手扶拖拉机,走六十里,到陡角桥;再从陡角桥”
“得了得了,”公公打断了子殿“她一个少妇人家,又带了个那么小的孩子,车站码头码头车站的,怎么走?有个闪失,怎么向亲家和子宇交代?”
这也算是路通了?吉人非常生气,她觉得子殿是在戏弄她,欺骗她。她再也不相信子殿了,她喊了若井和子乐来,请他俩出去打听一下这路到底怎么走。一顿饭的工夫,他们回来了,说的结果倒是和子殿差不离的。
吉人随随便便地把衣服尿布往包袱里塞,往挎包里塞,包袱挂在左臂弯,挎包背在右肩头,然后双手抱着天相在屋里走来走去。她在模拟自己一个人上车站奔码头,辗转三百里是否胜任。
公公说,兵荒马乱的,你还是别走了吧。
吉人苦笑着,她伤感地看着公公,公公消瘦多了,背也明显佝了。她歉疚地摇摇头,因为她走的决心已经下定了。
仅仅隔一个晚上,一个运动仿佛从天而降:上山下乡,支边支农。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锣鼓喧天,红旗飘扬,宣传鼓动的大大小小标语贴满大街小巷。
中国一下子涌现了那么多知识分子,光是余家就有半打:高中毕业的余子殿,初中毕业的大侄儿,小学毕业的二侄儿和大侄女,还有三侄儿三侄女,他们虽然小学没毕业就輟学了,但也有幸被荣升到知识分子的队伍中去。只有两个人不算,一个是在校学生余子乐,一个是结了婚生了孩子的孙吉人。
还有一个并不是余家却算余家账的知识青年,那便是王若井。王若井的目标比谁都大,上海那边已拍来电报,勒令他即刻回去,说是要将他遣送到新疆。若井不知道该怎么办,只是失魂落魄暗暗垂泪。
每天都有人轮流着到家里做强迫性的动员,敲锣打鼓喇叭口号震得人脑袋嗡嗡作响。弄得子殿火起,说:
“到大兴安岭去?到内蒙古去?到山西宁夏甘肃新疆去?你们吃奶的时候我就去过了,还用你们来动员我?”就为这,公公又被弄去站了两天板凳。
吉人更是思娘家心切,她非走不可了。
天相手扶着床沿,乐呵呵地走过来。见了爷爷,就举起一只手,口齿不清地说:“再见!再见!”
爷爷抱起了他,觉得体力不支,就把他放下,摸着他那圆溜溜的、虎虎生气的脑袋,叹息道:
“老人家一天天衰下去,小娃儿一天天壮起来!”
二哥子堂转了过来,口中念念有词:“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几点啦?”
尽管二哥的念叨有时候是毫无意识的,但对于他此时此刻说这种话,吉人还是觉得不是滋味。
公公摸出了怀表,看了看,报出了时间。忽然,有什么刺了一下吉人的眼睛,她发现,公公那个怀表,已经不是原来那个样子了。
她向公公伸出手去,说:“让我看看。”公公说:“不看也罢。”吉人的手掌固执地摊着,公公无奈,只好将表递了过来。
表还是原来那只表,只是不管是表盖,还是壳底,都已经被挖出一块,挖得满目疮痍,而取而代之修修补补的,却是两块铁皮。吉人明白了,那一点点金子,已被公公抠出来换吃的了,之所以没有把整块表卖掉,是因为这表是公公的心肝宝贝,再说,余家三十多口,也就指望它计时呀。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吉人算是真懂了这两句诗的含义。望着身心都伤痕累累的公公,吉人的心隐隐地作痛,惶惶地不知说什么才好。
“吉人,婆婆有件事要和你商量。”刚刚上楼的婆婆郑重其事地说。
“你说吧。”
“你明天回娘家,带上子殿和若井,让他们在你娘家躲阵子。”
吉人深感意外:“那公公”
“大不了再站几天板凳,再挨几下拳头和皮带。”婆婆说。
“子殿是铁了心不去支边的;若井呢,如果保不住他,我就对不起王先生。”公公说。
“长嫂如母。”婆婆的话里带着一种教训,一种威严“你虽然不是长嫂,但毕竟是子殿的嫂子;小叔子有过不去坎儿,你就眼睁睁地看着不拉一把?”
