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捷消息传到朝堂,但少了最重要的一个人。
西北用兵三年多,特别是宋朝的冗,用兵费用更高昂,朝中诸位大佬确实很苦。中间吕夷简功不可没,换别人来,国家非得出乱子不可。所以后来章架大捷,宋朝没有乘胜追击,财政无法维持下去。打不起来了!
这是一个让郑朗可怜又可恨的人。
真的很有才干,仅论才干,朝廷无一人做他想,郑朗自己也不行,利用历史知识可以使一些小聪明,可以提一些良好的建议,但象吕夷简这样事无巨细,一手把持全国大小事务,没有出大漏子,郑朗也做不到。看看吕夷简倒台后,全国的烽火吧,马上就热闹了。
可惜无几人能看到。
人老了,又是劳累过度,并且还分出精力,使一些权谋之术,身体垮得便快。一天早朝,在想着事情,加上年岁又高,别人三拜,他拜了两次就站直腰板,没有动弹。
一下子炸了营。
两种情况,象八大王可以佩剑入朝,僭名不拜,有职有位但无权。吕夷简有职位,但无这个位,还是老老实实的三拜九叩。于是许多愤愤不平的君子党们上书弹劾吕夷简。
只有进京准备赶考的一个考生张妮说了一句话:“是天将夺其魄,不久将要死了。”
精力熬干了,就象油灯油即将枯竭,灯还能继续明亮吗?不然这个权操天下第一的人,怎么可能会失态。不久后,吕夷简感到风眩,不能入朝。赵祯亲自看望,将自己胡子剪下来说:“古人说胡子可以治病,今朕自剪之赐卿,望卿早日康复。”
吕夷简有多重要,马上立显。
无论晏殊,或者章得象,也有一些吏治之能,并不是仅会写字做词的,但国家正是多事之秋,四路大会战,这是何等的大事,而且西北战役拖得越久,对后方压力越重,事务便越多。吕夷简仅倒下几天时间,政务立即出现积压。
这一对比,赵祯怎能不看重吕夹简?
但许多人想不通,认为吕夷简这家伙都快要死了,还在继续迷惑赵祯!于是一波更大的进攻即将发动。这次不是上一次,各个君子们皆立下赫赫战功,资历也跟了上去,深得人望
其实从渭州围解,朝中已看出来,大捷迟早要到来,但没想到居然能获得这样的大捷,差一点将灵州城都拿下来,一个个喜出望外。还有人略略不满,王拱辰说道:“为什么不借机将灵州夺下,说不定西北之危,毕于一役。”
不是他一个人抱有这个想法,真不懂啊,后来宋朝跑到灵州城下,五军大军讨伐,居然都不带什么象样的攻城器械,于是面对高大坚固的灵州城,攻啊攻,攻了几月攻不下来,西夏调兵遣将,设计谋策,迅速溃败。灵州城当真那么好攻打的,就是此时能攻下长安,都未必能攻下灵州!
“足矣,足矣。”赵祯眉开眼笑说道。
朕很满足了。
高兴,可惜国库空虚,不然能下诏,来一个免去陕西贼税的什么。
又说道:“该当如何嘉奖?”
王拱辰又说道:“臣以为有功必奖,有过必罚。缘边四路发动此战,计动用禁乒、蕃兵、义军与弓箭手、乡兵计达接十八万之众。如此规模战役,开国以来,也罕有过。除了庞籍外,其他三位缘边大臣全部没有上书禀报朝廷。虽捷,但开了一个恶例。”
说得似乎颇有道理。但里面暗藏着一个玄机,此战功劳最大的便是他所说的缘边三臣,庞籍很悲催,再次成了一个喝汤的。也没有十八万人,在王拱辰想来,决战之时,定川寨有十三万多人参战,弹筝峡有近两万将士参战,还有各地的守军,那么就是十八万人。其实各地守军抽之一空,就算将这些守军计算在内,也不过十六万几千将士。让他生生变出一万多人。还好,没有将参与守城百姓计算在内,否则会变成二十万人。
十八万军队击败元昊十二万军队与十六万军队击败元昊十二万军人,比较一下,依然有一些差距的。
富弼叹息一声,说道:“前方战事混乱,谁能在数月前就料敌机先?不能料敌机先,又如何向朝廷禀报。若按王拱辰之言,前线大捷,将臣无功反有了罪。若是以后国家有事,谁还能替国家浴血奋战,守卫疆域?”
双方立即争吵起来。
这是一个很不好的兆头,可惜无人察鬼
赵祯吵得头痛,有气无力地说:“诸卿,莫争,早在杨守素进京时,郑朗就上书禀报这场战役的发生,只是害怕消息泄露,影响战事,朕一直未说。”
之所以争执,正是因为这个战功!
