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御极大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老伯,”朱由校尊敬的称呼道,“打扰您劳作了,在下是京城来的,路过此地看到您这里的庄家长的好啊,今年一定是个大丰收吧?”
听到朱由校这么平易的话,老农也乐呵呵的,双手霸权一拱,喜道:“是啊,”然后指着一片玉米地说,“我活了这么大的岁数从来没见过能长这么好的庄稼,公子您看看,这一片片的,多喜人啊。”
“是啊,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了。”朱由校感慨的一句。
“这多亏了当今的圣上啊!”老农拱手向北拜道。
他这一句话,朱由校吃了一惊,心想,这老农怎么会说出这话,我就在他面前,莫非他知道我的身份?这不可能吧!大明朝后期政治昏暗,天灾人祸不断,谁不知道老百姓心里是骂官骂皇帝,就差骂到太祖爷朱元璋了。
“这是为何?庄稼长的好是你们辛勤劳作,上天护佑风调雨顺,和圣上有什么关系?”朱由校疑惑的问。
老农一听就不高兴了,绷着脸,手一摇,道:“可不敢这么说,公子一看就是大户人家,不知道咱乡下人的事,你可能不知道,这田里长的庄稼可大有来头。”
朱由校眼眉一皱,侯光远和宗二也奇怪起来,种庄稼这还有什么来头。
“什么来头?”侯光远追问道。
老农解释道:“我们听说,这些种子是当今圣上还是皇长孙的时候让徐光启大人从南方洋人手中带过来的,这庄稼叫玉米,产量高,是麦子的好几倍呢!”说着,老农的喜形眉俏,额头上的皱纹也清理明晰,朱由校心里更是美滋滋的。
老农又说道:“加上麦子,俺们一年能打两次粮食,比俺们以前种三年的粮食还多啊,俺这一辈子还真没见过这么多粮食,呵呵…”老农笑的更开心了,古铜色的脸上闪着幸福的笑容。
老农已经说的合不拢嘴了,脸上神采奕奕,兴奋的已经不把朱由校当做外人似的,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说:“这里原来是国舅爷郑国泰的地,圣上抄了他的家,把这片地分给了俺们,”说着他激动了起来,眼睛湿润了,“当今圣上真是圣明天子啊。”说完,他竟然跪下向北深深的叩起了三个响头。
所有人都愕然了,朱由校更是没有想到,一个农民竟然是如此纯朴,在他们心里,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谁就是好皇帝。
在朝堂上,他雷厉风行罢黜官员,捕杀大批贪官污吏,弄的朝廷是一片颤栗,百官战战兢兢,天下恐惧,犹如回到了太祖那个敢犯必惩,有贪必杀的时代。
但在老百姓这里,他们是阳光的,轻松的,甚至是向往的。
朱由校伸出双手,将老农扶起,慨然道:“老丈,有你这句话,当今圣上的心里宽慰了许多。”
“呵呵,”老农笑道:“公子说的哪里话,圣上怎能听俺一个种地的话,俺没别的,只能在家里天天给他烧香磕头,求上天保佑俺们这个圣上。唉,当官的只知道糟蹋老百姓,还好有个为民做主的好圣上,杀了那么多贪官!”
朱由校笑了,“大明天子嘛,天下万民之子!”
“哎呦,”老农惊道:“可不敢这么说,大逆不道啊!”
“呵呵,不怕,”朱由校笑道:“圣上也是人嘛,他要坐稳江山靠的不是百官,而是百姓,古人不是有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如水,君如舟,朕是如此,才能永葆大明国泰民安。”
“公子说的是,但不能这么说啊,大逆不道啊,咱不能评论圣上的,”老农脸上已经有了些焦急,但转感觉有点不对劲,双眼一紧,眉头皱起,惊讶起来,“刚才您说‘朕’?”
