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品三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曹操一生可以说是既狡诈又老实,既温情又狠毒,既宽容又报复,易中天先生给他的评价是:可爱的奸雄。难道,曹操在刚出道时就想做奸雄吗?年轻时的曹操又有着怎样的理想和抱负呢?易中天品三国之能臣之路即将播出,敬请关注!
在汉朝,孝廉科是一项重要的用人制度,只有被推举为孝廉的人才会步入仕途。曹操因为被推举为孝廉,又有身为高官的的父亲做后台,所以在二十岁的时候就顺利进入官场。然而不久一件突发事件却令曹操陷入了进退两难的政治漩涡:进,则得罪当今权贵,失去大好的政治前途;退,则违背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权贵同流合污。那么,意气风发的曹操该何去何从呢?易中天先生将站在平民立场,通过现代视角为您精彩品三国之能臣之路。
易中天:
在上一集我们讲到当时的最有名的人物鉴赏家和品评家许劭,对曹操又一个评价,就说你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句话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处在治世就是能臣,处在乱世就是奸雄;第二种解释,你治理天下就是能臣,扰乱天下就是奸雄。那么曹操到底是做能臣还是做奸雄呢?其实曹操原本是想做能臣的。
公元174年,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担任郎官。孝就是孝子,廉就是廉士,一个人如果被举为孝廉,那么他就有了做官的资格,就好比现在你有了一个学历、有了一个文凭你就可以去考公务员。那么担任郎官是怎么回事呢?汉代的官制,皇帝要从亲贵子弟当中挑选一些大家认为道德品质、思想表现和外部形象都比较好的年轻人做郎。郎这个字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年轻人或者小伙子,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侍卫,实际上到宫廷里面去做郎,也就是做皇帝的侍卫,因为这个皇帝的侍卫是要在皇宫的走廊里站岗的,所以他称之为郎,侍卫长就叫做郎中令。那么在皇帝的身边做了郎就参与了帝国的政治,耳濡目染可以得到锻炼,所以做了郎官以后很快就可以去担任别的官职,这是汉代培养干部的一种方式,在皇帝身边,它不过是走向仕途的一个资格和阅历。
那么曹操举为孝廉,担任郎官,这就向仕途迈出了第一步。再加上曹操是朝中有人,曹操的祖父曹腾是皇上信任的宦官,曹操的父亲曹嵩也在朝中为高官,所以曹操没过多久就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北部尉是一个什么官职呢?洛阳当时是帝国的一个县,但是是首县,因为洛阳是东汉王朝的首都所在。汉代的这个制度,县一级的正印官,就是一把手,大的县叫县令,小的县叫县长,县令和县长有两个副手,一个叫丞,一个叫尉,丞负责的是民政、财政,尉负责的是军事、治安。但是洛阳是一个大县,它是首县,所以它的尉不是一个人,曹操是担任洛阳尉当中的一个,负责北部地区的治安,叫洛阳北部尉,他的级别是秩四百石,也就是说曹操担任的是一个副县级的公安局长。
