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断臂方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了公主对佛教痴迷之事来。郑姬发觉武帝的言语神情间流露出了对佛教的憎厌之情。
郑姬灵机一动,突然提裙跪在武帝面前:“陛下,臣妾有过,请陛下处罚臣妾吧。”武帝微微一惊:“爱姬,这是为何?”郑姬道:“陛下,臣妾以往不知佛教如此害人。所以也曾痴信佛教甚深。臣妾原以为念佛修行可以使人内心宁静,与世无争。臣妾万没料到,信佛更让人陷于执著和痴愚。臣妾本当为陛下之忧而忧,却和娥姿姐姐两人带头在后宫摆设法物、修信礼佛,使晚辈和宫人竞相效仿,终致公主误入歧途、痴迷不返。臣妾今见贺公主执著如此,陛下又因此痛心焦虑,臣妾既愧悔不安,又心疼陛下。所以请陛下先处罚臣妾,以儆效尤,肃清妖氛。”武帝忙道:“唉!爱姬请起来说话。”郑姬轻轻起身,尔后依偎在武帝怀中,一面将脸儿在他的胸前摩挲,一面用手儿抚捏着武帝的手臂和胸腹。
武帝嗅着郑姬散着淡淡花香的头发,感受着她的娇嗔和乖巧,不觉一阵阵心醉神摇,一整天里被朝国万机弄得头昏眼花的疲劳困倦不觉消失无踪。他一面拥着爱姬,一面望着她亮亮的眸子说:“爱姬,其实这事也怪不得你们。往日太祖和世宗在世时,其实一向都笃信佛教。说来,此事还是怪朕,虽说早几年就察觉佛教在中夏已呈泛滥之势,却因心存顾忌,终致禁而不止。如今可好,竟然泛滥到朕的后宫里来了。朕要九州一统,要使天下安宁,就得思量如何才能既不动摇国基,又可禁绝佛道泛滥”郑姬神情敬仰地望着武帝说:“陛下才学鸿博,武功烜赫,臣妾真是敬爱之甚。臣妾常常感激上苍赐臣妾服侍陛下身边的福分,以往也常在宫中烧香念佛,感激陛下及时点化,使臣妾未致更深淤陷。臣妾今日愿从自己做起,立即撤去所藏法器和佛像。”一边说着,一边就叫宫人传话下去:“你们快去把我屋里那些法器、佛像全都毁了埋掉。从此,若有谁再敢在翠微宫念佛持号,重责不贷!”武帝面露欣慰:“爱姬能如此深明大义,率先垂范,真是朕的幸事!其实朕已开始思度如何削减佛道二教、弘化儒学,以文治武功而兴国家朝廷。”虽说一连串的烦恼和病痛缠身,但闻太子大捷而归,武帝即刻感到欣喜难抑——旧日,在太子的册立上,以齐王为首的多位朝臣因各种缘故,一直以太子“志业未成,声德未树,仁孝未闻”为由极力反对立为储君。即令册定太子以后,朝中仍旧有人对立鲁王为储帝不服。
有一次,武帝寿宴请王轨孝伯等几位心腹要臣时,王轨多喝了几杯,竟然带着酒意走到武帝身边,当众轻轻捋着武帝的胡子道:“唉!可爱好老公!只恨后人太弱!”武帝当时真是笑也不是、恼也不是。所以,鲁王被立为太子后,武帝对他的管束从未有过半点的放松。每天定时传召东宫官属,询问太子一天的文武功课、有何闪失?每每稍闻有过,便大加苛责,甚至亲自鞭杖处罚。
如今,太子两番率兵靖定边乱,实在不负王命和众望,也实在为他这个父皇长了脸。他决定:这次要重重嘉奖和晋封太子和太子的左右属僚。
