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铁血宏图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清廷之中,尽是满朝奸佞,如此又焉能不灭!”
愤愤不平的邹汉勋更是接着对老友说道。
“良图,你切莫与那等奸佞一般见识,这清廷既是奸佞当朝,连良图这样的当世之贤亦无法容得,不妨入以督府,就小弟所知,汉督对您一直颇为欣赏,你所著的《海国图志》更是于其书房之中,时时翻阅,甚至汉军能有今日之势,以汉督之言,亦得益于良图书中所言!若是汉督知道兄到了武昌,势必会倒履相迎!”
邹汉勋的话让魏源不禁一愣,看着为自己的遭遇而激愤非常的故友这般劝说自己,魏源不禁一阵哑然,当然更出乎他意料的却是于武昌,自己所受的推崇。
为何会来武昌?
其实在高邮辞官之后,面临着江航为粤匪所断的现实,返乡不得的他本欲往杭州,可最后他还是冒险返乡,说是返乡,其实更重要的是他想看看这武昌,瞧瞧这所谓的“汉逆”。
即便是远在高邮,魏源亦听很多人说“汉逆尽以他魏源所鉴行事”,甚至如琦善者之所以不容他,亦与此有一定的关系。
“汉逆于武昌,师夷之长技以制华,实是可恨至极,此事非汉奸而不为……”
想到朝廷对武昌的评价,甚至将其用西洋火器、机器比若“汉奸”,于魏源看来又是何等之可笑,朝中诸人不思解决之道,反言道“汉奸方用以洋器”,如此又焉能平以贼乱?
“良图,今日督府大办工厂以为示范,并倡以民间私人设立厂局,缫丝、纺纱、自行制造与销售轮船等,使国家富强,恰如兄之主张凡有益民用者,皆可于此造之……可以说兄之主张今日尽由汉督推行于湖广,他日汉督得已天下,必将良图之策推行天下,若是良图能留下辅以汉督,岂不正是一展兄腹中之才?”
其实作为义熟中数学教授的邹汉勋,显然是想得太多了,朱宜锋对于《海国图志》一书的推崇,一方面固然是因此书是晚清睁眼看世界第一书,而更重要的是为自己“求知于世界”寻找一个合适的理由。
实际上对于这本书中的很多观点,朱宜锋同样持以否定,比如其提出的“一曰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一曰调客兵不如练土兵,调水师不如练水勇”,既不为其所接受,当然在这个时代的中国能够提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把学习西方的“长技”提高到关系国家民族安危的大事来认识,已经领先于这个时代数十年了,亦正因如此,朱宜锋才会对其极为推崇。而这种推崇于武昌又是人所共知之事。
而在邹汉勋看来,魏源这等当世贤才于清廷为官却倍受打压,甚至因而罢官,相比于武昌这边的推崇,他自然会因一时激愤而为督府邀请起魏源,此时他显然忘记对于督府他亦是存有些许微词,甚至这也是他无意为官的原因,而他之所以于留于武昌,完全是因为数学上的爱好,一方面于此可向那些少年传习数学,另一方面亦可同洋人探讨数学。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他的胞弟邹汉章亦于汉军中任职,尽管其是当年于黄州被俘之人,但现在却颇得汉督信任,在这种情况下邹汉勋自然没有太多的选择,更何况现在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身份——中国人的身份!正是那还有些模糊的意识,使得他明白自己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而此时他游说魏源,一方面固然是为老友不值,希望老友能留于武昌一展所学。另一方面却是因为他希望魏源之才能为督府所用,从而帮助督府于夺取天下,毕竟相比于窃居江宁的粤匪,督府这边更符合他们对朝廷的定位,至多也就是“师法西洋稍过”罢了。
面对老友的邀请,尽管对于汉督尽以《海国图志》治国的举动颇为激动,但魏源依然还是摇摇头说道。
“叔绩,非是为兄自怜,实在是为兄年逾六旬,数十年遭遇诸多坎坷,且以世乱多故,早已无意宦海了,只想就此常伴佛灯……”
不待魏源把话说完,邹汉勋却打断他的话说道。
“那老兄又岂忍心就些埋没平生所学?”
趁着魏源诧异之余,邹汉勋又继续说道。
“老兄无意宦海亦无不可,若不然,你便于我留于这武昌,做以教书先生,将平生所学授于他人,总好过埋没乡间吧!”
虽说邹汉勋的话魏源颇为意动,但他还是显得有些犹豫,而邹汉勋却继续游说道。
“而且这校中有颇多洋人,老兄亦可与其探讨这夷之长处,若不然,老兄你便于此留下几日,不知兄以为如何?”
面对如此这般热情的邀请,魏源那里还有再拒绝的理由,而且他的心底对于欧洲同样亦存在诸多疑问,现在倒也可于此一解心中之惑,自然也就不再拒绝了。(未完待续。)
“这清廷之中,尽是满朝奸佞,如此又焉能不灭!”
