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综]母仪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家弄了温泉庄子,胤褆那时候势头正盛,自然占了个好地方,原本是打算给大福晋修养的,只是太医后来说,大福晋身体太虚,不适合泡温泉,后来反倒是他们家大格格二格格去的次数比较多一些。到了如今,一家子被关在这个直郡王府里,温泉庄子也的确是用不上了,与其便宜了在那边看守庄子的奴才,还不如直接拿来抵债呢!
胤褆之所以这么干脆,是因为他猜得出来,胤禩手底下那些人肯定还不出这笔钱来,所以,他才不想被这些人拿出来当由头呢!另外胤褆觉得自个虽说被圈起来了,实际上运气还算是不错,起码没削爵,总算还有些希望,因此,他其实并不希望触怒了康熙。
胤禛自掏腰包,将温泉庄子买了下来,这些钱算是给胤褆还债了,虽说其实那个庄子比起胤褆的欠款来说还差了那么几万,不过,胤褆这个态度都出来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胤褆的事情解决了,然后就是其他宗室的问题了。胤禩自个没欠钱,主要是他曾经一度管着内务府,又是个很能和光同尘的性子,所以,得到的孝敬不少,后来呢,又有许多门人奴才孝敬,还有个便宜丈人是做皇商的,每年送来的钱财都不是什么小数目,所以,他还真不缺钱。
但是架不住亲戚缺钱,比如说安郡王府!安郡王府自从岳乐死后就每况愈下,康熙一贯看岳乐不顺眼,当初差点得了皇位就不说了,后来康熙登基之后,他也因为当年顺治的缘故做宗正,当年将还是个不能当家做主小皇帝的康熙压得喘不过气来。尤其,作为宗正,他居然还不帮着皇帝对付鳌拜,所以,等到康熙亲政之后,岳乐和他这一支就一路下滑,如今也就是靠着一个旗主的名号撑场面而已。等着安郡王一死,下面爵位还不知道要降成什么,最重要的是,这一代的安郡王玛尔珲还没个嫡子,这就是明晃晃的夺爵的理由!
安郡王一家子人口众多,岳乐那个时候有一阵子生一个死一个,因此,家里福晋,侧福晋,格格,侍妾什么的,都属于超编的,等到继福晋生了嫡子之后,然后一连串的儿子女儿就都冒出来了。这些年安郡王府那真的是人满为患,偏偏没几个肯分家,这也导致了家里头开支真的很紧张,那点家业压根不够花的,稍微有点什么大事,为了不至于卖房卖地,就得借钱。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一家子在户部那边的借条都有一大叠了!
因为对胤禩的厌恶,胤禛第一把火就直接烧到了安郡王府上。
可想而知,这一家子是还不出钱来的,只好在那里哭穷,放狠话,胤禛对此无动于衷,要是放狠话就有用,那现在的胜利者应该是最能放狠话的胤褆才对,可这位压根没嚣张几天,就老老实实窝在自个家里了!
胤禛也不硬收,他就是先将欠债比较多,地位也比较高的人家都先去了一圈,提醒了一下对方,该还钱了,然后就施施然回去了。
这些人还以为胤禛拿他们没办法了呢,结果,在胤禟的帮助下,他们没多久,就顺利将这些人家的家底给摸清楚了。
其实这年头,各种不动产是很容易搞清楚的,因为这些都得在户部留档,没有相应的契书,这些就是非法的,所以,除了那些隐田,其他的庄子铺子什么的,都可以在户部查到,而胤禟呢,对于那些庄子铺子的估价也非常精准,然后呢,又派人将这些人家家里的奴婢数量给大致统计了出来,按照市面上奴婢的正常平均价格计算了一下,再看看这些人家最近在市场上消费的情况,然后就写了折子,直接弹劾。
康熙要求下面的人还债,本来也不是因为朝廷没钱,虽说为了胤礽的事情,父子两个抢着挖墙脚,以至于国库里头的确损失了不少钱,但是很快呢,又有新的收入进账,如今暂时也没有太多需要花钱的地方,因此,康熙的本意就是想要借此敲打一下群臣,让他们知道谁才是主子,谁才是债主。
但是等到胤禛在朝堂上头,将数据一项项地罗列出来,康熙顿时也怒了。就像是一开始的时候,康熙没想到放开了借钱的口子,大家都将国库当做自个家的公中库房一样,没钱了就来打个借条,有的人甚至直接问国库借钱去跑官,官位到手了,也不知道还钱,结果就是国库里头原本放银子的箱子里头,借条是成堆拜访,反倒是银子,占的地方不多了!要不是前些年的时候,朝廷开辟了新的财源,如今国库真的要空虚了!
