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重生之民国岁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部队整训的效果很不错,沈修文在欣喜的同时,也对前线的战事忧心不已。南京正面的吴福线、澄锡线目前都已经岌岌可危。由第十军组成了左路兵团就在前一天刚刚突破乍嘉线,占领嘉兴,兵锋直指太湖东岸的湖州。虽然目前第三战区急调川军的三个师和七十四军增援湖州,但是沈修文知道留给自己准备的时间不多了。不过,沈修文更希望的是大本营能够认清目前的形势,在日军还没有兵临城下之前,及时迁都,组织城内居民疏散,并且放弃南京。这样不但可以避免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而且还可以保留抗日有生力量。
“什么?吴福线失守,日军已经占领苏州?”沈修文接到一脸严峻神色的沈醉的报告后,不由呆若木鸡。重兵把手的吴福线失守,那南京的正面只剩下一条单薄的澄锡线。而且江阴要塞也直接暴露在日军的面前。
“而且,距前方的眼线报告,前方的溃退速度很快,澄锡线……”说到一半,沈醉没有继续说下去。打仗就怕的就是溃败,甚至能冲散后面的防线。更何况吴福线集中从淞沪战场撤下来的大部分部队的主力。兵力单薄的澄锡线在这种大溃败下,要想守住,无疑比登天还难。
“叮铃铃……”这时电话铃声响起,沈醉连忙接起电话。
“师座,是沈长官的电话。”听到电话中的声音后,沈醉连忙恭敬地答应了一声,把电话递给了沈修文。
“光复,日军第十六师团攻占常熟,第九师团攻占苏州,吴福线已经全线失守。”电话中传来沈修德疲惫的声音。
“大哥,我已经知道了。南京怎么办?守还是不守?”沈修文连忙问道。
关于南京的防守问题,两兄弟之前就已经讨论过多次,一旦国防线失守,易攻难守的南京就已经失去了防守的意义。
电话那头的沈修德稍稍停顿一下之后,语气显得十分无奈地说道:“校长刚刚已经下令,国民政府将正式迁都重庆。至于南京是守还是不守,现在还没有决定,何部长、白副总长已经明确表示弃守南京。但是校长感觉南京还是有必要守一守的。不过,具体还没有定,现在正在召开紧急军事会议。”
沈修文一听顿时急了,也顾不得沈醉在旁边,激动地说道:“有什么可考虑的,南京就是一块死地,根本没办法守。大哥,难道你侍从室没有把方案呈给校长?校长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守南京?这不是昏头了嘛。”
那边的沈修德顿时吓了一跳,连忙低声喝道:“住嘴,你怎么能这么说校长呢。校长是国家的领袖,必须要考虑到国际上的影响。”说着,沈修德轻轻叹了口气道:“光复,校长一旦决定的事就很难再改变,你……你还是做好守南京的准备吧。”
沈修文顿时无语,大哥跟蒋介石,深谙这位领袖的脾气。看来,历史是不可改变的。南京大屠杀会重演吗?不,绝不能让这个惨剧重演,自己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去阻止。
“大哥。”沈醉轻轻地唤了一声拿着话筒正在发呆的沈修文。
沈修文慢慢地挂上话筒,深深吸了一口气,平复自己激动的心情。同时,转头朝一脸担心地沈醉勉强笑了笑。他明白刚才沈醉用大哥称呼自己的意思。这一刻他是自己的兄弟,而不是下属。兄弟是不会出卖大哥的。
“要打仗了,通知他们几个开会。”
此时,军事委员会也在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是军事委员会各委员以及军事委员会下属各部的主官。
“南京,守还是不守,怎么守?诸位议议吧。”亲自主持会议的蒋介石在侍从一室主任钱大钧介绍完目前的战局后,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
会议室顿时一片沉默,蒋介石扫视了一圈,皱着眉头道:“国难当头,我希望各位畅所欲言,一切要以大局为重。”
一向反对守南京的白崇禧忍不住了,首先道:“我以前就说过,以目前我军的现状,根本就不应该守南京,守也守不住。与其让南京毁于战火,倒不如公开宣布南京为不设防城市,以保全城市和市民。”
白崇禧说完后,与会的大部分人都不住的点头。顾祝同是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对目前的部队情况也最了解,这时也站起来道:“委座,现在前线各军损失都很大,补充的士兵又都是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新兵,战斗力很有限。而且有些部队的建制已经完全被打乱了。南京的地形本来就是易攻难守,日本海军可以沿长江直接抵达南京江面上,进行火力支援或者掩护登陆。现在日军又兵分两路,上海派遣军沿沪宁线从东线进攻,第十军沿太湖东岸从南线进行迂回包抄,我南京守军势必会陷入日军的重围之中。”
“墨三说的对。抗战是个长期过程,放弃南京,避敌之锋芒,继续诱敌深入,保存目前有限的国防力量,不论在战略上还是战术上,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会议之前也明确反对死守南京的军政部长何应钦接过顾祝同的话说道。
见众人纷纷反对,蒋介石脸色阴沉地敲了敲桌子道:“南京是国家首都,先总理陵寝所在。轻言放弃,国际上会怎么看,国人如何交待?”
