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wdxsw.com,汉世祖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八月秋高,值得欣喜的是,大汉又迎来一次大丰收,各州百姓欢欣鼓舞,喜迎丰收,哪怕是在开宝盛世的当下,对于黎民黔首而言,也再没有比田亩丰收更值得喜悦的。哪怕身处东京城内,都仿佛能嗅到那溢散于空气中的稻香,那代表着饱腹,代表着希望。
琼林苑,金明池岸,刘皇帝拄着一根竹节,慢悠悠地信步于萧疏泛黄的草坪上,空气中弥漫着的桂花香气,分外醉人,秋高气爽,湖畔风光,实令人心旷神怡。
金明池内,仍旧停泊着十几艘战舰,这是常驻东京的水师,自然比不得大汉海军中的巨舰、大船,不过级别却不低,毕竟,在大汉水师中所有指挥使以上军官的升迁,都需要到京中受训,受训的地点就是这金明池水军,虽然有些不合理,但从政治上考量,就产生了这样的规定。
朝廷要保证对海军的控制与影响,在金明池上自然起不到多少训练作用,毕竟大汉的海军已经完成了从内河水师到海军的蜕变,因此,更多的,还是进行“政治审查”以及忠君爱国教育。
如今的大汉水军,基本自成系统,主力舰船基本的停住在河南、江南、福建、广东的几大军港了,再包括高丽、流求、安南,由七支大小舰队构成。
其中,在官兵的招募选拔、培养训练,也有极大的自主性,这些年,水军或者说海军的发展,也始终呈现一种昂扬向上的趋势,哪怕在兵制变革中,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海军是进攻型兵种,朝廷养着如此规模的一支专业海军,自然不只是为了保卫疆土,大汉虽有万里海疆,但来自海上的威胁,几乎没有。
因此,大汉海军,实则就是为扩张准备的,自从帝国的陆地战略转变为收缩防守之后,刘皇帝鼓励培养了多年的开拓精神,就寄托到海军上了。
而纵观大汉海军这二三十年的发展,也确实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且不提过去在历次涉及到水战、海战的国内战争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就从近十年来看,海外贸易的高速兴起,海上丝绸之路的蓬勃发展,这些繁荣背后,大汉海军就是最为基本的支撑,为之保驾护航。
如今,向南洋传播大汉文明与荣光的,除了那些海商之外,其主力军,就是大汉海军地。三年前,由安南海军都指挥使郭良平上表,组织军队,进行了一次远洋航行,一方面做远航训练,另一方面则向海外诸夷展示大汉国威。
大汉海军,发展了这么多年,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中,老一辈的功臣勋贵们,如郭廷渭、张彦威者,已早已退居归养。
如今,负责海军事的,乃是海宁侯刘光义以及林仁肇,海宁侯刘光义甚至还挂着一个枢密副使的头衔,被看作海军地位提升的标志。
但是,老一辈海军将帅们的子弟、门生,依旧充斥于海军这个大系统内,像郭氏家族,就有数十人,充任各级指挥与职事。
作为海安侯郭廷渭的长子,郭良平的前途自然是有保障的,对于他提出的远洋计划,朝廷中有些异议,尤其是对海军兴起饱含警惕的“大陆军派”,直接拿劳民伤财、徒劳无功来表示反对。
不过,刘皇帝对于郭良平的建议,到持高度认可的态度,并大大褒扬一番,刘皇帝那里认可了,那下边的阻力也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经过长达三个月的准备,在中枢的支持下,远洋舰队组建完毕,从安南地区的金兰港出发,刘皇帝亲自命名:横海舰队。
这支横海舰队的组建,原本是不打算大动干戈的,但是在组建的过程中,左添一点,右增一点,规模一下子就上去了。
最初按照郭良平的计划,只打算出动安南海军一部,有个十来艘舰船,两三千人就足够了。但经过中枢一番商议,觉得太小气,于是,枢密院下令,从诸军港抽调战舰、官兵,仅作战舰船,就调动了五十二艘,其余辅助船只,也超过百艘,官兵及辅助人员超过逾两万。
除此这外,沿海的诸市舶司,还各自组建商队,满载着大汉的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随航,而得知此消息,一些有海贸产业的权贵们也跟着参与进来,至于民间的海商,同样很积极,出海的收益从来不低,但往往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但是,若跟着大汉海军一道远航贸易,那自然之外的风险,几乎是降到最低了,有如此威武雄壮的海军护商护航,那生意还能不好做吗?
