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穿越之掉崇祯面前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崇祯皇帝听了,稍微一愣,似乎是认真回想了一会才说道:“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大概十来年前了吧。朕记得当时群臣皆言泽居之鱼鳖、山居之麋鹿,且有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才又补充道:“水稻小麦等物乃千年种植之物,如若贸然代替以甘薯,就怕饿死更多百姓。加上当时国事糜烂,因此朝廷最后定论,就没准徐卿之奏。”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看着张明伟,有点惊讶地问道:“先生之意,此物比起水稻小麦等物,真得要好?”
自古以来,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印象,就是某种生物只应在某种特定地区才有,如果转移到其他地方,会受到水土、气候等制约,不是死掉,就是变质。
崇祯皇帝刚才解释了一通,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也正是这种观念太普遍,徐光启甚至在甘薯疏的序言中就强调了这个事情,说甘薯会是个例外。然而就其结果来看,他还是没改变当初崇祯皇帝和百官的印象。加上上下都头疼流贼和建虏,没人愿意去尝试。而徐光启又在崇祯初年就去世,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张明伟听了,皱着眉头一想,或者这事是因为朝堂之上,包括崇祯皇帝本人,都不像徐光启一样会亲自伺候农田,所以他们就只相信书上所说,没能改变他们固有的印象。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叹了口气,认真地对崇祯皇帝说道:“这个甘薯,是救灾的大利器啊!有可能这个时候的甘薯没有经过改良,可能没有后世的亩产高。但是,最为关键的是,这个甘薯可以不种在田里,而是在山上什么的地方,全都可以。是农田种植之外的一个有力补充。陛下要是全力推广的话,必然会少饿死很多人!”
“啊?”崇祯皇帝一听这话,顿时大为震惊,随后就是一脸地懊悔。早知道可以不占用农田的话,说不定他当时就准了!
大明朝最缺什么,就是缺吃得啊!如果有吃的,也不会到了如今要亡国的地步了!
张明伟不管他有多懊悔,转头吩咐太子朱慈烺道:“你去了南京那边之后,立刻寻找种植甘薯的有经验老农,在南方诸省全力推广,不要占用农田,并记得培育优良品种。”
朱慈烺当然也知道这个事情对于大明来说,非常重要,因此,认真地点点头道:“先生,我记下了!”
崇祯皇帝在边上听了,也是非常严肃地嘱咐朱慈烺道:“地方官要是敷衍的话,定要严肃处理!”
朱慈烺听了,当然又是点头。
至于北方这边,到处都是兵灾,推广甘薯太吃力,就先缓一缓。
张明伟接着又道:“还有一种高产作物,也不占用农田,非常适合北方种植,寒冷地带的产量非常高。叫做土豆,这个时候应该也已经从番邦传入大明了。太子到了地方,一定要全力寻找这种土豆,以便在大明能够推广!”
崇祯皇帝一听大喜,没等朱慈烺回答,他就抢先一把抓住了张明伟的手,欣喜而又急促地大声确认道:“先生此言当真?”
如果说他担心那个源自闽地的甘薯,在北方可能有问题的话,如今所说得什么土豆,张明伟强调在北方很合适,那就没了之前的担心,这让他又如何能不欣喜若狂呢!
朱慈烺也很高兴,不过他随即犯难道:“先生,不知道这种土豆长什么样子,我该如何寻找呢?”
甘薯这个东西,在闽地已经普遍,因此他不担心,可这个土豆,之前是没有任何人听说过。因此,他就有此一问。
“我画给你看个大概吧!”
张明伟刚说完,崇祯皇帝就立刻亲自引着他去了御案那里,还亲自拿起御笔,双手捧上。一直默默旁听的坤兴公主,也很是有侍女的觉悟,立刻去磨墨了。
张明伟接过毛笔看了下,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毛笔只是在小学时候学过一点,以后都是用... -->>
崇祯皇帝听了,稍微一愣,似乎是认真回想了一会才说道:“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大概十来年前了吧。朕记得当时群臣皆言泽居之鱼鳖、山居之麋鹿,且有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才又补充道:“水稻小麦等物乃千年种植之物,如若贸然代替以甘薯,就怕饿死更多百姓。加上当时国事糜烂,因此朝廷最后定论,就没准徐卿之奏。”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看着张明伟,有点惊讶地问道:“先生之意,此物比起水稻小麦等物,真得要好?”
自古以来,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印象,就是某种生物只应在某种特定地区才有,如果转移到其他地方,会受到水土、气候等制约,不是死掉,就是变质。
崇祯皇帝刚才解释了一通,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也正是这种观念太普遍,徐光启甚至在甘薯疏的序言中就强调了这个事情,说甘薯会是个例外。然而就其结果来看,他还是没改变当初崇祯皇帝和百官的印象。加上上下都头疼流贼和建虏,没人愿意去尝试。而徐光启又在崇祯初年就去世,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张明伟听了,皱着眉头一想,或者这事是因为朝堂之上,包括崇祯皇帝本人,都不像徐光启一样会亲自伺候农田,所以他们就只相信书上所说,没能改变他们固有的印象。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叹了口气,认真地对崇祯皇帝说道:“这个甘薯,是救灾的大利器啊!有可能这个时候的甘薯没有经过改良,可能没有后世的亩产高。但是,最为关键的是,这个甘薯可以不种在田里,而是在山上什么的地方,全都可以。是农田种植之外的一个有力补充。陛下要是全力推广的话,必然会少饿死很多人!”
“啊?”崇祯皇帝一听这话,顿时大为震惊,随后就是一脸地懊悔。早知道可以不占用农田的话,说不定他当时就准了!
大明朝最缺什么,就是缺吃得啊!如果有吃的,也不会到了如今要亡国的地步了!
张明伟不管他有多懊悔,转头吩咐太子朱慈烺道:“你去了南京那边之后,立刻寻找种植甘薯的有经验老农,在南方诸省全力推广,不要占用农田,并记得培育优良品种。”
朱慈烺当然也知道这个事情对于大明来说,非常重要,因此,认真地点点头道:“先生,我记下了!”
崇祯皇帝在边上听了,也是非常严肃地嘱咐朱慈烺道:“地方官要是敷衍的话,定要严肃处理!”
朱慈烺听了,当然又是点头。
至于北方这边,到处都是兵灾,推广甘薯太吃力,就先缓一缓。
张明伟接着又道:“还有一种高产作物,也不占用农田,非常适合北方种植,寒冷地带的产量非常高。叫做土豆,这个时候应该也已经从番邦传入大明了。太子到了地方,一定要全力寻找这种土豆,以便在大明能够推广!”
崇祯皇帝一听大喜,没等朱慈烺回答,他就抢先一把抓住了张明伟的手,欣喜而又急促地大声确认道:“先生此言当真?”
如果说他担心那个源自闽地的甘薯,在北方可能有问题的话,如今所说得什么土豆,张明伟强调在北方很合适,那就没了之前的担心,这让他又如何能不欣喜若狂呢!
朱慈烺也很高兴,不过他随即犯难道:“先生,不知道这种土豆长什么样子,我该如何寻找呢?”
甘薯这个东西,在闽地已经普遍,因此他不担心,可这个土豆,之前是没有任何人听说过。因此,他就有此一问。
“我画给你看个大概吧!”
张明伟刚说完,崇祯皇帝就立刻亲自引着他去了御案那里,还亲自拿起御笔,双手捧上。一直默默旁听的坤兴公主,也很是有侍女的觉悟,立刻去磨墨了。
张明伟接过毛笔看了下,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毛笔只是在小学时候学过一点,以后都是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