这个官是曹操担任的第一个官职,所以曹操对于这件事记忆非常地深刻,后来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王,已经是王爵了,他还记得这件事,他还记得推荐他担任洛阳北部尉的这个人,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叫司马防,是司马懿的父亲。曹操担任魏王以后,就把司马防请到了他魏王王国的都城邺城,摆开盛宴,款待司马防。酒过三巡以后曹操就想起这件事来了,就跟司马防说,司马公,你看看孤王今天还可不可以再去当一次洛阳北部尉啊?这里面是有一点小人得志的嘴脸啊。司马芳说什么呢,司马防说大王啊,当年老夫推荐你去做洛阳北部尉的时候,你做那个副县级的公安局长正合适啊!曹操听了以后哈哈哈哈,史书上的记载是曹操大笑。曹操为什么笑呢?那么一般的人认为这就是小人得志了,自鸣得意了。不完全是这样。因为曹操这个时候想起了他当年担任洛阳北部尉的那些往事。
洛阳北部尉这个职务是不好担任的,为什么呢,洛阳是京都所在,是帝国的心脏啊,这个地方满城都是冠盖,都是权贵,这些权贵和他们的家属,和他们的子弟,和他们的仆人,从来都是横行霸道的,从来就是不把王法放在眼里的,从来就是要为非作歹的,也从来就是没有人惹的起的。可是首都地区的治安是不能不维护的,怎么办呢?所以非得有一个特殊的人,这个人得不信邪,这个人还得有很多鬼点子,能够治住这些权贵,必须有这样的人去担任那个副县级的公安局长才镇得住这个地方。而曹操恰恰是这样一个人,胆子又大,点子又多,谁都不怕,愣头青一个,所以说他去当这个副县级的公安局长那是非常的合适。司马防这个话还不完全是给自己打圆场,确实还是实事求是。
事实上曹操担任的副县级的公安局长,洛阳北部尉以后不辱使命。曹操上任以后,看见这个衙门破败不堪,一看这公安局就是不管事的,自己办公室都没有打扫干净。曹操做的第一件事是装修,先把咱公安局装修一遍,像模像样;然后做了十几根五色大棒,挂在县衙门两边;然后贴出一个告示来说,现在是我曹操主管这个工作了,我把我们帝国的这个法令重申一遍,一二三四五六七,哪些是不可以做的,然后谁要是违反了法令,五色棒伺候。然后自己就坐在衙门里,准备审案子,果然就来了个不怕死的。因为这些权贵他哪里把王法放在眼里,他横行霸道惯了,来了个什么不怕死的呢?蹇硕的叔叔蹇图,蹇硕是什么人,蹇硕是当今圣上最宠爱的宦官,权重一时,炙手可热,所以他的叔叔也不把什么法令呐衙门呐放在眼里,公然违禁在晚上走,喝醉了就在街上走。当时发布了戒严令,也叫宵禁令,就是晚上是不能在外面走来走去。他不但晚上在外面走而且是喝醉了酒,被曹操手下抓了进来,曹操升堂:蹇图,知罪吗?蹇图这个时候大概酒也醒了,哎呀,好像是不是犯了宵禁令哪?曹操说对了,知道怎么惩罚吗?蹇图说这个我就不大想得起来了,要不你问问我侄子?曹操说你侄子是谁呀?蹇硕呀!曹操说我不认识,我谁也不认识,我只认得法律,不知道该怎么惩罚吧?本官告诉你,乱棍打死,来啊,打。打死了,就把这个当时最牛的宦官的叔叔就在堂下当场打死。
曹操是聪明的,所以他才会想出五色大棒的施政策略;曹操胆子大,所以他才敢秉公执法,棒杀蹇图。在这里,曹操的能臣形象跃然纸上。但是,聪明的曹操难道不知道棒杀蹇图有可能葬送他的政治前途吗?易中天先生又是如何看待曹操杀气腾腾的这一棒呢?