太子凯旋归朝之后,递上来一份请求朝廷晋升的奏表和名单,周翰成将军的名字再次排在首位。这个名字留给武帝的印象很深——入征时间不长便屡建奇功,不仅阵前杀敌勇威过人,为人也颇忠义正直。更可喜的是,周将军从戎之前曾在县郡官学和京城太学里读书多年,又懂医术,实堪造就和提携。
武帝把辅佐太子出征的十三弟滕王,大将军赵文表、刘雄叫来征询,三人与周将军数月的袍泽之谊,都从内心喜欢上了这位出身寒门的小将军。他们夸赞周将军不仅知兵法、懂医术、睦同僚,杀敌勇猛,为人忠义,而且爱兵如子,确有将帅质德。
武帝思量,过去太子只注重文学,轻率武功,所以才会有第一次率兵西征无功而返之耻。如今太子开始注重提拔武将,倒也是一个值得庆贺的转变。而且,太子身边也确需要有他自己亲手提拔起来的知兵武将。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虽说从前朝魏国到如今的大周朝廷中,上三品中文武官职,出身寒门的人实在屈指可数。但若只以出身寒门不肯格外提升,只怕会冷了天下寒门出身却极有才干的下级文官武将的心。武帝想,若能趁机晋拔几位出身寒门的中下级文武官员为朝廷上品之职,倒可以借此招徕天下更多有真才实学的贤能和英豪归附到大周来。
郑姬这一段始终密切打探着东宫太子和紫云殿李妃两边的动静。
她听说,眼下朝廷上下都在议论,说太子上奏请求格外提携的一位年轻将军。他出山后携一把削铁如泥的青铜宝剑,用兵布阵神奇莫测,不仅作战威勇,且懂医术、懂绘战争地形图。郑姬又闻知这位出身寒门的武将姓周时,立即就猜出了——这位武将肯定就是公主奶娘的儿子!郑姬警觉了:如果此人果然是文韬武略过人之辈,一旦得到陛下的欣赏和晋拔,自会终生追随和效命于太子的鞍前马后,成为太子的铁心亲腹!宫廷之争历来都是你死我活的。她一直忧惧将来一天太子继位,自己也会成为当年吕后的一样“人彘”这天,武帝临幸翠微宫时,郑姬一边悉心服侍武帝更衣系带,一边道:“陛下,听说紫云殿的姐姐摆了几处佛像香炉,也开始吃斋念佛了。臣妾实在担心,这样下去,只怕公主没有回心转意,末了就连娥姿姐姐也要陷入痴迷了”武帝果然沉了脸:“竟有此事?”“娥姿姐姐实在是有福之人,虽说出身卑微,却得陛下厚爱掌领后宫多年。不知何故,这几年却有些任性了。明知陛下平素最厌恶的就是这些佛神鬼怪和邪门歪道的东西,真有些让人闹不明白了。”武帝阴着脸一语不发。
郑姬又说:“听说太子手下有一位初出茅庐的周将军,不知陛下知不知道这位小将是谁的儿子?”武帝望着郑姬的眼睛:“哦?”郑姬一笑:“陛下果然不知吗?他就是贺公主奶娘的儿子啊!臣妾听说他原是少林寺的一位和尚,法名叫做慧忍的。”武帝警觉地问:“你是从何处得知的?”郑姬心内“咯噔”一下,脸上却微笑着:“陛下你想,周将军既是贺公主奶娘的儿子,又是太子的属下,此事在宫中岂能一点儿传不开吗?”武帝不再作声了。
