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康熙来了:纪连海辣说康熙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上一节,我们说到了鳌拜专权。从中我们可以知道,鳌拜被解除职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但是,鳌拜是如何被解除职务的呢?
早就被盯上了
当时康熙皇帝的贴身侍卫是索额图——四大辅臣的老大索尼的儿子。
索额图是索尼的三儿子,他在此之前已经担任了大学士。但是他受皇太后、太皇太后,受索尼也就是他父亲、皇上的委托,辞去一切公职,担任皇帝的贴身保镖。
所以,我们知道,其实从刚才这样的一件事情上来说,解除鳌拜的职务是早有预谋的。
在索额图担任皇上的贴身保镖以后,就从满洲贵族的八旗子弟当中招募了十几个“布库少年”。
(一)“布库”“布库戏”和“布库少年”
关于“布库”,我得给大家介绍一下。“布库”是满语,翻译成汉语就是摔跤常胜者的意思。还有一个词汇:“布库戏”。一般而言,“布库戏”是两个人为一组,一种背对背的摔跤方式,有点儿像我们过去体育课上的一种放松动作。我把你摔过去或者你背着把我摔过去,这个“戏”必须得是从头上把对方甩过去重重地摔在地上,才是对的,赢了的就叫“布库少年”,输了就不是了。“布库戏”还有多人参与的,就是分成两组,你们抽一组人,咱们一个一个比赛,最后看谁赢得多。
在这种情况下,提起康熙皇帝擒鳌拜就得提到索额图训练“布库少年”。
(二)宫廷摔跤队总教练索额图
这个时候索额图的身份,在公开场合,是康熙皇帝的贴身保镖、贴身侍卫,跟皇帝形影不离;在暗地场合,他是宫廷摔跤队的总教练。
宫廷摔跤队的总教练索额图,指挥这帮小孩子每天练习摔跤,当然小孩子们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他们谁也不认识,只认识索额图,只认识皇帝。
索额图召集的都是亲贵子弟,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也小,虚岁是16岁,实际14周岁。一个14岁少年,召一帮小孩儿天天跟那儿摔跤,鳌拜每天上朝一看,皇上又在那儿折腾,也不在意。
但是,康熙皇帝和孝庄太皇太后,还有索额图,他们可是算计好了——他们非常清楚,这个鳌拜太厉害了,被称为“第一巴图鲁”,这个“巴图鲁”,就是汉语“勇士”的意思。
当年鳌拜在几大战役当中立下赫赫战功,有一个关于他的记载是说,当时步战把人家一个步兵营硬给打垮了。而且在打朝鲜的时候,他也是非常厉害的。
明知道鳌拜膀大腰圆块大,该怎么办呢?事先在太皇太后的刻意授意之下就做好了准备。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计策呢?
害人也有大学问
(一)康熙皇帝擒拿鳌拜的地点选择
地点选择在武英殿——不是传说中的慈宁宫。
既然地点不是慈宁宫,当然借口也不可能是康熙皇帝撒谎,说是孝庄太皇太后有病。
因为只有武英殿才可以有小孩子们跟康熙皇帝等人练武。
(二)康熙皇帝设计让鳌拜放下武器
当时设计的借口是康熙皇帝在武英殿召见鳌拜。也就是说,康熙皇帝要跟鳌拜商议一些事情。但是,在平时,鳌拜每天都是带刀上朝的。
所以,这一天,鳌拜带刀上朝的时候,索额图站在门口说:皇上大了,您是不是把刀放下,已经吓唬不住皇上了。
当时的鳌拜可是丝毫没有在意,他就说:算了,算了,我还是把刀交给你吧。
就这样,鳌拜的手中就没了武器。
但是,我们知道,这个鳌拜的确是非常厉害的一个角色,他即使不带武器,也是一个不能轻易被别人擒拿的角色。这可怎么办呢?
(三)鳌拜的座椅是个瘸腿椅子
当时为了避免在擒拿鳌拜的过程中出差错,孝庄太皇太后、康熙皇帝、索额图他们就给鳌拜准备了一把特制的椅子——椅子还是四条腿,但是其中一条腿是被锯折了之后,又轻轻地拼接上的。那么,这条腿怎么选择呢?
您看,如果您是康熙皇帝坐在一边,我是鳌拜坐在另外一边,肯定我身体的重心要偏向您康熙皇帝这边的,按照我们数学、物理学的原理来讲,有个三角形的稳定性问题,有一条腿是不吃劲儿的,于是就选择了这条不吃劲儿的腿给锯折了。
所以鳌拜这一坐下之后,他肯定是身体偏向着康熙皇帝说话的,这样他就暂时不会马上发现他坐的椅子的腿中有一条是被锯折了的——他的安全暂时是没有问题的。
(四)鳌拜的座椅后面有个非常厉害的“布库少年”
在鳌拜和康熙皇帝说话的过程中,他的坐椅后面有一个侍卫。不过,这次的这个内廷侍卫不同于往常,这次的这个内廷侍卫可是已经训练好了的、非常厉害的“布库少年”。
(五)给鳌拜端茶倒水的人也是个非常厉害的“布库少年”
按照惯例,在鳌拜和康熙皇帝说话的过程中,应该有个太监给鳌拜端茶倒水。的确出来了一个人——不过这个人他不是太监,而是与鳌拜的座椅后面的那个人的身份一样——非常厉害的“布库少年”。
(六)鳌拜的茶碗是被沸腾的开水煮过的
更为重要的是,这个给鳌拜端茶倒水的“布库少年”,给鳌拜端上来的茶碗是已经在滚开的水里煮了一个小时的。而“布库少年”手中端的茶碗的茶托却是凉的。
十几比一的胜利
(一)康熙皇帝智擒鳌拜的过程
这样,我们再来完整地叙述一遍康熙皇帝智擒鳌拜的经过:
康熙皇帝借口要跟鳌拜商议一些事情,而在武英殿召见鳌拜;鳌拜带刀上朝的时候,索额图让鳌拜把刀交给索额图,鳌拜丝毫没有在意就把刀交给了索额图;进门之后,鳌拜坐在了一个有一条腿被锯折了的椅子上;鳌拜这一坐下之后,在他和康熙皇帝说话的过程中,鳌拜的座椅后面安排了一个已经训练好了的、非常厉害的“布库少年”;就在鳌拜和康熙皇帝说话的时候,又出来了一个假太监——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布库少年”——给鳌拜端茶倒水。
鳌拜一接这个茶碗,发现这个茶碗是被沸腾的开水煮过的,非常烫手,“啪”的一下子,鳌拜就把这个茶碗摔掉在地上了!
然后,鳌拜肯定得捡拾这个茶碗,就在鳌拜俯下身去捡拾摔在地上的茶碗的过程中,他的身子偏向了另外一边——腿被锯折了的这一边。结果, “啪”的一下子,鳌拜倒身朝地。
鳌拜这一倒,这边送杯子的和他背后站着的两位非常厉害的“布库少年”,就同时扑向已经失去重心的鳌拜,他们的口中还同时喊着:鳌中堂栽了!赶紧抢救!
结果,却是又上来十几个小孩儿!
这个时候的鳌拜,本来以为这十几个小孩是来扶他的!但没想到,这十几个小孩一上来,一下子就把他给摁那儿了。然后康熙皇帝宣布鳌拜三十大罪状。
(二)鳌拜的获罪和被平反
本来康熙皇帝想治鳌拜死罪,但是念在鳌拜立功不少的份儿上,宣布将鳌拜终身监禁。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件事,事情说的是有一家新闻媒体在报道中称,前些年,大连有一户姓金的人家,他们自称是鳌拜的后代。根据他们的家谱中的记载,鳌拜当年是终身监禁,只有一个人跑出来了,是鳌拜的一个孙子,他跑出来以后在那个地方落脚了,六代以后他们家就改姓金了。
在实际中,应该不是这样的。因为,鳌拜在被监禁之后没几个月就死了。鳌拜死了以后,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的时候,康熙皇帝就已经让鳌拜的后代重新出山,该工作的工作,但是没有给鳌拜平反。
雍正皇帝即位以后,马上就给鳌拜的全家平反。让鳌拜的后代继承鳌拜的爵位,一等公。后来,雍正皇帝又觉得这样对鳌拜还是不公平,又加封鳌拜为超武公。“超武公”在所有加“超”的“公爵”当中,是最高的位置。在“超武公”的上面就是“王”,而按照雍正皇帝以后的规定,只有和皇帝有血亲的人才可以被加封为“王”。这样的话,鳌拜的“超武公”已经是顶峰了。
也就是说,对于鳌拜的处置,康熙皇帝及其子孙也觉得后悔了。后来,康熙皇帝及其子孙也采用了比较宽容,甚至是追加封赏这样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歉意之情——对于处置鳌拜的方法及给鳌拜后代带来的灾难性后果的歉意——并给予了充分的补偿。
《鹿鼎记》里的高手
(一)铁丐吴六一的三个场景
在这里,我们要插这样一个人物,在有些电视剧智擒鳌拜这场戏当中,还有一个关键人物,就是那位人称铁丐的、官职为九门提督的吴六一。
(二)《鹿鼎记》《聊斋志异》和铁丐吴六一的原型
吴六一这个人我没听说过,我倒知道有个叫吴六奇的。
要说起吴六奇这个人,可能我们大家就比较熟悉了。凡是看过金庸的小说《鹿鼎记》的人都知道,《鹿鼎记》里面有一个吴六奇,好像还特别魁梧有力,当时是大将军,在里面有一段佳话:
有一个大儒士叫查伊璜,也叫查继佐。吴六奇与查伊璜两个人有一段交往的故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还有一本比金庸的小说《鹿鼎记》还要早的书——《聊斋志异》。《聊斋志异》里也有关于吴六奇的记载。实际上,金庸的小说《鹿鼎记》中关于吴六奇与查伊璜两个人交往的故事,就是取材《聊斋志异》当中的一段故事。金庸为什么把《聊斋志异》的这一段故事移植到《鹿鼎记》当中呢?是因为金庸先生姓查,金庸本人的原名就叫查良镛。
莫不成这位查伊璜和查良镛,一个是祖宗,另一个是后代?
您还别说,无论是金庸的小说《鹿鼎记》中关于吴六奇与查伊璜两个人交往的故事也好,还是《聊斋志异》中关于吴六奇与查伊璜两个人交往的故事也罢,他们所写的故事的另外一个主人公查伊璜先生,说的就是金庸先生祖先的故事。
也就是说,历史记载中,还真有一个叫吴六奇的人,只不过这个人他不叫吴六一而已!
(三)从和尚庙里出来的吴六奇
在吴六奇年纪很小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这个人他生活在明清之际——正好是动荡时期。后来他一看,我也无以为生,怎么办呢?我就出家当和尚吧!
但是,这个时候的和尚庙也不好过——人家和尚庙不收他,还跟他说:我们这儿还没法过呢,你走吧。
吴六奇说:我也没处去,你这里是和尚庙,你总得收留我。
和尚对他说:你也甭剃度了,你就跟我在这儿当一个烧火的得了。
然后白天人家老和尚训练小和尚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他偷着看。
有一天,老和尚下山了。
等老和尚下山以后,这个吴六奇对老和尚的徒弟小和尚说:我看师父天天教你们,也不知道你们的武艺学得怎么样了,跟我练一段吧!
结果一下子,吴六奇把人家小和尚打死了。
吴六奇打死了人以后,没敢跑。他把自己绑上,等老和尚回来以后,吴六奇对老和尚说:师父,我把你徒弟给打死了。
老和尚一听,就对吴六奇说:人死不能复生!这样的乱世,你给我演练一段,你怎么就把人给打死了呢?
当时吴六奇就给老和尚演练了一段。
老和尚对吴六奇说:你简直成万人敌了,比我都强。你就维持寺庙的秩序吧。
后来,每天晚上都是吴六奇打更。
话说有一天晚上,和尚庙来了一只老虎。
老虎进来以后,吴六奇三下五除二就把老虎打死了。吴六奇把老虎打死之后,和尚庙又来了一只老虎——那个时候华南虎也多,不像现在满世界都找不着——刚才打死的是母老虎,这时又来了一只公老虎,结果吴六奇三下五除二又把公老虎打死了。
这个吴六奇简直就是武学奇才,天生勇武,打老虎这一段堪称武松再世。
这时候,他的师父——和尚庙里的老和尚就说了:你下山去吧,不是我这儿不收留你,而是这个世道正是动荡之际,正是你建功立业的好时候,你下山建功立业去吧。
吴六奇下了山以后去投奔谁呢?
(四)从乞丐到总兵的吴六奇
当时的社会是一个乱世,大家都在乱跑。结果,吴六奇下山建功立业的梦想没有成功,反而变成了一个要饭的乞丐。
就这样,乞丐吴六奇每天要饭,最后吴六奇从广东要饭要到了浙江海宁。
说到海宁这个地方咱们又得谈谈查伊璜他们家了,查伊璜他们家当时是浙江海宁的望族。
乞丐吴六奇正好要饭要到查伊璜他们家门口。
查伊璜一看,这儿有一个乞丐,不但给了吴六奇几两银子,还收留了吴六奇。
据说后来查伊璜家遭到清朝文字狱的迫害、即将满门抄斩的时候,吴六奇想到了当年人家对自己有恩,应当涌泉相报,马上告知查伊璜家,让他们准备一下,这才让查伊璜家留下了后代。所以才有现在的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和金庸的武侠小说!
这真是一段美谈。
问题在于,在一些电视连续剧中,提到他是九门提督这样一个高官,这是不是真的呢?
