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郑朗在长安附近转了三天,也跑到丹水上游看了看。
然而很茫然。
在他想法中,唐朝已经修了一部分水利,将物资运到商州,再从蓝田关进入关中,关中唐朝修了一条运河,直接进入长安城。
不是说没有效果,安史之乱后,河南失守,大部分物资正是从这条途径,源源不断地运向关中,支持了唐朝军队与叛军的交战。
似乎这条水陆齐下的运输道路,一直在明清也发挥着作用。
欧阳修去年上书也说过这件事,唐朝故渠多废,渭水堵塞,又有三门之险。因此他想出一个办法,刘邦入秦,不由关东而道南阳,臣问至南阳,问其遗老,云自邓西至永兴(长安)六七百里,今小商贾往往行之。刘邦入关中,其兵十万,夫能容十万兵之路,宜不甚狭而险也。但自洛阳为都,行者比趋关东,其路久废。今能按求通之,则武昌、汉阳、郢、襄阳、梁、洋、金、商、均、房、光化沿汉十一二州之物,皆可漕顿之南阳。自南阳为轻车,人辇运之,摹兵十五六铺,则十余州之物,日日入关不绝。
胡说八道。
十万大军能行得通,非是一起行的,可以分批通入。
这一处多山路,怎么不狭而险。六七百里山道下来,运费与损耗将会是天价。想要打通这一道,不能从丹水在南阳境内的下游改从旱路运输,必须开丹水,将航道通达中游,才能从蓝田关进入关中,否则运来的物资都不够损耗的。欧阳修也没有细研究过历史,武则天与唐中宗时已经着手打通此路,效果一直不显著。发挥作用时,是在安史之乱。而且不可能这些州府物资一起从此道运向关中,有的州府在地图上看似在汉水流域,实际中间隔了几十重山,根本无法运到汉水。
这一道通,是指汉水一直到长江,延伸到洞庭湖,向南到潭州,能将这些靠近汉水、长江与湘水边上的物资运送到关中。其他的地方休想。
但看了后,连连摇头。
关中诸水水源减少,复原不了唐朝水利,想要打通,必须花费巨大的代价。如今双方在交战,朝廷根本拿不出这笔钱帛。
而且想了一想潭州,同样也有许多困难的地方。
潭州便是长沙。
中国对南方的开发,从晋朝开始,东晋南迁,人烟开始增加。为以后江南的繁荣打下底子。一直到唐朝,这段时间开发的主要地区是在太湖流域与杭州,吴越。然后到宋朝,人口多,不得不想方设法,增加耕地面积。然后有了江东圩。
南宋南迁,开发到了潭州,才是一个开始,直到明朝长沙才成为四大米市。
开发长沙与洞庭湖流域,有天然的地理因素,然而此时有梅山蛮之逼,会有若干不利因素。若洞庭湖流域与长沙不能得到良好的开发,打通丹水流域看似花费十分巨大,已经失去开发的意义。
还得从陕西内部挖出潜力。
从城外回来后,郑朗喊来夏竦,商议三白渠的事。
三白渠又称为白渠,汉武赵中大夫白公建议而修的,引泾水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入渭河,又与郑国渠合称为郑白渠,是汉朝关中最重要的水利工程。
唐末受战火之害,许多水利因为长期失修,以至于逐渐毁坏。于是宋太祖时,节度判官施继业主持,对三白渠进行汉事,将泾水中的壅水堰,草草用稍镶笆篱栈筑成临时性建筑。虽草,也产生了效果,缘渠之民,颇获其利。但因其草率,每到大汛期时,便被冲毁,于是每至秋治堰,所用复取于民,民烦数役,不能固。
宋太宗时,应百姓请求,恢复石砌将军翣,以减轻每年修堰的沉重负担,于是派监丞周约修理。因为工程浩大,没有修成。陈尧叟与梁鼎再次上书,郑白二渠,原灌土地四万四千五百顷,今所存者不及二千顷,请朝廷修堰。再派皇甫选与何亮实地考察,二人提出四条建议,未能付诸实行。
宋真宗时,又派尚宾对三白渠进行筹划与组织修治,尚宾大概地修凿了三白渠的引水渠道工程,恢复一些节水斗门,工既毕水利饶足,民获数倍。但还没有恢复所有三白渠的灌溉功能。
这要往后了,王安石时让周良孺与泾阳知县候可查看,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自洪口筑堰壅泾水,凿新渠十五,行至临泾镇城东入白渠,可灌田二万余顷。二是自洪口北开渠直至三限口,再开五十里接耀州云阳界,可灌田三万余顷。第二种方案比第一种方案用工要多,费用也更大,但效益更显著。于是宋神宗采纳了第二种方案,着杨蟠与候可组织施工。
这次工程使三白渠可灌溉农田三万五千多顷。一顷就是一百亩地,工程若成功的话,从泾原路到环庆路,几乎都不需要朝廷支援粮食。
郑朗将夏竦喊来,说的正是这第二种方案。
“前方在打仗。”夏竦迟疑地说。
“如果元昊攻到三白渠,那将会是一场灾难。”郑朗道。
前方打仗,后方建设,有什么相干的?
