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龙之海上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御寒物资。这样才使得大量的难民没有在过冬时发生饥荒与冻死。
如今从海州、盖州、九连城凤凰堡一线以南直到渤海口,已经全是中华军的地盘。在这一带聚集了大量的辽东难民,很多是壮劳动力。尹峰从台湾拉来了兵器工场、铁厂的一些设备和技术工匠,就地招收工人开始生产军火和各种产品。公司开办的矿场、铁器工坊也开始经营。农业部开始大规模在辽南试种番薯、玉米等耐寒高产作物,而且还把徐光启在天津试种成功的水稻在辽南一带大规模种植。辽南原先的明朝政府机构早已集体崩溃消失了,现在这里是中华军辽南军管区,分为金州与复州两个区,由靖海王府派出的州牧直辖管理。在辽南,中华公司已经完全被排除在行政权力机构之外,没有了收税权和行政管辖权、土地划分权,只享有垄断的贸易经营权和矿场、农场优先权。
沿着新铺设的旅顺复州水泥大路,沿途可见星罗棋布的新开辟农场。大路上来往的运输马车、驴车、骡车络绎不绝,颜思齐带着卫士骑马北上,不得不一再给那些大车让路。沿途所见的辽东百姓,虽然衣着还是破烂,但是都已经面色红润,精神饱满,不再是前一年朝不保夕、亡命天涯的难民了。不少村寨外还有着一片片临时搭建的窝棚,不少辽东难民就住在里面,多半是一些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妇孺幼小,以靖海王名义开办的粥场、李丽华王妃名义开办的慈济院在这些地方救济难民,大路上很多车辆就挂着慈济院旗帜。
第六师师长黄略上校见到颜思齐进入金州卫新兵营,大呼小叫地迎了上去:“我说振泉老弟,你此来必无好事,多半是和我来抢人的吧?”
“哪里哪里,小弟是来选拔新兵的,那些刚毕业学弟们,还是兄台拿去吧。”
黄略年纪比颜思齐大十余岁,不过两人在军中的资历相仿,一齐参加过反攻马尼拉之战,因此素来互相以兄弟相称。
两人互致敬礼后,一齐携手走入大操场。
大操场是方圆近一里的一块方方正正的平地,现在正有1000余号新兵正在分作两队进行队列演习。
参加了三十里铺战斗的原明军士兵张盘,现在正手持燧发火枪在其中一队中正步行军。
中华军中的训练与明军完全不同,每日都要进行长时间的体能训练,各种看起来单调重复的队列训练也是极大消耗人体力精力的。张盘好在出身世家大户,身体底子好,原先在明军中五日一小操、旬日一大操的训练他好不在话下;中华军中每日不断的训练,他咬咬牙也能熬得过去。
张盘在这里大开眼界;中华军的训练、作战等等一切都与明军大大不同,但是那些教官却常常引用戚继光、俞大猷等前辈名将的话来训他们。张盘家教极好,识文断字、知书达理,中华军中有这样的秀才几乎是仅此一位。那些中华军校的教官大多是原护卫队老兵,也有外籍雇佣兵的洋人,他们平素对张盘严格要求,下了操场则把张盘请去给那些新兵上识字课。
张盘一开始还不明白,为什么普通小兵也得识字?后来在训练过程中,他才发现中华军即使普通一兵,也得看得懂各种旗号和信号,同时各种军规军纪都是在军营中公开张贴的,看不懂的小兵很容易倒霉。如果有追求上进的小兵,那更加得识字:作战日记、训练日记、战术讨论、各种报告都得军官自己写的。
张盘在中华军中受到最大的震动,是中华军完全采用了火器作战,一切队列、战术训练都围绕着火器来进行,但是也强调敢于刺刀见红的精神。
教官对张盘这样的下级军官进行战术训练时,强调是枪支数量、队列纪律和射手训练,冷兵器的那一套基本被完全抛开了。