朱由校猛地一愣,忽然想起自己刚才冷不丁的自称“朕”,暴露了自己的身份,侯光远和宗二更是不知所措,吃惊的瞪大了眼睛,如果在这里暴露了身份,那么江南就去不成了,还没离京多远呢,就前功尽弃,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将来史书会成为非常荒唐的一件事。
朱由校脑子一转,赶紧笑嘻嘻的解释说:“老伯听错了,我说的是‘真’,真是如此,真是如此……”
朱由校的额头上冒出一点冷汗,侯光远和宗二也是虚惊异常,两人都暗暗佩服皇帝的机智。
老农也是惊吓出一身冷汗,“嗨,我还以为遇到皇帝了,吓的俺差点站不住……”
“哈哈……”几个人都爽朗笑起来。
“老丈,我们该走了,日后有缘咱们再见,”随后他又对宗二说:“咱们耽误了老伯点时间,赏他十两银子。”
宗二应命,从怀中掏出十两银子放到老农的手上,老农吃惊的双掌直摇,“不可,不可,俺怎么能要公子的银子……”
“拿着吧,”宗二将他的一只手拽过来,银子“啪”的放到他的手上,“公子给的,老伯一定手下!”说完,转身离去。
朱由校喜滋滋的上了车,心情格外舒畅,更是喜悦,他这是第一次听到一个淳朴的百姓对他的评价,作为一个皇帝,自己的所作所为能起到成效,虽然百官对他恨之入骨,但能让百姓认可,他就感觉这是最大成绩。
毕竟,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将来传颂他的功德的也是广大的百姓,而不是官员。
老农手捧着银锭,手不自主的颤抖起来,看着远去的车队,他的眼睛湿润起来了,在原地跪下,向车队深深的叩起。
此次出来,朱由校觉得真的是太直了,他兴奋的在车上坐不住,让侯光远过来跟他乘坐同一辆车,朱由校在车上与他大谈起来,侯光远也只一味的奉承,除了“圣上英明,陛下圣明”等话,就是附和的一些话,着实让朱由校当了一回说者,侯光远当了一回听众。
不知不觉,已经行至中午,朱由校意犹未尽,还在侃侃而谈,忽然听到外面一阵喧哗,接着便是乱哄哄的一群人在向一处奔去,经过他们的车队时,宗二命人警惕起来,朱由校和侯光远在车内也是吃惊不小。
这群人似乎根本不在意他们的车队,可以说是忽略不见,只是匆匆过去而已,这让他们大惑不解,侯光远探出头来,问道:“怎么回事?”
宗二驱马上前来回道:“禀大人,是一群村民往东头去了,那里好像发生了什么事?”
“噢?”侯光远眉头一皱,向朱由校转奏。
朱由校大好的心情被这乱糟糟的搅的一点兴致没有了,这么多人竟然奔向一个地方,那里肯定出了什么大事,他思虑一会儿,皱眉道:“派人去打听,速来禀报!”
“遵旨!”
宗二派一名侍卫骑马飞奔了过去。
朱由校就在车里静静的等待消息。(未完待续)
。
“老伯,”朱由校尊敬的称呼道,“打扰您劳作了,在下是京城来的,路过此地看到您这里的庄家长的好啊,今年一定是个大丰收吧?”
听到朱由校这么平易的话,老农也乐呵呵的,双手霸权一拱,喜道:“是啊,”然后指着一片玉米地说,“我活了这么大的岁数从来没见过能长这么好的庄稼,公子您看看,这一片片的,多喜人啊。”
“是啊,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了。”朱由校感慨的一句。
“这多亏了当今的圣上啊!”老农拱手向北拜道。
他这一句话,朱由校吃了一惊,心想,这老农怎么会说出这话,我就在他面前,莫非他知道我的身份?这不可能吧!大明朝后期政治昏暗,天灾人祸不断,谁不知道老百姓心里是骂官骂皇帝,就差骂到太祖爷朱元璋了。
“这是为何?庄稼长的好是你们辛勤劳作,上天护佑风调雨顺,和圣上有什么关系?”朱由校疑惑的问。
老农一听就不高兴了,绷着脸,手一摇,道:“可不敢这么说,公子一看就是大户人家,不知道咱乡下人的事,你可能不知道,这田里长的庄稼可大有来头。”
朱由校眼眉一皱,侯光远和宗二也奇怪起来,种庄稼这还有什么来头。
“什么来头?”侯光远追问道。
老农解释道:“我们听说,这些种子是当今圣上还是皇长孙的时候让徐光启大人从南方洋人手中带过来的,这庄稼叫玉米,产量高,是麦子的好几倍呢!”说着,老农的喜形眉俏,额头上的皱纹也清理明晰,朱由校心里更是美滋滋的。
老农又说道:“加上麦子,俺们一年能打两次粮食,比俺们以前种三年的粮食还多啊,俺这一辈子还真没见过这么多粮食,呵呵…”老农笑的更开心了,古铜色的脸上闪着幸福的笑容。
老农已经说的合不拢嘴了,脸上神采奕奕,兴奋的已经不把朱由校当做外人似的,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说:“这里原来是国舅爷郑国泰的地,圣上抄了他的家,把这片地分给了俺们,”说着他激动了起来,眼睛湿润了,“当今圣上真是圣明天子啊。”说完,他竟然跪下向北深深的叩起了三个响头。
所有人都愕然了,朱由校更是没有想到,一个农民竟然是如此纯朴,在他们心里,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谁就是好皇帝。
在朝堂上,他雷厉风行罢黜官员,捕杀大批贪官污吏,弄的朝廷是一片颤栗,百官战战兢兢,天下恐惧,犹如回到了太祖那个敢犯必惩,有贪必杀的时代。
但在老百姓这里,他们是阳光的,轻松的,甚至是向往的。
朱由校伸出双手,将老农扶起,慨然道:“老丈,有你这句话,当今圣上的心里宽慰了许多。”
“呵呵,”老农笑道:“公子说的哪里话,圣上怎能听俺一个种地的话,俺没别的,只能在家里天天给他烧香磕头,求上天保佑俺们这个圣上。唉,当官的只知道糟蹋老百姓,还好有个为民做主的好圣上,杀了那么多贪官!”
