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草原特种兵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与西蒙古疯狂的运河建设相比,其公路网的建设显然要滞后很多。这也怪不得西蒙古的领袖们,蒙古控制钦察和俄罗斯地区时间太短,至关重要的建设项目太多,资源有限,而经验也缺乏。
这就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蒙古太依赖水运了,一旦到了冬季大规模的结冰期,蒙古调动物资和人员的能力会急速下降。而冬季,却是最适合蒙古展开军事行动季节,需要后方强大的物资支持。
蒙古真正称的上高速公路的只有一条,就是从里海南岸的托儿卡曼到刻赤港的水泥路面公路。这条这个时代的高速公路长达3200公里,8车道双向行驶,贯穿了西蒙古主要的工农业地带。
环里海高速公路修到伏尔加河入海口阿斯特拉罕,从这里开始就是沿河公路了。横穿北俄罗斯的沿河公路主要有两条,沿奥卡河公路一直修到斯摩棱斯克,沿伏尔加河公路一直修到诺夫哥罗德的蒙古租借地希姆斯克。这两条路虽然更长,但主要是煤渣简易公路,通行重型车辆的能力就很低了。
在南俄罗斯,由于征服的时间太短,只修建了从奥恰科夫到基辅的简易公路。一条支路贯穿顿涅茨的煤铁矿山,直 通刻赤港的巨型钢铁-煤炭联合企业。
目前的蒙古,九成的工业设备都是水力机械,冬季的枯水期就不得不停产。留守西蒙古的旭烈兀王爷,下令所有的工农业区民兵全部投入到运输大军中去。窝阔台汗13年(1241年)11月,如果从天空向下俯瞰,在这些公路上日夜涌动着几支大军。如同蚂蚁搬家一般,人员、车辆和如山的货物向西北和西南方向奔流。在这些道路的尽头,正在进行着关乎蒙古,或者说整个欧亚大陆命运的决定性大战。
蒙古军队越来越依赖特种部队和海军作战,而这种靠火力制胜的战争模式势必带来巨大的物资消耗。在冬季结冰之前,奇斯托波尔港每天仅仅向希姆斯克运输的军事物资就超过8千吨。11月中旬,随着主要河运和海运港口的结冰,这个数字下降到了1千8百吨。这意味着每天都有9百辆载重马车为北线波罗的海盟军提供物资支持。
在刻赤,每天从海港启运的军事物资更是超过了4万吨。虽然刻赤港是不冻港,冬季可以照常运转,但是从工农业区来的物资在冬季只能通过公路运输,能力大大降低,每天驶出刻赤港的物资减少到6千吨。
就是这些物资,支撑着蒙古在斯拉夫地区和小亚细亚地区的大规模战争。这其中包括1千门舰炮、陆炮和要塞炮、岸防炮,3万支步枪和1千2百挺机枪的弹药,*、铠甲、冷兵器和其他军事器材。此外还有28万匹马,6万余头大牲畜,和百万人口的口粮、药品、冬夏服装、营帐、车辆、生活卫生用品等等等等。
这是一个天文数字,除了工业化的蒙古,当时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也不可能支持这种规模的战争。
为了保障军需,旭烈兀王爷在10月份亚速海封冻之前就赶到了刻赤,亲自指挥对前方物资的转运。这是一场比前线更为重要的战争,如果刻赤不能保障对前线的支援,不但蒙军难以取得君士坦丁堡,更可能造成盟友对蒙古实力的怀疑,进而造成巨大政治同盟的瓦解。
这个时候体现出了蒙古真正的实力。仅仅在刻赤地区,旭烈兀王爷就调集了60万工农民兵,8万辆重型车辆,和10余万辆轻型车辆,12万吨排量的民用船只,和3万吨海军护航舰只。为此,蒙古不得不在刻赤海峡对岸的塔曼扩建港口,作为专业军港停靠军舰,刻赤临时性的变成了纯货港口。就是这后方的强力支持,才有了蒙古和盟军一次次辉煌的军事胜利,旭烈兀王爷和他强大的后勤保障团队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为了保障冬季作战,蒙古沿伏尔加河和黑海诸港口修建了大批的巨型军事仓库,囤积战备物资。在黑海南岸,有巴统、特拉布宗、奥尔杜、锡普诺和萨姆松,这是专门为小亚细亚战略集团提供补给的港口。
在黑海西岸,有苏利纳、康斯坦察、瓦尔纳、布尔加斯等港口,这是专门为巴尔干战略集团提供补给的港口。在拔都王爷率领大军征战南斯拉夫和达契亚地区的时候,蒙古就开始修建这些港口,港区内巨大的仓库被一道一道的防御工事保护着,看起来坚不可摧。
问题是蒙军兵力太少了,10万之众分散在3千公里的巨大战线上,控制着近百万的盟军,蒙古必须节省使用每一个宝贵的士兵。蒙古的精兵基本都在一线作战,这后方至关重要的物资囤积地... -->>
