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新战国策——二战风云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头皮于9月日向德国宣战。
在德军主力投向东线的情况下,9月1日驻守所谓齐格菲防线的德军只有1个师,至9月10日,才增加至4个师。并且连一辆坦克都没有。
面对德国西线阵地的,则是配备有近000辆坦克的法军90个师。不少深知内情德国军官都认为,如果法军大举进攻,“那么,他们几乎毫无疑问会突破边界。可以肯定会毫无困难地推进到莱茵河,还可能渡过莱茵河,以后的战争进程也就会很不一样了”。
即使是希特勒身边的高级将领也直言不讳,如德军最高统帅部作战部长约德尔说:“我们之所以能摆脱困境,完全是由于西线没有军事行动。”希特勒的最高统帅部长官凯特尔则声称:“假如法国进攻,那么,他们所遇到的将只会是一道德国的军事纸屏,而不是真正的防御。”
应该说,德国发动侵略波兰战争,是十分危险的冒险行动。德国倾全国之力进攻波兰时,西线实际上面对着几倍的英法虎狼之师。从其他方面看也是如此:英法两国此时控制的人口总数达6亿7千万,其中两国人口就有近9000万,而德国的人口把奥地利和苏台德区都包括在内,也只有7940万。大战爆发前,德国煤产量为.84亿吨,而英法产量为.05亿吨。战争前夕,德国钢产量虽略高于英国,但其资源有限,无潜力可挖,仅英国一国的资源潜力就比德国大得多。另外,英国几乎垄断了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德国主要依赖于进口。战争一爆发,它在很大程度上就断绝了海外来源。
这些情况希特勒是清楚的,他曾对将军们说:“按我们的经济情况,我们只能支持几年。”但英法统治者对自己的有利条件视若无睹,死抱着绥靖政策不放,指望德国打败波兰后进攻苏联。
应该认识到,希特勒发动战争还是有所准备的,他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协定》,就可以从苏联方面得到所需要的战略物资。以应对英法的经济封锁。
就在德军在波兰作战期间,成百万装备精良的盟军稳坐在工事里,面对着近在咫尺的敌人,几个月几乎一枪不发。英法两国不仅坐视波兰的覆灭,而且此后也毫无作为。
只是9月9日,甘末林为欺骗舆论,下令法国在萨尔地区的10个师,向前推进了至8公里。尽管没有遇到强烈的抵抗,但1日,英法最高军事会议还是作出决定,把这次象征性的攻势也中止了。
曾经到过前线的法国记者多热莱斯,对这一情况作过记述:“我对那里宁静的气氛感到惊讶。驻守在莱茵河畔的炮兵,悠闲地观望着德国运送弹药的列车在河对岸来往行驶,我们的飞行员从萨尔区工厂冒烟的烟囱上空飞过,也不投掷炸弹。”
为了使成千上万士兵不致在战壕里感到过分乏味,法国政府特地在军队中设立“娱乐服务处”,决定增加士兵的酒类配给,还为他们购买了一万多个足球。于是在德军的炮口下,盟军便以看电影、踢球、进行各种文娱活动来消磨时光。人们唱着“我们要到齐格菲防线去晒衬衣”的轻松歌曲,逐渐对这场战争是否真会继续下去产生了怀疑。
出现这样的情况,实质上是英法两国战前推行绥靖政策的继续。在两国领导集团内部,企图以牺牲苏联的办法同德国达成妥协的顽固派仍大有人在。
199年11月底,苏芬战争爆发后,英法掀起了新的反苏浪潮。英法对芬兰慷慨解囊,给予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1940年1月19日,达拉第责成甘末林和达尔朗,共同制定袭击苏联油田的方案。月日,甘末林建议通过黑海进攻苏联南方,并在高加索穆斯林中策动反苏维埃政权的叛乱。4月5日,法国空军参谋部,进一步计划在短期内摧毁巴库等地的炼油设施和码头。
再说意大利墨索里尼虽然临阵脱逃,并暗中和英国人勾搭,但他并没有使意大利完全中立。他向法西斯代表大会如此通告说:“在目前,意大利将不开始军事行动。但这并非意味着我们要严守中立,冷眼旁观、伺机而动是我们采取的立场。这次战争与意大利关系甚密,我们要保留一切权利,以便在适当之际,以我们本身的语言和手段,叙述我们所欲言的东西。”
但墨索里尼并不能做到“冷静地观察事态”。他似乎以疯狂的热心注视着战争的进展。当希特勒的闪电战在波兰取得大胜时,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既嫉妒又羡慕。为了解纳粹元首下一步意图,他不惜派外长齐亚诺前去摸底。
199年10月1日,齐亚诺在柏林同希特勒作了一次长谈。这位年轻的意大利外交大臣虽然已经对德国人厌恶透顶,但还是不得不维持着表面的“亲善”。齐亚诺说,希特勒讲述自己计划时,只要提到他作战手段和方法,两眼就闪射着凶狠的光芒。他象连珠炮似地手舞足蹈地说,他要消灭波兰,他要征服北欧,他要征服西欧,他决心打败英国和法兰西!