朱由校笑了,“大明天子嘛,天下万民之子!”
“哎呦,”老农惊道:“可不敢这么说,大逆不道啊!”
“呵呵,不怕,”朱由校笑道:“圣上也是人嘛,他要坐稳江山靠的不是百官,而是百姓,古人不是有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如水,君如舟,朕是如此,才能永葆大明国泰民安。”
“公子说的是,但不能这么说啊,大逆不道啊,咱不能评论圣上的,”老农脸上已经有了些焦急,但转感觉有点不对劲,双眼一紧,眉头皱起,惊讶起来,“刚才您说‘朕’?”
朱由校猛地一愣,忽然想起自己刚才冷不丁的自称“朕”,暴露了自己的身份,侯光远和宗二更是不知所措,吃惊的瞪大了眼睛,如果在这里暴露了身份,那么江南就去不成了,还没离京多远呢,就前功尽弃,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将来史书会成为非常荒唐的一件事。
朱由校脑子一转,赶紧笑嘻嘻的解释说:“老伯听错了,我说的是‘真’,真是如此,真是如此……”
朱由校的额头上冒出一点冷汗,侯光远和宗二也是虚惊异常,两人都暗暗佩服皇帝的机智。
老农也是惊吓出一身冷汗,“嗨,我还以为遇到皇帝了,吓的俺差点站不住……”
“哈哈……”几个人都爽朗笑起来。
“老丈,我们该走了,日后有缘咱们再见,”随后他又对宗二说:“咱们耽误了老伯点时间,赏他十两银子。”
宗二应命,从怀中掏出十两银子放到老农的手上,老农吃惊的双掌直摇,“不可,不可,俺怎么能要公子的银子……”
“拿着吧,”宗二将他的一只手拽过来,银子“啪”的放到他的手上,“公子给的,老伯一定手下!”说完,转身离去。
朱由校喜滋滋的上了车,心情格外舒畅,更是喜悦,他这是第一次听到一个淳朴的百姓对他的评价,作为一个皇帝,自己的所作所为能起到成效,虽然百官对他恨之入骨,但能让百姓认可,他就感觉这是最大成绩。
毕竟,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将来传颂他的功德的也是广大的百姓,而不是官员。
老农手捧着银锭,手不自主的颤抖起来,看着远去的车队,他的眼睛湿润起来了,在原地跪下,向车队深深的叩起。
此次出来,朱由校觉得真的是太直了,他兴奋的在车上坐不住,让侯光远过来跟他乘坐同一辆车,朱由校在车上与他大谈起来,侯光远也只一味的奉承,除了“圣上英明,陛下圣明”等话,就是附和的一些话,着实让朱由校当了一回说者,侯光远当了一回听众。
不知不觉,已经行至中午,朱由校意犹未尽,还在侃侃而谈,忽然听到外面一阵喧哗,接着便是乱哄哄的一群人在向一处奔去,经过他们的车队时,宗二命人警惕起来,朱由校和侯光远在车内也是吃惊不小。
这群人似乎根本不在意他们的车队,可以说是忽略不见,只是匆匆过去而已,这让他们大惑不解,侯光远探出头来,问道:“怎么回事?”
宗二驱马上前来回道:“禀大人,是一群村民往东头去了,那里好像发生了什么事?”
“噢?”侯光远眉头一皱,向朱由校转奏。
朱由校大好的心情被这乱糟糟的搅的一点兴致没有了,这么多人竟然奔向一个地方,那里肯定出了什么大事,他思虑一会儿,皱眉道:“派人去打听,速来禀报!”
“遵旨!”
宗二派一名侍卫骑马飞奔了过去。
朱由校就在车里静静的等待消息。(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