结果呢,国库有钱了,借钱的人也更加胆大妄为了起来。做皇帝的,多半宽于律己,严于律人,康熙自个也是大把地往外撒钱,今儿个修行宫,明儿个修皇宫,春天要南巡,秋天要北上,夏天要避暑,冬天要避寒,总之,消停的时候真的很少,但是呢,朕是皇帝,天下之主,花钱是应该的,你们这些做大臣的,看起来比朕这个做皇帝的还滋润,关键是,借的还是朝廷的钱,也就是朕的钱,居然还敢这么嚣张?
要是真的家里穷,过不下去也就算了,若是手底下的忠臣还是个两袖清风的清官的话,康熙还是不介意花点钱接济一下的,可是你们这些人,有钱买古董,有钱捧名角,有钱逛八大胡同,家里头养着起码两位数的小妾,儿子女儿一个接一个的生,找个外室还得花钱给外室置宅,城外良田阡陌相连,城里铺子一个接一个……怎么有的人听起来比自个还有钱的样子,这就让康熙忍不了了。
然后,康熙就同意了胤禛的追债计划,家里有产业的,可以给他们一定的时限筹措欠款,但是过了期限还不肯还钱,那么,户部就会强行没收他们的田产,铺面,然后按照之前处理那些被查抄官员家产的法子,将这些田产铺面售卖出去,售卖出去的钱用来抵债,田产铺面不够还,那就卖宅子,宅子再不够,那就卖人,毕竟家里没钱,还养着那么多奴婢干什么,要是还不够,那就得问问,你借了那么多钱,到底干嘛了!这些借钱的,又不都是江南那边,是因为接驾欠下来的亏空,就这些亏空,康熙可也是给了肥差让他们自觉补足的。
而那些家里没什么产业,的确是比较穷的,那么列个还款计划,从俸禄里面扣,一个月扣多少,反正这种人本来也欠不了多少钱,靠着俸禄也够还了。
胤禛拿出来的条陈顿时将满朝文武打了个措手不及,谁家没点产业什么的,朝廷这是要赶尽杀绝啊!
他们之前能在那里哭穷,现在呢,事实证明,他们不穷,既然不肯主动还,那么朝廷也只能强制执行了!
当然,一味地强制那也不好,其实欠钱最多的,还是那些旗人和包衣,纯粹的汉人,那是臣子,不是奴才,还真没有奴才跟皇家亲近,等闲真不敢欠朝廷的银子,除非是投靠了某位爷做门人,做奴才,否则的话,真没这个底气借钱。
而旗人呢,其实也是最麻烦的一个群体,他们是大清统治中原的中坚力量,哪怕旗人如今大多数战斗力已经下降到了一个让人目瞪口呆的地步,家里的盔甲刀枪都拿去换钱了,但是,上层信任的还是旗人。
底层的旗人日子也不好过,他们能做的事情太少了,原本按照祖制,这些旗人其实就相当于过去的府兵,算是专业兵种,平时的时候可以务农什么的,战事来的时候,他们就应该上战场,朝廷也花了大价钱养着他们。问题是,旗人繁衍很快,从最初的几十万到现在几百万甚至快要上千万,每年朝廷光是在丁银上就不知道要花多少银子。
朝廷很多次都想要整顿旗务,但是某种程度上,底层的旗人差不多已经快要被养废掉了,一个个就靠着丁银混日子,之前曾经想要让一些旗人返回龙兴之地回垦,结果这些旗人还没走出去多远呢,就把分给他们的种子农具什么的都卖掉了,就算是到地方再发也没用,他们照旧卖了混日子,压根对于种田没什么兴趣。
底层的那些旗人除了碰瓷打秋风之外,他们也没那个资格找国库借钱,但问题是,他们人多啊,人多到已经变成了朝廷的负担,朝廷现在宁可花钱养着绿营,也不愿意再养着这些大爷了!