答案是否定的。历史上,吴六奇这个人的官很小,他当的最大的官就是总兵,而且就在他的家乡当总兵。
吴六奇这个人这点好,当官了就想起了自己的老和尚师父,于是吴六奇满世界找他的老和尚师父。结果当然是没找到。怎么办呢?吴六奇有办法,他在他的家乡建了一座寺庙——太平寺。在这十多年里,他修筑了多处炮台并督造了大批战船,还重建了饶平县城,同时重修孔庙和乡贤祠。
《鹿鼎记》中说吴六奇是天地会洪顺堂的红旗香主,那可不是真的。
吴六奇一生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呢?就是在明清之际有一次战役——是清军与郑成功打仗,结果吴六奇率领的清军拿下了广东揭阳。拿下广东揭阳以后,吴六奇把郑成功手下的一个大军官给俘获了,这个大将叫黄梧。黄梧这个人后来经过吴六奇的教育,归降了大清朝。后来在清军要收复台湾的时候,黄梧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康熙皇帝推荐一个人。推荐的这个人是谁呢?施琅。关于施琅这个人,我在后面的内容中会给大家介绍。
(五)吴六奇是否经历过智擒鳌拜
但是吴六奇可从来没有当上过九门提督,而且这个人死于1665年。康熙皇帝智擒鳌拜是在1669年,也就是说,早在康熙皇帝智擒鳌拜这个事情发生的四年前,吴六奇就死了,就不在了。所以电视剧中九门提督吴六奇保卫皇帝这件事情,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而且吴六奇不可能当上天地会洪顺堂的红旗香主,更谈不上打入敌人内部了。
说到康熙皇帝,就要提到这么一件事儿——平定三藩之乱。
我要先给大家解释解释,这三藩之乱中的“三藩”是怎么回事儿,他们为什么要叛乱。
清初“*”
其实,在清朝初年,实际上不是只有“三藩”,而是有“四藩”。这“四藩”中,除了我们马上要重点讲解的吴三桂之外,还有“三藩”。
(一)孔有德
孔有德,出生时间不详,明末清初的一员武将。今辽宁省辽阳市人。矿徒出身,曾是辽东海盗,后投效毛文龙,与尚可喜被称为“山东三矿徒”。
毛文龙后被袁崇焕所杀,其旧部由副将陈继盛统辖。不久,参将刘兴治在皮岛叛乱,杀陈继盛等十余人,总兵黄龙随即赴皮岛镇压。孔有德、耿仲明不服黄龙统辖,率部来投登莱巡抚孙元化。1631年秋,皇太极率清兵攻大凌河城(今辽宁凌海市),将明朝大将祖大寿围于城内。
这个时候的孙元化急令孔有德以八百骑兵赶赴前线增援,援军抵达今河北吴桥的时候,孔有德却以部队给养不足为借口,发动兵变。
兵变后的孔有德自号都元帅,和他一起发动兵变的还有李九成和耿仲明,他们一路攻城夺地,迅速围困了登州城。崇祯五年(1632年)正月初二的后半夜,孔有德率军将登州城占领;正月初四,叛军占领水城。
孔有德的叛军占领登州城后,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城。此时的明军一再贻误战机,直到这年秋天,明军人马才陆续赶到。孔有德见势不妙,仓皇退守登州。山东巡抚朱大典、巡按谢三宾等鉴于城池坚固,易守难攻,确定划地分守、构筑工事、长期围困、分番攻守、封锁海道、悬赏破贼的作战方案。1632年冬,明军大举攻城,双方形成僵持局面。
1633年春,眼看登州城难保,孔有德率万余人连夜乘船逃窜,投降后金。1636年,被皇太极封为恭顺王,先后率领八旗兵出征朝鲜、锦州、松山等地。1644年清军入关后,孔有德随多铎追剿农民起义军,镇压了江南各地的抗清斗争。1646年孔有德授平南大将军,进攻南明永历政权。1648年,改封定南王,出征广西。1652年,被李定国围困在桂林,兵败自杀,尸体被李定国焚骨扬灰。清廷破格为孔有德建衣冠冢。唯一幸存的女儿孔四贞,则被孝庄皇太后收为养女,立为皇妃。
孔四贞死后,被埋葬在北京西郊,她的坟墓也就是我们今天北京的公主坟。
(二)耿仲明
耿仲明,祖籍山东,1604年出生于辽东盖州卫(今辽宁盖县)。崇祯初为登州参将,毛文龙旧部。袁崇焕督师蓟辽,杀毛文龙,耿仲明被调隶山东巡抚孙元化麾下。1632年为孔有德内应,陷登州,自称总兵官。1633年春孔有德渡海降后金。1636年被清朝政府封为怀顺王,隶汉军正黄旗;1644年随清兵入关后,镇压农民起义军;1649年改封靖南王,与吴三桂、尚可喜合称清初三藩,旋以匿逃人,惧罪自缢于进军广东途中的江西吉安。子耿继茂袭封,驻广州,又移福建。继茂卒后,继茂子耿精忠袭封,后随吴三桂叛清。
(三)尚可喜
尚可喜,祖籍山西,1604年出生于今辽宁海城。少年随父从军,为明朝戍守边关。父亲战死后,继承父业。19岁领兵作战,驻防在海上。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党同伐异,争权夺利,生性耿直的尚可喜遭人陷害。1633年率部弃明投金,因战功显赫,部队被封为“天助兵”。不久,尚可喜晋升为总兵官,继而被封为智顺王。随清军入关作战,行军3万里,足迹遍及十余个省,征战七十余次,为清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加封为平南王,很快又被加封为平南亲王,镇守广东达二十余年。
尚可喜一生中最鄙视的人便是吴三桂。在尚可喜晚年,驻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反清,清王朝江山岌岌可危,驻守广东的尚可喜在势单力薄的情况下,坚决痛击叛军。在援军未到之际,他几次准备在兵败时“举火*”或“上吊自杀”,誓死抗击吴三桂叛军。
1676年,尚可喜已病入膏肓。临终前,他叫家人搀着遥拜北方:“不能杀贼,死有余辜。”尚可喜病死于广州。康熙闻讯,特遣国子监前往致祭,并御赐祭典、祭文,赐谥号为敬。这是历朝政府对大臣的最高礼遇。
问题在于,刚才我们讲到的这“四藩”中,除了孔有德在1652年兵败自杀、为清廷捐躯之外,其他“三藩”为什么又要降而复叛大清王朝呢?他们早知现在,何必当初呢?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叛乱的“三藩”中最为关键的人物——吴三桂谈起!
吴三桂让人搞不明白
(一)吴三桂和吕布
说起吴三桂,倒使我想起一个人来,这个人便是东汉末年的吕布。这个盖世英雄吕布,本姓吕却先后认丁原和董卓为父,随后又先后杀掉了丁原和董卓,后世人称吕布为“三姓家奴”。
而我们现在要讲到的这个吴三桂,在人品上,似乎还更加不如吕布!人家吕布,一生只是三次投靠别人、被人蔑称为“三姓家奴”而已,可是吴三桂呢?
他先是吃着大明王朝的,喝着大明王朝的,结果呢?居然在大明王朝最最需要他的时候,背叛了大明王朝,而投靠了大顺政权;然后呢,他拿着大顺政权的,用着大顺政权的,结果呢?居然在大顺政权最最需要他的时候,背叛了大顺政权,而投靠了大清王朝;再后来呢?他居然又背叛了大清王朝,结果替人家打下了江山,自己却弄得个身败名裂。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说,吴三桂是明清之际最为重要的一个人物。有的人说,这段历史上,如果没有他的存在,还不知道要怎么改写呢!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吴三桂是一个悲剧性人物。
唉,惨哪!是什么原因让他的结局如此之悲惨呢?和那个与他有着密切关系的、人所共知的江南名妓——陈圆圆是否有关系呢?
(二)吴三桂和陈圆圆
人们都说,吴三桂之所以投降清朝,是为了陈圆圆。
说起吴三桂和陈圆圆,我们就必须要提起吴梅村和他的《圆圆曲》。因为正是他和他的《圆圆曲》,才让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迹”“天下扬名”。下面的这首长诗,就是吴梅村的《圆圆曲》: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唯有泪沾衣。
薰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坐客。
坐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皙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
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
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
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阑。
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
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
专征箫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
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
教曲伎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
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
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明珠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
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鸟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
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当年吴梅村的这首《圆圆曲》似乎已经永远地为吴三桂盖棺定论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他早已经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臭名远扬、身败名裂的“汉奸”了。在中国的历史上,能够与他“并驾齐驱”的人物,那就只能是汪精卫了。历史真的就是“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么简单吗?还是让我们到历史中去寻找答案吧!
也是个有背景的人
(一)吴三桂的家乡
吴三桂出生于辽宁中后所城,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绥中县县城。中后所,全称叫中后千户所。明朝在辽东实行卫所区划,大者称卫,小者称所。中后所是一座“斗大”的小城,但所处位置却很重要。它西距山海关、东距辽西重镇宁远(今辽宁兴城)的距离均在百里左右。
吴三桂出生于辽宁中后所城,这个历史上没有争议。但是,关于他的籍贯,历史学家们却一直争论不休:有的人说他应该是安徽徽州人,有的人则说他应该是江苏高邮人。
我综合各种考证,认为吴三桂的祖先应该是安徽徽州人;后来才迁居到江苏高邮——至于是什么时候迁到这里的,还不得而知——形成高邮吴氏,大约在吴三桂的祖父的这一代或者更加靠前一些,他们家由于经商的原因,迁徙到了辽东。
(二)吴三桂的家庭:由商而武
吴三桂祖父的名字,我们还不知道,只知道他是个以贩马为业的商人,长期奔走于北方各地。后来,家境逐渐富裕起来,成为当地有名的士绅。
吴三桂父亲的名字叫作吴襄。
注意,在明清之际的历史上有两个吴襄。其中的一个,出生于1661年,50多岁时,考中了进士,雍正年间先后参加纂修《明史》《治河方略》《八旗通志》等,主持编纂《诗经集注》,独自撰写了《贤良祠诸臣列传》。吴襄于1735年病逝。吴襄一生文才出众,最著名的是他的《百梅诗》和赞美九华山风情的系列诗词。
我们这里说的是另外一个吴襄——吴三桂的父亲。
吴襄,在吴家的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是他使吴家由一个被当时社会所看不起的商人家庭,一跃而成为人见人敬的国家高级军事官员家庭——类似于我们今天说的高干家庭。
吴襄,这个出生于商人家庭的孩子,小的时候不爱读书,长得是膀大腰圆。努尔哈赤崛起后,在东北地区实行严酷的民族歧视政策,这引起了吴襄的反感。为了反抗努尔哈赤的错误政策,吴襄毅然卖掉自己的家产,招募团练,做起了保境安民的善事。而他的做法,不仅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欢迎,也得到了明朝政府的嘉奖。明朝政府委之以辽东团练总兵的职务,归属于镇武将军李成梁节制。
对于吴家来说,李成梁扮演了他们家从普通商人到高级将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从某种角度上说,李成梁是吴家的恩人。
(三)吴家的恩人李成梁
李成梁,生于1526年,死于1615年。他的高曾祖李英原来是朝鲜人,后来因军功定居铁岭卫(今辽宁铁岭)。也就是说,他出生于武将世家。1574年,李成梁击败建州女真酋长王杲,升为镇守辽东总兵,总辖辽东军队。
1583年,李成梁再度发兵攻击王杲之子阿台,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是王杲的孙女婿,死于这次战斗。根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塔克世当时已经归附李成梁,因充当这次行动的向导而战死。塔克世死后,李成梁命努尔哈赤承袭塔克世的一切。这就是后来努尔哈赤所谓的“七大恨”之首。
李成梁镇守辽东二十多年,转战各地,多次打败外敌进犯,使辽东安息多年,巩固了明朝的东北边防。1591年,李成梁被弹劾解任回朝。辽东此后则是“十年之间更易八帅,边备松弛”。1601年,75岁的李成梁被重新起用镇守辽东达八年之久,威名不减当年。所以《明史》里说他“然边帅武功之盛,(明)两百年来所未有”。
由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李成梁在当时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他怎么会看上一个小小的团练总兵呢?
(四)吴襄崛起的诀窍
吴襄善于相马和驯马,所以他很受也同样爱马的李成梁的赏识。
说起吴襄善于相马和驯马,这里面还有个故事呢!
故事说的是在1619年,努尔哈赤以所谓的“七大恨”为借口,对明朝发难。双方大战于萨尔浒,结果明军败绩。所有归来的参战将领都获罪了,只有千总吴襄受到奖励——因为他凭着自己的才干勇夺胡马300匹。
1622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明天启二年,吴襄中了武进士。
在长期抵抗后金的斗争中,吴襄先后历任都指挥使、都督同知、总兵、中军府都督等军事要职;同时,吴襄与当时在东北的一些明朝武将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吴襄把自己的妹妹嫁给锦州总兵、挂“讨虏先锋印”的辽东名将祖大寿,而祖大寿也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吴襄作为填房。此后,吴氏家族和祖氏家族联姻,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军事集团。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祖大寿这个人,既是吴三桂的姑父,也是吴三桂的舅父。可问题在于,祖大寿何许人也,值得吴家如此重视?
