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节袁世凯的心事二 (1/2)
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蒙山军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袁世凯不看好康有为所谓的变法,那就是一个毫无实际经验的狂生,用激进带有蛊惑性的语言给皇帝上书,迎合了皇帝急于变法图强的内心,从而取得了皇帝的信任。看看,康有为一帮人究竟干了些什么:将六部堂官大批的革职,让谭嗣同等军机章京顶替上任,弄得朝野纷纷扰扰,这些鲁莽的举动自然引起了保守派的厌恶。维新派们不懂得改革要争取朝野最大限度的支持,而是依靠皇帝的信任在朝廷制度上大做变革:开懋勤殿专预新政,以取代军机处,甚至准备延请甲午战争的仇敌伊藤博文做大清朝的客卿,以指点新政。
八月初,皇帝突然召见以直隶按察使官名正在小站专心练兵的袁世凯,对其编练新军的成绩大加赞赏,加授其兵部侍郎衔。使得袁世凯一举成为朝廷的二品大员。要知道袁世凯之前是直隶按察使,三品官,而满清的制度,京官的品秩要高地方官一级,袁世凯平调京官,他应当是四品,但现在皇上赏他侍郎衔,那就是二品。等于凭空官升两级,难怪袁世凯对皇帝感激涕零了。
袁世凯此时还不知道皇帝和维新派的汉族大臣们有一个计划,在察觉保守派将有所动作时,他们意识到军事力量是决定政治的终极力量,比较了京畿周围的武力,最值得打主意的,还是袁世凯的那支小站新军,进而费尽心力拉拢袁世凯也就不足为怪了。
当晚,袁世凯下榻的法华寺来了一位不速之客,那就是谭嗣同。
他至今仍记得八月初谭嗣同到法华寺见他拿出皇帝的密谕要求兵谏太后的那段惊心动魄的话语,要求自己出兵杀荣禄,围颐和园,废黜慈禧。
那帮书生总是自以为是,在他们眼里,政变也是那么简单,只要自己给新军下达命令即可。真是可笑之至!且不说他们的主张是否被自己接受,就算自己愿意出兵,那也得将士用命才行。北洋新军中忠于朝廷的人不知有多少,远的不讲,号称新军三杰之首的王士珍就是彻头彻尾的忠于朝廷的人。一旦风声泄露,自己就是灭族的大罪!亏得当时自己沉得住气,没有答应那个湖南书生谭嗣同的煽动。
加授侍郎衔后,按照规矩,袁世凯是要到颐和园向慈禧太后谢恩的。脸拉的老长的慈禧指着跪在地上的袁世凯问,“前日皇上问你,‘倘令汝统带军队,汝肯忠心事朕乎?’你是怎么答的?”
袁世凯脊背上的汗立时便下来了,我的天啊,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在太后的监视下呀。但他真的不记得回答光绪的原话了,好在慈禧替他说了,“猴崽子,你说的是‘一息尚存,必思报效’对吧?”慈禧冷笑数声,“图效大清朝廷,整顿陆军,原是对的。但皇上也太觉匆忙,我疑他别有深意,你须小心谨慎方好。下去吧。”
从北京返回天津是八月初五,如芒在背的袁世凯已经感到了保守派势力的强大,很想将谭嗣同的计划汇报给自己的上司,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荣禄。但又不知如何开口。他是必须向上司荣禄汇报北京行程的,但这天荣府访客极多,袁世凯没有面谈的机会。一直磨蹭到二更天,袁世凯与荣禄不着实际的会谈才告结束。荣禄饶有深意地留袁世凯在荣府住下,不让他返回小站军营。
