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神圣罗马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你情我愿的事情,总是容易出成果的。这不沙皇政府很快就说服了奥地利,双方一致决定毒打奥斯曼帝国一顿。
现在就就是一些细节性的问题,还需要继续沟通。比如说:什么时候进攻?从哪里开始进攻?战后的利益分配……
达成了初步协议,亚历山大二世的心情并没有轻松下来。俄罗斯帝国现在的状态并不好,理论上来说不适合在这个时间点挑起战争。
奥斯曼帝国也不是沙皇政府的首选,如果可能的话,亚历山大二世更想现在去揍普鲁士王国。
可惜维也纳政府不配合,任凭他们怎么开条件,即便是支持奥地利统一德意志地区,都没能让维也纳政府动心。
这也在亚历山大二世的意料之中,国家之间这种许诺是非常不靠谱的,维也纳政府自然不可能轻易相信。
奥地利真要是统一了德意志地区,估计俄奥两国也要翻脸了。在利益面前,盟友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剩下的就没得选择了,远东鞭长莫及,加上价值太低,对国内的农业危机于事无补。
中亚几大汗国是一个不错的动手对象,但是在中亚地区开打,所有压力都落到沙皇政府头上了。
现在沙皇政府还等着英国人的贷款当军费呢,要是跑去打人家的小弟,那不是找抽么?
就剩下倒霉蛋奥斯曼帝国了,这个敌人块头大、肉多,足够两国进行瓜分。国际压力还可以丢给维也纳政府去应付,亚历山大二世也明白了,玩儿外交他们真的不行。
和奥地利联手作战,这次进攻不需要死磕高加索地区了,奥斯曼帝国沿岸任何地区都可以变成战场。
吃一堑长一智,善于学习的亚历山大二世现在非常重视后勤。不调集足够的物资,他是不会进行军事冒险的。
“维也纳政府答应给我们提供战略物资么?”
要和奥地利联手的第二原因就是后勤,这次进攻主要靠海上补给,后勤压力相对较小。
最关键的问题不在运输上,主要是“钱”的问题。沙皇政府财政不好,好不容易筹集起来的资金,又要用来修铁路,根本就没钱打仗。
自家没钱,自然就要找盟友了。不需要真金白银,只要维也纳政府肯负担战略物资补给,那么他们就什么也不怕了。
外交大臣克里斯巴沙姆:“陛下,奥地利人已经做出了让步,他们同意向我们提供十五万军队半年的作战物资。
只是在利益划分上,这次我们吃了不小的亏,奥地利人的胃口很大,他们要中东和半个小亚细亚半岛。”
做戏做全套,从表面上来看,维也纳政府是要一鼓作气灭掉奥斯曼帝国,彻底解决这个宿敌,利益上自然要进行争夺了。
亚历山大二世摇了摇头:“这都是小问题,中东地区大都是沙漠,实际上的价值并不高,我们又够不着,他们想要就给他们好了。
这次战争的三分靠军事、七分靠政治,如果不能杜绝欧洲各国干涉,奥斯曼帝国我们根本就吃不下去。
只要拿到高加索地区和半个小亚细亚半岛,我们就不会吃亏。”
这个年代的中东留给大家的印象就是沙漠,面积虽然大,可实际价值却并不高。
不知道自己丢出去的是什么,亚历山大二世自然不觉得吃亏了。从明面上来看,奥地利需要承担的责任更重,拿走最大的一份也正常。
克里斯巴沙姆认同的点了点头,这次战争沙皇政府要达到目的很多:
第一、缓解国内的粮食危机,避免农业大规模破产;
第二、干掉奥斯曼帝国,提前解决下一次普俄战争中的敌人;
第三、通过胜利恢复军心士气,摆脱普俄战争带来的阴影;
第四、扩张势力,建立君主威望;
……
要达到以上目的,准备工作自然是少不了的。沙皇政府已经输不起了,亚历山大二世本人更是输不起。
大规模的军事准备是骗不了人的,随着俄国人的行动,普鲁士、波兰、奥斯曼帝国也跟跟着动了起来,硝烟在欧陆弥漫。
威廉一世想要火中取粟不假,可是在战争打响之前,谁也不敢保证俄国人会不会是虚晃一枪,调头对着他们来。
普鲁士的家底不厚实,只要一次失败,就会万劫不复。柏林政府赌不起,只能跟着备战。
反倒是作为主角之一的奥地利,没有太大的动静。这不是弗朗茨自傲,主要是他根本就没有准备一口气干掉奥斯曼帝国。
俄国人愿意卖力打,弗朗茨也不会反对,反正维也纳政府提供的战略物资就那么多。奥斯曼人总不可能面对十几万俄军,连半年都撑不住吧?
