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战争发生到这一步,已经无路可退了,作为燕王朱棣这样的造反方,即便打着奉天靖难的清君策民意,一旦失败,后果简直无可预料,他的那个大侄子一定不会放过自己的,表面上看起来温文儒雅,实际上内心极其刻薄寡恩的建文皇帝朱允文,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货色?没有人比朱棣更清楚了。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抓了一手好牌,却打得稀烂的皇帝。
但能在开国仅三十年,国力处于明显上升期,且手握百万大军,并在大义方面处于绝对优势的局面下,仅用短短四年就把自己成功作死的皇帝,历史上也只有朱允炆。
可以说,朱允炆即位后的各种微操,完美体现了什么叫“不作死就不会死”。
1393年,为了给皇太孙朱允炆扫清障碍,朱元璋挥起屠刀,清洗了半个朝堂。
做完这些事情后,朱元璋自认为万事大吉,便略带得意的对朱允炆说道:朝中该杀的人,我都给你杀光了。边疆有你的几位叔叔镇守,你可以放心大胆做皇帝,不用担心外敌入侵。
可是,朱允炆在听了朱元璋的话后,却显得很沉默。
他非常犹豫地询问朱元璋:外敌不老实,诸位王叔可以应对,但若是叔叔们不老实,我又该如何应对呢?
面对大孙子的质疑,朱元璋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
儿孙身上都流着自己的血,手心手背都是肉,自己总不能为了孙子,把儿子也清洗掉吧?
朱元璋此时无法回答朱允炆,只好又将皮球踢了回去,反问朱允炆:如果叔叔们造反,那你认为该怎么应对呢?
面对爷爷的反问,朱允炆像是早有准备一样,给出了一个近乎完美的答案:“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
意思就是说,如果叔叔们造反,我先以德服人,以礼制之。
如果不行的话,我就削减他们的封地。仍然不行的话,我就更改他们的封地。
要是这样做仍然不行,我就只能出兵讨伐了。
听到朱允炆的回答,朱元璋很高兴,表示:“是也,无以易此矣。”
在此时的朱元璋看来,朱允炆很成熟,已经有独当一面的能力,自己可以放心的去了。
然而,事情从来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因为古往今来,从来就不乏一种人——纸上谈兵,说得是天花乱坠。实际操作,成事却微乎其微。
而偏偏朱允炆就是这号人。
1398年闰五月初十,朱元璋驾崩于南京皇宫,终年71岁。
六天后,朱允炆奉遗诏即位,改明年为建文元年,并昭告天下,成为大明王朝的第二位统治者,史称建文帝。
就这样,明朝的第一次权力交接在一片祥和的景象中,顺利完成。
闰五月底,远在北平的朱棣知道了父皇的死讯。
尽管朱元璋生前有遗诏,不许藩王进京奔丧,但燕王朱棣依旧直奔南京。
朱允炆闻讯后,立刻派人持敕,令朱棣返回北平。
面对着朱元璋的亲笔书写的遗诏,朱棣心里一万个不高兴,哪有父亲死了,不许儿子守孝的道理!
可是,朱元璋的权威在朱棣心中是一堵无法逾越高墙,让他心有余悸。
寻思良久后,朱棣选择服从遗诏,掉头返回了北平。
得知朱棣回去了,朱允炆松了一口气。
但随即,他就产生了担心。
这才刚登基几天,朱棣就敢公然挑衅。如果外地的叔叔们集体逼宫,自己该如何是好?
本来皇帝有烦恼,使个眼色,手下的大臣应该就能立刻心领神会,为君分忧。
可是,偏偏朱允炆身边的大臣都是书呆子。朱允炆的各种暗示,大臣们就是猜不出皇帝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时间久了,朱允炆受不了了,索性主动挑破,他在朝堂上问自己的老师黄子澄:“先生还记得昔日东角门之言吗?”
朱允炆登基前,曾坐在皇宫东角门问黄子澄:“诸王位尊辈高,拥有重兵,且多不法,您怎么看这个情况?”