当时明军中的武技训练受到了社会上一些“徒支美观”的花套武术影响,因此明朝不少军人和朝廷大臣主张军队训练应是“真可搏打”的实用技艺。如戚继光就坚决罢斥那些“左右周旋,满片花草”的东西,认为“绕身纵横,此游方教师单人对击,饰观者之目则可”。
中华军中也有刺刀肉搏训练,但已经完全抛弃了当时明朝官军中以“身法架势”为特点的花式武技。教官对张盘说:“官军中一切技艺率以身法架势为先,这不过是炫耀摆弄,于实际交战毫无实效,……戚继光说过,大敌交锋与平日的个体较技不同,在千百人簇拥而去、丛如麻蓬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舞动长枪,回转走跳……”
因此,张盘原先在明军中学到的长枪刺杀技,在中华军的刺刀刺杀技术中基本毫无用处:中华军的刺刀刺杀术反复训练得就几招:突刺、左右刺等几招,也就是戚继光所谓“教兵惟用封、闭、捉、拿、上拦、下拦六枪,……只此已足用”。
中华军军官也练刀法,学得也是戚继光的“辛酉刀法”,也就是从嘉靖年间的倭寇这里学来的日本倭刀刀法,招式简单狠辣。
张盘如同进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各种战技。一转眼他的新兵营生涯就过去了三个月,他被提升为新兵营的一名实习哨长,并被教官推荐去台湾岛上的中华军军校学习。
这时,他正好遇到了颜思齐、黄略等人前来挑选补充兵。
此刻张盘所在的新兵哨队正在与一队中华军骑兵做对抗训练演习。
他把自己的哨队摆成了一个小型空心方阵,方阵四面各由一队人列阵把守,所有人挺起刺刀排列成三排,前排蹲下,后两排站立,顽强面对着周围数百名骑兵的冲击骚扰,如磐石般屹立不动。他们不断地向骑兵们发射空包枪,硝烟中骑兵们也用骑枪向他们射击。
这步兵对抗骑兵的训练动静比较大,吸引了颜思齐、黄略等人。
御寒物资。这样才使得大量的难民没有在过冬时发生饥荒与冻死。
如今从海州、盖州、九连城凤凰堡一线以南直到渤海口,已经全是中华军的地盘。在这一带聚集了大量的辽东难民,很多是壮劳动力。尹峰从台湾拉来了兵器工场、铁厂的一些设备和技术工匠,就地招收工人开始生产军火和各种产品。公司开办的矿场、铁器工坊也开始经营。农业部开始大规模在辽南试种番薯、玉米等耐寒高产作物,而且还把徐光启在天津试种成功的水稻在辽南一带大规模种植。辽南原先的明朝政府机构早已集体崩溃消失了,现在这里是中华军辽南军管区,分为金州与复州两个区,由靖海王府派出的州牧直辖管理。在辽南,中华公司已经完全被排除在行政权力机构之外,没有了收税权和行政管辖权、土地划分权,只享有垄断的贸易经营权和矿场、农场优先权。
沿着新铺设的旅顺复州水泥大路,沿途可见星罗棋布的新开辟农场。大路上来往的运输马车、驴车、骡车络绎不绝,颜思齐带着卫士骑马北上,不得不一再给那些大车让路。沿途所见的辽东百姓,虽然衣着还是破烂,但是都已经面色红润,精神饱满,不再是前一年朝不保夕、亡命天涯的难民了。不少村寨外还有着一片片临时搭建的窝棚,不少辽东难民就住在里面,多半是一些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妇孺幼小,以靖海王名义开办的粥场、李丽华王妃名义开办的慈济院在这些地方救济难民,大路上很多车辆就挂着慈济院旗帜。
第六师师长黄略上校见到颜思齐进入金州卫新兵营,大呼小叫地迎了上去:“我说振泉老弟,你此来必无好事,多半是和我来抢人的吧?”