“吉人,就算我们求你了。”公公咳了,咳得让她心酸。
“好吧!”她艰难地点下了头。“我们走后,你们好生保重,爸近来这般咳,该找大夫好好看看才是。”说着,自觉这些话苍白得很。他们走后,那些人还不知要怎么样的整公公呢,哪会同意公公去看病?
第二天凌晨,三星高照,寒气逼人。天还完全黑着,吉人、若井、天相坐在铺了一层塑料布的煤车里,由子殿拉着,一路小跑出了白沙镇。一路上舟车兼程,在第二天傍晚来到了郑家湾。孙吉人父母虽然惊诧,却很礼貌地接待了他们。
从此,子殿和若井就在郑家湾住了下来,闲着无事,他们钓钓鱼,摸摸螺蛳。奠耳河的清水鲫鱼和清水螺蛳,听说是皇帝都可以吃的了。
一个月以的后,吉人收到了公公那熟悉的楷书信函,信上极简单地说,支边青年一批一批都送走了,运动结束了。
子殿和若井告别了吉人一家,去往白沙镇。
又一年春暖花开的季节,吉人接到了子殿的信,说公公得了肺结核,已经退休养病了,很想念她们母子,请吉人务必带上天相走一趟。
这世界早就有了治疗肺结核特效药,结核菌并不能那么轻易地置人于死地。可是吉人有预感,这一次如果拒绝了白沙之行,她将再也见不到公公了。尽管那个家庭给了她许多痛苦和辛酸,她还是决定马上启程。好在公路已正式通车了,再也不用上下舟车辗转奔波了。
肺结核是消耗病,这个,吉人明白,可公公被消耗得如此形销骨立,这是吉人始料未及的。吉人到家的时候,他正穿着大棉袍,窝在前门的屋檐下晒太阳。
“你们,来啦!”见了他们娘儿俩,公公的眼睛里放出儿童般的光芒;这样的光芒让人想到回光返照。快乐就如一剂强心针,公公从那把破藤椅里站了起来,伸出瘦骨嶙峋的手,去摸天相圆溜溜的脑袋。
“又摸了又摸了!越老越不识相了!你的手都是痨病菌,痨病菌是最会传染的,比老虎还凶险!”婆婆尖叫起来。婆婆比公公仅小一岁,可是喊叫起来嗓门清脆底气十足。
吉人非常尴尬,正不知道怎么办,大嫂家的老六,二嫂家的老五,还有长高了许多的小核,推推搡搡地从公公面前跑过。
吉人于是把话叉开:
“怎么不见子乐和若井?”
“唉!”婆婆叹了口气“去年子殿若井躲到你家去了,他们就盯上了子乐。一天到晚到家里敲锣打鼓喊口号,喊得我太阳穴都要炸了。子乐倒刚强,说:去就去,哪儿的天下不活人!没几天,就随着那一批到大兴安岭去了。若井从你那边回来,认准了子乐是他害的,就说什么也不肯再在这儿蹲下去,听说他后来也去了黑龙江。”
“爷爷是老虎,快跑啊!”大嫂的老六,二嫂的老五,像两架战斗机,呼啸着从他们面前冲过。
大嫂手拿棒槌追打出来,追得浑身肥肉夸张地乱颤,她用香肠般的手指指着两个孩子道:
“没家教的东西!谁再喊爷爷是老虎我就捶死谁!什么传染不传染,那天底下第一个病人是谁传染的?走,一边一个站到爷爷身边,我倒要看看细菌是怎样从爷爷身上爬到你们身上的!”说完了就站在一边,用挑战的目光看着婆婆。
二嫂赶忙出来打圆场,对两个孩子说:“背诗!背诗!”
两个孩子不约而同的背了起来: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毋忘告乃翁
爷爷喘喘着,问大嫂家的老六:“家祭毋忘告乃翁什么意思?”
老六咬着手指头,咬了半天说不上来。大嫂早就不耐烦了,她在自己的门口嚷了起来:
“家里祭奠的时候不要忘记告诉你的老子啊——笨蛋!”
吉人诧异不已,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牛棚怎么住人?什么叫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公公戴着老花眼镜,他的手里拿着子欢丈夫——小核父亲寄来的信,滿脸的沧然。
大女儿吉凶未卜,那么小女儿呢?