黄子澄回答道:“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汉七国非不强,卒底亡灭。大小强弱势不同,而顺逆之理异也。”
意思就是说,藩王手上才几个兵。倘若他们敢造反,我们就出动大军平叛!开局就给他们丢个王炸,飞龙骑脸,怎么可能输?
见朱允炆旧事重提,黄子澄及其一班朝臣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皇帝是想削藩啊?
退朝之后,挑明立场的朱允炆决定组建自己的智囊团。
削藩是大事,一个人忙不过来,必须要成立一个项目工作组。
那么到底哪些人有资格进工作组呢?
黄子澄算一个,他是朱允炆最信任的人。
兵部尚书齐泰也算一个,他是朱元璋临终前指定的托孤大臣。
但是两个人好像也不够,毕竟工作那么多。
思来想去,朱允炆便把没有功名在身,但却名扬天下的方孝孺也拉进了工作组。
至此,朱允炆的智囊团组建成功。
有了智囊团的辅佐,朱允炆在朝会时正式将削藩事宜提上议程。
黄子澄很会来事,首先向朱允炆上奏,建议用强硬措施削藩,必要时刻可以采取武力讨伐,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藩王问题。
按照朱允炆和黄子澄的设想,大臣提出方案,皇帝拍板决定,削藩这事就可以开始了。
但不想,黄子澄上奏后,朝堂之上却吵翻了天。
以御史郁新为代表的一批官员反对削藩。
这些人认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老皇帝才刚刚去世,新皇帝就急不可耐的对叔叔磨刀霍霍,此种有违孝道之举,会让天下人寒心。
反对派说完,以户部侍郎卓敬为代表的一批温和削藩派官员又接着发言。
这些人认为,朱允炆新君登基,根基还不稳,不宜强力削藩。
现阶段只要限制藩王即可,比如釜底抽薪,将南北藩王对调。
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可以让各地的藩王失去根基,暂时无力造反。待皇帝的统治根基稳固后,朝廷再动手也不迟。
大家观点不一,吵吵闹闹一番后,等待朱允炆的最后定夺。
反对派的观点与朱允炆的既定方针南辕北辙,首先被淘汰。
温和削藩派的主张以当时的局势来看,实际上是最稳妥的。
如果只是移藩,不动藩王们的根本利益,他们就不可能造反。就算某些脑子不正常的藩王造反,朝廷也占据大义,可以轻松剿灭。
不过,可能是担心夜长梦多的缘故,朱允炆最终还是采纳了黄子澄的建议,选择直接硬刚各地藩王。
见朱允炆已经决定以强硬的手段进行削藩了,大臣们也敢多言,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就是从哪个藩王开始下手。
拿谁开刀呢?智囊团三巨头之一的齐泰认为,现在秦王、晋王都已经过世了,燕王朱棣是事实上的最年长者。
应该先削朱棣,敲山震虎。只要朱棣被拿下,其他藩王自然老实。
至于怎么削,这也简单,趁着朱棣还没有反意,随便捏造一个罪名,直接派兵将其逮捕即可!
很显然,齐泰的建议是正确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只要先搞定朱棣,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
然而,对于齐泰的意见,黄子澄却有不同的见解。
黄子澄认为,朱棣没有明显的过失,现在随意捏造罪名将其逮捕,岂不是陷皇帝于不义?并且朱棣年长,如果先削他,可能会打草惊蛇。先帝在位时,周王朱橚常有违法之举,朝廷有借口削他。搞定朱橚后,再削同样有违法之举的齐、湘、代、岷诸王,最后再削朱棣。这样既可以麻痹朱棣。同时还可以避免天下人的非议。
听了黄子澄的建议,齐泰简直要晕了,当即反驳:朝廷削了一个又一个,朱棣就算是个傻子也能猜到朝廷是什么意思啊!还麻痹朱棣,有你这样麻痹对手的吗?
