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我不是汉献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袁术这一出兵,陶谦就更不能让刘备走了,而刘备也趁机向陶谦要兵要粮,扩充自己的实力,在徐州站稳了跟脚。
刘备有将,袁术有兵,两家倒是斗了个旗鼓相当,而在中原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曹操与吕布在兖州的争夺。也就是在吕布率兵杀入兖州的第二天,朝廷羽吕布划清界限的昭告也广布了天下。
曹操在率军返回兖州的途中收到了消息,只是他现在也无心去理会朝廷这个马后炮了。兖州的反叛让曹操又惊又怒,也不由深思为何会有如此多的人背叛自己。仅仅只是自己杀了边让?亦或是杀了边让全家三百余口?恐怕不是。
朝廷的招贤令一出,曹操也紧跟着发布了唯才是举令。兖州的世家大族拿朝廷没辙,可对曹操恐怕就不那么客气了。曹操的唯才是举令,只重其才,不重其德,不论出身,唯才是举。
这是在动摇世家大族的根本利益。世家大族最大的依仗既不是拥有大量的土地,也不是拥有大批家奴,而是对人才输出的控制。通过人才的输出,世家大族便可以控制官府乃至朝廷,从而维护家族的利益。
可曹操的唯才是举令,却让许多并未被世家招揽到的人才有机会进入官府担任要职。这官府里的职位,一个萝卜一个坑,有人占了,别人就没机会。这无形中就减弱了世家对官府的影响力。
吕布率兵进入兖州,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大半个兖州,那也是因为在大多数人眼中,吕布不过是一有勇无谋的匹夫,比起曹操要更加容易控制。不过为了给家族留一条退路,在曹操与吕布分出胜负之前,大部分家族还是选择了中立。暗中给吕布行方便的行为有,但公开支持吕布的还是只有张邈、郭勋等寥寥几家。
曹操目前的处境很是凶险,吕布之勇他是深有体会,麾下并州铁骑的强悍曹操也是早有耳闻,不过曹操也并未因此就惧怕吕布。吕布虽勇,但有勇无谋,而自己这边有郭嘉、程昱等足智多谋之人相助,真与吕布交锋也不是没有胜算。
两军连番恶战,互有胜负,但总体来说曹操是负多胜少。吕布仗着麾下骑兵拥有马中三宝,在野战中将曹军打的溃败不止一次。可让吕布恼火的就是曹操就如同打不死的小强,每回战败没多久就能重新集结队伍与自己再次展开对峙。
自离开了关中,吕布就下定决心要闯出一个名堂。陈宫、张邈信守承诺,对他入主兖州出力颇多,也让吕布感到满意。可随着曹操回归,事情就开始变得不顺利了。先是各地的郡守不再像刚开始那会那样支持自己,虽然还是会提供粮草,但却总是找借口拖延。其次就是鄄城、范县、东阿三地的不能收复,也让吕布无法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对付曹操这件事上。而更让吕布感到不满的,则是陈宫、张邈对自己指手画脚的次数越来越多。很多时候让吕布感觉自己并不是他二人的主公,而是他们的下属。
……
也就在中原遍地战火的时候,长安却迎来了一个大日子。大儒郑玄接受了朝廷的任命,出任太学博士,而今天,就是太学重开之日。
刘协作为大汉天子,这种时候自然是要到场祝贺的,而除刘协外,长安几乎所有读书人都来到了现场。随着太学大门缓缓打开,早已等候许久的学子们步入了太学。今日是太学重开的日子,同时也是学子们能否进入太学的大考之日。
想进太学,首先就是你自身的才学要过关,至于其他方面,那可以在以后再考虑。不论出身,只要你才学过关,就可以得到朝廷的资助安心读书,而首批太学学生的名额,刘协定为三百人。
为了成为这三百名额中的一员,这些日子齐聚长安的数千学子恐怕会争个“头破血流”。刘协倒不是不想多增加一些名额,实在是财力有限,而且师资力量也不足。万幸这三百人在才学上不用人担心,要是一张白纸,就凭郑玄、孔融这点人,累死他们都教不过来。
不过这也不是刘协需要关心的问题,太学不同以往,按照刘协的意见,只要才学够就可以进太学就读,但想要从太学毕业得到朝廷的授官,那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了。
目送那些应考的学子进入太学,刘协跟监考的郑玄、孔融打了声招呼便准备离去。不想走到门口,却见有人被守门的兵卒拦住。
“这位大哥,还请通融一下,让我进去。”被拦住的书生连声请求拦路的兵丁道。
“不行,已经过了时辰,你下次再来吧。”
书生急得满头大汗,想闯又不敢,可让他就此回去又不甘心,正急得差点给兵丁跪下,就听有人说道:“哎~放他进去,反正现在距离正式开考尚有一点时间。”
拦路的兵丁见到开口的是天子,急忙想要行礼,好在刘协及时一瞪眼,才叫兵丁没有泄露了自己的身份。
既然天子发了话,兵丁自然不敢再拦,闪身退到一旁。书生见状连忙向刘协作揖道:“多谢,多谢。”
“别谢了,送你进去容易,可能不能考上还要看你自己的本事。时候不早,快进去吧,免得误了时辰,要是叫郑师把你赶出来,我的话也不好使了。”
“多谢提醒,敢问公子名姓?”
