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内阁急议 (2/2)
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九州河山皆华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与正月底的那次一样,这一次的内阁会议上同样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只是。两种声音的比例却发生了大部分改变,建议隆武帝离开湖广前往贵州的大臣已经占了绝大多数。
听完这两种观点。隆武帝沉吟片刻,又点了兵部右侍郎吕大器的名。自从朱大典代天子督师出征之后,吕大器便暂代了兵部尚书一职,执掌兵事。眼下大敌当前,隆武帝在某些问题上想听听他的意见。
“吕爱卿,依你看,我朝守住衡州的可能有多大?”隆武帝问道。
听隆武帝如此一问,在场的众位大臣顿时一阵紧张,他们生怕这位颇有胆气的天子在意气催使之下又做出“坚守衡州”之类的决定。
面对投向自己的多双眼睛,吕大器感到了一阵压力,但他还是决定如实回答:“启禀陛下,当前我朝在衡州的可用之兵仅有衡州总兵杨国栋部四千余人以及来援的黎靖总兵萧旷部一万人,再加上数千京营兵士,总人数在两万左右。但各部战力却是层差不齐,尤其是京营中更是以新募兵员为主,难以与东虏的虎狼之师相抗衡。此外,在衡州附近还有驻防宝庆的黄晋部和驻防攸县的黄朝宣部,但黄晋部不过四五千老弱之卒且离衡州数百里之遥,怕是派不上用场,而黄朝宣部虽然号称也有两万之众,但其中真正的可用之兵恐怕也就一万左右,更何况,陛下下旨调其来援也需要一定时日。因此,微臣以为,我朝守住衡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陛下应尽早离开此处险地方为稳妥之策。”
吕大器的话音一落,众位大臣微微松了口气,继续关注着隆武帝的反应。
听完吕大器的话,再结合之前听到的大臣们的意见,隆武帝陷入了沉思。虽然他现在已经基本确定,衡州是不能再待下去了,可是心中却是极为的不甘。他是一个力图进取的人,但登基后的一系列遭遇却几乎与他之前的理想相距甚远,先是筹划的北伐因为郑氏兄弟的制肘以及其他原因而始终未能实现。后来清军攻陷福建,他不得不移驾湖广,而现在面对清军的再次大兵压境,连衡州也呆不下去了。这么一次又一次的移驾别走,一次又一次壮志难酬,究竟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
看着在御座前来回踱步的隆武帝,在场的众位大臣都安静了下来,等待着他做最后的决定。经过以往的接触,大臣们已经了解到,这位天子虽然为人较为宽厚,但在某些问题上却会表现得格外固执。尤其是自从去年离开福建,脱离了郑氏兄弟的那种近乎软禁的制肘之后,这种性格便越加凸现出来。因此,在他做决定之时,大臣们都不敢轻易去打扰。
思索了一会儿,隆武帝觉得事情也不是那么糟糕。清军虽然战斗力强悍、来势汹汹,但其毕竟是劳师远征,而自己身边也好歹还有两三万可用之兵,虽说几乎不可能取胜,但凭借着地利的优势与之周旋、避开其锋芒还是不难的。更何况,朱大典已经率三万援军南下,其中的庞岳所部更是在数日内歼灭万余清军的劲旅。此外,堵胤锡也已经督率着忠贞营从夔东而来。一旦这两支援兵能及时赶到,局面还不是不可收拾。
“元辅。”隆武帝停住了脚步,看向了位列众臣之首的黄道周。
“老臣在。”
“你替朕拟一道旨意,调攸县的黄朝宣部前来勤王。另外,身在衡州的诸位臣工,做好随时撤离衡州的准备。”
“老臣遵旨!”黄道周应诺。
隆武帝的这一番话令诸位大臣悬着的心放下来不少,但他的话还没有说话:“不过,不到万不得已,朕是不会离开湖广前往贵州的!”
/>
与正月底的那次一样,这一次的内阁会议上同样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只是。两种声音的比例却发生了大部分改变,建议隆武帝离开湖广前往贵州的大臣已经占了绝大多数。
听完这两种观点。隆武帝沉吟片刻,又点了兵部右侍郎吕大器的名。自从朱大典代天子督师出征之后,吕大器便暂代了兵部尚书一职,执掌兵事。眼下大敌当前,隆武帝在某些问题上想听听他的意见。
“吕爱卿,依你看,我朝守住衡州的可能有多大?”隆武帝问道。
听隆武帝如此一问,在场的众位大臣顿时一阵紧张,他们生怕这位颇有胆气的天子在意气催使之下又做出“坚守衡州”之类的决定。
面对投向自己的多双眼睛,吕大器感到了一阵压力,但他还是决定如实回答:“启禀陛下,当前我朝在衡州的可用之兵仅有衡州总兵杨国栋部四千余人以及来援的黎靖总兵萧旷部一万人,再加上数千京营兵士,总人数在两万左右。但各部战力却是层差不齐,尤其是京营中更是以新募兵员为主,难以与东虏的虎狼之师相抗衡。此外,在衡州附近还有驻防宝庆的黄晋部和驻防攸县的黄朝宣部,但黄晋部不过四五千老弱之卒且离衡州数百里之遥,怕是派不上用场,而黄朝宣部虽然号称也有两万之众,但其中真正的可用之兵恐怕也就一万左右,更何况,陛下下旨调其来援也需要一定时日。因此,微臣以为,我朝守住衡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陛下应尽早离开此处险地方为稳妥之策。”
吕大器的话音一落,众位大臣微微松了口气,继续关注着隆武帝的反应。
听完吕大器的话,再结合之前听到的大臣们的意见,隆武帝陷入了沉思。虽然他现在已经基本确定,衡州是不能再待下去了,可是心中却是极为的不甘。他是一个力图进取的人,但登基后的一系列遭遇却几乎与他之前的理想相距甚远,先是筹划的北伐因为郑氏兄弟的制肘以及其他原因而始终未能实现。后来清军攻陷福建,他不得不移驾湖广,而现在面对清军的再次大兵压境,连衡州也呆不下去了。这么一次又一次的移驾别走,一次又一次壮志难酬,究竟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
看着在御座前来回踱步的隆武帝,在场的众位大臣都安静了下来,等待着他做最后的决定。经过以往的接触,大臣们已经了解到,这位天子虽然为人较为宽厚,但在某些问题上却会表现得格外固执。尤其是自从去年离开福建,脱离了郑氏兄弟的那种近乎软禁的制肘之后,这种性格便越加凸现出来。因此,在他做决定之时,大臣们都不敢轻易去打扰。
思索了一会儿,隆武帝觉得事情也不是那么糟糕。清军虽然战斗力强悍、来势汹汹,但其毕竟是劳师远征,而自己身边也好歹还有两三万可用之兵,虽说几乎不可能取胜,但凭借着地利的优势与之周旋、避开其锋芒还是不难的。更何况,朱大典已经率三万援军南下,其中的庞岳所部更是在数日内歼灭万余清军的劲旅。此外,堵胤锡也已经督率着忠贞营从夔东而来。一旦这两支援兵能及时赶到,局面还不是不可收拾。
“元辅。”隆武帝停住了脚步,看向了位列众臣之首的黄道周。
“老臣在。”
“你替朕拟一道旨意,调攸县的黄朝宣部前来勤王。另外,身在衡州的诸位臣工,做好随时撤离衡州的准备。”
“老臣遵旨!”黄道周应诺。
隆武帝的这一番话令诸位大臣悬着的心放下来不少,但他的话还没有说话:“不过,不到万不得已,朕是不会离开湖广前往贵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