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明末不求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牛金星也抚须哈哈大笑说:“哈哈,义侯击破东虏一军,又连破清兵数阵。已经不仅是掠阵,而且是率先痛击了鞑子,重挫了敌人的士气,当得一大战功。”
宋献策却问道:“咱们伤亡了多少人?受伤多少人?战死多少人?尸首和战马抢夺回军中了吗?”
宋矮子的问题一下子问得有些多,张鼐无法马上作答,反而是张皮绠一五一十回答说:
“我军先锋精骑已经伤亡有二千之数……伤亡不小,不过两军前锋交战,鞑子看来也没有全力出击,我军伤者多、阵亡者少,大部分将士遗体和他们的马匹也已被带回军中。”
没等宋献策说话,牛金星便对李自成说道:
“陛下,我观清军伤亡之数,势必在二千之上。义侯率军破阵,大扬我军的士气,这是一件好事呀。”
张鼐自己扭头看了看伤亡颇重的宿卫骑兵,露出迟疑和为难的神色,低声道:“我军伤亡不小……”
宋献策这才对李自成劝道:“圣驾,东虏战线连绵,兵力至少不下十万余人,我大顺不能不审慎待之。”
宋献策从张鼐、张皮绠掠阵一战,已经发现清军兵马状况远比大顺君臣预计情况要好上太多了。他内心的不安感越发强烈,心中压力十分沉重,对于即将爆发的大会战,更加感到前途叵测。
在宋献策的心中,李自成当然是近年来独一无二的一位雄主。他知道李自成远比张献忠、罗汝才等许多同辈起义的领袖人物高明,也知道李自成比之崇祯皇帝清醒得多。可是李自成到底是一位草莽英雄,在许多方面受到的教育还不充分——虽然近年来他积极向牛金星学习经史,可是程度还不够高,大顺军政权的建设还不够完善。
现在突如其来的一场大决战,就这样降临在了大顺君臣的面前。胜利自然一切好说,顺军席卷天下之势将成,可是战败的话呢?到时候步步失措,处处瓦解,继续奔窜,将无立足之地也不好说。
宋献策深知责任的所在,又劝说道:“从义侯掠阵一战来看,满洲兵的军纪士气都不可小觑。臣想到敌人兵马众多,十余万大军,这是过去杨嗣昌和孙传庭全盛之时也没能筹集起来的大军,绝对不能轻视。
何况我军从太原远道而来,中间穿行过崎岖的井陉山路,还没有好好休整过一天,仅仅只在关城略作停留罢了!”
李自成神态镇静且从容,已经几乎看不到什么义军豪帅的影子,而完全是王朝君主的气度。
永昌天子低头沉思以后,问道:“军师!大家都说你胸中藏有三十六计,何不拿出你的最后一计?”
前方清军战线烟尘密布,诸将都能隐约看出皇太极正在进行着最后的调整和部署。等到八旗兵的调动全部完成以后,或许清军就将发起主动攻势。
时间紧张,大家纷纷催促宋献策说出妙计。宋献策又犹豫片刻,只好说道:“依献策愚见,陛下原定的用兵方略,要调一军迂回到获鹿北面靠近平山、灵寿两线的一侧,夹击东虏的侧翼——这是一个很好的方略,可是却建立在东虏兵力不比我们多多少的基础上。
现在看来东虏兵力雄厚,虽然烟尘密布,还不能完全确定,但似乎也不下于十万人。现在分兵侧击,很可能削弱了我大顺军的兵锋,不若废除此略,集结所有兵马于一处,齐进齐退,更为可靠。”
李自成没想到宋献策的妙计居然只是大军抱团一处的保守策略,这让他有些失望。牛金星也觉得宋献策的意见有些荒唐,他说:
“这是何计策?东虏顿兵真定城下,士气沮丧已久,我军破之不难。但鞑子虏骑众多,战马数量极多,如果不派遣一军遏住北路,即便击溃清军,也势必放走大批虏骑,大大影响我军日后北取幽燕的脚步。”
李自成最器重的两位谋主牛金星和宋献策意见不一,而李自成新晋宠幸起来的文官不论是宋企郊也好,... -->>
牛金星也抚须哈哈大笑说:“哈哈,义侯击破东虏一军,又连破清兵数阵。已经不仅是掠阵,而且是率先痛击了鞑子,重挫了敌人的士气,当得一大战功。”
宋献策却问道:“咱们伤亡了多少人?受伤多少人?战死多少人?尸首和战马抢夺回军中了吗?”