郑姬一笑:“陛下,我有些不明白,佛教第一戒规乃是禁止杀生。他既是少林弟子,又是大周武将,阵前杀敌与禁止杀生的佛门教义根本相悖,他是怎么两全的?”武帝听着郑姬的话,一时竟猜不透这个小巧俏丽、又很有些鬼心眼儿的爱姬,今天究竟想告诉自己些什么?郑姬继续说:“陛下,臣妾知道陛下一向憎恶释老,又准备削减二教。臣妾是担心,若陛下此时反而格外擢拔一个少林和尚”武帝沉默不语,却是若有所思的模样。
郑姬见陛下认真思量着自己的话,一时得意,竟忘了忌讳:“陛下,他既然救过太子,又立有战功,陛下若不晋封于他,只怕会令阵前将士寒心。臣妾听说他身中毒镖之伤,眼下尚未痊愈。陛下何不厚赠金银,准其回乡养伤,终生免去征役而得以两全?”武帝心想:这个郑姬竟然如此精明!不过,这种精明若放在自己藏韬晦略的那十几年中倒也有用。可是如今朝廷中已经云集了天下贤能、满朝文武,她这点女人的小聪明,不仅显得可笑,反令武帝对她生出一种嫌忌和疑心来。
自打武帝亲政以来,连李妃都不敢再参与和打听朝廷之事了。若论心机,郑姬比起李妃不知差了多少呢!不过武帝并没说透,只是笑道:“哦?这主意不错,怎么想出来的?”郑姬心中暗喜,越发不知忌讳了:“陛下,听说这位小将当初在少林寺时,贺公主曾带人出宫离京,赶到百里之外的山寺探看于他。如今若要格外晋升他,因他是公主奶娘的儿子,朝廷大臣中会不会议论他们有挟私之嫌?”武帝突然拉下脸来:“哪里来的这些流言蜚语?你难道不知,朕平生最憎恨的一样就是后宫之间的信口雌黄吗?”言罢愤然而去。
郑姬一下子愣在了那里,一时悟不透究竟哪句话犯了陛下的讳忌?怎么好好儿的笑模笑样,突然就翻了脸了?太子没有料到:朝廷诏布奖掖众位立功将士的圣谕上,除了自己特别提请父皇格外晋升的周将军一人之外,表章中所提到的立功将士全都得到了提升!偏偏只有周将军一人,仅仅只是赏以重金厚帛,却格外下诏令其回乡养伤、免去一切役赋公职!这分明是诏令周将军削职还乡的啊!太子大惑不解。当他匆匆找到父皇问及此事时,父皇说:“朕之前已有诏令,凡伤残将士一律准予免服役税,皇儿莫非不知?”太子急忙辩道:“父皇,周将军他只是一般的负伤,并未残疾啊!再说,他也并非是一般的士卒军官。他是皇儿一手提拔的心腹,又是文韬武略过人的良将贤才。伤好之后还能为朝廷再出大力、再建奇功的,为何非要他去职归里呢?”武帝突然沉下了脸:“朕自有道理!”太子久久地望着父皇那张高深莫测的脸,半晌也没有回过神来。
贺公主得知父皇在对西征立功将士的诏封中,只有周将军一人不仅未见晋升反被诏令去职回里时,禁不住气冲冲地寻到太子的东宫,责问大哥为何立下大功奇勋的周将军独独没有得到晋封?太子冷笑道:“你来问我?我又问谁?你何不自己去问一问父皇?我倒比你更想知道为什么!得到实情后,别忘了回来告诉我一声。”贺公主惊愕地离开了太子的东宫,寻思许久,终于忍不住疑虑,当下便来到了父皇的御书房。
