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神圣罗马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君士坦丁堡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脸色阴沉的可怕,这次巴尔干大会战对英法来说,可能只是一个小插曲,但是对苏丹政府来说就致命了。
为了这场战争,奥斯曼帝国已经竭尽了全力。不用怀疑,他们就只有这么点儿实力。
前前后后动员了百万大军,战斗力怎么样姑且不论,反正奥斯曼帝国的所有家底儿都搭进去了。
结果战场上的情况,却令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非常的失望。本来联军一方应该是略占优势的,可惜这点儿优势,在英法指挥权之争过后,就消失的荡然无存了。
消除英法矛盾?不要做梦了,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都关系到了生死存亡,英法都可以互相扯后腿,现在还指望他们精诚合作?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沉声说道:“外交部联系伦敦政府和巴黎政告诉他们,如果他们继续在战场上保存实力,这场战争我们就要输了。”
“是,陛下。”外交大臣幅阿德回答道
不要看现在战争打的激烈,实际上英法的伤亡都不大,战场上面主要战死的都是奥斯曼军队。
英国人既然用枪顶在奥斯曼人的脖子上,逼他们在战场上消耗俄国人的实力,法国人自然也不介意学样。
斯利文地区,俄国人一开始逮着法国人猛揍,为了保存实力,法国人自然就拿奥斯曼军队当炮灰了。
反正现在是奥斯曼人求着英法帮忙,就算是他们做的再过分,苏丹政府也只有忍着。
战斗进行到了现在,英法减员不到百分之十五,这还包括非战斗减员,而奥斯曼军队减员都超过百分之二十五了。
正常情况下,这么大的伤亡,奥斯曼军队早就该崩溃了,不过有督战队就不一样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英法把枪架在他们脖子上,逼着他们上战场也是有积极意义的,起码给俄国人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战争大臣穆德拉忐忑的提议道:“陛下,让英法增兵吧,按照目前情况他们是不可能好好配合了。想要赢得这场战争,唯一的办法就是靠绝对的实力辗压。
战斗进行到了现在,我们已经处于了下风,就算是英军和法军肯拼命,也只是两败俱伤的结局。”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叹了一口气,苦笑着说:“没有那么简单,这次会战对英法并没有那么重要,就算是输了也无伤大雅。
或许在英法看来,将战场放在沿海地区,或者是打一场君士坦丁堡保卫战,战争成本还会更低。
甚至因为战线的拉长,俄国人的后勤压力大增,能够投入到前线的军队数量必然会减少,联军的胜算还会增加。”
英法可以这么干,奥斯曼帝国却不能这么干。真要是把俄国人放到沿海地区决战,奥斯曼帝国的精华地区就沦为了战场。
最后就算是赢得了战争,他们在巴尔干半岛上的统治基础也完蛋了。不要说收复失地了,能够保住现在的实际控制范围,都非常的不容易。
现实就是这么的残酷,英法只是为了打击俄国人才和他们联手的,奥斯曼帝国的死活根本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半点儿收益没有,搞不好还要搭上大半个巴尔干半岛,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要是没有怨气就怪了。
偏偏奥斯曼帝国和俄国人的矛盾太深,就算是苏丹政府想要认怂,俄国人还是要来打他们,只能跟在英法后面卖命。
……
伦敦
巴尔干半岛战局僵持了起来,英国政府头疼了起来。不要以为他们财大气粗,就可以不放在心上了。
从利益上出发,尽快结束这场战争,让大英帝国把精力投入到殖民扩张中,才是最佳的选择。
磨磨蹭蹭了大半年,英国承诺的军队终于到位了,最后一批援军已经从英伦三岛出发前往巴尔干半岛。
这支援军是前线的蒙特斯中将强烈要求的,他已经不相信奥斯曼人能够剿灭游击队了,又不确定法国人什么时候才能够击败俄国人。
大英帝国的面子不能丢,陆军的面子同样不能丢。为了面子,为了陆军在国内的地位,还有未来的军费,英国陆军部的官僚们难得高效率了一回。
理论上来说,这三万英军抵达前线,有大很可能打破战场上的僵局,不过英国政府依然没有信心。
自从反法战争过后,俄罗斯帝国就是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也是全世界第一陆军大国。
伦敦政府对自家的陆军没有信心,他们不认为这点儿军队就能够破局,甚至伦敦政府都没有要求过陆军主动发起进攻。
在英国内阁看来,英国本来就不是陆军强国,在巴尔干战场上只要不丢人就行了,击败俄国人的重任,还是让法国人和奥斯曼人去完成好了。
约翰-罗素首相问道:“巴尔干半岛的战局已经陷入了僵局,除非联军再次增兵,否则短时间内是无法取得胜利的,你们有什么看法?”