齐泰坚决不同意,黄子澄也很倔,坚持已见。就这样,削藩还没开始,朱允炆的智囊团就先起了内讧。
最后,可能是认为黄子澄陪伴自己的时间长,更加可靠。而齐泰只是爷爷临死前安排的人,与自己的关系相对疏远。所以朱允炆便采纳了黄子澄的意见,先从实力稍弱的周王朱橚下手,暂时放过了朱棣。
1398年七月,朱橚的次子朱有爋大义灭亲,告发朱橚谋反。
这可真是想瞌睡了有人送枕头,抓住这个机会,朱允炆命李景隆以备边之名经过开封,袭击周王府,将朱橚全家押回南京,废为庶人。
朱橚被抓后,在狱中又供出了齐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和岷王朱楩的不法行为。
于是,朱允炆趁热打铁,下旨将齐、湘、代、岷四位亲王也废为庶人。
齐王朱榑被废后,软禁于南京;代王朱桂被软禁在封地大同;岷王朱楩被软禁于漳州。
湘王朱柏不堪受辱,为保名节,在被抓捕之前举家自焚。
实事求是的讲,朱橚、朱榑、朱柏这些人,确有违法之举,都不是什么善类。朱允炆处理他们,也没什么不妥。
比如据《太祖皇帝钦录》记载,朱元璋晚年就曾担忧地说道:自己的儿子,很多都不成器,资质平庸,见识短浅,对于国家防务等军事问题一概不知。平时只知道吃喝玩乐,除了好事不干,什么都干。一旦自己哪天去了,新君登基,没老爹帮忙兜着了,到时候都没好果子吃!
可以说,朱元璋生前就预见到了朱允炆可能会削藩,可能会给叔叔们苦果吃。
但是,朱元璋是万万没想到,看似柔弱的朱允炆,做事竟然如此决绝。
之前说好的先“以德怀之,以礼制之”,最后迫不得已了才“举兵伐之。”
结果朱允炆登基后,上来就是一套王八拳,打死一个算一个。什么以德服人,朱允炆早就把这一切抛到九霄之外。
到了1399年六月,事态已经很明朗了,下一个倒霉的藩王肯定是朱棣。
朱棣心里也很清楚,自己铁定是一死,唯有造反才有一线生机。
不过,朱棣当时也没有造反。
 ... -->>
战争发生到这一步,已经无路可退了,作为燕王朱棣这样的造反方,即便打着奉天靖难的清君策民意,一旦失败,后果简直无可预料,他的那个大侄子一定不会放过自己的,表面上看起来温文儒雅,实际上内心极其刻薄寡恩的建文皇帝朱允文,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货色?没有人比朱棣更清楚了。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抓了一手好牌,却打得稀烂的皇帝。
但能在开国仅三十年,国力处于明显上升期,且手握百万大军,并在大义方面处于绝对优势的局面下,仅用短短四年就把自己成功作死的皇帝,历史上也只有朱允炆。
可以说,朱允炆即位后的各种微操,完美体现了什么叫“不作死就不会死”。
1393年,为了给皇太孙朱允炆扫清障碍,朱元璋挥起屠刀,清洗了半个朝堂。
做完这些事情后,朱元璋自认为万事大吉,便略带得意的对朱允炆说道:朝中该杀的人,我都给你杀光了。边疆有你的几位叔叔镇守,你可以放心大胆做皇帝,不用担心外敌入侵。
可是,朱允炆在听了朱元璋的话后,却显得很沉默。
他非常犹豫地询问朱元璋:外敌不老实,诸位王叔可以应对,但若是叔叔们不老实,我又该如何应对呢?
面对大孙子的质疑,朱元璋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
儿孙身上都流着自己的血,手心手背都是肉,自己总不能为了孙子,把儿子也清洗掉吧?
朱元璋此时无法回答朱允炆,只好又将皮球踢了回去,反问朱允炆:如果叔叔们造反,那你认为该怎么应对呢?
