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绝代佳佞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楚歌咬咬唇,忽然抬眸,“陛下,其实这科举,大抵也没什么用。”
“楚卿?”皇帝端木兴诧异之至。
“大赵立国三百余年,科举制度已经达到了极盛,国家选材,主要依靠的就是这三年一科的秋闱考试,然而时间流逝,科举流弊也一样形成了‘积重莫返’趋势,其一,便是方才所言,夹带、抄袭、罔替、换卷,甚至买考官,通关节,漏试题,公然违规——在官场上这已经成了堂而皇之的事情,就像臣今天做的这样。”
楚歌说着,居然将手中的人名录扬了扬,“而且臣知道陛下为难,朝廷以‘稳’为主,法不责众,仓促间难以扭转局面——所以陛下说要等到下一科,臣是万分同意;当然陛下也可以雷霆一击,将此次参与科举舞弊的人众一一处理,但臣知道,如此一来,只怕天下震动,为祸不在邪教乱民之下。”
端木兴轻轻点头,但目光中疑惑未去:楚歌对他的“求稳”策略一向是持相同意见的,在内阁中虽然人微言轻,但向来遇有争执,总是站在他这一边。在旁人眼中,这自然是拍皇帝马屁的小人行径,但他自己知道,两个人自幼共同研讨政事,在很多方面总能够心意相通,看法相同;这也是他不顾众大臣反对,执意将楚歌由武转文,提携进入内阁的原因之一——但今日楚歌打出了“科举无用”的大旗,明显不是要表达同意他慢慢治贪的策略,倒不知究竟是什么,值得楚歌私下约会他,还这么郑重其事地提出来。
“不过这些日子,臣细细思量,觉得这科举的弊端,并不只在这制度破坏的一个方面上,另外的更重大的弊端,还在科举本身。”
端木兴扬了扬眉,沉默地看着她。
“科举制度,起源在前朝,那时门阀势力太盛,开科选士,为的是把用人的权力集中到朝廷里来——一科进士,天子门生,何等荣耀?不过自有了科举以来,这科举考什么,便一直是治国者考量的重点。
“前朝是以考诗赋为主,大家都是填词作文,风花雪月;如此选拔来的进士,怎么知道他有没有治国理民的能力?那时候的进士便常被人讥嘲为虚浮浅薄。但当时的科举不过是进官的途径之一,考试还有推荐的成分,不单单看考试成绩一项,所谓‘公卷通榜’,要把考生平常的声名舆论算入定榜依据;再有就是当时虽然靠科举取材,但参加科举的人还有很多是门阀大户子弟,家教氛围,使他们对于从政为官并不陌生,一旦录取,能较为容易地投身到治理国家黎民的工作中去……
“而本朝自太祖皇帝开国以来,群臣便在科举考诗赋还是考经义这个问题上争执不下,后来定了考经义,又规定出许多条条框框来——原本是为的公正起见,要选拔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士子出来,可实际呢?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不说,反而闹得猜题蒙题、背经诵文写八股,真正没把学究变成秀才,倒把秀才变了学究了!陛下没有去外面看看那些举子,有多少是须发皆白了的?几十年八股文章的辛苦,心心念念金榜题名,什么道德正义,什么家国存亡,在他眼里都不如功名富贵来得重要了!这样制度下出来的考生,若不是愚顽固执,不知变通,便是低眉屏息,蝇营狗苟,只巴望着应试做官,真的是陛下要的人才么?”
&nb... -->>
楚歌咬咬唇,忽然抬眸,“陛下,其实这科举,大抵也没什么用。”
“楚卿?”皇帝端木兴诧异之至。
“大赵立国三百余年,科举制度已经达到了极盛,国家选材,主要依靠的就是这三年一科的秋闱考试,然而时间流逝,科举流弊也一样形成了‘积重莫返’趋势,其一,便是方才所言,夹带、抄袭、罔替、换卷,甚至买考官,通关节,漏试题,公然违规——在官场上这已经成了堂而皇之的事情,就像臣今天做的这样。”
楚歌说着,居然将手中的人名录扬了扬,“而且臣知道陛下为难,朝廷以‘稳’为主,法不责众,仓促间难以扭转局面——所以陛下说要等到下一科,臣是万分同意;当然陛下也可以雷霆一击,将此次参与科举舞弊的人众一一处理,但臣知道,如此一来,只怕天下震动,为祸不在邪教乱民之下。”
端木兴轻轻点头,但目光中疑惑未去:楚歌对他的“求稳”策略一向是持相同意见的,在内阁中虽然人微言轻,但向来遇有争执,总是站在他这一边。在旁人眼中,这自然是拍皇帝马屁的小人行径,但他自己知道,两个人自幼共同研讨政事,在很多方面总能够心意相通,看法相同;这也是他不顾众大臣反对,执意将楚歌由武转文,提携进入内阁的原因之一——但今日楚歌打出了“科举无用”的大旗,明显不是要表达同意他慢慢治贪的策略,倒不知究竟是什么,值得楚歌私下约会他,还这么郑重其事地提出来。
“不过这些日子,臣细细思量,觉得这科举的弊端,并不只在这制度破坏的一个方面上,另外的更重大的弊端,还在科举本身。”
端木兴扬了扬眉,沉默地看着她。
“科举制度,起源在前朝,那时门阀势力太盛,开科选士,为的是把用人的权力集中到朝廷里来——一科进士,天子门生,何等荣耀?不过自有了科举以来,这科举考什么,便一直是治国者考量的重点。
“前朝是以考诗赋为主,大家都是填词作文,风花雪月;如此选拔来的进士,怎么知道他有没有治国理民的能力?那时候的进士便常被人讥嘲为虚浮浅薄。但当时的科举不过是进官的途径之一,考试还有推荐的成分,不单单看考试成绩一项,所谓‘公卷通榜’,要把考生平常的声名舆论算入定榜依据;再有就是当时虽然靠科举取材,但参加科举的人还有很多是门阀大户子弟,家教氛围,使他们对于从政为官并不陌生,一旦录取,能较为容易地投身到治理国家黎民的工作中去……
“而本朝自太祖皇帝开国以来,群臣便在科举考诗赋还是考经义这个问题上争执不下,后来定了考经义,又规定出许多条条框框来——原本是为的公正起见,要选拔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士子出来,可实际呢?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不说,反而闹得猜题蒙题、背经诵文写八股,真正没把学究变成秀才,倒把秀才变了学究了!陛下没有去外面看看那些举子,有多少是须发皆白了的?几十年八股文章的辛苦,心心念念金榜题名,什么道德正义,什么家国存亡,在他眼里都不如功名富贵来得重要了!这样制度下出来的考生,若不是愚顽固执,不知变通,便是低眉屏息,蝇营狗苟,只巴望着应试做官,真的是陛下要的人才么?”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