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霓虹灯下四通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豫东平原有这么一个村庄——杨楼村。
杨楼村地处豫鲁苏徽四省交界处,隶属河南省淮阳县。在淮阳的东北,与鹿邑县太康县和商丘市的柘城县接壤。处于四县的边缘。
杨楼村地里条件先天优越。
两条土路从村子里交叉而过。
向东通向老子故里鹿邑县,通车里程90里,再向东40里直达安徽亳州。
向西通向太康县,通车里程50里。从太康出发路过杞县、尉氏直达省会郑州,还可以向西路过扶沟直达许昌。
向北通向柘城县,通车里程70里,直达商丘,与京沪线连接。
向南通向古陈州,直达周口,漯河,与京广线连接。
关于杨楼村,有一个传说,本来京广线是从杨楼村路过,因为杨楼村距离袁世凯老家项城(县级市)比较近,民国时期,袁世凯害怕破坏了自家风水,便改道向西。
另一个传说是袁世凯害怕战火延伸到家乡,改道向西。
传说不可相信。但是当地老百姓看到公路沿线经济飞速发展,特别是漯河平顶山的经济,闲谈时心里还是有一种怨气,埋怨袁世凯不为家乡办好事,总是嫉妒地说:“要不是袁世凯改道,京广线就途径我们这里了,那样该多好啊,说不定我们这里的经济比现在强多了!”
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淮阳。
淮阳县就是历史上的陈国,又称呼过陈州。
以陈州为中心,周围几个县也是历史上有名的。
项城县有历史上的南顿古国。
西华县是女娲的故里。
鹿邑县是老子的故里。
太康县是陈胜吴广的故里,当时名叫阳夏。
商水县是汉朝五代公卿袁氏故里,袁绍袁术兄弟更是三国里有名的人物。
在陈国东北和鹿邑之间还有一个历史上消失的赖国。
这是一片古老神奇的土地。
五千年前,这里绝对是华夏文明的中心,也可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
由于华夏文明的北转南移(先是以洛阳西安为中心后又转移到长江以南),这里被历史遗忘了。反倒成了名副其实穷乡僻壤。
要想富先修路。
两条国道交叉于此。
沉静的杨楼村顿时沸腾起来。
南来北往的车总是在此停一会。
春节过后,成群结对的农民工背着鼓囔囔塑料袋子,里面装满了被褥和衣服,站立在十字路口,等待着南来北往的客车。
从此他们不在去县城车站排队,在这搭个方便车,一个是快捷方便,随时随走;另一个是实惠便宜,不像车站一个价,这里可以讨价还价,一般比车站便宜一半。
有头脑灵活的人开始寻找商机。
有人在路边栽个牌子,上写着北京,广州,上海,新疆,青岛,又搭建一个临时帐篷,来这等车的收个块儿八角。
随后,打烧饼的,卖胡辣汤的,卖甘蔗水果的蜂拥而至。
那些埋头种地的人们开始抬起头来寻找发家致富的道路,纷纷丢掉手中的农具,像饥饿贪婪的狼涌向这个小小的乡村。
圈地,开发,建筑,学校,医院,银行,车站,不几年已经高楼林立,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城镇。
于是市里决定把附近的四个县的几个乡镇的村子划拨过来,新建一个经济特区,由于这里四通八达,所以命名为四通镇。
镇**也从原来的地方搬迁过来。
现在四通镇是全国闻名的中原名镇。
一个沉静落后的小村庄突然一下子变成了现代文明的城镇。
?城镇是连接大都市和乡村的桥梁和纽带。
一边是开放,发达,富有,追求时尚;一边是贫穷,落后,封闭,陋习尚存。
当这些碰撞在一起时,浮躁,迷惘,孤独,寂寞,挣扎汇聚一起,形成一股巨大河流冲刷着人们的心灵。
?为了宣传,也是为了招商投资,搞活经济,不知道是由谁牵头,每一年春季都要毁掉大片麦田做广场,请了三四班子戏曲班和三五个歌舞团。
广场上横平竖直划上了白线,一个个摊位竞争的十分热烈。
?戏曲台前冷冷清清,歌舞团前却人山人海。