“哪里哪里,小弟是来选拔新兵的,那些刚毕业学弟们,还是兄台拿去吧。”
黄略年纪比颜思齐大十余岁,不过两人在军中的资历相仿,一齐参加过反攻马尼拉之战,因此素来互相以兄弟相称。
两人互致敬礼后,一齐携手走入大操场。
大操场是方圆近一里的一块方方正正的平地,现在正有1000余号新兵正在分作两队进行队列演习。
参加了三十里铺战斗的原明军士兵张盘,现在正手持燧发火枪在其中一队中正步行军。
中华军中的训练与明军完全不同,每日都要进行长时间的体能训练,各种看起来单调重复的队列训练也是极大消耗人体力精力的。张盘好在出身世家大户,身体底子好,原先在明军中五日一小操、旬日一大操的训练他好不在话下;中华军中每日不断的训练,他咬咬牙也能熬得过去。
张盘在这里大开眼界;中华军的训练、作战等等一切都与明军大大不同,但是那些教官却常常引用戚继光、俞大猷等前辈名将的话来训他们。张盘家教极好,识文断字、知书达理,中华军中有这样的秀才几乎是仅此一位。那些中华军校的教官大多是原护卫队老兵,也有外籍雇佣兵的洋人,他们平素对张盘严格要求,下了操场则把张盘请去给那些新兵上识字课。
张盘一开始还不明白,为什么普通小兵也得识字?后来在训练过程中,他才发现中华军即使普通一兵,也得看得懂各种旗号和信号,同时各种军规军纪都是在军营中公开张贴的,看不懂的小兵很容易倒霉。如果有追求上进的小兵,那更加得识字:作战日记、训练日记、战术讨论、各种报告都得军官自己写的。
张盘在中华军中受到最大的震动,是中华军完全采用了火器作战,一切队列、战术训练都围绕着火器来进行,但是也强调敢于刺刀见红的精神。
教官对张盘这样的下级军官进行战术训练时,强调是枪支数量、队列纪律和射手训练,冷兵器的那一套基本被完全抛开了。
当时明军中的武技训练受到了社会上一些“徒支美观”的花套武术影响,因此明朝不少军人和朝廷大臣主张军队训练应是“真可搏打”的实用技艺。如戚继光就坚决罢斥那些“左右周旋,满片花草”的东西,认为“绕身纵横,此游方教师单人对击,饰观者之目则可”。
中华军中也有刺刀肉搏训练,但已经完全抛弃了当时明朝官军中以“身法架势”为特点的花式武技。教官对张盘说:“官军中一切技艺率以身法架势为先,这不过是炫耀摆弄,于实际交战毫无实效,……戚继光说过,大敌交锋与平日的个体较技不同,在千百人簇拥而去、丛如麻蓬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舞动长枪,回转走跳……”
因此,张盘原先在明军中学到的长枪刺杀技,在中华军的刺刀刺杀技术中基本毫无用处:中华军的刺刀刺杀术反复训练得就几招:突刺、左右刺等几招,也就是戚继光所谓“教兵惟用封、闭、捉、拿、上拦、下拦六枪,……只此已足用”。
中华军军官也练刀法,学得也是戚继光的“辛酉刀法”,也就是从嘉靖年间的倭寇这里学来的日本倭刀刀法,招式简单狠辣。
张盘如同进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各种战技。一转眼他的新兵营生涯就过去了三个月,他被提升为新兵营的一名实习哨长,并被教官推荐去台湾岛上的中华军军校学习。
这时,他正好遇到了颜思齐、黄略等人前来挑选补充兵。
此刻张盘所在的新兵哨队正在与一队中华军骑兵做对抗训练演习。
他把自己的哨队摆成了一个小型空心方阵,方阵四面各由一队人列阵把守,所有人挺起刺刀排列成三排,前排蹲下,后两排站立,顽强面对着周围数百名骑兵的冲击骚扰,如磐石般屹立不动。他们不断地向骑兵们发射空包枪,硝烟中骑兵们也用骑枪向他们射击。
这步兵对抗骑兵的训练动静比较大,吸引了颜思齐、黄略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