(五)吴三桂的姑父和舅父祖大寿
祖大寿是一个很有意思、很值得我们品味的人。
祖氏世居辽东,是宁远卫守将,到祖大寿时,已历五世,皆以军功发家。祖大寿和他的弟弟祖大弼、祖大乐,子侄祖泽润、祖泽远、祖泽溥、祖泽洪等都是袁崇焕手下的大将。他们在帮着袁崇焕守卫宁远的历次战役中都立过大功,打败过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代帝王。为表彰祖氏世代镇辽的功勋,崇祯即位后,特命于宁远城内敕建祖氏四世镇辽的功德牌坊。至今,这座牌坊仍矗立在兴城内中心大街。
袁崇焕被崇祯皇帝抓了,祖大寿居然以全家性命去保袁,还返回辽东欲以战功救袁,实在是个极有信义的人。
袁崇焕被杀后,祖大寿奉命驻守大凌河城(今辽宁凌海),皇太极亲自领兵围城,最后城中粮尽,先是吃马再吃平民,最后连老弱残兵都吃了,实在没办法,只好率军投降。
根据《明史?丘禾嘉传》记载,祖大寿投降之后,向皇太极说自己可以去锦州当内应,帮清兵拿下锦州。皇太极信了,结果他一回锦州就坚守抵抗,算是把皇太极给骗惨了。皇太极很没面子!不过,他投降的事,很快被辽东巡抚丘禾嘉得知,密奏朝廷。崇祯却按下此事不提,装作不知道,竟然容忍下来。
天有不测风云。皇太极在十年后又包围了锦州城,围城一年击败了明援军,城内又没了粮食开始吃人,祖大寿只好再次投降皇太极。这一回他再也不能玩儿计谋了,老老实实地在皇太极手下当起了汉奸。
不是学文的料
(一)吴三桂的出生和相貌
1612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明万历四十年,吴三桂出生于辽宁中后所城的一个低级军官之家。吴三桂的生母是谁,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我们现在只知道他的继母是明代名将祖大寿的妹妹。
吴三桂,字长白,在家里排行老二,哥哥叫吴三凤,弟弟叫吴三辅,此外还有两个妹妹。
吴三桂的相貌是什么样的呢?简单地说,按照吴梅村的《圆圆曲》中的记载,可以说是个美男子——“白皙通侯最少年”嘛。也就是说,江南的水气和塞外的长风同时融进了他的气质,他的外表兼具北雄南秀的双重特点。
具体说,按照刘健《庭闻录?卷六》的记载:
三桂巨耳、隆准,无须。瞻视顾盼,尊严若神。鸡鸣即兴,夜分始就枕,终日无惰容。鼻梁伤痕,右高左低,中有黑纹如丝,非缔视不见。忤意,即自扪其鼻。与人语,如疾言,则意无他;或中变,则闭唇微咳,声出鼻中。以此两者测,百不失一。
这鼻子的伤痕从何而来呢?后面有交代。
清朝另一位不知名作者的著作《吴逆始末记?附〈觚剩〉一则》记载:
延陵将军美丰姿,善骑射,躯干不甚伟硕而勇力绝人。沈鸷多谋,颇以风流自赏。
(二)少年时代的吴三桂:弃文从武
一心望子成龙的吴襄在培养儿子上不惜工本,曾多次劝说酷爱武术的儿子吴三桂弃武从文,还为他提供机会,投在明朝美术界的宗师董其昌门下读书。可少年吴三桂却执意不听,他认为,将来国家有难,还是要武人冲锋在前。俗语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吴三桂认为自己绝对没有入错行。早年没从军前吴襄带着儿子以贩马为业,自山东到辽东走的都是京津地区,有心计的吴三桂一直在观察着明朝渐渐衰老的政治中枢,在这个大背景下,一个理智的青年当然会理智地选择自己的行当。
在练武场上,吴三桂表现出了很好的自律能力和吃苦精神,长时间单调而艰苦的训练中,他异常投入,从不偷懒。另一个突出的品质就是争强好胜,从不服输。
祖大寿很早就发现了这个外甥身上的不凡素质,对他极为宠爱,广延名师,悉心栽培。才十几岁,他的一身骑射本领就已十分出众,校场上常常夺魁,在关外军中已小有名气。
1627年,崇祯皇帝登基,面对战云密布的关外,他决定开武科取士。录取工作由礼部尚书董其昌来主抓。董其昌拜见了已经做了京官的吴襄,打探武科人才,吴襄毫不谦虚地推荐了自己的儿子吴三桂。果然,吴三桂没有辜负父亲的吹嘘和舅父的教诲,最终以自己的实力夺得了武科举人。此时,上距其父吴襄夺得武进士才5年的时间。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从而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事情也怪,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是弃商从军,结果得到了李成梁的赏识,还与祖大寿成了患难与共的朋友;此时,吴三桂又弃文从武,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他会遇到什么样的机缘呢?
冲动不是魔鬼
吴三桂的青年时代,正是明朝与后金政权争夺辽东的时代,而他所生活的地区——辽东正是双方激烈争夺的战场。这给了他施展才华的大好时机。根据《明清史料》中的记载,吴三桂从青年时期开始随父征战各处,并以此小有声誉而迅速升迁。
关于吴三桂的青年时代在战场上的具体情况,《庭闻录》和《吴三桂纪略》上面都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1629年冬,皇太极亲率大军,绕道内蒙,直趋北京。崇祯皇帝误中皇太极的反间计,将大将袁崇焕逮捕入狱。袁崇焕被崇祯皇帝逮捕下狱的时候,袁崇焕的身边就只带了祖大寿和吴三桂两名关外大将,还有一名是帮他背剑的贴身卫士,袁督师对吴三桂的器重,也由此可见一斑。
袁崇焕被捕之后,袁崇焕手下大将祖大寿偕同吴三桂率辽兵奔返宁远,崇祯皇帝派使者到山海关才追上祖大寿,宣称只抓袁崇焕一人,与众将无关。如此,祖大寿和吴三桂才返回自己的阵地孤城宁远,打算截击后金兵,这时已到了1630年的春天。
据说这一天,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带领数百人外出侦察敌情,忽然与上万名后金的八旗军队相遇。八旗军队一看对方就这么点儿人,于是欺负吴襄他们人单势孤,企图迫使他们投降,于是这些八旗兵采取了围而不攻的计策。而这个时候的祖大寿看见后金的八旗军人多势众,不敢派兵出城救援。这个时候的吴襄等人,眼看只有死路一条了!吴三桂眼看父亲被困,万分焦急,于是大胆向祖大寿请战。祖大寿不允,吴三桂便带着二十来个家丁,偷偷地溜出城去,准备无论如何也要把自己的父亲救出来。
出城之后,吴三桂提刀上马,亲自居中,左右各置家将一名,其余十八骑兵分作两翼,勇敢地冲入包围圈。八旗军队在突然之间见到二十余骑明军冲来,一时束手无策。吴三桂拈弓一箭,射中一名八旗军队的将领,那人立即从马上跌落下来。
这个时候的吴三桂心里面想,我要把他的首级割下来立功。于是从马上弯下腰去,不料那个将官忽然跳起,用短刀一下子就刺中了吴三桂的鼻梁。此时的吴三桂,哪里顾得上面部的鲜血呀!说时迟,那时快,手起刀落,将那个将官的首级砍了下来。接着,他与父亲吴襄兵合一处,将打一家,迅速率众突围。
这些八旗兵,当时错误地分析了形势。他们想,为什么明朝出来作战的部队只有这么少呢?对了,肯定是诱敌深入之计,我们可千万别上当。于是,吴三桂轻而易举地就率领着可怜巴巴的二十来个人,一举突出了重围,将其父救回到了城中。
根据《庭闻录?卷六》记载,吴三桂就是在这次战斗中,鼻子受到创伤而留下了轻微的疤痕。幸亏他受伤时很年轻,靠着旺盛的生命力,恢复得很快,疤痕还不那么显眼。也许他感到这是一个缺陷,每当与人谈话不投合时,就用手“自扪其鼻”,这已成了习惯,到了晚年,也未改变。据长期同他一起共事的人说,观察他的这个下意识的动作,“百不失一”。
我们回过头来再说吴三桂的舅父祖大寿。这个时候,吴三桂的舅父祖大寿亲自出城迎接,并替吴三桂申请擢升。吴三桂孤胆救父之事,一时传为佳话。吴三桂也因为这份功劳被提升为游击将军。这时,他还不到20岁,这在当时可谓出类拔萃。
与此同时,吴三桂的义父高起潜得到三桂救父出围的消息,大喜,说:“真不愧是我的儿子啊!”关于高起潜这个人,我们后面还会说到,这里暂且从略。
这几乎是小说演义中才会有的一战,既奠定了吴三桂军旅生涯的起点,也造就了他“孝闻九边,勇冠三军”的传奇名声,以至战后他的“忠孝之名,夷夏震慑,即四王子亦曰:‘好汉子!吾家若得此人,何忧天下!’”《吴三桂纪略》中所说的四王子,就是大清皇帝皇太极。
一时之间,几乎大明朝的每一寸土地上,都传扬着“聪俊绝人”“纯忠极孝”“夷夏震慑”“孝闻九边,勇冠三军”的吴三桂孤胆救父的英雄事迹。
有胜也有败
吴三桂成了重要将领,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对于一般人来说,在这个时候,都会为皇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我们也知道,在战场上,胜负乃兵家常事,吴三桂也不例外。也就是说,在战场上,吴三桂同样是既有胜利的欢乐,也有失败的痛苦。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痛苦与欢乐往往是接踵而至。
让他第一次尝到这种双重滋味是在大凌河之战前后。
(一)大凌河之战:吴襄、吴三桂父子阵前逃跑,祖大寿率军投降
大凌河,今辽宁凌海市,是内地通往东北的交通要冲。1631年9月,皇太极发动了攻取大凌河之战,他以数万军队迅速包围了大凌河城,祖大寿率城内三万军民固守。皇太极采取围而不攻的战术,掘壕筑墙,四面以重兵把城围住,断其饷道;又于城西另驻一军,专截锦州方面的援兵,企图经过一段时间的围困,城内粮尽援绝,逼使祖大寿献城投降。
明朝识破后金的作战意图,不能坐视不救。辽东巡抚丘禾嘉督率总兵官吴襄等合兵四万余赴援。行至离松山(今辽宁凌海市松山镇)30里左右的地方,与后金兵遭遇,双方展开大战,互有杀伤,明援兵撤回。
同年10月,皇太极亲率八旗骑兵,分作两翼,直冲明兵大营。吴三桂随父吴襄等未经接战,先自逃奔。后金兵趁势从后面追赶,疾追三四十里才收兵,吴三桂随父吴襄及其部属早已逃脱。结果前面已经讲过了,大凌河城城中粮尽,祖大寿率军投降。吴襄被削职为民,吴三桂免于处分。
(二)关宁援山东之役:吴襄、吴三桂父子平叛立功
吴襄被削职,并没有给家庭带来根本影响。因为朝廷还允许他在军队中继续供职。就在吴襄被削职的时候,山东爆发了以孔有德为首的兵变。
孔有德原任山东登州参将,后金兵围大凌河城时,受登莱巡抚的派遣,率八百骑兵出关赴援。行至河北吴桥的时候,孔有德率军哗变。他们宣布起义叛明,率军回师山东,迅速占领了登州(今山东蓬莱),自称“都元帅”,属下李九成为“副元帅”、耿仲明等为总兵官。
孔有德起兵的山东地区近临京师,朝廷急令直隶诸镇兵马会剿,但是官军连遭败迹,朝廷一时手足无措。在这万分危急的情况之下,1632年,崇祯皇帝命令高起潜督率副将祖大弼、总兵官金国奇等携数万兵马前往山东镇压。崇祯皇帝给了吴襄一次立功赎罪的机会,特许以“戴罪立功”的总兵官身份随军出征。吴三桂以游击将军跟随父亲与舅父祖大弼参加平叛。
辽兵不愧为一支劲旅。辽兵与孔有德部战于沙河(今山东莱州),然后迅速将登州城包围起来。1633年元旦及第二天,孔有德两次组织突围失败,李九成也中弹阵亡。祖大弼与吴襄指挥明军严密围困,欲把他们困死于城中。
根据《庭闻录》记载,从明方的战报中看,吴襄作战勇敢,往来冲杀,表现出色。关宁监军太监高起潜为他提请,朝廷当即恢复其原总兵官职务。
十天后,孔有德被迫从海上突围,投奔后金。关宁援山东之役就此结束。
吴襄在这次战役中勇敢作战,所以,他不但恢复了原职,还被授为都督同知,荫一子锦衣百户世袭。吴三桂在上百员战将中,是资望最浅、年龄最小的一个,但是他的这次军事实践,为他以后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三)吴三桂的迅速升迁
此后的吴三桂越战越勇,官职也是越来越大。
1635年,23岁的吴三桂擢升至前锋右营副将。1639年,27岁的吴三桂又由太监高起潜推荐而任团练总兵,驻守宁远。
总兵官独当一面,吴三桂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由游击将军升为参将,再升副将,又升总兵官,由一个普通的中下级军官升至高级军职,成为明朝政府镇守辽东的一员重要将领。与他同时代的将领相比,可谓独步青云。
吴三桂升职记
吴三桂为什么会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升迁呢?究其原因,我认为,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志向远大
历史上记载,吴三桂从少年时期起,就有远大的志向。他绝不会把自己的一生白白放过,他要居大名,享大位,得到天下最美的女人。他还要封妻荫子,光宗耀祖。
他在读《后汉书?卷十?皇后纪?光烈阴皇后纪》的时候,不觉掷书长叹:“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余亦遂此愿足矣!”
这里的“执金吾”,原本在中国的秦汉时期是率禁兵保卫京城和宫城的官员名称。本来在秦朝的时候叫作中尉官,到了西汉武帝的时候改称执金吾。汉朝的时候,执金吾与九卿平级,统领首都南北两军中的北军,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卫戍部队司令员。
为什么把中尉改叫执金吾呢?唐代著名历史学家杜佑的《通典?职官?封爵》里面,引用隋唐时期著名的训诂学家颜师古的话说,“金吾,鸟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职主先导,以御非常,故执此鸟之象,因以名官”。
阴丽华,刘秀的结发妻子,后被刘秀立为皇后。相传阴丽华为管仲之后,出生于南阳新野,是当地有名的美人。年轻的刘秀对阴丽华一见钟情,可是那个时候的刘秀还没有任何资本,阴丽华也不肯嫁给他。于是刘秀就跑去长安游学,结果看到执金吾的样子很神气,就感叹地说“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后来,刘秀果然娶了阴丽华为妻,还立了他与阴丽华之子为皇位继承人,即东汉的第二位皇帝汉明帝。
其实,“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也是当时很多人的追求。但是能否让这光荣与梦想成为现实,可不是说说就能够成功的事情,还需要不断地努力。
(二)本领高强
这里的自身本领高强,实际上包括以下很多方面的含义:
第一,轻财好士。吴三桂继承了其父的优良传统,年纪轻轻的他在关外上层人物的圈子里一直有着“轻财好士”的美誉。
第二,待人和蔼。吴三桂这个人虽然年纪不大,又是名门之后,可在他身上见不到一点儿纨绔之气,他与任何人交往都是和颜悦色、彬彬有礼,从无疾言遽色。尤其是在与那些地位较低的人相处的时候,他也是同样的和蔼可亲,一脸坦诚,让人大有受宠若惊之感。
第三,沉稳镇定。不论什么场合,他都能镇定自若,在战场上,他表现出的勇气和沉着使他赢得了所有军人的尊重;而在社交场合,他的沉稳风度使他能够迅速成为人群的中心。
第四,观察力强。吴三桂这个人,观察力极强。他特别善于观察当时社会上的人和事,特别善于感知别人的情绪反应。因此,他具备了由此而带来的极强的社会协调性。
第五,文武双全。俗话说得好,“将门出虎子”,这话不假。吴三桂从小生在军旅之家,不但从小练就了一身的好功夫,而且还从小阅读了大量军事方面的书籍,这就为他日后的不断升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吴三桂这个人城府极深,精明机敏,和同龄人相比,他显得成熟许多。在很多场合,他都能够做到游刃有余,能够成为很多人的朋友。
(三)家族支持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下面的情况:在同等条件下,如果两个人都干出了一番同等业绩的话;那么,一般来说,升迁的都应该是那个名门之后。
也正是因为如此,得到了父亲吴襄和舅父祖大寿全力扶持的吴三桂,也就能够迅速地得到驻守辽东的明朝高级官员的赏识。
根据《清太宗实录》记载,他的父亲、舅父和表哥们经常在自己的上级面前,或揄扬吴三桂才华“聪俊绝人”,将来必定“大成”;或称颂吴三桂品质“纯忠极孝”;或赞扬吴三桂战功“夷夏震慑”。正是在他们的赞扬下,吴三桂才逐渐得到了驻守辽东的明朝高级官员的赏识。
(四)善于攀附
借着自身的本领高强和家族的全力支持这股东风,吴三桂又竭尽全力地结识并结交高级军政人士。
吴三桂热衷于广泛交游。人有所长,他总是千方百计要与之结识;别人遇到困难,他经常主动慷慨解囊,毫不吝啬。对于那些身居高位于他的前途大有关碍的人物,他更是善于攀附,不显山不露水中就已赢得了他们的好感。
天启年间,高起潜代皇帝总监辽东兵马,初出茅庐的吴三桂就认这位位高权重的太监做了义父;大学士方一藻巡抚辽东以后,吴三桂很快和其子方光琛成了结拜兄弟;洪承畴经略辽东之后,他又和洪承畴的亲信幕僚谢四新结为至交。所以历任边关大吏无不对他宠眷有加,他不发迹,还有谁能发迹?
