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物资获取
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晶莹的星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由于设计人员极为缺乏,现在也没什么时间做详细的技术验证了,直接将现有技术拼合起来,模拟运行没有问题之后就利用已经解锁的几个工厂开始进行生产。原材料什么的这里的确不是很多,但是造两三台样机出来还是绰绰有余的,这种炮灰型号的船只对于材料的要求并不是十分严格,采用的材料不同无非是防御力和结构惯性强度会有比较大的差别罢了。
另外面对着强大火力的敌人,经过讨论之后这种炮灰型号的无人机直接放弃了装甲层,外壳只有薄薄的一层遮罩装甲,也就预防一下宇宙射线,倒是而占据空间更小的护盾系统被整合了进来。
在水晶号的舰载计算机里,包含了人类文明当中绝大多数技术成果,为此还专门安装了一个具备自毁功能的外部数据库用来存储这批海量的数据。
纯粹的拼凑演算到工厂实际建造出来,整个过程实际上花费的时间也就是一周。在这期间依旧是没有任何无人机的信号,这是个极端的坏消息。
关于无人机的性能,在尽可能地进行了材料成本压缩之后,在不开启护盾系统的情况下其防御力甚至还没有一块普通的陨石要好,至于开启之后也只不过是比重型战斗无人机要好上一点点罢了。关于这个防御力,这个水平已经足够了,这是观察对方的武器水平得出来的数据,面对小型防御火力能够抵抗十几炮,但是大型舰载火力已经是打中了就秒的结果,即使防御力再加强一倍也是如此,但是为了抵御小型武器的火力而加强防御的话,对于材料成本又是一个比较大的负担,还不如多提升点火力来的划算。
关于材料的来源,舰队当中的研究人员已经成功让仍在船坞里的一艘还没造好的采矿船动了起来,并且用现有材料临时封上了还没完工的部分。这个采矿船无非就是外壳和外部探测系统没有完工,都用自身文明的技术进行替代就行了,反正采矿设备也不需要多好的探测设备,能发现矿石就行了。
倒是这艘船正常启动之后,所有人才惊讶的发现一点,这并不是普通的太空采矿船,而是一艘恒星物质提取船,专门在恒星表面作业提取恒星内物质的。还好,虽然临时凑合的外壳根本顶不住恒星表面温度的,但是护盾系统配合热能抗性力场,也勉强能替代不知道配方的金属,倒也不是不能用。
另外见到这艘船舰队里的人也算是知道这个文明充沛的物资哪来的了,恒星的体积和质量,和行星完全没得比啊。至于现在这颗恒星,进行质量判断之后,演算结果显示大概还有百分之六十的质量是可以被抽取出来的,再多的话恒星保留的质量极限应该在百分之三十二左右,不过安全起见还是不要那么极端比较好,这个生产基地可不是用一次就废了的,虽然相对来说机械技术的精度不高但是对于没有生产能力的舰队来说也算是唯一的可用补给点了。
三天之后,采矿船向着恒星进发,在自动控制模式下开始了采矿作业,这点是让舰队里的人都比较高兴的事情,只是紧接着就有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
“这是最近的身体情况资料,根据监控资料来看,这几天所有人的体温都上升了零点五度左右。其中我们舰队的人上升的最多,平均达到了零点七度,而最后到来的那个舰队只有零点三度左右的上升。我们经过推导怀疑是未知病毒的感染,当然也有可能是未知的辐射不过这点几率不高。”
“医疗舱检查过了么?”文海皱着眉头翻看着这份只有两页纸信息量的电子板,然后问道“舰队里有医学方面的研究人员么?”
参谋摇了摇头回答道“没有,我们已经向其他舰队询问过了。”
现在各个舰队之间的协作方式,基本上就是多团体协作,内部编制还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最终指令由所有舰队长提议并且投票决定。虽然这个方法实际上挺蛋疼的,但是也没有什么办法,倒是有一点对于文海来说比较有利的是,这些舰队长当中有那么几个是除了指挥战斗其他方面脑子转不过来弯的,对于投票表决只要不是送死的行动全部通过。不过对于舰队内的资源,相互之间虽然也没完全共享但是所剩无几的各类科研人员已经建立了通讯网络进行合作,所以有没有医学方面或者近似专业的人员,问一下就可以了。
没有医学专业人员,那就只能自学了,还好白晶还能上去凑个数,展示一下强大的学习能力。在舰载数据库里面关于生物学的知识也有很多,表现出来的话,白晶倒是有足够的信息用来做掩饰。
体温升高只是一个表现,在对医疗舱进行一些设定之后,白晶成功的利用纳米修复剂当中提供的海量微型机器人作为器具提取出了病毒。
这个之前以为是病毒的东西其实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细菌,其构成非常复杂,单个细胞的体积并不小而且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在于,这个细胞能在内部进行物质分解,同时可以放射出微弱的电磁力用于移动。这种生物利用能移动表面物质的特性逐步渗透了舰船外壳,而这些微小的孔洞则是被舰载系统自动修复了,只是被划分为常规微型陨石的撞击所以没什么反应。
另外水晶号还算坚挺,特殊的外壳使得渗透还没有成功,现在文海等几人还是安全的,就是其他人的危险程度现在非常高。
还好纳米机器技术还算比较成熟的,进行了一些研究之后,白晶提交了需要人体试验的报告。
