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变革年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教历993年8月24日至25日,在经历了一天两夜的军事冲突之后,圣城诺尔曼宣告被兰诺军占领。在30多个小时的战斗当中,兰诺军伤亡4500余人,教廷军伤亡35000余人,平民的失踪以及伤亡则在3000人以下。很多人预料中血流成河的场面并没有在诺尔曼城上演,比起兰诺的伯兰顿市,诺尔曼的市民要幸福了许多。
26日清晨,兰诺军方以及教廷代表在圣宫门口的广场举行仪式,虽然对外宣称这场仪式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签订和平协议,以及促进双方的友好往来。但是任何智商正常的人都能够看出,这是一场彻彻底底的受降仪式,教廷向兰诺递交的也并不是“和平协议”,而是完完全全的“投降书”。
由于仪式并不对公众开放,广场四周也有无数手持枪械的兰诺亲卫军把守,所以诺尔曼的市民们只能够远远地进行围观。在这种时刻,大多数诺尔曼人的心情都是复杂的。虽然兰诺人一再发布声明,称他们不会吞并利比尼斯,更不会奴役这个国家的人民。但是数百年以来,“教廷即利比尼斯”这个观念已经在人们的思维里根深蒂固,如今教廷已经败了,那么利比尼斯也同样是败了。
为了照顾教廷的面子,此次仪式的细节并没有被正式记录,双方签订的一系列协议也全部被封存,此后不久就被兰诺大军运到了兰诺帝国,最后被放置在皇家档案馆之中。因此流传到后世的对此次受降仪式的描述文字十分稀缺,人们只能够从当时在场的一些兰诺士兵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大概的情况。
“……那天亲王殿下显得十分兴奋。”拜耶赫夫亲王的护卫队长蓝托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平时的拜耶赫夫亲王并不是一个十分注重仪表的人,但是那天他仍旧换上了一件崭新的军服,胸前也挂着女皇亲自授予给他的绶带,以及至少三排各种各样的闪亮勋章。”
“亲王殿下一出场,就立刻成为了所有人眼中的焦点。父神在上,殿下可是击败了整个教廷!尽管殿下的这一行为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饱受世人争议,但是在我们这些军人眼中看来,他无疑是完成一件丰功伟业!”
“尽管亲王殿下的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笑容,但是在我看来,他的内心仍旧是十分激动的。以至于在教廷代表递给她受降书之后,他忘记给鹅毛笔蘸上墨水,就提笔签字了。”
“我至今能够记得那些教廷神职人员望向殿下的眼神,那些眼神当中包含了很多东西:厌恶,惧怕,以及崇敬。是的,尽管殿下在教廷人口中被描述成恶魔,但是他们依旧无可避免的崇敬着他。我敢肯定,只要殿下他做出表示,哪怕是一名枢机主教,也会乖乖地匍匐在地上,亲吻他的靴子。”
“当然,亲王殿下不可能做出那样过分的事情。尽管我听说那份投降书十分苛刻,但是在仪式上,殿下对教廷的人还是十分友好的,他甚至不止一次的表示,一定会保证左右教廷人员的人身安全,被俘的教皇以及几位枢机主教、大主教也会尽早得到释放。”
“利比尼斯国王也带着他的小女儿,也就是萨芬娜公主出席了仪式。可以说,那位国王是所有人当中最高兴的,虽然我不是很清楚兰诺与利比尼斯王室合作的具体细节,但是在那之后,这位国王就将真正的统治这个国家了。”
“感谢伟大的女皇陛下,是她让我跟随在亲王的身边,从而能够见证这伟大的时刻,这一刻足以成为我生命中最大的自豪!”