因此,吴三桂在这批人的扶植下,一路飙升。几年间,从一个普通的中下级军官升任团练总兵,成为明朝一位重要将领。
当上了军队高干
吴三桂升任总兵之后,首先抓了练兵。他依据洪承畴的部署,用了两年的时间,练成辽兵三万,成为一支很有战斗力的劲旅。
此外,吴三桂与其父吴襄一起,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还练成了一支吴家亲兵。这批亲兵有三千多人,由吴氏家丁家将组成,只听命于吴氏父子。他们在经济上得到优厚的待遇,所以也特别能战斗,是吴氏父子的子弟兵,常常于关键的战斗中敢效死力。
但是,东北战局逐渐朝着有利*王朝的方向发展。面对着越来越恶劣的形势,吴三桂将会作何打算呢?
上一节,我们谈到1639年,年仅27岁的吴三桂升任总兵。但是,与此同时,东北战局逐渐朝着有利*王朝的方向发展。
宁锦之战是一个大明王朝与大清王朝双方在1640年到1642年,以争夺宁远、锦州为目的,由多次大小不等的战斗组成的大规模战役。在这次大规模战役的前期,吴三桂曾多次与清朝的八旗兵发生遭遇战,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战绩。
三年拉锯战
(一)夹马山遭遇战
1639年,吴三桂被提升为总兵。1640年7月6日,明兵与清兵在今辽宁凌海市杏山附近的夹马山发生了一场遭遇战。
我们综合了《清太宗实录》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的《明档》第16号卷分析,可以看到,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原来,在杏山西边的五里台居住的蒙古多罗特部民,共有三十家,六十余人。他们秘密约降清朝,请求清兵前来接应,保护他们免遭杏山、松山、锦州等处明兵的堵击。正巧皇太极亲往锦州一带巡视,当即指令济尔哈朗、阿达礼、多铎等一批骁将率护军1500人前去迎接这批蒙古人。
清兵于7月5日夜偷过锦州城,7月6日黎明,他们接到了投降的蒙古人。结果在他们急速回返的过程中被明兵发现。
驻防杏山的辽东分练总兵刘肇基闻警,即从所部5000人中抽调3000人马,从原驻守此城的明兵中调出300人,投入战斗。在离杏山北十余里的松山附近驻防的吴三桂得到警报,也立即出动3000人马,“长驱直过杏山”。锦州总兵祖大寿同游击将军戴明率马步兵700人赶来会战。明兵集结7000余人马,进逼清军。
关于此役清朝方面的兵力,清官方明确记载是1500人。但是根据吴三桂给明朝政府的报告,则是15000余人,是清官方所报清兵1500人的10倍。
我们再说济尔哈朗,他为引诱明朝的骑兵出战,把所部撤退到离城9里的夹马山,又迅速采取击其一点、不打其余的方针,全力包围吴三桂的部队。吴三桂拼命冲杀,“与贼血战”,在刘肇基的及时援救之下,突出重围。双方均不敢恋战,各自班师回营。此役明兵与清兵的损失大致相当。
8月2日,皇太极从沈阳发来一万兵马增援;4日、5日又“发披甲兵”,可见清兵为迎护蒙古多罗特部民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
(二)奇袭清兵镶蓝旗营地
与此同时,皇太极正在积极谋划攻取锦州。此前皇太极已经派遣济尔哈朗与多铎率部进驻锦州北90里的义州(今辽宁义县),作为清兵进取锦州的战略基地。同时不断向锦州地区出击,袭扰明军宁远、锦州驻兵。锦州地区的形势日益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辽东新任巡抚丘民仰会同吴三桂、祖大寿、刘肇基等共同谋划战守之策。蓟辽总督洪承畴提出:采取多种作战方式,守战兼顾。
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明兵开始对清兵主动出击,展开各种形式的进攻。1640年8月24日夜,吴三桂指挥五百马步兵自松山奇袭锦州附近的清兵镶蓝旗营地。清兵仓皇出营接战,双方在黑暗中展开混战。吴三桂的意图,是对清兵进行骚扰。当大批清兵出动时,便急速引兵撤退。清将不知明兵究竟有多少,害怕误中埋伏,不敢追赶。旋即被迫移营。
(三)五道岭伏击战
8月26日,蓟辽总督洪承畴会同吴三桂等共同组织了一次对清兵的新的进攻。明军出动马步兵四万余人进至离杏山城(今辽宁凌海市杏山)约十里地方埋伏起来。
8月27日晨,吴三桂率领副将以下将官五十余员,士兵四五千人,“齐出杏山城,整列队伍”,令骑兵居前,便于冲击;步兵火器居后,以备堵击。这时,担任侦察的先头部队报告,清兵两万余骑兵从汤河子向西南奔来。吴三桂闻讯,立即亲自率领骑兵飞驰至五道岭,与先埋伏在那里的明兵会合,准备迎击。
这支由多尔衮、豪格等统领的清兵发现明兵之后,便向五道岭疾驰,直抵张官屯,蜂拥般向明兵冲来。
吴三桂一声令下,以逸待劳的明兵呐喊着冲上去,“跃马冲砍”,兵士皆“胆勇倍奋,士气益鼓”,又有炮火轰击,清兵死伤甚多。吴三桂军为争得功劳,纷纷下马割取死伤清兵的首级。吴三桂发现山头还有大量清骑兵“密布”,料定是接应前军的,他唯恐部属忙于割取首级误事,下令:不许下马,只以“恶砍”为功。最后,清兵向北遁逃。此役明将士阵亡11人,受伤的有65人,被射死的马56匹。关于清兵伤亡多少,没有记载。经此打击,清兵失利,退守义州。
(四)安全运粮到锦州
1641年前后的大明王朝,在关外仅剩八城:锦州、宁远、松山、杏山、塔山、中前、中后、前屯。而锦州已被皇太极包围了。
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的《明档》87号卷记载,1641年年初,明将官担心锦州被围,一旦缺粮,就无法坚守下去。运粮比增兵更为紧急。可是,负责运粮的各官“惊心奴儆”,不敢往锦、松、杏前锋三城运送,致使宁远西各城储粮猛增至一万石,前锋锦州、松山、杏山三城各仓只存米二千石。
蓟辽总督洪承畴与辽东巡抚丘民仰、吴三桂等再三商酌,决定冒险向锦、松、杏三城运米,“以实根本”。正好赶上春节,他们便“以新年过节,出其不意”将粮运去。此项任务交由吴三桂完成。正月初二、初三两天(1641年2月11日、12日),吴三桂以牛骡驴车三千四百辆,装米一万五千石。初六(1641年2月15日),吴三桂亲自“督运米车”出发。此计果然躲过清兵的监视,于次日中午顺利到达锦州。当即卸车,至当天晚上二更时分全部卸完。初八(1641年2月17日),空车又安全地返回宁远。此次运米,往返“并未遇警,绝无疏失”。
(五)松山大战仓皇逃跑的吴三桂
为解锦州之围,明朝政府以洪承畴为主帅,率师十三万,自宁远北上驰援锦州。清军主帅皇太极得知此事后,迅速调动兵力,围城打援,将援锦明军包围于松山。为了解除被动局面,洪承畴决定孤注一掷,率军突围。但是军事会议刚散,作为洪承畴所一向器重的将领,吴三桂便违反决定和大同总兵王朴率部提前遁逃。慌忙之间,竟连印信也被清军所缴获。受吴三桂、王朴的影响,其他四个总兵也各自夺路逃跑,致使清军乘势追杀,明军损失惨重。
松山一战,明军全军覆没,五万多人马被歼,松山、杏山、塔山、锦州四城失陷,统帅洪承畴于松山城破后被俘,名将祖大寿降清,明朝经营数十年的宁锦防线土崩瓦解。从此,明朝再没有能力抵抗清兵,只剩下一口残存的气息维持生存。
问题在于,在松山战役中,一向作战勇猛的吴三桂为什么居然置其恩师洪承畴于不顾,尾随王朴仓皇逃跑呢?
其实,吴三桂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这个道理,也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句俗语。因此,面对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形势,作为前线指挥员的吴三桂认为,只要不是最后的决战,及时放弃未必不是最好的抉择。
也正是因为如此,吴三桂逃至宁远后,积极收留残兵败将。前后仅仅半年多的时间,他便重新集聚了三万多人马,继续坚守在宁远孤城。这个时候,在东北地区,明朝的崇祯皇帝,除了吴三桂,已无兵将可用。
(六)拒绝降清的吴三桂
这个时候,清朝的皇帝对吴三桂发动了强大的政治攻势,劝其投降。吴三桂的舅父祖大寿,哥哥吴三凤,姨父裴国珍,表兄胡弘先,挚友张存仁、邓长春等人降清后都写信劝吴三桂降清。
1642年4月,清朝的皇帝皇太极直接给吴三桂写了亲笔信。10月,清太宗又写信,劝吴三桂早降。吴三桂面对这种形势,却拒不降清。
1643年,皇太极去世后仅一个月,济尔哈朗和阿济格便率大军迅速占领了宁远以西至山海关的中后所、中前所、前屯卫三城。这三城的失陷使宁远成为真正的孤城!此时,宁远守城军民人心惶惶。但是吴三桂仍然拒不投降。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大英雄吴三桂,为什么会在1644年大明、大顺、大清三个政权角逐的关键时刻,却又选择投降了呢?
(七)吴三桂拒绝降清的原因分析
根据我的分析,吴三桂拒不降清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传统的忠君思想。
在明代,名节非常重要,儒家的教育尤以忠君为先。在明代高级将吏中除非被俘或走投无路者,否则极少有自动降清者。吴三桂自幼受儒学教育,不乏忠君思想。尤其是作为汉人,投降少数民族的清朝,在当时士大夫官吏中,一般是很难接受的。非万不得已,是不愿失去名节的。这是他当时拒不降清的第一个理由。
第二,浓厚的报恩思想。
吴三桂父子相继任职总兵,而且经常临阵脱逃,吴三桂的许多亲属降清,皇帝不但一直没有怪罪吴三桂,而且还对他信任有加,他的官也是越做越大。这是他当时拒不降清的第二个理由。
三封“邀请函”
1644年,是中国传统的农历甲申年。甲申年,是中国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这一年,大明、大清、大顺三方,竞相向吴三桂发出“邀请函”。
大明,建立于1368年,其建立者是朱元璋,到现在已经存在275年了——可以说,这个政权到了行将灭亡的前夕了。
(一)大明王朝的危险
大明王朝的危险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政权的内部。
由于大明王朝的统治集团不思进取,鱼肉人民,最终引起了规模庞大的农民起义。规模最大的是李自成、张献忠的两支军队。尤其是李自成的部队,他们在1643年年底占领了西安,并且在1644年正月初一改西安为西京,正式在西京称帝,国号“大顺”,年号“永昌”。大顺政权在这一年的正月初八,正式由李自成亲自率领百万大军,分两批东渡黄河,向明朝的首都北京进发——他们准备一举拿下北京,夺取全国政权。
第二,政权的外部。
在东北地区,1616年,满洲人的前身女真人建立了大金政权——历史上称为“后金”。1635年,皇太极改“诸申(女真)”为“满洲”,改“大金”为“大清”。这个政权坐山观虎斗,看着大明与大顺两政权之间鹬蚌相争,就等着渔翁得利了。
(二)吴三桂接到大明王朝的“邀请函”
在这个最为关键的时刻,负责替大明王朝守卫孤城宁远的吴三桂几乎同时接到了大明、大清、大顺三方的“邀请函”。
我们先看大明方面:
这个时候,大明王朝的崇祯皇帝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于正月初将已闲居在家的吴襄召进京,命他提督御营。这显然是因为吴三桂手握重兵,为了拉拢吴三桂,不得不重用吴三桂之父。接着,崇祯皇帝又想把吴三桂这支生力军调进关来,对付农民军。因此,他亲自召见吴襄。吴襄慷慨陈词,说农民军不是吴三桂的对手。崇祯皇帝欲调吴三桂,又害怕落得个丢弃宁远的罪名,一直下不了决心。众大臣互相推诿,谁也不愿对此事负责。
1644年4月7日,农民军已进至宣府城,离北京只有二三百公里了。
这时,崇祯皇帝才作出了弃宁远,诏吴三桂、王永吉、唐通、刘泽清四将入京勤王的决定。四将均封伯,吴三桂被封为平西伯。
这时,山东总兵刘泽清托词坠马伤脚,拒不奉诏;吴三桂与蓟辽总督王永吉路远,一时间还到不了北京;只有蓟镇总兵唐通带了八千人马先到北京。
崇祯皇帝封唐通为定西伯,命他把守居庸关。不想,唐通却投降了农民军,居庸关不攻自破,农民军直趋北京。
这个时候,33岁的吴三桂受封为伯,他的高兴之情是不言而喻的。受命平西,当然是让他与农民军作战,只要能脱离宁远这座危城,他也是迫不及待的。
吴三桂有精兵四万,加上辽民数十万。他于4月12日受命,16日便率军民抛弃宁远,向山海关进发。值得庆幸的是,清兵直到4月22日才得到吴三桂撤离的消息,而这时,吴三桂已带领... -->>
上一节,我们说到了鳌拜专权。从中我们可以知道,鳌拜被解除职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但是,鳌拜是如何被解除职务的呢?
