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大明由我而校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休战,东林党不同意要报仇啊,恩恩怨怨就继续下去了。如今,国家的局势一天不如一天,他早就想撇开这个烂摊子给下一任首辅了。
“座师,不能这么做啊!您忘了您的公子方世鸿的事了吗!如果您下野,他们东林党一定会揪着公子和梃击案、红丸案的事不放,最后致您于死地啊!”
方世鸿是方从哲长子,他因父得一闲官,不学无术,沦为一京城浪子。万历四十六年,他在狎妓时牵涉入烟花女子坠马身亡事件。梃击案和红丸案的事,方从哲处理都有瑕疵。这两件事很容易被东林党人放大。
“他们会拿世鸿开刀吗?”一提到儿子,老成稳重的方从哲心乱了。
“很有可能啊,座师。”亓诗教回答道。他心里非常担心方从哲退下去,否则的话,他亓诗教这一派系的人在朝堂上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诗教,你觉得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如何应付梃击案和红丸案?”
“座师,您应该从孝道的角度上尽量维护郑贵妃和李选侍的形象。劝小皇上不要对她们过于苛责,保全皇家的体面。”
“好吧,就依你说的做。但光是防守没有进攻是对付不了东林党人的。”方从哲对这个方案有些质疑。
“座师,皇上前些天干掉了前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卢受,原因据说是他收受贿赂,贪得无厌。小皇上抄了一大笔脏钱进银库。这说明皇上痛恨官员贪墨,东林党不有一位现成的人选吗?”
“谁啊?”
“李三才。当初万历皇帝爷
查他,到最后不了了之。”
“可李三才并不是东林书院的人啊!”
“座师,你怎么糊涂了,他李三才与东林的交情极深,攻李三才,东林必救。到时候,他们可就落入咱们的圈套了。”
“只好如此了。”方从哲说完,就和心腹们准备弹劾李三才的事。
过了几天,朱由校在养心殿批阅公文,有一封上疏是来自南京御史王允成。
国朝公文制度: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奏公事者,以衙门堂官领衔呈上称为公折,以个人名义呈上称为手本。每种奏章行文方式及用纸大小规格皆有定制。现在刘时敏从匣子里拿出的是六扣白柬、长约七寸的折子,一看就知道是手本。王允成在手本上写道:
“张差闯宫,说者谓疯癫。东宫岂发疯之地?庞保、刘成岂并疯之人?言念及此,可为寒心。今郑氏四十年之恩威犹在,卵翼心腹寔繁有徒,陛下当思所以防之。比者,圣谕多从中出,当,则开炀灶之端;不当,而臣下争执,必成反汗之势,孰若事无大小,尽归内阁。至元辅方从哲,屡劾不去。陛下于选侍移宫后,发一敕谕,不过如常人表明心迹耳,从哲辄封还。夫封后之命,都督之命,贬谪周朝瑞之命,何皆不封还?司马昭之心,路人知之矣。”
这封上疏的内容前面是警告皇上郑贵妃心腹太多,会加害万岁爷;中间则是批评太监干政太多,不如把所有的政事都交给内阁;最后是正文,批方从哲不能任事,放任郑贵妃、李选侍二人为所欲为,霸占着内阁首辅位置不辞官。潜在意思是批方从哲与内廷勾结,才出现那么多宫案。
朱由校看完了以后,心想这又是东林的阴谋。接着皇帝继续批阅公文,他看见一封揭发李三才贪污的奏疏。
【浙党开始反击了。】
最后皇帝看见一封批评皇帝本人的奏疏,这是御史贾继春写的揭帖。
原来是,朱由校夺回乾清宫的当晚,他重重惩治了盗窃趁乱财宝的宫人,有一些太监怀恨在心,制造流言蜚语,说“李选侍上吊自尽,皇八妹投井自杀”,用来迷惑朝臣。
贾继春相信了流言,因而上奏,大意是:新君登基之时,朝廷大臣不应当引导新君违背先帝的意图,逼迫圣上驱逐庶母,使先帝尸骨未寒便不能保护他的姬妾和女儿。
皇帝看完以后,心情有些复杂,这是他头一次被大臣批评。朱由校觉得可能是个误会,他做了一份谕答给内阁:
“朕年幼时,李选侍气势嚣张,欺凌圣母,致使圣母病逝,使朕终生抱恨。皇父病重时,李选侍用她的威势要挟朕,逼封皇后,随后她又霸占着乾清宫。朕现在把李选侍安置在哕鸾宫奉养,仰遵皇父的遗爱,没有不体谅之处。至于盗窃大内珠宝的罪犯,依法处斩,朕的谕旨并无不当之处。”
在谕旨发给内阁的第二天,方从哲写了一份揭帖把谕旨封严退给朱由校。说是:“陛下既然理解先帝的遗爱,就不应该将李选侍的过错暴露出来,传到宫外。”
这是朱由校第一次被封驳谕旨。
【这方老头是怎么想的?嗯,这或许是个显示皇威的好机会。】
休战,东林党不同意要报仇啊,恩恩怨怨就继续下去了。如今,国家的局势一天不如一天,他早就想撇开这个烂摊子给下一任首辅了。
“座师,不能这么做啊!您忘了您的公子方世鸿的事了吗!如果您下野,他们东林党一定会揪着公子和梃击案、红丸案的事不放,最后致您于死地啊!”
