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刘琦发檄天下乱 (1/2)
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三国吕布之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好处在于,如果曹操真的失了势,或是死了,只要曹氏将领,子嗣之中,有出色者,自可领而代之,这叫枯木新发之际遇。
曹氏不灭,就不算真正的死亡。
所以为何古代一杀就要灭九族,就是因为根深蒂固,不拔清,后患无穷之意。
而曹操的儿子们也有出色者,若真有事,他们倚着这虎豹骑,这些后组之力,再重组领导这一整个系统,都是很轻而易举的事情。如果族中有人能担当大任,前任之死只是一次失败,而族中无人,便是毁灭!
吕氏无有其它后人,这就是徐州最大的隐患。
吕娴只要死了,吕布不足为惧,必死无疑。至于人心,散碎如沙,旦夕而毁根本,实是易事。
因为除了吕娴,至少现在,再没有一个人可以继承她的一切,将这一切的力量和资源重新担起来可以对抗诸侯。
这就是最大的弱点了。
只是怎么杀吕娴,就成了一个重大的问题,而且是最大的问题。
此小儿极年轻,倘以经年,将来吕氏枝繁叶茂,就再也不是空中楼阁,一盘散沙了,自能凝聚于吕氏族内,只恐那时,再想催毁,难于今百倍。
曹操檄文已发出,天下震惊,诸侯皆知曹袁一战已避不可免,而令诸侯没预料到的是,徐州也跟随在后,响应曹公檄文,发出讨袁贼檄文,而徐州这一举,搅乱了九州现在的局面,以至水变得更加混乱。天下更为震惊,不是震惊于吕布舔不知耻,前与曹贼大战过,现在又结盟共讨袁绍,而在于,这檄文是刘琦起草的!
刘琦是谁?!刘表的长子,荆州长公子!
他起草此檄的意义,远非写出来的文字那么简单,这件事的背后意义,在于局势因他的这份态度,而变得更加复杂,乱成一团。
刘琦站了徐州,而刘表与袁绍有盟,甚至刘表已经公然发书,应了袁绍的檄文,言定随袁公后,发兵助袁公讨曹操。
而现在刘琦这样一站出来,立刻让刘表与袁绍的结盟变成了笑话。他站吕布,就等于是站吕布与曹操的联盟,这是与袁结对着干,还是与亲生父亲对着干,或者是归顺徐州的意思?!
抑或者,根本就是刘表授意此事?!
这件事,就算是混水的鱼,搅乱了一池的水。
天下人因此说什么的都有,有如刘备言刘琦被徐州胁迫,以至被借以名义,而做出违心之举,然后趁机表彰了一下刘琦本是温顺忠孝的佳公子,自被徐州扣留以后,背君,背父,背盟,以至成为天下罪人,此是吕氏之不仁,不义,大逆之举……
刘备都这样说了,徐州能不回应吗?!
贾诩没出面,但是陈宫却亲自写了书回应,却不是正面回应,并未辩解刘琦是本心还是违心,而是大骂刘备假仁假义,明面上支应刘表,响应袁绍,实则暗地里早与曹操暗中有盟。然后又骂他不是好人,明明与徐州是一方的人,却暗下来刺我徐州,想两面做人,大骂天下最假仁假义的即是刘备!然后,还把曹操与刘备的信给丢出来了……又骂刘备这等两面好人,实则两面三刀的小人之言,如此能信?!
