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李三古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达“大陆第8号令”,命令华中方面军与海军协同,兵分三路,攻占南京。
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首都卫戍部队司令长官,部署南京保卫战。
12月8日,日军占领了南京的所有外围阵地,形成了对南京的三面包围。
12月9日,日本侵略军松井司令官向南京城内空投了"投降劝告书“,要求中国军队在12月10日以前投降。
但中国军队没有理会日军的”投降劝告书“,仍然坚持顽强抵抗。于是日军在12月10日对南京城发动了总攻。
到12月12日为止的3天激战中,日军伤亡人数多达7200余人(死2600人,负伤4600人),但仍没有能够突入南京城内。
日军恼羞成怒,除加紧进攻外,还继续增调援兵。
经过激战,因敌我力量对比太过悬殊,南京各城门先后被日军攻陷,中国守军节节抵抗,牺牲无数。
12日,唐生智奉蒋介石命令,下达守军撤退令。守军各部因撤退失序,多数滞留城内,被日军大量屠杀,损失惨重。
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关于南京保卫战,穿越前,柯岩这个bJ大学历史系的高材生,是知道的非常清楚的。而对于后世对这一段屈辱历史的褒贬,他也有自己的见解。
说实话,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在这条浩浩长河里,像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日本侵略中国这些历史墨点,给中华文明带来的是永远抹不掉的阴暗。但却也给我们后人以永远的警醒。
国弱就会民穷,民穷就会被动挨打!这是颠扑不破的铁律。我们总说国富民强,只有国家富裕了人民才会强大;国家强大了人民才会过上富裕生活。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最黑暗,却又是最璀璨的时间节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日战争。
而南京保卫战,也像淞沪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保卫战一样,载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光辉史册。
南京保卫战是在怎样的战争背景下进行的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吧!
淞沪会战末期,日军从杭州湾登陆,对上海进行翼侧包围。
中国第三战区为避免上海作战部队两面受敌和为巩固首都,下令该地中国军队向南京外围既设阵地转移。
日军遂于1937年11月12日占领上海,随即又乘胜西进,企图一举攻占南京,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日军攻占上海后,由于第10军并未遭到中国军队的坚强抗击,部队伤亡甚少,于是乘胜西进,不愿遵守参谋本部所规定的作战地域限制线,于11月15日夜决定“以军主力独立果断地向南京追击”。
当参谋本部致电令其停止前进时,“华中方面军”向大本营提出意见,强烈要求“攻占南京”。
在此情况下,参谋本部不得不重新修订其作战计划。
事实上,“七七事变”中日战争开始以来,英、美等国虽然并未对中国的抗战进行实际的支援,但相互的贸易仍在进行,特别是德国仍与中国进行军火贸易,苏联在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后更积极支援中国武器装备等。
1937年11月初,日本在内阁中成立了一个第四委员会,专门研究是否宣战的问题。最后结论是“宣战对日本方面不利”,决定仍维持不宣而战的局面。
由于战局的不断扩大并有向长期化发展的可能,11月16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废除只适用于战时的《战时大本营令》,重新制订一个既适用于战时,也适用于“事变之际,按期需要可得设置大本营”的《大本营令》,规定“陆、海军大臣既作为国务... -->>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达“大陆第8号令”,命令华中方面军与海军协同,兵分三路,攻占南京。
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首都卫戍部队司令长官,部署南京保卫战。
12月8日,日军占领了南京的所有外围阵地,形成了对南京的三面包围。
12月9日,日本侵略军松井司令官向南京城内空投了"投降劝告书“,要求中国军队在12月10日以前投降。
但中国军队没有理会日军的”投降劝告书“,仍然坚持顽强抵抗。于是日军在12月10日对南京城发动了总攻。
到12月12日为止的3天激战中,日军伤亡人数多达7200余人(死2600人,负伤4600人),但仍没有能够突入南京城内。
日军恼羞成怒,除加紧进攻外,还继续增调援兵。
经过激战,因敌我力量对比太过悬殊,南京各城门先后被日军攻陷,中国守军节节抵抗,牺牲无数。
12日,唐生智奉蒋介石命令,下达守军撤退令。守军各部因撤退失序,多数滞留城内,被日军大量屠杀,损失惨重。
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关于南京保卫战,穿越前,柯岩这个bJ大学历史系的高材生,是知道的非常清楚的。而对于后世对这一段屈辱历史的褒贬,他也有自己的见解。
说实话,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在这条浩浩长河里,像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日本侵略中国这些历史墨点,给中华文明带来的是永远抹不掉的阴暗。但却也给我们后人以永远的警醒。
国弱就会民穷,民穷就会被动挨打!这是颠扑不破的铁律。我们总说国富民强,只有国家富裕了人民才会强大;国家强大了人民才会过上富裕生活。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最黑暗,却又是最璀璨的时间节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日战争。
而南京保卫战,也像淞沪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保卫战一样,载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光辉史册。
南京保卫战是在怎样的战争背景下进行的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吧!
淞沪会战末期,日军从杭州湾登陆,对上海进行翼侧包围。
中国第三战区为避免上海作战部队两面受敌和为巩固首都,下令该地中国军队向南京外围既设阵地转移。
日军遂于1937年11月12日占领上海,随即又乘胜西进,企图一举攻占南京,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日军攻占上海后,由于第10军并未遭到中国军队的坚强抗击,部队伤亡甚少,于是乘胜西进,不愿遵守参谋本部所规定的作战地域限制线,于11月15日夜决定“以军主力独立果断地向南京追击”。
当参谋本部致电令其停止前进时,“华中方面军”向大本营提出意见,强烈要求“攻占南京”。
在此情况下,参谋本部不得不重新修订其作战计划。
事实上,“七七事变”中日战争开始以来,英、美等国虽然并未对中国的抗战进行实际的支援,但相互的贸易仍在进行,特别是德国仍与中国进行军火贸易,苏联在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后更积极支援中国武器装备等。
1937年11月初,日本在内阁中成立了一个第四委员会,专门研究是否宣战的问题。最后结论是“宣战对日本方面不利”,决定仍维持不宣而战的局面。
由于战局的不断扩大并有向长期化发展的可能,11月16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废除只适用于战时的《战时大本营令》,重新制订一个既适用于战时,也适用于“事变之际,按期需要可得设置大本营”的《大本营令》,规定“陆、海军大臣既作为国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