宋矮子的问题一下子问得有些多,张鼐无法马上作答,反而是张皮绠一五一十回答说:
“我军先锋精骑已经伤亡有二千之数……伤亡不小,不过两军前锋交战,鞑子看来也没有全力出击,我军伤者多、阵亡者少,大部分将士遗体和他们的马匹也已被带回军中。”
没等宋献策说话,牛金星便对李自成说道:
“陛下,我观清军伤亡之数,势必在二千之上。义侯率军破阵,大扬我军的士气,这是一件好事呀。”
张鼐自己扭头看了看伤亡颇重的宿卫骑兵,露出迟疑和为难的神色,低声道:“我军伤亡不小……”
宋献策这才对李自成劝道:“圣驾,东虏战线连绵,兵力至少不下十万余人,我大顺不能不审慎待之。”
宋献策从张鼐、张皮绠掠阵一战,已经发现清军兵马状况远比大顺君臣预计情况要好上太多了。他内心的不安感越发强烈,心中压力十分沉重,对于即将爆发的大会战,更加感到前途叵测。
在宋献策的心中,李自成当然是近年来独一无二的一位雄主。他知道李自成远比张献忠、罗汝才等许多同辈起义的领袖人物高明,也知道李自成比之崇祯皇帝清醒得多。可是李自成到底是一位草莽英雄,在许多方面受到的教育还不充分——虽然近年来他积极向牛金星学习经史,可是程度还不够高,大顺军政权的建设还不够完善。
现在突如其来的一场大决战,就这样降临在了大顺君臣的面前。胜利自然一切好说,顺军席卷天下之势将成,可是战败的话呢?到时候步步失措,处处瓦解,继续奔窜,将无立足之地也不好说。
宋献策深知责任的所在,又劝说道:“从义侯掠阵一战来看,满洲兵的军纪士气都不可小觑。臣想到敌人兵马众多,十余万大军,这是过去杨嗣昌和孙传庭全盛之时也没能筹集起来的大军,绝对不能轻视。
何况我军从太原远道而来,中间穿行过崎岖的井陉山路,还没有好好休整过一天,仅仅只在关城略作停留罢了!”
李自成神态镇静且从容,已经几乎看不到什么义军豪帅的影子,而完全是王朝君主的气度。
永昌天子低头沉思以后,问道:“军师!大家都说你胸中藏有三十六计,何不拿出你的最后一计?”
前方清军战线烟尘密布,诸将都能隐约看出皇太极正在进行着最后的调整和部署。等到八旗兵的调动全部完成以后,或许清军就将发起主动攻势。
时间紧张,大家纷纷催促宋献策说出妙计。宋献策又犹豫片刻,只好说道:“依献策愚见,陛下原定的用兵方略,要调一军迂回到获鹿北面靠近平山、灵寿两线的一侧,夹击东虏的侧翼——这是一个很好的方略,可是却建立在东虏兵力不比我们多多少的基础上。
现在看来东虏兵力雄厚,虽然烟尘密布,还不能完全确定,但似乎也不下于十万人。现在分兵侧击,很可能削弱了我大顺军的兵锋,不若废除此略,集结所有兵马于一处,齐进齐退,更为可靠。”
李自成没想到宋献策的妙计居然只是大军抱团一处的保守策略,这让他有些失望。牛金星也觉得宋献策的意见有些荒唐,他说:
“这是何计策?东虏顿兵真定城下,士气沮丧已久,我军破之不难。但鞑子虏骑众多,战马数量极多,如果不派遣一军遏住北路,即便击溃清军,也势必放走大批虏骑,大大影响我军日后北取幽燕的脚步。”
李自成最器重的两位谋主牛金星和宋献策意见不一,而李自成新晋宠幸起来的文官不论是宋企郊也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