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若在北方推广,必然要将现下收获的土豆和红薯运过去,当做种子。从京师出发,北上千里之遥,所费时日不短,若是存储不当,土豆和红薯都会发芽。一旦其发芽,再食用的话就会中毒,切不可大意。”朱标想到之前忘记叮嘱如何存储,眼下得重视起来了。
“中毒?那该如何存储为好?”朱元璋一听吃了会中毒,立马严肃起来。
“只要记住两点即可,其一,干燥;其二,避光。只要做到上述两点,土豆和红薯就可存储相当长时间,起码过冬没有问题。”朱标给出了解决办法。
“这倒也是挺容易的。比如放在地窖里。”朱元璋一听原来存储方法如此简单,便放心了许多。
“父皇明鉴。京师的土豆和红薯运往北边后,要在那里过冬。以北平的天气而论,眼下已经不太适合种植,要等到明年的春天才行。而中原一带,譬如河南、山东以及京师附近,则可一年种两次,分别为2、3月份和8、9月份。再往南边,例如广东、云南等地,则可在水稻收获之后,再种植,约莫来年2月份就能收获。”朱标顺便说了一下在各地种植的时节,方便以后推广。
“这倒也是因地制宜,很不错。老大,你把关于土豆和红薯推广、存储的事情列个章程,直接交待户部去办,明日咱会下旨让户部有司官员配合你。行了,你先回去吧,晚上一起吃饭,你娘想你了。”
“遵命。父皇操劳国事,要注意休息,儿子告退。”朱标深鞠一躬,退出朱元璋的视线,才转身离开。
晚饭时间,朱标准时到了坤宁宫。马皇后已经准备好了一桌可口的家常菜,一家三口围坐桌旁,闲聊天。席间,朱标给马皇后说了几种土豆和红薯的吃法,譬如土豆泥、烤红薯,拔丝等等。这些个后世普普通通的菜品,在这个时代成了从宫廷流传出去的御膳。
十日后,工部上呈了一把火绳枪和一把燧发枪以及数十发弹药。这两把枪显然是经过仔细的打磨,枪身空闲处雕龙画凤。朱元璋拿在手上,细细打量,掰掰燧发机括,扣动几下扳机,赞不绝口。在朱标的建议下,于奉天殿前的广场之上,在一群武将面前,举行了一场新旧火器的比赛。
结果可想而知,新式火枪,无论是火绳还是燧发,都比火门枪强太多了。同时,李贤上奏的三叠阵法,也颇受好评,在比赛中也演练了一番,围观的武将都惊讶不已,如此密集的火枪齐射,对面非得被打成筛子不可。
没想到第二日,大都督府要求更换新式火枪的奏疏就摆到了朱元璋的桌案之上。不过,眼下明军百万之众,使用的火门枪少说也得有十万支,这要是全部更换为火绳枪或者燧发枪,以现在的造价,怕是得几百万两银子,更何况,军器局也提供不了这么多货。
显然,朱元璋对这些心知肚明。而这份奏疏,他只当是武将们对于新式火枪给予好评的一种表现形式,看过就罢了,根本没当回事儿。朱标看到抄本,也是无奈地笑笑,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现在可没有流水线和机械化生产,得慢慢... -->>
“若在北方推广,必然要将现下收获的土豆和红薯运过去,当做种子。从京师出发,北上千里之遥,所费时日不短,若是存储不当,土豆和红薯都会发芽。一旦其发芽,再食用的话就会中毒,切不可大意。”朱标想到之前忘记叮嘱如何存储,眼下得重视起来了。
“中毒?那该如何存储为好?”朱元璋一听吃了会中毒,立马严肃起来。
“只要记住两点即可,其一,干燥;其二,避光。只要做到上述两点,土豆和红薯就可存储相当长时间,起码过冬没有问题。”朱标给出了解决办法。
“这倒也是挺容易的。比如放在地窖里。”朱元璋一听原来存储方法如此简单,便放心了许多。
“父皇明鉴。京师的土豆和红薯运往北边后,要在那里过冬。以北平的天气而论,眼下已经不太适合种植,要等到明年的春天才行。而中原一带,譬如河南、山东以及京师附近,则可一年种两次,分别为2、3月份和8、9月份。再往南边,例如广东、云南等地,则可在水稻收获之后,再种植,约莫来年2月份就能收获。”朱标顺便说了一下在各地种植的时节,方便以后推广。
“这倒也是因地制宜,很不错。老大,你把关于土豆和红薯推广、存储的事情列个章程,直接交待户部去办,明日咱会下旨让户部有司官员配合你。行了,你先回去吧,晚上一起吃饭,你娘想你了。”
“遵命。父皇操劳国事,要注意休息,儿子告退。”朱标深鞠一躬,退出朱元璋的视线,才转身离开。
晚饭时间,朱标准时到了坤宁宫。马皇后已经准备好了一桌可口的家常菜,一家三口围坐桌旁,闲聊天。席间,朱标给马皇后说了几种土豆和红薯的吃法,譬如土豆泥、烤红薯,拔丝等等。这些个后世普普通通的菜品,在这个时代成了从宫廷流传出去的御膳。
十日后,工部上呈了一把火绳枪和一把燧发枪以及数十发弹药。这两把枪显然是经过仔细的打磨,枪身空闲处雕龙画凤。朱元璋拿在手上,细细打量,掰掰燧发机括,扣动几下扳机,赞不绝口。在朱标的建议下,于奉天殿前的广场之上,在一群武将面前,举行了一场新旧火器的比赛。
结果可想而知,新式火枪,无论是火绳还是燧发,都比火门枪强太多了。同时,李贤上奏的三叠阵法,也颇受好评,在比赛中也演练了一番,围观的武将都惊讶不已,如此密集的火枪齐射,对面非得被打成筛子不可。
没想到第二日,大都督府要求更换新式火枪的奏疏就摆到了朱元璋的桌案之上。不过,眼下明军百万之众,使用的火门枪少说也得有十万支,这要是全部更换为火绳枪或者燧发枪,以现在的造价,怕是得几百万两银子,更何况,军器局也提供不了这么多货。
显然,朱元璋对这些心知肚明。而这份奏疏,他只当是武将们对于新式火枪给予好评的一种表现形式,看过就罢了,根本没当回事儿。朱标看到抄本,也是无奈地笑笑,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现在可没有流水线和机械化生产,得慢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