与西蒙古疯狂的运河建设相比,其公路网的建设显然要滞后很多。这也怪不得西蒙古的领袖们,蒙古控制钦察和俄罗斯地区时间太短,至关重要的建设项目太多,资源有限,而经验也缺乏。
这就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蒙古太依赖水运了,一旦到了冬季大规模的结冰期,蒙古调动物资和人员的能力会急速下降。而冬季,却是最适合蒙古展开军事行动季节,需要后方强大的物资支持。
蒙古真正称的上高速公路的只有一条,就是从里海南岸的托儿卡曼到刻赤港的水泥路面公路。这条这个时代的高速公路长达3200公里,8车道双向行驶,贯穿了西蒙古主要的工农业地带。
环里海高速公路修到伏尔加河入海口阿斯特拉罕,从这里开始就是沿河公路了。横穿北俄罗斯的沿河公路主要有两条,沿奥卡河公路一直修到斯摩棱斯克,沿伏尔加河公路一直修到诺夫哥罗德的蒙古租借地希姆斯克。这两条路虽然更长,但主要是煤渣简易公路,通行重型车辆的能力就很低了。
在南俄罗斯,由于征服的时间太短,只修建了从奥恰科夫到基辅的简易公路。一条支路贯穿顿涅茨的煤铁矿山,直 通刻赤港的巨型钢铁-煤炭联合企业。
目前的蒙古,九成的工业设备都是水力机械,冬季的枯水期就不得不停产。留守西蒙古的旭烈兀王爷,下令所有的工农业区民兵全部投入到运输大军中去。窝阔台汗13年(1241年)11月,如果从天空向下俯瞰,在这些公路上日夜涌动着几支大军。如同蚂蚁搬家一般,人员、车辆和如山的货物向西北和西南方向奔流。在这些道路的尽头,正在进行着关乎蒙古,或者说整个欧亚大陆命运的决定性大战。
蒙古军队越来越依赖特种部队和海军作战,而这种靠火力制胜的战争模式势必带来巨大的物资消耗。在冬季结冰之前,奇斯托波尔港每天仅仅向希姆斯克运输的军事物资就超过8千吨。11月中旬,随着主要河运和海运港口的结冰,这个数字下降到了1千8百吨。这意味着每天都有9百辆载重马车为北线波罗的海盟军提供物资支持。
在刻赤,每天从海港启运的军事物资更是超过了4万吨。虽然刻赤港是不冻港,冬季可以照常运转,但是从工农业区来的物资在冬季只能通过公路运输,能力大大降低,每天驶出刻赤港的物资减少到6千吨。
就是这些物资,支撑着蒙古在斯拉夫地区和小亚细亚地区的大规模战争。这其中包括1千门舰炮、陆炮和要塞炮、岸防炮,3万支步枪和1千2百挺机枪的弹药,*、铠甲、冷兵器和其他军事器材。此外还有28万匹马,6万余头大牲畜,和百万人口的口粮、药品、冬夏服装、营帐、车辆、生活卫生用品等等等等。
这是一个天文数字,除了工业化的蒙古,当时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也不可能支持这种规模的战争。
为了保障军需,旭烈兀王爷在10月份亚速海封冻之前就赶到了刻赤,亲自指挥对前方物资的转运。这是一场比前线更为重要的战争,如果刻赤不能保障对前线的支援,不但蒙军难以取得君士坦丁堡,更可能造成盟友对蒙古实力的怀疑,进而造成巨大政治同盟的瓦解。
这个时候体现出了蒙古真正的实力。仅仅在刻赤地区,旭烈兀王爷就调集了60万工农民兵,8万辆重型车辆,和10余万辆轻型车辆,12万吨排量的民用船只,和3万吨海军护航舰只。为此,蒙古不得不在刻赤海峡对岸的塔曼扩建港口,作为专业军港停靠军舰,刻赤临时性的变成了纯货港口。就是这后方的强力支持,才有了蒙古和盟军一次次辉煌的军事胜利,旭烈兀王爷和他强大的后勤保障团队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为了保障冬季作战,蒙古沿伏尔加河和黑海诸港口修建了大批的巨型军事仓库,囤积战备物资。在黑海南岸,有巴统、特拉布宗、奥尔杜、锡普诺和萨姆松,这是专门为小亚细亚战略集团提供补给的港口。
在黑海西岸,有苏利纳、康斯坦察、瓦尔纳、布尔加斯等港口,这是专门为巴尔干战略集团提供补给的港口。在拔都王爷率领大军征战南斯拉夫和达契亚地区的时候,蒙古就开始修建这些港口,港区内巨大的仓库被一道一道的防御工事保护着,看起来坚不可摧。
问题是蒙军兵力太少了,10万之众分散在3千公里的巨大战线上,控制着近百万的盟军,蒙古必须节省使用每一个宝贵的士兵。蒙古的精兵基本都在一线作战,这后方至关重要的物资囤积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