但是呢,那些旗主呢,横竖不用他们花钱,他们仗着手底下这么多人,不管朝廷到底能不能支撑得起这样的开销,就是摆出一副要为底层的旗人讨公道的架势,死活不肯同意整顿旗务,放开祖制,让那些旗人自个讨生活。
所以,如今在清债的同时,最好要给底层的那些旗人一些甜头,免得他们跟着上头那些什么都统,旗主之类的闹腾起来,回头搅出什么大事来。
指望这些懒汉一下子就肯勤劳致富,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像是后世那些啃老族一般,宁可让自家爹妈出去干一两千的杂工,也不愿意自个走进社会接受社会的毒打,他们也是一样的,宁可躺在家里头啥事不干,寅吃卯粮,实在没办法,跑到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富贵亲戚那里打秋风,也不肯脚踏实地去干事。分给他们的土地,他们宁可租出去,也不肯自个耕种,问题是,收上来的租子才能有多少,压根不可能够一家子嚼用的,家里有点变故,就得卖房卖地了。
朝廷显然也不可能提供这么多的工作岗位,所以能怎么办呢?只有搞集资,做集体企业,给他们分红了。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像是这种时候,因为一切都还在萌芽,所以,随便找找,都能找到一些发财的点子,但是用不了多久,就会有许多竞争者冒出来了,就像是当年许多国企被私企打败,不得不破产,那些曾经吃惯了大锅饭的职工也只能黯然下岗,找别的生计。
但是,暂时将下面那些旗人糊弄过去,缓解一下矛盾就够了。
胤禛在折子上提出了一些建议,表示可以从收回来的欠款里头,拿出一笔钱来,办一些作坊,作为旗人的集体产业,当然,前提是他们需要拿钱入股,入股的钱越多,分红就越多,而且这是强制性的,如果拿不出钱来,要么自个进去做工,用工钱抵扣,要么就是用丁银抵扣,总比让他们回屯来得靠谱一些。至于作坊什么的,别的不好做,什么火柴,肥皂,卷烟什么的,都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再不济,糊火柴盒子,肥皂盒子,卷烟盒子总可以吧!
一开始的时候多给点好处,等之后嘛,也就得培养他们自食其力的习惯了。
这是舒云帮着出的主意,实际上,舒云的想法更加惊世骇俗一些,她既然没那么魄力重新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家,那么,也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改变。旗人一直高高在上,显然不符合舒云的想法,她觉得,需要排除旗人与汉人之间的隔阂,那么要么就是废掉八旗制度,要么就是直接扩大化,让汉人还有其他民族的人也可以入旗,一步步享受与旗人对等的待遇,真正实现民族融合,而不是表面上的所谓满汉一体,那完全是忽悠人的!哪怕到了后来,汉臣占据了朝堂上大半的江山了,还是不得上层信任。
所以,现在呢,其实就是过渡期的主意,那就是废除旗人的一部分特权。这也是朝廷愿意看到的,没办法,现在没仗可打,旗人自然不可能通过战争的形势消耗掉,旗人的生育能力又没什么问题,这个时候,朝廷一般情况下都是在鼓励生育的,所以,旗人数量越来越多,上层早就已经意识到,再这么下去,朝廷再能挣钱,也养不活越来越多吃白饭的了!所以,削减这方面的开支是必然的行为。
实际上朝廷已经削减了不少,再减下去,旗人几乎就要造反了!
所以,胤禛这种温水煮青蛙一样的手段让康熙很是看好,将发丁银的机构从朝廷变成那些变相集资出来的作坊,然后呢,久而久之,他们自然忘了可以从朝廷领取丁银了!
对于胤禛可以说是开创性的剑意,康熙还是比较看好的,原本康熙还觉得胤禛有的时候有些死脑筋,不知道变通,看样子,以前是人家没机会,其实这个儿子想法还是比较灵活的。
胤禛这样的操作也让整个朝堂上的人对他另眼相看了,其实,大清的许多问题聪明人都能看得出来,只是大家其实都没什么靠谱的办法,一个祖制,就足够让大家闭嘴了!
