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时空大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口东坡肉,甜糯中带着酒香,真是无比的美味。\这烧肉的火候,恐怕得三个小时小火慢炖,真是美食需要耐心啊。
问了苏轼这东坡肉的做法,出乎姬庆的意料,竟然非常的简单。在姬庆看来,这就是家常红烧肉的做法么。
之所以这么好吃,除了这是东坡居士亲手炮制外,更重要的是材料的天然。单拿这猪肉来说,乃是正宗本地土养的黑猪,完全不是激素催出来的那种。可谓是,美味来自天然。
听到姬庆一行人对东坡肉的赞叹,苏轼也是笑开了怀,分外的高兴。自己饱食一顿大肉,与来客同品美味,还获得了认同,这个感觉绝对是不一样的。对于苏轼来说,可能比赞美他的几首诗词还让他高兴。要知道,苏轼历史上除了是一位大文豪外,他也是位美食家。
这时候,苏轼的家丁回来了,带回了各色小菜,包子、馒头、炊饼。姬庆他们是突然来访的,加之时间不够,苏轼只能抱歉下用此物招待了。
姬庆哪里会在意这些,还得说两句劳烦学士的话,要怪就怪他们来的太突然,冒昧了。然后,姬庆的目光,就落到了馒头上。
话说,这个时代馒头包子还没有分野。馒头,其实就是后世的包子,就是有馅料的那种。
苏轼家丁买回来的馒头,就有好多种,有糖肉馒头、假肉馒头、羊肉馒头、笋肉馒头、笋丝馒头、鱼肉馒头、蟹黄馒头、蟹肉馒头、糖馅馒头、辣馅馒头等等。足以看得出来,这家丁还挺用心的。
姬庆尝了一口辣馅馒头,的确很辣,但不是辣椒的辣,而是一种辛辣。这个时代里辣椒还没有传进来,辣味都停留在辛辣阶段。不过,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这辛辣也是难得的下饭口味了。
至于蟹黄馒头,分量十足,此时已经有后世蟹黄包的模样了。只不过,这个头大了很多,是要全都吃下去了。后世的只喝汤,太浪费了。
至于包子,其实还是馒头,只不过更加精致而已,更接近后世的那种包子,上面还有着美丽的花纹,天然的着色。
炊饼,反而是后世的馒头,无馅的那种,只不过是大饼的形状,中间开了十字花。就像后世蒸馒头一样,开的那个口子,俗称开花馒头。
说道炊饼,想起了武大郎,姬庆觉得武大郎之所以卖炊饼而不是包子,实则炊饼更廉价,需求更广。相对来说,馒头,尤其是肉馒头,就贵了许多,普通百姓,尤其是那种小县城中人,恐怕不是谁都吃得起的。
有肉自然要有酒,推杯换盏之间,苏轼尽显文人的情怀,现场吟诗念词,借景抒情,表达与来客共宴这一乐事。
对此,大家都佩服不已。但是想要像苏大学士那样来一首,那是很难的。这种临场发挥,可比预定题目再作诗词可难得太多了。即使拿已知诗词凑数,那也是不成的。人家追问,那就贻笑大方了。
不过,姬庆倒是聪明,赞起了苏轼过去写的好词来,都是后人对于苏轼词上的精彩评论,看看苏轼如何反应。
姬庆只是开个头,家里文学上的功底,还是姬庆的妈妈最强。最后,只有她能够与苏轼说到一块,谈诗论文,仿佛一场诗会一样。至于其他人,就是观众了,姬庆身为儿子,姬庆的爸爸身为丈夫,自然要按时给捧场。
一场饮宴,这就过去了。因为苏轼下午还有公务,众人也不便打扰,就准备告辞了。
不过临走之时,姬庆代表周家庄对苏轼做出了邀请,北方燕云十六州已经收回了一部分,正需要苏大学士这样的人才,希望苏轼去北方忙着忙乎一下。
当然,姬庆不能说请苏轼去为官,那样的话,味道可就变了。帮忙二字,却是最为合适的。
苏轼惊讶之中,仔细询问,这才知道原来姬庆一行人的几人,竟然是不久前闻名天下的周家庄的人。
想到这里,苏轼赶紧询问周家庄的情况。虽然大辽西京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已经光复了,但是对于周家庄和北方的详细情况,苏轼可不了解。此时一见姬庆他们来自周家庄,苏轼自然不会放过。
看着苏轼,姬庆想到,无论苏轼是新党、旧党与否,单是身为华夏儿女,对于北方收回燕云十六州之事,就没有不关注的,就没有不热血沸腾的。相对于武将,文人也是不差,甚至更加的。苏轼的样子,完全可以证明一切,满脸的红润和激动的神情,不亚于打了鸡血。
姬庆连忙介绍了一下北方的形式,杀敌的情况,其实说得与对乔峰、段誉等人说的内容差不多。
当然,又多了一些内容。就是最近几天,周家庄再次与大辽对战的情况。自然,结果是一面倒,契丹人除了能够为周家庄提供马匹外,别无他用。
然后,姬庆口中就念叨起了北方缺少管理百姓的人才,苏大学士如果去了,定能处理好各方面事务,让百姓重感华夏的荣光。
苏轼此时虽然是杭州太守,但是比不久前东京的高官可要差太多了,此时,说来他是下放的,已经不入旧党的核心了。
虽然,对于此事他并不后悔,他也算是说出了自己的良心话,但是,内心中,未必没有一丝凄凉,一份感慨,一缕失落,一抹失望。