以王拱辰为首的大臣不想郑朗、范仲淹、韩琦、尹洙与张方平得到这份战功,而以赵祯富弼为首的君臣,却肯定了这份战功。
全没有说到点子上。
不仅是害怕泄露,还有一条,对将从中御的讥讽,禀报朝廷,朝廷就会商议,同意罢,不同意诏书一下,遵从还是不遵从?不但从庙堂上嘲讽了将从中御,到了泾原路本身,郑朗在定川寨,还将军权放给狄青,主动绕过将从中御这一弊症,军队变得更机动,行兵布策更灵活,这才取得大捷。
可偏偏就没有一人去想。
晏殊睁开老眼,说道:“陛下,有功必赏,象三路将臣这样行事,也需警戒,下不能再为例。若议,以臣看,应议几位边臣上书中的免役法,此乃变革之举,想要实施,利弊必须商议妥当,才能颁发。”
和稀泥啊,两边皆不开罪,趁机将话题引开。
提到免役法,所有大臣一起沉默不语。
不是很懂,不敢插言。
韩琦、范仲淹与张方平、郑朗皆书奏提到免役法。
是王安石免役法的改进版。
原法第一条是衙前重役和承符、散从官、引典、典吏等役,不再由上四等乡村户轮差,改为雇募第三等以上户充当,随役之轻重而定禄之多少,应募弓手者须试武艺,典吏者试书计。
这里王安石试图抚慰上户情绪,做得有些拖泥带水,在他想来,差役做得好也是一个有脸面人做的,所以还是用三等以上户充当,做得不干脆。这些差役,是好的,不照顾,各地地方官吏也给了上等户,不好的,就是照顾,上等户也不会情愿充当。不需要照顾情绪,反而增加成本。请一个三等上户做衙差,要多少钱才能让他们满足,但请一个厢兵与一个五等户做衙差,又需要多少钱?所以做了简化,没有户等,只有一条,文吏要试一试书计,也就是识一些字,懂一些算术,引乎等需要会一些武艺。是从五等户选拨,还是从一等户选拨,直接略过。
增加一条,国家冗兵太重,三等上户不愿意担任衙差,可一旦实施募役,对于许多贫困户与厢兵却是一条出路。特别是厢兵,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有纪律,有一些素质,用他们担任衙前,正好取长补短,又能减少国家冗兵之弊。
郑朗与韩琦四人皆上书了冗兵之患,自战争起,国家八成收入用在冗兵上。宜大规模的裁兵,必须将国家禁兵控制在六十万以下,厢兵控制在四十万以下,淘汰其老弱,战斗力提高,国家又减少大量财政支出。
这里几人出现:些分岐。
郑朗与范仲淹是直接裁兵,诸寨砦修好后,郑朗就着剩下的四万八千几百名士兵,不增也不减,实际是裁去大量军队。范仲淹则说了很多,暂时不会减裁,... -->>
大捷消息传到朝堂,但少了最重要的一个人。
西北用兵三年多,特别是宋朝的冗,用兵费用更高昂,朝中诸位大佬确实很苦。中间吕夷简功不可没,换别人来,国家非得出乱子不可。所以后来章架大捷,宋朝没有乘胜追击,财政无法维持下去。打不起来了!
这是一个让郑朗可怜又可恨的人。
真的很有才干,仅论才干,朝廷无一人做他想,郑朗自己也不行,利用历史知识可以使一些小聪明,可以提一些良好的建议,但象吕夷简这样事无巨细,一手把持全国大小事务,没有出大漏子,郑朗也做不到。看看吕夷简倒台后,全国的烽火吧,马上就热闹了。
可惜无几人能看到。
人老了,又是劳累过度,并且还分出精力,使一些权谋之术,身体垮得便快。一天早朝,在想着事情,加上年岁又高,别人三拜,他拜了两次就站直腰板,没有动弹。
一下子炸了营。
两种情况,象八大王可以佩剑入朝,僭名不拜,有职有位但无权。吕夷简有职位,但无这个位,还是老老实实的三拜九叩。于是许多愤愤不平的君子党们上书弹劾吕夷简。
只有进京准备赶考的一个考生张妮说了一句话:“是天将夺其魄,不久将要死了。”
精力熬干了,就象油灯油即将枯竭,灯还能继续明亮吗?不然这个权操天下第一的人,怎么可能会失态。不久后,吕夷简感到风眩,不能入朝。赵祯亲自看望,将自己胡子剪下来说:“古人说胡子可以治病,今朕自剪之赐卿,望卿早日康复。”
吕夷简有多重要,马上立显。
无论晏殊,或者章得象,也有一些吏治之能,并不是仅会写字做词的,但国家正是多事之秋,四路大会战,这是何等的大事,而且西北战役拖得越久,对后方压力越重,事务便越多。吕夷简仅倒下几天时间,政务立即出现积压。
这一对比,赵祯怎能不看重吕夹简?
但许多人想不通,认为吕夷简这家伙都快要死了,还在继续迷惑赵祯!于是一波更大的进攻即将发动。这次不是上一次,各个君子们皆立下赫赫战功,资历也跟了上去,深得人望
其实从渭州围解,朝中已看出来,大捷迟早要到来,但没想到居然能获得这样的大捷,差一点将灵州城都拿下来,一个个喜出望外。还有人略略不满,王拱辰说道:“为什么不借机将灵州夺下,说不定西北之危,毕于一役。”
不是他一个人抱有这个想法,真不懂啊,后来宋朝跑到灵州城下,五军大军讨伐,居然都不带什么象样的攻城器械,于是面对高大坚固的灵州城,攻啊攻,攻了几月攻不下来,西夏调兵遣将,设计谋策,迅速溃败。灵州城当真那么好攻打的,就是此时能攻下长安,都未必能攻下灵州!