这种关系到整个舰队人员的生存情况的事情,很快便通过了审核,开始进入了实验环节,而首先接受治疗的则是一名主动的志愿者。
由于设计人员极为缺乏,现在也没什么时间做详细的技术验证了,直接将现有技术拼合起来,模拟运行没有问题之后就利用已经解锁的几个工厂开始进行生产。原材料什么的这里的确不是很多,但是造两三台样机出来还是绰绰有余的,这种炮灰型号的船只对于材料的要求并不是十分严格,采用的材料不同无非是防御力和结构惯性强度会有比较大的差别罢了。
另外面对着强大火力的敌人,经过讨论之后这种炮灰型号的无人机直接放弃了装甲层,外壳只有薄薄的一层遮罩装甲,也就预防一下宇宙射线,倒是而占据空间更小的护盾系统被整合了进来。
在水晶号的舰载计算机里,包含了人类文明当中绝大多数技术成果,为此还专门安装了一个具备自毁功能的外部数据库用来存储这批海量的数据。
纯粹的拼凑演算到工厂实际建造出来,整个过程实际上花费的时间也就是一周。在这期间依旧是没有任何无人机的信号,这是个极端的坏消息。
关于无人机的性能,在尽可能地进行了材料成本压缩之后,在不开启护盾系统的情况下其防御力甚至还没有一块普通的陨石要好,至于开启之后也只不过是比重型战斗无人机要好上一点点罢了。关于这个防御力,这个水平已经足够了,这是观察对方的武器水平得出来的数据,面对小型防御火力能够抵抗十几炮,但是大型舰载火力已经是打中了就秒的结果,即使防御力再加强一倍也是如此,但是为了抵御小型武器的火力而加强防御的话,对于材料成本又是一个比较大的负担,还不如多提升点火力来的划算。
关于材料的来源,舰队当中的研究人员已经成功让仍在船坞里的一艘还没造好的采矿船动了起来,并且用现有材料临时封上了还没完工的部分。这个采矿船无非就是外壳和外部探测系统没有完工,都用自身文明的技术进行替代就行了,反正采矿设备也不需要多好的探测设备,能发现矿石就行了。
倒是这艘船正常启动之后,所有人才惊讶的发现一点,这并不是普通的太空采矿船,而是一艘恒星物质提取船,专门在恒星表面作业提取恒星内物质的。还好,虽然临时凑合的外壳根本顶不住恒星表面温度的,但是护盾系统配合热能抗性力场,也勉强能替代不知道配方的金属,倒也不是不能用。
另外见到这艘船舰队里的人也算是知道这个文明充沛的物资哪来的了,恒星的体积和质量,和行星完全没得比啊。至于现在这颗恒星,进行质量判断之后,演算结果显示大概还有百分之六十的质量是可以被抽取出来的,再多的话恒星保留的质量极限应该在百分之三十二左右,不过安全起见还是不要那么极端比较好,这个生产基地可不是用一次就废了的,虽然相对来说机械技术的精度不高但是对于没有生产能力的舰队来说也算是唯一的可用补给点了。
三天之后,采矿船向着恒星进发,在自动控制模式下开始了采矿作业,这点是让舰队里的人都比较高兴的事情,只是紧接着就有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
“这是最近的身体情况资料,根据监控资料来看,这几天所有人的体温都上升了零点五度左右。其中我们舰队的人上升的最多,平均达到了零点七度,而最后到来的那个舰队只有零点三度左右的上升。我们经过推导怀疑是未知病毒的感染,当然也有可能是未知的辐射不过这点几率不高。”
“医疗舱检查过了么?”文海皱着眉头翻看着这份只有两页纸信息量的电子板,然后问道“舰队里有医学方面的研究人员么?”
参谋摇了摇头回答道“没有,我们已经向其他舰队询问过了。”
现在各个舰队之间的协作方式,基本上就是多团体协作,内部编制还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最终指令由所有舰队长提议并且投票决定。虽然这个方法实际上挺蛋疼的,但是也没有什么办法,倒是有一点对于文海来说比较有利的是,这些舰队长当中有那么几个是除了指挥战斗其他方面脑子转不过来弯的,对于投票表决只要不是送死的行动全部通过。不过对于舰队内的资源,相互之间虽然也没完全共享但是所剩无几的各类科研人员已经建立了通讯网络进行合作,所以有没有医学方面或者近似专业的人员,问一下就可以了。
没有医学专业人员,那就只能自学了,还好白晶还能上去凑个数,展示一下强大的学习能力。在舰载数据库里面关于生物学的知识也有很多,表现出来的话,白晶倒是有足够的信息用来做掩饰。
体温升高只是一个表现,在对医疗舱进行一些设定之后,白晶成功的利用纳米修复剂当中提供的海量微型机器人作为器具提取出了病毒。
这个之前以为是病毒的东西其实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细菌,其构成非常复杂,单个细胞的体积并不小而且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在于,这个细胞能在内部进行物质分解,同时可以放射出微弱的电磁力用于移动。这种生物利用能移动表面物质的特性逐步渗透了舰船外壳,而这些微小的孔洞则是被舰载系统自动修复了,只是被划分为常规微型陨石的撞击所以没什么反应。
另外水晶号还算坚挺,特殊的外壳使得渗透还没有成功,现在文海等几人还是安全的,就是其他人的危险程度现在非常高。
还好纳米机器技术还算比较成熟的,进行了一些研究之后,白晶提交了需要人体试验的报告。
这种关系到整个舰队人员的生存情况的事情,很快便通过了审核,开始进入了实验环节,而首先接受治疗的则是一名主动的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