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蜀汉的复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说起来,从西元265年的十月关彝把王颀忽悠在南中扎根开始,截止到今日,王颀已经在南中以及南中之南晃悠了两年多的时间了。
对于汉族这个早年侵略性极强,战斗力极其彪悍的凶残民族来说,哪里的土地适宜耕种,一般都是会收进来的。从黄河到长江,从长江到珠江,只要适合农耕,管你那块土地上有什么原住民,要么赶走,要么同化,之后大中华就开始在那里种地,从此之后,这里就是华夏自古以来的固有领土。
在东亚大陆,中南半岛对于汉民族来说真的是个例外。
这里土地肥沃,河流众多,气候温暖湿润,一年至少可以种两季水稻,有的地方甚至可以种三季。但汉民族最多把手伸到中南半岛的北端,之后再往南走就是千难万难。
究其原因,一是路程远,二是环境差,三就是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主体民族京族是个战斗力也很彪悍的民族。至少在现代越南的史书上,抗击“北虏”并且大胜的记载比比皆是……
(中南半岛早期的历史缺乏可靠记述,比如柬埔寨这地方以前的文化人都是用一种树叶做文字载体,完全无法长时间保存。所以京族到底何时成为中南半岛优势民族还不好讲。)
两年半前,王颀被关彝那句青史留名忽悠得热血沸腾。关彝回转成都后不久他就组织了一支队伍顺着澜沧江南下。结果因为不熟悉水文地理,在汹涌的澜沧江里差点喂了鱼虾。随行一百余人的队伍,失踪,淹死了七十余人。
第二年,认真做了准备的王颀再次组织了一支三百余人的队伍南下。这一次倒是到了澜沧江的下游,来到了水域面积无边无际的洞里萨湖附近。结果被这里的蚊虫叮咬后,三百余人集体打摆子(疟疾),大量的探险队员病死,而王颀本人也差点死在了那里。
这一次无功而返后,王颀痛定思痛,重新放下身段,向周边的南中土著学习各种在密林中生活的经验。关彝在成都也经常写信给予指导。到了西元267年,随着马义那边的玉石挖掘终于取得丰硕成果,越来越多的南中人前来投奔的时候。王颀在马义的帮助下,再一次组织起五百余人的探险队南下。
这一次南下非常顺利,一行人很快来到洞里萨湖。然后王颀终于发现:这洞里萨湖不过是湄公河暴涨的时候一个倒灌形成的天然的蓄洪场所。真正的湄公河其实是在另一个方向。然后他们又调转方向,继续朝着湄公河下游前进。最终在接近湄公河出海口的地方,看到了一大片稻田。
所谓占城稻,乃是占城地区(中南半岛南部)的人民,经历了上千年的选种育种才人工培育出来的优质稻种。所以在王颀这个时代,占城稻啥的是没有的。但是关彝和王颀需要的并不是已经培育成熟的占城稻,而是需要这里的,具备着和蜀汉内地的稻种有着明显差异的稻种。
蜀汉的稻种,口感好,产量低,不耐寒又不耐旱,精贵得很。而在关彝看来,在大家都吃不饱饭的时候伺候这样的稻种那纯属矫情。所以他的目标就是:口感无所谓,产量高就好,要是还耐旱就更好——至于耐寒,这个就不奢望了。那是以后在北海道去找到新的抗寒稻种后才能实现的事情。
而中南半岛的原始稻种,很能满足这样的需求。
所以这一次,王颀成功了。
时间来到西元268年的2月,回到永昌郡不韦县的王颀开始用新的稻种培育秧苗。到了这一年的三月,秧苗已经全部长成,他就开始试着插秧了。
“土地都丈量好了吧?”
“回王从事的话,都再三测量过了。全部都是难得的平整土地,一共是四亩。土质也全都是一样的。”
“善,那就开始吧。”王颀说完这句话,就开始脱外套、挽裤脚。
听到消息赶来看热闹的马义这下子坐不住了:“孔硕兄,您真的要下田插秧?”