面对爷爷的反问,朱允炆像是早有准备一样,给出了一个近乎完美的答案:“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
意思就是说,如果叔叔们造反,我先以德服人,以礼制之。
如果不行的话,我就削减他们的封地。仍然不行的话,我就更改他们的封地。
要是这样做仍然不行,我就只能出兵讨伐了。
听到朱允炆的回答,朱元璋很高兴,表示:“是也,无以易此矣。”
在此时的朱元璋看来,朱允炆很成熟,已经有独当一面的能力,自己可以放心的去了。
然而,事情从来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因为古往今来,从来就不乏一种人——纸上谈兵,说得是天花乱坠。实际操作,成事却微乎其微。
而偏偏朱允炆就是这号人。
1398年闰五月初十,朱元璋驾崩于南京皇宫,终年71岁。
六天后,朱允炆奉遗诏即位,改明年为建文元年,并昭告天下,成为大明王朝的第二位统治者,史称建文帝。
就这样,明朝的第一次权力交接在一片祥和的景象中,顺利完成。
闰五月底,远在北平的朱棣知道了父皇的死讯。
尽管朱元璋生前有遗诏,不许藩王进京奔丧,但燕王朱棣依旧直奔南京。
朱允炆闻讯后,立刻派人持敕,令朱棣返回北平。
面对着朱元璋的亲笔书写的遗诏,朱棣心里一万个不高兴,哪有父亲死了,不许儿子守孝的道理!
可是,朱元璋的权威在朱棣心中是一堵无法逾越高墙,让他心有余悸。
寻思良久后,朱棣选择服从遗诏,掉头返回了北平。
得知朱棣回去了,朱允炆松了一口气。
但随即,他就产生了担心。
这才刚登基几天,朱棣就敢公然挑衅。如果外地的叔叔们集体逼宫,自己该如何是好?
本来皇帝有烦恼,使个眼色,手下的大臣应该就能立刻心领神会,为君分忧。
可是,偏偏朱允炆身边的大臣都是书呆子。朱允炆的各种暗示,大臣们就是猜不出皇帝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时间久了,朱允炆受不了了,索性主动挑破,他在朝堂上问自己的老师黄子澄:“先生还记得昔日东角门之言吗?”
朱允炆登基前,曾坐在皇宫东角门问黄子澄:“诸王位尊辈高,拥有重兵,且多不法,您怎么看这个情况?”
黄子澄回答道:“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汉七国非不强,卒底亡灭。大小强弱势不同,而顺逆之理异也。”
意思就是说,藩王手上才几个兵。倘若他们敢造反,我们就出动大军平叛!开局就给他们丢个王炸,飞龙骑脸,怎么可能输?
见朱允炆旧事重提,黄子澄及其一班朝臣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皇帝是想削藩啊?
退朝之后,挑明立场的朱允炆决定组建自己的智囊团。
削藩是大事,一个人忙不过来,必须要成立一个项目工作组。
那么到底哪些人有资格进工作组呢?
黄子澄算一个,他是朱允炆最信任的人。
兵部尚书齐泰也算一个,他是朱元璋临终前指定的托孤大臣。
但是两个人好像也不够,毕竟工作那么多。
思来想去,朱允炆便把没有功名在身,但却名扬天下的方孝孺也拉进了工作组。
至此,朱允炆的智囊团组建成功。
有了智囊团的辅佐,朱允炆在朝会时正式将削藩事宜提上议程。
黄子澄很会来事,首先向朱允炆上奏,建议用强硬措施削藩,必要时刻可以采取武力讨伐,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藩王问题。
按照朱允炆和黄子澄的设想,大臣提出方案,皇帝拍板决定,削藩这事就可以开始了。
但不想,黄子澄上奏后,朝堂之上却吵翻了天。
以御史郁新为代表的一批官员反对削藩。
这些人认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老皇帝才刚刚去世,新皇帝就急不可耐的对叔叔磨刀霍霍,此种有违孝道之举,会让天下人寒心。
反对派说完,以户部侍郎卓敬为代表的一批温和削藩派官员又接着发言。
这些人认为,朱允炆新君登基,根基还不稳,不宜强力削藩。
现阶段只要限制藩王即可,比如釜底抽薪,将南北藩王对调。
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可以让各地的藩王失去根基,暂时无力造反。待皇帝的统治根基稳固后,朝廷再动手也不迟。
大家观点不一,吵吵闹闹一番后,等待朱允炆的最后定夺。
反对派的观点与朱允炆的既定方针南辕北辙,首先被淘汰。
温和削藩派的主张以当时的局势来看,实际上是最稳妥的。
如果只是移藩,不动藩王们的根本利益,他们就不可能造反。就算某些脑子不正常的藩王造反,朝廷也占据大义,可以轻松剿灭。
不过,可能是担心夜长梦多的缘故,朱允炆最终还是采纳了黄子澄的建议,选择直接硬刚各地藩王。
见朱允炆已经决定以强硬的手段进行削藩了,大臣们也敢多言,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就是从哪个藩王开始下手。
拿谁开刀呢?智囊团三巨头之一的齐泰认为,现在秦王、晋王都已经过世了,燕王朱棣是事实上的最年长者。
应该先削朱棣,敲山震虎。只要朱棣被拿下,其他藩王自然老实。
至于怎么削,这也简单,趁着朱棣还没有反意,随便捏造一个罪名,直接派兵将其逮捕即可!