早就被盯上了
当时康熙皇帝的贴身侍卫是索额图——四大辅臣的老大索尼的儿子。
索额图是索尼的三儿子,他在此之前已经担任了大学士。但是他受皇太后、太皇太后,受索尼也就是他父亲、皇上的委托,辞去一切公职,担任皇帝的贴身保镖。
所以,我们知道,其实从刚才这样的一件事情上来说,解除鳌拜的职务是早有预谋的。
在索额图担任皇上的贴身保镖以后,就从满洲贵族的八旗子弟当中招募了十几个“布库少年”。
(一)“布库”“布库戏”和“布库少年”
关于“布库”,我得给大家介绍一下。“布库”是满语,翻译成汉语就是摔跤常胜者的意思。还有一个词汇:“布库戏”。一般而言,“布库戏”是两个人为一组,一种背对背的摔跤方式,有点儿像我们过去体育课上的一种放松动作。我把你摔过去或者你背着把我摔过去,这个“戏”必须得是从头上把对方甩过去重重地摔在地上,才是对的,赢了的就叫“布库少年”,输了就不是了。“布库戏”还有多人参与的,就是分成两组,你们抽一组人,咱们一个一个比赛,最后看谁赢得多。
在这种情况下,提起康熙皇帝擒鳌拜就得提到索额图训练“布库少年”。
(二)宫廷摔跤队总教练索额图
这个时候索额图的身份,在公开场合,是康熙皇帝的贴身保镖、贴身侍卫,跟皇帝形影不离;在暗地场合,他是宫廷摔跤队的总教练。
宫廷摔跤队的总教练索额图,指挥这帮小孩子每天练习摔跤,当然小孩子们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他们谁也不认识,只认识索额图,只认识皇帝。
索额图召集的都是亲贵子弟,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也小,虚岁是16岁,实际14周岁。一个14岁少年,召一帮小孩儿天天跟那儿摔跤,鳌拜每天上朝一看,皇上又在那儿折腾,也不在意。
但是,康熙皇帝和孝庄太皇太后,还有索额图,他们可是算计好了——他们非常清楚,这个鳌拜太厉害了,被称为“第一巴图鲁”,这个“巴图鲁”,就是汉语“勇士”的意思。
当年鳌拜在几大战役当中立下赫赫战功,有一个关于他的记载是说,当时步战把人家一个步兵营硬给打垮了。而且在打朝鲜的时候,他也是非常厉害的。
明知道鳌拜膀大腰圆块大,该怎么办呢?事先在太皇太后的刻意授意之下就做好了准备。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计策呢?
害人也有大学问
(一)康熙皇帝擒拿鳌拜的地点选择
地点选择在武英殿——不是传说中的慈宁宫。
既然地点不是慈宁宫,当然借口也不可能是康熙皇帝撒谎,说是孝庄太皇太后有病。
因为只有武英殿才可以有小孩子们跟康熙皇帝等人练武。
(二)康熙皇帝设计让鳌拜放下武器
当时设计的借口是康熙皇帝在武英殿召见鳌拜。也就是说,康熙皇帝要跟鳌拜商议一些事情。但是,在平时,鳌拜每天都是带刀上朝的。
所以,这一天,鳌拜带刀上朝的时候,索额图站在门口说:皇上大了,您是不是把刀放下,已经吓唬不住皇上了。
当时的鳌拜可是丝毫没有在意,他就说:算了,算了,我还是把刀交给你吧。
就这样,鳌拜的手中就没了武器。
但是,我们知道,这个鳌拜的确是非常厉害的一个角色,他即使不带武器,也是一个不能轻易被别人擒拿的角色。这可怎么办呢?
(三)鳌拜的座椅是个瘸腿椅子
当时为了避免在擒拿鳌拜的过程中出差错,孝庄太皇太后、康熙皇帝、索额图他们就给鳌拜准备了一把特制的椅子——椅子还是四条腿,但是其中一条腿是被锯折了之后,又轻轻地拼接上的。那么,这条腿怎么选择呢?
您看,如果您是康熙皇帝坐在一边,我是鳌拜坐在另外一边,肯定我身体的重心要偏向您康熙皇帝这边的,按照我们数学、物理学的原理来讲,有个三角形的稳定性问题,有一条腿是不吃劲儿的,于是就选择了这条不吃劲儿的腿给锯折了。
所以鳌拜这一坐下之后,他肯定是身体偏向着康熙皇帝说话的,这样他就暂时不会马上发现他坐的椅子的腿中有一条是被锯折了的——他的安全暂时是没有问题的。
(四)鳌拜的座椅后面有个非常厉害的“布库少年”
在鳌拜和康熙皇帝说话的过程中,他的坐椅后面有一个侍卫。不过,这次的这个内廷侍卫不同于往常,这次的这个内廷侍卫可是已经训练好了的、非常厉害的“布库少年”。
(五)给鳌拜端茶倒水的人也是个非常厉害的“布库少年”
按照惯例,在鳌拜和康熙皇帝说话的过程中,应该有个太监给鳌拜端茶倒水。的确出来了一个人——不过这个人他不是太监,而是与鳌拜的座椅后面的那个人的身份一样——非常厉害的“布库少年”。
(六)鳌拜的茶碗是被沸腾的开水煮过的
更为重要的是,这个给鳌拜端茶倒水的“布库少年”,给鳌拜端上来的茶碗是已经在滚开的水里煮了一个小时的。而“布库少年”手中端的茶碗的茶托却是凉的。
十几比一的胜利
(一)康熙皇帝智擒鳌拜的过程
这样,我们再来完整地叙述一遍康熙皇帝智擒鳌拜的经过:
康熙皇帝借口要跟鳌拜商议一些事情,而在武英殿召见鳌拜;鳌拜带刀上朝的时候,索额图让鳌拜把刀交给索额图,鳌拜丝毫没有在意就把刀交给了索额图;进门之后,鳌拜坐在了一个有一条腿被锯折了的椅子上;鳌拜这一坐下之后,在他和康熙皇帝说话的过程中,鳌拜的座椅后面安排了一个已经训练好了的、非常厉害的“布库少年”;就在鳌拜和康熙皇帝说话的时候,又出来了一个假太监——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布库少年”——给鳌拜端茶倒水。
鳌拜一接这个茶碗,发现这个茶碗是被沸腾的开水煮过的,非常烫手,“啪”的一下子,鳌拜就把这个茶碗摔掉在地上了!
然后,鳌拜肯定得捡拾这个茶碗,就在鳌拜俯下身去捡拾摔在地上的茶碗的过程中,他的身子偏向了另外一边——腿被锯折了的这一边。结果, “啪”的一下子,鳌拜倒身朝地。
鳌拜这一倒,这边送杯子的和他背后站着的两位非常厉害的“布库少年”,就同时扑向已经失去重心的鳌拜,他们的口中还同时喊着:鳌中堂栽了!赶紧抢救!
结果,却是又上来十几个小孩儿!
这个时候的鳌拜,本来以为这十几个小孩是来扶他的!但没想到,这十几个小孩一上来,一下子就把他给摁那儿了。然后康熙皇帝宣布鳌拜三十大罪状。
(二)鳌拜的获罪和被平反
本来康熙皇帝想治鳌拜死罪,但是念在鳌拜立功不少的份儿上,宣布将鳌拜终身监禁。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件事,事情说的是有一家新闻媒体在报道中称,前些年,大连有一户姓金的人家,他们自称是鳌拜的后代。根据他们的家谱中的记载,鳌拜当年是终身监禁,只有一个人跑出来了,是鳌拜的一个孙子,他跑出来以后在那个地方落脚了,六代以后他们家就改姓金了。
在实际中,应该不是这样的。因为,鳌拜在被监禁之后没几个月就死了。鳌拜死了以后,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的时候,康熙皇帝就已经让鳌拜的后代重新出山,该工作的工作,但是没有给鳌拜平反。
雍正皇帝即位以后,马上就给鳌拜的全家平反。让鳌拜的后代继承鳌拜的爵位,一等公。后来,雍正皇帝又觉得这样对鳌拜还是不公平,又加封鳌拜为超武公。“超武公”在所有加“超”的“公爵”当中,是最高的位置。在“超武公”的上面就是“王”,而按照雍正皇帝以后的规定,只有和皇帝有血亲的人才可以被加封为“王”。这样的话,鳌拜的“超武公”已经是顶峰了。
也就是说,对于鳌拜的处置,康熙皇帝及其子孙也觉得后悔了。后来,康熙皇帝及其子孙也采用了比较宽容,甚至是追加封赏这样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歉意之情——对于处置鳌拜的方法及给鳌拜后代带来的灾难性后果的歉意——并给予了充分的补偿。
《鹿鼎记》里的高手
(一)铁丐吴六一的三个场景
在这里,我们要插这样一个人物,在有些电视剧智擒鳌拜这场戏当中,还有一个关键人物,就是那位人称铁丐的、官职为九门提督的吴六一。
(二)《鹿鼎记》《聊斋志异》和铁丐吴六一的原型
吴六一这个人我没听说过,我倒知道有个叫吴六奇的。
要说起吴六奇这个人,可能我们大家就比较熟悉了。凡是看过金庸的小说《鹿鼎记》的人都知道,《鹿鼎记》里面有一个吴六奇,好像还特别魁梧有力,当时是大将军,在里面有一段佳话:
有一个大儒士叫查伊璜,也叫查继佐。吴六奇与查伊璜两个人有一段交往的故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还有一本比金庸的小说《鹿鼎记》还要早的书——《聊斋志异》。《聊斋志异》里也有关于吴六奇的记载。实际上,金庸的小说《鹿鼎记》中关于吴六奇与查伊璜两个人交往的故事,就是取材《聊斋志异》当中的一段故事。金庸为什么把《聊斋志异》的这一段故事移植到《鹿鼎记》当中呢?是因为金庸先生姓查,金庸本人的原名就叫查良镛。
莫不成这位查伊璜和查良镛,一个是祖宗,另一个是后代?
您还别说,无论是金庸的小说《鹿鼎记》中关于吴六奇与查伊璜两个人交往的故事也好,还是《聊斋志异》中关于吴六奇与查伊璜两个人交往的故事也罢,他们所写的故事的另外一个主人公查伊璜先生,说的就是金庸先生祖先的故事。
也就是说,历史记载中,还真有一个叫吴六奇的人,只不过这个人他不叫吴六一而已!
(三)从和尚庙里出来的吴六奇
在吴六奇年纪很小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这个人他生活在明清之际——正好是动荡时期。后来他一看,我也无以为生,怎么办呢?我就出家当和尚吧!
但是,这个时候的和尚庙也不好过——人家和尚庙不收他,还跟他说:我们这儿还没法过呢,你走吧。
吴六奇说:我也没处去,你这里是和尚庙,你总得收留我。
和尚对他说:你也甭剃度了,你就跟我在这儿当一个烧火的得了。
然后白天人家老和尚训练小和尚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他偷着看。
有一天,老和尚下山了。
等老和尚下山以后,这个吴六奇对老和尚的徒弟小和尚说:我看师父天天教你们,也不知道你们的武艺学得怎么样了,跟我练一段吧!
结果一下子,吴六奇把人家小和尚打死了。
吴六奇打死了人以后,没敢跑。他把自己绑上,等老和尚回来以后,吴六奇对老和尚说:师父,我把你徒弟给打死了。
老和尚一听,就对吴六奇说:人死不能复生!这样的乱世,你给我演练一段,你怎么就把人给打死了呢?
当时吴六奇就给老和尚演练了一段。
老和尚对吴六奇说:你简直成万人敌了,比我都强。你就维持寺庙的秩序吧。
后来,每天晚上都是吴六奇打更。
话说有一天晚上,和尚庙来了一只老虎。
老虎进来以后,吴六奇三下五除二就把老虎打死了。吴六奇把老虎打死之后,和尚庙又来了一只老虎——那个时候华南虎也多,不像现在满世界都找不着——刚才打死的是母老虎,这时又来了一只公老虎,结果吴六奇三下五除二又把公老虎打死了。
这个吴六奇简直就是武学奇才,天生勇武,打老虎这一段堪称武松再世。
这时候,他的师父——和尚庙里的老和尚就说了:你下山去吧,不是我这儿不收留你,而是这个世道正是动荡之际,正是你建功立业的好时候,你下山建功立业去吧。
吴六奇下了山以后去投奔谁呢?
(四)从乞丐到总兵的吴六奇
当时的社会是一个乱世,大家都在乱跑。结果,吴六奇下山建功立业的梦想没有成功,反而变成了一个要饭的乞丐。
就这样,乞丐吴六奇每天要饭,最后吴六奇从广东要饭要到了浙江海宁。
说到海宁这个地方咱们又得谈谈查伊璜他们家了,查伊璜他们家当时是浙江海宁的望族。
乞丐吴六奇正好要饭要到查伊璜他们家门口。
查伊璜一看,这儿有一个乞丐,不但给了吴六奇几两银子,还收留了吴六奇。
据说后来查伊璜家遭到清朝文字狱的迫害、即将满门抄斩的时候,吴六奇想到了当年人家对自己有恩,应当涌泉相报,马上告知查伊璜家,让他们准备一下,这才让查伊璜家留下了后代。所以才有现在的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和金庸的武侠小说!
这真是一段美谈。
问题在于,在一些电视连续剧中,提到他是九门提督这样一个高官,这是不是真的呢?