每一个深绿色的帆布帐篷犹如一个蒙古包。
蒙古包外面都搭建一个小台子,台子上总是有一个美丽妖艳,穿着大胆的美女,蹦蹦跳跳,手里拿着麦克风,拼命吆喝。
抬子下面挤满了人,可以近距离观望。
他们焦渴地仰脸望着。美女有时把一瓶矿泉水夹在中间,两腿一挤,转着身体,矿泉水撒向周围看热闹的脸上。
年轻人哈哈大笑着,老年人嘴里虽然骂骂咧咧着简直是胡闹没法睁眼,最终还是挤在人群里不肯离去。
帐篷里更是热闹非凡,特别是晚上演出票价要比白天贵好几百倍。
商店里节育套成箱成件卖出,一天之内频频告急,不得不电话火速催促商家一次次追加订单。
?自媒体的兴起带来又一次冲击。
直播平台,小视频,扣扣,微信,头条,足不出户可以游览天下遨游世界,人们的视野无限扩大,思维也慢慢转变。
这一切都影响着人们的认识认知和生活方式。
四通镇民办中学博士中学正是放学的时候。
校园里人头攒动。学生向潮水一样涌向食堂。
赵开诚是初三语文老师。腋下夹着一大摞作业本和教科书,来到办公室。
刚把作业本和教科书放到桌子上,办公室电话响了。
赵开诚拿起电话,是门卫打来的,说是有人找。
赵开诚来到大门口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原来单位的石主任石国鹏老师。
石国鹏曾经是赵开诚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
赵开诚上去握住石主任的手,亲热客气地说:“石老师,哪股风把您给吹来了。”
石国鹏满脸笑容:“赵老师,几年不见,你还是那个样子,一点没变。”
赵开诚接过两轮电车来到自己的住室,让石国鹏进屋。
石国鹏来到电车前面,从前面车篮里拿出一条帝豪香烟和两瓶五粮液。客气地说:“几年不见,真的好想你,一直想找你聊天,总是没有机会,一点心意,还望赵老师笑纳。”
赵开诚一直推脱:“石老师是我的老上司,又是我的班主任,还是我的语文老师,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如父子,石老师这样真是折煞学生的寿了。学生应该去多去看望您老人家,学生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这些东西真的不能收,收了便是有失礼节。”
石国鹏执意要赵开诚收下,拿着礼品争着进屋,放到桌子上。
赵开诚推让不过,也只好收下,心里想着:“等石老师走的时候,再买些礼品回让就是。”
简单谈了几句话,赵开诚站起来:“午饭时间到了,石老师吃饭去。”
石国鹏也站起来:“我也不客气了,都是自己人,到食堂随便吃点吧。”
赵开诚说:“那可不行,石老师大老远来到这里,又是几年不见,学生可不敢慢待石老师。”
石国鹏客气地说:“我来找你叙叙旧,又不是来吃饭的,都是老熟人,就别客气了,去餐厅吃显得亲近。”
<... -->>
豫东平原有这么一个村庄——杨楼村。
杨楼村地处豫鲁苏徽四省交界处,隶属河南省淮阳县。在淮阳的东北,与鹿邑县太康县和商丘市的柘城县接壤。处于四县的边缘。
杨楼村地里条件先天优越。
两条土路从村子里交叉而过。
向东通向老子故里鹿邑县,通车里程90里,再向东40里直达安徽亳州。
向西通向太康县,通车里程50里。从太康出发路过杞县、尉氏直达省会郑州,还可以向西路过扶沟直达许昌。
向北通向柘城县,通车里程70里,直达商丘,与京沪线连接。
向南通向古陈州,直达周口,漯河,与京广线连接。
关于杨楼村,有一个传说,本来京广线是从杨楼村路过,因为杨楼村距离袁世凯老家项城(县级市)比较近,民国时期,袁世凯害怕破坏了自家风水,便改道向西。
另一个传说是袁世凯害怕战火延伸到家乡,改道向西。
传说不可相信。但是当地老百姓看到公路沿线经济飞速发展,特别是漯河平顶山的经济,闲谈时心里还是有一种怨气,埋怨袁世凯不为家乡办好事,总是嫉妒地说:“要不是袁世凯改道,京广线就途径我们这里了,那样该多好啊,说不定我们这里的经济比现在强多了!”
