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龙之海上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守卫,两边互不干扰。
中华军士兵不能经商,但是他们有责任保护自家商人经商,这是中华军成立的宗旨之一。
而在两军交界处,本来那些属于官军控制区的民众,听说了中华军三年免税的政策,纷纷举家迁往中华军控制区。明军一开始还向控制一下这种倾向,结果很快兵营中出现了逃兵,士兵们也想冒险逃亡中华军控制区,然后再把家人迁去。两军交界的千余里地,哪里都是空隙,官军无力全面封锁,最后那些领兵军官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防备中华军进攻还来不及呢,这些流民就随他去吧。
中华公司以商业为主要收入,对农业主要是扶持管理;而明朝政府收税对象主要是农民,对于官商把持的商业贸易,不想也无力征收赋税。两厢一比较,虽然中华公司治下的农民也是穷人,但是至少吃穿不愁,明显获得了较多的中下层明朝民众的拥护。
徐光启不能离开南京城,但是从陆陆续续来拜访他的乡亲故交这里,多少知道了这些情况。和谈迟迟不能达成,而中华公司深入人心的政策正在获得民众的好感,这是对明朝极为不利的局面。在徐光启看来,他不认为辽东边疆的叛乱比中华军叛乱更重要。
徐光启正在苦恼的时候,朝廷由内阁签发的正式诏令,由户科给事中姚宗文、司礼监太监马原携带者,通过扬州中华军占领区来到了南京。
姚宗文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二甲三十九名进士,由庶吉士授户科给事中。此人为慈溪人,为人圆滑狡诈,是方从哲的亲信。中华军攻至京师时他被方从哲派去保定检阅勤王兵马。他不知军务,只知索贿,人品极差,因为克扣军粮差一点引起兵变,多亏方从哲力保他才无事。他属于浙党一派,如今奉命出使南京,是方从哲照顾他,让其出京躲开言官们的弹劾。
朝中诸大臣中,徐光启比较看不起此人,但如今也是没办法,只好打起精神迎接姚宗文。
在听了徐光启的一番抱怨后,姚宗文只是冷笑:“徐大人,你难道忘了出京前,首辅方大人的话?”
“什么话?”徐光启肃然,沉下脸问道。
“许你便宜行事。”
“有圣上的三不许在,如何便宜行事?”
“徐大人为人方正,在下敬佩。凡事有缓急,可从权议论。”姚宗文是奉了方从哲的秘密命令而来,因此显得很有把握:“方相国嘱咐在下转告徐大人,朝廷开海禁已是在所难免,而其他条款大可含糊过去,先把停战和退还两京一事定下,徐大人就已经是大功一件了。”
徐光启皱着眉头,摇摇头。他是典型的实干家务实派,实际上并不适应传统的官僚官场作风,也不太会政治谋略。他连连摇头道:“中华公司及尹峰其人,这些天一口咬定非要割地称王,而且要以他们的六大誓约与朝廷律法平起平坐,不搭理这些条件,恐怕没法谈判下去……”
姚宗文挪动椅子靠近徐光启,耐下心说道:“许封王及割地一事,实际上并非要务。依我看不过是尹峰其人漫天要价的伎俩。如今江南之地在他们的掌握中,不许割地又能如何?官军如今要对付辽东女真之乱,根本再无力与中华军作战。称王一事也是如此,朝廷不许其称王,他们就能乖乖听从了吗?”
徐光启心中一动:“难道,这尹峰……”
姚宗文说道:“徐大人不是有十年练成新军的计划吗,如今方相国许你五年的时间练兵,以东南财赋为练兵费用,只要你能与中华军谈成退还两京,就任命你为闽浙赣总督,练新军以抗海寇。再说了,只要在公开的和谈条款中只说明中华军退还两京,撤离天津卫及山东、辽东,朝中各位言官也不会出来找麻烦。至于江南之地,可答应他们延期撤离。”
“延期撤离?”
“你不知道吗,中华军答应民众三年免税粮,时间还有两年。如果此时朝廷收复江南,势必得重新征收赋税,这岂不是在与民争利,平白无故给这帮海寇收买人心营造条件吗?况且朝廷收复江南,起码也得有几年时间稳定局势,实际也收不到说明赋税了。还不就此让中华军去折腾两年,若大一个江南、几百万人口,看他们怎么养得活!”