&nbs... -->>
说起来,从西元265年的十月关彝把王颀忽悠在南中扎根开始,截止到今日,王颀已经在南中以及南中之南晃悠了两年多的时间了。
对于汉族这个早年侵略性极强,战斗力极其彪悍的凶残民族来说,哪里的土地适宜耕种,一般都是会收进来的。从黄河到长江,从长江到珠江,只要适合农耕,管你那块土地上有什么原住民,要么赶走,要么同化,之后大中华就开始在那里种地,从此之后,这里就是华夏自古以来的固有领土。
在东亚大陆,中南半岛对于汉民族来说真的是个例外。
这里土地肥沃,河流众多,气候温暖湿润,一年至少可以种两季水稻,有的地方甚至可以种三季。但汉民族最多把手伸到中南半岛的北端,之后再往南走就是千难万难。
究其原因,一是路程远,二是环境差,三就是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主体民族京族是个战斗力也很彪悍的民族。至少在现代越南的史书上,抗击“北虏”并且大胜的记载比比皆是……
(中南半岛早期的历史缺乏可靠记述,比如柬埔寨这地方以前的文化人都是用一种树叶做文字载体,完全无法长时间保存。所以京族到底何时成为中南半岛优势民族还不好讲。)
两年半前,王颀被关彝那句青史留名忽悠得热血沸腾。关彝回转成都后不久他就组织了一支队伍顺着澜沧江南下。结果因为不熟悉水文地理,在汹涌的澜沧江里差点喂了鱼虾。随行一百余人的队伍,失踪,淹死了七十余人。
第二年,认真做了准备的王颀再次组织了一支三百余人的队伍南下。这一次倒是到了澜沧江的下游,来到了水域面积无边无际的洞里萨湖附近。结果被这里的蚊虫叮咬后,三百余人集体打摆子(疟疾),大量的探险队员病死,而王颀本人也差点死在了那里。
这一次无功而返后,王颀痛定思痛,重新放下身段,向周边的南中土著学习各种在密林中生活的经验。关彝在成都也经常写信给予指导。到了西元267年,随着马义那边的玉石挖掘终于取得丰硕成果,越来越多的南中人前来投奔的时候。王颀在马义的帮助下,再一次组织起五百余人的探险队南下。
这一次南下非常顺利,一行人很快来到洞里萨湖。然后王颀终于发现:这洞里萨湖不过是湄公河暴涨的时候一个倒灌形成的天然的蓄洪场所。真正的湄公河其实是在另一个方向。然后他们又调转方向,继续朝着湄公河下游前进。最终在接近湄公河出海口的地方,看到了一大片稻田。
所谓占城稻,乃是占城地区(中南半岛南部)的人民,经历了上千年的选种育种才人工培育出来的优质稻种。所以在王颀这个时代,占城稻啥的是没有的。但是关彝和王颀需要的并不是已经培育成熟的占城稻,而是需要这里的,具备着和蜀汉内地的稻种有着明显差异的稻种。
蜀汉的稻种,口感好,产量低,不耐寒又不耐旱,精贵得很。而在关彝看来,在大家都吃不饱饭的时候伺候这样的稻种那纯属矫情。所以他的目标就是:口感无所谓,产量高就好,要是还耐旱就更好——至于耐寒,这个就不奢望了。那是以后在北海道去找到新的抗寒稻种后才能实现的事情。
而中南半岛的原始稻种,很能满足这样的需求。
所以这一次,王颀成功了。
时间来到西元268年的2月,回到永昌郡不韦县的王颀开始用新的稻种培育秧苗。到了这一年的三月,秧苗已经全部长成,他就开始试着插秧了。
“土地都丈量好了吧?”
“回王从事的话,都再三测量过了。全部都是难得的平整土地,一共是四亩。土质也全都是一样的。”
“善,那就开始吧。”王颀说完这句话,就开始脱外套、挽裤脚。
听到消息赶来看热闹的马义这下子坐不住了:“孔硕兄,您真的要下田插秧?”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