胤禛这个办法就很好,也没花朝廷多少钱,也没让那些旗人蒙受什么损失,似乎是皆大欢喜。
拉拢了下面的旗丁,那么,上层那些旗人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没有下面的旗人,他们能够组织起来的力量也就是那么大,要是不听话,康熙完全可以借着这次的机会,剥夺他们手上的权力,就像是之前利用擒拿鳌拜,平定三藩之类的事情,问罪各旗里头的中上层,然后将他们的职位塞给各家的旁支,一方面分化了各个家族的势力,另一方面,终于在实质意义上掌握了八旗。
而现在呢,也是一样的道理,你们这些人想要投靠新主子,那么,直接将你们换掉就是了,根本不需要再做什么!
这么一番组合拳之后,大家都消停了,各家其实手里头都有些钱,如今干脆老老实实忍痛拿出了一批钱财来,先还上一部分,其他的呢,表示需要一定时间来周转,毕竟,将家里的那些不动产还有什么古董书画之类变卖,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尤其如今还是一大堆人要变卖,肯定市面上都要压价,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大家都担心,自个要是动作慢一点,就要被当做典型杀鸡骇猴了!
看别人倒霉大家可以当热闹看,但是乐子落到自个头上,没几个人能够坦然承受的,因此,哪怕明知道要折本压价,一个个也只能开始想办法找熟人,找中人将手里头能够换钱的东西拿出来变卖了。还有一些破下限的,直接将自个府里头一些什么瘦马,戏子之类的拿出来卖的,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人真舍不得卖自家的不动产,但是到了这个时候,真的是不得不卖,倒是让不少不怎么缺钱的人家趁机给自家添了一些产业。
内务府那边在康熙的暗示下,也暗中找人购买了一些比较珍贵的书画摆件什么的,纳入了康熙的私库之中。
胤禩本来就是靠着利益才能将一群人拉拢到了自个的麾下,结果如今发现,这些人也不怎么靠谱,他们的权势在被釜底抽薪之后,也就是空中楼阁,胤禩顿时有些抓瞎起来,不过,他还是摆出了一副尽力周转的样子,遇上谁家还钱的时候不凑手了,会接济一番,然后又得了一番恭维夸赞和表忠心的话。
而论起拉拢人心,胤禩的手段就比康熙差远了,康熙深谙打一巴掌给一甜枣的套路,很快又有旨意下来了。
家弄了温泉庄子,胤褆那时候势头正盛,自然占了个好地方,原本是打算给大福晋修养的,只是太医后来说,大福晋身体太虚,不适合泡温泉,后来反倒是他们家大格格二格格去的次数比较多一些。到了如今,一家子被关在这个直郡王府里,温泉庄子也的确是用不上了,与其便宜了在那边看守庄子的奴才,还不如直接拿来抵债呢!
胤褆之所以这么干脆,是因为他猜得出来,胤禩手底下那些人肯定还不出这笔钱来,所以,他才不想被这些人拿出来当由头呢!另外胤褆觉得自个虽说被圈起来了,实际上运气还算是不错,起码没削爵,总算还有些希望,因此,他其实并不希望触怒了康熙。
胤禛自掏腰包,将温泉庄子买了下来,这些钱算是给胤褆还债了,虽说其实那个庄子比起胤褆的欠款来说还差了那么几万,不过,胤褆这个态度都出来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胤褆的事情解决了,然后就是其他宗室的问题了。胤禩自个没欠钱,主要是他曾经一度管着内务府,又是个很能和光同尘的性子,所以,得到的孝敬不少,后来呢,又有许多门人奴才孝敬,还有个便宜丈人是做皇商的,每年送来的钱财都不是什么小数目,所以,他还真不缺钱。
但是架不住亲戚缺钱,比如说安郡王府!安郡王府自从岳乐死后就每况愈下,康熙一贯看岳乐不顺眼,当初差点得了皇位就不说了,后来康熙登基之后,他也因为当年顺治的缘故做宗正,当年将还是个不能当家做主小皇帝的康熙压得喘不过气来。尤其,作为宗正,他居然还不帮着皇帝对付鳌拜,所以,等到康熙亲政之后,岳乐和他这一支就一路下滑,如今也就是靠着一个旗主的名号撑场面而已。等着安郡王一死,下面爵位还不知道要降成什么,最重要的是,这一代的安郡王玛尔珲还没个嫡子,这就是明晃晃的夺爵的理由!