虽然看过蓝托回忆录的人,都表示其中很多描述都过于夸张了一些,毕竟他是常年伴随在拜耶赫夫亲王身边的人,陈述事实的时候难免会加入一些主观的情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拜耶赫夫亲王在教廷国所做的一切,让他成为了兰诺帝国,乃至整个大陆的风云人物。从那之后,无论是他的敌人,还是他的朋友,在提到拜耶赫夫的时候,脑子里都会浮现出这样的印象:“那个人击垮了教廷、俘虏的教皇,兰诺女皇是他的妻子!”。
圣宫外的仪式之后,罗斯库就返回了暂住的利比尼斯王宫,兰诺军的军队也回到了各自的驻地。兰诺人既没有以胜利者的姿态趾高气昂的行走在诺尔曼的街道之上,更没有像以前那样,冲到富丽堂皇的圣宫以及诺尔曼大教堂内,洗劫当中的教廷财产。
没有一个民众会在自己的国家战败之后还会保持开朗的心情,虽然双方在昨天夜里就已经宣布停战,但是在半夜到清晨的这几个小时之间,依旧有许多诺尔曼市民聚集在王宫等一些兰诺军的驻地之外。稍微理智一点的市民还只是用声音抗议兰诺人的侵略行径,脾气火爆一点的则干脆向守在那里的兰诺军士兵投掷石块甚至用烈酒制成的简易燃烧弹,发泄他们心中的不满。
尽管市民们的抗议行为甚至导致了一些兰诺军士兵受伤,但是在罗斯库的严令之下,士兵们还是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克制,他们对诺尔曼市民的抗议不闻不问——反正大多数兰诺士兵根本听不懂利比尼斯语。至于那些攻击兰诺士兵的暴徒们虽然也没有遭到逮捕,但是他们大多数在回到家中之后,就遭到了不明人物的袭击,短时间内无法再找兰诺人的麻烦了。
罗斯库是一个聪明,而且懂得低调行事的人,他很清楚在目前的形式之下,无论诺尔曼市民如何闹腾,都无法改变兰诺获胜、教廷垮台的事实。更何况真正有胆量在兰诺军面前发起挑衅的诺尔曼人只有极少的一部分而已,大多数市民在战争开始之后就躲在了家中,一边啃着干硬的白面包,一边想父神祈祷灾难赶快离去。
当然,兰诺人没有动作,并不代表罗斯库对教廷的态度有所软化。事实上从26日开始,针对教廷的各种行动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督促教廷方履行投降协议的,并不是兰诺军士兵,而是利比尼斯国王新组建的王国军。教廷在战败之后,教廷军立刻就被强行解散,当中一些信仰不算坚定,并不是教廷死忠份子的士兵则被利比尼斯王室吸收,国王在以这些人为基础,成立了自己的军队。
刚刚换上了新军服,就调转武器对付老东家教廷,这让王国军的士兵们感到有些羞愧,但是在利比尼斯王室的利诱之下,士兵们还是坚决的完成了新东家颁布的任务。
艾曼奈尔三世将自己原来的王宫留给了罗斯库,而他自己则在王国军的保护之下,欢欢喜喜地携家带口,搬入了教廷所在的圣宫。比起原来那所不大不小的庄园,气势磅礴,占地广阔的圣宫才符合这个国家统治者的身份。只不过让国王稍稍感到失落的是,圣宫内的金银珠宝、艺术制品,在不久之后就要按照协议转交给兰诺人,甚至地下宝库中埋藏的,教廷数百年来积累的无数财富,也要原封不动的送给对方。
这些财富都是艾曼奈尔三世觊觎已久的,如今要送给别人,着实让他感到肉痛。但是国王心中也很清楚,兰诺人既然能够摧毁强大的教廷,自然也可以轻而易举的将他这个好不容易上位的国王掀翻,。再说掌握了国家的大权,只要再花一点时间,那些财富全部都可以赚回来!
被艾曼奈尔三世接收的不仅仅是圣宫,还有当... -->>
教历993年8月24日至25日,在经历了一天两夜的军事冲突之后,圣城诺尔曼宣告被兰诺军占领。在30多个小时的战斗当中,兰诺军伤亡4500余人,教廷军伤亡35000余人,平民的失踪以及伤亡则在3000人以下。很多人预料中血流成河的场面并没有在诺尔曼城上演,比起兰诺的伯兰顿市,诺尔曼的市民要幸福了许多。
26日清晨,兰诺军方以及教廷代表在圣宫门口的广场举行仪式,虽然对外宣称这场仪式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签订和平协议,以及促进双方的友好往来。但是任何智商正常的人都能够看出,这是一场彻彻底底的受降仪式,教廷向兰诺递交的也并不是“和平协议”,而是完完全全的“投降书”。
由于仪式并不对公众开放,广场四周也有无数手持枪械的兰诺亲卫军把守,所以诺尔曼的市民们只能够远远地进行围观。在这种时刻,大多数诺尔曼人的心情都是复杂的。虽然兰诺人一再发布声明,称他们不会吞并利比尼斯,更不会奴役这个国家的人民。但是数百年以来,“教廷即利比尼斯”这个观念已经在人们的思维里根深蒂固,如今教廷已经败了,那么利比尼斯也同样是败了。
为了照顾教廷的面子,此次仪式的细节并没有被正式记录,双方签订的一系列协议也全部被封存,此后不久就被兰诺大军运到了兰诺帝国,最后被放置在皇家档案馆之中。因此流传到后世的对此次受降仪式的描述文字十分稀缺,人们只能够从当时在场的一些兰诺士兵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大概的情况。
“……那天亲王殿下显得十分兴奋。”拜耶赫夫亲王的护卫队长蓝托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平时的拜耶赫夫亲王并不是一个十分注重仪表的人,但是那天他仍旧换上了一件崭新的军服,胸前也挂着女皇亲自授予给他的绶带,以及至少三排各种各样的闪亮勋章。”
“亲王殿下一出场,就立刻成为了所有人眼中的焦点。父神在上,殿下可是击败了整个教廷!尽管殿下的这一行为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饱受世人争议,但是在我们这些军人眼中看来,他无疑是完成一件丰功伟业!”