“子乐怎么没有信?”公公咳咳着,又开始叨念。大姑子吉人没有见过面,吉人心里想着的老是小姑子那张绝顶美丽的、娴静优雅的脸,想着那十八岁娇嫩的柔弱的身子,是不是经得起大兴安岭的风雪?
那一天来了一封寄自黑龙江的信,公公急切地撕开了信封,那信是若井写的,他说他终于找到了子乐,可那是个什么样的子乐啊!公公和吉人的眼睛同时被那几行因为痛楚、恐惧而歪歪扭扭的字烫伤了:那一天,子乐和她的几个队友们上山砍树,他们的工作就是把深山老林里的大树放倒,然后把它们弄干净了拖下山来。子乐在雪地上走啊走,忽然有人拍了她一下肩膀,她回过头来,面对她的是一张毛茸茸的狼脸和一副白森森的厉齿。她本能地一闪,本想叼她喉管的老狼却叼住了她的左脸,子乐那花瓣般的脸蛋顿时被撕去了一半”
公公呻吟了一声,就从那张破藤椅上滑了下去。等吉人几个七手八脚地将他扶起来的时候,一股酽酽的鲜血,正顺着公公多皱的嘴角蜿蜒而下。
婆婆号啕大哭,一声肉肉,一声心肝,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吉人的心口一阵一阵地抽缩。她想如果她遇上这头老狼,她宁可叫老狼咬断喉管,也不要剩下那张可怕的破碎的脸。
公公这一躺倒,看样子是起不来了。
“爷爷要住院了。”婆婆宣布说“本当我去侍候的,这陈子因为子乐的事,我也头昏脑胀血压升高,刚才小便,马桶里热气腾腾,恐怕肾也有病,一个躺倒就够你们受的了,再躺倒一个可叫你们如何是好?子庵、子堂、子殿,爷爷住院后,你们每家轮流着陪呢?还是凑了钱雇个人去侍候?”
大家都不提出钱的事,看来只得轮流去医院侍候了。大哥期期艾艾地说:“我,我那位的脾气,大家都知道的,没准侍候不了爸,反叫爸生气,再说,她是一时一刻也不放心我出去的”
二哥念念有词道:“我那肚里又有啦,明天去流产”
子殿说:“先替我娶个老婆吧!那我就不管她是厉害还是不厉害的,是怀孕还是流产,非要她去侍候我老爸不可,她若是敢说半句不字,我卸下手拉车把敲断她的狗腿!”
吉人既不是余家的女儿,又不是余家的长媳,不好抢先表态的,直到此刻,她才静静地说:“我去吧!”
哪知婆婆说:“不成!你去,天相叫谁带?再说,你在那痨病窝里出出进进,带回家多少痨病菌?这样吧,你们四家,凑份子雇一个乡下人,我都打听好了,医院里就有这种专门侍候病人的乡下人”
没有人赞成,也没有人反对,这事就算定下来了。没过几天,就雇来一位姓田的农民,五十多岁,身体满好的,吉人他们都管他喊“田伯”
公公住院好几天,婆婆一脚都没踏进医院去,公公倒没提什么,吉人却沉不住气了。这阵子她在一个小学校里代課,一放学就赶紧往医院跑。她发现,公公非常渴望见到婆婆。
“奶奶,爷爷年轻时长得怎样?”这一天回到家,吉人就问婆婆。
“嗨!好看哩!蛮高蛮大的个头,腰板挺直,鼻梁又高,眼珠又黑,连皮肤都没得挑剔”不知是因为兴奋,还是身体不错,婆婆印堂闪闪发光。
“那脾性可好?”
“不赌不嫖,也管家,也疼儿女,这么一大家人,镬里烧的,身上穿的,都是他挣的;若说不好呢,就是有什么苦的,屈的,好闷在肚里,屈死也不做声。这不屈出病来了?哪像我,直直爽爽,什么都放不到隔夜去。”
“那你们从前是好的罗?”
“当然好的罗!——好汉只怕病来磨,做人只怕老来贫,哪里料到如今变成这个样子了!”