武帝见是公主到来,满面欢喜地问道:“哦?朕的女儿,今天怎么想起看看父皇来了?”贺公主问过父皇并谢座后,径直道:“父皇,此番太子西征,诸将皆有晋升。周将军的功勋最显赫,为何不仅没有被父皇晋升,反被去职还乡?”武帝收敛了笑容:“你不是遁入佛门了吗?佛门弟子本当六根清净,公主为何突然关心起红尘俗世的功名利禄来了?”贺公主一下子被父皇问住了。她怔怔地望着父皇那高深莫测的脸,沉默好一会儿才说:“父皇,他是女儿的奶哥哥,女儿过问一下有何不当吗?”武帝转而又和颜悦色起来:“皇儿,你一天天大了,迟早是要嫁人的,不要再任性了。父皇把你聘给尉迟公子,是父皇经过几番思忖,觉得这门亲事无论是对女儿还是对你父皇母妃,也无论是对你皇兄还是大周朝廷都是再无不妥的事,才斟酌定下的”“父皇!凭他是玉皇大帝的儿子,女儿情愿一生礼佛,不谈婚嫁!”公主急忙拦住父皇的话头。
武帝冷笑道:“皇儿!你要清楚自己是大周公主!即令终老宫中,也不能走到民间百姓家!”贺公主不觉一惊:父皇肯定已经听说什么了!她望着父皇的脸说:“父皇,莫非父皇这样胸怀天下的一代明君,也只重门第出身而不注重品德才学吗?”武帝愤然作色:“住口!朕今天也明白地告诉你,你就断了这份痴心吧!朕疼爱自己的儿女,因为朕也是一个人;可是朕更是一个帝王,朕肩负的决不止一家一户的安定和幸福。朕更要整个黎民百姓的安居乐业和江山社稷的安定稳固。做朕的儿女,不仅要自己的幸福,更要为大周江山社稷谋!朕决不会任由谁敢我行我素,乱了大周朝廷的规制,做出羞辱大周皇家脸面的事!若有谁胆敢视朕的江山和皇家脸面为儿戏,不知天高地厚,那就别怪朕做事太绝!孰轻孰重,公主自去度量!”贺公主蓦然震住了!她全身发冷地望着父皇那张突然陌生起来的脸,半晌说不出一句话。她虽说情知父皇是一位只以国事为重的君王,可是父皇今天突然用这种居高临下的神气和口气,一口一个“朕”地跟自己说话,她生平以来还是第一次见识到。
她望着父皇那张突然间充满杀气的脸,分明清楚:自己胆敢再和父皇顶撞一句,翰成哥很可能立即就会遭遇惨祸!自己此时虽不能和父皇抗辩,却也决不能显出畏惧和屈服的神色。
她定定地望着父皇的脸,一字一句地说:“女儿不会让父皇因为女儿之故让天下人笑议!但是父皇也请明白,如果父皇杀了哺养孩儿多年的奶娘的唯一的儿子,父皇您唯一的女儿决不会比一个仆妇的儿子多活一天的!”武帝闻言,脸色青紫地怔了好一会儿,渐渐地面露戚色起来。末了,望着一向宠爱的爱女诚心诚意地说:“皇儿!你要为父皇想想啊!父皇不是不疼女儿,可是,父皇毕竟不只是你一个人的父皇啊!眼下大周强敌四邻,必得靠联姻增强国势。当初父皇派使三年迎娶突厥公主,才得以使我大周北疆多年安定。贺儿,父皇非无情帝王,在父皇的治下,大周境内已经尽数释放了数以万计的奴隶杂户。父皇实行均田,赈济涝旱,外交内睦,这可免了多少杀伐流血?又可使得多少夫妻团聚、百姓平安?“皇儿,你身为大周公主,华服高车,衣食无愁,不事农耕而金珠绮罗,不出役赋而享金殿银阁,一切皆是百姓所供。难道皇儿就不能为了国家百姓,为了江山社稷牺牲一己的儿女私情吗?”贺公主悲从中来:“可是父皇,我什么都不想要。我不想要金珠绮罗,也不想要高车华屋。孩子只想要他,只想做一个农家妇,宁可一世桑蚕纺织。父皇,莫非你的江山一定要以你唯一的女儿来做基石?”“住口!父皇若只为江山计,前年就把你嫁到突厥去了!”武帝顿然喝道。
公主屈膝跪下说:“父皇!女儿情愿服侍父皇母妃一生,情愿礼佛一生”说完,深深叩拜了父皇后,神色宁静地默默退出殿堂。