曹操这一棒是打得所有的人目瞪口呆,不知道这个二十岁的小伙子他要干什么!因为谁都知道一个年轻人刚刚走入官场就得罪权贵他是没有好下场的,这个道理难道曹操他不懂?蹇图是蹇硕的叔叔,这个关系难道曹操不知道?更让人想不通的是,曹操的祖父实际上是应该说是养祖父这个曹腾他也是宦官,太监的孙子打死了太监的叔叔你说这事怎么说啊?所有人都想不通。那么曹操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第一种可能,曹操要一鸣惊人,有没有证据呢?有一点旁证,曹操后来写过一篇文章叫述志令,又叫让县自明本志令,他一开始就说了这样的话: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就是曹操回忆起他二十岁举孝廉的那个时代,他说我那个时候很清楚,我年纪太轻,又没有什么名气,恐怕大家都认为我是一个没有用的人,所以我当时就想做一个好官,做一点惊天动地的事情让大家知道我曹操还是蛮能干的。实际上这个时候的曹操应该说条件是不太好,一个是出身不好,是个太监的家庭,这个让士人的家庭就是那些不是太监家庭的那些人是不大看得起的。第二呢年纪太轻,只有二十岁。第三呢,名声不好,因为曹操小时候是调皮捣蛋、飞鹰走狗、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专门做一些胡作非为的事,名声也不太好。另外估计形象也不是太好。
我们去读三国志,但凡是形象好的,三国志上都有记载,比方说周瑜啊,诸葛亮啊这些人三国志上都有记载。而对于曹操的容貌、长相,三国志是没有一个字的,三国志它是以魏为正统的,如果曹操的形象高大魁梧、英俊潇洒,它肯定大书特书,避而不谈说明形象恐怕不怎么样。那么其他的史书对他的形象有描述,据其他的史书记载曹操叫做容貌短小,就是个子不高,估计也跟我差不多,和那个一米八四的诸葛亮比起来就基本上属于不太合格的产品,残次品一类。另外世说新语里面有一个故事,就说曹操当了魏王以后,匈奴派使节来见曹操,曹操自惭形秽,说自己这个矮小的个子不足雄远国,因此请崔琰代替他穿上魏王的服饰,坐在魏王的椅子上接见匈奴的来使,自己拿了一把刀站在旁边。结果接见完了以后,曹操就派人去问匈奴的使节了,你感觉怎么样,匈奴使节说魏王确实十一表人才,不过他旁边那个拿刀的,捉刀的那个人那是英雄。可见一个英雄倒不一定高大英俊,关键是在他的气度。
问题是曹操这个人这个时候还谈不上气度,所以他必须有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才能扬名立万,棒杀蹇硕的叔叔就是一个扬名立万的好机会。这是第一种猜测。
那么第二种猜测,就是曹操要严明法纪。曹操这个人是主张法治的,他执法非常之严,令行禁止,不容含糊,这个性格可能在他年轻的时... -->>
曹操一生可以说是既狡诈又老实,既温情又狠毒,既宽容又报复,易中天先生给他的评价是:可爱的奸雄。难道,曹操在刚出道时就想做奸雄吗?年轻时的曹操又有着怎样的理想和抱负呢?易中天品三国之能臣之路即将播出,敬请关注!
在汉朝,孝廉科是一项重要的用人制度,只有被推举为孝廉的人才会步入仕途。曹操因为被推举为孝廉,又有身为高官的的父亲做后台,所以在二十岁的时候就顺利进入官场。然而不久一件突发事件却令曹操陷入了进退两难的政治漩涡:进,则得罪当今权贵,失去大好的政治前途;退,则违背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权贵同流合污。那么,意气风发的曹操该何去何从呢?易中天先生将站在平民立场,通过现代视角为您精彩品三国之能臣之路。
易中天:
在上一集我们讲到当时的最有名的人物鉴赏家和品评家许劭,对曹操又一个评价,就说你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句话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处在治世就是能臣,处在乱世就是奸雄;第二种解释,你治理天下就是能臣,扰乱天下就是奸雄。那么曹操到底是做能臣还是做奸雄呢?其实曹操原本是想做能臣的。