那天下因此事给闹的混乱的,兵事未对阵,那骂声就已经如火如荼了。
那曹操再想不到,徐州是这个骚操作,而吕布父女更不要脸,公然在檄文里写了,要借道兖州,去伐袁绍。
徐州檄文写了啥呢,一是写袁尚不义,几番追杀,二是写曹操仁义,护送有义,三就是写借道兖州了,这是将此事放到了天下人眼前。
而曹操便是再有计谋,也没想到徐州是这个操作的,把他与刘备的信丢到了天下人的眼前,然后还一番掏心掏肺的说什么,说曹公仁义,护吕娴,吕氏感激在心,但是实不忍曹公被刘备这样的人蒙蔽,这才一举而揭示之,以勿乱天下公道。
曹操是真的晕了,对郭嘉服气道:“乱拳打死老师父,这一举,看似无厘头,其实,这是破了吾与刘备的暗盟了。”
郭嘉也叹,道:“刘备确实有些一言难尽,依赖他之力少有,然此人,确实想好处占尽,人却不出力。装仁义装无辜的本事是天下难有。曹公若要灭吕,指望刘备,难矣,他正与进兵益州,哪会真心的攻伐吕氏,只会混水摸鱼,等战火起时,再趁火打劫。”
曹操自然知道刘备本是噬人之雄主。只是不得不盟而已。此时被徐州这一招给弄的也很被动,只能发书应策。
最郁闷的并非是曹操,而是刘表,刘表一听是刘琦起草的徐州讨袁绍书,已是晕了过去,然后徐州又与刘备骂战,又被刺激了,才知道刘备早暗暗与曹操结盟。他最恨曹操,此时是真的差点一脚跷辫子,还是蒯良早有防备,才救回他一条老命。
刘表醒时,看着蒯良毫不意外的表情,便心知他早有预料,便泣道:“英雄末年,便是表此时之末路也!”
说罢大泣,竟是心灰至极。
蒯良不忍,道:“主公,良虽有预料,却绝无与徐州暗中联络及预谋,还望主公莫对良疑心。”
“我自知你,我更知琦儿那般性情,本就嘉柔纯良,如今被逼的发出檄文,也不知遭遇了如何对待,”刘表担忧的很,他是宁愿相信刘琦是被迫,也不愿意相信这是刘琦自愿。
无论哪一种,他都有些难以接受,泣道:“袁公必责让,表如何是好!?依附曹贼,万万不能……”
蒯良也跟着落泪。
刘表轴到这份上,再劝也更改不了其志向,他是一心要跟着袁绍一条路走到黑了,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别无选择。
刘表的路不多了,他老了,他所面临的环境是什么呢:蔡氏,蔡夫人异心夺权,刘琮只是他们掌心娇儿,不能自主,长子刘琦陷在徐州不能回,更有违父志的嫌疑,只是刘表不肯承认而已,他有心想要接回,都难,而刘琦向着徐州是必然,不管有意无意,这檄文一出,已是捆绑在一处,古人言之,子,父子从身也,而刘琦的意志,至少代表了荆州一半的... -->>
好处在于,如果曹操真的失了势,或是死了,只要曹氏将领,子嗣之中,有出色者,自可领而代之,这叫枯木新发之际遇。
曹氏不灭,就不算真正的死亡。
所以为何古代一杀就要灭九族,就是因为根深蒂固,不拔清,后患无穷之意。
而曹操的儿子们也有出色者,若真有事,他们倚着这虎豹骑,这些后组之力,再重组领导这一整个系统,都是很轻而易举的事情。如果族中有人能担当大任,前任之死只是一次失败,而族中无人,便是毁灭!
吕氏无有其它后人,这就是徐州最大的隐患。
吕娴只要死了,吕布不足为惧,必死无疑。至于人心,散碎如沙,旦夕而毁根本,实是易事。
因为除了吕娴,至少现在,再没有一个人可以继承她的一切,将这一切的力量和资源重新担起来可以对抗诸侯。
这就是最大的弱点了。
只是怎么杀吕娴,就成了一个重大的问题,而且是最大的问题。
此小儿极年轻,倘以经年,将来吕氏枝繁叶茂,就再也不是空中楼阁,一盘散沙了,自能凝聚于吕氏族内,只恐那时,再想催毁,难于今百倍。
曹操檄文已发出,天下震惊,诸侯皆知曹袁一战已避不可免,而令诸侯没预料到的是,徐州也跟随在后,响应曹公檄文,发出讨袁贼檄文,而徐州这一举,搅乱了九州现在的局面,以至水变得更加混乱。天下更为震惊,不是震惊于吕布舔不知耻,前与曹贼大战过,现在又结盟共讨袁绍,而在于,这檄文是刘琦起草的!
刘琦是谁?!刘表的长子,荆州长公子!
他起草此檄的意义,远非写出来的文字那么简单,这件事的背后意义,在于局势因他的这份态度,而变得更加复杂,乱成一团。
刘琦站了徐州,而刘表与袁绍有盟,甚至刘表已经公然发书,应了袁绍的檄文,言定随袁公后,发兵助袁公讨曹操。
而现在刘琦这样一站出来,立刻让刘表与袁绍的结盟变成了笑话。他站吕布,就等于是站吕布与曹操的联盟,这是与袁结对着干,还是与亲生父亲对着干,或者是归顺徐州的意思?!