吉人已经下定了决心,她说:
“奶奶,爷爷想你,你也该去医院看看他。”
“那可使不得,”婆婆立即反对“那儿是痨病窝,我沾染上了,可没有公费医疗。”
“你们结发夫妻,从来又好,现在爷爷病成这样,你不去怎么说得过去?”
“你倒来教训我啦?”婆婆生气了。
“病房里的人都在问你呢!左邻右舍也在说你呢!”
“做人自做自,关他们屁事!”婆婆恼羞成怒了,忽然,她涕泪滂沱号啕大哭起来“我的子乐哟!我的宝贝心肝苦命囡哟——”
吉人不想劝她,也不想理她。婆婆哭了一阵,自己打住了,绞了把毛巾,擦了脸,盛了一大碗饭,呼噜呼噜一会儿就吃完了。
一连几天不见动静,一直到第五天。这是一个非常晴朗的天气,一大早,湛蓝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又红又圆的太阳信心十足地步步高升。吃了早饭,婆婆找出四根鸡肠小带,让吉人将她的袖管裤管紧紧扎牢,说不让痨病菌从这些地方爬进,还拿出个特大口罩,把自己罩得只剩一双眼睛,这般打扮,相映着她那矮小的身躯和粽子般的小脚,显得十分滑稽。
吉人领着婆婆进了病房。公公见到婆婆,先是一怔,大概没想到婆婆会来,而婆婆的装束又使他有几分难堪,随后他便露出微笑来。他抬起无力的手指了指床沿,示意婆婆坐下,吉人看见公公深凹的眼里有着渴望的光辉。可是婆婆没有理睬;公公复又指了床边的骨牌凳,婆婆仍然装没看见,她的双手互相抄着,两只小脚不安地换来换去。头微昂着,透着健康人对病人的那种不屑。
公公仰视着,和居高临下的婆婆说了会话。隔了个大口罩,婆婆的声音含糊不清。公公的眼神忧忧的,并不时转身面壁,一口口喘气。
从医院回来,拐了两个弯,本该向家里走去,婆婆却站住了,她指着不远处一坐小山,对吉人说:“你先回吧,我要到山包上晒太阳,把身上沾来的痨病菌统统晒死。”
直到太阳偏西了,婆婆才姗姗地回家,站在后门外,她解下了鸡肠小带,脱了外衣外裤,再脱了鞋袜,她把一应东西丢在弄堂地上,然后进门,然后烧水,然后用热水冲出一浴盆红红的高锰酸钾溶液来,然后关上房门,从头到脚洗了足足两个时辰。
街面上又闹了起来,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轰轰烈烈了一夜。
清晨,吉人来到医院。公公见了吉人,说:“街上乱,你不要跑来跑去的了;再说,真的把你给传染上了,我于心何忍?更何况你如今在教书,虽然是个‘代’的,恐怕比正式的还要辛苦一些。家中有什么事,田伯自然会告诉我的。”
公公的精神元气一点都没有了,讲了这么些话,也不知歇了多少次。他的颧骨高高的耸起,双颊深深塌陷,以前吉人只在书上看到,现在她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皮包骨”自从婆婆那次来过以后,公公的病情是急转直下了。
“子宇来了信,说等补发了工资,就回家看你。”对着公公,吉人总是强装欢颜道。
“难为他想着。其实天下那么乱,还是不回来的好。”
喘了会儿气,公公忧心忡忡地问:
“子欢和子乐还是没有信?”
“没有。”
沉默了片刻,公公又问:
“你代课去,谁带天相?”