因此,等郭良平率领“横海舰队”出发之时,就变成一支由四百多艘军、官、商、民船组成的庞大的舰队,说是去远征的,一点都不过分。
那一次远航,结果是成功的,... -->>
八月秋高,值得欣喜的是,大汉又迎来一次大丰收,各州百姓欢欣鼓舞,喜迎丰收,哪怕是在开宝盛世的当下,对于黎民黔首而言,也再没有比田亩丰收更值得喜悦的。哪怕身处东京城内,都仿佛能嗅到那溢散于空气中的稻香,那代表着饱腹,代表着希望。
琼林苑,金明池岸,刘皇帝拄着一根竹节,慢悠悠地信步于萧疏泛黄的草坪上,空气中弥漫着的桂花香气,分外醉人,秋高气爽,湖畔风光,实令人心旷神怡。
金明池内,仍旧停泊着十几艘战舰,这是常驻东京的水师,自然比不得大汉海军中的巨舰、大船,不过级别却不低,毕竟,在大汉水师中所有指挥使以上军官的升迁,都需要到京中受训,受训的地点就是这金明池水军,虽然有些不合理,但从政治上考量,就产生了这样的规定。
朝廷要保证对海军的控制与影响,在金明池上自然起不到多少训练作用,毕竟大汉的海军已经完成了从内河水师到海军的蜕变,因此,更多的,还是进行“政治审查”以及忠君爱国教育。
如今的大汉水军,基本自成系统,主力舰船基本的停住在河南、江南、福建、广东的几大军港了,再包括高丽、流求、安南,由七支大小舰队构成。
其中,在官兵的招募选拔、培养训练,也有极大的自主性,这些年,水军或者说海军的发展,也始终呈现一种昂扬向上的趋势,哪怕在兵制变革中,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海军是进攻型兵种,朝廷养着如此规模的一支专业海军,自然不只是为了保卫疆土,大汉虽有万里海疆,但来自海上的威胁,几乎没有。
因此,大汉海军,实则就是为扩张准备的,自从帝国的陆地战略转变为收缩防守之后,刘皇帝鼓励培养了多年的开拓精神,就寄托到海军上了。
而纵观大汉海军这二三十年的发展,也确实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且不提过去在历次涉及到水战、海战的国内战争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就从近十年来看,海外贸易的高速兴起,海上丝绸之路的蓬勃发展,这些繁荣背后,大汉海军就是最为基本的支撑,为之保驾护航。
如今,向南洋传播大汉文明与荣光的,除了那些海商之外,其主力军,就是大汉海军地。三年前,由安南海军都指挥使郭良平上表,组织军队,进行了一次远洋航行,一方面做远航训练,另一方面则向海外诸夷展示大汉国威。
大汉海军,发展了这么多年,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中,老一辈的功臣勋贵们,如郭廷渭、张彦威者,已早已退居归养。
如今,负责海军事的,乃是海宁侯刘光义以及林仁肇,海宁侯刘光义甚至还挂着一个枢密副使的头衔,被看作海军地位提升的标志。
但是,老一辈海军将帅们的子弟、门生,依旧充斥于海军这个大系统内,像郭氏家族,就有数十人,充任各级指挥与职事。
作为海安侯郭廷渭的长子,郭良平的前途自然是有保障的,对于他提出的远洋计划,朝廷中有些异议,尤其是对海军兴起饱含警惕的“大陆军派”,直接拿劳民伤财、徒劳无功来表示反对。
不过,刘皇帝对于郭良平的建议,到持高度认可的态度,并大大褒扬一番,刘皇帝那里认可了,那下边的阻力也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经过长达三个月的准备,在中枢的支持下,远洋舰队组建完毕,从安南地区的金兰港出发,刘皇帝亲自命名:横海舰队。
这支横海舰队的组建,原本是不打算大动干戈的,但是在组建的过程中,左添一点,右增一点,规模一下子就上去了。
最初按照郭良平的计划,只打算出动安南海军一部,有个十来艘舰船,两三千人就足够了。但经过中枢一番商议,觉得太小气,于是,枢密院下令,从诸军港抽调战舰、官兵,仅作战舰船,就调动了五十二艘,其余辅助船只,也超过百艘,官兵及辅助人员超过逾两万。
除此这外,沿海的诸市舶司,还各自组建商队,满载着大汉的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随航,而得知此消息,一些有海贸产业的权贵们也跟着参与进来,至于民间的海商,同样很积极,出海的收益从来不低,但往往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但是,若跟着大汉海军一道远航贸易,那自然之外的风险,几乎是降到最低了,有如此威武雄壮的海军护商护航,那生意还能不好做吗?
因此,等郭良平率领“横海舰队”出发之时,就变成一支由四百多艘军、官、商、民船组成的庞大的舰队,说是去远征的,一点都不过分。
那一次远航,结果是成功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