这时,一向老成持重的李宗仁开口说道:“委员长,现在的形势应该避免和日军决战。南京当守则守,不能收就应该放弃。”
“是啊,德公说得对。委员长,现在就是想守南京,也没有这么多的兵力,前线撤下来的部队,不能再战了。”白崇禧再次强调道。桂系李白向来一体,更况且白崇禧号称小诸葛,在军事上一向自负,根本没有理会蒋介石是不是生气,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其实,在会议之前,蒋介石就已经征求过他和何应钦的意见,两人的意见出奇一致... -->>
部队整训的效果很不错,沈修文在欣喜的同时,也对前线的战事忧心不已。南京正面的吴福线、澄锡线目前都已经岌岌可危。由第十军组成了左路兵团就在前一天刚刚突破乍嘉线,占领嘉兴,兵锋直指太湖东岸的湖州。虽然目前第三战区急调川军的三个师和七十四军增援湖州,但是沈修文知道留给自己准备的时间不多了。不过,沈修文更希望的是大本营能够认清目前的形势,在日军还没有兵临城下之前,及时迁都,组织城内居民疏散,并且放弃南京。这样不但可以避免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而且还可以保留抗日有生力量。
“什么?吴福线失守,日军已经占领苏州?”沈修文接到一脸严峻神色的沈醉的报告后,不由呆若木鸡。重兵把手的吴福线失守,那南京的正面只剩下一条单薄的澄锡线。而且江阴要塞也直接暴露在日军的面前。
“而且,距前方的眼线报告,前方的溃退速度很快,澄锡线……”说到一半,沈醉没有继续说下去。打仗就怕的就是溃败,甚至能冲散后面的防线。更何况吴福线集中从淞沪战场撤下来的大部分部队的主力。兵力单薄的澄锡线在这种大溃败下,要想守住,无疑比登天还难。
“叮铃铃……”这时电话铃声响起,沈醉连忙接起电话。
“师座,是沈长官的电话。”听到电话中的声音后,沈醉连忙恭敬地答应了一声,把电话递给了沈修文。
“光复,日军第十六师团攻占常熟,第九师团攻占苏州,吴福线已经全线失守。”电话中传来沈修德疲惫的声音。
“大哥,我已经知道了。南京怎么办?守还是不守?”沈修文连忙问道。
关于南京的防守问题,两兄弟之前就已经讨论过多次,一旦国防线失守,易攻难守的南京就已经失去了防守的意义。
电话那头的沈修德稍稍停顿一下之后,语气显得十分无奈地说道:“校长刚刚已经下令,国民政府将正式迁都重庆。至于南京是守还是不守,现在还没有决定,何部长、白副总长已经明确表示弃守南京。但是校长感觉南京还是有必要守一守的。不过,具体还没有定,现在正在召开紧急军事会议。”
沈修文一听顿时急了,也顾不得沈醉在旁边,激动地说道:“有什么可考虑的,南京就是一块死地,根本没办法守。大哥,难道你侍从室没有把方案呈给校长?校长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守南京?这不是昏头了嘛。”
那边的沈修德顿时吓了一跳,连忙低声喝道:“住嘴,你怎么能这么说校长呢。校长是国家的领袖,必须要考虑到国际上的影响。”说着,沈修德轻轻叹了口气道:“光复,校长一旦决定的事就很难再改变,你……你还是做好守南京的准备吧。”
沈修文顿时无语,大哥跟蒋介石,深谙这位领袖的脾气。看来,历史是不可改变的。南京大屠杀会重演吗?不,绝不能让这个惨剧重演,自己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去阻止。
“大哥。”沈醉轻轻地唤了一声拿着话筒正在发呆的沈修文。
沈修文慢慢地挂上话筒,深深吸了一口气,平复自己激动的心情。同时,转头朝一脸担心地沈醉勉强笑了笑。他明白刚才沈醉用大哥称呼自己的意思。这一刻他是自己的兄弟,而不是下属。兄弟是不会出卖大哥的。
“要打仗了,通知他们几个开会。”
此时,军事委员会也在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是军事委员会各委员以及军事委员会下属各部的主官。
“南京,守还是不守,怎么守?诸位议议吧。”亲自主持会议的蒋介石在侍从一室主任钱大钧介绍完目前的战局后,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
会议室顿时一片沉默,蒋介石扫视了一圈,皱着眉头道:“国难当头,我希望各位畅所欲言,一切要以大局为重。”
一向反对守南京的白崇禧忍不住了,首先道:“我以前就说过,以目前我军的现状,根本就不应该守南京,守也守不住。与其让南京毁于战火,倒不如公开宣布南京为不设防城市,以保全城市和市民。”
白崇禧说完后,与会的大部分人都不住的点头。顾祝同是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对目前的部队情况也最了解,这时也站起来道:“委座,现在前线各军损失都很大,补充的士兵又都是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新兵,战斗力很有限。而且有些部队的建制已经完全被打乱了。南京的地形本来就是易攻难守,日本海军可以沿长江直接抵达南京江面上,进行火力支援或者掩护登陆。现在日军又兵分两路,上海派遣军沿沪宁线从东线进攻,第十军沿太湖东岸从南线进行迂回包抄,我南京守军势必会陷入日军的重围之中。”
“墨三说的对。抗战是个长期过程,放弃南京,避敌之锋芒,继续诱敌深入,保存目前有限的国防力量,不论在战略上还是战术上,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会议之前也明确反对死守南京的军政部长何应钦接过顾祝同的话说道。
见众人纷纷反对,蒋介石脸色阴沉地敲了敲桌子道:“南京是国家首都,先总理陵寝所在。轻言放弃,国际上会怎么看,国人如何交待?”
这时,一向老成持重的李宗仁开口说道:“委员长,现在的形势应该避免和日军决战。南京当守则守,不能收就应该放弃。”
“是啊,德公说得对。委员长,现在就是想守南京,也没有这么多的兵力,前线撤下来的部队,不能再战了。”白崇禧再次强调道。桂系李白向来一体,更况且白崇禧号称小诸葛,在军事上一向自负,根本没有理会蒋介石是不是生气,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其实,在会议之前,蒋介石就已经征求过他和何应钦的意见,两人的意见出奇一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