“钱帛啊。”
“你先派人查看查看,至于钱帛,再过一年,泾原路费用我会想办法解决。”
“你会想办法?”夏竦狐疑地问。虽然对郑朗印象不错,可郑朗还没有来泾原路,就先支取了三百万贯钱帛,押向渭州。在夏竦想来,是郑朗害怕了,怕他也向韩琦那样,向庞籍讨要物资钱帛没有要到,先将这些钱抓在手中。
“相信我。”
“好,我会安排人过去查看。”
“夏相公,务必要重视。与西夏人作战,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战争不仅比拼将士数量勇敢,还要比拼武器,后勤供给,粮草。一旦将粮食解决,更增加了胜利的机会。”
“行知,我会派人看的,你放心吧,但这件事不是我说了算,还要禀报朝廷,朝廷批准,才能作数。另外也要前线守得住,否则后方开渠,敌寇杀来,将会是一场灭绝性的事件。”
“不会,不求有功,但防守现在四路经略使不会出错。”包括他自己。顿了顿又说道:“还有,这件事可以写信给范仲淹,让他一道参与。”
说着使了一个眼色。
夏竦捏着鼻子,气苦的闷哼一声。
仅是夏竦一人提议,有可能朝廷不批准,还会引起一些弹劾,不要问有理没理,想要说你,胡说八道也可以。
... -->>
郑朗在长安附近转了三天,也跑到丹水上游看了看。
然而很茫然。
在他想法中,唐朝已经修了一部分水利,将物资运到商州,再从蓝田关进入关中,关中唐朝修了一条运河,直接进入长安城。
不是说没有效果,安史之乱后,河南失守,大部分物资正是从这条途径,源源不断地运向关中,支持了唐朝军队与叛军的交战。
似乎这条水陆齐下的运输道路,一直在明清也发挥着作用。
欧阳修去年上书也说过这件事,唐朝故渠多废,渭水堵塞,又有三门之险。因此他想出一个办法,刘邦入秦,不由关东而道南阳,臣问至南阳,问其遗老,云自邓西至永兴(长安)六七百里,今小商贾往往行之。刘邦入关中,其兵十万,夫能容十万兵之路,宜不甚狭而险也。但自洛阳为都,行者比趋关东,其路久废。今能按求通之,则武昌、汉阳、郢、襄阳、梁、洋、金、商、均、房、光化沿汉十一二州之物,皆可漕顿之南阳。自南阳为轻车,人辇运之,摹兵十五六铺,则十余州之物,日日入关不绝。
胡说八道。
十万大军能行得通,非是一起行的,可以分批通入。
这一处多山路,怎么不狭而险。六七百里山道下来,运费与损耗将会是天价。想要打通这一道,不能从丹水在南阳境内的下游改从旱路运输,必须开丹水,将航道通达中游,才能从蓝田关进入关中,否则运来的物资都不够损耗的。欧阳修也没有细研究过历史,武则天与唐中宗时已经着手打通此路,效果一直不显著。发挥作用时,是在安史之乱。而且不可能这些州府物资一起从此道运向关中,有的州府在地图上看似在汉水流域,实际中间隔了几十重山,根本无法运到汉水。
这一道通,是指汉水一直到长江,延伸到洞庭湖,向南到潭州,能将这些靠近汉水、长江与湘水边上的物资运送到关中。其他的地方休想。
但看了后,连连摇头。
关中诸水水源减少,复原不了唐朝水利,想要打通,必须花费巨大的代价。如今双方在交战,朝廷根本拿不出这笔钱帛。
而且想了一想潭州,同样也有许多困难的地方。
潭州便是长沙。
中国对南方的开发,从晋朝开始,东晋南迁,人烟开始增加。为以后江南的繁荣打下底子。一直到唐朝,这段时间开发的主要地区是在太湖流域与杭州,吴越。然后到宋朝,人口多,不得不想方设法,增加耕地面积。然后有了江东圩。
南宋南迁,开发到了潭州,才是一个开始,直到明朝长沙才成为四大米市。