抑或者,根本就是刘表授意此事?!
这件事,就算是混水的鱼,搅乱了一池的水。
天下人因此说什么的都有,有如刘备言刘琦被徐州胁迫,以至被借以名义,而做出违心之举,然后趁机表彰了一下刘琦本是温顺忠孝的佳公子,自被徐州扣留以后,背君,背父,背盟,以至成为天下罪人,此是吕氏之不仁,不义,大逆之举……
刘备都这样说了,徐州能不回应吗?!
贾诩没出面,但是陈宫却亲自写了书回应,却不是正面回应,并未辩解刘琦是本心还是违心,而是大骂刘备假仁假义,明面上支应刘表,响应袁绍,实则暗地里早与曹操暗中有盟。然后又骂他不是好人,明明与徐州是一方的人,却暗下来刺我徐州,想两面做人,大骂天下最假仁假义的即是刘备!然后,还把曹操与刘备的信给丢出来了……又骂刘备这等两面好人,实则两面三刀的小人之言,如此能信?!
那天下因此事给闹的混乱的,兵事未对阵,那骂声就已经如火如荼了。
那曹操再想不到,徐州是这个骚操作,而吕布父女更不要脸,公然在檄文里写了,要借道兖州,去伐袁绍。
徐州檄文写了啥呢,一是写袁尚不义,几番追杀,二是写曹操仁义,护送有义,三就是写借道兖州了,这是将此事放到了天下人眼前。
而曹操便是再有计谋,也没想到徐州是这个操作的,把他与刘备的信丢到了天下人的眼前,然后还一番掏心掏肺的说什么,说曹公仁义,护吕娴,吕氏感激在心,但是实不忍曹公被刘备这样的人蒙蔽,这才一举而揭示之,以勿乱天下公道。
曹操是真的晕了,对郭嘉服气道:“乱拳打死老师父,这一举,看似无厘头,其实,这是破了吾与刘备的暗盟了。”
郭嘉也叹,道:“刘备确实有些一言难尽,依赖他之力少有,然此人,确实想好处占尽,人却不出力。装仁义装无辜的本事是天下难有。曹公若要灭吕,指望刘备,难矣,他正与进兵益州,哪会真心的攻伐吕氏,只会混水摸鱼,等战火起时,再趁火打劫。”
曹操自然知道刘备本是噬人之雄主。只是不得不盟而已。此时被徐州这一招给弄的也很被动,只能发书应策。
最郁闷的并非是曹操,而是刘表,刘表一听是刘琦起草的徐州讨袁绍书,已是晕了过去,然后徐州又与刘备骂战,又被刺激了,才知道刘备早暗暗与曹操结盟。他最恨曹操,此时是真的差点一脚跷辫子,还是蒯良早有防备,才救回他一条老命。
刘表醒时,看着蒯良毫不意外的表情,便心知他早有预料,便泣道:“英雄末年,便是表此时之末路也!”
说罢大泣,竟是心灰至极。
蒯良不忍,道:“主公,良虽有预料,却绝无与徐州暗中联络及预谋,还望主公莫对良疑心。”
“我自知你,我更知琦儿那般性情,本就嘉柔纯良,如今被逼的发出檄文,也不知遭遇了如何对待,”刘表担忧的很,他是宁愿相信刘琦是被迫,也不愿意相信这是刘琦自愿。
无论哪一种,他都有些难以接受,泣道:“袁公必责让,表如何是好!?依附曹贼,万万不能……”
蒯良也跟着落泪。
刘表轴到这份上,再劝也更改不了其志向,他是一心要跟着袁绍一条路走到黑了,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别无选择。
刘表的路不多了,他老了,他所面临的环境是什么呢:蔡氏,蔡夫人异心夺权,刘琮只是他们掌心娇儿,不能自主,长子刘琦陷在徐州不能回,更有违父志的嫌疑,只是刘表不肯承认而已,他有心想要接回,都难,而刘琦向着徐州是必然,不管有意无意,这檄文一出,已是捆绑在一处,古人言之,子,父子从身也,而刘琦的意志,至少代表了荆州一半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