世间都说袁世凯在八月初五当晚向荣禄密告了康党的计划,大惊失色的荣禄当夜便紧急返回京城,深夜闯宫面见太后,导致第二日(八月初六)慈禧在早朝时发动宫廷政变,宣布重新训政,幽禁光绪帝,捉拿康有为、康广仁兄弟。
这种说法流传甚广,其实有很多不合情理之处:其一,不能高估当时铁路交通的能力,当时天津到北京的蒸汽火车的运行要调动各个机关衙门,沿途各站还要配合。就算荣禄得知了维新派军事政变的计划,也不可能在几个小时之内调配好整条铁路线的人员和物资并开出专列,在天亮前赶回北京。其二,宫廷制度的规定让荣禄不可能在深夜闯宫去见慈禧。而且,慈禧当时已归政光绪,退居颐和园颐养天年了。她不能随时随地、直接无碍地接见朝臣,更不要说是在深夜接见了。其三,慈禧在八月初六发动宫变收回权力时,给康有为安的罪名是“结党营私,莠言乱政”,并无军事政变的罪名。假如有这么一条,康有为就不是“交刑部按律治罪”了,而是灭族。
实际情况时,第二天,那位上书太后要求采取措施制止皇帝胡闹的御史杨崇伊来天津宣读北京政变,太后重新训政的通告。老奸巨猾的荣禄从杨崇伊处得知袁世凯在北京的这几天与维新派交往甚密的情况,疑心大起,立即传见被他扣在府中的袁世凯,一定要搞准袁世凯的立场。当袁世凯得知慈禧太后已经在北京动手,维新派已彻底失败的消息,立即将前三天的所有情况和盘托出,包括谭嗣同法华寺所说的一切。
袁世凯还是告密了,但初五前告密和初六告密却有着重大的区别。初五前完全是卖友求荣,但初六后就出于自保了。
八月初七,杨崇伊携带荣禄写好的密折急返京师,慈禧太后大惊,于是在初九再发上谕,逮捕谭嗣同等人,大肆搜捕维新派。这个时间差,也足以佐证袁世凯在初五晚上并未说出谭嗣同的密谋。
这些惊心动魄的往事袁世凯一直不堪回首。事实证明,他的所有行动都在荣禄那个老奸巨猾深得慈禧信任的家伙的监视中,借口各国兵轮游弋大沽口外,要自己立即返天津布防,将自己调回了天津,随后即派聂士成的武毅军五千人进驻天津,切断了自己与北京的联系。而董福祥的甘军也进驻北京。聂士成与董福祥都是绝对忠于太后的!
当时真是千钧一发啊。亏得自己将谭嗣同的谈话全盘报告了荣禄,取得了荣禄及慈禧的谅解。虽然他在维新一事上有罪,但关键时刻站稳了立场,犹可造就。另外就是,荣禄一直很欣赏袁世凯,有荣禄在慈禧面前说项,袁世凯人生中的一大难关就此有惊无险地度过了。
袁世凯最后站对了队,朝廷当然要奖赏他。授予他山东代理巡抚一职就是对他的奖励。山东不设总督,他这个署理巡抚就是最高首长,足以让他大展抱负了。剿灭已经让洋人深为不满的义和拳,严厉限制非法结社。当然占山为王,打家劫舍的响马就更在严厉打击的范围中了。
没料到一进山东,无谋的曹锟就让他栽了大跟头。
曹锟关于进剿蒙山的报告让袁世凯摔了杯子。蒙山贼的五个头领全部完蛋了,贼巢被烧毁,阵斩千余,俘虏抓了七百多,肯定是大胜仗。但进剿一股占山为王的草寇,竟然折损官兵近五百人!其中从小站跟随他到山东的应当不下一半!这还不算,自己的老巢竟然被一股不明身份的强人所袭占,军资损失严重。最令袁世凯痛心的是,竟然有三个队官、五个排长折于蒙山一役!袁世凯可以忆起那些阵亡(失踪)军官的音容笑貌,对于他一手打造的武卫右军,袁世凯可以叫得出所有军官的名字,他们几乎全是他创建的随营学校的毕业生,是他一生事业的基石。
但是竟然有五百火种折损于小小的蒙山!该死的曹锟,该死的曹三傻子!孙德旺被俘岂能抵消如此惨重的损失?他以为一封天花乱坠的文书就可以掩饰自己的失败?