公主柔中有刚,武帝虽一时气得脸色铁青,却也无从发作
了公主对佛教痴迷之事来。郑姬发觉武帝的言语神情间流露出了对佛教的憎厌之情。
郑姬灵机一动,突然提裙跪在武帝面前:“陛下,臣妾有过,请陛下处罚臣妾吧。”武帝微微一惊:“爱姬,这是为何?”郑姬道:“陛下,臣妾以往不知佛教如此害人。所以也曾痴信佛教甚深。臣妾原以为念佛修行可以使人内心宁静,与世无争。臣妾万没料到,信佛更让人陷于执著和痴愚。臣妾本当为陛下之忧而忧,却和娥姿姐姐两人带头在后宫摆设法物、修信礼佛,使晚辈和宫人竞相效仿,终致公主误入歧途、痴迷不返。臣妾今见贺公主执著如此,陛下又因此痛心焦虑,臣妾既愧悔不安,又心疼陛下。所以请陛下先处罚臣妾,以儆效尤,肃清妖氛。”武帝忙道:“唉!爱姬请起来说话。”郑姬轻轻起身,尔后依偎在武帝怀中,一面将脸儿在他的胸前摩挲,一面用手儿抚捏着武帝的手臂和胸腹。
武帝嗅着郑姬散着淡淡花香的头发,感受着她的娇嗔和乖巧,不觉一阵阵心醉神摇,一整天里被朝国万机弄得头昏眼花的疲劳困倦不觉消失无踪。他一面拥着爱姬,一面望着她亮亮的眸子说:“爱姬,其实这事也怪不得你们。往日太祖和世宗在世时,其实一向都笃信佛教。说来,此事还是怪朕,虽说早几年就察觉佛教在中夏已呈泛滥之势,却因心存顾忌,终致禁而不止。如今可好,竟然泛滥到朕的后宫里来了。朕要九州一统,要使天下安宁,就得思量如何才能既不动摇国基,又可禁绝佛道泛滥”郑姬神情敬仰地望着武帝说:“陛下才学鸿博,武功烜赫,臣妾真是敬爱之甚。臣妾常常感激上苍赐臣妾服侍陛下身边的福分,以往也常在宫中烧香念佛,感激陛下及时点化,使臣妾未致更深淤陷。臣妾今日愿从自己做起,立即撤去所藏法器和佛像。”一边说着,一边就叫宫人传话下去:“你们快去把我屋里那些法器、佛像全都毁了埋掉。从此,若有谁再敢在翠微宫念佛持号,重责不贷!”武帝面露欣慰:“爱姬能如此深明大义,率先垂范,真是朕的幸事!其实朕已开始思度如何削减佛道二教、弘化儒学,以文治武功而兴国家朝廷。”虽说一连串的烦恼和病痛缠身,但闻太子大捷而归,武帝即刻感到欣喜难抑——旧日,在太子的册立上,以齐王为首的多位朝臣因各种缘故,一直以太子“志业未成,声德未树,仁孝未闻”为由极力反对立为储君。即令册定太子以后,朝中仍旧有人对立鲁王为储帝不服。
有一次,武帝寿宴请王轨孝伯等几位心腹要臣时,王轨多喝了几杯,竟然带着酒意走到武帝身边,当众轻轻捋着武帝的胡子道:“唉!可爱好老公!只恨后人太弱!”武帝当时真是笑也不是、恼也不是。所以,鲁王被立为太子后,武帝对他的管束从未有过半点的放松。每天定时传召东宫官属,询问太子一天的文武功课、有何闪失?每每稍闻有过,便大加苛责,甚至亲自鞭杖处罚。
如今,太子两番率兵靖定边乱,实在不负王命和众望,也实在为他这个父皇长了脸。他决定:这次要重重嘉奖和晋封太子和太子的左右属僚。
太子凯旋归朝之后,递上来一份请求朝廷晋升的奏表和名单,周翰成将军的名字再次排在首位。这个名字留给武帝的印象很深——入征时间不长便屡建奇功,不仅阵前杀敌勇威过人,为人也颇忠义正直。更可喜的是,周将军从戎之前曾在县郡官学和京城太学里读书多年,又懂医术,实堪造就和提携。