开发长沙与洞庭湖流域,有天然的地理因素,然而此时有梅山蛮之逼,会有若干不利因素。若洞庭湖流域与长沙不能得到良好的开发,打通丹水流域看似花费十分巨大,已经失去开发的意义。
还得从陕西内部挖出潜力。
从城外回来后,郑朗喊来夏竦,商议三白渠的事。
三白渠又称为白渠,汉武赵中大夫白公建议而修的,引泾水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入渭河,又与郑国渠合称为郑白渠,是汉朝关中最重要的水利工程。
唐末受战火之害,许多水利因为长期失修,以至于逐渐毁坏。于是宋太祖时,节度判官施继业主持,对三白渠进行汉事,将泾水中的壅水堰,草草用稍镶笆篱栈筑成临时性建筑。虽草,也产生了效果,缘渠之民,颇获其利。但因其草率,每到大汛期时,便被冲毁,于是每至秋治堰,所用复取于民,民烦数役,不能固。
宋太宗时,应百姓请求,恢复石砌将军翣,以减轻每年修堰的沉重负担,于是派监丞周约修理。因为工程浩大,没有修成。陈尧叟与梁鼎再次上书,郑白二渠,原灌土地四万四千五百顷,今所存者不及二千顷,请朝廷修堰。再派皇甫选与何亮实地考察,二人提出四条建议,未能付诸实行。
宋真宗时,又派尚宾对三白渠进行筹划与组织修治,尚宾大概地修凿了三白渠的引水渠道工程,恢复一些节水斗门,工既毕水利饶足,民获数倍。但还没有恢复所有三白渠的灌溉功能。
这要往后了,王安石时让周良孺与泾阳知县候可查看,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自洪口筑堰壅泾水,凿新渠十五,行至临泾镇城东入白渠,可灌田二万余顷。二是自洪口北开渠直至三限口,再开五十里接耀州云阳界,可灌田三万余顷。第二种方案比第一种方案用工要多,费用也更大,但效益更显著。于是宋神宗采纳了第二种方案,着杨蟠与候可组织施工。
这次工程使三白渠可灌溉农田三万五千多顷。一顷就是一百亩地,工程若成功的话,从泾原路到环庆路,几乎都不需要朝廷支援粮食。
郑朗将夏竦喊来,说的正是这第二种方案。
“前方在打仗。”夏竦迟疑地说。
“如果元昊攻到三白渠,那将会是一场灾难。”郑朗道。
前方打仗,后方建设,有什么相干的?
“钱帛啊。”
“你先派人查看查看,至于钱帛,再过一年,泾原路费用我会想办法解决。”
“你会想办法?”夏竦狐疑地问。虽然对郑朗印象不错,可郑朗还没有来泾原路,就先支取了三百万贯钱帛,押向渭州。在夏竦想来,是郑朗害怕了,怕他也向韩琦那样,向庞籍讨要物资钱帛没有要到,先将这些钱抓在手中。
“相信我。”
“好,我会安排人过去查看。”
“夏相公,务必要重视。与西夏人作战,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战争不仅比拼将士数量勇敢,还要比拼武器,后勤供给,粮草。一旦将粮食解决,更增加了胜利的机会。”
“行知,我会派人看的,你放心吧,但这件事不是我说了算,还要禀报朝廷,朝廷批准,才能作数。另外也要前线守得住,否则后方开渠,敌寇杀来,将会是一场灭绝性的事件。”
“不会,不求有功,但防守现在四路经略使不会出错。”包括他自己。顿了顿又说道:“还有,这件事可以写信给范仲淹,让他一道参与。”
说着使了一个眼色。
夏竦捏着鼻子,气苦的闷哼一声。
仅是夏竦一人提议,有可能朝廷不批准,还会引起一些弹劾,不要问有理没理,想要说你,胡说八道也可以。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