“呵呵……等你成了太学生,自然就会知道我是谁,快去吧。”
书生见刘协不肯说,而考试又即将开始,便向刘协又行了一礼,“步鹫多谢公子美言,相信不久之后就能与公子再见。”
刘协点点头,目送步鹫进了考场。
“主公,我们现在去哪?”
“子义,你来了长安以后都没好好逛过吧?我陪你好好逛逛。”刘协笑着对问话的太史慈道。
太史慈能来长安,那完全要感谢孔融。起初太史慈从平原将刘备请来解北海之围的时候还对刘备颇有好感,觉得传言非虚,这刘备果然是仁厚之人。可随着刘备赖在北海不走,又使手段将太守孔融架空,太史慈就对刘备没什么好感了。
别人还罢了,可孔融对太史慈可是有恩的,当年太史慈的母亲生病无钱医治,正是孔融出手相助。而太史慈是个孝子,对孔融自然是感激不尽。这也是他为何甘冒风险杀出重围去请救兵的原因。
可救兵是请来了,北海之围也解了,但孔融的处境却变得似乎比以前更糟,也让太史慈对孔融产生了一丝愧疚,总觉得是自己引狼入室招来了刘备。为了保护孔融的安全,太史慈拒绝了同乡刘繇的邀请,留在北海保护孔融的安全。
董承想要挟天子东归的计划失败以后,刘协便将董承以及董承在朝中的几个好友一并打发来了青州,同时下旨召孔融回长安主持太学。毕竟郑玄年纪大了,偶尔为学子们讲学还行,可太学日常的事务,还是交给孔融这样的比较合适。
若是还没做过北海太守,孔融说不定会拒绝朝廷的诏命。在没被管亥带着黄巾堵在北海城里的时候,孔融一直很自负,认为自己上... -->>
袁术这一出兵,陶谦就更不能让刘备走了,而刘备也趁机向陶谦要兵要粮,扩充自己的实力,在徐州站稳了跟脚。
刘备有将,袁术有兵,两家倒是斗了个旗鼓相当,而在中原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曹操与吕布在兖州的争夺。也就是在吕布率兵杀入兖州的第二天,朝廷羽吕布划清界限的昭告也广布了天下。
曹操在率军返回兖州的途中收到了消息,只是他现在也无心去理会朝廷这个马后炮了。兖州的反叛让曹操又惊又怒,也不由深思为何会有如此多的人背叛自己。仅仅只是自己杀了边让?亦或是杀了边让全家三百余口?恐怕不是。
朝廷的招贤令一出,曹操也紧跟着发布了唯才是举令。兖州的世家大族拿朝廷没辙,可对曹操恐怕就不那么客气了。曹操的唯才是举令,只重其才,不重其德,不论出身,唯才是举。
这是在动摇世家大族的根本利益。世家大族最大的依仗既不是拥有大量的土地,也不是拥有大批家奴,而是对人才输出的控制。通过人才的输出,世家大族便可以控制官府乃至朝廷,从而维护家族的利益。
可曹操的唯才是举令,却让许多并未被世家招揽到的人才有机会进入官府担任要职。这官府里的职位,一个萝卜一个坑,有人占了,别人就没机会。这无形中就减弱了世家对官府的影响力。
吕布率兵进入兖州,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大半个兖州,那也是因为在大多数人眼中,吕布不过是一有勇无谋的匹夫,比起曹操要更加容易控制。不过为了给家族留一条退路,在曹操与吕布分出胜负之前,大部分家族还是选择了中立。暗中给吕布行方便的行为有,但公开支持吕布的还是只有张邈、郭勋等寥寥几家。
曹操目前的处境很是凶险,吕布之勇他是深有体会,麾下并州铁骑的强悍曹操也是早有耳闻,不过曹操也并未因此就惧怕吕布。吕布虽勇,但有勇无谋,而自己这边有郭嘉、程昱等足智多谋之人相助,真与吕布交锋也不是没有胜算。
两军连番恶战,互有胜负,但总体来说曹操是负多胜少。吕布仗着麾下骑兵拥有马中三宝,在野战中将曹军打的溃败不止一次。可让吕布恼火的就是曹操就如同打不死的小强,每回战败没多久就能重新集结队伍与自己再次展开对峙。