“足矣,足矣。”赵祯眉开眼笑说道。
朕很满足了。
高兴,可惜国库空虚,不然能下诏,来一个免去陕西贼税的什么。
又说道:“该当如何嘉奖?”
王拱辰又说道:“臣以为有功必奖,有过必罚。缘边四路发动此战,计动用禁乒、蕃兵、义军与弓箭手、乡兵计达接十八万之众。如此规模战役,开国以来,也罕有过。除了庞籍外,其他三位缘边大臣全部没有上书禀报朝廷。虽捷,但开了一个恶例。”
说得似乎颇有道理。但里面暗藏着一个玄机,此战功劳最大的便是他所说的缘边三臣,庞籍很悲催,再次成了一个喝汤的。也没有十八万人,在王拱辰想来,决战之时,定川寨有十三万多人参战,弹筝峡有近两万将士参战,还有各地的守军,那么就是十八万人。其实各地守军抽之一空,就算将这些守军计算在内,也不过十六万几千将士。让他生生变出一万多人。还好,没有将参与守城百姓计算在内,否则会变成二十万人。
十八万军队击败元昊十二万军队与十六万军队击败元昊十二万军人,比较一下,依然有一些差距的。
富弼叹息一声,说道:“前方战事混乱,谁能在数月前就料敌机先?不能料敌机先,又如何向朝廷禀报。若按王拱辰之言,前线大捷,将臣无功反有了罪。若是以后国家有事,谁还能替国家浴血奋战,守卫疆域?”
双方立即争吵起来。
这是一个很不好的兆头,可惜无人察鬼
赵祯吵得头痛,有气无力地说:“诸卿,莫争,早在杨守素进京时,郑朗就上书禀报这场战役的发生,只是害怕消息泄露,影响战事,朕一直未说。”
之所以争执,正是因为这个战功!
以王拱辰为首的大臣不想郑朗、范仲淹、韩琦、尹洙与张方平得到这份战功,而以赵祯富弼为首的君臣,却肯定了这份战功。
全没有说到点子上。
不仅是害怕泄露,还有一条,对将从中御的讥讽,禀报朝廷,朝廷就会商议,同意罢,不同意诏书一下,遵从还是不遵从?不但从庙堂上嘲讽了将从中御,到了泾原路本身,郑朗在定川寨,还将军权放给狄青,主动绕过将从中御这一弊症,军队变得更机动,行兵布策更灵活,这才取得大捷。
可偏偏就没有一人去想。
晏殊睁开老眼,说道:“陛下,有功必赏,象三路将臣这样行事,也需警戒,下不能再为例。若议,以臣看,应议几位边臣上书中的免役法,此乃变革之举,想要实施,利弊必须商议妥当,才能颁发。”
和稀泥啊,两边皆不开罪,趁机将话题引开。
提到免役法,所有大臣一起沉默不语。
不是很懂,不敢插言。
韩琦、范仲淹与张方平、郑朗皆书奏提到免役法。
是王安石免役法的改进版。
原法第一条是衙前重役和承符、散从官、引典、典吏等役,不再由上四等乡村户轮差,改为雇募第三等以上户充当,随役之轻重而定禄之多少,应募弓手者须试武艺,典吏者试书计。
这里王安石试图抚慰上户情绪,做得有些拖泥带水,在他想来,差役做得好也是一个有脸面人做的,所以还是用三等以上户充当,做得不干脆。这些差役,是好的,不照顾,各地地方官吏也给了上等户,不好的,就是照顾,上等户也不会情愿充当。不需要照顾情绪,反而增加成本。请一个三等上户做衙差,要多少钱才能让他们满足,但请一个厢兵与一个五等户做衙差,又需要多少钱?所以做了简化,没有户等,只有一条,文吏要试一试书计,也就是识一些字,懂一些算术,引乎等需要会一些武艺。是从五等户选拨,还是从一等户选拨,直接略过。
增加一条,国家冗兵太重,三等上户不愿意担任衙差,可一旦实施募役,对于许多贫困户与厢兵却是一条出路。特别是厢兵,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有纪律,有一些素质,用他们担任衙前,正好取长补短,又能减少国家冗兵之弊。
郑朗与韩琦四人皆上书了冗兵之患,自战争起,国家八成收入用在冗兵上。宜大规模的裁兵,必须将国家禁兵控制在六十万以下,厢兵控制在四十万以下,淘汰其老弱,战斗力提高,国家又减少大量财政支出。
这里几人出现:些分岐。
郑朗与范仲淹是直接裁兵,诸寨砦修好后,郑朗就着剩下的四万八千几百名士兵,不增也不减,实际是裁去大量军队。范仲淹则说了很多,暂时不会减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