“尽管亲王殿下的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笑容,但是在我看来,他的内心仍旧是十分激动的。以至于在教廷代表递给她受降书之后,他忘记给鹅毛笔蘸上墨水,就提笔签字了。”
“我至今能够记得那些教廷神职人员望向殿下的眼神,那些眼神当中包含了很多东西:厌恶,惧怕,以及崇敬。是的,尽管殿下在教廷人口中被描述成恶魔,但是他们依旧无可避免的崇敬着他。我敢肯定,只要殿下他做出表示,哪怕是一名枢机主教,也会乖乖地匍匐在地上,亲吻他的靴子。”
“当然,亲王殿下不可能做出那样过分的事情。尽管我听说那份投降书十分苛刻,但是在仪式上,殿下对教廷的人还是十分友好的,他甚至不止一次的表示,一定会保证左右教廷人员的人身安全,被俘的教皇以及几位枢机主教、大主教也会尽早得到释放。”
“利比尼斯国王也带着他的小女儿,也就是萨芬娜公主出席了仪式。可以说,那位国王是所有人当中最高兴的,虽然我不是很清楚兰诺与利比尼斯王室合作的具体细节,但是在那之后,这位国王就将真正的统治这个国家了。”
“感谢伟大的女皇陛下,是她让我跟随在亲王的身边,从而能够见证这伟大的时刻,这一刻足以成为我生命中最大的自豪!”
虽然看过蓝托回忆录的人,都表示其中很多描述都过于夸张了一些,毕竟他是常年伴随在拜耶赫夫亲王身边的人,陈述事实的时候难免会加入一些主观的情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拜耶赫夫亲王在教廷国所做的一切,让他成为了兰诺帝国,乃至整个大陆的风云人物。从那之后,无论是他的敌人,还是他的朋友,在提到拜耶赫夫的时候,脑子里都会浮现出这样的印象:“那个人击垮了教廷、俘虏的教皇,兰诺女皇是他的妻子!”。
圣宫外的仪式之后,罗斯库就返回了暂住的利比尼斯王宫,兰诺军的军队也回到了各自的驻地。兰诺人既没有以胜利者的姿态趾高气昂的行走在诺尔曼的街道之上,更没有像以前那样,冲到富丽堂皇的圣宫以及诺尔曼大教堂内,洗劫当中的教廷财产。
没有一个民众会在自己的国家战败之后还会保持开朗的心情,虽然双方在昨天夜里就已经宣布停战,但是在半夜到清晨的这几个小时之间,依旧有许多诺尔曼市民聚集在王宫等一些兰诺军的驻地之外。稍微理智一点的市民还只是用声音抗议兰诺人的侵略行径,脾气火爆一点的则干脆向守在那里的兰诺军士兵投掷石块甚至用烈酒制成的简易燃烧弹,发泄他们心中的不满。
尽管市民们的抗议行为甚至导致了一些兰诺军士兵受伤,但是在罗斯库的严令之下,士兵们还是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克制,他们对诺尔曼市民的抗议不闻不问——反正大多数兰诺士兵根本听不懂利比尼斯语。至于那些攻击兰诺士兵的暴徒们虽然也没有遭到逮捕,但是他们大多数在回到家中之后,就遭到了不明人物的袭击,短时间内无法再找兰诺人的麻烦了。
罗斯库是一个聪明,而且懂得低调行事的人,他很清楚在目前的形式之下,无论诺尔曼市民如何闹腾,都无法改变兰诺获胜、教廷垮台的事实。更何况真正有胆量在兰诺军面前发起挑衅的诺尔曼人只有极少的一部分而已,大多数市民在战争开始之后就躲在了家中,一边啃着干硬的白面包,一边想父神祈祷灾难赶快离去。
当然,兰诺人没有动作,并不代表罗斯库对教廷的态度有所软化。事实上从26日开始,针对教廷的各种行动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督促教廷方履行投降协议的,并不是兰诺军士兵,而是利比尼斯国王新组建的王国军。教廷在战败之后,教廷军立刻就被强行解散,当中一些信仰不算坚定,并不是教廷死忠份子的士兵则被利比尼斯王室吸收,国王在以这些人为基础,成立了自己的军队。
刚刚换上了新军服,就调转武器对付老东家教廷,这让王国军的士兵们感到有些羞愧,但是在利比尼斯王室的利诱之下,士兵们还是坚决的完成了新东家颁布的任务。
艾曼奈尔三世将自己原来的王宫留给了罗斯库,而他自己则在王国军的保护之下,欢欢喜喜地携家带口,搬入了教廷所在的圣宫。比起原来那所不大不小的庄园,气势磅礴,占地广阔的圣宫才符合这个国家统治者的身份。只不过让国王稍稍感到失落的是,圣宫内的金银珠宝、艺术制品,在不久之后就要按照协议转交给兰诺人,甚至地下宝库中埋藏的,教廷数百年来积累的无数财富,也要原封不动的送给对方。
这些财富都是艾曼奈尔三世觊觎已久的,如今要送给别人,着实让他感到肉痛。但是国王心中也很清楚,兰诺人既然能够摧毁强大的教廷,自然也可以轻而易举的将他这个好不容易上位的国王掀翻,。再说掌握了国家的大权,只要再花一点时间,那些财富全部都可以赚回来!
被艾曼奈尔三世接收的不仅仅是圣宫,还有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