自离开了关中,吕布就下定决心要闯出一个名堂。陈宫、张邈信守承诺,对他入主兖州出力颇多,也让吕布感到满意。可随着曹操回归,事情就开始变得不顺利了。先是各地的郡守不再像刚开始那会那样支持自己,虽然还是会提供粮草,但却总是找借口拖延。其次就是鄄城、范县、东阿三地的不能收复,也让吕布无法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对付曹操这件事上。而更让吕布感到不满的,则是陈宫、张邈对自己指手画脚的次数越来越多。很多时候让吕布感觉自己并不是他二人的主公,而是他们的下属。
……
也就在中原遍地战火的时候,长安却迎来了一个大日子。大儒郑玄接受了朝廷的任命,出任太学博士,而今天,就是太学重开之日。
刘协作为大汉天子,这种时候自然是要到场祝贺的,而除刘协外,长安几乎所有读书人都来到了现场。随着太学大门缓缓打开,早已等候许久的学子们步入了太学。今日是太学重开的日子,同时也是学子们能否进入太学的大考之日。
想进太学,首先就是你自身的才学要过关,至于其他方面,那可以在以后再考虑。不论出身,只要你才学过关,就可以得到朝廷的资助安心读书,而首批太学学生的名额,刘协定为三百人。
为了成为这三百名额中的一员,这些日子齐聚长安的数千学子恐怕会争个“头破血流”。刘协倒不是不想多增加一些名额,实在是财力有限,而且师资力量也不足。万幸这三百人在才学上不用人担心,要是一张白纸,就凭郑玄、孔融这点人,累死他们都教不过来。
不过这也不是刘协需要关心的问题,太学不同以往,按照刘协的意见,只要才学够就可以进太学就读,但想要从太学毕业得到朝廷的授官,那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了。
目送那些应考的学子进入太学,刘协跟监考的郑玄、孔融打了声招呼便准备离去。不想走到门口,却见有人被守门的兵卒拦住。
“这位大哥,还请通融一下,让我进去。”被拦住的书生连声请求拦路的兵丁道。
“不行,已经过了时辰,你下次再来吧。”
书生急得满头大汗,想闯又不敢,可让他就此回去又不甘心,正急得差点给兵丁跪下,就听有人说道:“哎~放他进去,反正现在距离正式开考尚有一点时间。”
拦路的兵丁见到开口的是天子,急忙想要行礼,好在刘协及时一瞪眼,才叫兵丁没有泄露了自己的身份。
既然天子发了话,兵丁自然不敢再拦,闪身退到一旁。书生见状连忙向刘协作揖道:“多谢,多谢。”
“别谢了,送你进去容易,可能不能考上还要看你自己的本事。时候不早,快进去吧,免得误了时辰,要是叫郑师把你赶出来,我的话也不好使了。”
“多谢提醒,敢问公子名姓?”
“呵呵……等你成了太学生,自然就会知道我是谁,快去吧。”
书生见刘协不肯说,而考试又即将开始,便向刘协又行了一礼,“步鹫多谢公子美言,相信不久之后就能与公子再见。”
刘协点点头,目送步鹫进了考场。
“主公,我们现在去哪?”
“子义,你来了长安以后都没好好逛过吧?我陪你好好逛逛。”刘协笑着对问话的太史慈道。
太史慈能来长安,那完全要感谢孔融。起初太史慈从平原将刘备请来解北海之围的时候还对刘备颇有好感,觉得传言非虚,这刘备果然是仁厚之人。可随着刘备赖在北海不走,又使手段将太守孔融架空,太史慈就对刘备没什么好感了。
别人还罢了,可孔融对太史慈可是有恩的,当年太史慈的母亲生病无钱医治,正是孔融出手相助。而太史慈是个孝子,对孔融自然是感激不尽。这也是他为何甘冒风险杀出重围去请救兵的原因。
可救兵是请来了,北海之围也解了,但孔融的处境却变得似乎比以前更糟,也让太史慈对孔融产生了一丝愧疚,总觉得是自己引狼入室招来了刘备。为了保护孔融的安全,太史慈拒绝了同乡刘繇的邀请,留在北海保护孔融的安全。
董承想要挟天子东归的计划失败以后,刘协便将董承以及董承在朝中的几个好友一并打发来了青州,同时下旨召孔融回长安主持太学。毕竟郑玄年纪大了,偶尔为学子们讲学还行,可太学日常的事务,还是交给孔融这样的比较合适。
若是还没做过北海太守,孔融说不定会拒绝朝廷的诏命。在没被管亥带着黄巾堵在北海城里的时候,孔融一直很自负,认为自己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