从根本上说,明朝廷这些官员把中华公司在江南的施政情况看做一种临时性的恩惠政策,他们从自己的经验判断,没有人能仅仅以工商业来维持政权的。他们希望看着中华公司背着江南这个大包袱,然后自取灭亡。
……
守卫,两边互不干扰。
中华军士兵不能经商,但是他们有责任保护自家商人经商,这是中华军成立的宗旨之一。
而在两军交界处,本来那些属于官军控制区的民众,听说了中华军三年免税的政策,纷纷举家迁往中华军控制区。明军一开始还向控制一下这种倾向,结果很快兵营中出现了逃兵,士兵们也想冒险逃亡中华军控制区,然后再把家人迁去。两军交界的千余里地,哪里都是空隙,官军无力全面封锁,最后那些领兵军官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防备中华军进攻还来不及呢,这些流民就随他去吧。
中华公司以商业为主要收入,对农业主要是扶持管理;而明朝政府收税对象主要是农民,对于官商把持的商业贸易,不想也无力征收赋税。两厢一比较,虽然中华公司治下的农民也是穷人,但是至少吃穿不愁,明显获得了较多的中下层明朝民众的拥护。
徐光启不能离开南京城,但是从陆陆续续来拜访他的乡亲故交这里,多少知道了这些情况。和谈迟迟不能达成,而中华公司深入人心的政策正在获得民众的好感,这是对明朝极为不利的局面。在徐光启看来,他不认为辽东边疆的叛乱比中华军叛乱更重要。
徐光启正在苦恼的时候,朝廷由内阁签发的正式诏令,由户科给事中姚宗文、司礼监太监马原携带者,通过扬州中华军占领区来到了南京。
姚宗文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二甲三十九名进士,由庶吉士授户科给事中。此人为慈溪人,为人圆滑狡诈,是方从哲的亲信。中华军攻至京师时他被方从哲派去保定检阅勤王兵马。他不知军务,只知索贿,人品极差,因为克扣军粮差一点引起兵变,多亏方从哲力保他才无事。他属于浙党一派,如今奉命出使南京,是方从哲照顾他,让其出京躲开言官们的弹劾。
朝中诸大臣中,徐光启比较看不起此人,但如今也是没办法,只好打起精神迎接姚宗文。
在听了徐光启的一番抱怨后,姚宗文只是冷笑:“徐大人,你难道忘了出京前,首辅方大人的话?”
“什么话?”徐光启肃然,沉下脸问道。
“许你便宜行事。”
“有圣上的三不许在,如何便宜行事?”
“徐大人为人方正,在下敬佩。凡事有缓急,可从权议论。”姚宗文是奉了方从哲的秘密命令而来,因此显得很有把握:“方相国嘱咐在下转告徐大人,朝廷开海禁已是在所难免,而其他条款大可含糊过去,先把停战和退还两京一事定下,徐大人就已经是大功一件了。”
徐光启皱着眉头,摇摇头。他是典型的实干家务实派,实际上并不适应传统的官僚官场作风,也不太会政治谋略。他连连摇头道:“中华公司及尹峰其人,这些天一口咬定非要割地称王,而且要以他们的六大誓约与朝廷律法平起平坐,不搭理这些条件,恐怕没法谈判下去……”
姚宗文挪动椅子靠近徐光启,耐下心说道:“许封王及割地一事,实际上并非要务。依我看不过是尹峰其人漫天要价的伎俩。如今江南之地在他们的掌握中,不许割地又能如何?官军如今要对付辽东女真之乱,根本再无力与中华军作战。称王一事也是如此,朝廷不许其称王,他们就能乖乖听从了吗?”
徐光启心中一动:“难道,这尹峰……”
姚宗文说道:“徐大人不是有十年练成新军的计划吗,如今方相国许你五年的时间练兵,以东南财赋为练兵费用,只要你能与中华军谈成退还两京,就任命你为闽浙赣总督,练新军以抗海寇。再说了,只要在公开的和谈条款中只说明中华军退还两京,撤离天津卫及山东、辽东,朝中各位言官也不会出来找麻烦。至于江南之地,可答应他们延期撤离。”
“延期撤离?”
“你不知道吗,中华军答应民众三年免税粮,时间还有两年。如果此时朝廷收复江南,势必得重新征收赋税,这岂不是在与民争利,平白无故给这帮海寇收买人心营造条件吗?况且朝廷收复江南,起码也得有几年时间稳定局势,实际也收不到说明赋税了。还不就此让中华军去折腾两年,若大一个江南、几百万人口,看他们怎么养得活!”
从根本上说,明朝廷这些官员把中华公司在江南的施政情况看做一种临时性的恩惠政策,他们从自己的经验判断,没有人能仅仅以工商业来维持政权的。他们希望看着中华公司背着江南这个大包袱,然后自取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