“大嫂。”
“大嫂为人并不坏,就是性子太急大哥原本爱的是另一个,是太公公不好,偏让他娶这一个,这不,一害三个人还有,我欠她的两百大洋,这辈子是还不了罗。”
走廊里闹闹嚷嚷的一片,里边还夹着田伯的声音,人们在议论着昨夜的战争,说那土制的地雷如何厉害,一炸起来威力无边。一个沙哑的、却十分兴奋的声音非常刺耳:
“那条腿不知飞什么地方去了,那么多人找来找去找不到。刚才,几个农民给青菜施肥,看见好端端的几棵菜被谁砸倒了,正待骂人,却见碧绿的菜叶下边,躺着条血淋淋的腿,就赶忙捡起来,放水沟洗干净,送到医院来了”
“谁的腿?谁的腿?”大家争先恐后的问。
“听说是一个叫什么余子殿的,煤场里拉煤的。”
“轰”的一声,吉人的脑袋炸了个地雷。尽管她不喜欢这个小叔,尽管这个小叔有点无赖,有点流氓,还使她蒙受了不白之冤;可她还是不愿意把那条可怕的断腿和子殿联系起来。
她艰难地转过头去,看见大口大口的鲜血从公公的口里汹涌而出。
“医生!医生!”病房里一片恐慌的呼喊声。
“准备后事吧!医生说没几天了。”田伯放下那个送饭的铝盒,对婆婆说。
“子庵,你去定寿材寿衣;子堂,你去看坟地。”婆婆又一次表现出胸有成竹。她转身吩咐吉人道:“你去买几个鸡蛋”
“爷爷想吃鸡蛋?”
“吃什么鸡蛋!——爷爷回光返照的时候,我们就鸡蛋煎好,要煎成个大大的厚厚的蛋饼,单等他一咽气,让田伯将蛋饼扣在爷爷的口鼻上,加上毛巾闷得紧紧的,那痨病菌光顾了吃香喷喷的煎蛋,就不能出来作崇了。”
大嫂陪着大哥一块儿去定寿材寿衣去了,——白沙镇规矩,为尚活着的人准备后事,上头冠以“寿”字。二哥莫名其妙地念叨着:“讲我好,夫妻双双到老;讲我不好,病得爬起趴倒。”独自出门去了。
二哥自是能干,大哥大嫂正为寿衣的布料和式样吵架呢,二哥非但已找好坟地,而且宣布把坟也做好了。第二天,婆婆带上吉人和香烛去祭寿坟,她们沿着一条砍柴人整出的羊肠小道,曲曲弯弯盘桓而上。那是个极简陋的坟坑,坐南朝北挖开,黄泥方框里,插上几块薄薄的水泥板,中间隔开,就算是二坑夫妻寿坟。坟地十分狭窄,前面仅容一双合并的脚,稍不小心,人就会从陡坎上摔下去。根据男左女右规矩,婆婆在两边的坟坑里点了香烛,默默祈祷一番之后,就站在一旁紧张地看着。
“吉人你明白吗,我和你爷爷现在就像这两支烛,哪一支蜡烛燃得快,哪一个人就死得早。”
吉人不应,只是默默地注视着坟坑。
不知是风向的关系,也不知是冥冥中真有什么,公公坟坑的蜡烛呼呼地燃烧,接着开始淌蜡泪,一下子将蜡烛泻了大半边,再一会儿,那蜡烛就燃尽了;而婆婆那边坟坑的蜡烛,正悠悠自得亮着,安安宁宁地亮着,仿佛这个世界无风无雨无波无浪
顶着牛毛般的夜雨,吉人匆匆地跑到医院。
该出院的都出院了,病房里只留下公公和那对新婚夫妇。苍白的日光灯光,照出了一片苍白的安宁。
公公睡得十分安详,呼吸清晰均匀,活像一个健康的人。吉人甚至怀疑公公已经好了,她轻手轻脚地走到床边,自以为没弄出一点声响,可是公公醒了。
“你来了。”同样安详的声音。静了一会儿,他接着说“这阵子,真是辛苦难为你了。”一只瘦骨嶙峋的手,颤颤索索地伸向床头柜。吉人说:“爷爷,要什么,我来拿。”可是公公已经摸着了那只怀表,歇了口气,他继续说“吉人,公公已经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这只破表,你不嫌脏,留着做个纪念吧!”
吉人鼻子一酸,泪水就扑簌扑簌地直掉。她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正犹豫着,田伯开腔了:“你拿着吧,他那魂,都系在这表上,睡都睡不好,来一个人,便睁开眼,只怕这表丢了;这样让他太费神了。”
于是吉人伸出双手,恭恭敬敬地接了怀表,放在外衣口袋里,想了想,又取了出来,放到内衣口袋里。公公看她藏表完毕,轻轻地吁了口气。
静了一会儿,他挥了挥那只皮包骨的手,说:
“回去吧,天相该找妈了。”
吉人看公公的模样,觉得今晚大概没有问题,就回家了。
第二天凌晨四点光景,吉人被猛烈的打门声惊醒,余家院子的人也都醒了,男人们大声喝问:“谁?谁?”