要进行主力决战,不是弗朗茨看不起奥斯曼帝国,这个年代的苏丹政府还真的不行。
最近这些年,为了巩固政权,奥斯曼帝国内部就没有太平过。政府内部权利斗争不断,改革派靠着血腥暴力打残了政府中保守派。
这还不够,分散在民间的保守派实力依然强大,这些势力通常都披上宗教的外衣,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改革派的改革确实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并没有解决内部的民族矛盾。奥斯曼帝国内部的希腊人、亚美尼亚人、犹太人、斯拉夫人都想要独立。
这里面固然有外来势力的推动,把民族主义传播了过来,更多的还是内部民族不平等导致的,主要问题还是在宗教上。
一个浑身上下都是漏洞的敌人,弗朗茨自然不担心了。反正他已经决定从中东地区慢慢蚕食,就打一次长时... -->>
你情我愿的事情,总是容易出成果的。这不沙皇政府很快就说服了奥地利,双方一致决定毒打奥斯曼帝国一顿。
现在就就是一些细节性的问题,还需要继续沟通。比如说:什么时候进攻?从哪里开始进攻?战后的利益分配……
达成了初步协议,亚历山大二世的心情并没有轻松下来。俄罗斯帝国现在的状态并不好,理论上来说不适合在这个时间点挑起战争。
奥斯曼帝国也不是沙皇政府的首选,如果可能的话,亚历山大二世更想现在去揍普鲁士王国。
可惜维也纳政府不配合,任凭他们怎么开条件,即便是支持奥地利统一德意志地区,都没能让维也纳政府动心。
这也在亚历山大二世的意料之中,国家之间这种许诺是非常不靠谱的,维也纳政府自然不可能轻易相信。
奥地利真要是统一了德意志地区,估计俄奥两国也要翻脸了。在利益面前,盟友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剩下的就没得选择了,远东鞭长莫及,加上价值太低,对国内的农业危机于事无补。
中亚几大汗国是一个不错的动手对象,但是在中亚地区开打,所有压力都落到沙皇政府头上了。
现在沙皇政府还等着英国人的贷款当军费呢,要是跑去打人家的小弟,那不是找抽么?
就剩下倒霉蛋奥斯曼帝国了,这个敌人块头大、肉多,足够两国进行瓜分。国际压力还可以丢给维也纳政府去应付,亚历山大二世也明白了,玩儿外交他们真的不行。
和奥地利联手作战,这次进攻不需要死磕高加索地区了,奥斯曼帝国沿岸任何地区都可以变成战场。
吃一堑长一智,善于学习的亚历山大二世现在非常重视后勤。不调集足够的物资,他是不会进行军事冒险的。
“维也纳政府答应给我们提供战略物资么?”
要和奥地利联手的第二原因就是后勤,这次进攻主要靠海上补给,后勤压力相对较小。
最关键的问题不在运输上,主要是“钱”的问题。沙皇政府财政不好,好不容易筹集起来的资金,又要用来修铁路,根本就没钱打仗。
自家没钱,自然就要找盟友了。不需要真金白银,只要维也纳政府肯负担战略物资补给,那么他们就什么也不怕了。
外交大臣克里斯巴沙姆:“陛下,奥地利人已经做出了让步,他们同意向我们提供十五万军队半年的作战物资。
只是在利益划分上,这次我们吃了不小的亏,奥地利人的胃口很大,他们要中东和半个小亚细亚半岛。”
做戏做全套,从表面上来看,维也纳政府是要一鼓作气灭掉奥斯曼帝国,彻底解决这个宿敌,利益上自然要进行争夺了。
亚历山大二世摇了摇头:“这都是小问题,中东地区大都是沙漠,实际上的价值并不高,我们又够不着,他们想要就给他们好了。
这次战争的三分靠军事、七分靠政治,如果不能杜绝欧洲各国干涉,奥斯曼帝国我们根本就吃不下去。
只要拿到高加索地区和半个小亚细亚半岛,我们就不会吃亏。”
这个年代的中东留给大家的印象就是沙漠,面积虽然大,可实际价值却并不高。
不知道自己丢出去的是什么,亚历山大二世自然不觉得吃亏了。从明面上来看,奥地利需要承担的责任更重,拿走最大的一份也正常。
克里斯巴沙姆认同的点了点头,这次战争沙皇政府要达到目的很多:
第一、缓解国内的粮食危机,避免农业大规模破产;
第二、干掉奥斯曼帝国,提前解决下一次普俄战争中的敌人;
第三、通过胜利恢复军心士气,摆脱普俄战争带来的阴影;
第四、扩张势力,建立君主威望;
……
要达到以上目的,准备工作自然是少不了的。沙皇政府已经输不起了,亚历山大二世本人更是输不起。
大规模的军事准备是骗不了人的,随着俄国人的行动,普鲁士、波兰、奥斯曼帝国也跟跟着动了起来,硝烟在欧陆弥漫。
威廉一世想要火中取粟不假,可是在战争打响之前,谁也不敢保证俄国人会不会是虚晃一枪,调头对着他们来。
普鲁士的家底不厚实,只要一次失败,就会万劫不复。柏林政府赌不起,只能跟着备战。
反倒是作为主角之一的奥地利,没有太大的动静。这不是弗朗茨自傲,主要是他根本就没有准备一口气干掉奥斯曼帝国。
俄国人愿意卖力打,弗朗茨也不会反对,反正维也纳政府提供的战略物资就那么多。奥斯曼人总不可能面对十几万俄军,连半年都撑不住吧?
要进行主力决战,不是弗朗茨看不起奥斯曼帝国,这个年代的苏丹政府还真的不行。
最近这些年,为了巩固政权,奥斯曼帝国内部就没有太平过。政府内部权利斗争不断,改革派靠着血腥暴力打残了政府中保守派。
这还不够,分散在民间的保守派实力依然强大,这些势力通常都披上宗教的外衣,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改革派的改革确实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并没有解决内部的民族矛盾。奥斯曼帝国内部的希腊人、亚美尼亚人、犹太人、斯拉夫人都想要独立。
这里面固然有外来势力的推动,把民族主义传播了过来,更多的还是内部民族不平等导致的,主要问题还是在宗教上。
一个浑身上下都是漏洞的敌人,弗朗茨自然不担心了。反正他已经决定从中东地区慢慢蚕食,就打一次长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