武帝把辅佐太子出征的十三弟滕王,大将军赵文表、刘雄叫来征询,三人与周将军数月的袍泽之谊,都从内心喜欢上了这位出身寒门的小将军。他们夸赞周将军不仅知兵法、懂医术、睦同僚,杀敌勇猛,为人忠义,而且爱兵如子,确有将帅质德。
武帝思量,过去太子只注重文学,轻率武功,所以才会有第一次率兵西征无功而返之耻。如今太子开始注重提拔武将,倒也是一个值得庆贺的转变。而且,太子身边也确需要有他自己亲手提拔起来的知兵武将。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虽说从前朝魏国到如今的大周朝廷中,上三品中文武官职,出身寒门的人实在屈指可数。但若只以出身寒门不肯格外提升,只怕会冷了天下寒门出身却极有才干的下级文官武将的心。武帝想,若能趁机晋拔几位出身寒门的中下级文武官员为朝廷上品之职,倒可以借此招徕天下更多有真才实学的贤能和英豪归附到大周来。
郑姬这一段始终密切打探着东宫太子和紫云殿李妃两边的动静。
她听说,眼下朝廷上下都在议论,说太子上奏请求格外提携的一位年轻将军。他出山后携一把削铁如泥的青铜宝剑,用兵布阵神奇莫测,不仅作战威勇,且懂医术、懂绘战争地形图。郑姬又闻知这位出身寒门的武将姓周时,立即就猜出了——这位武将肯定就是公主奶娘的儿子!郑姬警觉了:如果此人果然是文韬武略过人之辈,一旦得到陛下的欣赏和晋拔,自会终生追随和效命于太子的鞍前马后,成为太子的铁心亲腹!宫廷之争历来都是你死我活的。她一直忧惧将来一天太子继位,自己也会成为当年吕后的一样“人彘”这天,武帝临幸翠微宫时,郑姬一边悉心服侍武帝更衣系带,一边道:“陛下,听说紫云殿的姐姐摆了几处佛像香炉,也开始吃斋念佛了。臣妾实在担心,这样下去,只怕公主没有回心转意,末了就连娥姿姐姐也要陷入痴迷了”武帝果然沉了脸:“竟有此事?”“娥姿姐姐实在是有福之人,虽说出身卑微,却得陛下厚爱掌领后宫多年。不知何故,这几年却有些任性了。明知陛下平素最厌恶的就是这些佛神鬼怪和邪门歪道的东西,真有些让人闹不明白了。”武帝阴着脸一语不发。
郑姬又说:“听说太子手下有一位初出茅庐的周将军,不知陛下知不知道这位小将是谁的儿子?”武帝望着郑姬的眼睛:“哦?”郑姬一笑:“陛下果然不知吗?他就是贺公主奶娘的儿子啊!臣妾听说他原是少林寺的一位和尚,法名叫做慧忍的。”武帝警觉地问:“你是从何处得知的?”郑姬心内“咯噔”一下,脸上却微笑着:“陛下你想,周将军既是贺公主奶娘的儿子,又是太子的属下,此事在宫中岂能一点儿传不开吗?”武帝不再作声了。
郑姬一笑:“陛下,我有些不明白,佛教第一戒规乃是禁止杀生。他既是少林弟子,又是大周武将,阵前杀敌与禁止杀生的佛门教义根本相悖,他是怎么两全的?”武帝听着郑姬的话,一时竟猜不透这个小巧俏丽、又很有些鬼心眼儿的爱姬,今天究竟想告诉自己些什么?郑姬继续说:“陛下,臣妾知道陛下一向憎恶释老,又准备削减二教。臣妾是担心,若陛下此时反而格外擢拔一个少林和尚”武帝沉默不语,却是若有所思的模样。