答案是否定的。历史上,吴六奇这个人的官很小,他当的最大的官就是总兵,而且就在他的家乡当总兵。
吴六奇这个人这点好,当官了就想起了自己的老和尚师父,于是吴六奇满世界找他的老和尚师父。结果当然是没找到。怎么办呢?吴六奇有办法,他在他的家乡建了一座寺庙——太平寺。在这十多年里,他修筑了多处炮台并督造了大批战船,还重建了饶平县城,同时重修孔庙和乡贤祠。
《鹿鼎记》中说吴六奇是天地会洪顺堂的红旗香主,那可不是真的。
吴六奇一生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呢?就是在明清之际有一次战役——是清军与郑成功打仗,结果吴六奇率领的清军拿下了广东揭阳。拿下广东揭阳以后,吴六奇把郑成功手下的一个大军官给俘获了,这个大将叫黄梧。黄梧这个人后来经过吴六奇的教育,归降了大清朝。后来在清军要收复台湾的时候,黄梧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康熙皇帝推荐一个人。推荐的这个人是谁呢?施琅。关于施琅这个人,我在后面的内容中会给大家介绍。
(五)吴六奇是否经历过智擒鳌拜
但是吴六奇可从来没有当上过九门提督,而且这个人死于1665年。康熙皇帝智擒鳌拜是在1669年,也就是说,早在康熙皇帝智擒鳌拜这个事情发生的四年前,吴六奇就死了,就不在了。所以电视剧中九门提督吴六奇保卫皇帝这件事情,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而且吴六奇不可能当上天地会洪顺堂的红旗香主,更谈不上打入敌人内部了。
说到康熙皇帝,就要提到这么一件事儿——平定三藩之乱。
我要先给大家解释解释,这三藩之乱中的“三藩”是怎么回事儿,他们为什么要叛乱。
清初“*”
其实,在清朝初年,实际上不是只有“三藩”,而是有“四藩”。这“四藩”中,除了我们马上要重点讲解的吴三桂之外,还有“三藩”。
(一)孔有德
孔有德,出生时间不详,明末清初的一员武将。今辽宁省辽阳市人。矿徒出身,曾是辽东海盗,后投效毛文龙,与尚可喜被称为“山东三矿徒”。
毛文龙后被袁崇焕所杀,其旧部由副将陈继盛统辖。不久,参将刘兴治在皮岛叛乱,杀陈继盛等十余人,总兵黄龙随即赴皮岛镇压。孔有德、耿仲明不服黄龙统辖,率部来投登莱巡抚孙元化。1631年秋,皇太极率清兵攻大凌河城(今辽宁凌海市),将明朝大将祖大寿围于城内。
这个时候的孙元化急令孔有德以八百骑兵赶赴前线增援,援军抵达今河北吴桥的时候,孔有德却以部队给养不足为借口,发动兵变。
兵变后的孔有德自号都元帅,和他一起发动兵变的还有李九成和耿仲明,他们一路攻城夺地,迅速围困了登州城。崇祯五年(1632年)正月初二的后半夜,孔有德率军将登州城占领;正月初四,叛军占领水城。
孔有德的叛军占领登州城后,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城。此时的明军一再贻误战机,直到这年秋天,明军人马才陆续赶到。孔有德见势不妙,仓皇退守登州。山东巡抚朱大典、巡按谢三宾等鉴于城池坚固,易守难攻,确定划地分守、构筑工事、长期围困、分番攻守、封锁海道、悬赏破贼的作战方案。1632年冬,明军大举攻城,双方形成僵持局面。
1633年春,眼看登州城难保,孔有德率万余人连夜乘船逃窜,投降后金。1636年,被皇太极封为恭顺王,先后率领八旗兵出征朝鲜、锦州、松山等地。1644年清军入关后,孔有德随多铎追剿农民起义军,镇压了江南各地的抗清斗争。1646年孔有德授平南大将军,进攻南明永历政权。1648年,改封定南王,出征广西。1652年,被李定国围困在桂林,兵败自杀,尸体被李定国焚骨扬灰。清廷破格为孔有德建衣冠冢。唯一幸存的女儿孔四贞,则被孝庄皇太后收为养女,立为皇妃。
孔四贞死后,被埋葬在北京西郊,她的坟墓也就是我们今天北京的公主坟。
(二)耿仲明
耿仲明,祖籍山东,1604年出生于辽东盖州卫(今辽宁盖县)。崇祯初为登州参将,毛文龙旧部。袁崇焕督师蓟辽,杀毛文龙,耿仲明被调隶山东巡抚孙元化麾下。1632年为孔有德内应,陷登州,自称总兵官。1633年春孔有德渡海降后金。1636年被清朝政府封为怀顺王,隶汉军正黄旗;1644年随清兵入关后,镇压农民起义军;1649年改封靖南王,与吴三桂、尚可喜合称清初三藩,旋以匿逃人,惧罪自缢于进军广东途中的江西吉安。子耿继茂袭封,驻广州,又移福建。继茂卒后,继茂子耿精忠袭封,后随吴三桂叛清。
(三)尚可喜
尚可喜,祖籍山西,1604年出生于今辽宁海城。少年随父从军,为明朝戍守边关。父亲战死后,继承父业。19岁领兵作战,驻防在海上。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党同伐异,争权夺利,生性耿直的尚可喜遭人陷害。1633年率部弃明投金,因战功显赫,部队被封为“天助兵”。不久,尚可喜晋升为总兵官,继而被封为智顺王。随清军入关作战,行军3万里,足迹遍及十余个省,征战七十余次,为清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加封为平南王,很快又被加封为平南亲王,镇守广东达二十余年。
尚可喜一生中最鄙视的人便是吴三桂。在尚可喜晚年,驻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反清,清王朝江山岌岌可危,驻守广东的尚可喜在势单力薄的情况下,坚决痛击叛军。在援军未到之际,他几次准备在兵败时“举火*”或“上吊自杀”,誓死抗击吴三桂叛军。
1676年,尚可喜已病入膏肓。临终前,他叫家人搀着遥拜北方:“不能杀贼,死有余辜。”尚可喜病死于广州。康熙闻讯,特遣国子监前往致祭,并御赐祭典、祭文,赐谥号为敬。这是历朝政府对大臣的最高礼遇。
问题在于,刚才我们讲到的这“四藩”中,除了孔有德在1652年兵败自杀、为清廷捐躯之外,其他“三藩”为什么又要降而复叛大清王朝呢?他们早知现在,何必当初呢?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叛乱的“三藩”中最为关键的人物——吴三桂谈起!
吴三桂让人搞不明白
(一)吴三桂和吕布
说起吴三桂,倒使我想起一个人来,这个人便是东汉末年的吕布。这个盖世英雄吕布,本姓吕却先后认丁原和董卓为父,随后又先后杀掉了丁原和董卓,后世人称吕布为“三姓家奴”。
而我们现在要讲到的这个吴三桂,在人品上,似乎还更加不如吕布!人家吕布,一生只是三次投靠别人、被人蔑称为“三姓家奴”而已,可是吴三桂呢?
他先是吃着大明王朝的,喝着大明王朝的,结果呢?居然在大明王朝最最需要他的时候,背叛了大明王朝,而投靠了大顺政权;然后呢,他拿着大顺政权的,用着大顺政权的,结果呢?居然在大顺政权最最需要他的时候,背叛了大顺政权,而投靠了大清王朝;再后来呢?他居然又背叛了大清王朝,结果替人家打下了江山,自己却弄得个身败名裂。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说,吴三桂是明清之际最为重要的一个人物。有的人说,这段历史上,如果没有他的存在,还不知道要怎么改写呢!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吴三桂是一个悲剧性人物。
唉,惨哪!是什么原因让他的结局如此之悲惨呢?和那个与他有着密切关系的、人所共知的江南名妓——陈圆圆是否有关系呢?
(二)吴三桂和陈圆圆
人们都说,吴三桂之所以投降清朝,是为了陈圆圆。
说起吴三桂和陈圆圆,我们就必须要提起吴梅村和他的《圆圆曲》。因为正是他和他的《圆圆曲》,才让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迹”“天下扬名”。下面的这首长诗,就是吴梅村的《圆圆曲》: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唯有泪沾衣。
薰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坐客。
坐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皙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
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
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
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阑。
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
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
专征箫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
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
教曲伎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
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
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明珠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
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鸟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
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当年吴梅村的这首《圆圆曲》似乎已经永远地为吴三桂盖棺定论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他早已经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臭名远扬、身败名裂的“汉奸”了。在中国的历史上,能够与他“并驾齐驱”的人物,那就只能是汪精卫了。历史真的就是“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么简单吗?还是让我们到历史中去寻找答案吧!
也是个有背景的人
(一)吴三桂的家乡
吴三桂出生于辽宁中后所城,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绥中县县城。中后所,全称叫中后千户所。明朝在辽东实行卫所区划,大者称卫,小者称所。中后所是一座“斗大”的小城,但所处位置却很重要。它西距山海关、东距辽西重镇宁远(今辽宁兴城)的距离均在百里左右。
吴三桂出生于辽宁中后所城,这个历史上没有争议。但是,关于他的籍贯,历史学家们却一直争论不休:有的人说他应该是安徽徽州人,有的人则说他应该是江苏高邮人。
我综合各种考证,认为吴三桂的祖先应该是安徽徽州人;后来才迁居到江苏高邮——至于是什么时候迁到这里的,还不得而知——形成高邮吴氏,大约在吴三桂的祖父的这一代或者更加靠前一些,他们家由于经商的原因,迁徙到了辽东。
(二)吴三桂的家庭:由商而武
吴三桂祖父的名字,我们还不知道,只知道他是个以贩马为业的商人,长期奔走于北方各地。后来,家境逐渐富裕起来,成为当地有名的士绅。
吴三桂父亲的名字叫作吴襄。
注意,在明清之际的历史上有两个吴襄。其中的一个,出生于1661年,50多岁时,考中了进士,雍正年间先后参加纂修《明史》《治河方略》《八旗通志》等,主持编纂《诗经集注》,独自撰写了《贤良祠诸臣列传》。吴襄于1735年病逝。吴襄一生文才出众,最著名的是他的《百梅诗》和赞美九华山风情的系列诗词。
我们这里说的是另外一个吴襄——吴三桂的父亲。
吴襄,在吴家的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是他使吴家由一个被当时社会所看不起的商人家庭,一跃而成为人见人敬的国家高级军事官员家庭——类似于我们今天说的高干家庭。
吴襄,这个出生于商人家庭的孩子,小的时候不爱读书,长得是膀大腰圆。努尔哈赤崛起后,在东北地区实行严酷的民族歧视政策,这引起了吴襄的反感。为了反抗努尔哈赤的错误政策,吴襄毅然卖掉自己的家产,招募团练,做起了保境安民的善事。而他的做法,不仅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欢迎,也得到了明朝政府的嘉奖。明朝政府委之以辽东团练总兵的职务,归属于镇武将军李成梁节制。
对于吴家来说,李成梁扮演了他们家从普通商人到高级将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从某种角度上说,李成梁是吴家的恩人。
(三)吴家的恩人李成梁
李成梁,生于1526年,死于1615年。他的高曾祖李英原来是朝鲜人,后来因军功定居铁岭卫(今辽宁铁岭)。也就是说,他出生于武将世家。1574年,李成梁击败建州女真酋长王杲,升为镇守辽东总兵,总辖辽东军队。
1583年,李成梁再度发兵攻击王杲之子阿台,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是王杲的孙女婿,死于这次战斗。根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塔克世当时已经归附李成梁,因充当这次行动的向导而战死。塔克世死后,李成梁命努尔哈赤承袭塔克世的一切。这就是后来努尔哈赤所谓的“七大恨”之首。
李成梁镇守辽东二十多年,转战各地,多次打败外敌进犯,使辽东安息多年,巩固了明朝的东北边防。1591年,李成梁被弹劾解任回朝。辽东此后则是“十年之间更易八帅,边备松弛”。1601年,75岁的李成梁被重新起用镇守辽东达八年之久,威名不减当年。所以《明史》里说他“然边帅武功之盛,(明)两百年来所未有”。
由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李成梁在当时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他怎么会看上一个小小的团练总兵呢?
(四)吴襄崛起的诀窍
吴襄善于相马和驯马,所以他很受也同样爱马的李成梁的赏识。
说起吴襄善于相马和驯马,这里面还有个故事呢!
故事说的是在1619年,努尔哈赤以所谓的“七大恨”为借口,对明朝发难。双方大战于萨尔浒,结果明军败绩。所有归来的参战将领都获罪了,只有千总吴襄受到奖励——因为他凭着自己的才干勇夺胡马300匹。
1622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明天启二年,吴襄中了武进士。
在长期抵抗后金的斗争中,吴襄先后历任都指挥使、都督同知、总兵、中军府都督等军事要职;同时,吴襄与当时在东北的一些明朝武将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吴襄把自己的妹妹嫁给锦州总兵、挂“讨虏先锋印”的辽东名将祖大寿,而祖大寿也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吴襄作为填房。此后,吴氏家族和祖氏家族联姻,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军事集团。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祖大寿这个人,既是吴三桂的姑父,也是吴三桂的舅父。可问题在于,祖大寿何许人也,值得吴家如此重视?