安郡王一家子人口众多,岳乐那个时候有一阵子生一个死一个,因此,家里福晋,侧福晋,格格,侍妾什么的,都属于超编的,等到继福晋生了嫡子之后,然后一连串的儿子女儿就都冒出来了。这些年安郡王府那真的是人满为患,偏偏没几个肯分家,这也导致了家里头开支真的很紧张,那点家业压根不够花的,稍微有点什么大事,为了不至于卖房卖地,就得借钱。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一家子在户部那边的借条都有一大叠了!
因为对胤禩的厌恶,胤禛第一把火就直接烧到了安郡王府上。
可想而知,这一家子是还不出钱来的,只好在那里哭穷,放狠话,胤禛对此无动于衷,要是放狠话就有用,那现在的胜利者应该是最能放狠话的胤褆才对,可这位压根没嚣张几天,就老老实实窝在自个家里了!
胤禛也不硬收,他就是先将欠债比较多,地位也比较高的人家都先去了一圈,提醒了一下对方,该还钱了,然后就施施然回去了。
这些人还以为胤禛拿他们没办法了呢,结果,在胤禟的帮助下,他们没多久,就顺利将这些人家的家底给摸清楚了。
其实这年头,各种不动产是很容易搞清楚的,因为这些都得在户部留档,没有相应的契书,这些就是非法的,所以,除了那些隐田,其他的庄子铺子什么的,都可以在户部查到,而胤禟呢,对于那些庄子铺子的估价也非常精准,然后呢,又派人将这些人家家里的奴婢数量给大致统计了出来,按照市面上奴婢的正常平均价格计算了一下,再看看这些人家最近在市场上消费的情况,然后就写了折子,直接弹劾。
康熙要求下面的人还债,本来也不是因为朝廷没钱,虽说为了胤礽的事情,父子两个抢着挖墙脚,以至于国库里头的确损失了不少钱,但是很快呢,又有新的收入进账,如今暂时也没有太多需要花钱的地方,因此,康熙的本意就是想要借此敲打一下群臣,让他们知道谁才是主子,谁才是债主。
但是等到胤禛在朝堂上头,将数据一项项地罗列出来,康熙顿时也怒了。就像是一开始的时候,康熙没想到放开了借钱的口子,大家都将国库当做自个家的公中库房一样,没钱了就来打个借条,有的人甚至直接问国库借钱去跑官,官位到手了,也不知道还钱,结果就是国库里头原本放银子的箱子里头,借条是成堆拜访,反倒是银子,占的地方不多了!要不是前些年的时候,朝廷开辟了新的财源,如今国库真的要空虚了!
结果呢,国库有钱了,借钱的人也更加胆大妄为了起来。做皇帝的,多半宽于律己,严于律人,康熙自个也是大把地往外撒钱,今儿个修行宫,明儿个修皇宫,春天要南巡,秋天要北上,夏天要避暑,冬天要避寒,总之,消停的时候真的很少,但是呢,朕是皇帝,天下之主,花钱是应该的,你们这些做大臣的,看起来比朕这个做皇帝的还滋润,关键是,借的还是朝廷的钱,也就是朕的钱,居然还敢这么嚣张?
要是真的家里穷,过不下去也就算了,若是手底下的忠臣还是个两袖清风的清官的话,康熙还是不介意花点钱接济一下的,可是你们这些人,有钱买古董,有钱捧名角,有钱逛八大胡同,家里头养着起码两位数的小妾,儿子女儿一个接一个的生,找个外室还得花钱给外室置宅,城外良田阡陌相连,城里铺子一个接一个……怎么有的人听起来比自个还有钱的样子,这就让康熙忍不了了。
然后,康熙就同意了胤禛的追债计划,家里有产业的,可以给他们一定的时限筹措欠款,但是过了期限还不肯还钱,那么,户部就会强行没收他们的田产,铺面,然后按照之前处理那些被查抄官员家产的法子,将这些田产铺面售卖出去,售卖出去的钱用来抵债,田产铺面不够还,那就卖宅子,宅子再不够,那就卖人,毕竟家里没钱,还养着那么多奴婢干什么,要是还不够,那就得问问,你借了那么多钱,到底干嘛了!这些借钱的,又不都是江南那边,是因为接驾欠下来的亏空,就这些亏空,康熙可也是给了肥差让他们自觉补足的。
而那些家里没什么产业,的确是比较穷的,那么列个还款计划,从俸禄里面扣,一个月扣多少,反正这种人本来也欠不了多少钱,靠着俸禄也够还了。
胤禛拿出来的条陈顿时将满朝文武打了个措手不及,谁家没点产业什么的,朝廷这是要赶尽杀绝啊!