&n... -->>
一口东坡肉,甜糯中带着酒香,真是无比的美味。\这烧肉的火候,恐怕得三个小时小火慢炖,真是美食需要耐心啊。
问了苏轼这东坡肉的做法,出乎姬庆的意料,竟然非常的简单。在姬庆看来,这就是家常红烧肉的做法么。
之所以这么好吃,除了这是东坡居士亲手炮制外,更重要的是材料的天然。单拿这猪肉来说,乃是正宗本地土养的黑猪,完全不是激素催出来的那种。可谓是,美味来自天然。
听到姬庆一行人对东坡肉的赞叹,苏轼也是笑开了怀,分外的高兴。自己饱食一顿大肉,与来客同品美味,还获得了认同,这个感觉绝对是不一样的。对于苏轼来说,可能比赞美他的几首诗词还让他高兴。要知道,苏轼历史上除了是一位大文豪外,他也是位美食家。
这时候,苏轼的家丁回来了,带回了各色小菜,包子、馒头、炊饼。姬庆他们是突然来访的,加之时间不够,苏轼只能抱歉下用此物招待了。
姬庆哪里会在意这些,还得说两句劳烦学士的话,要怪就怪他们来的太突然,冒昧了。然后,姬庆的目光,就落到了馒头上。
话说,这个时代馒头包子还没有分野。馒头,其实就是后世的包子,就是有馅料的那种。
苏轼家丁买回来的馒头,就有好多种,有糖肉馒头、假肉馒头、羊肉馒头、笋肉馒头、笋丝馒头、鱼肉馒头、蟹黄馒头、蟹肉馒头、糖馅馒头、辣馅馒头等等。足以看得出来,这家丁还挺用心的。
姬庆尝了一口辣馅馒头,的确很辣,但不是辣椒的辣,而是一种辛辣。这个时代里辣椒还没有传进来,辣味都停留在辛辣阶段。不过,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这辛辣也是难得的下饭口味了。
至于蟹黄馒头,分量十足,此时已经有后世蟹黄包的模样了。只不过,这个头大了很多,是要全都吃下去了。后世的只喝汤,太浪费了。
至于包子,其实还是馒头,只不过更加精致而已,更接近后世的那种包子,上面还有着美丽的花纹,天然的着色。
炊饼,反而是后世的馒头,无馅的那种,只不过是大饼的形状,中间开了十字花。就像后世蒸馒头一样,开的那个口子,俗称开花馒头。
说道炊饼,想起了武大郎,姬庆觉得武大郎之所以卖炊饼而不是包子,实则炊饼更廉价,需求更广。相对来说,馒头,尤其是肉馒头,就贵了许多,普通百姓,尤其是那种小县城中人,恐怕不是谁都吃得起的。
有肉自然要有酒,推杯换盏之间,苏轼尽显文人的情怀,现场吟诗念词,借景抒情,表达与来客共宴这一乐事。
对此,大家都佩服不已。但是想要像苏大学士那样来一首,那是很难的。这种临场发挥,可比预定题目再作诗词可难得太多了。即使拿已知诗词凑数,那也是不成的。人家追问,那就贻笑大方了。
不过,姬庆倒是聪明,赞起了苏轼过去写的好词来,都是后人对于苏轼词上的精彩评论,看看苏轼如何反应。
姬庆只是开个头,家里文学上的功底,还是姬庆的妈妈最强。最后,只有她能够与苏轼说到一块,谈诗论文,仿佛一场诗会一样。至于其他人,就是观众了,姬庆身为儿子,姬庆的爸爸身为丈夫,自然要按时给捧场。
一场饮宴,这就过去了。因为苏轼下午还有公务,众人也不便打扰,就准备告辞了。
不过临走之时,姬庆代表周家庄对苏轼做出了邀请,北方燕云十六州已经收回了一部分,正需要苏大学士这样的人才,希望苏轼去北方忙着忙乎一下。
当然,姬庆不能说请苏轼去为官,那样的话,味道可就变了。帮忙二字,却是最为合适的。
苏轼惊讶之中,仔细询问,这才知道原来姬庆一行人的几人,竟然是不久前闻名天下的周家庄的人。
想到这里,苏轼赶紧询问周家庄的情况。虽然大辽西京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已经光复了,但是对于周家庄和北方的详细情况,苏轼可不了解。此时一见姬庆他们来自周家庄,苏轼自然不会放过。
看着苏轼,姬庆想到,无论苏轼是新党、旧党与否,单是身为华夏儿女,对于北方收回燕云十六州之事,就没有不关注的,就没有不热血沸腾的。相对于武将,文人也是不差,甚至更加的。苏轼的样子,完全可以证明一切,满脸的红润和激动的神情,不亚于打了鸡血。
姬庆连忙介绍了一下北方的形式,杀敌的情况,其实说得与对乔峰、段誉等人说的内容差不多。
当然,又多了一些内容。就是最近几天,周家庄再次与大辽对战的情况。自然,结果是一面倒,契丹人除了能够为周家庄提供马匹外,别无他用。
然后,姬庆口中就念叨起了北方缺少管理百姓的人才,苏大学士如果去了,定能处理好各方面事务,让百姓重感华夏的荣光。
苏轼此时虽然是杭州太守,但是比不久前东京的高官可要差太多了,此时,说来他是下放的,已经不入旧党的核心了。
虽然,对于此事他并不后悔,他也算是说出了自己的良心话,但是,内心中,未必没有一丝凄凉,一份感慨,一缕失落,一抹失望。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