(五)吴三桂的姑父和舅父祖大寿
祖大寿是一个很有意思、很值得我们品味的人。
祖氏世居辽东,是宁远卫守将,到祖大寿时,已历五世,皆以军功发家。祖大寿和他的弟弟祖大弼、祖大乐,子侄祖泽润、祖泽远、祖泽溥、祖泽洪等都是袁崇焕手下的大将。他们在帮着袁崇焕守卫宁远的历次战役中都立过大功,打败过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代帝王。为表彰祖氏世代镇辽的功勋,崇祯即位后,特命于宁远城内敕建祖氏四世镇辽的功德牌坊。至今,这座牌坊仍矗立在兴城内中心大街。
袁崇焕被崇祯皇帝抓了,祖大寿居然以全家性命去保袁,还返回辽东欲以战功救袁,实在是个极有信义的人。
袁崇焕被杀后,祖大寿奉命驻守大凌河城(今辽宁凌海),皇太极亲自领兵围城,最后城中粮尽,先是吃马再吃平民,最后连老弱残兵都吃了,实在没办法,只好率军投降。
根据《明史?丘禾嘉传》记载,祖大寿投降之后,向皇太极说自己可以去锦州当内应,帮清兵拿下锦州。皇太极信了,结果他一回锦州就坚守抵抗,算是把皇太极给骗惨了。皇太极很没面子!不过,他投降的事,很快被辽东巡抚丘禾嘉得知,密奏朝廷。崇祯却按下此事不提,装作不知道,竟然容忍下来。
天有不测风云。皇太极在十年后又包围了锦州城,围城一年击败了明援军,城内又没了粮食开始吃人,祖大寿只好再次投降皇太极。这一回他再也不能玩儿计谋了,老老实实地在皇太极手下当起了汉奸。
不是学文的料
(一)吴三桂的出生和相貌
1612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明万历四十年,吴三桂出生于辽宁中后所城的一个低级军官之家。吴三桂的生母是谁,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我们现在只知道他的继母是明代名将祖大寿的妹妹。
吴三桂,字长白,在家里排行老二,哥哥叫吴三凤,弟弟叫吴三辅,此外还有两个妹妹。
吴三桂的相貌是什么样的呢?简单地说,按照吴梅村的《圆圆曲》中的记载,可以说是个美男子——“白皙通侯最少年”嘛。也就是说,江南的水气和塞外的长风同时融进了他的气质,他的外表兼具北雄南秀的双重特点。
具体说,按照刘健《庭闻录?卷六》的记载:
三桂巨耳、隆准,无须。瞻视顾盼,尊严若神。鸡鸣即兴,夜分始就枕,终日无惰容。鼻梁伤痕,右高左低,中有黑纹如丝,非缔视不见。忤意,即自扪其鼻。与人语,如疾言,则意无他;或中变,则闭唇微咳,声出鼻中。以此两者测,百不失一。
这鼻子的伤痕从何而来呢?后面有交代。
清朝另一位不知名作者的著作《吴逆始末记?附〈觚剩〉一则》记载:
延陵将军美丰姿,善骑射,躯干不甚伟硕而勇力绝人。沈鸷多谋,颇以风流自赏。
(二)少年时代的吴三桂:弃文从武
一心望子成龙的吴襄在培养儿子上不惜工本,曾多次劝说酷爱武术的儿子吴三桂弃武从文,还为他提供机会,投在明朝美术界的宗师董其昌门下读书。可少年吴三桂却执意不听,他认为,将来国家有难,还是要武人冲锋在前。俗语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吴三桂认为自己绝对没有入错行。早年没从军前吴襄带着儿子以贩马为业,自山东到辽东走的都是京津地区,有心计的吴三桂一直在观察着明朝渐渐衰老的政治中枢,在这个大背景下,一个理智的青年当然会理智地选择自己的行当。
在练武场上,吴三桂表现出了很好的自律能力和吃苦精神,长时间单调而艰苦的训练中,他异常投入,从不偷懒。另一个突出的品质就是争强好胜,从不服输。
祖大寿很早就发现了这个外甥身上的不凡素质,对他极为宠爱,广延名师,悉心栽培。才十几岁,他的一身骑射本领就已十分出众,校场上常常夺魁,在关外军中已小有名气。
1627年,崇祯皇帝登基,面对战云密布的关外,他决定开武科取士。录取工作由礼部尚书董其昌来主抓。董其昌拜见了已经做了京官的吴襄,打探武科人才,吴襄毫不谦虚地推荐了自己的儿子吴三桂。果然,吴三桂没有辜负父亲的吹嘘和舅父的教诲,最终以自己的实力夺得了武科举人。此时,上距其父吴襄夺得武进士才5年的时间。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从而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事情也怪,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是弃商从军,结果得到了李成梁的赏识,还与祖大寿成了患难与共的朋友;此时,吴三桂又弃文从武,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他会遇到什么样的机缘呢?
冲动不是魔鬼
吴三桂的青年时代,正是明朝与后金政权争夺辽东的时代,而他所生活的地区——辽东正是双方激烈争夺的战场。这给了他施展才华的大好时机。根据《明清史料》中的记载,吴三桂从青年时期开始随父征战各处,并以此小有声誉而迅速升迁。
关于吴三桂的青年时代在战场上的具体情况,《庭闻录》和《吴三桂纪略》上面都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1629年冬,皇太极亲率大军,绕道内蒙,直趋北京。崇祯皇帝误中皇太极的反间计,将大将袁崇焕逮捕入狱。袁崇焕被崇祯皇帝逮捕下狱的时候,袁崇焕的身边就只带了祖大寿和吴三桂两名关外大将,还有一名是帮他背剑的贴身卫士,袁督师对吴三桂的器重,也由此可见一斑。
袁崇焕被捕之后,袁崇焕手下大将祖大寿偕同吴三桂率辽兵奔返宁远,崇祯皇帝派使者到山海关才追上祖大寿,宣称只抓袁崇焕一人,与众将无关。如此,祖大寿和吴三桂才返回自己的阵地孤城宁远,打算截击后金兵,这时已到了1630年的春天。
据说这一天,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带领数百人外出侦察敌情,忽然与上万名后金的八旗军队相遇。八旗军队一看对方就这么点儿人,于是欺负吴襄他们人单势孤,企图迫使他们投降,于是这些八旗兵采取了围而不攻的计策。而这个时候的祖大寿看见后金的八旗军人多势众,不敢派兵出城救援。这个时候的吴襄等人,眼看只有死路一条了!吴三桂眼看父亲被困,万分焦急,于是大胆向祖大寿请战。祖大寿不允,吴三桂便带着二十来个家丁,偷偷地溜出城去,准备无论如何也要把自己的父亲救出来。
出城之后,吴三桂提刀上马,亲自居中,左右各置家将一名,其余十八骑兵分作两翼,勇敢地冲入包围圈。八旗军队在突然之间见到二十余骑明军冲来,一时束手无策。吴三桂拈弓一箭,射中一名八旗军队的将领,那人立即从马上跌落下来。
这个时候的吴三桂心里面想,我要把他的首级割下来立功。于是从马上弯下腰去,不料那个将官忽然跳起,用短刀一下子就刺中了吴三桂的鼻梁。此时的吴三桂,哪里顾得上面部的鲜血呀!说时迟,那时快,手起刀落,将那个将官的首级砍了下来。接着,他与父亲吴襄兵合一处,将打一家,迅速率众突围。
这些八旗兵,当时错误地分析了形势。他们想,为什么明朝出来作战的部队只有这么少呢?对了,肯定是诱敌深入之计,我们可千万别上当。于是,吴三桂轻而易举地就率领着可怜巴巴的二十来个人,一举突出了重围,将其父救回到了城中。
根据《庭闻录?卷六》记载,吴三桂就是在这次战斗中,鼻子受到创伤而留下了轻微的疤痕。幸亏他受伤时很年轻,靠着旺盛的生命力,恢复得很快,疤痕还不那么显眼。也许他感到这是一个缺陷,每当与人谈话不投合时,就用手“自扪其鼻”,这已成了习惯,到了晚年,也未改变。据长期同他一起共事的人说,观察他的这个下意识的动作,“百不失一”。
我们回过头来再说吴三桂的舅父祖大寿。这个时候,吴三桂的舅父祖大寿亲自出城迎接,并替吴三桂申请擢升。吴三桂孤胆救父之事,一时传为佳话。吴三桂也因为这份功劳被提升为游击将军。这时,他还不到20岁,这在当时可谓出类拔萃。
与此同时,吴三桂的义父高起潜得到三桂救父出围的消息,大喜,说:“真不愧是我的儿子啊!”关于高起潜这个人,我们后面还会说到,这里暂且从略。
这几乎是小说演义中才会有的一战,既奠定了吴三桂军旅生涯的起点,也造就了他“孝闻九边,勇冠三军”的传奇名声,以至战后他的“忠孝之名,夷夏震慑,即四王子亦曰:‘好汉子!吾家若得此人,何忧天下!’”《吴三桂纪略》中所说的四王子,就是大清皇帝皇太极。
一时之间,几乎大明朝的每一寸土地上,都传扬着“聪俊绝人”“纯忠极孝”“夷夏震慑”“孝闻九边,勇冠三军”的吴三桂孤胆救父的英雄事迹。
有胜也有败
吴三桂成了重要将领,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对于一般人来说,在这个时候,都会为皇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我们也知道,在战场上,胜负乃兵家常事,吴三桂也不例外。也就是说,在战场上,吴三桂同样是既有胜利的欢乐,也有失败的痛苦。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痛苦与欢乐往往是接踵而至。
让他第一次尝到这种双重滋味是在大凌河之战前后。
(一)大凌河之战:吴襄、吴三桂父子阵前逃跑,祖大寿率军投降
大凌河,今辽宁凌海市,是内地通往东北的交通要冲。1631年9月,皇太极发动了攻取大凌河之战,他以数万军队迅速包围了大凌河城,祖大寿率城内三万军民固守。皇太极采取围而不攻的战术,掘壕筑墙,四面以重兵把城围住,断其饷道;又于城西另驻一军,专截锦州方面的援兵,企图经过一段时间的围困,城内粮尽援绝,逼使祖大寿献城投降。
明朝识破后金的作战意图,不能坐视不救。辽东巡抚丘禾嘉督率总兵官吴襄等合兵四万余赴援。行至离松山(今辽宁凌海市松山镇)30里左右的地方,与后金兵遭遇,双方展开大战,互有杀伤,明援兵撤回。
同年10月,皇太极亲率八旗骑兵,分作两翼,直冲明兵大营。吴三桂随父吴襄等未经接战,先自逃奔。后金兵趁势从后面追赶,疾追三四十里才收兵,吴三桂随父吴襄及其部属早已逃脱。结果前面已经讲过了,大凌河城城中粮尽,祖大寿率军投降。吴襄被削职为民,吴三桂免于处分。
(二)关宁援山东之役:吴襄、吴三桂父子平叛立功
吴襄被削职,并没有给家庭带来根本影响。因为朝廷还允许他在军队中继续供职。就在吴襄被削职的时候,山东爆发了以孔有德为首的兵变。
孔有德原任山东登州参将,后金兵围大凌河城时,受登莱巡抚的派遣,率八百骑兵出关赴援。行至河北吴桥的时候,孔有德率军哗变。他们宣布起义叛明,率军回师山东,迅速占领了登州(今山东蓬莱),自称“都元帅”,属下李九成为“副元帅”、耿仲明等为总兵官。
孔有德起兵的山东地区近临京师,朝廷急令直隶诸镇兵马会剿,但是官军连遭败迹,朝廷一时手足无措。在这万分危急的情况之下,1632年,崇祯皇帝命令高起潜督率副将祖大弼、总兵官金国奇等携数万兵马前往山东镇压。崇祯皇帝给了吴襄一次立功赎罪的机会,特许以“戴罪立功”的总兵官身份随军出征。吴三桂以游击将军跟随父亲与舅父祖大弼参加平叛。
辽兵不愧为一支劲旅。辽兵与孔有德部战于沙河(今山东莱州),然后迅速将登州城包围起来。1633年元旦及第二天,孔有德两次组织突围失败,李九成也中弹阵亡。祖大弼与吴襄指挥明军严密围困,欲把他们困死于城中。
根据《庭闻录》记载,从明方的战报中看,吴襄作战勇敢,往来冲杀,表现出色。关宁监军太监高起潜为他提请,朝廷当即恢复其原总兵官职务。
十天后,孔有德被迫从海上突围,投奔后金。关宁援山东之役就此结束。
吴襄在这次战役中勇敢作战,所以,他不但恢复了原职,还被授为都督同知,荫一子锦衣百户世袭。吴三桂在上百员战将中,是资望最浅、年龄最小的一个,但是他的这次军事实践,为他以后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三)吴三桂的迅速升迁
此后的吴三桂越战越勇,官职也是越来越大。
1635年,23岁的吴三桂擢升至前锋右营副将。1639年,27岁的吴三桂又由太监高起潜推荐而任团练总兵,驻守宁远。
总兵官独当一面,吴三桂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由游击将军升为参将,再升副将,又升总兵官,由一个普通的中下级军官升至高级军职,成为明朝政府镇守辽东的一员重要将领。与他同时代的将领相比,可谓独步青云。
吴三桂升职记
吴三桂为什么会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升迁呢?究其原因,我认为,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志向远大
历史上记载,吴三桂从少年时期起,就有远大的志向。他绝不会把自己的一生白白放过,他要居大名,享大位,得到天下最美的女人。他还要封妻荫子,光宗耀祖。
他在读《后汉书?卷十?皇后纪?光烈阴皇后纪》的时候,不觉掷书长叹:“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余亦遂此愿足矣!”
这里的“执金吾”,原本在中国的秦汉时期是率禁兵保卫京城和宫城的官员名称。本来在秦朝的时候叫作中尉官,到了西汉武帝的时候改称执金吾。汉朝的时候,执金吾与九卿平级,统领首都南北两军中的北军,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卫戍部队司令员。
为什么把中尉改叫执金吾呢?唐代著名历史学家杜佑的《通典?职官?封爵》里面,引用隋唐时期著名的训诂学家颜师古的话说,“金吾,鸟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职主先导,以御非常,故执此鸟之象,因以名官”。
阴丽华,刘秀的结发妻子,后被刘秀立为皇后。相传阴丽华为管仲之后,出生于南阳新野,是当地有名的美人。年轻的刘秀对阴丽华一见钟情,可是那个时候的刘秀还没有任何资本,阴丽华也不肯嫁给他。于是刘秀就跑去长安游学,结果看到执金吾的样子很神气,就感叹地说“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后来,刘秀果然娶了阴丽华为妻,还立了他与阴丽华之子为皇位继承人,即东汉的第二位皇帝汉明帝。
其实,“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也是当时很多人的追求。但是能否让这光荣与梦想成为现实,可不是说说就能够成功的事情,还需要不断地努力。
(二)本领高强
这里的自身本领高强,实际上包括以下很多方面的含义:
第一,轻财好士。吴三桂继承了其父的优良传统,年纪轻轻的他在关外上层人物的圈子里一直有着“轻财好士”的美誉。
第二,待人和蔼。吴三桂这个人虽然年纪不大,又是名门之后,可在他身上见不到一点儿纨绔之气,他与任何人交往都是和颜悦色、彬彬有礼,从无疾言遽色。尤其是在与那些地位较低的人相处的时候,他也是同样的和蔼可亲,一脸坦诚,让人大有受宠若惊之感。
第三,沉稳镇定。不论什么场合,他都能镇定自若,在战场上,他表现出的勇气和沉着使他赢得了所有军人的尊重;而在社交场合,他的沉稳风度使他能够迅速成为人群的中心。
第四,观察力强。吴三桂这个人,观察力极强。他特别善于观察当时社会上的人和事,特别善于感知别人的情绪反应。因此,他具备了由此而带来的极强的社会协调性。
第五,文武双全。俗话说得好,“将门出虎子”,这话不假。吴三桂从小生在军旅之家,不但从小练就了一身的好功夫,而且还从小阅读了大量军事方面的书籍,这就为他日后的不断升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吴三桂这个人城府极深,精明机敏,和同龄人相比,他显得成熟许多。在很多场合,他都能够做到游刃有余,能够成为很多人的朋友。
(三)家族支持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下面的情况:在同等条件下,如果两个人都干出了一番同等业绩的话;那么,一般来说,升迁的都应该是那个名门之后。
也正是因为如此,得到了父亲吴襄和舅父祖大寿全力扶持的吴三桂,也就能够迅速地得到驻守辽东的明朝高级官员的赏识。
根据《清太宗实录》记载,他的父亲、舅父和表哥们经常在自己的上级面前,或揄扬吴三桂才华“聪俊绝人”,将来必定“大成”;或称颂吴三桂品质“纯忠极孝”;或赞扬吴三桂战功“夷夏震慑”。正是在他们的赞扬下,吴三桂才逐渐得到了驻守辽东的明朝高级官员的赏识。
(四)善于攀附
借着自身的本领高强和家族的全力支持这股东风,吴三桂又竭尽全力地结识并结交高级军政人士。
吴三桂热衷于广泛交游。人有所长,他总是千方百计要与之结识;别人遇到困难,他经常主动慷慨解囊,毫不吝啬。对于那些身居高位于他的前途大有关碍的人物,他更是善于攀附,不显山不露水中就已赢得了他们的好感。
天启年间,高起潜代皇帝总监辽东兵马,初出茅庐的吴三桂就认这位位高权重的太监做了义父;大学士方一藻巡抚辽东以后,吴三桂很快和其子方光琛成了结拜兄弟;洪承畴经略辽东之后,他又和洪承畴的亲信幕僚谢四新结为至交。所以历任边关大吏无不对他宠眷有加,他不发迹,还有谁能发迹?