他们之前能在那里哭穷,现在呢,事实证明,他们不穷,既然不肯主动还,那么朝廷也只能强制执行了!
当然,一味地强制那也不好,其实欠钱最多的,还是那些旗人和包衣,纯粹的汉人,那是臣子,不是奴才,还真没有奴才跟皇家亲近,等闲真不敢欠朝廷的银子,除非是投靠了某位爷做门人,做奴才,否则的话,真没这个底气借钱。
而旗人呢,其实也是最麻烦的一个群体,他们是大清统治中原的中坚力量,哪怕旗人如今大多数战斗力已经下降到了一个让人目瞪口呆的地步,家里的盔甲刀枪都拿去换钱了,但是,上层信任的还是旗人。
底层的旗人日子也不好过,他们能做的事情太少了,原本按照祖制,这些旗人其实就相当于过去的府兵,算是专业兵种,平时的时候可以务农什么的,战事来的时候,他们就应该上战场,朝廷也花了大价钱养着他们。问题是,旗人繁衍很快,从最初的几十万到现在几百万甚至快要上千万,每年朝廷光是在丁银上就不知道要花多少银子。
朝廷很多次都想要整顿旗务,但是某种程度上,底层的旗人差不多已经快要被养废掉了,一个个就靠着丁银混日子,之前曾经想要让一些旗人返回龙兴之地回垦,结果这些旗人还没走出去多远呢,就把分给他们的种子农具什么的都卖掉了,就算是到地方再发也没用,他们照旧卖了混日子,压根对于种田没什么兴趣。
底层的那些旗人除了碰瓷打秋风之外,他们也没那个资格找国库借钱,但问题是,他们人多啊,人多到已经变成了朝廷的负担,朝廷现在宁可花钱养着绿营,也不愿意再养着这些大爷了!
但是呢,那些旗主呢,横竖不用他们花钱,他们仗着手底下这么多人,不管朝廷到底能不能支撑得起这样的开销,就是摆出一副要为底层的旗人讨公道的架势,死活不肯同意整顿旗务,放开祖制,让那些旗人自个讨生活。
所以,如今在清债的同时,最好要给底层的那些旗人一些甜头,免得他们跟着上头那些什么都统,旗主之类的闹腾起来,回头搅出什么大事来。
指望这些懒汉一下子就肯勤劳致富,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像是后世那些啃老族一般,宁可让自家爹妈出去干一两千的杂工,也不愿意自个走进社会接受社会的毒打,他们也是一样的,宁可躺在家里头啥事不干,寅吃卯粮,实在没办法,跑到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富贵亲戚那里打秋风,也不肯脚踏实地去干事。分给他们的土地,他们宁可租出去,也不肯自个耕种,问题是,收上来的租子才能有多少,压根不可能够一家子嚼用的,家里有点变故,就得卖房卖地了。
朝廷显然也不可能提供这么多的工作岗位,所以能怎么办呢?只有搞集资,做集体企业,给他们分红了。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像是这种时候,因为一切都还在萌芽,所以,随便找找,都能找到一些发财的点子,但是用不了多久,就会有许多竞争者冒出来了,就像是当年许多国企被私企打败,不得不破产,那些曾经吃惯了大锅饭的职工也只能黯然下岗,找别的生计。
但是,暂时将下面那些旗人糊弄过去,缓解一下矛盾就够了。
胤禛在折子上提出了一些建议,表示可以从收回来的欠款里头,拿出一笔钱来,办一些作坊,作为旗人的集体产业,当然,前提是他们需要拿钱入股,入股的钱越多,分红就越多,而且这是强制性的,如果拿不出钱来,要么自个进去做工,用工钱抵扣,要么就是用丁银抵扣,总比让他们回屯来得靠谱一些。至于作坊什么的,别的不好做,什么火柴,肥皂,卷烟什么的,都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再不济,糊火柴盒子,肥皂盒子,卷烟盒子总可以吧!