很显然,齐泰的建议是正确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只要先搞定朱棣,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
然而,对于齐泰的意见,黄子澄却有不同的见解。
黄子澄认为,朱棣没有明显的过失,现在随意捏造罪名将其逮捕,岂不是陷皇帝于不义?并且朱棣年长,如果先削他,可能会打草惊蛇。先帝在位时,周王朱橚常有违法之举,朝廷有借口削他。搞定朱橚后,再削同样有违法之举的齐、湘、代、岷诸王,最后再削朱棣。这样既可以麻痹朱棣。同时还可以避免天下人的非议。
听了黄子澄的建议,齐泰简直要晕了,当即反驳:朝廷削了一个又一个,朱棣就算是个傻子也能猜到朝廷是什么意思啊!还麻痹朱棣,有你这样麻痹对手的吗?
齐泰坚决不同意,黄子澄也很倔,坚持已见。就这样,削藩还没开始,朱允炆的智囊团就先起了内讧。
最后,可能是认为黄子澄陪伴自己的时间长,更加可靠。而齐泰只是爷爷临死前安排的人,与自己的关系相对疏远。所以朱允炆便采纳了黄子澄的意见,先从实力稍弱的周王朱橚下手,暂时放过了朱棣。
1398年七月,朱橚的次子朱有爋大义灭亲,告发朱橚谋反。
这可真是想瞌睡了有人送枕头,抓住这个机会,朱允炆命李景隆以备边之名经过开封,袭击周王府,将朱橚全家押回南京,废为庶人。
朱橚被抓后,在狱中又供出了齐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和岷王朱楩的不法行为。
于是,朱允炆趁热打铁,下旨将齐、湘、代、岷四位亲王也废为庶人。
齐王朱榑被废后,软禁于南京;代王朱桂被软禁在封地大同;岷王朱楩被软禁于漳州。
湘王朱柏不堪受辱,为保名节,在被抓捕之前举家自焚。
实事求是的讲,朱橚、朱榑、朱柏这些人,确有违法之举,都不是什么善类。朱允炆处理他们,也没什么不妥。
比如据《太祖皇帝钦录》记载,朱元璋晚年就曾担忧地说道:自己的儿子,很多都不成器,资质平庸,见识短浅,对于国家防务等军事问题一概不知。平时只知道吃喝玩乐,除了好事不干,什么都干。一旦自己哪天去了,新君登基,没老爹帮忙兜着了,到时候都没好果子吃!
可以说,朱元璋生前就预见到了朱允炆可能会削藩,可能会给叔叔们苦果吃。
但是,朱元璋是万万没想到,看似柔弱的朱允炆,做事竟然如此决绝。
之前说好的先“以德怀之,以礼制之”,最后迫不得已了才“举兵伐之。”
结果朱允炆登基后,上来就是一套王八拳,打死一个算一个。什么以德服人,朱允炆早就把这一切抛到九霄之外。
到了1399年六月,事态已经很明朗了,下一个倒霉的藩王肯定是朱棣。
朱棣心里也很清楚,自己铁定是一死,唯有造反才有一线生机。
不过,朱棣当时也没有造反。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