大战开始后的第一个秋天,罗马-柏林轴心就发生了龃龉。在一些分歧问题上,双方各级官员互相指责:意方指责德国人没有执行前一年6月间的协议,从意大利的南提罗尔撤退日耳曼族人;德国人没有按月供应意大利100万吨煤。德国则指责意大利人,未能突破英国的封锁,将原料供应德国。
新年刚过,墨索里尼给希特勒写了封长信,倾吐压在他心头的话。这是墨索里尼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对“元首”直率地提出尖锐的逆耳忠言。他深信德国即使有意大利的帮助,也永远不能“使英、法屈膝,甚至不能将它们拆伙。如果认为有这种可能,那是自欺欺人。为了双方的争夺,美国绝不会听任民主国家完全失败”。因此,既然希特勒的东部边疆现在已经巩固下来了,是否还有必要为了战胜英法“而去孤注一掷地冒险,连本国的政权也不顾,并且把德国几代人的精华都牺牲掉?”
纳粹德国元首没有答复墨索里尼的信。在整整一个月里,意大利不断询问里宾特洛甫,什么时候可以得到答复,并且暗示意大利和英、法的关系正在改进,而且贸易也在增加。这种贸易内容之一,就是德国人十分恼火的出售战争物资。
其实,希特勒是在寻找机会,月1日,英国宣布切断德国由海上,通过鹿特丹运往意大利的煤炭,这对意大利经济是个沉重打击。他认为机会到了,要趁热打铁,便在月8日写一封长信给墨索里尼。希特勒语气亲切地写道:“领袖,我认为,这次战争的结果无疑也将决定意大利的命运。你总有一天会面对今天与德国作战的这些敌人的。我也看到了我们两国的、两国人民的、我们革命的和我们制度的命运,都已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面对希特勒的参战压力,墨索里尼忐忑不安。这是一个非同小可的问题。从眼下看,希特勒节节胜利,如果迟迟不参战,万一希特勒“大功告成”,不仅他要独吞胜利果实,而且会使自己脸上无光;参战吧,又怕将来不可收拾,冒“灭顶之险”。在面对里宾特洛甫时,墨索里尼不得不明确说明,意大利的经济情况不能长期作战。他不能像英、法两国那样,可以每天花费十亿里拉。
就在墨索里尼犹豫不决的时候,希特勒并没有停下侵略扩张的战争步伐。那么,希特勒下一个目标又是哪里呢?(未完待续)
头皮于9月日向德国宣战。
在德军主力投向东线的情况下,9月1日驻守所谓齐格菲防线的德军只有1个师,至9月10日,才增加至4个师。并且连一辆坦克都没有。
面对德国西线阵地的,则是配备有近000辆坦克的法军90个师。不少深知内情德国军官都认为,如果法军大举进攻,“那么,他们几乎毫无疑问会突破边界。可以肯定会毫无困难地推进到莱茵河,还可能渡过莱茵河,以后的战争进程也就会很不一样了”。
即使是希特勒身边的高级将领也直言不讳,如德军最高统帅部作战部长约德尔说:“我们之所以能摆脱困境,完全是由于西线没有军事行动。”希特勒的最高统帅部长官凯特尔则声称:“假如法国进攻,那么,他们所遇到的将只会是一道德国的军事纸屏,而不是真正的防御。”
应该说,德国发动侵略波兰战争,是十分危险的冒险行动。德国倾全国之力进攻波兰时,西线实际上面对着几倍的英法虎狼之师。从其他方面看也是如此:英法两国此时控制的人口总数达6亿7千万,其中两国人口就有近9000万,而德国的人口把奥地利和苏台德区都包括在内,也只有7940万。大战爆发前,德国煤产量为.84亿吨,而英法产量为.05亿吨。战争前夕,德国钢产量虽略高于英国,但其资源有限,无潜力可挖,仅英国一国的资源潜力就比德国大得多。另外,英国几乎垄断了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德国主要依赖于进口。战争一爆发,它在很大程度上就断绝了海外来源。
这些情况希特勒是清楚的,他曾对将军们说:“按我们的经济情况,我们只能支持几年。”但英法统治者对自己的有利条件视若无睹,死抱着绥靖政策不放,指望德国打败波兰后进攻苏联。
应该认识到,希特勒发动战争还是有所准备的,他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协定》,就可以从苏联方面得到所需要的战略物资。以应对英法的经济封锁。
就在德军在波兰作战期间,成百万装备精良的盟军稳坐在工事里,面对着近在咫尺的敌人,几个月几乎一枪不发。英法两国不仅坐视波兰的覆灭,而且此后也毫无作为。
只是9月9日,甘末林为欺骗舆论,下令法国在萨尔地区的10个师,向前推进了至8公里。尽管没有遇到强烈的抵抗,但1日,英法最高军事会议还是作出决定,把这次象征性的攻势也中止了。