方世鸿是方从哲长子,他因父得一闲官,不学无术,沦为一京城浪子。万历四十六年,他在狎妓时牵涉入烟花女子坠马身亡事件。梃击案和红丸案的事,方从哲处理都有瑕疵。这两件事很容易被东林党人放大。
“他们会拿世鸿开刀吗?”一提到儿子,老成稳重的方从哲心乱了。
“很有可能啊,座师。”亓诗教回答道。他心里非常担心方从哲退下去,否则的话,他亓诗教这一派系的人在朝堂上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诗教,你觉得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如何应付梃击案和红丸案?”
“座师,您应该从孝道的角度上尽量维护郑贵妃和李选侍的形象。劝小皇上不要对她们过于苛责,保全皇家的体面。”
“好吧,就依你说的做。但光是防守没有进攻是对付不了东林党人的。”方从哲对这个方案有些质疑。
“座师,皇上前些天干掉了前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卢受,原因据说是他收受贿赂,贪得无厌。小皇上抄了一大笔脏钱进银库。这说明皇上痛恨官员贪墨,东林党不有一位现成的人选吗?”
“谁啊?”
“李三才。当初万历皇帝爷
查他,到最后不了了之。”
“可李三才并不是东林书院的人啊!”
“座师,你怎么糊涂了,他李三才与东林的交情极深,攻李三才,东林必救。到时候,他们可就落入咱们的圈套了。”
“只好如此了。”方从哲说完,就和心腹们准备弹劾李三才的事。
过了几天,朱由校在养心殿批阅公文,有一封上疏是来自南京御史王允成。
国朝公文制度: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奏公事者,以衙门堂官领衔呈上称为公折,以个人名义呈上称为手本。每种奏章行文方式及用纸大小规格皆有定制。现在刘时敏从匣子里拿出的是六扣白柬、长约七寸的折子,一看就知道是手本。王允成在手本上写道:
“张差闯宫,说者谓疯癫。东宫岂发疯之地?庞保、刘成岂并疯之人?言念及此,可为寒心。今郑氏四十年之恩威犹在,卵翼心腹寔繁有徒,陛下当思所以防之。比者,圣谕多从中出,当,则开炀灶之端;不当,而臣下争执,必成反汗之势,孰若事无大小,尽归内阁。至元辅方从哲,屡劾不去。陛下于选侍移宫后,发一敕谕,不过如常人表明心迹耳,从哲辄封还。夫封后之命,都督之命,贬谪周朝瑞之命,何皆不封还?司马昭之心,路人知之矣。”
这封上疏的内容前面是警告皇上郑贵妃心腹太多,会加害万岁爷;中间则是批评太监干政太多,不如把所有的政事都交给内阁;最后是正文,批方从哲不能任事,放任郑贵妃、李选侍二人为所欲为,霸占着内阁首辅位置不辞官。潜在意思是批方从哲与内廷勾结,才出现那么多宫案。
朱由校看完了以后,心想这又是东林的阴谋。接着皇帝继续批阅公文,他看见一封揭发李三才贪污的奏疏。
【浙党开始反击了。】
最后皇帝看见一封批评皇帝本人的奏疏,这是御史贾继春写的揭帖。
原来是,朱由校夺回乾清宫的当晚,他重重惩治了盗窃趁乱财宝的宫人,有一些太监怀恨在心,制造流言蜚语,说“李选侍上吊自尽,皇八妹投井自杀”,用来迷惑朝臣。
贾继春相信了流言,因而上奏,大意是:新君登基之时,朝廷大臣不应当引导新君违背先帝的意图,逼迫圣上驱逐庶母,使先帝尸骨未寒便不能保护他的姬妾和女儿。
皇帝看完以后,心情有些复杂,这是他头一次被大臣批评。朱由校觉得可能是个误会,他做了一份谕答给内阁:
“朕年幼时,李选侍气势嚣张,欺凌圣母,致使圣母病逝,使朕终生抱恨。皇父病重时,李选侍用她的威势要挟朕,逼封皇后,随后她又霸占着乾清宫。朕现在把李选侍安置在哕鸾宫奉养,仰遵皇父的遗爱,没有不体谅之处。至于盗窃大内珠宝的罪犯,依法处斩,朕的谕旨并无不当之处。”
在谕旨发给内阁的第二天,方从哲写了一份揭帖把谕旨封严退给朱由校。说是:“陛下既然理解先帝的遗爱,就不应该将李选侍的过错暴露出来,传到宫外。”
这是朱由校第一次被封驳谕旨。
【这方老头是怎么想的?嗯,这或许是个显示皇威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