愤愤不平的邹汉勋更是接着对老友说道。
“良图,你切莫与那等奸佞一般见识,这清廷既是奸佞当朝,连良图这样的当世之贤亦无法容得,不妨入以督府,就小弟所知,汉督对您一直颇为欣赏,你所著的《海国图志》更是于其书房之中,时时翻阅,甚至汉军能有今日之势,以汉督之言,亦得益于良图书中所言!若是汉督知道兄到了武昌,势必会倒履相迎!”
邹汉勋的话让魏源不禁一愣,看着为自己的遭遇而激愤非常的故友这般劝说自己,魏源不禁一阵哑然,当然更出乎他意料的却是于武昌,自己所受的推崇。
为何会来武昌?
其实在高邮辞官之后,面临着江航为粤匪所断的现实,返乡不得的他本欲往杭州,可最后他还是冒险返乡,说是返乡,其实更重要的是他想看看这武昌,瞧瞧这所谓的“汉逆”。
即便是远在高邮,魏源亦听很多人说“汉逆尽以他魏源所鉴行事”,甚至如琦善者之所以不容他,亦与此有一定的关系。
“汉逆于武昌,师夷之长技以制华,实是可恨至极,此事非汉奸而不为……”
想到朝廷对武昌的评价,甚至将其用西洋火器、机器比若“汉奸”,于魏源看来又是何等之可笑,朝中诸人不思解决之道,反言道“汉奸方用以洋器”,如此又焉能平以贼乱?
“良图,今日督府大办工厂以为示范,并倡以民间私人设立厂局,缫丝、纺纱、自行制造与销售轮船等,使国家富强,恰如兄之主张凡有益民用者,皆可于此造之……可以说兄之主张今日尽由汉督推行于湖广,他日汉督得已天下,必将良图之策推行天下,若是良图能留下辅以汉督,岂不正是一展兄腹中之才?”
其实作为义熟中数学教授的邹汉勋,显然是想得太多了,朱宜锋对于《海国图志》一书的推崇,一方面固然是因此书是晚清睁眼看世界第一书,而更重要的是为自己“求知于世界”寻找一个合适的理由。
实际上对于这本书中的很多观点,朱宜锋同样持以否定,比如其提出的“一曰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一曰调客兵不如练土兵,调水师不如练水勇”,既不为其所接受,当然在这个时代的中国能够提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把学习西方的“长技”提高到关系国家民族安危的大事来认识,已经领先于这个时代数十年了,亦正因如此,朱宜锋才会对其极为推崇。而这种推崇于武昌又是人所共知之事。
而在邹汉勋看来,魏源这等当世贤才于清廷为官却倍受打压,甚至因而罢官,相比于武昌这边的推崇,他自然会因一时激愤而为督府邀请起魏源,此时他显然忘记对于督府他亦是存有些许微词,甚至这也是他无意为官的原因,而他之所以于留于武昌,完全是因为数学上的爱好,一方面于此可向那些少年传习数学,另一方面亦可同洋人探讨数学。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他的胞弟邹汉章亦于汉军中任职,尽管其是当年于黄州被俘之人,但现在却颇得汉督信任,在这种情况下邹汉勋自然没有太多的选择,更何况现在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身份——中国人的身份!正是那还有些模糊的意识,使得他明白自己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而此时他游说魏源,一方面固然是为老友不值,希望老友能留于武昌一展所学。另一方面却是因为他希望魏源之才能为督府所用,从而帮助督府于夺取天下,毕竟相比于窃居江宁的粤匪,督府这边更符合他们对朝廷的定位,至多也就是“师法西洋稍过”罢了。
面对老友的邀请,尽管对于汉督尽以《海国图志》治国的举动颇为激动,但魏源依然还是摇摇头说道。
“叔绩,非是为兄自怜,实在是为兄年逾六旬,数十年遭遇诸多坎坷,且以世乱多故,早已无意宦海了,只想就此常伴佛灯……”
不待魏源把话说完,邹汉勋却打断他的话说道。
“那老兄又岂忍心就些埋没平生所学?”
趁着魏源诧异之余,邹汉勋又继续说道。
“老兄无意宦海亦无不可,若不然,你便于我留于这武昌,做以教书先生,将平生所学授于他人,总好过埋没乡间吧!”
虽说邹汉勋的话魏源颇为意动,但他还是显得有些犹豫,而邹汉勋却继续游说道。
“而且这校中有颇多洋人,老兄亦可与其探讨这夷之长处,若不然,老兄你便于此留下几日,不知兄以为如何?”
面对如此这般热情的邀请,魏源那里还有再拒绝的理由,而且他的心底对于欧洲同样亦存在诸多疑问,现在倒也可于此一解心中之惑,自然也就不再拒绝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