曾经到过前线的法国记者多热莱斯,对这一情况作过记述:“我对那里宁静的气氛感到惊讶。驻守在莱茵河畔的炮兵,悠闲地观望着德国运送弹药的列车在河对岸来往行驶,我们的飞行员从萨尔区工厂冒烟的烟囱上空飞过,也不投掷炸弹。”
为了使成千上万士兵不致在战壕里感到过分乏味,法国政府特地在军队中设立“娱乐服务处”,决定增加士兵的酒类配给,还为他们购买了一万多个足球。于是在德军的炮口下,盟军便以看电影、踢球、进行各种文娱活动来消磨时光。人们唱着“我们要到齐格菲防线去晒衬衣”的轻松歌曲,逐渐对这场战争是否真会继续下去产生了怀疑。
出现这样的情况,实质上是英法两国战前推行绥靖政策的继续。在两国领导集团内部,企图以牺牲苏联的办法同德国达成妥协的顽固派仍大有人在。
199年11月底,苏芬战争爆发后,英法掀起了新的反苏浪潮。英法对芬兰慷慨解囊,给予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1940年1月19日,达拉第责成甘末林和达尔朗,共同制定袭击苏联油田的方案。月日,甘末林建议通过黑海进攻苏联南方,并在高加索穆斯林中策动反苏维埃政权的叛乱。4月5日,法国空军参谋部,进一步计划在短期内摧毁巴库等地的炼油设施和码头。
再说意大利墨索里尼虽然临阵脱逃,并暗中和英国人勾搭,但他并没有使意大利完全中立。他向法西斯代表大会如此通告说:“在目前,意大利将不开始军事行动。但这并非意味着我们要严守中立,冷眼旁观、伺机而动是我们采取的立场。这次战争与意大利关系甚密,我们要保留一切权利,以便在适当之际,以我们本身的语言和手段,叙述我们所欲言的东西。”
但墨索里尼并不能做到“冷静地观察事态”。他似乎以疯狂的热心注视着战争的进展。当希特勒的闪电战在波兰取得大胜时,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既嫉妒又羡慕。为了解纳粹元首下一步意图,他不惜派外长齐亚诺前去摸底。
199年10月1日,齐亚诺在柏林同希特勒作了一次长谈。这位年轻的意大利外交大臣虽然已经对德国人厌恶透顶,但还是不得不维持着表面的“亲善”。齐亚诺说,希特勒讲述自己计划时,只要提到他作战手段和方法,两眼就闪射着凶狠的光芒。他象连珠炮似地手舞足蹈地说,他要消灭波兰,他要征服北欧,他要征服西欧,他决心打败英国和法兰西!
大战开始后的第一个秋天,罗马-柏林轴心就发生了龃龉。在一些分歧问题上,双方各级官员互相指责:意方指责德国人没有执行前一年6月间的协议,从意大利的南提罗尔撤退日耳曼族人;德国人没有按月供应意大利100万吨煤。德国则指责意大利人,未能突破英国的封锁,将原料供应德国。
新年刚过,墨索里尼给希特勒写了封长信,倾吐压在他心头的话。这是墨索里尼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对“元首”直率地提出尖锐的逆耳忠言。他深信德国即使有意大利的帮助,也永远不能“使英、法屈膝,甚至不能将它们拆伙。如果认为有这种可能,那是自欺欺人。为了双方的争夺,美国绝不会听任民主国家完全失败”。因此,既然希特勒的东部边疆现在已经巩固下来了,是否还有必要为了战胜英法“而去孤注一掷地冒险,连本国的政权也不顾,并且把德国几代人的精华都牺牲掉?”
纳粹德国元首没有答复墨索里尼的信。在整整一个月里,意大利不断询问里宾特洛甫,什么时候可以得到答复,并且暗示意大利和英、法的关系正在改进,而且贸易也在增加。这种贸易内容之一,就是德国人十分恼火的出售战争物资。
其实,希特勒是在寻找机会,月1日,英国宣布切断德国由海上,通过鹿特丹运往意大利的煤炭,这对意大利经济是个沉重打击。他认为机会到了,要趁热打铁,便在月8日写一封长信给墨索里尼。希特勒语气亲切地写道:“领袖,我认为,这次战争的结果无疑也将决定意大利的命运。你总有一天会面对今天与德国作战的这些敌人的。我也看到了我们两国的、两国人民的、我们革命的和我们制度的命运,都已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面对希特勒的参战压力,墨索里尼忐忑不安。这是一个非同小可的问题。从眼下看,希特勒节节胜利,如果迟迟不参战,万一希特勒“大功告成”,不仅他要独吞胜利果实,而且会使自己脸上无光;参战吧,又怕将来不可收拾,冒“灭顶之险”。在面对里宾特洛甫时,墨索里尼不得不明确说明,意大利的经济情况不能长期作战。他不能像英、法两国那样,可以每天花费十亿里拉。
就在墨索里尼犹豫不决的时候,希特勒并没有停下侵略扩张的战争步伐。那么,希特勒下一个目标又是哪里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