“你家老爸过世了!”是田伯的嗓门。
吉人披到肩上的衣服滑了下去。她没有去捡衣服,心里只是一个劲的喊:我送终没送着,送终没送着
婆婆说:“糟了,煎鸡蛋没有派上用场,那鼻孔,那嘴巴,都在往外放痨病菌。”
子庵、子堂、吉人穿好衣服先后来到医院的时候,天空已经露出淡泊的曙色。
太平间很窄,除了死人的那张床铺,并不打算给活人留下什么位置。于是他们全在门外的空地上站着,子庵咬着嘴唇,冷冷地盯着父亲身上那块凸起的蒙尸布,子堂口中又不知在念念有词些什么。婆婆掏出条大手帕,往脸上一蒙,突然有板有眼、抑扬顿挫地哭了起来:
“兄弟呀!我的结发兄弟呀!”
白沙人的兄弟有两种:正儿八经的称同胞兄弟,而丈夫就称结发兄弟了。
“结发兄弟呀,我的夫呀你!黄泉路你为何走得急,丢下我可怜实孤凄!”
吉人看一眼正在恸哭的婆婆,心里有一种酸酸的、涩涩的、很复杂的感觉。
“我爸咽气前讲了些什么?”子庵问田伯。
“没讲什么。”
“什么都没讲?”子堂追问道。
“讲了也等于没讲。”
“到底讲了什么嘛?”婆婆止住哭,也参加了刨根问底。
“一定要讲?”
“一定要讲。”
“好,那我告诉你们,就三个字,”田伯清了清嗓子,瞪着眼,直着喉咙,学着公公当时的模样,狠声狠气地说“他,妈,的!”
一辈子不曾骂人的公公,临终前总算骂了人。
太平间里外寂寥无声。
白沙镇风俗,一个人谢世了,家里要悬起照片,设上灵位,点起香烛,排列出点心瓜果,祭拜七七四十九天。再往后,年年清明,年年忌日,配偶和子孙都要对死者祭拜一番。
吉人死死地记住了陆游的那首示儿“家祭毋忘告乃翁”七个字,已经镌刻在她的脑子里。
可是婆婆坚决反对家祭。她说:“祭什么?搞得屋里阴切切的,别吓着了孩子!再说,也没那份闲钱!”
于是,余家出现了有史以来最统一的意见:不祭。
吉人想,不祭也罢,国家在发高烧,叔伯小姑们关的关,伤的伤,残的残,有什么值得告诉公公的?但等将来日子好了再祭吧。
一晃就快三十年。九十岁的婆婆依然健在,前不久,退休回家的大姑子欢还带着婆婆做了回体检,婆婆从头到脚里里外外竟奇迹般健康正常,只是本来就矮小的体型又缩了一个号码。大哥大嫂都已七十挂零,仍旧打打闹闹吵吵嚷嚷却也白头偕老;二哥对着一大帮的孙子孙女,常常念叨“读书好,赏你鸡头并鸡爪”;其实他一根鸡毛都没拿出来过,他只是永远念念有词罢了,然后他跟在二嫂背后,转到弄堂外最近买的二间新屋里去了。子宇早已调回白沙,继续当他的体育教师,但对高低杠上燕飞凤舞的女孩子失去了兴趣。他的身子依然圆滚滚的,他的脑袋依然毛茸茸的,可吉人却不再喊他“芋艿头;子殿那条断腿,装了条比真腿还漂亮的假腿,他迈着一真一假的两条腿,办起了一家公司,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在经营些什么,但腰缠万贯是毫无疑义的,前年还娶了个比他小二十岁的黄花闺女。子乐和若井已从大兴安岭回来,子乐那被老狼叼走半边的脸蛋,经过几次痛苦的整容,勉强还能看得过去,而作为丈夫的若井为这几乎花光了父亲落实政策后退回的全部款项。
1996年暑假前夕,白沙中学的总务主任拿了张什么表格,跨进了孙吉人的办公室,问:
“孙校长,这次特级教师旅游活动,你往南还是往北?”
孙吉人从遥远的回忆中清醒过来,回答道:
“我哪儿也不去。——这个暑假我家里有重要的事要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