公元174年,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担任郎官。孝就是孝子,廉就是廉士,一个人如果被举为孝廉,那么他就有了做官的资格,就好比现在你有了一个学历、有了一个文凭你就可以去考公务员。那么担任郎官是怎么回事呢?汉代的官制,皇帝要从亲贵子弟当中挑选一些大家认为道德品质、思想表现和外部形象都比较好的年轻人做郎。郎这个字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年轻人或者小伙子,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侍卫,实际上到宫廷里面去做郎,也就是做皇帝的侍卫,因为这个皇帝的侍卫是要在皇宫的走廊里站岗的,所以他称之为郎,侍卫长就叫做郎中令。那么在皇帝的身边做了郎就参与了帝国的政治,耳濡目染可以得到锻炼,所以做了郎官以后很快就可以去担任别的官职,这是汉代培养干部的一种方式,在皇帝身边,它不过是走向仕途的一个资格和阅历。
那么曹操举为孝廉,担任郎官,这就向仕途迈出了第一步。再加上曹操是朝中有人,曹操的祖父曹腾是皇上信任的宦官,曹操的父亲曹嵩也在朝中为高官,所以曹操没过多久就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北部尉是一个什么官职呢?洛阳当时是帝国的一个县,但是是首县,因为洛阳是东汉王朝的首都所在。汉代的这个制度,县一级的正印官,就是一把手,大的县叫县令,小的县叫县长,县令和县长有两个副手,一个叫丞,一个叫尉,丞负责的是民政、财政,尉负责的是军事、治安。但是洛阳是一个大县,它是首县,所以它的尉不是一个人,曹操是担任洛阳尉当中的一个,负责北部地区的治安,叫洛阳北部尉,他的级别是秩四百石,也就是说曹操担任的是一个副县级的公安局长。
这个官是曹操担任的第一个官职,所以曹操对于这件事记忆非常地深刻,后来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王,已经是王爵了,他还记得这件事,他还记得推荐他担任洛阳北部尉的这个人,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叫司马防,是司马懿的父亲。曹操担任魏王以后,就把司马防请到了他魏王王国的都城邺城,摆开盛宴,款待司马防。酒过三巡以后曹操就想起这件事来了,就跟司马防说,司马公,你看看孤王今天还可不可以再去当一次洛阳北部尉啊?这里面是有一点小人得志的嘴脸啊。司马芳说什么呢,司马防说大王啊,当年老夫推荐你去做洛阳北部尉的时候,你做那个副县级的公安局长正合适啊!曹操听了以后哈哈哈哈,史书上的记载是曹操大笑。曹操为什么笑呢?那么一般的人认为这就是小人得志了,自鸣得意了。不完全是这样。因为曹操这个时候想起了他当年担任洛阳北部尉的那些往事。
洛阳北部尉这个职务是不好担任的,为什么呢,洛阳是京都所在,是帝国的心脏啊,这个地方满城都是冠盖,都是权贵,这些权贵和他们的家属,和他们的子弟,和他们的仆人,从来都是横行霸道的,从来就是不把王法放在眼里的,从来就是要为非作歹的,也从来就是没有人惹的起的。可是首都地区的治安是不能不维护的,怎么办呢?所以非得有一个特殊的人,这个人得不信邪,这个人还得有很多鬼点子,能够治住这些权贵,必须有这样的人去担任那个副县级的公安局长才镇得住这个地方。而曹操恰恰是这样一个人,胆子又大,点子又多,谁都不怕,愣头青一个,所以说他去当这个副县级的公安局长那是非常的合适。司马防这个话还不完全是给自己打圆场,确实还是实事求是。
事实上曹操担任的副县级的公安局长,洛阳北部尉以后不辱使命。曹操上任以后,看见这个衙门破败不堪,一看这公安局就是不管事的,自己办公室都没有打扫干净。曹操做的第一件事是装修,先把咱公安局装修一遍,像模像样;然后做了十几根五色大棒,挂在县衙门两边;然后贴出一个告示来说,现在是我曹操主管这个工作了,我把我们帝国的这个法令重申一遍,一二三四五六七,哪些是不可以做的,然后谁要是违反了法令,五色棒伺候。然后自己就坐在衙门里,准备审案子,果然就来了个不怕死的。因为这些权贵他哪里把王法放在眼里,他横行霸道惯了,来了个什么不怕死的呢?蹇硕的叔叔蹇图,蹇硕是什么人,蹇硕是当今圣上最宠爱的宦官,权重一时,炙手可热,所以他的叔叔也不把什么法令呐衙门呐放在眼里,公然违禁在晚上走,喝醉了就在街上走。当时发布了戒严令,也叫宵禁令,就是晚上是不能在外面走来走去。他不但晚上在外面走而且是喝醉了酒,被曹操手下抓了进来,曹操升堂:蹇图,知罪吗?蹇图这个时候大概酒也醒了,哎呀,好像是不是犯了宵禁令哪?曹操说对了,知道怎么惩罚吗?蹇图说这个我就不大想得起来了,要不你问问我侄子?曹操说你侄子是谁呀?蹇硕呀!曹操说我不认识,我谁也不认识,我只认得法律,不知道该怎么惩罚吧?本官告诉你,乱棍打死,来啊,打。打死了,就把这个当时最牛的宦官的叔叔就在堂下当场打死。
曹操是聪明的,所以他才会想出五色大棒的施政策略;曹操胆子大,所以他才敢秉公执法,棒杀蹇图。在这里,曹操的能臣形象跃然纸上。但是,聪明的曹操难道不知道棒杀蹇图有可能葬送他的政治前途吗?易中天先生又是如何看待曹操杀气腾腾的这一棒呢?