就清帝国而言,算得上精通军务尤其在军事教育上下了大... -->>
袁世凯不看好康有为所谓的变法,那就是一个毫无实际经验的狂生,用激进带有蛊惑性的语言给皇帝上书,迎合了皇帝急于变法图强的内心,从而取得了皇帝的信任。看看,康有为一帮人究竟干了些什么:将六部堂官大批的革职,让谭嗣同等军机章京顶替上任,弄得朝野纷纷扰扰,这些鲁莽的举动自然引起了保守派的厌恶。维新派们不懂得改革要争取朝野最大限度的支持,而是依靠皇帝的信任在朝廷制度上大做变革:开懋勤殿专预新政,以取代军机处,甚至准备延请甲午战争的仇敌伊藤博文做大清朝的客卿,以指点新政。
八月初,皇帝突然召见以直隶按察使官名正在小站专心练兵的袁世凯,对其编练新军的成绩大加赞赏,加授其兵部侍郎衔。使得袁世凯一举成为朝廷的二品大员。要知道袁世凯之前是直隶按察使,三品官,而满清的制度,京官的品秩要高地方官一级,袁世凯平调京官,他应当是四品,但现在皇上赏他侍郎衔,那就是二品。等于凭空官升两级,难怪袁世凯对皇帝感激涕零了。
袁世凯此时还不知道皇帝和维新派的汉族大臣们有一个计划,在察觉保守派将有所动作时,他们意识到军事力量是决定政治的终极力量,比较了京畿周围的武力,最值得打主意的,还是袁世凯的那支小站新军,进而费尽心力拉拢袁世凯也就不足为怪了。
当晚,袁世凯下榻的法华寺来了一位不速之客,那就是谭嗣同。
他至今仍记得八月初谭嗣同到法华寺见他拿出皇帝的密谕要求兵谏太后的那段惊心动魄的话语,要求自己出兵杀荣禄,围颐和园,废黜慈禧。
那帮书生总是自以为是,在他们眼里,政变也是那么简单,只要自己给新军下达命令即可。真是可笑之至!且不说他们的主张是否被自己接受,就算自己愿意出兵,那也得将士用命才行。北洋新军中忠于朝廷的人不知有多少,远的不讲,号称新军三杰之首的王士珍就是彻头彻尾的忠于朝廷的人。一旦风声泄露,自己就是灭族的大罪!亏得当时自己沉得住气,没有答应那个湖南书生谭嗣同的煽动。
加授侍郎衔后,按照规矩,袁世凯是要到颐和园向慈禧太后谢恩的。脸拉的老长的慈禧指着跪在地上的袁世凯问,“前日皇上问你,‘倘令汝统带军队,汝肯忠心事朕乎?’你是怎么答的?”
袁世凯脊背上的汗立时便下来了,我的天啊,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在太后的监视下呀。但他真的不记得回答光绪的原话了,好在慈禧替他说了,“猴崽子,你说的是‘一息尚存,必思报效’对吧?”慈禧冷笑数声,“图效大清朝廷,整顿陆军,原是对的。但皇上也太觉匆忙,我疑他别有深意,你须小心谨慎方好。下去吧。”
从北京返回天津是八月初五,如芒在背的袁世凯已经感到了保守派势力的强大,很想将谭嗣同的计划汇报给自己的上司,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荣禄。但又不知如何开口。他是必须向上司荣禄汇报北京行程的,但这天荣府访客极多,袁世凯没有面谈的机会。一直磨蹭到二更天,袁世凯与荣禄不着实际的会谈才告结束。荣禄饶有深意地留袁世凯在荣府住下,不让他返回小站军营。
世间都说袁世凯在八月初五当晚向荣禄密告了康党的计划,大惊失色的荣禄当夜便紧急返回京城,深夜闯宫面见太后,导致第二日(八月初六)慈禧在早朝时发动宫廷政变,宣布重新训政,幽禁光绪帝,捉拿康有为、康广仁兄弟。