郑姬见陛下认真思量着自己的话,一时得意,竟忘了忌讳:“陛下,他既然救过太子,又立有战功,陛下若不晋封于他,只怕会令阵前将士寒心。臣妾听说他身中毒镖之伤,眼下尚未痊愈。陛下何不厚赠金银,准其回乡养伤,终生免去征役而得以两全?”武帝心想:这个郑姬竟然如此精明!不过,这种精明若放在自己藏韬晦略的那十几年中倒也有用。可是如今朝廷中已经云集了天下贤能、满朝文武,她这点女人的小聪明,不仅显得可笑,反令武帝对她生出一种嫌忌和疑心来。
自打武帝亲政以来,连李妃都不敢再参与和打听朝廷之事了。若论心机,郑姬比起李妃不知差了多少呢!不过武帝并没说透,只是笑道:“哦?这主意不错,怎么想出来的?”郑姬心中暗喜,越发不知忌讳了:“陛下,听说这位小将当初在少林寺时,贺公主曾带人出宫离京,赶到百里之外的山寺探看于他。如今若要格外晋升他,因他是公主奶娘的儿子,朝廷大臣中会不会议论他们有挟私之嫌?”武帝突然拉下脸来:“哪里来的这些流言蜚语?你难道不知,朕平生最憎恨的一样就是后宫之间的信口雌黄吗?”言罢愤然而去。
郑姬一下子愣在了那里,一时悟不透究竟哪句话犯了陛下的讳忌?怎么好好儿的笑模笑样,突然就翻了脸了?太子没有料到:朝廷诏布奖掖众位立功将士的圣谕上,除了自己特别提请父皇格外晋升的周将军一人之外,表章中所提到的立功将士全都得到了提升!偏偏只有周将军一人,仅仅只是赏以重金厚帛,却格外下诏令其回乡养伤、免去一切役赋公职!这分明是诏令周将军削职还乡的啊!太子大惑不解。当他匆匆找到父皇问及此事时,父皇说:“朕之前已有诏令,凡伤残将士一律准予免服役税,皇儿莫非不知?”太子急忙辩道:“父皇,周将军他只是一般的负伤,并未残疾啊!再说,他也并非是一般的士卒军官。他是皇儿一手提拔的心腹,又是文韬武略过人的良将贤才。伤好之后还能为朝廷再出大力、再建奇功的,为何非要他去职归里呢?”武帝突然沉下了脸:“朕自有道理!”太子久久地望着父皇那张高深莫测的脸,半晌也没有回过神来。
贺公主得知父皇在对西征立功将士的诏封中,只有周将军一人不仅未见晋升反被诏令去职回里时,禁不住气冲冲地寻到太子的东宫,责问大哥为何立下大功奇勋的周将军独独没有得到晋封?太子冷笑道:“你来问我?我又问谁?你何不自己去问一问父皇?我倒比你更想知道为什么!得到实情后,别忘了回来告诉我一声。”贺公主惊愕地离开了太子的东宫,寻思许久,终于忍不住疑虑,当下便来到了父皇的御书房。
武帝见是公主到来,满面欢喜地问道:“哦?朕的女儿,今天怎么想起看看父皇来了?”贺公主问过父皇并谢座后,径直道:“父皇,此番太子西征,诸将皆有晋升。周将军的功勋最显赫,为何不仅没有被父皇晋升,反被去职还乡?”武帝收敛了笑容:“你不是遁入佛门了吗?佛门弟子本当六根清净,公主为何突然关心起红尘俗世的功名利禄来了?”贺公主一下子被父皇问住了。她怔怔地望着父皇那高深莫测的脸,沉默好一会儿才说:“父皇,他是女儿的奶哥哥,女儿过问一下有何不当吗?”武帝转而又和颜悦色起来:“皇儿,你一天天大了,迟早是要嫁人的,不要再任性了。父皇把你聘给尉迟公子,是父皇经过几番思忖,觉得这门亲事无论是对女儿还是对你父皇母妃,也无论是对你皇兄还是大周朝廷都是再无不妥的事,才斟酌定下的”“父皇!凭他是玉皇大帝的儿子,女儿情愿一生礼佛,不谈婚嫁!”公主急忙拦住父皇的话头。