一开始的时候多给点好处,等之后嘛,也就得培养他们自食其力的习惯了。
这是舒云帮着出的主意,实际上,舒云的想法更加惊世骇俗一些,她既然没那么魄力重新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家,那么,也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改变。旗人一直高高在上,显然不符合舒云的想法,她觉得,需要排除旗人与汉人之间的隔阂,那么要么就是废掉八旗制度,要么就是直接扩大化,让汉人还有其他民族的人也可以入旗,一步步享受与旗人对等的待遇,真正实现民族融合,而不是表面上的所谓满汉一体,那完全是忽悠人的!哪怕到了后来,汉臣占据了朝堂上大半的江山了,还是不得上层信任。
所以,现在呢,其实就是过渡期的主意,那就是废除旗人的一部分特权。这也是朝廷愿意看到的,没办法,现在没仗可打,旗人自然不可能通过战争的形势消耗掉,旗人的生育能力又没什么问题,这个时候,朝廷一般情况下都是在鼓励生育的,所以,旗人数量越来越多,上层早就已经意识到,再这么下去,朝廷再能挣钱,也养不活越来越多吃白饭的了!所以,削减这方面的开支是必然的行为。
实际上朝廷已经削减了不少,再减下去,旗人几乎就要造反了!
所以,胤禛这种温水煮青蛙一样的手段让康熙很是看好,将发丁银的机构从朝廷变成那些变相集资出来的作坊,然后呢,久而久之,他们自然忘了可以从朝廷领取丁银了!
对于胤禛可以说是开创性的剑意,康熙还是比较看好的,原本康熙还觉得胤禛有的时候有些死脑筋,不知道变通,看样子,以前是人家没机会,其实这个儿子想法还是比较灵活的。
胤禛这样的操作也让整个朝堂上的人对他另眼相看了,其实,大清的许多问题聪明人都能看得出来,只是大家其实都没什么靠谱的办法,一个祖制,就足够让大家闭嘴了!
胤禛这个办法就很好,也没花朝廷多少钱,也没让那些旗人蒙受什么损失,似乎是皆大欢喜。
拉拢了下面的旗丁,那么,上层那些旗人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没有下面的旗人,他们能够组织起来的力量也就是那么大,要是不听话,康熙完全可以借着这次的机会,剥夺他们手上的权力,就像是之前利用擒拿鳌拜,平定三藩之类的事情,问罪各旗里头的中上层,然后将他们的职位塞给各家的旁支,一方面分化了各个家族的势力,另一方面,终于在实质意义上掌握了八旗。
而现在呢,也是一样的道理,你们这些人想要投靠新主子,那么,直接将你们换掉就是了,根本不需要再做什么!
这么一番组合拳之后,大家都消停了,各家其实手里头都有些钱,如今干脆老老实实忍痛拿出了一批钱财来,先还上一部分,其他的呢,表示需要一定时间来周转,毕竟,将家里的那些不动产还有什么古董书画之类变卖,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尤其如今还是一大堆人要变卖,肯定市面上都要压价,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大家都担心,自个要是动作慢一点,就要被当做典型杀鸡骇猴了!
看别人倒霉大家可以当热闹看,但是乐子落到自个头上,没几个人能够坦然承受的,因此,哪怕明知道要折本压价,一个个也只能开始想办法找熟人,找中人将手里头能够换钱的东西拿出来变卖了。还有一些破下限的,直接将自个府里头一些什么瘦马,戏子之类的拿出来卖的,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人真舍不得卖自家的不动产,但是到了这个时候,真的是不得不卖,倒是让不少不怎么缺钱的人家趁机给自家添了一些产业。
内务府那边在康熙的暗示下,也暗中找人购买了一些比较珍贵的书画摆件什么的,纳入了康熙的私库之中。
胤禩本来就是靠着利益才能将一群人拉拢到了自个的麾下,结果如今发现,这些人也不怎么靠谱,他们的权势在被釜底抽薪之后,也就是空中楼阁,胤禩顿时有些抓瞎起来,不过,他还是摆出了一副尽力周转的样子,遇上谁家还钱的时候不凑手了,会接济一番,然后又得了一番恭维夸赞和表忠心的话。
而论起拉拢人心,胤禩的手段就比康熙差远了,康熙深谙打一巴掌给一甜枣的套路,很快又有旨意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