曹操这一棒是打得所有的人目瞪口呆,不知道这个二十岁的小伙子他要干什么!因为谁都知道一个年轻人刚刚走入官场就得罪权贵他是没有好下场的,这个道理难道曹操他不懂?蹇图是蹇硕的叔叔,这个关系难道曹操不知道?更让人想不通的是,曹操的祖父实际上是应该说是养祖父这个曹腾他也是宦官,太监的孙子打死了太监的叔叔你说这事怎么说啊?所有人都想不通。那么曹操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第一种可能,曹操要一鸣惊人,有没有证据呢?有一点旁证,曹操后来写过一篇文章叫述志令,又叫让县自明本志令,他一开始就说了这样的话: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就是曹操回忆起他二十岁举孝廉的那个时代,他说我那个时候很清楚,我年纪太轻,又没有什么名气,恐怕大家都认为我是一个没有用的人,所以我当时就想做一个好官,做一点惊天动地的事情让大家知道我曹操还是蛮能干的。实际上这个时候的曹操应该说条件是不太好,一个是出身不好,是个太监的家庭,这个让士人的家庭就是那些不是太监家庭的那些人是不大看得起的。第二呢年纪太轻,只有二十岁。第三呢,名声不好,因为曹操小时候是调皮捣蛋、飞鹰走狗、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专门做一些胡作非为的事,名声也不太好。另外估计形象也不是太好。
我们去读三国志,但凡是形象好的,三国志上都有记载,比方说周瑜啊,诸葛亮啊这些人三国志上都有记载。而对于曹操的容貌、长相,三国志是没有一个字的,三国志它是以魏为正统的,如果曹操的形象高大魁梧、英俊潇洒,它肯定大书特书,避而不谈说明形象恐怕不怎么样。那么其他的史书对他的形象有描述,据其他的史书记载曹操叫做容貌短小,就是个子不高,估计也跟我差不多,和那个一米八四的诸葛亮比起来就基本上属于不太合格的产品,残次品一类。另外世说新语里面有一个故事,就说曹操当了魏王以后,匈奴派使节来见曹操,曹操自惭形秽,说自己这个矮小的个子不足雄远国,因此请崔琰代替他穿上魏王的服饰,坐在魏王的椅子上接见匈奴的来使,自己拿了一把刀站在旁边。结果接见完了以后,曹操就派人去问匈奴的使节了,你感觉怎么样,匈奴使节说魏王确实十一表人才,不过他旁边那个拿刀的,捉刀的那个人那是英雄。可见一个英雄倒不一定高大英俊,关键是在他的气度。
问题是曹操这个人这个时候还谈不上气度,所以他必须有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才能扬名立万,棒杀蹇硕的叔叔就是一个扬名立万的好机会。这是第一种猜测。
那么第二种猜测,就是曹操要严明法纪。曹操这个人是主张法治的,他执法非常之严,令行禁止,不容含糊,这个性格可能在他年轻的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