因此,吴三桂在这批人的扶植下,一路飙升。几年间,从一个普通的中下级军官升任团练总兵,成为明朝一位重要将领。
当上了军队高干
吴三桂升任总兵之后,首先抓了练兵。他依据洪承畴的部署,用了两年的时间,练成辽兵三万,成为一支很有战斗力的劲旅。
此外,吴三桂与其父吴襄一起,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还练成了一支吴家亲兵。这批亲兵有三千多人,由吴氏家丁家将组成,只听命于吴氏父子。他们在经济上得到优厚的待遇,所以也特别能战斗,是吴氏父子的子弟兵,常常于关键的战斗中敢效死力。
但是,东北战局逐渐朝着有利*王朝的方向发展。面对着越来越恶劣的形势,吴三桂将会作何打算呢?
上一节,我们谈到1639年,年仅27岁的吴三桂升任总兵。但是,与此同时,东北战局逐渐朝着有利*王朝的方向发展。
宁锦之战是一个大明王朝与大清王朝双方在1640年到1642年,以争夺宁远、锦州为目的,由多次大小不等的战斗组成的大规模战役。在这次大规模战役的前期,吴三桂曾多次与清朝的八旗兵发生遭遇战,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战绩。
三年拉锯战
(一)夹马山遭遇战
1639年,吴三桂被提升为总兵。1640年7月6日,明兵与清兵在今辽宁凌海市杏山附近的夹马山发生了一场遭遇战。
我们综合了《清太宗实录》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的《明档》第16号卷分析,可以看到,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原来,在杏山西边的五里台居住的蒙古多罗特部民,共有三十家,六十余人。他们秘密约降清朝,请求清兵前来接应,保护他们免遭杏山、松山、锦州等处明兵的堵击。正巧皇太极亲往锦州一带巡视,当即指令济尔哈朗、阿达礼、多铎等一批骁将率护军1500人前去迎接这批蒙古人。
清兵于7月5日夜偷过锦州城,7月6日黎明,他们接到了投降的蒙古人。结果在他们急速回返的过程中被明兵发现。
驻防杏山的辽东分练总兵刘肇基闻警,即从所部5000人中抽调3000人马,从原驻守此城的明兵中调出300人,投入战斗。在离杏山北十余里的松山附近驻防的吴三桂得到警报,也立即出动3000人马,“长驱直过杏山”。锦州总兵祖大寿同游击将军戴明率马步兵700人赶来会战。明兵集结7000余人马,进逼清军。
关于此役清朝方面的兵力,清官方明确记载是1500人。但是根据吴三桂给明朝政府的报告,则是15000余人,是清官方所报清兵1500人的10倍。
我们再说济尔哈朗,他为引诱明朝的骑兵出战,把所部撤退到离城9里的夹马山,又迅速采取击其一点、不打其余的方针,全力包围吴三桂的部队。吴三桂拼命冲杀,“与贼血战”,在刘肇基的及时援救之下,突出重围。双方均不敢恋战,各自班师回营。此役明兵与清兵的损失大致相当。
8月2日,皇太极从沈阳发来一万兵马增援;4日、5日又“发披甲兵”,可见清兵为迎护蒙古多罗特部民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
(二)奇袭清兵镶蓝旗营地
与此同时,皇太极正在积极谋划攻取锦州。此前皇太极已经派遣济尔哈朗与多铎率部进驻锦州北90里的义州(今辽宁义县),作为清兵进取锦州的战略基地。同时不断向锦州地区出击,袭扰明军宁远、锦州驻兵。锦州地区的形势日益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辽东新任巡抚丘民仰会同吴三桂、祖大寿、刘肇基等共同谋划战守之策。蓟辽总督洪承畴提出:采取多种作战方式,守战兼顾。
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明兵开始对清兵主动出击,展开各种形式的进攻。1640年8月24日夜,吴三桂指挥五百马步兵自松山奇袭锦州附近的清兵镶蓝旗营地。清兵仓皇出营接战,双方在黑暗中展开混战。吴三桂的意图,是对清兵进行骚扰。当大批清兵出动时,便急速引兵撤退。清将不知明兵究竟有多少,害怕误中埋伏,不敢追赶。旋即被迫移营。
(三)五道岭伏击战
8月26日,蓟辽总督洪承畴会同吴三桂等共同组织了一次对清兵的新的进攻。明军出动马步兵四万余人进至离杏山城(今辽宁凌海市杏山)约十里地方埋伏起来。
8月27日晨,吴三桂率领副将以下将官五十余员,士兵四五千人,“齐出杏山城,整列队伍”,令骑兵居前,便于冲击;步兵火器居后,以备堵击。这时,担任侦察的先头部队报告,清兵两万余骑兵从汤河子向西南奔来。吴三桂闻讯,立即亲自率领骑兵飞驰至五道岭,与先埋伏在那里的明兵会合,准备迎击。
这支由多尔衮、豪格等统领的清兵发现明兵之后,便向五道岭疾驰,直抵张官屯,蜂拥般向明兵冲来。
吴三桂一声令下,以逸待劳的明兵呐喊着冲上去,“跃马冲砍”,兵士皆“胆勇倍奋,士气益鼓”,又有炮火轰击,清兵死伤甚多。吴三桂军为争得功劳,纷纷下马割取死伤清兵的首级。吴三桂发现山头还有大量清骑兵“密布”,料定是接应前军的,他唯恐部属忙于割取首级误事,下令:不许下马,只以“恶砍”为功。最后,清兵向北遁逃。此役明将士阵亡11人,受伤的有65人,被射死的马56匹。关于清兵伤亡多少,没有记载。经此打击,清兵失利,退守义州。
(四)安全运粮到锦州
1641年前后的大明王朝,在关外仅剩八城:锦州、宁远、松山、杏山、塔山、中前、中后、前屯。而锦州已被皇太极包围了。
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的《明档》87号卷记载,1641年年初,明将官担心锦州被围,一旦缺粮,就无法坚守下去。运粮比增兵更为紧急。可是,负责运粮的各官“惊心奴儆”,不敢往锦、松、杏前锋三城运送,致使宁远西各城储粮猛增至一万石,前锋锦州、松山、杏山三城各仓只存米二千石。
蓟辽总督洪承畴与辽东巡抚丘民仰、吴三桂等再三商酌,决定冒险向锦、松、杏三城运米,“以实根本”。正好赶上春节,他们便“以新年过节,出其不意”将粮运去。此项任务交由吴三桂完成。正月初二、初三两天(1641年2月11日、12日),吴三桂以牛骡驴车三千四百辆,装米一万五千石。初六(1641年2月15日),吴三桂亲自“督运米车”出发。此计果然躲过清兵的监视,于次日中午顺利到达锦州。当即卸车,至当天晚上二更时分全部卸完。初八(1641年2月17日),空车又安全地返回宁远。此次运米,往返“并未遇警,绝无疏失”。
(五)松山大战仓皇逃跑的吴三桂
为解锦州之围,明朝政府以洪承畴为主帅,率师十三万,自宁远北上驰援锦州。清军主帅皇太极得知此事后,迅速调动兵力,围城打援,将援锦明军包围于松山。为了解除被动局面,洪承畴决定孤注一掷,率军突围。但是军事会议刚散,作为洪承畴所一向器重的将领,吴三桂便违反决定和大同总兵王朴率部提前遁逃。慌忙之间,竟连印信也被清军所缴获。受吴三桂、王朴的影响,其他四个总兵也各自夺路逃跑,致使清军乘势追杀,明军损失惨重。
松山一战,明军全军覆没,五万多人马被歼,松山、杏山、塔山、锦州四城失陷,统帅洪承畴于松山城破后被俘,名将祖大寿降清,明朝经营数十年的宁锦防线土崩瓦解。从此,明朝再没有能力抵抗清兵,只剩下一口残存的气息维持生存。
问题在于,在松山战役中,一向作战勇猛的吴三桂为什么居然置其恩师洪承畴于不顾,尾随王朴仓皇逃跑呢?
其实,吴三桂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这个道理,也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句俗语。因此,面对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形势,作为前线指挥员的吴三桂认为,只要不是最后的决战,及时放弃未必不是最好的抉择。
也正是因为如此,吴三桂逃至宁远后,积极收留残兵败将。前后仅仅半年多的时间,他便重新集聚了三万多人马,继续坚守在宁远孤城。这个时候,在东北地区,明朝的崇祯皇帝,除了吴三桂,已无兵将可用。
(六)拒绝降清的吴三桂
这个时候,清朝的皇帝对吴三桂发动了强大的政治攻势,劝其投降。吴三桂的舅父祖大寿,哥哥吴三凤,姨父裴国珍,表兄胡弘先,挚友张存仁、邓长春等人降清后都写信劝吴三桂降清。
1642年4月,清朝的皇帝皇太极直接给吴三桂写了亲笔信。10月,清太宗又写信,劝吴三桂早降。吴三桂面对这种形势,却拒不降清。
1643年,皇太极去世后仅一个月,济尔哈朗和阿济格便率大军迅速占领了宁远以西至山海关的中后所、中前所、前屯卫三城。这三城的失陷使宁远成为真正的孤城!此时,宁远守城军民人心惶惶。但是吴三桂仍然拒不投降。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大英雄吴三桂,为什么会在1644年大明、大顺、大清三个政权角逐的关键时刻,却又选择投降了呢?
(七)吴三桂拒绝降清的原因分析
根据我的分析,吴三桂拒不降清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传统的忠君思想。
在明代,名节非常重要,儒家的教育尤以忠君为先。在明代高级将吏中除非被俘或走投无路者,否则极少有自动降清者。吴三桂自幼受儒学教育,不乏忠君思想。尤其是作为汉人,投降少数民族的清朝,在当时士大夫官吏中,一般是很难接受的。非万不得已,是不愿失去名节的。这是他当时拒不降清的第一个理由。
第二,浓厚的报恩思想。
吴三桂父子相继任职总兵,而且经常临阵脱逃,吴三桂的许多亲属降清,皇帝不但一直没有怪罪吴三桂,而且还对他信任有加,他的官也是越做越大。这是他当时拒不降清的第二个理由。
三封“邀请函”
1644年,是中国传统的农历甲申年。甲申年,是中国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这一年,大明、大清、大顺三方,竞相向吴三桂发出“邀请函”。
大明,建立于1368年,其建立者是朱元璋,到现在已经存在275年了——可以说,这个政权到了行将灭亡的前夕了。
(一)大明王朝的危险
大明王朝的危险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政权的内部。
由于大明王朝的统治集团不思进取,鱼肉人民,最终引起了规模庞大的农民起义。规模最大的是李自成、张献忠的两支军队。尤其是李自成的部队,他们在1643年年底占领了西安,并且在1644年正月初一改西安为西京,正式在西京称帝,国号“大顺”,年号“永昌”。大顺政权在这一年的正月初八,正式由李自成亲自率领百万大军,分两批东渡黄河,向明朝的首都北京进发——他们准备一举拿下北京,夺取全国政权。
第二,政权的外部。
在东北地区,1616年,满洲人的前身女真人建立了大金政权——历史上称为“后金”。1635年,皇太极改“诸申(女真)”为“满洲”,改“大金”为“大清”。这个政权坐山观虎斗,看着大明与大顺两政权之间鹬蚌相争,就等着渔翁得利了。
(二)吴三桂接到大明王朝的“邀请函”
在这个最为关键的时刻,负责替大明王朝守卫孤城宁远的吴三桂几乎同时接到了大明、大清、大顺三方的“邀请函”。
我们先看大明方面:
这个时候,大明王朝的崇祯皇帝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于正月初将已闲居在家的吴襄召进京,命他提督御营。这显然是因为吴三桂手握重兵,为了拉拢吴三桂,不得不重用吴三桂之父。接着,崇祯皇帝又想把吴三桂这支生力军调进关来,对付农民军。因此,他亲自召见吴襄。吴襄慷慨陈词,说农民军不是吴三桂的对手。崇祯皇帝欲调吴三桂,又害怕落得个丢弃宁远的罪名,一直下不了决心。众大臣互相推诿,谁也不愿对此事负责。
1644年4月7日,农民军已进至宣府城,离北京只有二三百公里了。
这时,崇祯皇帝才作出了弃宁远,诏吴三桂、王永吉、唐通、刘泽清四将入京勤王的决定。四将均封伯,吴三桂被封为平西伯。
这时,山东总兵刘泽清托词坠马伤脚,拒不奉诏;吴三桂与蓟辽总督王永吉路远,一时间还到不了北京;只有蓟镇总兵唐通带了八千人马先到北京。
崇祯皇帝封唐通为定西伯,命他把守居庸关。不想,唐通却投降了农民军,居庸关不攻自破,农民军直趋北京。
这个时候,33岁的吴三桂受封为伯,他的高兴之情是不言而喻的。受命平西,当然是让他与农民军作战,只要能脱离宁远这座危城,他也是迫不及待的。
吴三桂有精兵四万,加上辽民数十万。他于4月12日受命,16日便率军民抛弃宁远,向山海关进发。值得庆幸的是,清兵直到4月22日才得到吴三桂撤离的消息,而这时,吴三桂已带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