武帝冷笑道:“皇儿!你要清楚自己是大周公主!即令终老宫中,也不能走到民间百姓家!”贺公主不觉一惊:父皇肯定已经听说什么了!她望着父皇的脸说:“父皇,莫非父皇这样胸怀天下的一代明君,也只重门第出身而不注重品德才学吗?”武帝愤然作色:“住口!朕今天也明白地告诉你,你就断了这份痴心吧!朕疼爱自己的儿女,因为朕也是一个人;可是朕更是一个帝王,朕肩负的决不止一家一户的安定和幸福。朕更要整个黎民百姓的安居乐业和江山社稷的安定稳固。做朕的儿女,不仅要自己的幸福,更要为大周江山社稷谋!朕决不会任由谁敢我行我素,乱了大周朝廷的规制,做出羞辱大周皇家脸面的事!若有谁胆敢视朕的江山和皇家脸面为儿戏,不知天高地厚,那就别怪朕做事太绝!孰轻孰重,公主自去度量!”贺公主蓦然震住了!她全身发冷地望着父皇那张突然陌生起来的脸,半晌说不出一句话。她虽说情知父皇是一位只以国事为重的君王,可是父皇今天突然用这种居高临下的神气和口气,一口一个“朕”地跟自己说话,她生平以来还是第一次见识到。
她望着父皇那张突然间充满杀气的脸,分明清楚:自己胆敢再和父皇顶撞一句,翰成哥很可能立即就会遭遇惨祸!自己此时虽不能和父皇抗辩,却也决不能显出畏惧和屈服的神色。
她定定地望着父皇的脸,一字一句地说:“女儿不会让父皇因为女儿之故让天下人笑议!但是父皇也请明白,如果父皇杀了哺养孩儿多年的奶娘的唯一的儿子,父皇您唯一的女儿决不会比一个仆妇的儿子多活一天的!”武帝闻言,脸色青紫地怔了好一会儿,渐渐地面露戚色起来。末了,望着一向宠爱的爱女诚心诚意地说:“皇儿!你要为父皇想想啊!父皇不是不疼女儿,可是,父皇毕竟不只是你一个人的父皇啊!眼下大周强敌四邻,必得靠联姻增强国势。当初父皇派使三年迎娶突厥公主,才得以使我大周北疆多年安定。贺儿,父皇非无情帝王,在父皇的治下,大周境内已经尽数释放了数以万计的奴隶杂户。父皇实行均田,赈济涝旱,外交内睦,这可免了多少杀伐流血?又可使得多少夫妻团聚、百姓平安?“皇儿,你身为大周公主,华服高车,衣食无愁,不事农耕而金珠绮罗,不出役赋而享金殿银阁,一切皆是百姓所供。难道皇儿就不能为了国家百姓,为了江山社稷牺牲一己的儿女私情吗?”贺公主悲从中来:“可是父皇,我什么都不想要。我不想要金珠绮罗,也不想要高车华屋。孩子只想要他,只想做一个农家妇,宁可一世桑蚕纺织。父皇,莫非你的江山一定要以你唯一的女儿来做基石?”“住口!父皇若只为江山计,前年就把你嫁到突厥去了!”武帝顿然喝道。
公主屈膝跪下说:“父皇!女儿情愿服侍父皇母妃一生,情愿礼佛一生”说完,深深叩拜了父皇后,神色宁静地默默退出殿堂。
公主柔中有刚,武帝虽一时气得脸色铁青,却也无从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