外交大臣帕麦斯顿提议道:“首相阁下,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俄国人为了这场战争已经处心积虑的准备了两年多,联军是仓促应战。
还有就是奥地利政府的立场,出乎了我们的意料。维也纳政府居然放弃了对俄国人的限制,还给他们提供了后勤补给。
我们已经派人和维也纳政府接触过了,他们的态度非常坚决。还没有听我们的条件,就直接表明了中立态度。
我们让他们拒绝给俄国人提供战略物资,他们以自由贸易的借口拒绝了我们。”
“自由贸易”这是英国人提出来的,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报复在了自己身上。偏偏他们还不能反对,这是大英帝国的国策。
这个年头,还没有中立国不得出口战略物资的限制,至少没有强制性的约束力,奥地利现在是正大光明的在和俄国人做生意。
帕麦斯顿一度想去奥地利市场上扫货,断... -->>
君士坦丁堡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脸色阴沉的可怕,这次巴尔干大会战对英法来说,可能只是一个小插曲,但是对苏丹政府来说就致命了。
为了这场战争,奥斯曼帝国已经竭尽了全力。不用怀疑,他们就只有这么点儿实力。
前前后后动员了百万大军,战斗力怎么样姑且不论,反正奥斯曼帝国的所有家底儿都搭进去了。
结果战场上的情况,却令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非常的失望。本来联军一方应该是略占优势的,可惜这点儿优势,在英法指挥权之争过后,就消失的荡然无存了。
消除英法矛盾?不要做梦了,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都关系到了生死存亡,英法都可以互相扯后腿,现在还指望他们精诚合作?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沉声说道:“外交部联系伦敦政府和巴黎政告诉他们,如果他们继续在战场上保存实力,这场战争我们就要输了。”
“是,陛下。”外交大臣幅阿德回答道
不要看现在战争打的激烈,实际上英法的伤亡都不大,战场上面主要战死的都是奥斯曼军队。
英国人既然用枪顶在奥斯曼人的脖子上,逼他们在战场上消耗俄国人的实力,法国人自然也不介意学样。
斯利文地区,俄国人一开始逮着法国人猛揍,为了保存实力,法国人自然就拿奥斯曼军队当炮灰了。
反正现在是奥斯曼人求着英法帮忙,就算是他们做的再过分,苏丹政府也只有忍着。
战斗进行到了现在,英法减员不到百分之十五,这还包括非战斗减员,而奥斯曼军队减员都超过百分之二十五了。
正常情况下,这么大的伤亡,奥斯曼军队早就该崩溃了,不过有督战队就不一样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英法把枪架在他们脖子上,逼着他们上战场也是有积极意义的,起码给俄国人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战争大臣穆德拉忐忑的提议道:“陛下,让英法增兵吧,按照目前情况他们是不可能好好配合了。想要赢得这场战争,唯一的办法就是靠绝对的实力辗压。
战斗进行到了现在,我们已经处于了下风,就算是英军和法军肯拼命,也只是两败俱伤的结局。”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叹了一口气,苦笑着说:“没有那么简单,这次会战对英法并没有那么重要,就算是输了也无伤大雅。
或许在英法看来,将战场放在沿海地区,或者是打一场君士坦丁堡保卫战,战争成本还会更低。
甚至因为战线的拉长,俄国人的后勤压力大增,能够投入到前线的军队数量必然会减少,联军的胜算还会增加。”
英法可以这么干,奥斯曼帝国却不能这么干。真要是把俄国人放到沿海地区决战,奥斯曼帝国的精华地区就沦为了战场。
最后就算是赢得了战争,他们在巴尔干半岛上的统治基础也完蛋了。不要说收复失地了,能够保住现在的实际控制范围,都非常的不容易。
现实就是这么的残酷,英法只是为了打击俄国人才和他们联手的,奥斯曼帝国的死活根本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半点儿收益没有,搞不好还要搭上大半个巴尔干半岛,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要是没有怨气就怪了。
偏偏奥斯曼帝国和俄国人的矛盾太深,就算是苏丹政府想要认怂,俄国人还是要来打他们,只能跟在英法后面卖命。
……
伦敦
巴尔干半岛战局僵持了起来,英国政府头疼了起来。不要以为他们财大气粗,就可以不放在心上了。
从利益上出发,尽快结束这场战争,让大英帝国把精力投入到殖民扩张中,才是最佳的选择。
磨磨蹭蹭了大半年,英国承诺的军队终于到位了,最后一批援军已经从英伦三岛出发前往巴尔干半岛。
这支援军是前线的蒙特斯中将强烈要求的,他已经不相信奥斯曼人能够剿灭游击队了,又不确定法国人什么时候才能够击败俄国人。
大英帝国的面子不能丢,陆军的面子同样不能丢。为了面子,为了陆军在国内的地位,还有未来的军费,英国陆军部的官僚们难得高效率了一回。
理论上来说,这三万英军抵达前线,有大很可能打破战场上的僵局,不过英国政府依然没有信心。
自从反法战争过后,俄罗斯帝国就是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也是全世界第一陆军大国。
伦敦政府对自家的陆军没有信心,他们不认为这点儿军队就能够破局,甚至伦敦政府都没有要求过陆军主动发起进攻。
在英国内阁看来,英国本来就不是陆军强国,在巴尔干战场上只要不丢人就行了,击败俄国人的重任,还是让法国人和奥斯曼人去完成好了。
约翰-罗素首相问道:“巴尔干半岛的战局已经陷入了僵局,除非联军再次增兵,否则短时间内是无法取得胜利的,你们有什么看法?”
外交大臣帕麦斯顿提议道:“首相阁下,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俄国人为了这场战争已经处心积虑的准备了两年多,联军是仓促应战。
还有就是奥地利政府的立场,出乎了我们的意料。维也纳政府居然放弃了对俄国人的限制,还给他们提供了后勤补给。
我们已经派人和维也纳政府接触过了,他们的态度非常坚决。还没有听我们的条件,就直接表明了中立态度。
我们让他们拒绝给俄国人提供战略物资,他们以自由贸易的借口拒绝了我们。”
“自由贸易”这是英国人提出来的,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报复在了自己身上。偏偏他们还不能反对,这是大英帝国的国策。
这个年头,还没有中立国不得出口战略物资的限制,至少没有强制性的约束力,奥地利现在是正大光明的在和俄国人做生意。
帕麦斯顿一度想去奥地利市场上扫货,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