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淮阳。
淮阳县就是历史上的陈国,又称呼过陈州。
以陈州为中心,周围几个县也是历史上有名的。
项城县有历史上的南顿古国。
西华县是女娲的故里。
鹿邑县是老子的故里。
太康县是陈胜吴广的故里,当时名叫阳夏。
商水县是汉朝五代公卿袁氏故里,袁绍袁术兄弟更是三国里有名的人物。
在陈国东北和鹿邑之间还有一个历史上消失的赖国。
这是一片古老神奇的土地。
五千年前,这里绝对是华夏文明的中心,也可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
由于华夏文明的北转南移(先是以洛阳西安为中心后又转移到长江以南),这里被历史遗忘了。反倒成了名副其实穷乡僻壤。
要想富先修路。
两条国道交叉于此。
沉静的杨楼村顿时沸腾起来。
南来北往的车总是在此停一会。
春节过后,成群结对的农民工背着鼓囔囔塑料袋子,里面装满了被褥和衣服,站立在十字路口,等待着南来北往的客车。
从此他们不在去县城车站排队,在这搭个方便车,一个是快捷方便,随时随走;另一个是实惠便宜,不像车站一个价,这里可以讨价还价,一般比车站便宜一半。
有头脑灵活的人开始寻找商机。
有人在路边栽个牌子,上写着北京,广州,上海,新疆,青岛,又搭建一个临时帐篷,来这等车的收个块儿八角。
随后,打烧饼的,卖胡辣汤的,卖甘蔗水果的蜂拥而至。
那些埋头种地的人们开始抬起头来寻找发家致富的道路,纷纷丢掉手中的农具,像饥饿贪婪的狼涌向这个小小的乡村。
圈地,开发,建筑,学校,医院,银行,车站,不几年已经高楼林立,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城镇。
于是市里决定把附近的四个县的几个乡镇的村子划拨过来,新建一个经济特区,由于这里四通八达,所以命名为四通镇。
镇**也从原来的地方搬迁过来。
现在四通镇是全国闻名的中原名镇。
一个沉静落后的小村庄突然一下子变成了现代文明的城镇。
?城镇是连接大都市和乡村的桥梁和纽带。
一边是开放,发达,富有,追求时尚;一边是贫穷,落后,封闭,陋习尚存。
当这些碰撞在一起时,浮躁,迷惘,孤独,寂寞,挣扎汇聚一起,形成一股巨大河流冲刷着人们的心灵。
?为了宣传,也是为了招商投资,搞活经济,不知道是由谁牵头,每一年春季都要毁掉大片麦田做广场,请了三四班子戏曲班和三五个歌舞团。
广场上横平竖直划上了白线,一个个摊位竞争的十分热烈。
?戏曲台前冷冷清清,歌舞团前却人山人海。
每一个深绿色的帆布帐篷犹如一个蒙古包。
蒙古包外面都搭建一个小台子,台子上总是有一个美丽妖艳,穿着大胆的美女,蹦蹦跳跳,手里拿着麦克风,拼命吆喝。
抬子下面挤满了人,可以近距离观望。
他们焦渴地仰脸望着。美女有时把一瓶矿泉水夹在中间,两腿一挤,转着身体,矿泉水撒向周围看热闹的脸上。
年轻人哈哈大笑着,老年人嘴里虽然骂骂咧咧着简直是胡闹没法睁眼,最终还是挤在人群里不肯离去。
帐篷里更是热闹非凡,特别是晚上演出票价要比白天贵好几百倍。
商店里节育套成箱成件卖出,一天之内频频告急,不得不电话火速催促商家一次次追加订单。
?自媒体的兴起带来又一次冲击。
直播平台,小视频,扣扣,微信,头条,足不出户可以游览天下遨游世界,人们的视野无限扩大,思维也慢慢转变。
这一切都影响着人们的认识认知和生活方式。
四通镇民办中学博士中学正是放学的时候。
校园里人头攒动。学生向潮水一样涌向食堂。
赵开诚是初三语文老师。腋下夹着一大摞作业本和教科书,来到办公室。
刚把作业本和教科书放到桌子上,办公室电话响了。
赵开诚拿起电话,是门卫打来的,说是有人找。
赵开诚来到大门口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原来单位的石主任石国鹏老师。
石国鹏曾经是赵开诚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
赵开诚上去握住石主任的手,亲热客气地说:“石老师,哪股风把您给吹来了。”
石国鹏满脸笑容:“赵老师,几年不见,你还是那个样子,一点没变。”
赵开诚接过两轮电车来到自己的住室,让石国鹏进屋。
石国鹏来到电车前面,从前面车篮里拿出一条帝豪香烟和两瓶五粮液。客气地说:“几年不见,真的好想你,一直想找你聊天,总是没有机会,一点心意,还望赵老师笑纳。”
赵开诚一直推脱:“石老师是我的老上司,又是我的班主任,还是我的语文老师,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如父子,石老师这样真是折煞学生的寿了。学生应该去多去看望您老人家,学生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这些东西真的不能收,收了便是有失礼节。”
石国鹏执意要赵开诚收下,拿着礼品争着进屋,放到桌子上。
赵开诚推让不过,也只好收下,心里想着:“等石老师走的时候,再买些礼品回让就是。”
简单谈了几句话,赵开诚站起来:“午饭时间到了,石老师吃饭去。”
石国鹏也站起来:“我也不客气了,都是自己人,到食堂随便吃点吧。”
赵开诚说:“那可不行,石老师大老远来到这里,又是几年不见,学生可不敢慢待石老师。”
石国鹏客气地说:“我来找你叙叙旧,又不是来吃饭的,都是老熟人,就别客气了,去餐厅吃显得亲近。”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