这种说法流传甚广,其实有很多不合情理之处:其一,不能高估当时铁路交通的能力,当时天津到北京的蒸汽火车的运行要调动各个机关衙门,沿途各站还要配合。就算荣禄得知了维新派军事政变的计划,也不可能在几个小时之内调配好整条铁路线的人员和物资并开出专列,在天亮前赶回北京。其二,宫廷制度的规定让荣禄不可能在深夜闯宫去见慈禧。而且,慈禧当时已归政光绪,退居颐和园颐养天年了。她不能随时随地、直接无碍地接见朝臣,更不要说是在深夜接见了。其三,慈禧在八月初六发动宫变收回权力时,给康有为安的罪名是“结党营私,莠言乱政”,并无军事政变的罪名。假如有这么一条,康有为就不是“交刑部按律治罪”了,而是灭族。
实际情况时,第二天,那位上书太后要求采取措施制止皇帝胡闹的御史杨崇伊来天津宣读北京政变,太后重新训政的通告。老奸巨猾的荣禄从杨崇伊处得知袁世凯在北京的这几天与维新派交往甚密的情况,疑心大起,立即传见被他扣在府中的袁世凯,一定要搞准袁世凯的立场。当袁世凯得知慈禧太后已经在北京动手,维新派已彻底失败的消息,立即将前三天的所有情况和盘托出,包括谭嗣同法华寺所说的一切。
袁世凯还是告密了,但初五前告密和初六告密却有着重大的区别。初五前完全是卖友求荣,但初六后就出于自保了。
八月初七,杨崇伊携带荣禄写好的密折急返京师,慈禧太后大惊,于是在初九再发上谕,逮捕谭嗣同等人,大肆搜捕维新派。这个时间差,也足以佐证袁世凯在初五晚上并未说出谭嗣同的密谋。
这些惊心动魄的往事袁世凯一直不堪回首。事实证明,他的所有行动都在荣禄那个老奸巨猾深得慈禧信任的家伙的监视中,借口各国兵轮游弋大沽口外,要自己立即返天津布防,将自己调回了天津,随后即派聂士成的武毅军五千人进驻天津,切断了自己与北京的联系。而董福祥的甘军也进驻北京。聂士成与董福祥都是绝对忠于太后的!
当时真是千钧一发啊。亏得自己将谭嗣同的谈话全盘报告了荣禄,取得了荣禄及慈禧的谅解。虽然他在维新一事上有罪,但关键时刻站稳了立场,犹可造就。另外就是,荣禄一直很欣赏袁世凯,有荣禄在慈禧面前说项,袁世凯人生中的一大难关就此有惊无险地度过了。
袁世凯最后站对了队,朝廷当然要奖赏他。授予他山东代理巡抚一职就是对他的奖励。山东不设总督,他这个署理巡抚就是最高首长,足以让他大展抱负了。剿灭已经让洋人深为不满的义和拳,严厉限制非法结社。当然占山为王,打家劫舍的响马就更在严厉打击的范围中了。
没料到一进山东,无谋的曹锟就让他栽了大跟头。
曹锟关于进剿蒙山的报告让袁世凯摔了杯子。蒙山贼的五个头领全部完蛋了,贼巢被烧毁,阵斩千余,俘虏抓了七百多,肯定是大胜仗。但进剿一股占山为王的草寇,竟然折损官兵近五百人!其中从小站跟随他到山东的应当不下一半!这还不算,自己的老巢竟然被一股不明身份的强人所袭占,军资损失严重。最令袁世凯痛心的是,竟然有三个队官、五个排长折于蒙山一役!袁世凯可以忆起那些阵亡(失踪)军官的音容笑貌,对于他一手打造的武卫右军,袁世凯可以叫得出所有军官的名字,他们几乎全是他创建的随营学校的毕业生,是他一生事业的基石。
但是竟然有五百火种折损于小小的蒙山!该死的曹锟,该死的曹三傻子!孙德旺被俘岂能抵消如此惨重的损失?他以为一封天花乱坠的文书就可以掩饰自己的失败?
就清帝国而言,算得上精通军务尤其在军事教育上下了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